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节怎样过历史习俗,诗词图画及来源统

踏青节怎样过历史习俗,诗词图画及来源统,第1张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后来则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踏青的起源,也与上巳节的出现有关。上巳节,日期为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故而得名。其源头可追溯到远古,即夏代之前的仍处于母系氏族的男女择偶制度,当时未有婚娶,实行的是一个氏族和另一个氏族的季节性的群婚制度。后来发展到对偶婚,进入父系社会又有了婚娶之礼,出现了父系家庭。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被寒风禁锢在屋内的青年男女们迎来春天,迎来繁忙的耕种、生产生恬,同时也有了择偶相配、生育的需求。这样人们便在祭祀地神(社神)、春神求农业丰收之后,又祭祀女性的生育神兼媒神以祈求子嗣繁衍,同时男女互相择偶,歌舞欢会,然后相配。当时,踏青的古俗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展开的:迎来春天、迎祭生育神、沐浴祓禊,以求多育;男女青年则求偶,要春嬉、欢会、歌舞、放纵。另外还有跳傩驱疫、求雨雩礼等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上巳节,春游踏青也成为民俗活动。据《韩诗》:“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续汉书礼仪志曰: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涤祓除宿垢,为大洁”。这时踏青活动的主题,突出了“招魂续魄,拂除不祥”的“沐浴祓禊”。据《论语·先进》记载:“莫(暮)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王充《论衡·明雩篇》解释为:这是一种多人在渡沂水时表演像龙一样的行列舞蹈(另一种解释:是描写几个大人与儿童在沂水中游泳,然后到舞雩台上吹风的情景)。舞雩是在暮春时举行的一种祭礼,含有龙崇拜及祈雨等多种内涵。这里不仅记载了祭祀性的“舞雩”, 还描写了当时的春游踏青活动。

秦代以后,上巳节中过于放纵有关的节俗逐渐遭到禁止。除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风俗以外,只有迎春、踏青等少部分活动得以流传,而原有的求配偶、求生育的性爱色彩渐渐消弭。

汉代基本上承袭了先秦的“迎春”的习俗。除皇帝率百官举行“迎春仪”外,各郡县也有迎春之礼。如《后汉书·祭祀志下》载:“(县邑常于)立春之日,皆青幡帻,迎春于东郭外。令一童男冒青巾,衣青衣,先在东郭外野中。迎春至者,自野中出,则迎者拜之而还,弗祭。”此外,在春和景明的季节里,帝王贵族们常借迎春之仪游览春色。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令天下大酺五日”[1]。后汉明帝、章帝、和帝、安帝、灵帝、献帝都常于春季出游。郡县官吏也常以劝农为“春行”。汉代还有春日采风习俗,据《汉书·食货志上》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绚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可见,这种劝民农桑的迎春之仪,已远不止仅仅“礼拜”而已,而是在演礼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赏心悦目的余兴节目。

关于民间春秋郊祭,《盐铁论·散不足》中曾记载说:“今富者祈名狱,望山川,椎牛击鼓,戏倡舞像;中者南居当路,水上云台,屠羊杀狗,鼓瑟吹笙;贫者鸡豕五芳,卫保散蜡,倾盖社场。”可见汉代的踏青风俗的盛行。

魏晋之后,上巳节改定在三月初三日,《宋书礼志二》记“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故多称三月三,但文人一般仍称上巳。不过,上巳节的古俗逐渐被水滨裢禊、曲水流觞、踏青等活动取代,而成为游春娱乐的盛会。《晋书》载:每年三月初一至初三,人们依然出外踏青。《西京杂记》卷三记载:“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晋代后又有许多娱乐,如临水浮卵,浮枣,曲水流觞等,十分盛行。

“曲水流觞”是在水溪旁结聚宴饮,也称“流杯曲水”。晋朝会稽人王羲之《临河叙》说:“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这位人称“书圣”的王羲之曾于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与谢安、孙绰等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相聚,赋诗,流觞宴饮,写了一篇流传千古的名作《兰亭集序》:“永和九年(353),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虽然这次聚会是“修楔事”,但宗教的色彩已淡薄,文章实际描写的还是春日郊游盛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说:“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楔饮踏青,亦是此意。”可见,春日踏青这种习俗活动在民间的普遍。

(1)隋唐

隋朝时期,踏青也是一项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动。尤其是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士女游春活动最盛。隋朝时,著名画家展子虔绘《游春图》,对明媚的春光及人们成群结队游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绘。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权作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唐代诗人王维诗句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一方面说明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清明”与“上巳”渐渐融合的趋势。

唐代的踏青更为盛行。如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据史载,唐代从农历正月十五至清明节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一直有人热衷于踏青。如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各乘车跨马,供帐子园圃或郊野中,为探舂之宴。”正月十五时,青草或许刚冒出小芽,然而性急的城里人就开始了“探春”活动。另据《旧唐书》记载,唐代宗曾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往郊外踏青:“大历二年二月壬午,(代宗)幸昆明池踏青。”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也记载云:“唐上巳日,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唐代郊外踏青活动的盛行,由此可见一斑。

唐诗中描写踏春活动常把时间定位在三月三前后,唐诗题目中出现“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有八十多首,其代表性意象就是祓禊和踏青。刘商“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词”(《上巳日两县寮唆会集时主邮不遂驰赴辄题以寄方寸》)很典型。而白居易《会昌春连宴即事》写他与刘禹锡、王起三人宴会联诗,这年寒食、上巳二节相连:“元年寒食日,上巳暮春天。鸡黍三家会,莺花二节连。”而刘禹锡联句云:“陌喧金距斗,树动彩绳悬。姹女妆梳艳,游童衣服鲜。”游女如云,衣饰鲜艳,说的就是上巳的踏青活动。这时,正是杨柳初上的季节,所以唐诗中描写踏春活动时,一般都用杨柳衬托。如张祜的《爱妾换马》诗有“婵娟踱蹀春风里,挥手摇鞭杨柳堤”(《全唐诗》卷五一一)的诗句,张籍的《江南春》更有“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全唐诗》三八四)的描写,在杨柳吐丝的春天,也正是踏春游赏之时。

(2)宋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辅以春游踏青的传统节日。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不过,宋代的踏青活动,大多集中在清明节。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说:“清明节,公子王孙富室骄民,踏青游赏城西。”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人们借清明上坟的机会,在郊外踏青聚会,以至“四野如市”:“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春天郊游踏青,这个节令活动与清明节日结合在一起,相沿成俗,内容也为之一变,娱乐身心的意义取代了宗教祭祀的寄托,更加盛行了。宋时诗人吴惟信诗云:“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株扬柳属流莺。”对当时春游自昼及暮,笙歌如痴的盛况可谓描摹得淋漓尽致。

南宋以降,踏青更盛。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中说:“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州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水面画楫栉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歌欢箫鼓之声振动远近,其盛可以想见。偌大的西湖中,竟至“无行舟之路”;长长的西湖岸边,也“几于无置足地”,这种热闹景象,即使在今天,也难得一见。”[2]

元代,踏青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体育活动。喜欢歌咏而且强健有力的生命状态的杨维桢在《崔小燕嫁辞》一诗中写道:“崔家姊妹双燕子,踏青小靴红鹤嘴。”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崔家姐妹体态矫健,充满活力,一改过去诗中的“美女”纤弱、慵懒、哀怨、娇贵之类的感觉。

(3)明清

明代踏青与宋代一样,主要借清明节扫墓时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还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桥》中说:“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在明人谢肇涮的《五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北人重墓祭,余在山东,每逢寒食,郊外哭声相望,至不忍闻。当时便有善歌者,歌白乐天寒食行,作变徵之声,坐客未有不堕泪者。南人借祭墓为踏青游戏之具,纸钱未灰,舃履相错,日暮,墦间主客无不颓然醉倒。”踏青虽在一年之春,但具体时日常有出入。明朝冯应京、元朝费著、唐朝李淖,分别在文中指明踏青时节为正月初八、二月二日、三月初三。农历二月二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而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此外,踏青时节除了登山临水,游览春光之外,人们还同时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娱乐活动,诸如放风筝、荡秋千、蹴鞠、牵钩(拔河)等,内容更为丰富。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记载了当时杭州清明寒食时节踏青时还有百戏活动:“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阗集而酒尊食罍,山家村店,享餕遨游,或张幕藉草,并舫随波,日暮忘返。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飞钱、抛钹、踢木、撒沙、吞刀、吐火、跃圈、斛斗、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明清以来,踏青风俗亦然。《温州府志》记载:“清明扫墓而祭多有邀亲朋,拏舟击鼓铿金类游湖者。”《杭州府志》说:“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谓之探春。画舫轻舟,栉比鳞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岳王坟、卢舍庵,后入西陵桥、放鹤亭、比来皋亭山、刘坟村。每当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锦,游人多问津焉。”《金华府志》:“清明日,人家门户插柳枝,长行赏郊外名曰踏青,前后十余日祭扫先坟。”绍兴地区还在踏青时节进行祭祀大禹活动。《绍兴府志》记载:“三月五日俗传禹之生日,禹庙游人最盛。无贫富贵贱,倾城俱出,士民皆乘画舫,丹垩鲜明,酒樽食具甚盛,宾主列坐,前设歌舞。小民尤相矜尚,虽非富饶,亦终岁储蓄,以为下湖之行。春欲尽,数日游者益众。千秋观前一曲亭亦竞渡不减西园,至立夏日止。”

清初潘荣陛所著记述北京岁时风物的专著《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也详细记载了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每至春回大地、草木皆绿的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兴致勃勃结伴前往郊外踏青,游玩、放风筝。特别是从清乾隆年间起,所修的许多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中都记载了清明时节踏青、放风筝的情景。

直到今天,春游踏青活动仍为人们所喜爱

1 关于鱼好吃的诗句

关于鱼好吃的诗句 1描写“鱼好吃”的诗句有哪些

1、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先秦:佚名) 译文: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2、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先秦:佚名)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

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3、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4、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译文: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6、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7、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

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宋代:佚名) 译文: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

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8、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

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

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宋代:刘辰翁) 译文:请君暂且停留,让我草草准备一顿蔬菜淡饭,前晚也正是这样的时辰朋友聚宴。

斟满深深的酒杯,想共同高歌一曲圆亮婉转,打翻酒杯洒湿了春衫袖子的半边。空自皱紧眉端,看斑斑白发守在离宴之前,仿佛人人都曾有过这种忧烦。

临到分别执手相看,可叹往日谈笑间评点文心,清高疏狂地鉴赏乐曲,这等聚会不知何时才能重见!9、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宋代:苏轼)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10、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译文: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 译文: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12、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采薇》(先秦:佚名) 译文: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13、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两汉:佚名) 译文: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1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译文: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15、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先秦:墨子及弟子) 译文: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

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2形容鱼好吃的诗句

1、《江南弄》

唐代:李贺

原文: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2、《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3、《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原文: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文: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

4、《渔歌子》

唐朝:张志和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5、《初到黄州》

北宋:苏轼

原文: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3描写“鱼好吃”的诗句有哪些

1、《江南弄》唐代:李贺 原文: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

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

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2、《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宋代:欧阳修 原文: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文: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

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

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 3、《长安晚秋》唐代:赵嘏 原文: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4、《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小雅·南有嘉鱼》 先秦:《诗经》 原文: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译文: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南方出产鲜鱼美,鱼群游动随水流。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悠悠。南方有树枝条弯,葫芦藤蔓紧相缠。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平安。鹁鸠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欢饮劝满觞。

4描写鱼好吃的词

江南的鲈鱼

翁俊安

初秋的江南水乡平缓如绸的清润湖水间,秋水碧于天,鲈鱼正当肥。《本草经疏》曰:“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

鲈鱼,与茭白、莼菜,有“江南三珍“美誉。鲈鱼体长侧扁,眼微凹,体为青灰,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棘散有黑色斑点。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斑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多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白,两侧有不规则黑点。秋风起,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鱼的最好时节。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无水腥味,肉质纤维紧密细腻,口感柔润嫩滑,清蒸味最佳。

自古至今,热颂于“江南三珍”的诗句数不胜数。崔颢有七绝《维扬送友还苏州》;白居易《偶吟》;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以及张志和的《渔夫词》等,就连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亦按捺不住对鲈鱼脍美味之情,曾写诗赞美:“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溪日醉五湖船。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可见鲈鱼其名度之非凡,已经超越了其味。

西晋八王之乱时,出仕洛阳的吴郡张翰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为由,辞官于洛阳,后竟然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消极避世和思乡念家的两种心理时常用典故;到宋代,不少诗人因迷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来江南感受鲈鱼及莼菜的美味,尽管这鲈鱼的产地并非他乡故里,但借题发挥,抒发一下思乡之情,似乎成了当时一种文人的时尚。

秋风起,钟味鲈鱼与莼菜,至于什么思乡之味似乎很渺茫。我曾和朋友笑说,张翰诗中所写的鲈鱼滋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种辞官的微妙借口,当初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当官,官场之斗让有抱负的他发觉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能够适合自己的空间,遂弃官还乡,过起了平常百姓的日子。鲈鱼本身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味道远不是一个“美”字而能打发的,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咏诵,鲈鱼便成了思乡菜,于是,“莼鲈之思”便成了千古美谈,也使鲈鱼文化声名鹊起,名扬四海。

5描写鱼美味的句子有哪些

1、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译文: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2、小雅·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译文:

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南方出产鲜鱼美,鱼群游动随水流。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悠悠。南方有树枝条弯,葫芦藤蔓紧相缠。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平安。鹁鸠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欢饮劝满觞。

3、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译文: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4、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5、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聚宴争菜

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酒菜,请苏东坡赴宴,打算戏弄他。苏东坡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

说完把那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个举人只能干瞪眼。

巧骂贪官

苏东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时,有一次微服出访,到了处州府,在一个亲戚家赴寿宴,在场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

酒席间,有人提议:“我们来行酒令助兴,各位看怎么样”当时知府杨贵和县令王笔也在场,二人都是贪官。

王笔说:“我先来。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另一个官员接着吟道:“一个出字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杨贵也摇头晃脑地吟道:“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这时,苏东坡吟道:“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苏东坡刚一念完,王笔就醒悟过来:好哇,“龟”和“贵”,“鳖”和“笔”都是同音字,这不是辱骂大人杨贵和我王笔吗

他立刻指着苏东坡喝道:“狂徒,你胆敢骂人!”

苏东坡说:“要说骂人,我看你们刚才吟的才是骂人。霜雪是见不得阳光的,煤炭是要烧成灰的,茶酒进肚是要变成尿的,都是很快消亡的东西,这还不是骂吗而龟鳖是长寿的标志,我的行令才是祝寿的。”

王笔无言以对。杨贵这时才看出这位客人有来头,询问苏东坡的身份后,他们心中暗暗叫苦。

626年7月2日 玄武门之变

唐朝建立不久,李世民和皇太子李建成之间,就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本来,唐朝的建立,李世民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他又网罗了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等这些著名将领,广泛结交知名人士。所以,他的势力无人能比。李建成在太原起兵之后,也统领一支军队,打过一些胜仗,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雄厚的实力,但是,他有太子这个合法的身份,使得一大批皇亲国戚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长期留守在关中,在京城长安一带有坚固的基础,甚至宫廷的守军(玄武门的卫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他还把齐王李元吉拉拢过去。总的来说,李建成和李世民是旗鼓相当。

唐高祖武德九年的一天,李世民上朝去控告李建成和李元吉,揭发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高祖大吃一惊,说:“竟有这样的事”?李世民说:“不但如此,他们还几次想谋害我。如果他们得逞,儿就永远见不到父皇了!”高祖说:“你讲的事情,关系重大,明天我要亲自审问!”当天夜里,李世民调兵遣将。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亲自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守卫玄武门的将领叫常何,原来是李建成的心腹,但已经被李世民收买过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到临湖殿,发现情况异常,立即掉转马头往东宫跑,只听有人喊:“太子、齐王,为什么不去上朝?”李元吉回头一看,正是对头李世民,他急忙取弓搭箭,一连向李世民发了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对准李建成回射一箭,李建成从马上摔下来,断了气,李元吉急忙向西逃去,被尉迟敬德一箭射死了。

三弟兄火并的时候,唐高祖正带着大臣、妃子在海池中乘船游玩。忽然看见尉迟敬德匆匆赶来,高祖就问:“你来这里干什么?”尉迟敬德说:“太子、齐王叛乱,秦王恐怕惊动陛下,特派臣来护驾”。高祖大吃一惊,忙问:“太子、齐王现在何处?”尉迟敬德说:“已经被秦王杀死了”。高祖十分难过,吩咐游船靠岸,回头对裴寂等人说:“想不到会有今天这样的事发生,你们看怎么办?”萧和陈说:“建成、元吉本来就没有大功,秦王功德盖世,深得人心,理该立为太子”。高祖说:“我本来也是这样想的”。尉迟敬德忙说:“外面还没有完全平静,请陛下降旨,要各路军队都接受秦王指挥。”高祖立即派人传旨结束了这场政变。

三天之后,唐高祖宣布立秦王为太子,国家大事,一律由太子处理。这年八月,唐高祖被迫让位,自称太上皇。李世民当了皇帝,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改年号为贞观。历史上把这次政变,叫做“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即位以后,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三个人当中,数李

世民功劳最大。太原起兵,原是他的主意;在以后几次战斗中,他立的战功也最多。李建成

的战功不如李世民,只是因为他是高祖的大儿子,才取得太子的地位。

李世民不但有勇有谋,而且手下有一批人才。在秦王府中,文的有房玄龄、杜如晦等,

号称十八学士;武的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著名勇将。太子建成自己知道威信比不

上李世民,心里妒忌,就和弟弟齐王元吉联合,一起排挤李世民。

建成、元吉知道唐高祖宠爱一些妃子,就经常在这些宠妃面前拍马送礼,讨她们的欢

喜。李世民就没有这样做。李世民平定东都之后,有的妃子私下向李世民索取隋宫里的珍

宝,还为她们的亲戚谋官做,都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宠妃们常常在高祖面前说太子的好

话,讲秦王的短处。唐高祖听信宠妃的话,跟李世民渐渐疏远起来。

李世民多次立功,建成和元吉更加忌恨,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

有一次,建成请李世民到东宫去喝酒。世民喝了几盅,忽然感到肚子痛。别人把他扶回

家里,他一阵疼痛,竟呕出血来。李世民心里明白,一定是建成在酒里下了毒,赶快请医服

药,总算慢慢好了。

建成、元吉想害李世民,但是又怕世民手下勇将多,真的动起手来,占不到便宜,就想

先把这些勇将收买过来。

建成私下派人送了一封信给秦王手下的勇将尉迟敬德,表示要跟尉迟敬德交个朋友,还

给尉迟敬德送去一车金银。

尉迟敬德跟建成的使者说:“我是秦王的部下。如果私下跟太子来往,对秦王三心二

意,我就成了个贪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人对太子又有什么用呢。”说着,他把一车金银原

封不动地退了。

建成受到尉迟敬德的拒绝,气得要命。当天夜里,元吉派了个刺客到尉迟敬德家去行

刺。尉迟敬德早就料到建成他们不会放过他。一到晚上,故意把大门打开。刺客溜进院子,

隔着窗户偷看,只见尉迟敬德斜靠在床上,身边放着长矛。刺客本来知道他的名气,怕他早

有防备,没敢动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建成、元吉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时候,突厥进犯中原,建成向唐高祖建议,让元吉

代替李世民带兵北征。唐高祖任命元吉做主帅后,元吉又请求把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

三员大将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划归元吉指挥。他们打算把这些将士调开以后,就可以放手杀害

世民。

有人把这个秘密计划报告了李世民。世民感到形势紧急,连忙找他舅子长孙无忌和尉迟

敬德商量。两人都劝李世民先发制人。李世民说:“兄弟互相残杀,总不是件体面的事。还

是等他们动了手,我们再来对付他们。”

尉迟敬德、长孙无忌都着急起来,说如果世民再不动手,他们也不愿留在秦王府白白等

死。李世民看他的部下十分坚决,就下了决心。

当天夜里,李世民进宫向唐高祖告了一状,诉说太子跟元吉怎么谋害他。唐高祖答应等

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进宫,由他亲自查问。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带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

只等建成、元吉进宫。

没多久,建成、元吉骑着马朝玄武门来了,他们到了玄武门边,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反

常,心里犯了疑。两人拨转马头,准备回去。

李世民从玄武门里骑着马赶了出来,高喊说:“殿下,别走!”

元吉转过身来,拿起身边的弓箭,就想射杀世民,但是心里一慌张,连弓弦都拉不开

来。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把建成先射死了;紧接着,尉迟敬德带了七十名骑兵一

起冲了出来,尉迟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马来。

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听到玄武门出了事,全部出动,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

挥将士抵抗,一面派尉迟敬德进宫。

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

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宰相萧瑀等说:“建成、元吉本来没有什么功劳,两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计。现在秦王

既然已经把他们消灭,这是好事。陛下把国事交给秦王,就没事了。”

到了这步田地,唐高祖要反对也没用了,只好听左右大臣的话,宣布建成、元吉罪状,

命令各府将士一律归秦王指挥。过了两个月,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

位,就是唐太宗。

首先,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以其亲信重臣房玄龄为代表的一批文史馆官员奉命删略〈国史〉,编纂〈高祖实录〉、〈太宗实录〉,其字里行间对建成、元吉多有贬低之词。所谓‘语多微文’(宋代史学家评〈国史〉等书时原话)。而新旧〈唐书〉都是在〈国史〉的基础上增添、删减而成。所以,新旧〈唐书〉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可信度和真实性实在值得我们斟酌。

其次,李建成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无能吗?通过新旧〈唐书〉和以后的〈资政通鉴〉我们可以了解到李建成虽然没有其弟李世民那样战功赫赫、声名远播,但其本身也算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人物,加之在‘良禽择木而息、豪杰择主而侍’的动乱年代,李建成可以使如魏征、王圭等当时豪杰在其麾下效命,其本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也必须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行。因此,我认为李建成决不会像历朝历代所说的那样无能昏庸。

在李建成、李元吉的罪状当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李建成、李元吉*乱后宫。武德九年,李世民向李渊‘密奏建成、元吉*乱后宫’。在建成太子之位非常巩固的时期,李世民没有确实的证据,焉敢在李渊面前打建成的小报告?退一步说,如果李世民所言属实,李渊在这等有关国家继承人道德有亏的大问题上又怎可能不大查特查?连宋代主编〈资政通鉴〉的司马光都说‘宫禁深秘,莫能明也’。小弟认为这很可能是后来的史臣恶意中伤建成,因为自古在中国‘以蒸父姬’这种罪名最容易搞臭失败者。

另外,很多史书都记载李渊在晋阳起兵时曾提出立李世民为太子:“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乃止。”(〈资〉卷190,武德五年十一日)这段史实小弟认为伪造痕迹很浓,小弟查遍了旧〈唐书〉都没看见当时有人请立李世民为太子。要是真的有这事,那这些人就是忠臣义士,有拥立明君的大功。怎么可能不在史书上大书特书?

SAS兄认为是刘仁静,我却认为刘仁静未必有这个胆子,况且真是刘仁静,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不大肆表彰刘仁静这一“历史功绩”?李世民也未必会“固辞”,而至于先“尚书令”而后“太子”更像是李渊对李世民做出的补偿。正因为李渊决定立李建成为太子为了弥补李世民在李渊起兵前后的功绩而做出这一决定。

毕竟李渊是亲眼目睹了隋朝因废长立幼二世而忘的,李渊作为一个比较有政治头脑的领袖不大可能重复隋文帝的错误。

其实,李世民早在很久以前就有夺嫡称帝的野心。武德四年平定王世充时,李世民就和亲信房玄龄拜访了一名叫远知的道士。远知对李世民说,你将作太平天子,愿自惜。李世民“眷言风范,无忘寤寐”。攻下洛阳以后,李世民又设天策府,广招天下豪杰猛将;创建文史馆,招揽天下文人贤士;空余时间便和这些文臣武将商论古籍、纵论前朝得失,俨然一副小朝廷的样子。要是李世民没有野心,他何必搞这么多事来招太子和皇帝的忌讳?他难道不知道,这样搞会引起建成的反感?在中国历朝历代如果没有野心哪个皇子敢招皇帝、太子的忌?

后世史学家往往说建成、元吉二人先下手谋害李世民在先,李世民不过为求自保才发动政变。我认为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在建成二人谋害李世民的诸多证据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毒酒、劣马’两件了。小弟认为就这两件也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毒酒事件:武德九年六月,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招李世民到东宫喝酒,准备用毒酒暗害李世民。结果:‘秦王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李神通扶秦王归西宫’。这件事从唐朝以来,一直是建成谋害李世民的主要证据。但请大家仔细想想:1、这件事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而‘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同年同月的初四。如果李世民中毒吐血,按常理来说,血都吐了几升了,至少要卧床休息一个月吧,就算不休息也该全身无力好几天。可是时隔2、3天后的‘玄武门之变’中为什么李世民能力挽强弓,弑兄杀弟?2、当时建成与世民势如水火,李世民又怎敢到东宫和建成喝酒?3、建成既然要毒杀李世民,又岂有毒不死的道理;即使没毒死李世民,又怎能让李世民安然回去?

其次,劣马:有一次李世民与建成打猎,建成将一匹劣马拿给李世民骑。结果劣马将李世民撅下马背三次,最后,李世民察觉了建成不怀好意,马上换了坐骑,这才幸免于难。这件事,我敢肯定纯属捏造。1、李世民东征西讨,转战天下,怎么可能连马的优劣都看不出?2、即或是当时没看出来,劣马将李世民第一次撅下马背后,李世民就应该换马,何必等三次?他不像脑筋有问题的呀。3、李世民既然和建成不和,又怎可能骑建成所赐的马?

1描写“鱼好吃”的诗句有哪些

1、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南有嘉鱼》(先秦:佚名) 译文: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2、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鱼丽》(先秦:佚名) 译文: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

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3、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贴着蒲草多安详。王在哪儿在京镐,所居安乐好地方。

4、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译文: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6、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藻》(先秦:佚名) 译文:鱼在哪儿在水藻,肥肥大大头儿摆。王在哪儿在京镐,欢饮美酒真自在。

7、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

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鱼游春水·秦楼东风里》(宋代:佚名) 译文:秦楼耸立在这寒冷的东风中,燕子从南方归来还在寻找去年的巢穴。春天来了,剩下的寒意却久久不愿离开,风还是一样的尖厉,红色的太阳懒懒的照耀着衣服,丝毫感受不到暖意。

户外的嫩草,刚刚抽出白色的小芽儿,妩媚的柳树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黄莺在林中欢唱,游鱼也畅游在这春水之中。

8、君且住,草草留君翦韭。前宵更恁时候。

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

临分把手。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宋代:刘辰翁) 译文:请君暂且停留,让我草草准备一顿蔬菜淡饭,前晚也正是这样的时辰朋友聚宴。

斟满深深的酒杯,想共同高歌一曲圆亮婉转,打翻酒杯洒湿了春衫袖子的半边。空自皱紧眉端,看斑斑白发守在离宴之前,仿佛人人都曾有过这种忧烦。

临到分别执手相看,可叹往日谈笑间评点文心,清高疏狂地鉴赏乐曲,这等聚会不知何时才能重见!9、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宋代:苏轼) 译文: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10、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译文: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现代:毛泽东) 译文: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12、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采薇》(先秦:佚名) 译文: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13、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两汉:佚名) 译文: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1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译文: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15、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先秦:墨子及弟子) 译文:墨子先生说:“楚国的土地,方圆大小足有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大小不过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同破车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里面有成群的犀牛麋鹿,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鳄鱼多得天下无比;宋国却像人们所说的一样,是一个连野鸡、兔子、小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好像美食佳肴同糠糟相比。

荆国有巨松、梓树、黄楩木、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是一个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的国家,这就像华丽的衣服与粗布短衣相比。我认为大王派官吏进攻宋国,是和这个患偷窃病的人的行为是一样的。”

2形容鱼好吃的诗句

1、《江南弄》

唐代:李贺

原文: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2、《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3、《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宋代:欧阳修

原文: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文: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

4、《渔歌子》

唐朝:张志和

原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5、《初到黄州》

北宋:苏轼

原文: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译文:

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为嘴到处奔忙,老来所干的事,反而要得荒嘴。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贬逐的人,当然不妨员外安置,诗人惯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惭愧的是我劝政事已毫无补益,还要耗费官府岸禄,领取压酒囊。

3描写“鱼好吃”的诗句有哪些

1、《江南弄》唐代:李贺 原文: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鲈鱼千头酒百斛,酒中倒卧南山绿。

吴歈越吟未终曲,江上团团贴寒玉。 译文:绿雾从江中清凉的波涛中升起,天上红霞重叠,像高峻的山峰。

河边的云,水面的风,都像从老竹林里生出,洲渚暮色茫茫,众多蒲帆连成一片,不甚分明。鲈鱼千头醇酒百斛尽情享用,酒醉卧地,斜视着南山的绿影。

信口唱支吴歌越曲,还未唱完——江月如圆玉,已在东方冉冉上升。 2、《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宋代:欧阳修 原文: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译文: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

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

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 3、《长安晚秋》唐代:赵嘏 原文: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4、《江上渔者》宋代:范仲淹 原文: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小雅·南有嘉鱼》 先秦:《诗经》 原文: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译文: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南方出产鲜鱼美,鱼群游动随水流。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悠悠。南方有树枝条弯,葫芦藤蔓紧相缠。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平安。鹁鸠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

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欢饮劝满觞。

4描写鱼美味的句子有哪些

1、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代: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译文:

春天,水边的小洲生出了嫩嫩的荻芽,岸上的杨柳吐絮,满天飞花。河豚鱼在这时候上市,价格昂贵,超过了所有的鱼虾。河豚的样子已足以让人觉得奇怪,毒性也没什么食物能比上它。鼓动的大腹好像一头大猪,突出双眼,又如同吴地鼓腹的青蛙。

烧煮如果不慎重不得法,吃下去马上丧命,就像遭到利剑的宰杀。像这样给人生命带来伤害的食物,人们又为什么要去吃它?我把这问题请教南方人,他们却对河豚赞不绝口,夸了又夸。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我没办法驳倒他们,反复思想,空自嗟讶。

韩愈来到潮阳,开始时也怕吃蛇。柳宗元到了柳州,没多久就坦然地吃起了虾蟆。蛇和虾蟆形状虽然古怪,令人厌恶,但对人的性命没什么妨害,不用担惊受怕。河豚鱼的味道虽然超过它们,但隐藏的祸患无边无涯。太美的东西一定也很恶,古人这句话可讲的一点也不差。

2、小雅·南有嘉鱼

先秦:佚名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译文:

南方出产鲜美鱼,鱼群游动把尾摇。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陶陶。南方出产鲜鱼美,鱼群游动随水流。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悠悠。南方有树枝条弯,葫芦藤蔓紧相缠。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宴饮乐平安。鹁鸠翩翩空中翔,四面八方集树上。君子宴会有美酒,嘉宾欢饮劝满觞。

3、鱼丽

先秦:佚名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君子有酒,旨且有。物其多矣,

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译文: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4、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5、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5描写鱼好吃的词

江南的鲈鱼

翁俊安

初秋的江南水乡平缓如绸的清润湖水间,秋水碧于天,鲈鱼正当肥。《本草经疏》曰:“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

鲈鱼,与茭白、莼菜,有“江南三珍“美誉。鲈鱼体长侧扁,眼微凹,体为青灰,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棘散有黑色斑点。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黑鲈的黑斑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多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白,两侧有不规则黑点。秋风起,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鱼的最好时节。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无水腥味,肉质纤维紧密细腻,口感柔润嫩滑,清蒸味最佳。

自古至今,热颂于“江南三珍”的诗句数不胜数。崔颢有七绝《维扬送友还苏州》;白居易《偶吟》;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以及张志和的《渔夫词》等,就连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亦按捺不住对鲈鱼脍美味之情,曾写诗赞美:“白雪诗歌千古调,清溪日醉五湖船。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可见鲈鱼其名度之非凡,已经超越了其味。

西晋八王之乱时,出仕洛阳的吴郡张翰以思念家乡的鲈鱼、莼菜为由,辞官于洛阳,后竟然成为文人们借以表达消极避世和思乡念家的两种心理时常用典故;到宋代,不少诗人因迷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来江南感受鲈鱼及莼菜的美味,尽管这鲈鱼的产地并非他乡故里,但借题发挥,抒发一下思乡之情,似乎成了当时一种文人的时尚。

秋风起,钟味鲈鱼与莼菜,至于什么思乡之味似乎很渺茫。我曾和朋友笑说,张翰诗中所写的鲈鱼滋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种辞官的微妙借口,当初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当官,官场之斗让有抱负的他发觉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能够适合自己的空间,遂弃官还乡,过起了平常百姓的日子。鲈鱼本身因其味鲜美异常,鱼肉洁白如玉,味道远不是一个“美”字而能打发的,加上历代文人骚客的咏诵,鲈鱼便成了思乡菜,于是,“莼鲈之思”便成了千古美谈,也使鲈鱼文化声名鹊起,名扬四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170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06
下一篇2024-02-06

随机推荐

  • 妮维雅止汗露对狐臭有用吗 妮维雅止汗露怎么样

    有狐臭的话不但味道不太好而且也是会影响周围环境的,这个妮维雅的止汗露使用之后会减少狐臭的气味吗?这个牌子的止汗露好不好用?妮维雅止汗露对狐臭有用吗它是一种刺激性臭味,也称为腋臭,是由于青春期激素分泌旺盛,导致大汗腺分泌物增多,汗液中

    2024-04-15
    26700
  •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区别

    妮维雅晶纯焕亮和晶纯皙白系列在功效上有以下区别: 晶纯焕亮系列。主要功效是去黄提亮,它适用于肌肤暗沉,肤色不均,以及熬夜疲劳的肌肤,因此,如果你是因为经常熬夜导致的肌肤暗沉,使用妮维雅晶纯焕亮系列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 晶纯皙白系列。主要功效

    2024-04-15
    23000
  • 姬松茸怎么吃

    问题一:姬松茸有哪些吃法姬松茸(巴西菇)是珍稀菇类佳品,味道鲜美,又因食药兼优,具有“蘑菇之首”之称。它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多糖类是香菇的两倍,它具有益肠健胃、抗肿瘤、脱胆固醇、降血糖、抗血栓、防治痔疮、神经痛、抗病毒、改善动脉硬化等活

    2024-04-15
    17300
  • 妮维雅630淡斑精华真假

    关于妮维雅630淡斑精华的真假问题,我可以告诉你,这取决于你购买的渠道和产品包装。如果你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比如官网、专柜或者认可的线上零售商,那么你购买到的产品应该是真品。如果你选择在一些不明来源的小店或者个人手中购买,那么就存在假货风险

    2024-04-15
    9100
  • 海蓝之谜和时妍露哪个好用

    海蓝之谜。1、品牌更好。海蓝之谜是雅诗兰黛旗下的高端护肤产品,时研露是爱茉莉旗下的小众护肤品。2、效果更好。海蓝之谜护肤品中包含多种精贵的原材料,让肌肤更稳定的修复,补水和修护效果都是一流的,时研露是一类清爽型的精华,护肤效果远不如海蓝之谜

    2024-04-15
    9200
  • 什么面霜补水保湿效果最好 好用的面霜公认最好用

    面霜是很受大家喜爱的护肤品之一,面霜的质地都比较醇厚滋润,一般在秋冬干燥季节使用的人更多,市面上好用的面霜有很多,功效作用都有差别。什么面霜补水保湿效果最好1、雅漾修护保湿霜 售价:40ml159元 很赞的一款产品哦。不但保湿效果

    2024-04-15
    15900
  •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

    ……*羊藿酒 *羊藿300g,米酒2500ml。先将*羊藿洗净晒干,放入瓷瓶内,加酒,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本酒内可补肾壮阳,外可祛风散湿。既可以作为补肾壮阳之品饮用,也可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的药酒饮用。每次30~5

    2024-04-15
    96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