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导致用水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天气变热,空气非常干燥,从而影响气温,导致气温升高。
江西省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持续的高温,其水位一直很低。2022年8月18日上午8时,鄱阳湖杏子湖水位1014m,鄱阳湖地区通江水域面积745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减少2195平方公里,比3800平方公里洪涝期减少近3000平方公里;容积168亿m3,即86亿m3。
长期低水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渔业、采矿、工农业和生活污染造成的危害。湖泊生态、农业灌溉和饮用水安全面临着多种挑战。湖区是都昌县广阔的湿地、水生态环境和重要的越冬候鸟分布区。每年秋天和冬天都有大量的候鸟迁徙到这里过冬。干燥的湖泊可能会给这些飞行的候鸟带来问题。
水资源部将妥善处理上下游用水、左右岸用水、当前和未来用水、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之间的关系,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牲畜用水和秋季作物灌溉。鉴于长期缺乏有效降雨的最不利条件,该部将准确制定和实施流域和地区的水资源规划计划。做好水库规划,连接用水户,认真利用两侧用水,尽力满足人们对饮用水和秋季作物灌溉用水的需求。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尽快实施水库接驳、水库接驳厂等项目,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加快实施原水互助工程、清水补充工程和县际调水工程。在高地,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的潜力,对流域内的河流进行拦截和改道。采取节水、引水、减少供水、集水等综合抗旱措施,增强抗旱能力。最后,组织水利系统人员和旱地技术人员到前线,开展项目和区域开发,并尽最大努力提供技术服务和协调指导工作。
葡萄防寒方法有多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地面埋土防寒法、沟埋防寒法和盖草防寒法。
(1)地面埋土防寒法:在葡萄枝蔓下架修剪后,将葡萄的枯枝落叶整理干净,用草绳或其它材料将枝蔓顺其倾斜延伸方向捆成一束,压倒地面上,然后从行间取土培于其上,埋土厚度为30-35cm,宽幅依整株体积而定,一般为15 ~2m。幼树根据水平根的伸展情况,宽幅可以适当缩小。取土时切忌挖根际土壤,伤大根。培土时须将枝蔓全压人士中,不裸露。
(2)沟埋防寒法:适用于抗寒性差的生食品种,根据整株体积的大小及枝蔓倾斜延伸的方向,决定挖沟的宽度、深度及方向。一般沟深为25~30cm,宽度以容纳下枝蔓为宜,一般为1-15m。在葡萄枝蔓下架后,用草绳或其它材料将枝蔓捆成一束顺口放入沟内,其上用塑料编织袋包裹再培土。挖沟时也切忌伤大根,培土时须将枝蔓全压入土中,不裸露,同时适当增加根际的培土量。
(3)盖草防寒法:适用于抗寒性强,枝蔓庞大的品种。在葡萄枝蔓下架后,清除当年的枯枝落叶,用草绳或其它材料将各枝蔓顺其倾斜方向捆成一束,并卷成圆形,压倒于地面,用稻草或玉米秸秆等覆盖材料堆放其上。一般覆盖厚度为40-50cm,要求覆盖紧实,使枝蔓全部压入其中不裸露。
一旦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政府该如何应对?有关部门该如何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实施救助,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我市刚刚出台的《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涉及的灾情发布、救灾行动和应对措施等内容给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启动重灾应急措施
预案中对有关成员单位,在灾害期间所承担的职责做了具体分工。其中,较为显著的是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期间,将启动几大应急措施:
市政府立即召开救灾领导小组会议,通报全市灾情和救助工作情况,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更大灾害及对策。立即将我市灾情和救灾情况报告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请求给予帮助。市救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成立救灾工作联合办公室。设安置救济、宣传报道、对外受援和查灾核灾组四个组。立即组织工作组,进驻受灾严重地区,协助指导地方救灾,掌握情况,反馈信息等。灾后3小时内上报灾情
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按照灾害起止过程的不同阶段,分别对灾情进行初报、续报和核报。
县级民政部门对发生的突发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在灾后3小时内,将损失的初步情况向市民政部门报告。对本区域内一次灾害造成死亡人口10人以上(含10人)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在向市民政部门报告的同时,可越级上报省民政部门,并酌情上报国家民政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灾情初报后到灾情尚未稳定时段,市、县、乡3级民政部门,对灾情和救灾情况实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直至灾害过程结束。在灾害基本稳定后,民政部门要及时与水利、卫生等部门一起收集灾情信息,全面开展灾情核查。24小时内将脱险群众基本安置就绪
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市救灾领导组立即组织人力、调集救灾物资和运输车船,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紧急调运。在灾后24小时内将脱险群众基本安置就绪,保障群众有房住、有饭吃、能就医等基本生活需要。
灾后2小时内,灾区政府组织人员抢救遇险群众,采取借住公房、搭建简易棚、调拨帐篷、对口接收、投亲靠友等多种形式,将遇险群众妥善安置。灾后4小时内,县级设置的食品供应点,按每人每天500克主食,35千克饮用水等必需品供应灾民。根据灾情形势,市卫生部门立即调集全市医疗救护力量,在灾后4小时内,初步建立救治网络,紧急救治伤员。在灾后12小时内,派出防疫队进入指定区域,检查、监测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病的暴发和流行。
是。河湖生态补水是进行循环的,所以是属于再生水利用。河湖是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生活以及防洪度汛的重要基础设施,大力开展河湖管理工作是保障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关乎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
水资源调度方案与计划,建立了江河流域和重大调水工程调度名录制度,明确了水资源调度方案、年度调度计划的编制要求、依据、程序、效力等。调度实施,明确了水资源调度实施过程中的调度计划调整、调度指令下达、水工程调度管理要求,建立了调度协调、调度预警、生态补水调度、信息共享等机制。
一、当前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仍面临不少问题,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不规范,一些河流有调度方案或调度计划,大部分江河没有编制调度方案或调度计划,调度工作不规范或尚未开展调度工作。
2、协调不畅,水资源调度涉及供水、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目标保障,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各方共赢。
3、支撑不力,开展水资源调度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缺乏技术支撑。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缺乏全国性的调度管理制度密切相关。
制定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对于推进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提升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统筹解决“四水”问题,助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适用范围
1、我国已开展水资源调度的主要形式分为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和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如黄河、黑河、南水北调工程等。考虑当前水资源调度管理的工作重点,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将适用范围界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江河流域(含湖泊)及重大调水工程的地表水资源调度。
2、同时,考虑我国江河流域和调水工程数量众多且情况各异,为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设计了调度名录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确定开展水资源调度的江河流域以及重大调水工程名录。
三、关于水资源调度实施
1、协商机制。考虑水资源调度利益关系复杂,涉及供水、发电、航运等多目标协调,以及调出区、调入区利益平衡,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明确了涉及重大调水、重要生态补水、重要利益协调的,应当根据需要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调度协商机制。通过协商沟通,平衡多方需求,达成共识,实现共赢。
2、协调机制。为有效增加可调度水资源量,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明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通过洪水资源化、丰蓄枯用等措施,增加水资源有效供给。同时,为确保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大基础设施不受冲击,明确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不蓄水。
3、预警机制。为做好水资源调度响应,充分发挥调度控制作用,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文章,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明确出现预警情况时,应当及时发布调度预警,并可采取控制取用水规模、调度重要水库水电站等措施。
4、生态补水调度机制。为推进复苏河湖生态,规范生态补水改善水生态环境的程序,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细化了实施生态补水调度的条件和要求,要充分论证补水工程输水能力以及水源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并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审批后实施。
5、信息共享机制。水文监测信息以及工程调度信息是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的重要基础,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相关单位监测信息以及水资源调度信息共享,以支撑水资源调度精准化决策。
法律依据: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统一调度管理,规范调度行为,促进空间均衡,根据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