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短道速滑、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选手比赛过程中会在冰面上留下不少划痕。为避免冰面磨损给运动员带来的影响,在比赛的间隙,会有工作人员提着“小桶小铲”进入赛场,他们的任务就是修复冰面。
工作人员会将冰水混合物置于冰面受损的地方,随后用小铲子一类的道具将其抹平。在冰面维护的过程中,也会使用专业的浇冰车。浇冰车会通过车尾部的洒水管向冰面均匀浇水,由于冰面下的冷却循环系统,水会与冰面相融合,填补缺损,使冰面恢复平整。
比如日前在“冰丝带”国家速滑馆进行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比赛中,在大约一半选手出场后,比赛便进入暂停时段。三辆浇冰车驶上冰面,在清扫冰面碎渣的同时,细致地对冰面进行修复,使被损耗的冰面恢复如初。而比赛恢复进行后不久,两位选手便接连打破奥运纪录。
不仅如此,制冰师还需要不停地检测冰的厚度,对应地去修复冰场的平整度,受损严重的,可能需要化了重新冻。
冰上项目的发展
大约在公元1250年,荷兰人发明了铁制冰刀。因为这种冰刀比兽骨绑在鞋上滑行快很多,所以很快盛行于荷兰和欧洲的其他国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冰上运动从娱乐到竞技不断发展而形成了项目繁多的现代冰上运动,而且各项目的规则日趋完善,技术也愈加完美。目前,速度滑冰、短道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和冰壶已被列为冬奥会项目。
以上内容参考 中新网-比赛间隙,拿着“小桶”的人在做什么?
是用二氧化碳制冰的。
冬奥会冰场的制冰过程是怎样的?为了迎接冬奥会的比赛,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传承了绿色科技的理念,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冰功能。在博物馆里,将举行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两大比赛。馆内的溜冰场可转换成多功能,以满足比赛需求。溜冰场的冰是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制成的。
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制冰方式这一次,二氧化碳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技术。这样做出来的冰可以保持冰面温差在05度以内,同时热能的环保利用率也很高。据统计,它每年可以节省超过一百万千瓦时的电力,这充分体现了环保和绿色。与传统制冰方式相比,这种制冰方式制冷更均匀,还能提高节能30%,避免了传统制冰中不同部位的不同温度,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场地转换。
制冰有黑科技的加持与传统的内置式溜冰场相比,本届冬奥会还首次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冷却制冰技术,能效提高20%以上。冰壶对场地要求最高的项目,也需要专业的制冰机来完成。冰壶比赛的场地需要由制冰机在混凝土地面上人工制作。先均匀倒出硬度较高的第一层冰层,然后刷上颜料使冰场呈现纯白。冰壶赛道对分的准确性要求很高,踏板、底线、前场投掷线、中线等所有线路都不能有偏差,否则运动员和裁判在比赛过程中都会出现误判,这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一切结束后,赛道会补水。每层补一次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完全补好需要两到三天。最后会形成一个绝对平整的没有气泡和杂质的上层冰面。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