求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

求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第1张

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大事业。

2、他生动感人的演讲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要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工作效率,这是老李又一优良的工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用人才。

6、在十字路口,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口号被一群姑娘变成了激动人心的现实。

8、拜金主义的泛滥使少数人的心灵日渐变得自私、冰冷和贪婪。

-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

12、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心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一班班长用几句话就向老师说清楚了班里刚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里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无此功能只好加下划线)

16、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战线上工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里,厂长对新工人的产品检查得十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

19、地震发生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水镇道禧村的普通农村妇女文友会正走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子就非常佩服春秋时期晏子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一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山。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生过一场关于“要不要敬畏自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老先生曾借助圣人孔子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大小。

25、每逢听到孩子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一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老师总要站在校门口看一会儿。

27、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士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29、产值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这是落后的重要原因。

30、经过一番了解,才发现这些学生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却很不重视语文学习,阅读和表达能力挺差。

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一、扩句

1、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扩句的基本步骤:  

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如:老班长钓鱼。  

(扩句)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分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3、扩句的注意事项: 

(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4)添加的成分要注意排列顺序。 

(5)还要注意在修饰限制词语后加上正确的“的”“地”“得”。     

的+名词 ;地+动词;得+形容词     

例如:雪花飘落下来。 

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二、缩句

1、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2、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分,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3、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着”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了”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 5、去掉“在„(中、里、上、下„)”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如:我们在学习雷锋活动的过程中,取得了成绩。 缩写为:我们取得了成绩。

三、100道缩句练习题和答案

1、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她的头发。

2、鸭嘴兽是世界上著名的珍稀动物。

3、他穿着一件大翻领上带着道道滚边的海军服。

4、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十分华丽的少年宫。

5、又大又红又圆的大苹果滴溜溜地在湿漉漉的路面上蹦跳着。

6、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7、二十六团的团长亲自站在桥头指挥这场激烈的战斗。

8、老班长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洒在花丛中。

9、用英雄鲜血浇灌的鲜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花。

10、古井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

11、一队队穿着整齐的少先队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雄伟壮观的长城。

12、姐姐是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

13、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14、1997年的一个秋日,我在盛产雨花石的一个采砂矿坑的乱石堆中,发现了一块黝黑的雨花石。

15、我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

16、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17、小松鼠高兴得跳了起来。

18、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19、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沙群岛。

20、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1、鲁迅笔下的闰土是机智勇敢、聪明伶俐的少年。

22、我在上海体育馆观看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排球比赛。

23、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为大家表演节目。

24、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

25、黄继光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26、队员们激动得泣不成声。

27、宽敞的礼堂里坐满了兴高采烈的观众。

28、诺贝尔始终在顽强地向上攀登,终于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29、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30、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3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的泪珠里。

32、原来温文沉静的云雾,这时竟成了诡秘的魔术师了。

33、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34、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

35、我忍不住叽叽地笑出声来。

36、我班王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37、观众的目光一起投向那位身穿“5”号背心的运动员。

38、夏天的厂房热得像蒸笼一样。

39、校园今年的圣诞节晚会开得非常成功。

40、奔腾而来的洪水卷走了农民的粮食和牲畜。

41、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渔网。

42、我看到了乱蓬蓬的长发下那张平静而慈祥的脸。

43、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44、心突突地跳得很厉害。

45、白而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长长的水藻上飘荡着。

46、八路军的一个通讯班悄悄地开到郑州以南50公里的前线。

47、气象台发布了强大的冷空气即将南下的消息。

48、一块块窗玻璃亮得可以照见人影。

49、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舟桥。

50、赵州桥横跨在37米宽的河面上。

51、一架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飞行。

52、鹅毛般的大雪飘落在她乌黑的长头发上。

53、英勇的红军战士粉碎了敌人的猖狂进攻。

54、这座经过精心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能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55、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56、赵宇的眼里闪着激动的泪花。

57、公园里开着红的、黄的、紫的鲜艳美丽的花朵。

58、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59、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的亮晃晃的奖章。

60、李刚的匣子里装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61、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是光荣的标志。

62、英雄的人民驯服了咆哮一时的洪水。

63、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十分艰难地迈着沉重的步伐。

64、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

65、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

66、鸟类飞翔的能力十分惊人。

67、碧绿的千山万壑和朦胧的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68、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茂密的树林。

69、美丽的小松鼠常常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70、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

71、马玉宝和长工们满怀阶级仇恨狠狠地痛揍了狡诈的老地主。

7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73、一个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琥珀。

74、可爱的家乡的许多景物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75、少先队员愉快的歌声荡漾在宽阔的黔灵湖水面上。

76、光头赤脚的小女孩哆哆嗦嗦地走来。

77、24号船上的勇士们胜利地完成了横渡长江的艰巨任务。

78、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79、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80、人们用赞叹的目光看着这位救人的英雄。

81、白发苍苍的老农向客人介绍土地的情况。

82、江泽民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模范。

83、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84、老师认真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85、喷薄而出的红日映照着大桥巨大的桥身。

86、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

87、我们沿着开发区旁边的一条小路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88、青青的麦苗悄悄地抽出嫩绿的叶子。

89、枯黄的树叶在瑟瑟的秋风中缓缓飘落。

90、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飞速向首都机场驶去。

9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92、一望无际的草原忽然传来笃笃的马蹄声。

93、美丽的松鼠翘着毛茸茸的尾巴。

94、一座英雄的铜像巍巍屹立在高高的山冈上。

95、岛上的战士们津津有味地品尝他们种出的唯一的大西瓜。

96、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97、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商量着什么。

98、他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99、老师讲得有声有色。

100、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

答案

1、春风吹拂着头发。

2、鸭嘴兽是动物。

3、他穿着海军服。

4、少先队员走进少年宫。

5、苹果蹦跳着。

6、树吮吸着甘露。

7、团长指挥战斗。

8、鲜血洒。

9、鲜花是花。

10、古井哺育着儿女。

11、少先队员参观了长城。

12、姐姐是医生。

13、我来到了动物园。

14、我发现了雨花石。

15、我呼吸着空气。

16、阳光照耀着草原。

17、松鼠高兴。

18、月亮穿行。

19、英雄儿女守卫着南沙群岛。

20、脸上现出痛苦。

21、闰土是少年。

22、我观看了比赛。

23、女孩表演节目。

24、沙地上种着西瓜。

25、胸膛堵住了枪口。

26、队员们激动。

27、礼堂里坐满了观众。

28、诺贝尔到达了顶点。

29、这是五星红旗。

30、骨骼和大牙变成了东西。

31、虫淹没在泪珠里。

32、云雾成了魔术师了。

33、燕子增添了生机。

34、阳光直射到水面上。

35、王明完成了作业。

36、汽车奔跑。

37、目光投向运动员。

38、厂房热。

39、晚会开。

40、洪水卷走了粮食和牲畜。

41、渔夫拖着渔网。

42、我看到了脸。

43、李时珍是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44、心跳。

45、热气飘荡着。

46、通讯班开到前线。

47、气象台发布了消息。

48、玻璃亮。

49、李春设计了赵舟桥。

50、赵州桥横跨。

51、飞机飞行。

52、大雪飘落。

53、战士粉碎了进攻。

54、石拱桥能减轻冲击力。

55、设计是创举。

56、眼里闪着泪花。

57、公园里开着花朵。

58、她受到迎接。

59、胸前挂着奖章。

60、匣子里装着东西。

61、红领巾是标志。

62、人民驯服了洪水。

63、纤夫迈着步伐。

64、崇山峻岭蕴藏着煤和石油。

65、、他掏出手榴弹。

66、能力惊人。

67、千山万壑和云雾构成了山水画。

68、太阳光照射着树林。

69、松鼠跳来跳去。

70、战士们直扑阵地。

71、马玉宝和长工们痛揍了地主。

72、天空中挂着圆月。

73、渔民发现了琥珀。

74、景物印在心中。

75、歌声荡漾在水面上。

76、女孩走来。

77、勇士们完成了任务。

78、燕子谱出赞歌。

79、德国兵倒下。

80、人们看着英雄。

81、老农介绍情况。

82、江泽民同志接见劳动模范。

83、沙地上种着西瓜。

84、老师回答了问题。

85、红日映照着桥身。

86、炮兵轰击阵地。

87、我们到达目的地。

88、麦苗抽出叶子。

89、树叶飘落。

90、轿车驶去。

91、父亲取出手枪。

92、一草原传来马蹄声。

93、松鼠翘着尾巴。

94、铜像屹立。

95、战士们品尝西瓜。

96、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97、鸟儿商量着什么。

98、他保持作风。

99、老师讲。

100、青烟弥漫。

哥们,当代像你这样学习的人不多啦哈哈说真的,谁都像你这样。我们的前途就光明多啦下面进入正题

Question A:不一样其实如果把修饰成分全去掉,主要是把定语和插入语去掉,就好看多了

把preconceptions当主语,就变成了:preconceptions take act to alter the growth pattern in processes这里动作的发出者显然是preconceptions

你变完后,仍然去掉修饰成分就是Some are processes in the preconceptions"in the preconceptions"修饰了"processes",即动作的发出者是processes

这就是区别所在另外你变完后把take act to变成了act to啦

Question B:"by persons in authority"修饰"preconceptions of the form scientific theory"

Question C:其实结构并不复杂,不过我不太擅长分析结构。哈哈

"in which preconceptions of the form scientific theory ought to take, by persons in authority, act to alter the growth pattern of different areas" is an attributive clause, modifying "processes of different growth ", while "by persons in authority" modifying "preconceptions of the form scientific theory"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一部分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 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2)公正廉洁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二、动语、宾语

1、动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

2、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 瑰 花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 , 给 你 紫 红 的 , 给 她 粉 红 的 。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三、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3、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第二部分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 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 ‖ 谓语

定︱ 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 语 ‖ 谓 语

定︱ 中 动 ︱ 宾

定 ︱ 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 [已经]深秋了。

主语‖ 谓 语

状︱ 中

有的同学 [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

主语 ‖ 谓 语

状 ︱ 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

例如:

那位学生 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 打扮得<真漂亮>。

主 ︱ 谓 主 ︱ 谓

中<补〉 中<补>

五、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

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门外响起了枪声。

句子分析示例

(全体)同学 [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

主 语 ‖ 谓 语

(定)︱中 [状]︱ 中

动 ︱ 宾

中〈补> (定)︱中 语气词

A 衣服 洗<干净>了。     

   |主||谓|    

     |述<补>|         

B 坑 挖<浅>了。   

   |主 ||谓|

     |述<补> |

C坑 挖<深>了。   

 |主||谓|

   |述<补>|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

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

这个我觉得归纳的不错,希望可以帮到你啦!O(∩_∩)O~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第一课时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

(1)今 天 晚 上 ‖ 特别 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 笑 ‖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2)公正廉洁 ‖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

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二、动语、宾语

1、动语

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中补短语作动语)

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联合短语作动语)

山坡上下来两个人。(不及物动词作动语)

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中补短语作动语)

2、宾语

(1)名词性宾语。例如:

玫 瑰 花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 , 给 你 紫 红 的 , 给 她 粉 红 的 。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2)谓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三、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方式) 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3、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 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第二课时

四、中心语

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 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 ‖ 谓语

定︱ 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 语 ‖ 谓 语

定︱ 中 动 ︱ 宾

定 ︱ 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 [已经]深秋了。

主语‖ 谓 语

状︱ 中

有的同学 [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主语 ‖ 谓 语

状 ︱ 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

那位学生 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 打扮得<真漂亮>。

主 ︱ 谓 主 ︱ 谓

中<补〉 中<补>

五、独立语

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例如:

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例如:

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例如:

嗯,我这就走。 啊,多么令人兴奋的景象啊!

4、拟声语:摹拟事物的声音,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以加强表达效果。如:

呼——呼——狂风夹着沙石扑来了。 砰,砰,门外响起了枪声。

第三课时

句子分析示例

(全体)同学 [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

主 语 ‖ 谓 语

(定)︱中 [状]︱ 中

动 ︱ 宾

中〈补> (定)︱中 语气词

A 衣服 洗<干净>了。     

   |主||谓|    

     |述<补>|         

B 坑 挖<浅>了。   

   |主 ||谓|

     |述<补> |

C坑 挖<深>了。   

 |主||谓|

   |述<补>|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

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

主谓之间用“‖”隔开。 例如: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 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由上所述,我们把汉语常式句的语序简单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状语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如“他昨天没来。”和“昨天,他没来。”除了强调内容不同外,意思变化不太大。

  划分句子的口诀:

  句子成分要划对,

  纵观全局找主谓。

  主前定状谓后补,

  谓前只有状地位。

  “的”定“地”状“得”后补,

  宾语只受谓支配。

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句子成分分析法当然也有其自身缺点,如由于强调中心语,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提取的句子主干的意义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矛盾。例如“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这一句提取主干就成为了“老婆是娘”,显然主干意思和原句相去甚远,读起来滑稽可笑。但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它的优势是可以分析出句子的主干成分,便于句型归纳。这点可和学生说明。

  我们所说的倒装句指古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相对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顺序来说的。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划分方法及句子成分顺序,可以借此推导出倒装句的四种类型: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如判断一下例句分别属于倒装句中何种类型?

  ①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覆之以掌(《促织》)

  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推导步骤如下:(一)例句①忌不自信。

  第一步:对于古代汉语句子,我们可以直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利用句子成分划分的符号对译句进行句子成分的划分。

  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直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第二步:对原句进行句子成分划分。可直接根据直译之后的句子相对应的成分直接在原句中用符号标识出来。如直译后句子中“邹忌”是主语,那么原句“忌”就是主语;“相信”是谓语,那么“信”就是谓语;“自己”是宾语,那么“自”也仍为宾语。

  如:忌‖[不]自信。 主+状+宾+谓

  直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 主+状+谓+宾

  可见“忌不自信”的成分顺序是“主+状+宾+谓”。相对于前面总结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成分顺序来说,例句中宾语“自”放在了谓语动词“信”的前面,这就叫做宾语前置。宾语前置主要是看宾语和谓语的位置关系,如果宾语在谓语前面,就是宾语前置了。

示例及练习部分

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1 我们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2 北京的紫禁城有四座门:午门,神武门,东化门和西化门

3 她又认认真真地把书看了好几遍

4 我们的春雁,像凋零的枫叶一样,摇晃着从空中飘落下来

5 家乡的端午节有很多和外地一样的风俗

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解答:——

1、他(主)非常诚恳地(状)征求(谓)大家的(定)意见(宾)。

2、秋天比春天(主)更(状)富有(谓)欣欣向荣的(定)景象(宾)。

3、张思德同志(主)永远(状)是(谓)我们学习的(定)榜样(宾)。

4、汽车(主){在[望不到边际的](定)高原上}(状)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状)我(主)一向(状)过着(谓)朴素的(定)生活(宾)。

6、峰峦(主)刚刚(状)从黑夜中(状)显露出(谓)一片(定)灰蒙蒙的(定)轮廓(宾)。

7、淡淡的(定)朝阳(主)刚(状)把树梢(状)照亮(谓)。

8、豆大的(定)汗珠(主)不停地(状)从脸上直往下(状)落(谓)。

9、他(主)踉踉跄跄地(状)从外地(状)赶回(谓)久别的(定)家乡(宾)。

10、我们村里的(定)农民(主)往冻土上(状)铺了(谓)一层(定)麦秸(宾)。

11、已经上了岸的(定)勇士(主)乘机(状)俯身(状)冲了上去(谓)。

12、小学校(主)显得(谓)那样(状)幽静而又神秘(宾)。

13、心里(主)突然(状)感到(谓)万分(定)沉重(宾)。

14、他(主)推开门走进去(状)站在(谓)桌子前(宾)。

15、连长(主)命令(谓)我们(宾)马上休息(宾补)。

16、祥林嫂(主)叫(谓)阿毛(宾)坐在门槛上剥豆(宾补)。

1、主要成分:

汉语中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独立语

2、句子成分分析示例

(全体)同学 [都]做<完>(语法)作业了吗?

主 语 ‖ 谓 语

(定)︱中 [状]︱ 中

动 ︱ 宾

中〈补> (定)︱中 语气词

A 衣服 洗<干净>了。

|主||谓|

|述<补>|

B 坑 挖<浅>了。

|主 ||谓|

|述<补> |

C坑 挖<深>了。

|主||谓|

|述<补>|

三个句子都由“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从句子成分来看,都是“主语+谓语+补语”的结构。

A句表示动作完成了,并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B句表示动作完成了,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C句既可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达到预期目的(坑的深度达到了事先的要求),也可以表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坑的深度超出了事先的要求)。

她[把衣服]洗<干净>了。

她[不]同意这样做。

(问题)的核心[可以]归结为(自尊心)问题。

第一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他洗了”,表意不清;

第二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同意这样做。”意思相反;

第三句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核心归结为问题”,意思不明确

3、句子成分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扩展资料:

句子成分相关内容:

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八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动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1(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 ——

2(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 ——

3船长一经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话

==== ——— ~~

4她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

== —— ~~~~~

5(这小姑娘)的(镇静,勇敢,乐观)的 精神 鼓舞了 我

=== —— ~~

6(润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 事

===— ~~

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地跑过来

======= ———

8统筹方法 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 —— ~~~~

9(薄薄)的 轻雾 浮起《在池塘里》

==== ——

10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 的《比较早》

====== ——

用符号,如:主语= 谓语— 宾语~ 补语《 》 定语 ( ) 状语 [ ]

托福阅读长难句有哪些类型托福阅读长难句导致很多学生看不懂文章,可以说长难句是考生取得高分的拦路虎,为了让大再托福阅读中拿到优异的成绩,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讲托福阅读长难句的类型,大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

1 修饰成分繁多

eg The high cost to investors of developing trade by sea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dicates the great size of the profits that such trade could produce

这种类型在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中常作为考点。他的特点在于有各种修饰成分修饰,让很多考生找不到句子的主要意思,导致考生很难判断整体意思。

首先考生要了解什么是修饰成分,考生才能把这些部分去掉找到句子主干。修饰成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1)从句:

限于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副词性从句)即去掉从句之

后对主干的结构没有影响的从句。这里小编大致介绍一下各类从句,具体请同学们再去翻翻自己的语法书啦

①同位语从句:是对前面的抽象名词进行解释说明的,被解释说明的词和同位语在逻辑上是主表关系。

eg I have no idea what he likes

②定语从句:从句在主句中作用是形容词。

eg There are many organizations whose purpose is to help the homeless

③状语从句:从句在主句中的作用是副词。是可以修饰谓语、非谓语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

eg You should have put the book where you found it

(2)介词词组:

from to… / of… / by…/ without…

(3)非谓语动词形式: doing, to do, done

现在我们来分析第一个例句 to investors, of developing tread, by sea, between East and West属于介词词组是可以去掉的,that such trade could produce属于从句,可以去掉,剩下的主干即:The high cost indicates the great size of the profits 高的花费表明了巨大的利润。当然修饰成分也不用去得干干净净,以至于句子都没有多少成分,失去了分析的意义;

2 固定词组拆分

eg The heat quickly removed from a heat reservoir is replaced so slowly by geological processes that geothermal energy is not, practically speaking, renewable

相比于第一种类型出现频率较低。虽然在句子简化题中考的几率不高,但在题目选项中或者是原文关键信息点中会常出现。特点在于如果对于固定词组不熟悉,会导致找不到句子主干,甚至会觉得句子结构出现问题。

这种类型的句子要求学生平时对于固定词组搭配进行累积,这样在句子中看到词组一半内容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面是否会出现另外一半,才能把握句子整体的意思。托福阅读中常见的拆分固定词组有:so/such…that… as…as… neither…nor… from…to… between…and…等。

在前面的例句中就出现了so…that…的拆分,结合第一种类型去掉修饰成分,原文主干信息即: The heat is replaced so slowly that geothermal energy is not renewable 热量被替换如此慢以至于地热能不可再生。而有些同学对于so…that…句型不熟悉,以为that引导的是从句,而去掉后面的内容,导致整体结构不完整。

3 倒装句型

eg Nor have merchants and artisans ever had much tolerance for aristocratic professions of moral superiority, favoring instead an egalitarian ethic of the open market, where steady hard work, the loyalty of one's fellows, and entrepreneurial skill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相比于前两者难度较低,只要学生对于句子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倒装句型比较好辨析。并且句子倒装后对意思整题影响不大,主要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获取的。

这种类型的句子需要考生了解常见的倒装情况,下列即托福阅读中常见的倒装:

(1)用于neither, nor 及 so后面。

Neither/nor do I

(2)only +副词、介词短语、状语从句,在句首子开头时,后面的主谓需倒装。

Only by working hard can we passed this difficult examination

(3) 用于not only 之后。

Not only do I know Tom, but I am his teacher

(4) 带有否定意义的副词或者状语置于句首时,主谓就需倒装。

Under no circumstances should we give up

(5) to such lengths, to such degree, to such extent等表示程度的介词短语置于句首,主谓需倒装。

To such lengths did he go on with his windy speech

(6)as 引导的方式从句中。

She travelled a great deal, as did most of her friends

(7)not until, only when置于句首。

Not until the child fell asleep did the mother leave the room

在第一个例句中就出现了nor的倒装,即商人和工匠也不能容忍…,所以nor后面的内容是商人和工匠没有的,如果不能分辨出这层关系,很有可能导致肯否定理解错误,影响信息点的把握。

上述文章是讲述托福阅读长难句的分离,希望大家可以清晰面对长难句的类型,可以帮助大家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20573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随机推荐

  • 有没有好的防晒乳呢?

    1、Nivea妮维雅水感防晒啫喱SPF50这个妮维雅水感防晒是目前为止我用得最多的一款防晒,找代购买80人民币左右有140g的容量,所以大量抹在胳膊上腿上也不心疼。它挤出来是半水状半乳液状的质地,不像那种厚重的防晒,很水润,极度容易推开,抹

    2024-04-15
    40100
  • 妮维雅什么产品好

    问题一:妮维雅的哪种产品好?妮维雅的 粉水、白水、蓝水,我都用过,绿水我同学用过。所以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粉水――这款号称是适合敏感肌肤使用的水,我用没啥感觉,但是我一个同学用了居然蜕皮过敏!!可以想象,其中化学含量。。。 白水

    2024-04-15
    45900
  • 夏日好用又平价的水乳有哪些 适合夏天用的水乳

    一到夏天就不想往脸上抹东西了,面霜粘腻的感触真心不舒服,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天真热,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购买一款适合夏天使用的水乳了。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几款平价又好用的水乳吧,清爽不粘腻,非常适合夏天使用哦。1、芙丽芳丝水乳这是一款对敏感肌和孕

    2024-04-15
    38500
  • 伊思水乳好用吗

    对于水乳的选择,我们需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一定要选择出最适合自己一款产品,现在的晶钻蜗牛再生水乳还是不错的,它是属于清爽型的,比较适合的肤质就是混合偏油性的,还有就是油性的肌肤,一般在三十左右的人们当中,是特别的愿意来选择它的,而且我们也看到

    2024-04-15
    48100
  • 怎样开一个化妆品店

    1 一般需要办好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就可以了。2 最好能找到一些化妆品厂商在当地的经销商,直接从经销商处进货,货源与服务有保障。如果你与厂家有关系也是可以的。3 如果只经营化妆品的话,一般店不要太大,15平米以下就行了。

    2024-04-15
    47500
  • 妮维雅晶纯皙白系列和玫瑰纯露那个美白会好些

    做好防晒和基础护理很重要,并不是一瓶美白产品就能解决问题,定期去角质也很重要,有条件在基础护理里面加一款温和的美白精华,平时多补充vc,量要足够,不要吃感光食物萝卜芹菜或者香菜。推荐你收集了很多实用美白美容方法,很多热卖好评的商品和店铺,美

    2024-04-15
    48800
  • 混合肌精华液推荐 8款必推精华液

    在这炎热的夏天,很容易缺油又缺水的,混合肌T字部位较容易出油、而两颊也会比较干燥,所以常常皮肤会油水不平衡!应该不少混合肌们在挑选保养品的时候,很常会面临到『想改善又不知道从何着手』、『哪一款不会太油也不会太干』等等这些恼人的问题!面对琳

    2024-04-15
    454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