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知晓的十位皇帝完结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LE4-07wEQeCD_zgYKgsGQpwd=2D72
提取码:2D72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隋朝隋文帝杨坚时正式确立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
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
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统一,其结果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强国之一,被尊崇为“圣人可汗”。
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
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
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
汉武帝夺外朝权,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机大事。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谒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隋朝建立后,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后来的馆阁,或可曰皇家办公室。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故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
内史省为决策者,长官称内史令。门下省为审议者,长官称纳言。日常政务的机构为尚书省,置尚书令、左右仆射各一人,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三省长官均为相职。
冕服:礼服中最尊贵的一种,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 服饰
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胡服是古代诸夏汉人对西方和北方各族胡人所穿的的服装的总称,即塞外民族西戎和东胡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汉服,有较大差异。后亦泛称汉服以外的外族服装。胡服一般多穿贴身短衣,长裤和革靴。衣身紧窄,活动便利。
梦溪笔谈:中原一带的衣帽服饰,自从北齐以来,就全部采用胡人的服装。窄衣袖、红绿相配的短衣、长 筒皮靴、有挂环的皮带,都是胡人的服饰。窄衣袖有利于骑马射箭,短衣、长筒靴都便于在草地走路。 胡人喜欢茂盛的草,经常躺卧其中,我出使北方时都见到过这种情形,即使君主居住也在深草之中。 我到胡人朝廷时,刚下过雨,走过草丛衣裤都浸湿了,只有胡人一点都没有沾湿。皮带上所垂下的小 挂环,大概是用来佩带刀剑、手巾、算袋、磨刀石一类的东西。以后虽然去掉了挂环的饰品,但还保 存着那个环,环是用来穿挂附属物的,像牛马股上的皮带,也就是现在皮带上的装饰物。天子必定以 13 个环为度,唐代武德、贞观年间还是这样。从开元以后,虽然还沿用旧习俗,但规矩渐渐宽松了, 然而皮带上的钩还是穿过皮带上的孔。当今朝代又在腰带上加了顺折,是用来显示主人的纹饰的。
唐宋时期的胡服
胡服原型:伊朗萨珊王朝的卡弗坦
《新唐书·五行志》中即记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的史实。 唐代所谓的"胡服",不单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还包括大量异国之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当时的首都长安,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回纥人、龟兹人、南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这些兄弟民族和外国使者云集长安,从中国文化中取吸了大量精华,直到今日,在中国东邻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地,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服制。中国人民也从异族文化中获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胡服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就是一个具体的反映。 和以往相比,唐代崇尚胡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妇女著胡服者甚多。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胡舞的流行,对妇女服装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襦裙服、男装、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一、襦裙服
襦裙服系指唐代女子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的传统装束。唐女襦裙装在接受外来服饰影响下,取其神而保留了自我的原形,于是襦裙装成为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服装史中最为精彩而又动人的一种配套装束了。襦,一般只长到腰,很短,是唐代女服的特点。与此相近的衫,却长至胯或更长。唐女的襦、衫等上衣是各个阶层的常服。元稹诗句“藕丝衫子藕丝裙”,张佑诗句“鸳鸯绣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欧阳炯诗句“红袖女郎相引去”。从这些诗句看,唐代女子着襦、衫已非常普遍,而且喜欢红,浅红或淡赭,浅绿等色,并加上“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的金银彩绣为饰,外观更是美不可言。襦的领口常有变化,襦衫领型有:圆领、方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时代有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早期只在宫廷嫔妃、歌舞伎者间流行,后来连豪门贵妇也予以垂青,从唐墓门石刻画和大量陶制女俑来看,袒领流行开来,或许已经遍及黎庶,因而当时艺术形象中出现的袒领女装形象为数实在不少。裙,唐代妇女下裳为裙。这是当时女子非常重视的下裳形式。制裙面料多为丝织品,但用料有多少之别,通常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高度,有些可以掩胸,下身仅着抹胸,外披纱罗衫,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如周昉《簪花仕女图》,以及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这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当时思想开放的程度。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可谓群芳争艳,瑰丽多姿。如唐诗中所涉及的诸多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李白有“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万楚五有“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其流行范围之广,从《燕京五月歌》中可见,“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石榴裙最大的特点,是裙束较高,上披短小襦衣,两者宽窄长短形成鲜明对比。这种上衣下裙的“唐装”,是对前代服装的继承、发展和完善。从整体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长曳地,使体态显得苗条和修长。
二、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
三、胡服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一种贬称,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另有浑脱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对汉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所记当时“臣妾人人学团转”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此种装束。
四、冠服
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女服的领子,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短襦长裙的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的裙子颜色绚丽,红、紫、黄、绿争艳斗研,尤以红裙为姣姣者。街上流行红裙子,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遍地榴花染舞裙了。
也许是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杨贵妃最喜欢着黄裙,那是地位的象征。
“慢来罗裙半露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影响社会风尚、衣冠服饰的一个重要因素。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的睛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常服,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 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恰。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命妇的六种服装有翟衣、钿钗礼衣、礼衣、公服、半袖裙襦、花钗礼衣。以上各类服装的配套方式和服用者对象及服用场合,《唐书·车服志》都有详细说明。凡是从祭的祭服和参加重大政事活动的朝服(又称具服)、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和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燕服),则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裆、半臂、〓衣、大口裤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音撰,衣缘也)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传到明代。
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冠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以前,**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新唐书· 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唐代政府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其实是无法彻底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
圆领衫、袍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唐代男子主要的服装形式。它的前后身采用直裾,在领子、袖口、衣裾边缘部分都加贴边。在前后襟的下边,常各用一幅布横向拼接,腰部用革带紧束,上戴幞头,下穿长靴。圆领衫、袍的衣袖分窄袖和宽袖两种,窄袖的便于活动,宽袖的则可以表现出潇洒、华贵的风度。
唐幞头
起初,人们用一块布从后脑向前把发髻捆住,并使巾布的两角在脑后打结,自然下垂如带状;另两角回到头顶打成结子作装饰,这就是初期的幞头。后来,人们又在巾布的四角上接上带子,使其自然飘垂,装饰性就更强了;再后来,人们甚至将带子裁成或圆或阔的各种形状,并用丝弦或铜丝、铁丝作骨,放在带子里,这就变成了可以任意造型的翘脚幞头。
冕冠衣裳
唐代皇帝的服饰,在继承前代冕冠、冕服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服饰形态更加丰富、完备,在服饰的细节处理上也更加精细入微。
五、唐代大袖衫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大袖衫---《簪花仕女图》描绘得是贵族妇女在庭中散步采花,捉蝶时的情景。图中人物的服饰,与其它唐人画像不同,如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装束。对照文献记载,这种服饰应是中晚唐时期的样式,并一直流传到五代。以纱罗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尤其是不穿内衣,仅以轻纱蔽体的装束更是创举。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随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柔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皇帝一词起源于秦始皇,在从秦始皇称帝到清宣统帝溥仪下台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中国一共产生了大大小小四百多位皇帝。但在这数百位皇帝中,有哪些真正堪称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外能开疆拓土、内能富国安民的明君呢。那么,下面笔者盘点了中国十大杰出皇帝。
秦始皇影视剧形象
10 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艺祖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中国大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赵匡胤影视剧形象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9永乐盛世 七下西洋明太宗朱棣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影视剧形象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在老家凤阳时对民情颇有所知。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预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1538年,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与明太祖合称为“明朝二祖”。
8承先启后 锐意革新清世宗胤禛
雍正影视剧形象
爱新觉罗·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7 位面之子 光武中兴汉世祖刘秀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兰考县),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
刘秀影视剧形象
新朝末年,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时代,亦称建武盛世。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6圣人可汗 开皇之治隋高祖杨坚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杨坚影视剧形象
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建立的政治统一维持了几个世纪,其结果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之一,被尊崇为“圣人可汗”。使中国人免受战争之苦。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契,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足以流芳千古。;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
1 美食之旅
西安是一个美食之都,在这里您可以尝到许多地道的陕西特色美食。首先来到西安必尝的当然是“肉夹馍”、“酸汤米皮”、“凉皮”等传统小吃,这些小吃几乎遍布西安街头巷尾,而且味道都非常地道。此外,西安的“油泼面”、“羊肉泡馍”等也是必尝的美食,这些美食在当地人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2 游览明清城墙
明清城墙是西安的一大特色,这座城墙始建于公元1370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游览城墙可以选择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从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风景,非常美丽。而且,在城墙上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建筑和展览,包括历史、文化和艺术展览等。
3 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这里收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唐代“明成皇后墓志铭”、汉代“许靖墓志”等,还有大量的文物、书籍、历史记录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来到西安博物院,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4 欣赏大雁塔
大雁塔是西安的一座古建筑,建于公元652年,北魏时期。这座建筑高达645米,共有13层,可供游客登上。大雁塔内部保留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其中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雕刻佛像“千手观音”,就保存在大雁塔内部。在大雁塔内部欣赏到如此盛大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之作,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体验。
5 游览华清宫
华清宫是西安的一处历史文化名胜,又称华清池。这里曾是唐朝时期的皇家行宫,主要用于皇帝的休息和游乐。华清宫内部有着许多传统建筑和文物,如新丰门、大宝殿、甘露池等。这些建筑和文物都因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价值而备受游客欢迎。
6 游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西安的一大特色,位于秦陵地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兵马俑群和军事遗址,也是中国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这里展示了大量的陶制兵马俑和武器,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7 游览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大、最全面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这里收藏了全国最丰富、最具品质的历史文物,包括出土的汉代“太白登九天图”、明代“南京万钟祥锅”、清代“孝庄太后御批诗文”。来到这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感受古代文明的辉煌。
8 游览大唐芙蓉园
大唐芙蓉园是位于西安市南郊的一处大型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是展现唐朝文化、武术、音乐、美食、服饰等综合性特色旅游景区。这里有大量的传统建筑、园林、人文景观、文化展览等,可以让你领略唐朝文化的独特魅力。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旅游景点预约的介绍,希望对您的旅游计划有所帮助。
隋朝炀帝时期皇宫叫作紫微城,主要分布有三大殿,依次是乾阳殿、大业殿、徽猷殿。其中乾阳殿是正殿,三重檐,为中国古代最高规格的宫城正殿,武则天将其改造为明堂。
除了三大殿,紫微城还有许多宫殿,具体见于平面布局图:
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宫殿有:
观文殿,设有机关,门、窗可自动开合。殿内贮藏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古迹名画。
六合殿,木结构的活动宫殿,设有重重机关。
瑶光殿,位于九洲池三岛之上。
仪鸾殿,有凤来仪而建殿。
流杯殿,殿上作漆渠九曲,隋炀帝常于此与宫人为曲水流觞之饮。
弘徽殿,流杯殿之北,达于陶光园。
另有,延祥殿、廷寿殿、六合殿、北殿、崇福殿、含章殿、宜春院、迎祥院、六合院、;观礼门、收成门、光庆门、璎珞门、左右银台门、金銮门;广达楼、积善宫(朱全忠害何太后于积善宫),不知共处。古文化遗址一览表
(新石器时代~宋)
所在地
时 代
采集标本
城郊乡古镇村黄竹甲村寨子顶
新石器时代
石箭镞、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凤城镇大洲段酒厂后山
新石器时代
石箭镞、陶纺轮、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堂堡乡下村天后宫
新石器时代
石锛、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增瑞村大坪里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罐口、罐底部,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大溪乡六溪村斜子岗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锛,可辨器形罐底部、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大溪乡大溪村赤坎头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砺石、石锛、陶罐、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湖坑乡六联村大坪顶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斧、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岐岭乡蒲山村牛岗嘴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石锉(石坐:经查,打不出)、石刮刀,可辨器形罐口沿、罐底部,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岐岭乡城东村暗甲子岽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箭镞、陶罐,可辨器形罐口沿和支座,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下洋镇东山村背头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陶罐、陶纺轮、红软陶片
抚市乡抚溪村才子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金谷寺背头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锛,可辨器形陶口沿、底部、支座、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大溪乡大溪村巫屋背头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纺轮、陶罐、盆、盅、豆、钵、壶、碗、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西湖寨塘背岗背头山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西湖寨坪顶岗
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大溪乡大溪村巫屋燕子坑
青铜器时代
石环、石锛、陶钵、可辨器形陶罐沿口、印纹硬陶片
湖坑乡奥杳村金竹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印纹硬陶片
湖坑乡奥杳村公王背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陶杯,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岐岭乡蒲山村茶头岗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纺轮、印纹硬陶片
岐岭乡龙湖村凉伞岽
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罐口沿、陶碗、陶纺轮、陶支座、陶豆、印纹硬陶片
下洋镇东山村暗峡墩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古竹乡大德村石山岗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印纹硬陶片
古竹乡古竹村茶头岗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上湖村横岗头后龙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石坑村前头板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下湖村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上湖村桔树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湖雷乡上南村坳头甲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石环、陶砖、陶壶、印纹硬陶片
堂堡乡村中平山里荷树坪
青铜器时代
陶纺轮、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抚溪村楼背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抚溪村下大洋坡三角窠
青铜器时代
陶砖
抚市乡抚溪村平仑山顶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抚溪村洋大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铜锣坪后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铜联村下坑仑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抚市乡抚溪村应名墩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坎市镇文馆村松光仁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坎市镇文馆村佛子甲后龙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支座,印纹硬陶片
坎市镇浮山村塔岭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有孔石器
坎市镇文馆村细高洞
青铜器时代
陶罐、印纹硬陶片
高陂乡北山村西门排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砺石,印纹硬陶片
高陂乡西陂村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可辨器陶罐形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高陂乡北山村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高陂乡西陂村神岭头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壶口沿,印纹硬陶片
虎岗乡龙溪村龙岗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洪山乡下迳村鸡子石下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砺石、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陶钵底部及口沿,印纹硬陶片
洪山乡下迳村仁横岗背
青铜器时代
石锛、砺石、石餐具,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洪山乡上迳村廖氏宗祠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砺石,可辨器形陶罐底部和口沿,印纹硬陶片
峰市乡大园村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碗底部,印纹硬陶片
峰市乡信美村湖顶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石锉、砺石、刮削器等石器,陶纺轮和陶钵,可辨器形陶罐口沿、支座、盘底部,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仙师村岭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仙师村彭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砺石、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乡政府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砺石、有孔石器、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恩前村对面
青铜器时代
石锛、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大阜村田背后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砺石、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仙师村村塘口右侧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砺石、刮削器、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岭下房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锛,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西溪乡礼田坝村沙角里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饼、可辨器形陶罐沿口、印纹硬陶片
西溪村礼田坝寨下老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陶□、罐、印纹硬陶片
西溪乡上寨村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石矛、陶罐、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西湖寨中心小学后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太平村后山
青铜器时代
有孔石戈、印纹硬陶片
金砂乡赤竹村罗屋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凤城镇大洲段店上北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箭镞、陶豆、陶□,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印纹硬陶片
凤城镇大洲段变电厂后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印纹硬陶片
城郊乡新寨村对门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城郊乡龙安寨罗前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锛、石箭镞、陶罐、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兰岗村祠堂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砺石、石箭镞、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兰岗村黄泥岗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兰岗村黄泥岗水口伯公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兰岗村联二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石箭镞、印纹硬陶片
仙师乡兰岗村联三背头山
青铜器时代
可辨器形陶罐口沿和底部,红软陶片、印纹硬陶片
城郊乡龙安寨后山
唐~宋
可辨器形瓷口沿和底部、瓷片
二、上杭场
据民国以前《永定县志》记载,唐大历四年(769年)析龙岩湖雷下堡(今湖雷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设上杭场。
三、秇梓堡
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上杭场由湖雷下堡迁至秇梓堡(在今高陂乡北山村),筑木栅为城(今已废),城壕旧址尚存。旧志载:“宋太宗淳化五年乙未(994年)升上杭场为县,割长汀南境属焉。”“至道二年丁酉(996年)徙治于白沙(今属上杭)。则秇梓堡之地实为上杭始建县治之所。”
四、文天祥设垒抗元遗址
在县东圆岭、岩永交界处,东属龙岩,西属永定,宋景炎二年(1282年)右丞相文天祥领兵驻扎筑垒抗元处。后来永定县人士筑文山亭纪念(亭现已废),龙岩人士则于亭畔立石碑以纪其事(碑今尚存)。明永定人阙恩诏赋诗吊云:“岭头犹记昔年碑,丞相南来虎节持;半壁河山经破碎,藐孤臣主更流离,于今客路空禾黍,自古忠魂想旆旗;枯木寒鸦斜照外,清风石上拜须眉。”今该址西侧属永定,东侧属龙岩。
五、太平军壁诗遗迹
清代太平军在湖雷下寨驻扎,在“馥馨楼”后侧三楼中厅墙壁上用毛笔写诗三首:“天朝虎将到来临,伐暴安良义气深;劝民不学痴迷汉,山林藏匿饿损身。”“不烧房屋不杀人,万众思何不义心;四民回头方是岸,要敬天父是好人。”另一首字迹已看不清。
六、彭坑清代窑址
1987年5月发现,在高陂乡西陂村彭坑口庵窑脚分布大量素面陶瓷片及可辨器形陶瓷底部、口沿等遗物。
第二节 古墓葬 至顶部
第二节 古墓葬
经普查,全县古墓葬18处,其中宋代2处,明代9处,清代7处。
一、宋代墓葬
郑清之墓 郑清之(1192~1251),字浩源,又名德源,号碧泉。原籍浙江温州鄞县人。官至太师左丞相兼枢密事。因谏上,被谪于上杭县梅溪(今属永定)任巡检使,为永定县郑氏始祖。卒后葬于永定城郊乡龙安寨水口。后被追封为魏群王,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更筑坟碑。该墓座南朝北,风字形,长12米,宽65米,石碑高185米,宽165米,上书“大清顺治十四年丁酉吉旦。始世祖宋左丞相位太师讳清之郑公墓。荥阳十三户嗣孙士凤等立”。三合土封顶。完整。
江百八郎墓 江百八郎系永定县江氏一世祖,宋末卒,葬于古竹乡高南村水口塔下山。该墓座南朝北,风字形,占地约100平方米,三合土封顶,石碑高1米。完整。
二、明代墓葬
卢妣李夫人(生卒无可考)墓 范阳郡坎市卢氏始祖。座落于坎市镇青溪村大坪山。该墓座南朝北,风字形,三合土封顶,占地约100平方米。明嘉靖丁未年十月(1547年)重立碑,清康熙四十年秋(1701年)重修。完整。
江文渊墓 江文渊,古竹乡高东村人,明宣德年间生。官至安徽合肥主簿,卒于明弘治年间,葬于古竹乡高北村金山古寨东侧。该墓座北朝南,风字形,三合土封顶,石砌墓边,石碑高08米,占地约50平方米。完整。
赖中峰墓 赖中峰,坎市镇洪源村人,官至湖广当德府知府。明代卒,葬于坎市镇洪源村老虎垄。该墓座西朝东,占地约100平方米,风字形,三合土封顶,石砌墓边。清康熙四十年冬(1701年)重修、立碑。完整。
三、清代墓葬
张振依墓 张振依,金砂乡下金村人,官至广西梧州府总兵,康熙十八年(1753年)卒,葬于下金村石碑下。该墓座南朝北,风字形,三合土封顶,占地约80平方米。完整。
江世春墓 江世春,古竹乡高北村人,清雍正年间生,官至广安州知州。乾隆末年卒,葬于古竹乡高北村金山寨大坪头。该墓座西北朝东南,风字形,石碑高12米,三合土封顶,占地约100平方米。完整。
游旺选墓 游旺选,字兴峰,号廷峰,大溪乡人。清嘉庆初任四品昭武都尉。嘉庆七年(1802年)卒,葬于大溪至三角塘村路旁。该墓风字形,三合土封顶,石碑高2米,宽09米,占地约50平方米,墓道长30米。完整。
廖氏墓群 在城郊乡古镇村城关中学内。八世祖葬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中为八世祖,大于两侧墓。东侧依次葬十二世祖、十五世祖墓,西侧依次葬十三世祖、十九世祖墓。风字形,三合土封顶,东南侧10米处立一对三合土塑狮。完整。
十二州县同考官墓 在城郊乡东溪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立,墓主系湖南十二州县同考官、进士,姓名不详。该墓座南朝北,风字形,占地650平方米;石碑呈屏风状,高16米,宽15米,两侧青石雕龙,刻对联:勋名自昔留青琐,吉壤于今占紫垣,横披:文澜秀挹。三合土封顶。外两侧立石雕桅竿,高12米,内两侧立三合土狮,高1米。墓顶雕花纹图案。完整。
阙廷华墓 阙廷华(1857~1909年),字豪彩,号月潭,清代武进士、御前侍卫、云贵总兵。葬于湖雷乡增瑞村葛廷坪。该墓座西朝东,风字形,三合土封顶,占地约400平方米。完整。
第三节 古建筑 至顶部
第三节 古建筑
一、文 庙
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位于今凤城镇中山路,座北朝南。前后分三落,前为文庙,后为明伦堂、情文斋、约礼斋等辅助厢房。现存文庙(即大成殿),砖木结构。殿内分布12根石柱,中2根浮刻蟠龙;殿外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历代在此设考场。辛亥革命后为道南小学,后为县政府驻地至1949年。
二、城楼、古寨
峰市河头城 原属上杭县,明万历四年(1576年),在今峰市街对岸的河头坪筑城一座,设东、西、南3门。从此,河头坪称为河头城。清代此地成为汀州府八县重镇之一,面临汀江,是水上交通要道。今尚存临江门、西门宫及街道。
金山寨 位于古竹乡高北村承启楼后侧金山山顶。寨址圆形,尚存2层高均为35米的寨底石砌平台,下层直径比上层直径长6米,上层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墙体以上已废。年代未考。
仙鹤寨 位于仙师乡芦下坝对面山顶上,永定河旋绕其下,为永定河水口(注入汀江)关键寨址。已废。年代未考。
兴化寨 在城郊乡古镇(古二村)小山包上,明洪武五年(1372年)设兴化司于此。已废。
石寨 在坎市镇长流村中华山上,距地面高70余丈,周长300余丈,有岩洞,可容百余人,清嘉庆年间乡人依岩建中华书屋。岩旁的中华庵、岩顶的魁星阁,已废。
三、古 井
东门井 座落在凤城镇东门拐角头,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深107米,内径068米,砖砌圆形井壁,石构圆形井栏,高1米。完好。
南门井 座落于凤城镇南门街,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深10米,内径138米。砖砌圆形井壁,石构圆形井栏,高1米。“泉味清冽,应汲不穷”。完好。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门井 座落于凤城镇北门,今永定县第一中学门口,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深16米,内径088米,砖石结构,石构圆形井栏。完好。水已涸。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 桥
永平桥 在虎岗乡虎东村木坑口,建于明代。单孔,石构拱式廊屋桥,桥宽43米,高30米,跨度30米,廊屋高5米,长宽与桥面相同,廊屋破坏严重,桥身完整。
砥柱桥 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在坎市镇长流村水口,单孔石拱廊屋桥。长20米,高8米,跨度124米,宽495米,孔高685米。桥墩以条石纵横叠迭,桥面为土木结构廊屋,墙厚04米。公路修通以前,该桥是长流通往坎市镇的必经之处。基本完好。
文溪桥 在坎市镇文溪村等4个村之水口,建于清乾隆年间。单孔石拱廊屋桥,长50米,高12米,宽4米,跨度25米。桥墩以条石纵横叠迭。桥面为土木结构廊屋,轻微损坏。
高陂桥 在高陂乡和兴村口,为高陂乡与坎市镇分界处,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桥横跨永定河上游两岸的悬崖峭壁之上,故取名为高陂桥。单孔石拱廊屋桥。长596米,宽75米,高1645米,跨径20米,拱门横披“长桥永泰”,左右镌有“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的对联,系清乾隆翰林院庶吉士王见川所撰。桥墩以条石纵横叠迭。桥面筑三合土结构廊屋,现在仅剩1米高灰墙。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济恒桥 座落在湖坑乡新南村,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年)。单孔石拱,廊屋木构,桥长25米,宽35米,高6米。现全桥完整,暑天可供村人乘凉。
五、塔
文馨塔 座落于古竹乡高南村水口山上,清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建。倡建人系当地名士江世春。通高40余米,呈八棱形,共8层,除须眉座为石砌外,其余是砖砌。因未修完整,无塔尖,故又称“秃尾塔”。1981年9月28日中午自然倒塌,仅存四分之一。
东华山鲤鱼浮塔 座落于抚市乡东安村东华山寺后的嵯峨石峰之巅,于清嘉庆四年(1739年)建。共4层,六角形,砖木结构,通高15米。塔内有历代游人香客的诗对。损坏严重。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寺庙、宫庵、宗祠
五显庙 在坎市镇庵排自然村,始建于明末,面阔3间,进深前、中、后3堂,前堂为主建筑,两侧为厢房。砖木结构。庙内饰龙凤、八仙、花鸟壁画。还有碑刻记载历史沿革。庙尚完整。
汤子角天后宫 在下洋镇中川村旗山,建于清康熙年间。大殿砖木结构,两层,雕龙画栋。正面左侧为土木结构两层横楼,与殿形成直角。“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严重破坏,后由华侨捐款修复。
狮宝岩庙 建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在坎市镇孔夫村燕子岩石盘上,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面阔3间,进深2间。庵后仙人洞、龙宫洞、天灯洞3洞并列。尚完整。
东华山寺、庙 在抚市乡东安村,为道人黄华音募资建造,初为庵观,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毁于兵燹,后重修改为寺。后堂为主建筑,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前堂为土木结构。庵内菩萨林立。两堂之间为天井,两侧为厢房。寺外有九鲤仙庙、关帝庙及鲤鱼浮塔。九鲤仙庙、关帝庙均土木结构,单间,歇山顶,抬梁式构架。完好。
关帝庙 位于下洋镇东联村下山甲,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土木结构,高10米,六角攒尖顶,3层,二、三层为楼阁式。完好。
金莲山庵 位于湖坑乡奥杳村金莲山,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土木结构,面阔3间,进深2间,中为天井,两侧为厢房,雕梁画栋,庵后一巨石,石腹中空,人称“出米石”。完好。
西陂天后宫 座落于高陂乡西陂村,结构奇特,为古塔宫殿式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全部落成于清顺治十九年(1662年)。塔7层,建于明万历元年(1644年),楼阁式,通高40米,一至三层为正方体,四层以上为八面体;塔基须眉座,石构;一层为土木结构,二层以上为砖木结构;八角攒尖顶,塔刹为圆形。塔周围为宫殿,塔前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登云馆、天井、大宝殿、外天井、戏台、大门、两侧平台、回廊、厢房,左右对称,大宝殿为主建筑,戏台与大门相连,均为砖木结构,举梁高8米,雕梁画栋,塔与殿连成一体。损坏严重。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当地群众集资维修大门,1986年至1987年省文化厅拨款维修塔之四至七层。
社前天后宫 座落于抚市乡社前村。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砖木结构。中轴线前为大门、戏台,中为天井,天井后面是大厅,最里面是神座大厅,左右是厢房。主建筑大厅举梁高6米,雕饰花鸟,单层。损坏严重。
胡氏家庙 在下洋镇中川村。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为明代胡氏九世铁缘公所建。清嘉庆年间、民国18年两度部分被焚,后均按原貌修复。座南朝北,中轴线自北而南依次为外天井、前厅、内天井、后厅(正厅)。庙内有200根木柱,8个厢房,20幅大型壁画。壁画大多出自著名画家宋省予(上杭县人)等人之手。中厅有清代翰林巫宜福(本县大溪人)的题联,木刻金字。庙外尚存10支石雕桅竿,高达10余米。该庙土木结构,两侧之厢房全部木构,雕饰花卉、鸟兽、人物。1983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由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捐款修缮。
第四节 石 刻 至顶部
第四节 石 刻
一、碑 刻
明代青石刻“太平门”横额 楷书阴刻,长114厘米,宽43厘米,厚22厘米,明弘治七年(1494年),嵌于县城门东城楼门楣。今城门已废,该石刻本县革命纪念馆收藏。
永全渡碑 清代,原立于今湖雷乡车前岗十二驳桥上侧,纵153米,横65厘米,花岗石,阴刻永全渡碑,下刻捐款人姓名、款数。碑题清晰,余已模糊。本县革命纪念馆收藏。
四季竹诗图石刻 清光绪年间青石刻,四幅长屏。长59厘米,宽32厘米,厚6厘米,阴刻;以竹叶构成文字,每块文字组成一句诗,合4块石刻为一首诗。另一块为石刻铭文,楷书,与竹诗图石刻相联嵌于峰市乡关帝庙内。阴刻铭文:“世传延陵十字碑为宣圣手泽三吴士大夫以得覩为聿千载而下继起称圣者厥维 关壮穆而手迹无传殊为阙典乙亥岁余承乏峰川荐绅诸君出墨刻诗竹四帙云系 鸾笔得自亲师峰川固有 关庙鸠工重锓□石庙门以彰肵夫以大圣人之手泽虽残篇断简犹将宝而贵之况此帙诗凌李杜画轹车乐文苏以竞直之姿写忠贞之操风神奕奕千古昭迥者乎以之作诗观可也以之作画观可也以之作十字碑观亦可也 光绪元年乙亥岁腊月 日吴门秦维榕谨叙”。均本县革命纪念馆收藏。完好。
游旺选等牌坊 在大溪乡五福楼(又名友龙圆寨)南侧村口,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年)。石构单间,高72米,宽65米。正面铭文自上而下依次为:“圣旨”、“都阃府”、“嘉庆七年诰赠昭武都尉游旺选,字兴廷,号廷峰。岁进士诰封昭武游讳上华,字友龙,号仰轩。邑庠生,由守御所千总恩授都司游讳联登,字莲芳,号白溪,坊冬月旦”。完整。
二、摩崖石刻
太湖古洞石刻 在湖坑乡新南村背隆之西与大溪乡黄龙村之东交界的山凹,周围环山,中凹平,形似“天湖”,故得名。东侧有清乾隆年间建的净行寺。遗石刻2处于悬崖石上:一为“锦屏玉壁”,字高70厘米,宽50厘米,正楷;一为“荷花献实”,字高30厘米,宽25厘米,篆书;均无落款。完好。
地界题刻 在洪山乡中村王寿山半山腰石道旁悬崖峭壁上,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刻,山壁上阴刻:“乾隆二十七年奉总督部堂杨布政司德府太爷高连城上杭县主王潘张勘讯结饬令立界刘廷嗣裔照契管业载土名西至分水凹在此。”楷书,每字长宽约40厘米。完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