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货假货都有
抖音现在是国内最火的社交平台之一,它有带货功能,在抖音上消费的人群并不少,因此韩束有在抖音开设官方店,上面的官方旗舰店的确是抖音开的。要是消费者不敢确定,不妨直接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咨询韩束公司抖音旗舰店真伪。
针对市场上仿冒假货的行为,韩束也在护肤品身上贴有防伪码,购买后撕开涂层就可以看到唯一的防伪码,消费者拿着这个防伪码通过官方渠道查验真伪,就能确定自己手中韩束护肤品真伪了。
抖音上关于韩束399三套的真实性存疑。抖音作为社交媒体平台,存在许多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韩束是一家知名的美妆品牌,其产品价格通常较高。399三套折扣价格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引发了人们的质疑。购买前需谨慎,建议多方核实,如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和比较价格,避免受骗。
本文来自维信工众号直通IPO,作者:吕鑫_,铅笔道经授权发布。
继完美日记后,又一国货美妆开启资本之路。
2022年1月17日午间,港交所网站正式披露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招股书,摩根大通、中金公司和中信里昂担任联席保荐人。
上美集团的上市路,充满了坎坷。
这个资本市场的国货美妆后浪,却是实打实的行业前浪。在完美日记还未霸屏社交媒体前,上海上美旗下的韩束、一叶子等美妆品牌已运营近二十年,并在2014年前后常年霸屏芒果台。背靠芒果台营销的上美集团,极大的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正是这时,上美集团萌生了上市的想法。
2015年,上美集团创始人兼CEO吕义雄曾发朋友圈表示,自11月1日起,公司将正式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并计划在2018年完成上市。但此后,公司却并未有进一步的上市动作。
六年后,2020年11月,上美集团完成5亿元融资,一个月后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主体变更为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月,上美集团与中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在证监局备案拟在A股上市,但也并未有实质的进展。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上美集团终于在港交所完成备案。上美集团的招股书中,也终于揭开了这个二十年行业老兵的神秘面纱。作为唯一拥有两个护肤品牌年零售额超过人民币20亿元的国货化妆品公司,上美做对了什么?又埋下了哪些隐患?
从第一微商到广告轰炸
对于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上美集团而言,眼下并不是其发展最好的时代,属于上美的高光时刻在八年前。
2014年,微信用户数量破6亿后,微信也成为了商家新的掘金地。第一批微商大军浪潮来临之际,韩束也加入了其中成立微商事业部。韩束几乎将当时的全部精力放在了微商事业中,韩束微商曾经创下40天销售破亿的记录,这一纪录在当时被称为2014微商八大事之一,韩束也因此被冠以第一微商称号。
那一年,韩束放出豪言,2015年微商销售额将突破15亿元。但随即而来的并不是15亿销售额,而是深陷传销门。随后这条路在后期发展遇到舆论阻碍,但是韩束还有另一张王牌营销。
在做微商之前,2010年韩束已经成为电视购物行业第一。2014年,韩束在广告中投入将近6亿元、一叶子的投放达到4亿元。当时韩束方面表示,2015年和2016年将维持这个数量级投放。
但是尝到重营销带来的效益,韩束自然不会放过机会。2015年,韩束斥资5亿冠名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破下中国广告史第一大单的记录。巨额大单带来了确定收益,韩束表示当年零售额达到90亿,这个数字几乎等同于行业巨头欧莱雅在中国销售额。
然后属于韩束的传统大屏大曝光时代来临,前后和《非诚勿扰》《花样姐姐》《蒙面歌王》等各大卫视综艺深度合作。并入局影视剧植入,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视剧植入。随后赞助了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明日之子》《这就是街舞》等。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美集团整体广告投放规模已达15亿元。
时代变幻莫测,随着短视频和社交媒体掌握话语权,上美又将目光转移到直播间和短视频。
上美集团副总裁刘明曾明确表示,上美在线上渠道的布局野心,在2019年就已加大线上布局,上美就成立了社交零售部门,社交电商,社交直播、新零售电商部门,并对抖音、小红书、直播等新型流量阵地进行深挖。
线上渠道的战略布局,使得上美集团迎来新的发展时代。2020年2月左右,线下销量下滑95%,但是线上渠道增长了107%。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上美集团的线上销售额分别为1505亿元、2543亿元、1893亿元,分别约占公司同期总收益的524%、752%及729%。
线上渠道布局后,与之对应的是营销成本下降。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前9个月,上海上美销售费用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与1119亿元。由此得出,转移线上后营销成本较低于传统大屏时代。
如今,韩束已经抛弃微商头衔,彻底靠重金砸营销向线上电商发展。甚至在招股书中,全篇未出现过微商一词,昔日的微商第一,彻底告别舞台,韩束也走向了资本市场。
多品牌战略,上美走得通吗?
在韩束招股书中,反复出现一个词多品牌战略。
事实上,对于化妆品集团而言,多品牌战略是海内外巨头公司的共识。一方面多品牌战略,可以提升集团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助力集团抓住更多细分领域的红利。但是上美集团的多品牌战略发展不太清晰。
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韩束品牌期内的占比达到438%,对应的收入为1137亿元。同期,一叶子、红色小象和其他品牌的收入分别为645亿元、580亿元和233亿元,占比分别为249%、224%和89%。来源:韩束招股书
从招股书来看,目前上美集团旗下韩束品牌贡献的收入几乎过半,其他主要来自一叶子和红色小象。但从行业侧来看,韩束在市场的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除今年韩束直播间因吴亦凡解约风波破圈外,韩束仍只活跃在下沉市场。
活跃在下沉市场和韩束的基因有关,在做电视购物时的韩束主要面对的就是三四线城市。转移线上发展后,一二线城市再难看到韩束的身影,只能在屈臣氏或个别超市门店中能看见韩束,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对韩束的感知越来越低。但韩束自身似乎不太满足只活跃在下沉市场,这一点可以从韩束的产品矩阵看出,其中不乏近千元的产品。
除了难破圈的韩束外,一叶子品牌的困境更加明显。专注面膜本身对应的市场份额就较窄。早期一叶子品牌度提升,主要得益于芒果台营销的深度绑定。近年来,消费者对面膜的需求逐渐向功效化、医美化方向发展。一叶子错过了这次良机。红色小象是目前品牌在细分赛道中最为知名的品牌。根据数据显示,国货品牌母婴护理产品排名第一。
从公司自身来看,韩束、红色小象等主要品牌的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一叶子品牌的收入出现连年下滑态势。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来自一叶子品牌的收入分别为1051亿元、1007亿元和645亿元,收入仅剩个位数。
由此可见,想要坚持多品牌发展战略,上美集团急需巩固韩束的品牌影响力,和一叶子品牌更细分化的未来发展。
对于多品牌战略,招股书显示,上美集团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品牌建设,将进一步贯彻多品牌战略,巩固升级主品牌,打造新品牌,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提升研发能力,保持品牌的持续创新;加强生产及供应能力;增加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改善数字化及信息基础设施等。
上美的焦虑
自去年初拟A股上市未果后,上美此次又调转目标看上了港股。连续两年冲击资本市场,背后是上美集团实打实的焦虑。
属于上美的流量红利时代已经过去,新国货消费品牌繁多且拥有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上美集团最大的焦虑指向了研发和产品创新乏力。在吕义雄重金营销的这几年,上美集团出现了重营销、轻研发的情况,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研发开支方面,截至2019年、2020年及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83亿元、077亿元及072亿元,分别约占总收益的288%、227%及277%。研发投入比例不足3%,广告、渠道推广等营销开支占比却高达40%以上。
研发投入低直接导致的就是创新能力下降。
韩束在产品方面是有过爆款的,2012年韩束红BB大火,开启养肤型BB霜的时代;2014年,韩束推出巨补水系列;2019年,韩束红胶囊系列诞生;同年,抗初老面膜韩束金刚侠面膜诞生,再之后韩束仅推出围绕抗衰概念的产品双A醇精华、霜导面膜等。
这样的产品策略代入到行业可以看出,当下韩束主推的抗老概念虽踩对了市场风口,但整体并未掀起过多水花。在韩束官方淘宝旗舰店中,销量排名前几的仍是石榴水、墨菊等早期系列。一叶子面膜在产品推陈出新方面,也略显乏力。近日新推出和屁桃联名的面膜新品,又走了重营销的老路,借助迪丽热巴和联名的热度营销。来源:淘宝截图
除此之外,韩束、一叶子产品曾多次遭到通报批评。2015年8月,韩束公司因存在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总队责令停止发布上述广告、并以等额广告费用在相应范围内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同时,被处以罚款110万元。2021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和检验了509家企业销售、生产的1184批次商品,共有119批次商品包装不合格,一叶子品牌在列。
触碰监管红线,产品研发乏力,重营销,上美集团过去20年埋下了太多隐患。这些隐患对于日后登陆资本市场而言,绝非好事。
可以,只要你有趣,控场强。
直播带货现在依然是风口期,很多人想要入局,光靠自己的一腔热情是做不好直播带货的。第一,明确自己的类型
很多人都想当带货主播,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带货主播也是分类型的。你是想当个人主播?还是加入MCN机构当签约主播?或者是去一家电商公司打工,去当店铺主播?还是说你自己有货源,可以开网店,自己给自己店铺直播带货?
1、个人主播
只要你满足平台的门槛就能开通直播权限,每个平台的要求不一样。
优势:时间上非常自由,想开播就开播,想卖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收入也不用跟别人平分,除去平台抽成,剩下的佣金收益和通告收益全部归主播个人所有。
劣势:没有专业团队,仅靠一人之力很难做起来;万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货品、后台操作、货品,搞的自己很疲惫。
2、签约主播
签约主播就是指加入工会或者MCN机构,由机构来孵化你,相当于你是明星,机构就是你的经纪公司。
优势:有专业的团队包装你,就算你是素人,也有机会变成大网红主播。
劣势:要完成MCN机构的考核指标,比如说每个月直播200小时、每个月带货50万,完不成任务就只能拿到很低的底薪。而且有的公司会在合约到期后,收回你的账号使用权,你只能落的个一无所有。
3、店铺主播
店铺主播可以理解为打工人,许多品牌方的店铺需要主播直播,你看前段时间大火的韩束夫妇,他们就是典型的店铺主播。
优势:工作稳定,每天只需要按时上班,播好自家店铺的产品就可以。
劣势:账号归属权是店铺的,签的是劳动合同,大部分店铺主播拿的是死工资,没有提成,挣不了什么大钱。
4、商家自播
商家自播是最近各大直播平台大力扶持的项目,特别是对很多工厂商家和中小卖家来说,最低只需要2个人就可以组建一个直播团队。
优势:门槛不高,申请一个网店之后就可以自己出镜直播,赚的钱全部到自己口袋。
劣势:货源和选品是前期的难点,不过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货源可以说是人人共享的,网上大把的货源等着你去拿货,因此,货源的问题你是完全不用担心的。
对于中小卖家来说,我们只需要关注选品的问题就可以了。直播间里究竟卖什么才会好卖?卖什么东西才会有人买?价格定在多少合适?这些都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我这边也总结了一份直播间选品指南,暗号“直播选品”,无偿分享。
第二,选择合适的平台
对新手主播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千万不要看哪个平台火就去哪个平台,因为越火的平台,竞争压力也就越大,比如说现在的淘宝,谁也竞争不过薇娅和李佳琦吧?
对于新手来说,最适合直播带货入门的平台一定是抖音,说一下我的4点理由。
1、流量大
抖音作为现在全国日活最大的国民APP,每天有6亿日活,也就是说每天有一半的中国人都在刷抖音,直播带货恰好又是个流量为王的行业。
2、流量分配公平
基于抖音去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机制,平台流量永远不会向某个头部主播倾斜,即使是新开播的新手主播,也有一夜爆红的机会。
3、不需要前期涨粉
很多人对抖音直播都有一个误区——必须要先涨粉才能开直播,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因为抖音直播间的流量算法和抖音短视频的流量算法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体系,就算你一个粉丝都没有,也完全可以做到直播间在线1000人。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账号,42w的粉丝,作品数只有8个,点赞数最高的也就24w,最少的只有44个点赞,这样的账号放在抖音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账号了。但是,他的直播间场均销售额却能达到40w,最高的一场直播带货了100多万!这就是抖音直播间的魅力。
第三,采购直播设备
直播设备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正式开直播之前,我们需要采购一些直播设备,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直播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