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以及人造卫星。
一、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中国的核计划在1958年全面展开,到了1962年,经过是否下马的讨论以后,转入决战阶段。
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建设目标是小而全,根据资料,从铀勘探到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二、导弹。
导弹是一种携带战斗部,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飞行航迹的飞行器。导弹摧毁目标的有效载荷是战斗部(或弹头),可为核装药、常规装药、化学战剂、生物战剂,或者使用电磁脉冲。导弹是一种可以指定攻击目标,或能追踪目标动向的飞行武器。
在导弹的制导的分类上通常有两类,一种是讯号传送媒体的不同,如:有线制导、雷达制导、红外线制导、雷射制导、电视制导等。另外一种分类是导弹的制导方式的不同,如:惯性制导、乘波制导、主动雷达制导和指挥至瞄准线制导等。
三、卫星。
用运载火箭发射到高空并使其沿着一定轨道环绕地球运行的宇宙飞行器。卫星的外貌千姿百态,有球形、多面形、圆柱形、棱柱形,还有像哑铃、皇冠、蝴蝶和大鹏等形状的。人造地球卫星用途广、种类繁多,组成一个庞大的“卫星世家”。
一颗运行在赤道上空轨道的卫星可以覆盖地球表面163亿平方公里的面积,比一架8000米高空侦察机所覆盖的面积多5600多倍。因此,对完成通信、侦察、导航等任务来说,它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其中核弹包括原子弹和氢弹。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又伟大的事业中来。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钱学森、郭永怀、黄纬禄等老一辈科学家。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扩展资料:
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重庆晨报-两弹一星元勋生前衣服心口位置磨得透亮:“心口痛,揉久了就破了!”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最初是指原子弹和导弹,后来原子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核弹;而一星是指人造卫星,所以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伟业,带动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
两弹一星的内容
两弹一星指的是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1960年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中国第一课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中的核弹就是指原子弹和氢弹。
两弹一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国际形势严峻,为了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讹诈,中国党中央领导决定自主研制两弹一星,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和爱国科学家加入其中,在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两弹一星的意义
中国两弹一星的成功是20世纪下半叶最辉煌的伟业,稳定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带动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不凡发展和壮大。更是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