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淮海戏、昆曲、淮剧、扬剧、通剧等。
1、淮海戏
淮海戏,江苏省淮安市、连云港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淮海戏是江苏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及徐州市、盐城市部分县区,至2019年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淮海戏唱腔音乐丰富多彩,有男腔和女腔的区别。
淮海戏唱腔的特点是乐句结尾突然翻高八度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淮海戏的一些表演身段明显脱胎于苏北农村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008年6月14日,淮海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104。
2、昆曲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
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3、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
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2008年6月,上海淮剧团、 江苏省盐城市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江苏省淮安市、泰州市联合申报的淮剧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月,扬州市宝应县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入选江苏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扬剧
扬剧,是江苏省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地区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一带。
它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
扬剧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有生、旦、净、丑等,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
2006年5月20日,扬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Ⅳ-56。
5、通剧
通剧,是江苏南通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僮子是民间的巫师,是从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发源而来,在南通一带形成南通僮子这种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师。
僮子在祭祀、祈祷、招魂等活动中进行舞蹈歌唱,渐渐把一些故事、七字调加入唱词中,这种歌唱方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慢慢传播开来,最后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剧。
——昆曲
——通剧
——扬剧
——淮剧
——淮海戏
** 《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真实的人物。
**《阿甘正传》中,阿甘只是因为想跑步,结果几次穿越了整个美国。现实中也真有其人,这便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Stan Cottrell。他出生于1943,传说童年的他个子很矮,智商也不高。
12岁那年,在赢得当地的一项100码短跑竞赛后便开始了他漫长的跑步生涯。跑步几乎为Stan赢得了一切,比如他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的原因是“because of your running”。
自1955年起,Stan Cottrell跑完了相当于环绕整个地球的75倍多的路程。他曾两次长跑穿越美国,80天穿越欧洲12个国家,两次穿越多米尼加共和国,两次穿越越南,1984年长跑穿越中国。
其中,1979年他打破了在24小时内完成了长跑距离最长167英里的纪录,并于1980年创造了48天内跑步穿越美国3103英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阿甘正传》中阿甘的传奇故事无不感动着所有能在故事中发现自己缩影的观众们,阿甘凭借其美好的精神品质被无数观众引以为学习的榜样。
本文将通过介绍阿甘传奇的人生故事,从而侧面揭示美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和美国的政治矛盾激化等现象。通过深度剖析阿甘的性格更进一步指引所有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青年人一个明亮的方向。
《阿甘正传》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G7Q6Ks9EU3OUQsik6QMcA
pwd=irba 提取码:irba一、昆山杜克大学有几个校区
昆山杜克大学只有1个校区,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杜克大道8号,该校是一所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合作创办的非营利性中美合办高校,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作为合作支持方参与建设。
二、昆山杜克大学简介昆山杜克大学是一所非营利性的中美合作办学机构,由美国杜克大学和中国武汉大学联合在中国江苏省昆山市创办,旨在开创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来自中国及全球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项目。昆山杜克大学于2013年9月获得中国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并于2014年秋季迎来首批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第二校园国际化学习学期”学生。
2018年8月14日,昆山杜克大学举行2018年本科新生开学典礼,标志着学校正式开启四年制本科学历教育。首届本科新生来自全世界27个国家,其中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为主要学生群体。
昆山杜克大学以引领高等教育的未来为目标,凝聚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传统,承载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响应不断变化的全球高等教育需求的共同愿景。两所创办高校丰富的历史传承将激励昆山杜克大学不断追求学术卓越与正直,并以知识服务于社会。昆山杜克大学设置的学术项目面向社会的未来需求,以通识博雅教育传统为基础,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作为一个国际化知识性群体,昆山杜克大学鼓励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学习。学校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师生为其全球化学习环境贡献多元化的视角与经验。昆山杜克大学的创新性学术项目将激励学生掌握严谨的学术课程,激发创新思维,为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开发创造性的解决途径,不仅为学生在具体领域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更致力于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和世界公民。
昆山杜克大学为学生营造的是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多样化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寻求新的知识。昆山市毗邻上海市和苏州市,高速公路和高铁交通十分便利。昆山市是商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制造业中心,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昆山杜克大学校园占地200英亩,位于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内,配置了先进的教室和会议设施、图书馆资源、师生宿舍、餐厅、及休闲设施。多功能的会议场所、休息室和学习区可供学生自习或集体讨论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参与丰富多样的校园学习生活。
“君子如珩,美人如佩”出自明代文人文震亨的《长物志》。
原句为:于身为长物,于世为闲事。君子如珩,羽衣昱耀。
释义为:这件事对于自身是有价值的东西,对于社会就是闲事。君子好比是美玉,披上羽衣则会更加明亮耀眼。
《长物志》未明代文震亨著,成书于1621年,共12卷,收入《四库全书》 ,作者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的曾孙,天启间选为贡生,任中书舍人,书画咸有家风,平时游园、咏园、画园,也在居家自造园林。
《长物志》一书完成于崇祯七年,全书十二卷,直接有关园艺的有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五志,另外七志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亦与园林有间接的关系。相比于《园冶》 ,《长物志》更多地注重于对园林的玩赏,与《园冶》更多地注重于园林的技术性问题正可互为补充。
此外,《园冶》因为是立足于江南的造园实践,而江南花卉繁茂,水源充沛,所以计成对此措意不多;《长物志》则主要是针对北方的造园实践,而北方草木珍稀,水源犹缺,所以,文震亨对此的重视尤见匠心。
扩展资料:
文震亨与《长物志》:
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江苏苏州人,中国明朝末年的画家,生于明万历十三年,卒于清顺治二年。他是明代书画家文徵明的曾孙,文氏本人以诸生卒业于南京国子监,以琴、书誉满禁中,并于天启中,以恩贡出仕中书舍人。此后因明末的朋党之事饱受牵连。诗文书画,均能得其家传,对于文学、书画、音乐、造园等,均有素养。平时游园、咏园、画园,也在居家自造园林。
《长物志》书成于崇祯七年(1621),共十二卷,分别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长物志》长期做为园林设计的典籍,因此以往对这本书的研究大多是从园林设计或建筑的角度进行考量的 ,因此多与《园治》进行比较。
《长物志·卷三·水石》,分为广池、小池、瀑布、凿井、天泉、地泉、流水、丹泉、品石、灵璧石、英石、太湖石、尧峰石、昆山石、锦川、将乐、羊肚石、土玛瑙、大理石、永石等十八节。水、石与植物、建筑等同为构成园林景观的要素之一。
《长物志·水石》卷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置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又须修竹、老木、怪藤、丑树交覆角立,苍崖碧涧,奔泉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约略其名,匪一端矣。
《长物志·水石·品石》说:“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然二种品甚贵, 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便属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横石以蜡地而峰峦峭拔者为上。”《长物志·室庐·阶》中说:“自三级以至十级,愈高愈古,须以文石剥成。以太湖石叠成者,曰‘涩浪’,其制更奇,然不易就。复室须内高于外, 取顽石具苔斑者嵌之,方有岩阿之致。”
《位置·卧室》说:“庭中亦不须多植花木,第取异种宜秘惜者,置一株于中,更以灵璧、英石伴之。“《位置·敞室》说:“置建兰一二盆于几案之侧;奇峰古树,清泉白石,不妨多列。
从以上的置石论述中可以看出文震亨对园林家居置石的理论水准,可谓是精彩独到,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把园林置石提升到与心灵相通的高度和广度,实在是奇石理论界中的集大成者。文震亨也遭到阮大钺等人的排挤。清军攻占苏州后,文震亨避居阳澄湖。当清军推行剃发令时,这个文弱的书生做出了他最后的选择,他“闻令,自投于河,家人救之,绝粒六日而死。遗书曰:‘我保一发,下觐祖宗;见曹无堕先志。‘”
一代名贤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地方志人物传记材料中被归入“忠义”中。其仕途并不顺利,但因其家学传统在文化生活上面有一定造诣,同时因其殉节而死的结局,给人的印象大致是一个仕途不顺,幽居山水,不失传统士大夫气节的文人形象。享年61岁。乾隆四十一年(公园1776年)被追谥为“节憨”。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