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说,自己去医院做产检,医生建议她少吃点,她有些不理解,为啥怀孕后还不让多吃了?有育儿专家跟她说,孕妈的“下脚料”就够胎儿的营养所需了。
其实,作为二胎妈妈,对这话深有感触,我怀大宝的时候,可是没少吃,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大宝出生六斤七两,我胖了四十多斤。
孕期如何饮食,三个阶段有不同
刚怀上宝宝的孕妈,一般都会努力吃,使劲儿吃,毕竟是为了宝宝好。但这样却不一定能作用到宝宝身上。
身边有位孕妈,怀孕的时候100斤,生宝宝120斤,宝宝出生六斤多,她整个孕期都在控制自己的体重增长,对饮食也比较挑剔。等出月子已经恢复到了孕前体重。可见,并不是吃越多越好,虽然专家说的“下脚料”已经够胎儿的营养,显得有些夸张,但合理的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孕期的阶段不同,在饮食上也有不同的标准。
怀孕早期(0~3个月)
在怀孕的初期,建议孕妈们和孕前的饮食保持一致,如果有孕吐反应,可以增加食物的种类,丰富你的饮食结构,但不必要吃太多。早期胎儿从妈妈的血液中汲取营养已经足够,并不需要额外的补充。
怀孕中期(3~6个月)
在怀孕的中期,饮食以高钙、高铁为主。此时胎儿的发育进入快车道,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饮食中尽量多吃一些含钙、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预防孕期便秘情况的发生。
怀孕晚期(6~分娩前)
孕晚期以优质蛋白质以及高锌的食物为主,预防早产情况的发生。有资料记录,孕晚期缺锌是早产的因素之一,有些妈妈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孕晚期,不必要再补充了,但此时是胎儿发育的最后阶段。胎儿的大脑细胞个数也在这个阶段相对固定,因此,需要额外的补充高蛋白、高锌的食物,促进大脑以及身体其他器官的最后发育。
孕期饮食要注意哪些事情?
我在刚怀上大宝的时候,一位产科医生主任朋友,给过一份饮食建议,简称“九个一”饮食标准。我觉得非常不错,分享给各位妈妈们。
一至两杯合适的奶制品(250—500ml )
一份粗细搭配的粮食(250—300g)
一斤蔬菜,绿叶250g
一至两个水果(150—300g)
一百克豆制品
一个鸡蛋
一至两百克的肉类
一定量的调味品(不用或少用糖)
一定量的饮水量(1500—2000ml )
孕妈们也可以参照《中国孕妇膳食宝塔》进行每天的饮食调整,整个孕期的饮食全面性、均衡性和适量性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是“数量”。吃的多不一定都能作用到宝宝的身上。反而增加妊娠综合症的可能性,给分娩带来一定的困扰。
总之,整个孕期是胎儿在妈妈体内吸收营养的阶段,如果孕妈们的饮食不健康或不合理,会导致自身体重增长明显,以及胎儿的发育受到影响。合理的饮食对每位孕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尽管我们不建议孕期减肥,但也要安排好每日的膳食,才能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不是吗?
这个得分年龄而论,以5岁为分界点:
一、5岁前
一般来说,如果你家的大宝在3岁内,看到妈妈哺乳二宝,大宝可能会嫉妒大哭,甚至也要找妈妈吸奶。因为他们认为,妈妈抱着小宝宝而没有抱着自己,那是因为更爱二宝,所以他们会通过哭闹和争取跟二宝同样的待遇,迫切地想确认妈妈是否还爱自己。对于他们来说,只有妈妈给他们哺乳才能说明这点。
但如果孩子过了三岁,他们看到妈妈哺乳可能会出现害羞或不好意思,他们会说“妈妈好丑”,“妈妈羞羞”之类的话。因为3岁的孩子已经进入性蕾期,他们已经知道男女有别,朦胧地也能知道哪些部位是敏感器官。
二、5岁后
当孩子到了5岁后,他们进入了性敏感期,尤其是现在一些小男孩发育早,他们看到妈妈哺乳,身体可能会出现生理反应,所以妈妈给二宝哺乳要尽量避开大宝。但如果无意让孩子看到也不必太紧张,只要适当引导一般也不会有影响。
跟面对3岁后的大宝一样,妈妈以坦然的态度告知大宝反而会比故意不作任何解释会更好。比如说:“这是二宝在吃饭,她/他因为还没有像你一样长牙齿,所以要喝妈妈的奶。你小时候还未长牙齿时也是这样喝奶哦,但是你以前喝得又快又饱,小宝宝要向哥哥/姐姐学习呢。”
故意顺便称赞一下大宝,有助于消除大宝的嫉妒情绪,大宝也会变得坦然——原来妈妈的胸部是小宝宝的“饭”,自己以前也是这样过来的,知而不惑,也能消除负面影响。不仅能拉近大宝二宝的距离,还会消除大宝心中的好奇。
但面对年龄越大的大宝,尤其是男孩子,宝妈哺乳二宝越要避开,特别是二胎开放后,不少家庭的二胎年龄差距很大,最好要处理好。
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以来,二胎生与不生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不生的理由有很多:精力不够、钱不够、人手不够、老大不同意等等;但是更多的是在犹豫的声音:怕生了老二之后就忽略了老大,做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让老大受委屈。
甚至于很多生了二胎的父母也在问“为什么生了二胎之后,越来越不喜欢老大”“你对两个孩子的感情是一样的吗”“生了二胎之后,你们的老大还好吗”之类的问题。
相对于老二,大家更担心生完二胎之后老大的生活环境,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老大的期望值在不经意中发生了变化。
孩子没变,变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诚然,面对呆萌、可爱的老二以及到了狗都嫌年龄的老大,两个一对比,大家都会更喜欢老二。尤其在辅导老大作业鸡飞狗跳的时候,老二小企鹅一样一摇一摆地扭过来甜甜的叫声妈妈都能让我们飙升的血压瞬间降下来,马上就喜笑颜开。
此刻心里不禁默默感叹:为什么老大老二相差这么大?老二简直是天使,而老大我们只能心里默念三遍亲生的。
可是别忘了,老大也是从老二这样萌萌的时候过来的啊,他也曾是我们爱的不行的心头肉,我们也曾因他牙牙学语叫的第一声妈妈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曾多次看到他的睡颜感叹生命的神奇,也曾默默的在心里暗喜他满足了我们对孩子的所有幻想。
他乖巧我们喜欢,淘气我们也喜欢,甚至很多人生老二的初衷也是为了给老大一个陪伴,在生老二之前也多次暗暗下定决心:即使生了老二,也要一切以老大为主。
那是什么变了呢?是老大,是老二,亦或是我们自己?
孩子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对老大的期望值。
只有老大的时候,我们对他的要求可能只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好好吃饭之类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老二之后,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是不是期望他能自己安静一点,自己跟自己玩一会,好让我们有时间去照顾二胎,或者有自己喘息的独立时间?在老大跟二胎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期望他能够懂事一些,不求学孔融让梨,但求他能跟老二和平共处?在照顾二胎分身乏术的时候,是不是也期望过他能帮你搭把手?
我们在不自觉中提高了我们的期望值,而一旦他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变的失望。
而对老二,我们却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只要他健康就好了。我们对他的期望太低,以至于他稍微做一些我们期望之外的事情,我们都会觉得太喜出望外了。是的,喜出望外,而这个望,大概就是期望吧。我们的预期是达到期望值,一旦超出期望,我们会非常高兴;但若是低于期望值,我们就会心生怨怼。
一碗水端平是个伪命题
有了二胎之后,对两个孩子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吗?这是很多人在讨论的问题。而我认为,一碗水端平,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我有一个阿姨,她有两个女儿。老大因为成绩不好没读大学,早早的辍学去打工;老二成绩不错,读了不错的大学。在两个孩子结婚买房以及带孩子的问题上,阿姨的处理是这样的:因为老大没读书,生活相对辛苦,阿姨不仅在老大买房的时候出钱也替老大带两个孩子;对老二,因为读了大学,比姐姐生活好一些,所以即使老二家里没人带孩子也不肯去带,买房时更是一分钱没出。她认为这是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站在阿姨的角度,她把老大没读大学的钱给老大买房,她认为是做到了公平;但是在老二看来,这是一碗水端平了吗?
所以一碗水端平,这碗水是谁心里的水?是父母心里的,还是老大、老二心里的水?
另外,对于端平端不平,每个人心里的标准的都不一样,一万个人心里就有一万种答案,站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答案就不同。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在养娃的态度上,我们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养老大更多时候是在摸索,摸索路上难免有失误,而这些失误在养老二时我们会尽量避免。
两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养育每个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困难不同,即使是遇到的情况和困难相同,因为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我们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绝对的端平是不可能的,也无需因为端不平而自寻烦恼。
不期望一碗水端平,但要保证碗的两边都有人端
但是一碗水端不平,所以就不端了吗?
如果大家都只去关心一个孩子,而长期忽略另外一个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被忽略、被指责的环境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i 两个孩子都要有人关注,不能大家都只关注一个
在一个家庭里,有人关注老二,就要有人关注老大,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们家哥哥6岁,妹妹1岁。妹妹正是呆萌、可爱的年龄,而哥哥正是处于狗都嫌的阶段。
没有妹妹之前,哥哥在家里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妹妹出生之后,哥哥的地位就变成了集万千指责于一身。跟呆萌可爱的妹妹一对比,哥哥的所有优点都被缩小,而所有缺点都被放大,于是哥哥的家庭地位一落千丈。有那么一阵子,他只要一回到家,家里几乎都是指责的声音。
因为孩子还不懂如何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反抗、对抗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性格也变得更敏感,反而对妹妹更敌视,对大人也开始心生愤恨。
直到他开始狠狠地打妹妹,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在现实生活,如果我们能够采用一些实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习惯,的确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能让我们每天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今天的自己比昨天进步了,倚天面对一个全新的自己。
就比如说我吧,我就有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必将先喝一杯凉白开水,再去厕所,可以说这个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的,并最终也一直坚持下来,如果你一天没有按照这个习惯去做,总会觉得少点什么的,这也说明这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我相信这样一个好习惯,也会受益终身的。
再者,比如说,每天晚上给自己的明天制定一些计划,并将一一的区完成,还有就是每天都有看书的时间,书中的知识是我们永远吸不完的海洋,一定要每天充实一下自己。
还有就是天天努力尝试一些新鲜的实物,比如学一项技能等等,每天去跑步,锻炼身体,见人微笑,性格开朗,要努力地去寻找快乐,不要被动,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主动。
首先,不要觉得没有处理好两个宝贝的关系而觉得内疚
由于大宝的这位孩子的年龄、性别、性格及养育方式等原因,很可能在接纳二宝时,不同的孩子本身就具有不一样的心理。比如,相对来说,女孩的心理比较敏感,如果大宝是女孩,在接纳二宝时就容易东想西想,比较粘乎。而男孩在接纳弟弟妹妹时就会淡定许多。当然,二宝的性别对于大宝来说也是一个接纳的心理因素。比如,姐姐接纳妹妹相对淡定些,姐姐接纳弟弟更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我家是两个女儿,相对于大女儿——小儿子来说,关系好处理得多。但是,与大儿子——小女儿的家庭相比,大宝的心理就更加敏感。可见,同样的俩孩子妈,由于两孩子的性别不一样,面对的问题可能也会不一样。
第二,要提前让大宝在心理上接纳二宝
曾听说很多孩子在不愿意妈妈再生弟弟妹妹时而有了弟弟妹妹,结果,大宝对弟弟妹妹“下毒手”的机率就很高。有些孩子曾明确告诉父母:“不喜欢弟弟妹妹,我会打他,把他扔掉!”等等。
为了避免大宝的内心冲突,妈妈最好能够在二宝到来之前就让大宝喜欢上二宝。
比如格格,在3周岁前一直是不要弟弟妹妹的,所以,我和她爸爸一直是按兵不动。3周岁后的格格,突然对弟弟妹妹有了期盼,总是催促我再生一个。
当然,对于妈妈来说,最应该让大宝了解的是即将到来的角色变化,引导大写应该怎样做好将来的哥哥姐姐,以及哥哥姐姐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以下记录于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 格格3岁1个月25天
最近,格格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妈妈,你再生个妹妹吧,我要当姐姐!”
我故意为难地说:“生孩子又不是你说想生就生的,很痛苦的!”
格格说:“不就像拉屙屙一样吗?”
我顿时无语。婴儿如何出生,格格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我总不能用我那可怕的剖腹产去吓唬孩子吧。
于是,我只好红着脸说:“好吧,妈妈努力给你生个妹妹!”
为了确保格格不是随意说说,我又开始追问:“妹妹出生后,你会爱她吗?”格格说:“我会的。”
“你会给她喂奶吗?”“我会的,不过你要先泡好奶粉。”
“你会把你穿过的衣服给她穿吗?”“我会的。”
“你会把自己的玩具和她分享吗?”“我会的。”
“你会给她讲故事吗?”“我会的。”
。。。。。。
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我又说:“如果妹妹出生了,因为她是小婴儿,需要妈妈抱,需要妈妈喂奶,需要妈妈把屎把尿,需要妈妈每天晚上陪她睡觉,那你就不能和妈妈一起睡了,你要和爸爸一起睡,或者和外婆一起睡,你愿意吗?”
“我愿意。”格格如是说。
如今,格格确实是这样做的。虽然和爸爸睡觉的格格经常会要求与我同睡,她总是会对我说:“妈妈,你照顾好小宝来陪我睡觉!”可见,小宝出生前对格格的教育还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如果孩子对于弟弟妹妹还不接纳,可以提前让大宝与多子女家庭接触,让大宝了解到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是非常正常的。
第三,让大宝感受到妈妈永远爱她
孕期的一天早上, 我和格格一起吃早饭,虽然没有胃口,我还是一口一口地喂自己吃饭。这时,格格撒娇道:“妈妈,我想要你喂。”
我指了指肚子,说:“妈妈现在要喂肚子里的小宝宝吃饭,你是大宝宝了,自己吃。”
前几次,这个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但是,今天,格格竟然想了想,对我说:“妈妈,你不是有两只手吗?一只手喂小宝宝,一只手喂我吧!”
我惊呆了。如果从格格的角度来说,这个做法无疑是最公平的。
两个孩子,一碗水要端平,不就是一手喂一个吗?
对于格格来说,二宝一住进妈妈的肚子里,就意味着与她分享妈妈,意味着失去,失去在家中唯一的地位,失去爸爸妈妈对她独一无二的关注。而这个变化过程,其实是我们很难理解的。
每一位妈妈都会说,虽然有了小宝,但是,我对大宝的爱没有减少。是的,我们的内心是这样的,但是,我们的行动和语言是不是也让大宝感知到了呢?爱大宝一定要让大宝知道,而不是在内心偷偷地爱。
我曾无数次向格格保证,不管小宝表现如何优秀,妈妈永远爱她。因为,格格是格格,蓉蓉是蓉蓉,两个宝贝都是独一无二的。她和小宝一样,永远是妈妈的宝贝。
虽然这话听起来比较俗气,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无疑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格格在外面听到别人向她说妈妈不爱她,爱妹妹的时候,她曾理直气壮地回应对方:“不对,妈妈永远爱我的!”是的,格格知道妈妈对她的爱是坚定不移的。这就是我经常向格格说爱她的根本原因。
第四,一定要留出给大宝的专门时间
虽然,小宝的到来让我感到非常忙碌,甚至连睡眠时间也少了许多。但是,我依然觉得,牺牲睡眠时间也不能牺牲单独陪伴大宝的时间。因为单独陪伴对于大宝来说非常重要,这能够让她感受到,她在妈妈的心目当中依然是独一无二,无人替代的。
出了月子,我就立刻去幼儿园接格格放学,当我出现在幼儿园时,格格兴奋的神情马上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月子后,我马上去幼儿园陪格格练琴,并把她拉下的课慢慢补上;暑假时,我还单独陪格格去游泳,让她感受到作为大宝的优越感。
我发现,我留给格格的单独时间越多,她越不会嫉妒我照顾小宝。因为她已经明白,妈妈有时候要照顾小宝,有时候要照顾她,她无需嫉妒。
第五,要让大宝感受到当大宝的好处
早在怀孕时,我就和格格一起共读了描写同胞关系的绘本故事《彼得的小椅子》《小凯的家不一样了》《隧道》《小象欧利找弟弟》等。这些绘本从儿童的角度,深刻地描绘了孩子的这个心理变化过程。我想,我必须努力为格格营造一种小宝能够给她带来快乐的场景。
格格曾经无限向往双层床,尤其是带滑梯的。我也曾两次带她在华康名家私看过。怀孕后,我答应她:“等小宝生出来,妈妈就去买双层床。因为两个宝宝需要双层床来睡觉,你说呢?”
格格兴奋地说:“好啊,床上要贴好名字,我要睡上面,贴上兰蕙荃,下面给小宝睡,TA还太小了,不能爬那么高。”
“那妈妈睡哪里呢?”我明知故问道。
“妈妈和爸爸睡拖出来的大床。”瞧,多么节约空间,一张床,可以睡一家四口。
几天后,我就与格爸商量把这件事情落实了,因为,我感觉,让格格得到双层床可以让她明白几个道理:第一,因为妈妈怀上了小宝,她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双层床,因为双层床是给两个孩子睡的;第二,因为格格需要把小时候睡觉的小床让出来给小宝睡,所以她就可以得到双层床,因为她长大了,需要睡大一些的床了。第三,我希望格格通过得到双层床能够明白,有付出就会有得到。比如,她以后把自己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玩具都拿出来给小宝,她就能够得到新的。第四,我想让格格明白,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不一定要独占着。正像双层床,如果一个宝宝睡双层床,就没有多少乐趣了,两个孩子一起睡,那才叫真正的快乐。
格格得到双层床后,非常高兴,我也趁机向她灌输妹妹的出生不但不会夺走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而且她还能够得到妹妹的爱,她还能够充当妹妹的老师。于是,格格对于自己的大宝角色更加喜爱。
小宝出生后,我们也总是让她明白,作为大宝,她有权利做许多事情,而小宝因为是小婴儿,许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格格弹电子琴时,小宝总是扑过去捣乱,格格经常对小宝说:“小宝,你现在还不能弹电子琴,等你长大了姐姐教你!”而我,则总是附和着说:“是啊,姐姐真能干,会弹琴,小宝长大了可要向姐姐学习哦!” 每每此时,格格总是一脸自豪。
第六,让大宝参与到孕育养育小宝中来
早在我怀孕时,我就努力让格格知道,有她的帮助,妈妈的怀孕才会更加顺利和愉悦,增强格格的成就感。
比如,怀孕时从绘本馆回家,走楼梯的时候,我就会假装走不动,对格格说:“妈妈肚子里有小弟弟小妹妹,实在走不动了,你能够扶我上楼吗?”这时,格格总会把她的小手伸向我;有时候,我靠在床上说:“妈妈今天太累了,腰酸背疼的,有人愿意为我敲个背吗?”这时,格格总会轻轻地帮我敲背,并问:“妈妈,这样舒服一些了没有?”而我总会夸张地说:“有格格这个大宝可真好啊,真是妈妈的好帮手!”
每当我需要给小宝喂东西的时候,我总是说:“小宝,你看姐姐多能干啊,会自己吃饭的,你现在还小,不会吃,妈妈喂一下。你要快快长大,像姐姐一样自己吃饭哦!”格格听了,也会拿东西来喂小宝,并无限乐意。
小宝出生后,我也是经常叫格格来帮忙,比如,叫她帮我看一会小宝,帮我拿东西,每次格格做完我总要感谢她,因此,格格对小宝的感情非常好。正如格外婆所说:“格格总是不断地亲吻小宝,不胆亲小宝的脸,连小宝的脚,脚趾都会亲,两人好得不得了!”
是的,只要格格一回家,立刻寻找小宝在哪里,如果没看到小宝,立刻问我小宝去哪里了;只要格格一起床,立刻跑到小宝的房间去找她玩;而小宝呢,只要一见到姐姐,奶都不吃了,眼睛一直追随着姐姐,姐姐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第七,给二宝也要设定一些规则
虽然规则一般要在2岁以后才建立,但是,为了让格格明白,妈妈并不是对她一个人有许多规则方面的要求,我总是当着格格的面诉说一些规则给几个月大的小宝听。
比如:“小宝,睡觉的时候可不能大声地哭哦,这样会影响姐姐睡觉的!”——这样,当小宝睡觉时,我要求格格小声说话就容易被格格接受;
小宝无意当中踢到格格时,我会说“小宝,你不能这样踢姐姐哦,姐姐会疼的!”——这样,格格对小宝动作粗鲁的时候,我批评格格她就比较容易接受;
当着格格的面向小宝阐述这些规则,更重要的作用其实是让格格明白,妈妈对大宝和小宝其实是公平的,虽然小宝还小,妈妈对她也是有要求的。
写了这么多关于关注大宝心理的,其实我还想说说有关于二宝心理的。我发现有许多二宝会利用妈妈关心弱小的心理,表现出更加粘人,霸道等行为,因为小宝还小,我还没有真实的案例,但是我已经发现苗头,小宝察言观色的能力特别强,独占心理也很强。比如,我喂奶时,小宝不允许我一边喂奶一边与人聊天,她会哭闹,一定要求我专心喂奶。所以,接下来,如何避免小宝利用我们对她的关爱来争宠,是一个新的课题。
总之,作为俩孩子妈,耐心,耐心再耐心,认真地倾听孩子敏感的内心,努力关注到大宝的内心的情感需求,自始至终给予孩子真真实实的爱,孩子才会在爱的沐浴下,学会去爱二宝,爱父母,爱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