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弹状病毒。
在以病鱼肝组织制备的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大量的病毒颗粒。病毒粒子聚集在一起,并形成一个个胞内囊泡,有时在一个细胞内有4~5个大_泡。电镜观察的结果提示,这些囊泡可能就是病毒的包含体。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表明在一个感染的宿主细胞中,可以存在大量病毒包含体毒呈杆状,有囊膜,以出芽方式从胞内囊泡膜中释放并获得囊膜。有时会出现多个病毒首尾相连而呈长杆状;有时切片出现病毒粒子的圆形横切面。病毒粒子被紧密地包裹在囊泡中,其大小约为50~60纳米×100~600纳米。病毒接种到长成单层的GCO和GCF细胞中之后,分别置于15℃、20℃、25℃和30℃条件下培养。结果显示,病毒滴度在25~30℃时较高,TCID50可达到106以上;培养温度为15℃时病毒效价最低,在GCO细胞中的效价仅为102,而在GCF细胞中不引起病变(Zhang等,2000)。
病毒经5-碘脱氧尿核苷(IUdR)作用后,活性不受抑制,表明胭脂鱼弹状病毒CSRV基因组是RNA,而不是DNA。由于氯仿是脂溶剂,可破坏病毒囊膜,因此经氯仿处理后的CSRV病毒活性丧失殆尽。酸碱环境和温度对CSRV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根据超微形态观察,表明CSRV具有弹状病毒科成员的特征。负染观察显示该病毒不是一端平头一端尖,而是两端都尖,呈梭形,类似蛇头鱼弹状病毒(SHRV)(Kasornchandra等,1991)。
病毒接种感染GCO细胞后,经细胞冻融3次,速度差异离心和密度梯度各离心1次,负染,经电镜观察,可见到大小约为50~60纳米×150~200纳米,两端尖头、梭形样的弹状病毒。
经SDS-PAGE电泳后,可见CSRV病毒有7条主要的结构多肽,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6×103、50×103、60×103、68×103、85×103、100×103和140×103。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CSRV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4000ntRNA,进一步酶解实验显示,该基因组核酸可被RNA酶所降解,因此证实该病毒的基因组是RNA。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