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店是新零售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很多品牌已经不满足只在淘宝,天猫,京东,微信开设简单的旗舰店了,而是希望把线上店铺和线下店铺,线上交易和门店导购结合起来,配合上直播、裂变分销,内购等等新模式,实现更全更新的品牌零售方式。
目前京东,苏宁,大润发,苹果,屈臣氏,悦诗风吟等等大平台和知名品牌都在推出这类的云店,满足消费者可以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普通微商城和云店的区别
有“富贵病”的上美集团,上市之路任重道远。
文/每日财报 吕明侠
国货化妆品企业上市热度不减,继完美日记上市之后,又一家国货美妆品牌向IPO发起冲击。
今年1月,拥有韩束、一叶子等品牌的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美集团”),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最近,上美集团IPO有了新进展,证监会国际部发布了反馈意见,涉及上美集团就股权代持、化妆品资质及违规被处罚等情况。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资上美集团将用于品牌建设、提升研发能力、加强生产及供应链能力、增加销售网络的广度和深度、改善数字化及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或收购对业务有协同作用的公司、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时间上来看,上美集团谋求上市已经准备了数年。但尽管如此,其也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大规模依赖营销、轻研发以及消费者的不少投诉等等。所以,这“临门一脚”对上美集团而言恐怕也很难迈进去。
高额营销的“富贵病”
相较于上美集团的名声,其品牌韩束、一叶子的知名度似乎更为响亮。早年间,凭借在热门综艺、电视剧的广告投入,一叶子、韩束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化妆品品牌。
财务方面,近三年公司经营业绩实现了稳增长。2020年,上美集团实现收益3382亿元,同比增长176%;2021年前三季度的收益达到2596亿元,同比增长127%。报告期内,上美集团的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203亿元、248亿元,经调整利润分别为114亿元、265亿元、285亿元。
业绩上升的背后,其与同行间的差距也不能忽视。对比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珀莱雅营收3012亿元、净利润364亿元;贝泰妮营收2113亿元、净利润355亿元;上海家化营收5830亿元、净利润421亿元。
可见,与行业可比公司对照,上美集团的营收规模并不占优势,净利润相较排名靠后,可谓行业内的中等生。
此外,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所产生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325亿元、1536亿元及1119亿元,分别占总收益的461%、454%和431%。其中用于营销及推广的开支分别为803亿、107亿和735亿。
对照研发表现,同期内上美集团的研发成本在包含了227个研发员工福利开支及发布新产品的研发活动成本下,研发开支分别为083亿元、077亿元和072亿元,占营收比例仅为29%、23%和28%。
众所周知,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未必具成本效益,还可能会导致未来营销费用大幅增加。而上美集团高额营销的“富贵病”,使本不出众的盈利水平负担更重。以当前的大背景而言,美妆行业的分化预计将加剧,因循守旧怕只会被加速出清。而加强产研实力,或才是上美集团的破局关键。
补充缺席的中高端品牌
上美集团的前身为“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于上海,2015年11月1日,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产品来看,2019年-2021年前三季度,上美集团的收益主要来自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这三个品牌,合计贡献上美集团总收益的866%、918%及911%。
其中,在2021年前三季度主营结构中,“韩束”以113亿元收入占营收比438%、“一叶子”以064亿元收入占营收比249%、“红色小象”以085亿元收入占营收比224%。
在美妆赛道普遍打造品牌矩阵的当下,行业内多品牌战略已司空见惯。于上美集团而言,除了上述品牌,还拥有花迷、Cosmetea等品牌,覆盖护肤、面膜等品类,只是这些品牌的市场表现尚不出彩。
在产品矩阵中,上美集团也在寻求破局。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公司不断孵化新品牌,相继推出了高肌能等三个子品牌。2022年,公司还将推出三个新品牌。不同于此前韩束等产品主打大众市场,即将推出的三个新品牌都将定位在中高端护肤或母婴市场。
这背后的原因或在于:早期的“微商营销”以及下沉市场的“电视购物”营销,让韩束、一叶子等品牌,缺席了一二线城市的高端市场。
可另一边,目前国内美妆高端市场已被外资品牌占据。国内市场排名前三的化妆品牌为欧莱雅、雅诗兰黛和路易威登,市占率分别为184%、144%和88%。而平价化妆品则正面临大撤退的窘境,譬如悦诗风吟关店潮、资生堂出售平价日化品牌等行业现象都是现实的烙印。
产品质量待提升
就发展历程而言,上美集团壮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是在2010年,当时微商行业大火,韩束加入了微商渠道。2015年前后,韩束搭建了线下代理+电视购物+电商平台+微商的一整套产品销售渠道。
也是基于过去的销售方式,韩束还曾被外界称之为“第一微商”。但前不久,张庭夫妇TST帝国崩塌事件令外界对于“微商”模式所涉及的税务及法律法规都有较大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股书中,上美集团通篇没有提到任何与微商有关的字样,似乎很想摘掉“微商”的标签。
目前来看,上美集团的销售渠道仍然是以线上为主。招股书表明,上美集团搭建了广泛的零售及分销网络,覆盖多个线上和线下渠道。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线上渠道的占比分别为524%、752%和729%。
当然,这也意味着公司线下渠道的力量正在被削弱。2019年至2021年9月末,线下零售商及分销商带来的收入占比从457%降至242%。2019年该项收入金额为1314亿元,到2020年末下降至77亿元,几近腰斩。
单就渠道分配而言,《每日财报》认为,过度依赖线上渠道也潜藏风险。一方面,线上渠道的红利期正在消失,当中国网民数量增长速度放缓,电商流量或也将触及“天花板”,其实从近期各互联网电商表现就足以了解。
另外,某种意义上营销+产品质量+消费者口碑,这才是一款产品的真正成功与综合实力的体现。但上美集团显然还停留在营销层面,质量和口碑亟待完善。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每日财报》发现,上美集团旗下的品牌都有被投诉虚假宣传,或者使用后过敏,掺杂杂质等产品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产品质量的堪忧还体现在监管部门的抽查方面。2021年6月,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和检验了509家企业销售、生产的1184批次商品,其中共有119批次商品包装不合格,一叶子品牌位列其中。
其实说到底,产品质量问题也不乏与重营销轻研发有关。眼下,亟待撕去微商标签的上美集团一方面线上不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线下也难以与宝洁等一众国际巨头抗衡,可谓“腹背受敌”。所以,在该赛道上的优势,上美集团怕难以长期巩固。
很多人认为,我们已经踏在web30的风口浪尖上。新的技术浪潮,往往会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的冲击,当然也带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作为营销从业者,需要对于环境变化有极高的敏感性,才能在每一个十字路口作出更好的判断。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在这个“动荡”的web30时代,营销行业发生了哪些新的变化和趋势~很多人都知道web30,但到底什么是web30?是这样定义的——“Web30被用来描述互联网潜在的下一阶段,一个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去中心化”是大家对于web3最核心的认知,所以也有人将web30称为「契约互联网」。狭义的web30,或者说元宇宙,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会构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数字虚拟世界,所有人在这里拥有更加自由、诚信、平等的权利。当然,这个愿景听上去不是那么“靠谱”,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当下的复杂社会环境,我们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无法否认的是,web30带来的各种变化,已经在大家的身边逐渐发生。技术发展层面随着区块链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web30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加密货币、NTF等词语大家都不陌生,这些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衍生出来的新产业;而虚拟人、元宇宙、VR/AR的崛起也离不开当下技术的革新,这些都是我们对于未来新的探索和尝试。根据凯度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72%受访者认为过去一年身边圈层提及Web30相关话题人数和频率有所增加;57%受访者已经体验过至少一种和Web30相关的互联网行为。《web30营销行业白皮书》根据中译出版社《元宇宙大投资》中提到,当下元宇宙产业主要有六大研究模块:底层架构、人工智能、内容与场景、硬件入口、后端基建、协同方。我们这里不做过多展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相关报告进行查看。政治环境层面许多国家已经在政策、法律、环境等多个角度,探讨web30的落地与应用。当然,相比较国外的环境,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它对web30会更加谨慎。目前美欧日韩的区块链项目,占据主流的基本都是公链项目,但目前中国国内的项目多是基于联盟链(若干组织或机构共同参与管理的区块链,两个联盟链内数据不互通,如蚂蚁链、百度超级链、腾讯云区块链)。除此外,中国对于加密货币的政策也不太友好,这也导致了NFT落地中国变身“数字藏品”。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web3方面停滞不前。相反,不过是政府机构还是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进web3在中国的落地。中央部委在2021年首提元宇宙、上海北京等多地政府发文、阿里腾讯字节等企业也积极入局,元宇宙在中国可谓是全面开花。据摩根士丹利在今年2月发布的研报称,中国的元宇宙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2万亿元,约8万亿美元。接下来,我们将聚焦在营销行业,看看web30的大背景下,营销有哪些新的变化。元宇宙之所以成立,就在于我们未来会在哪个世界消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哪个世界就将会是主世界。在这一设想下,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建设起一个更加符合预期的元宇宙,并“生活”在其中。那么在遥远的未来,生活模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品牌如果想要在新的秩序下依然站稳脚跟,必然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当然机遇也并存其中。接下来我将从三个角度来探讨新的环境中,营销将会遇到哪些大的变化和挑战:1长期来看:做好元宇宙提前布局,为品牌未来发展赋能;2中期来看:web3发展将推动品牌和消费关系重塑;3短期来看:新的技术、新的热点如何帮助品牌解决当下营销困境。伟大的品牌往往具备前瞻性的思维。虽然因为技术/政治等复杂因素,谁也不知道web3的未来到底会如何,但是大的趋势还是比较明确的,谁先入场谁就拥有更大的优势。企业需要在元宇宙时代真正到来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包括但不仅限于技术能力建设、人才团队储备、共建合作联盟、试点项目先行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团队不断摸索、及时调整,才能保证企业一直走向正确的方向。当下,已经有许多品牌入局web3,通过一些新的试点玩法,成为行业先驱者。以NIKE为例,前不久刚刚发布了其Web3平台SWOOSH。SWOOSH是NIKE、签约运动员、创作者和粉丝可以共同创造和交易未来数字资产的平台,是NIKE想要创建的品牌元宇宙。当下此平台还比较早期,玩法比较简单,包含策划虚拟创作、通过市场购买/交易/出售、社区共创和在线学习四种互动玩法。未来,NIKE将基于此平台,探索更多和消费者关系、NFT、元宇宙更多的内容。Web30“契约互联网”的特性,本质是追求更加「公平」、「透明」的相互关系,商业关系也在其中。在未来,随着web3进程加快,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将彻底改变。在未来,理想中的品牌和消费者关系将会更加紧密、更加长久化。因为区块链去中心化和透明化的特性,品牌不再需要耗费大量预算去做广告,消费者有更多渠道获取产品和品牌资讯(真实反馈、体验),所以如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真实「价值」,将成为重中之重。而提升价值,可以从体验升级、社区建设、创造收益这三个方向入手。体验升级-一种是通过AR/VR等技术能力的升级,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另一种是消费者触点的全面优化+个性化定制,在元宇宙/真实的世界里,都能最大程度的让消费者满意。社区共建-未来的品牌会逐渐向社区化发展,而社区化的品牌也能更大程度地提升消费者粘性。鼓励消费者参与到品牌共创中去,共建社区文化,将持续加深消费者和品牌的连结。创造收益-还有一种更为简单的方式就是帮助消费者创造收益,这将给予消费者直接的刺激。当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是创作者、分销商,他就成为了品牌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以NIKE的web3平台为例,NIKE鼓励消费者在平台上进行创作,消费者可以因此获得收益,NIKE也可以获得优质的内容以及传播,是一个双向获益的事情。STEPN:购买一双NFT虚拟运动鞋,就可以户外跑步赚钱回到当下,我们来看看web3的技术和新玩法,能够在哪些方面帮助品牌。在技术发展上:AR/VR技术的成熟,让营销有了更多可能性。AR在美妆等领域的应用-雅诗兰黛、娇兰、MAC、悦诗风吟等品牌陆续推出AR试妆应用;虚拟人及虚拟空间的应用-虚拟偶像、虚拟主播、品牌元宇宙等项目的陆续落地;趣味互动内容的应用-利用XR技术,可以实现消费者、品牌的趣味互动。比如沃尔玛在旗下的APP上推出两项全新AR功能,其中一项功能可以让消费者看到沃尔玛商品摆放在自己家中的样子。在营销玩法上: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品牌大多选择数字藏品作为Web30入局尝试赛道。到了2022年下半年则逐渐向全触点、多场景融合营销阶段迈进。目前,行业已基本形成共识,数字人、数字藏品、元宇宙,是Web30营销的三大核心要素。其中,数字人是品牌以虚拟身份与消费者进行对话的主要载体,数字藏品充当品牌与用户社群进行价值共创的连接工具,元宇宙则是进行互动沟通的主要场域。2022天与空创意节-OUTPUT韩溢文虚拟偶像翎ling总的来看,当下借助web3,我们可以做内容、体验、福利等内容的创新和升级,从「情感」和「文化」两个方面来影响消费者,为营销赋能。换句话讲,从营销全链路的角度来看,web30能帮助我们在A2(吸引)和A5(拥护)阶段产生更好的营销效果。5A模型-巨量引擎百度营销与凯度推出行业在前段时间推出的《Web30营销白皮书》,也首次提出Web30营销“PRE-SCIENCE”效能法则,即以Web30思维支撑、以虚实共生的互动为中心的营销沟通方法论。来源于《web30营销白皮书》我们在做web30的营销规划时,可以参考“PRE-SCIENCE”的效能法则来做框架性的思考,再融合最前沿的玩法、技术、案例,来制定web3营销计划。最后,我们来看一些优秀的web3营销案例,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灵感和启发。在当前的营销环境下,有这么一种共识:数字人是品牌以虚拟身份与消费者进行对话的主要载体,数字藏品充当品牌与用户社群进行价值共创的连接工具,元宇宙则是品牌与消费者进行互动沟通的主要场域。第一类:虚拟空间(元宇宙)2021年11月,耐克公司在线上游戏平台Roblox上推出了名为“耐克乐园”(NIKELAND)的虚拟体验。自成立以来,“耐克乐园”吸引了全球670万游客,总访问量超过2160万次。而Vans在Roblox推出的专属游戏空间(一个虚拟世界里的滑板游乐场——VansWorld),也吸引了近8200万人次的访问量。天猫在今年双11就联手网易云音乐共同推出了“双11天猫云派对”。借力虚拟现实塑造了一个灵动「云上」空间,通过游戏+福利+音乐元素的结合,让用户获得多重互动和沉浸式体验。除了娱乐和互动,品牌还在探索更多虚拟空间的使用场景。OPPO就将2021年的未来科技大会落地在虚拟空间,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整场活动持续48小时吸引全球各地超200万人共同参与。伊利金典也尝试将新品发布会落地元宇宙,在百度息壤中举办了“低碳有机生活元宇宙发布会”,同步发布限量数字藏品,解锁更多web3创新玩法。第二类:数字人许多品牌选择自建数字人作为品牌以虚拟身份与消费者进行对话的主要载体。美妆品牌花西子就推出了同名的数字人,作为首个强调东方美学的超写实虚拟代言人;屈臣氏推出了AI品牌代言人“屈晨曦”;雀巢咖啡自创的虚拟偶像Zoe,以及天猫以代言人易烊千玺为原型打造的虚拟形象“千喵”等等。考虑到制作成本,也有许多品牌选择和其他平台的虚拟人进行合作,创造更多新的可能性。在今年1月,白象签署国风少女“南梦夏”为“数字化代言人”;4月,花点时间官宣阿喜为2022年度“虚拟代言人”;618之期,男士理容潮牌“亲密男友”签下NFT红人“无聊猿#9279”为形象代言人。在使用场景上,数字人也有非常广泛的使用。虚拟偶像AYAYI就经常参与时尚相关的合作,先后牵手娇兰,欧莱雅、MAC等多个美妆品牌等。在最近的天猫元宇宙艺术展,AYAYI还合作Burberry,展现了品牌的NFT。虚拟偶像女团A-SOUL忙着出新曲、直播、商业代言,将粉丝经济玩到了元宇宙。据官方数据,A-SOUL2021年的泛娱乐板块营收增加至3790万元,同比增长796%。还有虚拟主播、虚拟导购、虚拟员工等更多元化的玩法。比如新华社数字记者、全球首位数字航天员小诤,就曾在中国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北京冬奥会等新闻场景中“全时空在场”,也曾亮相纽约时报广场大屏等国际传播场景。第三类:NFT(国内叫数字藏品)在国外,因为NFT加密货币的属性,许多品牌正在借助NFT来重构消费者关系,加深品牌和消费者连结,打造更“社区化”的粉丝文化。星巴克在九月发布的新会员体系“StarbucksOdyssey”(星巴克奥德赛),就允许客户以NFT的形式购买和获取“数字邮票”,并享有相应的福利和权益。通过奥德赛计划,星巴克app将变成变成由Web3技术支持的数字第三空间。在这里,品牌、会员和合作伙伴因为对咖啡的热爱聚在一起,通过各种独特的体验产生联系,从而真正形成一个社区。NFT+也能创造出更多新的可能。NFT+文化:奥利奥就在2021年开始了自己的元宇宙尝试,结合NFT+数字盲盒的玩法,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体验。奥利奥以黑白灰为底色,周杰伦的国风音乐为助力,将《千里江山图》解构成了5000份数字饼干,推出了全球首幅数字水墨长卷及宣传片,实现了饼干、数字藏品、国风三者的结合。NFT+艺术:时尚圈的扛把子-GUCCI、LV等国际奢侈品牌也纷纷入场,联手先锋艺术家们,推出独具个性的NFT。国内的各大品牌也将低投入、低成本的NFT作为入局web3的第一选择,并试图借由NFT触点做更多新的尝试。比如李宁购买了无聊猿#4102号头像,并将其形象融入到服装产品、传播物料之中,并上线无聊猿潮流运动俱乐部,引入流量到自己的半成品元宇宙空间里。奈雪的茶也在去年12月推出了NFT盲盒,以奈雪的茶元宇宙IP形象—NAYUKI的形式推出。web30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意的空间。作为营销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将web3带来的各种新鲜的元素融合到品牌中去,保持品牌活力,共建更长远的消费者关系。
一个落后者被大肆淘汰的时代,必定会是一个好产品崭露头角大行其道的时代。
比如这几年,实体店遭受到了电商的致命冲击,关店的关店,降租金的降租金,日子实在不太好过。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一个品牌却做到逆势增长,让一众实体店领略到了什么叫做硬实力。
没错,我说的就是名创优品。
“当别人不拿你当回事的时候,你要狠狠地把自己当回事。”叶国富的人生就是这句话的最好写照。
细数他的创业经历,就会发现他特别擅长将别人看不起的生意做成大事业。
在名创优品之前,叶国富操盘过饰品店“哎呀呀”。“哎呀呀”虽然只是个不起眼的街头小店,但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开了3000家店,火爆全国。
尽管哎呀呀很成功,但饰品生意的天花板太低了。根据数据,哎呀呀3000多家店铺在2014年的总销售额仅为359亿元,算下来每家店铺的月销售额不超过1万元,利润实在微薄。
于是叶国富进行了一次产品升级,将商品品类范围拓展到日用百货——2013年,他与日本设计师三宅顺也合作,创办名创优品。
名创优品可以说是一家很“奇葩”的店。
风格全日式 ——优衣库一样的招牌、无印良品般的装修、卖的是日本大创风格的杂货,说明书都是日语。
但实则是国产品牌 ——天眼查显示,名创优品是一家广州公司。
一般的十元店,开在街头巷尾。店内一台硕大的音箱外放着“件件十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店面拥挤狭小,陈设凌乱。
然而名创优品却开在商场黄金地段,店面通透明亮,红白相间,人头攒动。不少顾客买完单从收银台走出,脸上的笑容灿烂到仿佛刚刚逛的是Gucci。
单看它的商品,只能用“廉价”来形容:5元的护手霜、99元的香水、10元的眼线液笔、15元的数据线、299元的双肩包……
可是实际上,这些商品都还挺好用。 99元两双的袜子,穿好几个月都不会破。299元的双肩包,电商君背了好几年。10元的眼线笔,自上市以来爆卖1亿支。
此外,普罗大众对于这些产品的第一印象是“山寨”,变色唇膏直接“撞脸”Dior,面膜让人想起悦诗风吟,洁面乳的外观和资生堂有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名创优品对“正版”也有所要求。 它花了大力气寻求与三丽鸥、宝可梦、Kakao Friends、漫威的授权合作,推出的水杯、包包和盲盒联名款,都颇受欢迎,甚至引发抢购潮。
正是这么一家“奇葩”店铺,7年内开店量达到4200家,遍布全球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达到200亿元。
10元店成了200亿元的大生意,凭什么?
叶国富曾表示,中国只有10%的人看得懂名创优品模式。 这是不是耸人听闻,电商君不得而知。但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确有其有趣的地方。
它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电商的冲击,主要是因为用创新的商业思维去开店,在一众平平无奇的零售店中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自然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其一,“优质+低价”的产品策略,打动消费者的心。
名创优品出现之前,商场卖的东西要么品质好但是价格很贵,要么价格低但是质量很差,设计很low。
而名创优品的产品却能够给消费者一种惊喜感:东西均价在100元以下,但无论是设计还是质量都过得去。
这样追求性价比的策略无疑最贴合小镇青年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差异的两级有了碰触的可能。
那个月薪只有3000元的工厂女工,跟坐在写字楼的都市白领打开的是同一部电视剧。她们同样追求精致和小资,但目光所及的店面如同路边摊一样拥挤灰暗。
直到名创优品的出现,一下子占领了这部分人群的真空地带。它既精致,又廉价,给予了这些囊中羞涩的小镇青年不一般的消费体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幸福感,自然颇受青睐。
名创优品消费者体验报告显示,51%的消费者都是被超高性价比吸引来的。
其二,独特的供应商合作模式,形成名创优品的核心竞争力。
名创优品的商品价格这么低是有原因的。
要知道,传统零售行业中,产品出厂之后经过一层又一层的经销商,价格早已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名创优品为了能降低商品价格,是这么做的:
首先,直接从供应商处定制商品,不经过任何分销环节,使得零售环节毛利率降至8-10%;
其次,规模化采购商品,降低采购成本;
再者,采取“买断制”,自负盈亏,并以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5天回款周期给供应商回款,增强信誉度,加大议价权。
此外,我们都调侃名创优品在山寨方面是一把好手,但有没有想过它的产品可能不算“山寨”呢?
据名创优品市场经理表示,他们推出的香水,其供应商其实是迪奥、香奈儿的供应商。他们推出的化妆品,其供应商则是雅诗兰黛的供应商。
名创优品的商品之所以价格低得出奇,品质还过得去,完全是因为这家公司懂得如何在供应商上下功夫。
其三,自建仓储配送中心,构建护城河。
事实上,类似名创优品这样的百货商店,因为需求量大,所以补货非常频繁,平均两天就要补货一次。
而且,全国足足有几千家名创优品,如果物流不及时,就会导致补货不及时、缺货等问题,进而推高成本,削弱竞争力,后果不堪设想。
名创优品的做法是在中国市场建立了8个仓储中心。供应商将产品发往指定仓库,名创优品再通过物流公司将仓库产品进行小批量统一配送。
这样能最大程度缩短了渠道距离,提高了物流效率。有数据显示,名创优品的周转周期仅为21天。
这么多实体店,为什么成功的是名创优品?背后自有其必然性。
有没有人想过,既然名创优品商品单价这么低,那它是怎么做到一年200亿营收的?
那就不得不提名创优品的加盟模式了。
公开资料显示,名创优品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10%是直营店,15%是合作店,75%是加盟店。
在跟加盟店的合作方面,名创优品简直是赚钱鬼才。
如果有人要加盟名创优品,需要缴纳三笔费用:每年8万的特许商标保证金,75万的货品保证金,2800元/平方米的装修预付款。因为名创优品规定店铺面积最少要在200平米,所以装修预付款至少要56万。
这三笔费用加起来,就达到了139万元。也就是说,名创优品每开一家加盟店,就至少可以赚139万元。
加盟费虽高昂,但名创优品会对门店进行全面托管运营,也就是从装修到店员的招聘再到店铺运营全都一手包办,加盟商只需要付铺租、工资和水电费,相当于躺着赚钱。这样的模式,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来加盟的。
按照75%的比例计算,名创优品现在拥有3150家加盟店。光加盟费,它就赚了4亿元。
此外,加盟商每天还要分享前日营业额的38%给名创优品。
叶国富称,在一线城市,名创优品做得好的门店,每天人流量可达2000人,按照客单价30元计算,一天的营业额就是6万元。6万元里面,名创优品可以赚到22800元。
按照一个月计算,名创优品可以获得684万元的收益。这个数字看起来可能比较小,但名创优品在全球的店铺数量为4200家。 算下来这个收益达到28亿。
尽管这只是理想模式中的收益,没有扣除掉额外的运营成本,但也足够惊人了。
仅仅通过加盟模式,名创优品就发了一笔横财。
名创优品更强大的地方在于,如果加盟商钱不够,它就会告诉加盟商,可以用门店资产和75万的保证金作为风险保障金,在名创优品关联的金融平台分利宝上进行贷款。
名创优品的招商经理曾向媒体表示,加盟三家以上店铺,就可以通过分利宝融资。
名创优品和分利宝的关联很深厚。天眼查显示,2016年之前,叶国富曾担任分利宝法人,后来退出。目前分利宝的最大股东是阿信金服李明焕,而李明焕与叶国富同时持有湖北哎呀呀工贸股份。
这个模式神奇在什么地方呢——加盟商通过分利宝借款,把钱给名创优品。到时候,还的钱表面上是给分利宝,但不排除又到了名创优品口袋的可能。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一来,资金从分利宝即名创优品流出,途径加盟商,又回到名创优品身上。名创优品不仅不需要花什么钱,还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从数字上看,这个模式还是很成功的——分利宝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平台累计交易总额已达5892亿元。
你以为人家做的是零售生意,其实深水之下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的互金帝国。从赚钱这个角度来看,名创优品堪称奇才。
叶国富对于电商一直都比较抗拒。以下都是他曾说过的话:
“我感觉今天所有的企业都被马云吓坏了,好像不做电商、不做互联网都没有出路一样。”
“过去3-5年实体零售死了一大片,从2016年开始,未来3-5年,电商会死掉一大片。”
“电商‘先天不足’,新零售必定脱胎于实体。”
在他看来,线下性价比高的零售店完全有资格与电商一战。 这也导致名创优品这么多年来不太注重线上渠道的拓展,开店5年后才入驻天猫,去年底才做了一个小程序和服务号。
然而因为疫情,名创优品终于显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今年1月份,名创优品业绩下滑30%。2月,名创优品一度关闭了国内50%的线下门店,业绩下滑95%。
线上渠道的不完善,导致名创优品陷入了销售困境。如此一来,就算嚣张如叶国富,最终也只能对电商说一句“真香”。
疫情期间,名创优品终于开始积极拥抱电商。
它推出了社交电商平台“名创优品员工内购”,靠着6年来积累下的几千万微信公众号粉丝做私域流量运营。
同时,他也开启了直播带货,甚至把叶国富本人请到了直播间。
并且,它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合作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并与顺丰合作推出“同城急送”服务,实现半个小时送货到家。
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名创优品实现了线上销售额300%的增长。
叶国富称之为一种新模式:“我们这种模式是不依托第三方平台,以自己的门店为基础,直接面向顾客的一种服务。这跟以往的电商或微商相比,具备较高的品牌信任度。它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加强我们线下会员的黏性,从而提升复购率。”
可见,电商和实体零售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反而是 相互补充 的关系。如果曾经创新的商业模式的红利逐渐消失,那么拥抱电商获取新的增长,实现线上下结合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从名创优品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它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它做了零售本应该做的事情——产品低价、品质优秀。
细细环顾周围,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的时代——哪个精致女孩不会拥有一整套口红?下午茶不来口星巴克像话吗?
而商品的包装和营销也越来越厉害——一杯奶茶卖30块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双球鞋可以卖到上万块的天价,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
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求精品,愿意为品牌溢价和 情感 价值买单,奈何经济实力不足。为了实现消费主义的美梦,他们甚至愿意去还信用卡,甚至是网贷。
这是一个充满浮华的时代。
而只有名创优品,回归了商业的本质,让产品在优质的同时做到了低价。正视了这群年轻人的需求,让他们在享受低价的同时体验了一把品质生活。
这样的经验对于电商卖家来说同样有效。除了营销和包装,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好的打造爆款的方法,那就是性价比。
选品上,可以选择能够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中等质量的产品,如同“田忌赛马”一样给消费者制造惊喜;
定价上,可以让产品更有价格竞争力,以此获得更多的订单,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包装上,可以跟名创优品一样简化包装,极力控制成本。只要成本可控,价格稍微低一点也能够确保不错的利润率。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必胜之道其实还是优秀的性价比,就看谁能抓住机会了。
作者:电商君
敏感性肌肤,护理要遵循“三部曲”:清洁、保湿、防晒。
1、清洁:敏感性肌肤应该避免过度的清洁容易刺激皮肤的行为,建议早晚1次使用清水洁面或者温和的洗面奶。不要用面部去角质产品,待肌肤恢复正常再考虑使用。
2、保湿: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和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医师建议随身带保湿喷雾,降低皮肤温度,可以起到舒缓作用。
3、防晒:过度的日光暴露不仅可导致皮肤光老化影响容貌,还可诱发或加剧各种光线相关的皮肤病,故针对敏感肌肤,减少日光过度暴露十分必要。平常出门前,可以涂防晒霜、带伞或者帽子来防紫外线。
扩展资料:
判断敏感性肌肤的类型:
1、干燥性敏感肌肤:无论什么季节,肌肤总是干巴巴且粗糙不平,一搽上化妆水就会感到些微刺痛、发痒,有时会红肿,有这几种症状的人属于干燥性敏感肌肤。肌肤过敏的原因是因为肤持干燥,导致防卫机能降低,只要去除多余的皮脂和充分种保湿即可。
2、油性敏感肌肤:脸上易冒出痘痘和小颗粒,会红肿、发炎,就连脸颊等易干燥部位也会长痘痘,专家称有这些症状的人应属于油性敏感肌肤。敏感原因为过剩附着的皮脂及水分不足引起肌肤防护机能降低,只要去除多作的皮脂和充分保湿即可。
3、压力性敏感肌肤:季节交替及生理期前,化妆保养品就会变得不适用,只要睡眠不足或压力大,肌肤就会变得干巴巴,有这几种症状的人应属于压力性敏感肌肤。
原因在于各种外来刺激或荷尔蒙失调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用化妆品是无法解决你的肌肤敏感的。值得一提的是,压力性敏感肌肤不要病急乱投医,匆忙不理智的更换护肤品,才会伤害肌肤。你需要的是内调。
4、永久性敏感肌肤:如同过敏性皮肤炎或阳光、香料、色素等异常敏感来源。特定的刺激物(过敏源)引起过敏反应,如果依然按照自己日常的保养方式会很危险,最好是马上到皮肤科诊所求诊,并用医师所建议的保养产品。
人民网-敏感肌肤如何护理?
人民网-判断你是哪种敏感性肌肤 敏感肌用什么护肤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