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6年开始,在陈董的积极开拓和领导下,大宝国际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十多家子公司的国际企业集团。大宝国际旗下有下列子公司: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本厂) 位于东莞市大岭山镇农场管理区,占地面积约63360平方米,是最早进入大陆的台湾专业涂料与油漆生产厂家之一,主营涂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木器漆、金属漆、塑胶漆、建筑涂料及相关配套的各种着色剂、天拿水系列,拥有先进的科研力量与生产能力。
本厂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 湖畔分厂 :东莞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大岭山湖畔分厂共占地5341亩,约35万平方米,其中40%的一期工程已完成,并于2004年底正式生产运作。湖畔分厂目前共计有6个生产车间、3个原料仓库、4个成品仓库和4个发货中心,共计17栋厂房,每栋厂房占地1800平方米,其中木器涂料生产车间3个,金属涂料生产车间2个,水性建筑涂料生产车间1个。
拥有先进完善的涂料研发、生产设备,建有高标准的研发中心,并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产品全部采用国际标准进行生产。
湖畔分厂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东莞市大宝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东莞市大宝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坐落于亚洲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东莞市大岭山镇,面积24000平方米,技术人员300余名。 大宝家具引进国外先进制造工艺,已发展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及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家具企业。
大宝家具在国内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同时产品远销欧洲、美洲等众多国家及地区。
大宝家具源自台湾,继承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风格,吸取了欧美家具先进的设计精华,独具品味原创特色。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以“大宝家具”“演驿中华”为代表的两大主题品牌系列,创意新颖,风格迥异。
·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大宝化工制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北靠北青公路,全期占地150亩,约1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在2006年7月已完成,正式生产运作。
建筑面积分别为厂房一(二层)4396平方米,厂房二(二层)4396平方米,行政楼(五层)7297平方米,技术楼(三层)2942平方米,安管中心(二层)826平方米,消防维修(二层)422平方米,配电房(一层)510平方米。
上海大宝主要负责“大宝漆”在华东、华北地区的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
·台湾大宝涂料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大宝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宝漆”及其相关产品在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出口业务。
·台湾大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大宝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宝国际海外事业体在台湾的后勤补给、“大宝漆”海外销售及进出口业务,为大宝专业化、国际化提供保障。
·台湾宜悦国际有限公司 :台湾宜悦国际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宝国际国内外各关系企业资金运作管理、新事业体开创及投资业务。
·香港宜悦国际有限公司 :香港宜悦国际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大宝国际资金调度、材料进出口及中转,为大宝国际各事业体运作提供专业保障。
·日本大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日本大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位于日本琦玉县,是集料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涂料制造厂。久喜工厂占地面积达11200平方米,目前已取得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技术方面,日本大宝主要以建筑及建材用的高性能涂料开发、生产为重点,特别是在环保涂料的研发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日本为了学习唐朝文化派来了大量遣唐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遣使入唐。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遣使入唐。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
在公元630年--894年,这段期间共派出遣唐使19次,其中除去三次”送唐客使”和一次”迎入唐使”及两次因故未成行外,正式来华的共有13次。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是舒明天皇时期(公元629——641年)到齐明女皇时期(公元655——661年),约30年的时间,第一、二、三、四次的遣唐使的派遣都属于这个阶段:
第一次:大使:犬上三田耜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30年8月(舒明天皇二年八月) 回日时间:632年8月(舒明天皇四年八月)
第二次:大使:吉士长丹、高田根麻吕 来华时间:653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五月) 回日时间:654年7月(孝德天皇白雉五年七月)
第三次:押使:高向玄理 大使:阿边麻吕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54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二月) 回日时间:655年8月(齐明女皇元年八月)
第四次:大使:坂合部石布 副使:津守吉祥 来华时间:659年7月(齐明女皇五年七月) 回日时间:661年5月(齐明女皇七年五月)
其特点是:规模小(最多两只船),人数少(不超过250人),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一般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到山东半岛登陆,在经陆路前往长安。
第二期是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年)的两次遣唐使,既:第五、六次:
第五次:大使:守大石 副使:坂合部石积 来华时间:665年12月(天智天皇四年十二月) 回日时间:667年11月(天智天皇六年十一月)
第六次:大使:河内鲸 来华时间:669年(天智天皇八年) 回日时间:北路?670年(天智天皇年九年)遣使‘贺平高丽’。
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日本失败,撤回军队,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次年唐朝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日,故而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日关系裂痕而派出的。
这两次遣唐使除了显示实力外最主要是震慑,而且当时的日本政局并不稳定,从661年7月齐明女皇病逝到668年1月3号中大兄皇子即位,这几年中日本‘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日本吃了败仗后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而唐朝为了震慑日本,才继派出使者郭务悰、刘德高来日。有些希望这次‘遣唐使船’走这条路线。
第三期从文武天皇时期(697——707年)至孝谦女皇时期(749——758年),约五十年间的四次遣唐使,是遣唐使的最盛时期。这四次遣唐使,即:第七、八、九、十次。
第七次:执节使:粟田真人 大使:坂合部大分 副使:巨势邑治 来华时间:702年6月(文武天皇大宝二年六月) 回日时间:704年7月(文武天皇庆云元年七月)
第八次:押使:多治比县守 大使:大伴山守 副使:藤原马养 来华时间:717年3月(元正女皇养老元年三月) 回日时间:718年10月(元正女皇养老二年十月)
第九次:大使:多治比广成 副使:中臣名代 来华时间:733年4月(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四月) 回日时间:734年11月(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十一月、八年七月)
第十次:大使:藤原清河 副使:大伴古麻吕 副使:吉备真备 来华时间:752年(孝谦女皇天平胜宝四年润三月) 回日时间:753年12月(孝谦女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六年正月、四月)
这两期的特点是规模大,航线也和上期不同。
第四期从光仁天皇时期(770——780年),到仁明天皇时期(834——850年),约六十年,派出三次遣唐使,即第十一、十二、十三次:
第十一次:大使:佐伯今毛人 副使:小野石根、大神末足 来华时间:777年6月(光仁天皇宝龟八年六月) 回日时间:778年10月、11月(光仁天皇宝龟九年十月、十一月)
第十二次:大使:藤原葛野麻吕 副使:石川道益 来华时间:804年(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 回日时间:805年6月(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六月)
第十三次:大使:藤原常嗣 副使:小野篁 来华时间:838年(仁明天皇承和五年) 回日时间:839年8月、10月,840年4月、6月(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十月、七年四月、六月)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在外观规模组织上不弱于第三期,甚至有所超过,但在精神上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唐朝正是安史之乱之后,内有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之争,外有回纥、吐蕃等的入侵,国势江河日下,文风逐渐衰颓,而日本则是凡可汲取和借鉴的已大体输入完毕,贵族们也丧失了出没波涛追求唐文化的热情和锐气,而且遣唐使的派遣需要大批经费,日本政府也深感财政日益无力支付,故于894年做出了停派遣唐使的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