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150meq/l)、血浆渗透压>310mosm
/l为主要特征。
补水:高渗性脱水时因血钠浓度高,故应给予5%葡萄糖溶液。高钠血症严重者可静脉内注射25%或3%葡萄糖溶液。应当注意,高渗性脱水时血钠浓度高,但患者仍有钠丢失,故还应补充一定量的含钠溶液,以免发生细胞外液低渗。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85945htm#5
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
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
细胞外液量为体重×02。
3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体重(kg)×02×(正常血钠浓度-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4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
补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实际血钠浓度(mmol/L)]×06×体重(kg)(女性为05)
失水量(按血细胞比容计算)
失水量(ml)=(目前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体重(kg)×02×1000
原来血细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48和042,式中20%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病因学 6 临床表现 附: 1 治疗高渗性脱水的中成药 2 高渗性脱水相关药物 1 拼音
gāo shèn xìng tuō shuǐ
2 概述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3 诊断1.病史 有无停止饮水或进食不足史,或失水过多(特别是不显性失水)、渗透性利尿、尿崩、出汗过多、发热等。有无意识障碍、中枢神经病、动作困难、吞噬障碍等表现。
2.体检 皮肤干燥尤以腹股沟和腋下为甚。血压、脉搏变化和休克等的发生较为缓慢。体重可降低,由于细胞外液高张,致细胞内液失水,以补偿细胞外液容量。
3.检验 血浓缩的进程变缓。红细胞比容增高不甚明显。血清钠和血浆渗透压增高。血尿素氮和肌酐也可增高。
尿渗透压改变有助于推断脱水原因。若每小时尿的毫渗量>60mmol/h,表示渗透性利尿;而当<60mmol/h,则示水利尿。
4 治疗措施去除病因,使病人不再失液。补充已丧失的液体,可静脉输注5%葡萄糖或低渗盐水溶液。估计补充已丧失液体量有两种方法:a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按体重百分比的丧失来估计。例如中度缺水的缺水量为体重的4%~6%,补液量约为25L~30L。b根据测得的血Na+浓度来计算。
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血钠正常值(mmol)]×体重(kg)×4。
例如,体重60kg 男性病人血钠浓度为152mmol/L,则补水量(152142)×60×424L。当日先给补水量的一半,即12L,另一半在次日补给,此外,还应补给当日需要量。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Na+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以纠正缺钠。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5 病因学主要有:a摄入水量不足,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危重病人给水不足,鼻饲高渗饮食或输注大量高渗盐水溶液等;b水丧失过多,未及时补充,如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糖尿病昏迷等。
6 临床表现根据症状不同,一般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它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燥。缺水量为体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语、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治疗高渗性脱水的中成药 指迷茯苓丸
2SO4在肠道溶解后,Na+必然被重吸收形成体液高渗状态,使肾重吸收增加,组织间液转入血管内,从而增
腹膜透析吸收,减缓葡萄糖对腹膜的不良影响,并且改善腹膜的脱水功能。含重碳酸盐的中性腹膜透析药水:传统腹膜透析
四逆汤因体液丢失过多导致Ⅲ度脱水,有效循环量不足,多为高渗出脱水,此种脱水在丢失水液的同时也有大量Na+等
更多治疗高渗性脱水的中成药高渗性脱水相关药物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3)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未控制患者;(4)高渗性脱水患者;(5)高血糖非西症高渗状态。注意事项
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G3注射液,可以补充热量和水份、电解质。用于低钾血症的高渗性脱水症。(2)外科手术前及术后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
复方电解质葡萄糖MG3注射液,可以补充热量和水份、电解质。用于低钾血症的高渗性脱水症。(2)外科手术前及术后的水分和电解质补充
硝酸毛果芸香堿滴眼液b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拟交感神经药物或高渗脱水剂联合用于治疗青光眼。检眼镜检查后可用本品滴眼
硝酸毛果芸香堿滴眼液补液量,是指医疗过程中通过静脉补充药液的剂量,一般需按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计算。
急性期一般可按基础代谢需要量计算,即5%~10%葡萄糖50~60ml/kg·d,钠钾各1~2mmol/kg·d(生理盐水10ml含钠1 5mmol,10%氯化钾溶液10ml含钾13mmol),或按1500mL/ m2体表面积给予糖60~75g/ m2体表面积,钠、钾各50~7 0mmol/ m2体表面积。
生理需要量也可以用3∶1溶液补充。高渗脱水时,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远段的吸水作用,因而有人认为高渗脱水时,生理需要量宜酌减1/4。
补充累积损失量
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补充继续损失量: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供给生理需要量: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补液量计算公式,—补液量
单选题 高渗性缺水的补液原则下列哪项不正确的是
A、先糖后盐
B、先胶后晶
C、先快后慢
D、液种交替
E、尿畅补钾
正确答案
D
治疗原则:一,要尽早祛除病因。二,以045%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液补充。
补液方法:一,按临床分度,计算已丧失的液体量,按轻、中、重度估计丧失体重的百分比。二,按公式计算,补水量毫升等于血钠测的值减去血钠正常值,单位是毫摩每升,乘以公斤体重乘以4。
要注意:1,补低渗盐溶液。2,血钠增高,但因缺水血液浓缩,体内总钠量仍有减少,所以要同时适当补钠。3,当天仅补计算量的一半,及正常日需要量,以免发生水中毒。4,对纠正酸中毒。5,仍有血钾,在尿量达到40毫升每小时在于补钾。
水和钠同时丧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当缺水多于缺钠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加,钠和水的再吸收增加,以维持血容量。如继续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进一步增高,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最终是细胞内缺水的程度超过细胞外液缺水的程度。脑细胞缺水将引起脑功能障碍。
根据症状不同,一般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轻度缺水:除有口渴外,多无其它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唇干舌燥、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常有烦躁。缺水量为体
重的4%~6%。
重度缺水:除上述症状外,出现躁狂、幻觉、谵语、甚至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的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⑴因失水多于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渴感障碍者除外),促使患者找水喝。
⑵除尿崩症患者外,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而使ADH释放增多,从而使肾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而比重增高。
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可使渗透压相对较低的细胞内液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以上三点都能使细胞外液得到水分补充,使渗透压倾向于回降。
可见,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但因细胞外液可能从几方面得到补充,故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较少。
⑷早期或轻症患者,由于血容量减少不明显,醛固酮分泌不增多,故尿中仍有钠排出,其浓度还可因水重吸收增多而增高;在晚期和重症病例,可因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分泌增多而致尿钠含量减少。
⑸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使脑细胞脱水时可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嗜睡、肌肉抽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脑体积因脱水而显著缩小时,颅骨与脑皮质之间的血管张力增大,因而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
⑹脱水严重的病例,尤其是小儿,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散热受到影响,因而可以发生脱水热。
脱水患者进行液体疗法时,补液量由三部分组成:
累积损失量(也称为定量):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身体丢失的水分总量,包括体内产生的和从各种渠道丧失的水分。例如,不显性失水(通过呼吸、皮肤蒸发和排便等方式丧失的水分)、显性失水(通过饮水、食物和呕吐等方式丧失的水分)以及潜在性失水(由于肌肉收缩、血管扩张和出汗等原因而增加的水分丧失)。
继续损失量(也称为定性):这是指在补充累积损失量后,身体继续丢失的水分量。这些水分可能是由于身体的继续保水能力降低而造成的,例如,体内某些水分转移到细胞内或血浆容量减少。
生理需要量(也称为定量):这是指身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水分量。这个量通常略低于累积损失量,但可能会因个体差异、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而有所不同。
在确定补液量时,应先确定累积损失量,然后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脱水程度来确定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通常,将三部分液体量的比例设定为2:1:1,即先给予患者总液体量的2/3,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剩余的液体量。同时,还需要注意补液速度应先快后慢,以避免过快补液引起肺水肿等并发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