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河水入永定河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去把河水引流过去,保证永定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并不会导致黄河下游的河南和山东缺水。
1、引黄河水入永定河有利于水资源的跨区域调控。我们国家最近几年有好多跨区域进行水资源调配的工程,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南水北调了,把南方的水资源调配到北方缺水地区,使水资源的分配更加的合理,而引黄河水入永定河也是这一原理,在一些季节,永定河水位不足,甚至会发生河流断流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永定河沿岸人民的用水将得不到保障,所以,为了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就有了引黄河水入永定河这一工程,通过对黄河水进行引流,让黄河水分出来一部分流入永定河,就可以保证永定河在比较干旱的季节也能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沿岸居民的需要。
我觉得引黄入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让水资源实现了跨区域调整,对沿岸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
2、引黄河水入永定河只会在特殊的时间引流。
很多人觉得既然引黄河水了,是不是一整年都要去引?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在大部分时间,永定河都是不用引流黄河水的,只有到了比较干旱的季节,永定河流域的水资源明显减少,这个时候,才会引黄河水入永定河,等这个时间过去以后,黄河水将不再被永定河引流走,而且永定河的径流量并不算大,所以即使它引流走一部分水源也是占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不会对黄河的径流量造成太大影响。
在引黄入定之前,每到一定的季节,永定河就会出现断流的情况,给沿岸的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国家政府才会采用引黄入定这个办法,毕竟黄河使我们国家的第二大河,不用放哪儿干啥,太浪费了。
3、河南和山东并不会因为黄河水被引入永定河而缺水。
上面我已经说了,永定河从黄河引流走的水源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少这一部分根本不会对黄河造成什么影响,想一下,黄河沿岸那么多的城市,不少城市都在用黄河的水,但是黄河水最后是断流了,没有流入渤海湾么?事实证明,即使那么多人用,黄河还是有充足的水量的,如果真因为用水的人太多,造成黄河水断流了,那么我们政府肯定不会引流黄河水了,毕竟那么多水利专家研究决定的,还是没啥大问题的。
我觉得与其在这里问引黄河水入永定河会不会造成河南山东缺水,还不如想一下怎么才能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我们国家水资源非常短缺,如果我们不懂得节约利用的话,那么用不了几百年,黄河、长江、永定河全部都会断流,甚至消失,所以,不要去担心那些和我们无关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应该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让那一天来的尽量慢一点。
长江和黄河都白白流入大海,我国那么缺水,为何不筑坝彻底利用?
我们知道,我国降水总体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多冬少。在过去,由于降雨量在时间以及空间上分布不均匀,以至于当降雨量过多时,会导致当地发生洪涝灾害,而在降雨量较少的年份,又会形成旱灾。
除此之外,随着工业化发展,世界人口增多,使得对淡水资源需求猛增,尤其是一些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更多,以至于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淡水资源匮乏的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将长江和黄河的淡水资源储存下来,可以大大缓解水源匮乏地区对淡水的需求,但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而是让长江和黄河水都白白流入大海呢?
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其中有9座城市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长江年径流量9600多亿立方米,黄河574亿左右,这么多水白白流入大海,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存储起来呢,以解燃眉之急呢?
事实上,人类文明的诞生和水离不开关系。在远古时期,受限于交通、技术等,人们只能在河流两岸发展农业。也可以反过来说,是大江大河催发了人类文明,在最早的四大古国中,每个国家都有一条河,比如:古印度的恒河、印度河;古巴比伦地区的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古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长江、黄河。
但是,生活在大江大河周围有一个劣势,那就是河流会泛滥,所以在许多文明的开端,都有大洪水的传说,比如:西方故事中的诺亚方舟,我国的大禹治水。
长江粗算起来,存储能力也就是2800+130(南水北调)=2930亿立方,接近长江总径流量的1/3,大约有2/3的水白白流入大海,目前来看主要是解决长江中下游河段怎么把水存储起来。
之前在菜叶网上看过相关的资料,之所以长江的水资源体量如此之大,跟它的江源是青藏高原也有关,那里很多山峰的海拔都达到6000m以上,常年积雪是该区域最典型的地理特征。再加上金沙江段高达2000米的高山峡谷,落差达到210米、全长达到17千米的虎跳峡,都共同促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在这里形成
长江世界上第四大河,我们还是畏惧一些更好,毕竟这是9600多亿的流量,我们还无法一口把它吞进去,实现随心所欲的调控。这也好,还能保留河流基本属性,对维护长江流域内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就是说,我们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已经修建了许多大型工程,可谓是“榨干”了每一滴水的价值。
但是之所以长江黄河每年仍会向大海排放较多的淡水资源,其实是因为长江、黄河的水量较大,如果全部拦截,将会导致我国大多数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所以该流向大海的水还是要流。
再者,水中的生物需要汇入到大海,如果长江、黄河的水不再流进大海,这将会造成许多生物无法繁衍或者生存,以至于出现生物灭绝。
当然,即便我们修建更多的大坝,实现对长江和黄河水流的全控制,理论上也很难实现把所有水资源都利用起来的能力。因为水库、湖泊兼具了防控、抗旱、航运、调沙等多种功能,不可能为了存储水资源就不顾及防洪、航运、调沙等其它功能。最简单的例子,天气预报提示未来长江上游有一轮持续的强降雨过程,来水量将超越三峡水库的承受能力,我们只能提前腾空库容,消减洪峰,毕竟防洪才是三峡大坝的最大功能。
此外,长江和黄河其实都含有大量的泥沙,只不过长江没那么明显,河流的蓄水可不像家里水缸蓄水那样简单,河流每拦截蓄水一段时间后,河底都会产生大量泥沙,不及时排放就会造成大面积淤积,洞庭湖其实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所以人为存水,只是暂时性的。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引黄灌溉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意义重大。但近期有群众反映,投建了8年的郑州市中牟县三刘寨引黄灌溉工程至今仍无法正常使用。
引黄灌溉工程据了解,三刘寨引黄灌溉工程是2013、2014年河南省A类重点建设项目,主要解决中牟县大孟、官渡等乡镇35万亩灌区的农业用水难题。而大多数河道已经杂草丛生,有的甚至被各种垃圾填满,河道完全被填平。
以城要水一些地方不顾“以水定城”的原则,往往选择了一条“以城要水”的道路。要在2020年将市域水域面积从1569平方公里增加到21166平方公里。此外,新乡、焦作等地也都存在以农业灌溉和生态保护修复为名大造人工湖,黄河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
如何保护黄河生态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有的地方则要以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扰,逐步改善局部小气候。
对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则要下大气力推进治理。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要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