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地处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之阳,横断山脉南麓,长江源头金沙江从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奔流而下,到石鼓镇转了个大弯,又由南向北奔入峡谷,这便是著名的金沙江大拐弯处,长江第一湾在这里穿流而过,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虎跳峡。 古城大研镇始建于元初,至今仍然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古城以“家家临溪,户户垂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 世界各国民间传说中的女儿国,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片美丽的泸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走婚制。 重要数据和景观 区号:0888 邮编:674100 位置:位于滇西北 民族:纳西、汉、白、僳僳、彝、苗、回、藏、壮、普米族等。 区划:古城区、华坪县、永胜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相临景点 束河 大研古城 白水河 程海 宝山石头城 东巴文化博物馆 文峰寺 玉峰寺 玉龙雪山 黑龙潭 拉市海 虎跳峡 甘海子 长江第一湾 白沙古镇 白沙壁画 老君山 万古楼 云杉坪 飞来寺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位于玉泉公园旁边,占地7亩,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水环境条件,形成以群体院落作为主体建筑带的古建筑群。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建筑,按纳西族民居的发展进行布局,利用玉泉水源和象山西麓的自然景观,由北向南开辟了古人类洞穴居、巢居、半穴居、帐篷居、干栏居以及木楞房、三坊一照壁、四台五天井等不同阶段的传统民居,并在其中展出反映各时期纳西族生产力水平的民俗文物资料。开辟“祭天”、祭风”、祭署”(自然神)等民俗、宗教仪式场景,为观众进行东巴祭祀仪式展演。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这里看到有关东巴文化的各种文字介绍,还有经书、绘画、祭祀法器等实物资料,以及纳西族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具等,是云南省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之一。 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县城以北约8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西依芝山,是丽江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重要发祥地。 现存有明代建筑大宝积宫、琉璃殿、文昌宫等,著名的白沙壁画就在大宝积宫内
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
是元代丽江路宣抚司,明代丽江军民府和清代丽江府驻地。
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忱猴子山,东面和南面与开阔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坐靠西北。
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的诗画图。
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主威尼斯”。
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
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
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
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
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
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
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
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
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
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
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
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
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
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
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
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
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云南省的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将丽江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地处金沙江上游,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雄伟,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纳西族的故乡。丽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山川流水环抱中的丽江县城,相传因形似一方大砚而得名“大研镇”。探寻它的过去,人们发现这片曾被遗忘的“古纳西王国”,远古以来已有人类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纳西民族,则是古代南迁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长岁月里,他们辛勤劳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园。
这里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时候频繁的商旅活动,促使当地人丁兴旺,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一般认为丽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国时,就曾驻军于此。由此开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丽江地区皆为中央王朝管辖下的纳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设立)世袭统治。其间,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记》中描述当时丽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栉比”,明末古城居民达千余户,可见城镇营建已颇具规模。
从丽江北眺,是高耸云天的玉龙雪山,景致雄奇变幻。民谣说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这里素有“动植物宝库”的美誉,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库。
走进丽江彩石铺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镇北商业中心四方街,便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门前架桥,或屋后有溪,街头巷尾无数涓涓细流,穿墙绕户蜿蜒而去。这股股清流都来自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
城内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马龙潭和多处井泉至今尚存,人们创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头塘饮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顺序而下,既科学又卫生。居民还以水洗街,只要放闸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顺势下泄,便可涤尽污秽,保持街市清洁。
依山就水的丽江大研镇,既无高大围城,也无轩敞大道,但它古朴如画,处处透出自然和谐。镇内屋宇因地势和流水错落起伏,人们以木石与泥土构筑起美观适用的住宅,融入了汉、白、藏民居的传统,形成独特风格。当地常见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厢房与壁围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间两层,朝南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一般由下辈住用。房屋多在两面山墙伸出的檐下,装饰一块鱼形或叶状木片,名曰“悬鱼”,以祈“吉庆有余”。许多庭院门楼雕饰精巧,院内以卵石、瓦片、花砖铺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门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鸟兽。堂前廊檐大多比较宽,是一处温馨惬意的活动空间。
丽江纳西人历来重教尚文,许多人擅长诗琴书画。在古城多彩的节庆活动中,除了通宵达旦的民族歌舞和乡土戏曲,业余演奏的“纳西古乐”最为着名。其中,《白沙细乐》为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另一部丽江《洞经音乐》则源自古老的道教音乐,它保留着许多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丽江纳西古乐曾应邀赴欧洲多国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赞誉。由于乐队成员多是来自民间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纳西寿星乐团”的美誉。
闻名于世的丽江壁画,分布在古城及周围15座寺庙内,这些明清壁画,具有多种宗教及各教派内容融合并存的突出特点。遗存于丽江白沙村大宝积宫的大型壁画《无量寿如来会》,把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绘在一起,反映了纳西族宗教文化的特点。
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如今分别收藏在中国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图书馆、博物馆中的20000多卷东巴经古籍,记录着纳西族千百年辉煌的历史文化。其中称作《磋模》的东巴舞谱,包括数十种古乐舞的舞蹈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珍贵文献。被誉为古代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对研究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要看是云南哪里,但大多数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上
棉衣、毛衣都可以,天晴时穿毛衣就可以,天阴时可以穿棉衣
云南旅游-丽江介绍
云南旅游-西双版纳
云南旅游-丽江扎美寺
丽江:美丽虚拟的繁华都市
云南旅游景点-周城
版纳旅游-勐腊望天树
云南景点-茶树王
云南风景-哈巴雪山
云南旅游-大理景点蝴蝶泉
云南旅游-大理景点观音塘
云南旅游-大理云景
云南旅游-三塔倒影公园
云南旅游-丽江望古楼
云南旅游-春欢公园
云南旅游景点-玉 柱 擎 天
云南旅游-南诏风情岛
云南旅游-苍山玉带云游路
云南景点-云龙天池
云南旅游-大理茶马古道
大盈江风景区
德宏民族风情
塔包树树包塔
独树成林
怒江三江并流
佛光寺
云南之行-苍山
大理石钟山石窟
大理巍宝山
水目山塔寺
大理崇圣寺三塔
大理云景
元谋风景名胜区
聂耳墓
大理蝴蝶泉
石林
九乡
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丽江长江第一湾
版纳野象谷
昆明西山
丽江古城
南洋华侨机工抗日纪念碑
云南民族村
昆明世博园
丽江虎跳峡
香格里拉普达措公园
丽江甘海子
丽江东巴神园
丽江束河古镇
三清阁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省博物馆
“一二一”四烈士墓
西南联大纪念碑
昆明圆通寺
昆明昙华寺
云南民族博物馆
版纳曼典瀑布
香格里拉依拉草原
大理南诏铁柱
大理将军洞
丽江云杉坪
大理洋人街
丽江玉龙雪山
高山温泉
东巴文化博物馆
丽江大宝积宫
香格里拉千湖山
澜沧江大峡谷
香格里拉哈巴雪山
香格里拉东竹林寺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
版纳曼阁佛寺
版纳飞龙白塔
水井塔
大理喜洲
大理宝相寺
大理古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