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导语《大自然的语言》是现代科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创作的科学小品文。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 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一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二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1、2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
再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上下文进一步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然后与旁边的同学交换复述课文。
篇二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收集材料的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教师小结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能初步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情况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准备鱼鳞、弹珠;
教学过程:
一、释题
1、借助课件(人类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人类的语言引导进入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播放课件(人类的语言)
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使用语言呢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2、揭示课题,理解:大自然的语言。
强化课题。出示课件(大自然的语言),继续理解什么叫“大自然的语言”。
提问:大自然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表扬那些找到大自然语言的学生,并小结第一节内容。
小结:
大自然也有自己表达意思的方式,这些让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新授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用具体符号标出小节(互评互议,难读的字音上黑板)。
2、指名读,指名评,师生互读。
学生自由朗读2、3、4节,读懂每一节的意思。
提问:各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你是怎么知道的
3、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习2、3、4各小节。
1)教学第二节,出示课件(蝌蚪在水中游动),帮助了解所选小节的知识。
①齐读第二节,抽个别学生读第二节。
②请学生在学习小组里面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样的大自然语言,它是怎么告诉你的
③抽个别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④集体朗读第二节(教师指导朗读)。
2)教学第三节。
①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节。
②提问:这一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通过什么告诉大家的
③让学生自己来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和识别鱼的年龄的,教师再拿出准备的大小鱼鳞两片,告诉同学们,鱼的年龄是由鱼鳞片上的圆圈的多少来决定的,圆圈越多鱼的年龄就越大。
④小结学法:什么样的“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知识。
⑤齐读第三节,小结:学习了这节内容,你知道大自然告诉了我们什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3)根据学法,分组自由学所剩下的小节。
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组自学。
③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同学生学习不理解的地方。
理解“三叶虫化石”(播放课件:三叶虫化石)。
理解词语:镶嵌
三叶虫是海洋里的动物,现在却镶嵌在喜马拉雅山上,那么你理解镶嵌的意思吗谁愿意给大家演示、演示“镶嵌”的动作。(请学生用橡皮泥及弹珠表示词语“镶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理解句子:“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播放课件:造山运动
④教师小结,强化学法
4)小结2-4节内容。
①通过这节课文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它是怎么告诉我们的。
②齐读2-4节,请学生说说通过这三节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
③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比较第二节与第四节的相同点,引导学生用书上一问一答的形式练习说话。
三、扩展练习
1、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查阅到的、询问到的有关的大自然语言,及这个语言所告诉的知识。
通过三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自然的语言也是用来表达自已的意思,它是可以让人类看到的、听到的或感觉到的。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请教家长或自己阅读图书查找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你们找到了吗愿意把你知道的其它的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吗(查找到相同的大自然语言的小朋友可自由组合,互相讲一讲,请他们尽量用书上的形式告诉大家)。
2、教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语言及其所告诉我们的知识,出示课件(教师收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用书上的述叙形式进行解说。强化观察和提高学生的说话兴趣。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些什么,能告诉大家吗(教师作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语言
2、知识
简笔画:
三叶虫化石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简笔画:
蝌蚪春天到了
简笔画:
鱼鳞两圈就是一岁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
2学习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的几篇说明文,他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生字词:
连翘()翘()尾巴衰()草连天鬓毛衰()落()叶丢三落()四落()枕观()测
玄妙观()差()异差()遣差()劲参差()
2学生集体朗读
3根据课后练习一,快速准确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对于第四题,文中有些提示学生的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
此外……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还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4引导学生理清的层次。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说明了什么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至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两段,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至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
第四部分,11、12两段,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
5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的说明顺序。
文章首先介绍物候、物候学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不能调换。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体会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1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第一部分。
(1)与重拟第一段相比较语言具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出这些起着什么作用
重拟第一段: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同时,在写法上有如向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四季风景图,将各个季节的物候现象描述得有声有色,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对物候现象产生了兴趣。文章用“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灵活而不呆板。这一段中描写四季的词语不仅准确、生动、形象,而且配合十分恰当。如“大地”──“苏醒”,“草木”──“萌发”,“花”──“次第开放”(写春天);“植物”──“孕育果实”(写夏天);“昆虫”──“销声匿迹”(写秋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写冬天)。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十分生动,情趣盎然。这里为什么用两句来说明,而不用三个分句组成一组排比句呢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此外,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同时,前后两句的句型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完全是为内容服务的。
(3)第3段和上文有什么关系写出了什么内容
第3段,在前两段的基础上,直接点明物候和物候学的内涵。首先点明“物候”就是上文所介绍的种种自然现象,然后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介绍了“物候学”的形成及其功用。
这一部分介绍很引人入胜,文章不从概念出发,而先写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语言准确,描写生动,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物候”这一说明中心上来,写得甚有情趣。
2引导学生解题。
介绍的是有关物候方面的知识,但文章标题却用“大自然的语言”,采用这种说法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首先,这种说法,将大自然拟人化了,将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其次,切合读者好奇心理和求知,具有启发性。
3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二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其中第4段先指出活生生的生物是观测物候的“活的仪器”,它虽“复杂”,却“灵敏”;又指出观测的数据对农业的作用,“简便”而“易掌握”。第5段则用具体的植物名称、具体的数字,具体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一段说明,一个实例,就有理有据地说明了事理。
4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第三部分。
(1)第6段这个独句段,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第6段是一个设问句,单独成段,领起下文四段;“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纲举目张,重点突出,眉目清晰。
(2)第7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7段说明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主要说明两层意思。第一层说“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这是读者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只一笔带过。第二层说“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读者不易明白,就举例详加说明。
(3)第8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8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是“经度的差异”。先讲道理:这“是离海洋远近的关系”。这一点可能会与人们所想的情况不同,因此接着连举两例来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4)第9段说明了什么怎样说明的
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另一因素是“高下的差异”。先用一句话说明一般情况:“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然后,用“不过”二字转折过来,详细解说“逆温层”这一特殊情况。文章对逆温层出现的季节、时间、气候条件、高度、原理和现象等作了具体的解说,使读者一目了然。
(5)第10段说明了什么在说明方法上具有什么特点
第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古今差异。写得简略,只用资料来说明这种现象。
以上四个段落的起始句,写得灵活而有变化,读起来不枯燥、不呆板。分别写了四个影响物候现象的因素,按影响的大小依次排列,从主到次,条理清楚。
5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这一部分说明了什么是怎样结束全文的
这一部分说明了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以表达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争取农业更大丰收的愿望,结束全文。
第11段首先说明物候学的性质:接近生态学和农业气象学。然后分别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用“首先”突出其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对于”、“确定”和两个“可以
利用来”略说四点。最后再说对山区农业发展的意义。
第12段,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的希望。结尾又提“大自然的语言”,紧扣了的标题。
三进一步理清说明顺序
还十分注意段内层次的安排。有的以时间为序。如第1段按一年四季的时序说明;第3段说到物候知识的起源和发展,是从古代到近代说明。有的以空间为序,如第8段列举两例,一例是大连与北京相比,一例是烟台与济南相比,安排也很顺当。
又如第9段说明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一句提出观点,统领全段。下面分两层说明。第一层(第2句)说明常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人都理解,只用一句带过;第二层(第3-8句)说明另一种特殊情况。第一层写得也极有条理。先用一句表示转折,领起下文。然后举例说明。举例时先解释,什么是逆温层,后说理,再说明具体情况,这种特殊情况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所以说明详尽。
四说明方法:
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
举例子的方法运用最普遍。举出具体的例子来对比较抽象的道理做深入浅出的说明,便于读者理解。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举例的多少要根据需要。一般只需举一例即可,也有举两例甚至更多的。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也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时间只比北京早十天。”
还多处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打比方的目的是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中往往把一些巧妙的比喻同拟人融为一体,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如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这两个分句,就很富表现力。
教师小结的逻辑脉络。
文章从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顺序说明了物候──物候学──物候学的作用──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又采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在兴趣盎然中懂得了科学道理。
布置作业
1完成指导用书。
2完成课后练习三。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
第1章 作者序言
>>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如同物质世界中的规律一样,人的精神世界也存在着规律。各种规律一直在控制着我们的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
>> 我们的思想才是能力和力量的源泉,因为依靠外在的帮助才使我们变得软弱,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成为帮助别人的强者而不是被帮助的弱者。要迅速调整自己,昂首挺胸,以积极的心 态,毫不犹豫地投入到自己的想法之中,去创造奇迹。
>> 人们已懂得“事凡有果,势必有因”的道理,所以,人们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志向抱负,就得为这一愿望创造出它所必需的特定条件。
规律不是显现的,而是隐藏于种种表象和假象之下的,只有将大量个别的事例进行对比,直到找出其中的共通之处,才能够发现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归纳推
>> 我最迫切想做的事就是教你识别机遇,加强你的推理能力;坚定你的意志,赋予你抉择的智慧,理性的同情,拥有主动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教你如何尽情地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 。
精神能量是极具创造力的,它使你有能力为自己而创造,而不是从别人的身上巧取豪夺。
>> 社交圈和商业圈中赖以生存的心理学法则。
>> 一切都在变,不变的只有变化。包括世界上所有的思想观念在内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正在我们身边发生,成为自异教衰亡以来这个世界所经历的最为重大的思想变革。
>> 代表新文明的眼界、信念与服务在不知不觉中取代了旧的习俗、教条、残暴等一切陈腐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东西。如
>> 能量,就其终极本质而言,只有当它表现为我们所说的‘精神’或‘意志’的直接运转时,方可被我们所理解。”安布罗斯·佛莱明如是说。
>> 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呢?大自然中最强大的力量是无形的力量。同样的道理,人类最强大的力量是精神力量,它虽然无形,但却不容小觑。思维是精神过程的唯一活动方式,而观念,是思维活动的唯一产物。精神力量得以显示的唯一途径是思维过程。
>> 世事的风云变迁,只不过是精神事务而已。推理,是精神 的过程;观念,则是精神的孕育;问题,其实是精神的探照灯和逻辑学;而论辩与哲学,就是精神的组织机体。
>> 因为想法,定会招致生命肌体某种组织的物质反应,如大脑、神经、肌肉等。这就会引发肌体组织结构中客观的物质改变。
>> 勇气、力量、灵感、和谐,这些想法取代了原先的失败、绝望、匮乏、限制与嘈杂,慢慢在心中生根,身体组织也随之而发生改变,
>> 个体的生命将被新的亮光所照耀,旧事物已经消亡,万物焕然一新,你因此获得了新生。这就是失败演变为成功的过程。这是一次精神的重生,生命因而有了新的意义,生命得以重塑,充满了欢乐、信心、希望与活力。通过这样简单地发挥思想的作用,你不仅改变了自身,同时也改变了你的环境、际遇和外部条件。
>> 你的头脑里充满了成功的想法,并辐射到你周围的
>> 人,他们反过来又会帮助你前进与攀升。你将吸引到新的、成功的合作伙伴,而这反过来又会改变你的外部环境。
>> 如果你希望获得难以想象的优势,从而卓冠群伦,傲视苍生,那么就请你相信,也请你提前准备好,因为美妙神奇、令人痴醉、广阔无边以至于几乎令你目眩神迷的崭新的一天、崭新的世界即将到来。
第2章 内在的世界,巨大的力量
>> 相信你的生命中会更加充满力量,你的生活方式会更健康,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力量并非是你要去获得的,而是你自身已经拥有的,只是你可能还不了解它,不会运用它。
>> 人类的强大就在于这种潜意识中的精神能量。只要你想去提高自己,就一定可以实现这种改变。
>> 一天都既是明天,也是今天,也会变成昨天。好好把握和感受生命中的今天,就会迎接灿烂辉煌的明天。
>> 1很多的实践都证明,准备得越多,离成功就越接近;准备得越少,离成功就越遥远。要知道,灵感是从积累中得来,而非偶然。
2人类的思维是世界上最为活跃的能量,它具有创造性。每个人的客观环境和一切生活际遇,都是主观思维在客观世界中的反映。
3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取决于我们以往的思维定式。我们只能作出我们思想范围以内的选择,不会有超越思想范围以外的行为。
4我们的思想主导着我们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决定每个人的现状和未来。
5我们总是忽略自己潜在的能量。要想重新认识自己,就要首先意识到这种力量的存在。而要想意识到这种力量的存在,我们就必须懂得,一切力量都源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6内在的世界不可触摸,但的确存在,而且它的强大远远超过你的想象。这是一个由思想、感觉、力量等要素构成的能动的世界。
7思想统治着内在的世界。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内在世界的时候,就可以解决使我们困惑的所有问题,也可以解释所有问题的动因。我们一旦掌握了这个内在世界,一切力量、成就与财富的规律亦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了。
8内在世界拥有惊人的潜能,其中蕴涵着无尽的力量、无尽的智慧、无尽的供给,可以满足现实的
>> 一切需求。我们一旦认识到内在世界的潜能,并加以运用和释放这种潜能,结果就会如实反映到外在的世界。
9内在世界的和谐,映射到外在世界,就会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舒适的生存环境、处理问题的高效和最佳的精神状态。这是所有伟大、健康、力量、胜利和成就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10内在世界的和谐,也表现为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思想,在外来困扰面前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而不是消极对待。
11内在世界的和谐,使我们变
>> 得乐观而又不断进取,在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下也会带来对外在世界的满足。
12外在世界也同样能反映出内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13如果意识到内在世界中所蕴涵的智慧,就会帮助我们开启和释放内在世界中的潜能,并获得把这种能量如实映射在外在世界的能力。
14我们一旦意识到内在世界所蕴涵的智慧,并能够运用它,我们就会在思想中也拥有这种智慧,通过控制我们的行为而拥有实际的智慧和力量,从而为我们自身和谐的
>> 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奠定基础。
15每一个渴望有所进步的人,无论老少,都会在内在世界产生希望、热情、自信、坚强、勇气、友好和信仰,并通过这些品质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指导自己获得非凡的能力,让梦想成真。
16生命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而是一个逐步深入、升华的多层次的过程。所有在外在世界所获得的东西,都是我们在内心世界已然拥有的东西。
17所有的成就和财富,都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所有的收获都是认知不断积累的结果,而认知的
>> 中断或意识的分散会使你事倍功半。
18内在世界发挥作用是与和谐息息相关的。不和谐的内在世界也会导致混乱的外在世界。因此,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与自然法则和谐共处。
19我们凭借思想与外在世界相连。大脑是思想和意识的器官,大脑-脊椎神经系统是身体的枢纽,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联系起来,使我们对光、热、声和味等各种感觉做出反应。
20当我们通过思考了解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后,由大脑-脊椎神经系统把这些正确的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感觉和谐统一,这种感知是舒适而愉快的。
21我们就是凭借思想和意识,将希望、勇气、信心、热情、活力等能量注入我们的身体。当然,思想也会给我们带来疾患、悲伤、倦怠、失望、匮乏等各种消极的东西,这是由错误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会给我们的世界带来破坏性的影响,使其变得不和谐。
22我们通过潜意识建立与内在世界的连接。太阳神经丛是这种潜意识的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操控着各种主观感觉,如愉快、恐惧、依恋、喜好、渴望、想象等各种潜意识现象。正是这种潜意识成为连接我们和内在世界的桥梁,使我们能够逐步掌控内在世界的能量。
23我们与内、外世界的联系,就取决于这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以及各自功能的运用。认知了这一点,就有利于我们把客观和主观协调一致,从而使自己和谐地发展;认知了这一点,就不会面对各种外界的变化而茫然不知所措,就知道未来成功与否其根本取决于我们自己。
>> 24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总是存在普遍的法则遍及整个世界,在任何场合、任何角落都适用,它是丰富的、强大的、充满智慧的,永不过时。所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都被它所涵盖。
25普遍适用的理念能够指导实践。在这种理念下有助于我们把想象转变成现实。每个人对这种理念的认识都不尽相同,但它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不同的认识只是它的不同表现方式。
26能够普遍适用的意识和理念本质是相同的,所以,所有的理念归根结底就是一条理念。我们要认 真体会和领悟事物的规律才会找到这条理念。
27从宏观角度来说,每个人大脑中聚集的意念与他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作为个体会有细枝末节的差别。
28能够普遍适用的理念是一种潜在的能量,它只能通过个体的人所彰显,而个体化意识的集合,就形成了普遍适用的理念。它们是集合和个体的关系。
29每个人的思维特点和思考能力的不同是每个人作为个体之间不同的主要区别。这也是人内在意念的外化手段。意念本身是一种静态能量的微妙形式,而具体的想法则是由这种能量所产生的。想法是意识的动态阶段,意识是想法的静态阶段,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表现。人类的思维过程正是从静态的意识到动态的想法再到现实中起作用的。
30世间万物的内在属性都包含在普遍适用的规则中,这些规则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在。万物的内在属性也包括人自身的属性。当一个人进行思考的时候,他自身的属性决定了他的思维动态,并且这种属性通过人的行为反映在外在的客观环境中,与人自身的属相互呼应。
31正如前面所说,自身行为产生的后果归根结底都是思考的产物,因此,你要想规划好自己的行为结果就要控制自己的思想,这是根本所在。
32内在世界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所在,而且你是有能力掌控它的。掌控的前提是准确的认知,以及而后对这种认知的践行。
33你一旦领会了这条法则,并懂得对自己的意识加以控制,那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这条法则。也就是说,你也能够真正对那些普遍适用的法则融会贯通,并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这条法则是世间万物发展的基础。
34普遍适用的法则也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每一粒原子的生命法则,每一粒原子的内在属性和这个法则也同样契合。每一粒原子都无时无刻不在遵守着这个法则。它们的生机也就在于此。
35并非所有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内在世界以及意识到这个内在世界是如此丰富而有创造力。
36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只是试图从外在世界本身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是徒劳无功的, 或者说只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真正的答案要到内在世界中去寻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和谐的状态。
37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内在世界是源,外在世界是流。我们在外在世界所体现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对这种能量源泉的认知。每一个个体都是这种无限能量的出口,而每个人对于其他人而言也是如此。
38认知是一种精神体验过程,这种过程就是个体和普遍适用的法则相互作用的体现。这种精神体验过程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也是一种 因果关系的法则,这种法则并非建立在个体之上,而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理念基础之上。它不仅体现为一种感受,更像是一个主观的进程,其结果就反映在我们的外在世界中,和我们的内在世界相互呼应。
39我们拥有广袤的、丰富的精神实体的世界,它就像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这片海洋孕育着勃勃的生机,它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它通过我们不同的个体的思想得以表达和外化。
40对这种理念的应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当你对这些理念和法真正领悟并自如运用的时候,生活中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会发生变化:富足会取代贫困,睿智取代迷茫,和谐取代混乱,光明取代黑暗。
心灵训练
>> 先找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地方,放松但不要放任你的身体,逐渐对你的身体完全控制。让思绪自由地在内在世界中徜徉,每次持续一刻钟或半小时,连续做三四天或一个礼拜,直到你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达到美好的境界。
第3章 习惯的策源地——潜意识
>> 我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是源于混乱的观念以及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 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洞察力就显得难能可贵。这种能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平日
>> 。
你的感觉、判断、品位、道德感、才智、志向都会影响你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满足感。而前者是在你的学习中、实践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成果,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这种成果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满足感,我
>> 某些积极的思想将化为非凡的力量,这种力量被那些不甘于贫穷、不甘于平庸的人孜孜以求。
获得这种能力并彰显这种能力,前提是对这种能力的认识,认识得越深刻,他能够获得这种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而一旦具有这种能力,就会一直在头脑中驻留,就会不断创造、更新着人的思想和意识,并在外在世界中显现出来。第二章就是阐述认知这种力量的方法。
1思维是靠显意识和潜意识去运转的。这是两种平行的行为模式。戴维森教授说:“只是想用自己有限的显意识去说明整个精神世界的内涵和外延的行为,就如同想用一支蜡烛去照亮整个宇宙。”
2我们的思维是一件完美的作品,为我们的认知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其中潜意识的运行是准确而富有逻辑性的,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但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思维运作的规律和逻辑究竟是什么。
3我们头脑中的潜意识,就像一位幕后的工作者,一位慈善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送来供给,为我们耐心地劳作。潜意识为我们最重要的精神活动提供了一个尽情表现 的舞台。
4正是通过潜意识,莎士比亚从一个普通学生那里领悟到了那些伟大的真理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正是通过这种潜意识,菲狄亚斯创作了那些着名的神像雕塑,拉斐尔画出了圣母像,贝多芬写成了交响乐。
5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大都不是依靠我们的显意识,而是从潜意识中而来。弹钢琴、溜冰、打字还有老练的商业行为等种种完美的技巧也同样是从潜意识中而来。你可以一边弹奏流畅优美的乐章,一边和他人进行一幽默风趣的谈话,这更是取决于潜意识的指挥棒。
6我们每个人都对潜意识产生了依赖。我们的思想越是崇高、伟大、卓越,我们就越会清楚潜意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我们在绘画、雕塑、音乐等各种艺术领域的技巧、本能还有美感,全部都在潜意识中而且也只能在潜意识中找到。
7潜意识从我们的记忆库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诸如姓名、场景还有时间。它引导我们的思想过程、我们的品位还有对生活的态度。潜意识的价值是显意识所不能具有的,是非凡的。它无时无 刻不在注视着我们的生活。
8我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控制我们的生理机能,不能停止自己的心脏跳动,不能阻止自己的血液循环,也不能阻碍神经系统的形成、肌肉组织和骨骼的发育。但我们可以在潜意识的指引下随心所欲地用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
9我们的行为可以分为下面两种:一种是听从当前的意愿发号施令,一种是根据潜意识中的规律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地进行。当然,我们更倾向于后一种选择,潜心研究后一种行为的过程。研究后我们会认识到,这些潜意识中的规律自从被创造以来就是如此运转的,它不受我们意愿的管制,不被各种影响而左右,它们似乎一直就被控制在我们永恒的内在力量之中。
10在主导这两种行为的两种能量中,外在的可变能量就是显意识,或者说是客观意识。内在的可变能量就是潜意识,或者说是主观意识,保障我们的内在世界有序地进行。这种显意识和潜意识一个更接近现实层面,一个更接近精神层面。
11我们必须认真观察显意识和潜意识各自的运行规律,以及它们在精神方面各自发挥的作用。其中,显意识是通过我们的感官对外在世界发生作用。
12显意识是我们的意志以及意志所产生的结果的动力源,它具有分辨、鉴别、选择甚至还有推理的能力。其中推理能力诸如归纳、演绎、分析、推论等等,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拓展。
13显意识有引导潜意识活动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显意识充当了潜意识的监护人这个角色,会为潜意识引导的行为承担后果。这个角色有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现有的境况。当然,显意识也在其他的精神活动上打上自己的烙印。
>> 14潜意识在我们意识的深层,在接受了一些错误信息后会直接反映到我们的大脑,从而影响我们的行动。而显意识则可以充当门卫的作用,在潜意识接受之前把这些错误的或者负面的信息诸如恐惧、焦虑、疾患、冲突等等挡在门外,使我们的行为受到保护。
15有一位作家这样区分显意识和潜意识:“前者是意志推理的结果,而后者是以往意志推理的累积结果产生的本能的欲望反应。”
16潜意识本身不具备推理证明的能力,它只从现有的前提下直接得出判断和对行为的指向,如果提 的前提是正面的、正确的,潜意识就会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指向;如果提供的前提是负面或错误的,潜意识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行为指向也是错误的。为防止这种错误的判断,就要依靠显意识来把关。
17潜意识从来不去判断它所接受的信息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并在它们是正确的这个前提下引导行为。可是在现实中,我们所处的境况所带来的信息并非都是正确的,如果是错误的,潜意识的判断行为就会对我们的人生轨迹产生巨大的反作用。
>> 18作为监护人兼门卫,显意识并非万能的,总有擅离职守或者判断失误的时候,尤其是在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时潜意识就会对所有的信息和暗示敞开大门,很多负面和错误的信息就会长驱直入,尤其是在激情、冲动以及各种刺激下,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会成倍增长,结果就会给人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诸如自私、贪婪、恐惧、憎恨、妄自菲薄,有时是长时间的悲伤压抑。所以说,保护好潜意识的大门尤为重要。
19由于潜意识是通过直觉作出判断而不需要证明自己的判断,所过程非常短暂,而显意识与其相比则显得缓慢得多。
20潜意识反应很迅速,一旦接收到信息,就会按照它自己的规则运作,得出它的判断。而这个规则,就是我们作用于外在世界的所有行为的动力之源,这也就是我们要去探究的原因所在。
21我们一旦了解了潜意识的运行规则,就会发现生活中能够实践的地方比比皆是。事先你认为可能是个艰难的谈判,但随后也许有个合适的话题,或者由于某个契机,谈判圆满结束了;面对可以预见的很多困难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自然而然地另辟蹊径,使当前的处境良性地运转起来……其实,只要懂得潜意识的规律,并且能很好地利用它,就能够驾驭各种各样复杂的局面,使面前豁然开朗。
22潜意识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以及对未来设想的源头,我们的品位、审美、各种品质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潜意识。它就像已经写好的程序,直接会在我们的身体中运行。如果接受了负面的信息,想要克服负面的后果,就必须坚持不断地反暗示,直到把原有的负面暗示挤开,迫使潜意识接受新的、健康的思维方式或生活方式。坚持不断地做某一件事,就会形成习惯,也就会形成潜意识所固有的模式,而不是靠显意识去分析、鉴别、推理而产生的结果。潜意识是习惯的策源地。
23如果是健康的好习惯,那就可以坚持下去,而如果是不良的习惯,就像刚才提到的,要反反复复利用相反的暗示,把这个有害的习惯去除掉。要认识到潜意识中蕴涵的巨大能量,并且相信,你可以开发你的潜意识,能够使其和你的生命力量结合,发挥更大的威力。
24让我们最后总结一下潜意识的功能:从物质的层面来说,潜意识是维护生命的需要,在大脑正常运转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取决于它具有的本能如心跳、血压等。
25从精神的层面讲,潜意识具有记忆储蓄功能,如同巨大无比的仓库或者银行,可以存储人生所有的认知和思想感情,而且有助于发展人的智力,使人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更为集中,甚至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
26从心灵的层面上讲,潜意识是理想、抱负和想象的源泉,能够激发出我们的内在力量。可以说, 潜意识是连接人类心灵与宇宙间无限智慧的一座桥梁。
27那么潜意识是如何改变环境的呢?可以这么回答,潜意识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通过思想反映出来,并诉诸行动,从而改变我们的现状和处境。这也是潜意识的规则之一。
28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思维,直接、无意识;一种是引导思维,有意识、有逻辑、富有建设性。当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引导思维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把主观和客观完全统一,就会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具有 创造力,可以对客观环境发挥能动的作用,其成果会在我们的外在世界表现出来。这一法则就是“引力法则”。
心灵训练
上一章我们主要对身体进行控制,如果你已经完成了这个任务,那么就开始我们下面的练习,那就是控制自己的思想。让我们再一次进入完全沉静的状态,最好跟上一次的地点相同,总之能够真正让你安静下来的地方。然后试着控制自己的思想,让那些幸福、平和的感觉得以保留,让那些担忧、焦虑的想法离我们而去。经常进行这样的
>> 练习,会让你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如何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面对人生。
要知道,这个练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思想,就控制不了我们的情绪,我们就会为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琐事而烦恼、郁闷,就会错过一些能够实现我们价值的机会。抛开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直接索取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样我们才不会虚度光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训练吧!
《王永庆给年轻人的8堂课》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作者郭泰。王永庆是华人世界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被誉为台湾地区的“经营之神”。郭泰是台湾研究王永庆的专家,他归纳提炼的王永庆成功的八大秘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 篇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3、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朗读,小组讨论,教师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农谚。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欣赏1 欣赏2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都能发现。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了解的大自然语言。
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二、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三、交代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学生上讲台板书
2、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五、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六、课堂小结 :欣赏四季(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七、布置作业 :
A(学优生):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B:(中等生):识记说明文知识。
C:(后三分之一学生):字词小卷。
反思:
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初试牛刀,同学朗读上一堂课的小短文,并做评价
无论是桃红柳绿的春日还是冰天封地的冬夜,都是大自然的现象。那么学习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二、合作探究:
朗读6-10段,思考:
(1)物候现象的决定性因素?(纬度,经度,高下,古今)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的?
(抓住关键词: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明确: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或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逻辑顺序。
(2)作者主要用什么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这些因素的影响?
明确:举例子。(找出并分析)例如: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比北京要早开20天。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但有时为了使说明对象更透彻,可以举更多的例子。
(3)第10段中,“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可否删去?为什么?
明确:起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你还能在文中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的地方吗?
(探讨),例如:第一段末:“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准确地说明了存在四季分明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大林寺桃花》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到: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四、小结:
质疑问难三步曲:
第一步,默读课文,找出疑难地方,标出。
第二步,四人一组讨论问题。
第三步,每组提出“杀手锏”(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若没有,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文章介绍了物候现象,那为何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五、布置作业
A(学优生):在生活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独特的大自然语言吗?为人类敲响了哪些警钟?
B:(中等生):完成练习册。
C:(后三分之一学生):整理笔记。
反思:
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感情朗读,使同学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同学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仿照诗歌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发现诗歌中规律性的语言现象,仿写诗歌。
课前准备:
1、查找有关“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的文字或资料。
2、观察大自然,搜集有关“大自然语言”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但并不是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奇妙的语言,让俺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去发现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
2、检查读音情况,同学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小节)。
3、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大自然的语言。
4、指名回答。
5、大家一起把这几小节读一读吧。
6、老师在网上下载了两张,大家看看。(课件出示“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脉”并介绍。)
7、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想哪一些大自然的语言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还不懂,就看看课文的插图,想象、做一做动作、也可以在纸张上画一画,把它读懂。(足够的时间让同学去感悟)
8、谁来说说,哪一些语言是你以前就懂了;哪一些语言你是怎样读懂的。
9、你们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
同学回答,师板书:妙不可言
10、俺们怎样才干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呢?
同学回答,师板书:观察考虑
11、指导朗读
俺们读懂了,并且知道怎样才干读懂这些妙不可言的语言,心情一定很高兴吧。请同学们想想应该怎样读,才干读出诗歌的韵律,读出感情。先读一读,再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那一小节读给同桌听。
谁来把你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听。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齐读课文。
2、你们平时一定是个善于观察、勤于考虑的'人,说说你还发现了那些大自然的语言。
3、根据自身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小节小诗。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 篇3教学目的
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学习重点
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课前写话、引入新课
请学生描写当天天气。并请学生发言。
二、学习课文第1、2、3段──品味语言
研读第1自然段:
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
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
夏天──“植物孕育果实”;
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
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2、我们学过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你能不能写出描写这四个季节的一两季诗句。
参考:
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等是春天的信息,大自然就是这样,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3、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由发言。
参考:
⑴ “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
⑵ “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⑶ “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
⑷ “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
⑸ “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研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 段。
提问: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句话:也可以改作:“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唱了,也好像大自然在催促要赶快割麦插禾。”
请学同们看看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⑴ 区别:第一句只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第二句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⑵ 认为第一句好,句子形式有变化,活泼。第二句子整齐美。
研读第3段:
请一学生朗读,思考: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讨论明确:
物候──“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学──“利用物候知识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我们这篇课文,介绍的就是物候学知识,为什么不用 “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作标题,而用“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而另两显得呆板、乏味。
三、练笔:二选一
1、把你课所写的短文进行再加工。别忘了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
2、从下边词语中任选五个写一段话。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翩然归来 风雨载途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案 篇4教学目标: 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
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农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来交流,那么大自然呢?它也有语言吗?
欣赏1欣赏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现象在告诉人们什么?
同学们以上说的都是大自然特有的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都能发现。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了解的大自然语言。
像这些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古代的劳动人们称为“物候现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聆听她们的语言。
新课讲授:
一.察言观色:学生介绍竺可桢,教师补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二.狼吞虎咽:快速朗读课文,(1)标出难读,难记的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上讲台板书
三.畅所欲言:你从课文中获得哪些信息?在文中找出,并概括。
自由交流:(补充)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123段)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第45段)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第678910)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第1112段)
四细嚼慢咽:朗读1段,品味语言。
找出这一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些好词,好句,说说理由。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四摩拳檫掌:欣赏四季(春,夏,秋,冬)选任一季节,用生动,美丽的文字把眼前的美景描绘出来。
感谢神,籍着这次的学习,使我有机会看到《认识圣经的八堂课》这本书。这本书对于基督信仰的概览,陈述圣经的地理、历史丶神学、全权威性和解释法,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表现出来,对我明白圣经有很大的帮助!
圣经的来源是神所默示的。圣经主要是一本讲救恩的书。圣经至高的目的,是引导人得救。圣经的中心信息是神爱这些背叛他,理当受审判的世人。救恩使我们因信基督而得救,而得救必须籍着基督,圣经可以说都是在讲基督。这使我明白,读圣经时必须仰望基督,且要不断的仰望,直到看到他,相信他。惟有继续籍着信心,吸取基督里的丰富,我们才能达到属灵的成熟,长大成人。
圣经的历史和地理是神所言所行的中心。通过对圣经中以色列的地理、农事、节期的认知,明白其事迹发生的时地,帮助我们了解神在当时事迹中的心意,可以明了神对我们的心意。
圣经的历史,也是一部救赎的故事。在有时间之前,神已经定了救赎的计划,这是基于他的恩典,意志、慈爱。旧约几乎都在讲神如何恩待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民,尽管他们悖逆,违背了神籍律法和先知所传的话语,神却永远不丢弃他们;新约着重讲这救恩的实现,和如何藉着基督之死、复活,与他所赐的圣灵,得到赦免和圣洁。
圣经的信息讲到两个基本真理,这是圣经从头到尾都强调的。第一,神是位全能的永生神,是全地的大君王,是大自然的主宰,也是万国的君王;第二,神永不改变,他既是慈爱的,也是公义的。这位活神,将他自己表达出来的主要方法,便是恩典。神的恩典是约的恩典。神的约是以救赎、收养和荣耀三阶段完成。这让我明白若不明白恩典的意义,就不能了解圣经的信息。
圣经的权威讲到圣经的启示、灵感和权威。基督徒相信圣经的启示与权威最大的理由,乃是耶稣自己所说的话。因为基督承认圣经的权威,加强了我们对圣经权威的认识。一、耶稣虔敬地承认并且顺服旧约圣经的权威:耶稣自己身体力行,遵从旧约;耶稣顺服旧约,以完成他的工作;耶稣在与人辩论,是顺服旧约的权威。二、耶稣承认新约圣经的权威,为新约做预备:耶稣亲自选召任命了十二个门徒,赋与权威,有圣灵特殊的启示,有能力行神迹,为他作见证,成为他个人的代表,奉他的名说话。这都使得使徒有权柄代表神说话。
神赐下三位导师教导我们学习圣经,解释圣经。即圣灵的光照、自己的理性,和教会的教导。使我明白若要圣灵的光照,自己就必须是一个重生的人,谦卑的人,顺服的人和能与人分享的人;在学习属神之事的过程中,不全然站在被动的地位,也要负起运用自己理性的责任;神也籍着其他人间接的教导我们,他不是只向一个人启示蕴含在圣经中的真理,而是向许多先知和使徒显示,他光照的工作也向着许多人。所以,我们不应该轻视漠视现今教会的教师牧师,他们是升天的基督,现在仍赐给教会的恩赐。我们应该愿意彼此倾听,互相学习,个人读经,或一群人一起读经,圣灵都会关照。通过解经的三个原则告诉我,我们必须寻求圣经经文的自然性,即简明原则;寻求圣经原来的意思,即历史原则;寻求圣经的整体性,即协调原则。这三原则。这三原则不是武断主观的,而是根据写下来之神的话一一圣经,根据其本身的特性,以及神自己的特性。这些特色,赋予我们严肃的责任,是要我们研读圣经的态度,能符合我们对圣经的认识。
圣经既是真理,就不只是一本知识性的书,它还关乎我们的人生,熟悉圣经的内容和主题以后,我们还要以行动活出真理。行真理是行圣经所说的,以行动来诠释其信息。故此行道这五方面的生活是:崇拜,悔改,信心,顺服,见证。
今天我们需要扩展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只有一条路,能够引导我们获得对基督清楚,真实,新鲜崇高的认识,那就是经由圣经。籍着圣经的话教导、改变、喂养、鼓励、刚强我们,将神属灵的生命根植在我心里,籍着他的话,我们属灵的人才能长大成熟,[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7)。阿们!
篇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三所学校相聚在者楼镇中心学校,共同举行校际交流活动。首先我谨代表者楼镇中心学校全体师生对来自于兴义八中附小、坡妹镇中心小学的领导及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现在,请允许我介绍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他们是:兴义八中附小匡瑛校长、坡妹镇中心小学吴元龙校长、者楼镇中心学校普文钟校长、者楼镇中心学校朱光明副校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下面,掌声有请普文钟校长致欢迎辞。
今天,是我们三所学校联谊开展的第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三所学校的8位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示范研讨课。我提议大家用掌声对8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于8位老师执教的这8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听、评课活动。下面有请我校三位老师点评这8堂课。
1、首先有请陈永林老师对今天的3节语文课作简要点评。感谢陈永林老师精彩的点评。
2、下面有请贺文权老师对今天的3节数学课作简要点评。感谢贺文权老师精彩的点评。
3、下面有请陈潋老师对今天的两节英语课作简要点评。感谢陈潋老师简明扼要的点评。
三位老师的点评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老师们能以这次活动为起点,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下面,掌声有请朱光明校长介绍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根本途径。者楼镇中心学校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教研活动的支撑。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下面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作经验交流。首先有请兴义八中附小匡瑛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大家掌声欢迎!
感谢匡校长的经验分享,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下面有请坡妹镇中心小学吴元龙校长介绍他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大家掌声欢迎!
感谢两位领导的经验交流!他们在学校管理方面都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下面将进行的是:颁发证书仪式,有请在主席台就座的各位领导为我们今天授课的老师颁发证书。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今天授课的8位老师!
从今天的8节课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献课教师过硬的素质以及扎实的教学功底,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他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也让老师们体会到既要研究课堂、又要研究学生,也要研究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专业成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的校际交流活动就要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友谊。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及为这次活动付出努力的全体老师们!谢谢大家!今天的校际交流活动到此结束。
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两校举行校际教研交流活动,此时此刻,我谨代表山门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近年来秦亭学区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不断加大校园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近年来,秦亭学区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成为我们东片乃至全县的品牌学校。
尊敬的朋友们,你们今天的到来,是我校的一种荣幸,此次校际交流活动让我们两校的双手又紧紧握在一起,我们之间又共同构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两校的校委班子成员,教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了解和增进友谊,同时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两校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又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这样的机会将更加促进我们之间的成长与进步。
我希望在这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我们大家敞开心扉,放开畅谈,积极互动,真诚交流。希望贵校各位领导和老师们对我校的工作多提出宝贵意见,使我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各项工作越抓越好,越抓越出色。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必将进一步拉近两校之间的友谊;必将进一步推进我校总体工作;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板块:献课、观课、议课评课。下面请两校教师代表对今天的课例进行点评。
本次活动中老师的献课;老师的献课;老师的献课。三节课后所有参会教师分三大组进行了议课评课,听课教师谈听课感想,指出不足,提出疑问,各抒己见,真诚交流后。
各校教研负责人分别从多角度代表本组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评、议。从这三节课堂教学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献课教师素质是过硬,教学功底扎实的,老师自然的教态让师生倍感亲切,巧妙的课堂设计我们如沐春风,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大胆的尝试设置为我们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探索的新路,让我们在的困惑中眼前一亮。她们的教学设计都能紧扣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严密组织教学,由浅入深,鼓励学生自主和协作学习,充分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还充分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他们教学风格各异。
本次校际教研活动不仅让所有参加活动的语文教师享受到教研的魅力。也让教师体会到既要研究了课堂、又要研究了学生也要研究自己,也充分发挥了各校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还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尊敬的朋友们,我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两校之间加大校际交流活动,共同携手并肩,与时俱进,为推进我们安顺的教育事业再创新的辉煌!最后再次感谢秦亭中小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莅临指导,祝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篇三
大家好!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三所学校相聚在猴场小学,共同举行校际交流活动。首先我谨代表猴场小学全体师生对福泉第二小学、福泉马场坪小学全体老师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
一、互动认识
1、三校老师互动认识。(三校校长对本校老师进行介绍)
2、猴场小学张永志校长致欢迎辞。
二、指导工作
今天的交流活动很高兴能邀请到我们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袁敏主任一行,下面,我们用热情的掌声请袁主任给我们做现场指导。
二、交流学习
今天,是我们三所学校联谊开展的第一次校际教研探讨活动。刚才三所学校的三位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研讨课。我提议大家用掌声对三位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于文兴艳、杨俊、冯忠芳老师执教的这三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此举行听、评课活动。下面我们请三位授课教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
1、首先请福泉第二小学的文兴艳老师来谈一下自己的授课思路。
2、下面有请福泉马场坪小学杨俊老师来谈一下自己的授课思路。
3、下面有请我校的冯忠芳老师说说自己的授课思路。
听了三位老师的说课,在坐的各位老师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我们就进入双方学校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各位老师能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并能畅所欲言,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听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这样吧,首先请东道主猴场小学的四年级年级组长董波老师抛砖引玉。
4、接下来请福泉第二小学的老师来点评一下。
5、请福泉马场坪学校的老师做一下点评。
6、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福泉第二小学的宋校长和马场坪小学的张主任给我们做现场指导,给我们指点迷津。大家欢迎!
三、活动小结:
感谢刚才的几位领导给了我们三校的语文老师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启示,会后我们将进一步反思,努力去推进双方学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最后,由猴场小学丁光玉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探讲活动进行简单小结。
主持人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的校际交流活动就要圆满结束了,这次活动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友谊。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及为这次活动付出努力的全体老师们!谢谢大家!今天的教研探讨活动到此结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