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时期李毓秀所作,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编,更名为弟子规。
近几年来,国内刮起国学风,《弟子规》大热,很多学校将其列为指定读物,还改编成了歌曲动画片等。但有人指出:“弟子规是毒害儿童的精神鸦片”,“弟子规是封建社会培养奴隶和顺民的教科书”等。
其实对于国学经典《弟子规》,个人的理解是该学,但要有取舍。
《弟子规》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其中仍有许多在任何一个社会都特别需要强调和遵守的人伦道德常识。
书中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就是父母呼唤的时候要及时应答,父母差遣的时候要立刻去做,不要偷懒。
那父母的安排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要将错就错吗?
这肯定是必然会存在的,因为人无完人,但我们要取的是对父母的恭顺之意,至于父母的对与错,“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就是说父母如果有过失,我们要和颜悦色的去劝说,不能有不敬的行为。
《弟子规》中还说:“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是说遇到有人谈论别人是非时,如果与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有人就会质疑是否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这个观点我们要以辩证的方式来看。第一我们要约束自己不参与那些口舌之快的是非讨论;第二是“不关己”的程度,要是事态严重,有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生命时,那就不能“莫闲管”,要及时采取利人利己的措施,杜绝事态恶化,这才是体现儒家思想中的“仁”。
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言行,思想方面的严格要求,有些人说那是封建社会的奴性培养,但是我们要从广义上理解,《弟子规》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体现“仁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够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能用辩证的方式做出判断。
所以,从根本来讲,《弟子规》并不只是儿童需要学习,更是需要成年人用理性思维去遵守和谨记的。
《弟子规》里面的内容并非全部都是正确的,有一些不符合我们社会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要懂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寻找利于我们社会发展的文化,放弃那些与我们社会发展矛盾的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当然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弟子规》是怎样一本书?《弟子规》是在康熙时期做创作的,它里面有许多内容都是源于《礼记》。这本书的内容包括:每个学子日常应当遵守的行为、孝道、爱众亲仁、优秀的品德……。这本书是儒家经典的衍生物,他是儒家圣贤们的日常所作所为,以及行事标准和准则。这本书并不是单单为我们讲出一些大道理,他还结合一定的事件,结合一些例子。
《弟子规》的价值这本书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所创,包含一定的行为准则和示范。这本书书具有非常大的启蒙意义,也适用于现代时代的小孩子,告诉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怎样做?这本书还有引导人们向上的作用,包含了中国千年以来所有的道德规范。推荐小孩子去学习这本书,并且它的章节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容易就能背诵。
《弟子规》在当代有什么意义?现在有许多小学都让孩子学习弟子规,通过背诵弟子规,让孩子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这本书告诉孩子们要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孝敬父母等等优秀的品德。小孩子是国家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未来社会的先锋者和创造者。只有小孩子的三观正确,那么中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中国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弟子规》能够让孩子拥有正确的三观,所以说他在当代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弟子规中有一些教育方法其实对于当下的教育还是有一些用处的,但是很多内容其实体现着落后的教育理念,已经适合当下的教育,所以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不加区别的盲目采用。
比如弟子规中关于尊敬师长这一部分,还是可以取精华进行运用,当然笔者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取其精华,对于一些过度强调“家长权威”的内容,应该有甄别的去掉。我们可以强调我们要尊敬师长,因为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和长辈,但是我们也应该重视的是,里面要求在长辈面前不显露才华,无条件的服从父母等观念,是不符合儿童教育理念的。所以在采用弟子规中的教育理念时,应该理性对待,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洗脑一般的教育方法要坚决的摒弃。因为真正的尊重是相互的,而不是屈服于家长的权威,让孩子盲目的接受家长的观点,失去独立思考和表达自我的能力。要注重先培养起孩子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自己甄别,给她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之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她自己就会甄别。
但是笔者认为弟子规中有一句“冬则温,夏则凊“,还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告知孩子学会体会父母的关心和爱,让父母用同样的温暖的关心和爱去与父母互动,这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推广到与社会的关系中,孩子也能常常感受到来自社会不同方面的善意和爱,孩子也会倾向于与人为善。这相比从小就生长在恶的环境中的孩子,心理会健康很多。
总之,弟子规中的很多东西是否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都需要打一个问号,因此父母在运用时要独具慧眼,加以甄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