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该成矿亚系列属于洛安地块矿床成矿系列,分布于河南渑池—义马地区。成矿带东西长约20km,南北宽2~25km,面积约100km2。
三叠纪时期,由于地壳上升,使华北地台区内陆上较大的沉积盆地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侏罗世沉积盆地只限于济源、义马一带。
早—中侏罗世在义马盆地内沉积了以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碳质粘土岩及煤层为主的一套含煤建造,分布在盆地的中部。晚侏罗世,由于本区受燕山运动影响,地壳运动由整体的升降变为局部的坳陷与断陷,此时渑池—义马一带变为较深的坳陷盆地,其间沉积了分选性极差层理不清的块状砾岩夹少许砂岩,沉积环境由早期平静的淡水湖泊相变为山间急流与冲积扇相。
白垩系零星出露在盆地南侧,分布于侏罗系之上。下统主要由粉红色、灰白色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砂砾岩及粉砂岩组成。上统为一套红褐色砾岩层,其中夹少量灰绿色厚层泥质粉砂岩。
渑池—义马盆地周边被三叠系所围,其北部、东部出露完整,南部、西部则零星分布。沉积物为一套陆内盆地滨湖相到湖泊-沼泽相碎屑岩系。下统碎屑岩为紫红、灰紫色,由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砂质粘土岩、砂质页岩、粉砂岩等组成;中统下部岩石紫红色为主,中部岩石紫红、紫灰色与黄绿色互层,上部岩石以黄绿、褐**为主,该统主要为长石砂岩、粘土岩夹少量页岩,粘土岩中常含有钙质结核,底部有钙质砾岩;上统岩系的下部为黄绿色、米**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砂质粘土岩夹薄煤层,上部岩石呈灰**、灰绿、灰色,由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线组成。
三叠纪末,受印支运动影响,本区地壳上升,渑池义马一带周边隆起,其后盆地内沉积了早、中侏罗世滨湖-沼泽相含煤建造,构造环境处在平稳的升降运动中,早侏罗世聚煤作用时期,沉积环境更平静,持续时间也较长。到侏罗纪末白垩纪初,受燕山运动影响,断裂构造发育,破坏了侏罗纪沉积盆地的完整性,形成小型断陷、坳陷,沉积了白垩系的一套磨拉石建造。
二、控矿地质条件
(一)地层
煤的形成离不开有利的沉积环境,它赋存在特定的沉积岩系中。因此,地层对煤矿(层)控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义马组
该组属中下侏罗统,为该成矿亚系列之含煤地层。在义马一带发育较好,代表性剖面如(图4-9)。
图4-9 义马露天矿西侧中下侏罗统义马组(J1-2y)剖面图
(据焦作矿业学院,1982年,略有修改)
上覆地层:上第三系(N)砾岩
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
不整合
中—下侏罗统义马组(J1-2y) 厚1247m
11灰白、灰绿及红色粘土层 59m
10黑色致密块状粘土岩夹菱铁矿层。产双壳类:Tutuellasp及叶肢介、介形虫、鱼鳞片化石 183m
9中层煤夹黑褐色砂岩及粘土岩 46m
8上部灰黑、黑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夹灰色厚层粉砂岩及薄煤层,下部灰黑色厚层粉砂岩和砂质粘土岩。含大量动、植物化石碎片 78m
7灰色厚—巨厚层粉砂岩夹黑色薄层砂质粘土岩。顶部为黑色砂质粘土岩及粘土岩。富含植物化石 154m
6土**厚层中—细粒长石石英粉砂岩,夹钙质细砂岩 207m
5浅灰色薄层中—细粒砂岩,夹灰色粉砂岩。底部为灰白色中厚层细粒钙质石英砂岩 68m
4浅灰色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灰色砂质粘土岩 177m
3灰色中厚层粉砂岩。含植物化石 95m
2底层煤,夹碳质粘土岩、粉砂岩及碳质菱铁矿薄层 130m
1砂、砾岩层,常相变为含砾粘土岩或砾岩与砂岩、粘土岩互层 50m
平行不整合
下伏地层:上三叠统谭庄组(T3t)
2马凹组
该组属中侏罗统,下段为灰黄、灰绿及紫红、灰白色砂质粘土及粘土岩,夹砂岩及砾岩,底部为厚层砾岩。上段为砖红色砂质粘土岩夹灰绿、灰**砂质粘土及砾岩。沉积厚度156~196m。以湖泊相沉积为主。
3上侏罗统
该统下部为红色砾岩夹砂岩及粘土岩,上部为褐、灰色厚层砾岩夹砂砾岩。属一套冲积扇砾岩。厚度393~446m。
从侏罗系沉积岩石组合,岩性特征表明,成煤作用主要发生在早侏罗世,煤矿受控于中、下侏罗统义马组地层。
(二)岩相古地理特征
本区侏罗纪的沉积大致继承了晚三叠世的沉积环境,由于华北地台持续上升,湖盆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早侏罗世只剩下渑池—义马和济源两个小盆地。渑池—义马盆地在侏罗纪早期从沉积的岩石组合及岩性特征看,沉积环境属滨湖—沼泽相。义马组中含有大量植物化石,主要为蕨类和裸子植物,动物化石主要有双壳类及叶肢介、介形虫等。煤是在弱还原和还原条件下形成的,中、晚侏罗世时期,盆地内沉积物为湖泊相和山间冲积扇相,已不利于煤的生成。
(三)古气候特征
晚二叠世时华北地台气候转变为炎热干燥、少雨,石炭二叠纪聚煤期终止。这一气候特征一直延续到中三叠世。中三叠世之后,气候又逐渐转向温暖、潮湿、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繁殖,到早侏罗世晚期以后,再次转向炎热干旱气候,从石炭—二叠纪及侏罗纪煤的生成,说明气候对煤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控矿构造
在成岩成矿过程中,地质构造和地质建造总是相辅相成的。盆地内沉积物岩性特征及不同类型岩石组合,往往能反映出成岩成矿时的地质构造环境。
印支运动使渑池义马地区周边基底隆起,形成了侏罗纪内陆湖泊盆地,为煤的聚集提供了场所。从义马组沉积岩系组合特征可知,在早侏罗世时期湖盆处在平稳的升降运动中,沉积相属湖泊—沼泽相,腐殖质物堆积速度和盆地下沉速度基本一致,使聚煤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成为均衡补偿盆地,为煤的生成和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到中晚侏罗世,地壳升降运动较频繁。构造环境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气候变化,聚煤期终止。侏罗纪末,因受燕山运动影响,本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对煤层具有破坏作用。
三、成矿特征
(一)含煤岩系
区内含煤地层为中下侏罗统义马组。该组底部为砂、砾岩层,由青灰色、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含石英岩、石英砂岩砾石组成。厚度09~59m;下部为灰色粉砂岩、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碳质粘土岩及厚煤层(煤1—煤2);上部为灰黑色粘土岩夹砂质粘土岩及粉砂岩,含中层煤和上层煤1—煤2,煤田东部上层煤及铝土质粘土岩常被剥蚀无存。含煤地层厚度在26~136m之间。
煤系地层出露于渑池向斜轴部,分布于千秋、常村、义马、杨村、耿村等地,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10°~25°。
(二)煤层产出特征及空间变化
含煤岩系中含煤层2~5层,煤层总厚约21m,含煤系数2826%。各煤层自下而上为:
1底层煤1
位于含煤岩系底砾岩之上。顶板为细砂岩、粉砂岩,底板为粘土岩及碳质粘土岩,局部直接见底砾岩。煤层主要发育于成矿带西部浅部和中深部,延至深部则与底煤2合并,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一般6~7层,最多可达12层,夹矸厚度一般为001~172m,岩性多为粘土岩和碳质泥岩。该煤层厚度一般变化在024~2176m之间,平均厚851m,局部厚度达31m,煤层沿走向不稳定,属局部开采煤层。
2底层煤2
位于含煤岩系下部,顶底板均为粘土岩。煤层在成矿带内分布稳定,煤厚变化在039~756m之间,具普遍可采性。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含夹矸2~6层,最多达19层,夹矸厚003~185m。
3中层煤
位于含煤岩系中部。煤层厚一般4m,煤层基本稳定,大部地段可采。顶底板为粘土岩或泥岩,局部地段底板为细砂岩。煤层结构简单,夹矸一般为2~3层,单层夹矸厚003~142m。
4上层煤
位于含煤岩系上部,距中煤层12~18m。顶底板均为粘土岩。该煤层仅发育于矿田的西部,常分叉为两层煤,相距2m左右,上层煤1厚009~893m,平均厚212m,不稳定,局部可采;上层煤2厚082~284m,均厚185m,结构复杂,局部可采。
从含煤岩系中煤层在不同部位发育程度、空间分布、煤层结构等特征可以看出:聚煤作用从早到晚有由强变弱的演化趋势,且具成煤厚度由大到小;煤层厚度变化大、多不稳定、煤层分支、归并现象及结构复杂,夹矸层多的特点。
(三)煤质特征
不同层位的煤层,煤质也不相同。底层煤为中灰、低硫、低磷长焰煤。呈块状及碎粒状,易碎,易风化,易自燃。煤岩组分以亮煤为主,次为半暗及暗煤,属半亮型及光亮型。发热量较低。中层煤属低—中灰、富硫褐煤—长焰煤,半亮型。上层煤为低—中灰、中—富硫的褐煤,属半亮型。各煤层煤质组分变化见表4-5。
表4-5 义马煤田各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煤层层位的升高,煤的变质程度和发热量降低;煤的灰分、硫含量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与石炭—二叠系煤质相比,其变质程度、发热量相对较低,挥发分含量普遍较高,一般高出15%~20%。
(四)成矿机理及成矿模式
义马式煤矿生成于早中侏罗世,分布于渑池—义马中生代沉积盆地中部。成煤作用与晚石炭—二叠纪的煤形成机理基本相同,只是成矿背景和时代不同。义马式煤形成于内陆湖泊—沼泽环境,在早侏罗世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沼泽内植物茂密生长和繁殖,为煤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但植物遗体要逐步转变成煤,尚需经历两个阶段,即泥炭化作用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从含煤岩系义马组岩石组合及煤层特征看,聚煤期盆地构造条件有利煤的形成,沼泽下降速度与泥炭堆积的速度保持均衡状态时间较长,早侏罗世到中侏罗世,这种均衡补偿性有逐渐变弱的趋势,致使煤层厚度由下而上变薄。整个盆地处于平稳的沉降运动中。泥炭化作用使地表沼泽的植物遗体转化成腐植质(泥炭);泥炭层随着盆地基底下降,沉入深部,同时上部覆盖着厚厚的沉积物和地表水,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和深部温度等因素影响下,泥炭(腐泥)层发生煤化作用,逐渐固结成褐煤、长焰煤等。
综上所述,义马式煤矿(床)成矿模式流程如下:
河南省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及矿床成矿系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