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孔子同时期的思想家有
http://baikebaiducom/view/2237htmlwtp=tt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史记》载为楚国苦县 今安徽涡阳人,也有史料记载,老子为河南鹿邑太清人,汉族人,与孔子同时期而年稍长于孔子。朱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还说老子重视房中术。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样貌:据太平广记所记载: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老子皮色黄白,眉毛很美,额头宽阔耳朵很长,眼睛很大,牙齿稀疏,四方大口嘴唇很厚。他的额头有十五道皱纹,额角两端似有日月的形状。他鼻子很端正,有两根鼻骨,耳朵上有三个耳孔。他一步可跨一丈,双手上有十道贵人的纹路。)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是否为老子所作,历来有争论。
http://baikebaiducom/view/2078htm
释迦牟尼佛,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全名悉达多●乔达摩(Siddhārtha Gautama)。
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创始人。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义即“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释迦牟尼佛心咒:达迪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阿哈! 参阅《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
还有两位 古希腊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年~前480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爱非斯一个贵族家庭。他的文章晦涩难懂,富有隐喻。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赫拉克利特还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 赫拉克利特也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苏格拉底因此称赫拉克利特为“流动者”。 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则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在没有理解恶的时候也就不可能理解善。 赫拉克利特认为神是涵盖整个世界的事物。但他常常用逻各斯(logos,即理性)一词来代替神。他相信世界上有“普遍的理性”来指导大自然发生的每一件事。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希腊文 ∏υθαγόρας,约前580年—前500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生于萨摩斯岛,早年曾游历埃及,后定居意大利南部城市克罗顿,并建立了自己的社团。公元前510年因发生反对派的造反,毕达哥拉斯又搬到梅达彭提翁,直至死去。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受到俄耳浦斯的影响,具有一些神秘主义因素。他认为社会中有三类人,而灵魂属于轮回的结果。但同时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希腊哲学开始产生了数学的传统。毕达哥拉斯曾用数学研究乐律,而由此所产生的「和谐」的概念也对以后古希腊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毕达哥拉斯还是在西方第一个发现勾股定理(在西方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as' Theorem)的人。
在宇宙论方面,毕达哥拉斯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理论。他认为存在着许多但有限个世界,并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则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毕达哥拉斯对数学的研究还产生了后来的理念论和共相论。即有了可理喻的东西与可感知的东西的区别,可理喻的东西是完美的、永恒的,而可感知的东西则是有缺陷的。这个思想被柏拉图发扬光大,并从此一直支配着哲学及神学思想。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处于一个混乱的时期,法界的众生一样的充满了争执,充满了斗争。
我们人世间混乱,我们会得种种的病、会有种种痛苦,有许多都与法界有关联。而要防止这些灾厄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咒语。
有很多人问,为什么我按照经文里面讲的去念了那么多的咒语却没有很大的效用呢?那其实这些咒语它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你要有慈心的基础上。
每一个修法的仪轨、持咒的仪轨它都会告诉你:一,你要皈依受戒;第二步,一定要发心,发什么心,发四无量心,也就是慈心。在这基础上持咒,咒语能发挥力量、
其实修学佛法、道法都是要一个阶梯一个阶梯来的。道家叫修心,心性。人从一出生,就是先天状态,然后被五欲六尘所蒙蔽,起了种种妄想,我们的心地是一片污秽。所以道家修炼一开始是要对着一面白墙,什么都没有的屋子里面,什么都不做,就是看着这个墙待三个月,洗去五欲六尘,让心,让心灵,重归于宁静。
重归于宁静的一个表现就是内心当中会充满着慈心。道家认为人天生时期是善的,人类的本性是善的,初生的婴儿什么都不知道,一张白纸,他本能其实是对这个世界是友好的,对所有的生命都是友好的都是愿意去奉献、给予快乐的。是后天的父母、原生家庭、原生社会环境影响,而有了种种的恶。想要修道,先要洗清自己的内心。
佛道两家的标准是一致的,要洗心。而在这个时代佛法更适合,因为现在要让你到一个山里面,四面都是白墙呆上三个月,这不太现实。佛陀教导的修慈心,修慈心观,修慈心三昧是一切的基础,一切的开始,无量功德的开始。
佛陀有讲过,人世间一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来自于人或者是非人的辱骂、诽谤、攻击,而最好的反抗的武器是慈悲。这其中慈心是最容易修习的。
在《阿含经》里面佛陀讲,慈心,专注地修持慈心将会得到十一种利益:
一,睡眠安稳,不会做噩梦,不会梦魇;二,精神饱满;三,人所敬爱;四,鬼神尊敬,天神护卫,刀兵劫难、火灾、毒灾不能侵害;命终之时心不颠倒,仪态安详,容易产生禅定,容易进入禅定中,进入诸三昧中。最重要一点是不为鬼神诸难所害。
在《阿含经》增支部里面讲的非常的清楚。佛陀讲到会开始修慈心三昧与它的一个缘起,是因为很多他的学生,就是刚出家的比丘在森林里面禅修,经常会受到森林里面的树神、阿修罗他们的干扰,会受到这些地方的地基主、地神、精灵、树神的干扰。
有的会突然之间生病,有的会在禅定的时候突然见到一条蛇咬他,然后人就中毒了;有的好好的在禅坐,突然之间会被推下去,推下坐禅的坐垫;有的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突然之间出现鬼火,受到惊吓;有的外出乞讨食物,好不容易乞讨到食物以后回到休息的地方,正要用饭,饭会不翼而飞,因为当时比丘是过午不食,这导致没饭吃。
这样的事情非常的多,然后大众都没有办法解决,因为在以前都是佛陀教导以后,每个人或几个人大家到各地寻找安静的地方修行。在佛陀周围修行的都没有问题,因为能够时常得到佛陀的教导、佛陀的加持与垂护。而那些到其它地方,就比较遥远地方的,就是弘法建立僧团的,或者独自在寂静的地方去修行的,他们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一次集会中,大家发现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而在没有证得圣果之前毫无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就请佛陀开示。佛陀因此就宣说了刚刚讲的修慈心的十一种功德利益。
然后,就讲了一个在南传佛教,原始佛教很有名的《慈经》。《慈经》现在翻译过来是这样写的:
愿我永远没有危险,永远没有人或非人对我抱有敌意;
愿我永远没有精神的痛苦与肉体的痛苦;
愿我能永远保持快乐。
愿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师父、我的同修们都没有任何危险,
对他们抱有敌意的众生都不存在;
永远没有精神的痛苦,没有身体的痛苦;
祝福他们永远保持快乐,永远快乐。
愿在这里修行的人,没有危险;
没有对他们抱有敌意的众生;
没有精神痛苦与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永远快乐。
愿我的施主没有痛苦,没有危险;
没有众生对他们抱有敌意,愿他们永远快乐。
愿守卫我的神明,
在这个道场的,在住所的,在这范围里的;
愿所有保护我的神明没有痛苦,没有众生对他抱有敌意;
永远没有精神与身体的痛苦,永远快乐。
愿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
一切有名相的众生,一切有身体的众生,
所有的雌性与雄性的生命,
所有的圣者或非圣者,
所有的天神、人类,
所有的苦道中的众生,
都没有任何的痛苦,没有众生对他抱有敌意,
没有精神与身体的痛苦,愿他们永远快乐,
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
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身。
在东方、西方、北方、南方、
东南方、西北方、东北方、西南方、
下方、上方的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众生、有形体的众生、
有名相的众生、有身体的众生,
所有雌性的、雄性的,
所有的圣者或非圣者,
所有的天神,所有的人类,
所有居住在苦道中的所有的生命,
都没有任何的危险,没有任何众生对他们抱有敌意;
没有精神的痛苦,也没有身体的痛苦,永永远远快乐;
愿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最痛苦的地狱道的生命,
在这三界当中所有的生命,
不论是居住在陆地上还是居住在水中的所有的生命,
愿他们永远没有任何的痛苦,
永远没有任何的众生对他们抱有敌意;
愿他们没有身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
一切的衣食住行全部如意,
永远享受快乐并证得圣果。
佛经是巴利文,它有不同的翻译版本,这是其中的一个版本,这是《慈经》。
在中国和藏地,慈经三昧非常有名,因为这是弥勒菩萨最专注所修习。在《贤愚经》里面就有讲到:
有一位尊者,他入于定中,放出金色的光芒,这光芒就如同大火炬一般。然后有一位叫昙摩流支的,他见到以后就去问佛陀,这位比丘光明非常的特别,这是何原因?当时的这位佛陀就讲到,因为这一位比丘他正在入于慈心三昧的禅定中,所以光芒非常的闪耀与殊胜。他听到,心生欢喜,就对佛陀讲,这慈心定的光明真的是非常的殊胜!巍峨如须弥山,愿我未来能常常修习慈心三昧,永远不伤害众生。因此,从此以后他就以慈氏为名,也就是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还有个名号是弥勒天子,因为他现在就在兜率天宫之中,现在是兜率天宫的主人。在娑婆世界的,就是我们地球,五十六万亿年以后,弥勒菩萨将会降临人间,示现成佛,龙华三会,广度有缘。
弥勒菩萨是下一位大权示现的佛陀,与我们娑婆地球上的众生现在是非常的有缘。所以要修习这个慈心三昧,从弥勒菩萨的观想入手是非常普遍的。
在网络上很多解释讲慈心三昧的方法都非常笼统,我把以前师父教我的,我在很早的时候所修习的这个方法和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呢,慈心三昧,“慈”就是给予快乐。记住,这是慈心,不是慈悲。悲心是要承担众生痛苦的,我们这里只是修的是慈,给予快乐,慈悲心是第二步,先练慈心。
“三昧”是禅定的意思,是禅定境界的意思,所以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禅定。那对于大众,你如果真的觉得没有时间来静下来、坐下来打坐或者安静下来来修一遍慈心三昧的禅定方法的,你就把我刚刚讲的慈经读一遍,认真的读一遍,用你的心,用你的意识去读一遍,这就是最简单的修慈心三昧的方法。
那么你能够每天有时间来静坐、禅定的,你就按照我接下来讲的方法:
首先你坐在一个椅子上,比如你可以七支坐,你也可以散盘,都可以;你也可以两只脚放在地上,不盘坐也可以;总之以你能够舒适地坐着为前提,让你的身体能放松。
第二步呢,有两项选择。传统的有两项选择,这第二步呢就是我们要练习禅定,就需要一个入手处。禅定,我和大家以前就讲过,就是让你自己,简单来讲就是“由万归于一,由一再归于零”,我们现在就是归于一。
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啊,佛陀教导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呢,你就坐在那里,慢慢的感受自己的呼吸。去感受啊,这叫安那般那,有很多地方叫“观呼吸”。但我觉得用观呼吸这个“观”这个词,很多人现在很难理解什么叫“观”,所以我在这里跟大家讲,就是感受你的呼吸,先从感受呼吸开始。
因为其实“观呼吸”是更进一步的,“观”,是你会进入一个状态,这个状态叫“观”。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停掉以后,你的意识活跃起来,在你大脑里面它会有一个状态,就是你的间脑就开发出来,人就会处于一种状态当中。他讲的非常抽象,也不是从文字我这样讲,用文字你能理解的。这些其实是要言传身教的,要当面带着训练才能达到观的状态。所以先练习感受,从感受你的呼吸开始。
你的呼吸,人都有呼吸,但是大部分我们人都没有去感受过它。只要放松下来,你感受你的呼吸,记住是感受的是整个呼吸,所以你是整个呼吸的过程。本质上,我们整个呼吸的过程其实是整个身体都是有反应的,并不是只是在鼻子到肺,并不是的。但是如果你是最初级的入门者,你先从感受鼻端的呼吸。
一呼,你感受到它吸气了,呼气了,这样就数一。一呼一吸叫一息,休息的息。一息就数一下,一,从一一直数到七,不要超过七,数到七为一组。七息为一组,就七个呼吸是一组,三组,从三组开始。你一数到七以后可以再回来,从一再数到七这样子三次,你整个人感受一下是不是宁静了,如果你觉得宁静了,你就静静的感受你的呼吸,可以不数数。
这是六妙门的方法,从数息开始。
你慢慢不数了,你感受你的呼吸,你慢慢慢慢你会感受到它不是只是在头、喉咙、肺这里,你慢慢感受,你每一个器官甚至每个毛孔它都是在参与这个过程的。你慢慢去感受它,这就是“随息”。
在整个你呼吸中,你呼吸的长、短、温度的变化、长度的变化你就感知它,记住只是感知而不是让你去控制它,只是去感知它。渐渐渐渐你会再进入一个状态,就是之“止”的状态了。
你有很多杂念,有很多的想法,重新数息。数息、随息,渐渐的进入“止息”。那当然还有更专门的训练方法,以后有机会和大家讲,就先这样去练习。
至少你要达到一种,一般是要求我们能达到一种宁静。达到这种宁静的状态以后呢,保持住,保持到你内心,你觉察到你的身心有一点厌离,就有点要保持不住了。这个时候就要“观”,“观”什么呢,就是你要想,你心中有一种光。一般你就要想身上有一种光,这个光就是你现在练习禅定所得到的这种宁静。没有痛苦,没有精神的痛苦,也没有肉体痛苦,也没有人恨你、攻击你的这种状态,我们把这一份宁静快乐以一种祝福,祝福出去。
你要先想你的父亲、母亲在前面,把这份祝福送给他们。你想你身上有种光照在他们身上,然后呢就祝福。你就对他们说:“祝福你没有精神的痛苦,没有肉体上的痛苦,永远没有众生对你抱有怨恨与敌意,永远幸福快乐。”你想好以后,你想你父母对你笑。
这是一次练习,每一次叠增。从差不多是三个人,就是加上你是三个人,就是2,然后2再变2,4个、16个······一点一点累加,从你认识的人开始。一开始练习先祝福你周围的人,你周围的亲人,然后再到朋友。
你一开始练习这禅观的时候呢,练慈心三昧在禅定的时候先不加入你恨的人,也不加入死去的人,先都不加入。你这样子练习,要兼顾。一般是本来修这个“慈心三昧”最好是有什么问题,你要问这个老师的,你可以进一步观了,再告诉你再进一步观,是要慢慢带领。那如果你有这样练习,你想要更进一步,你可以来问我。
如果你只能够通过这篇文章,联系不到我,你只能看到文字的,那么你就记住,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去观想恨你的人呢,那就是你首先要把你周围的人,对你好的人还有跟你关系一般的朋友都祝福完了,你能祝福的非常顺畅,这时候你就可以开始祝福已经伤害过你的人。
第二阶段是伤害过你的人,第三阶段是你所伤害的人。然后呢,还要再扩大,扩大到无形众生,就是六道里面所有的众生,一步一步去去做。
整个过程在以前来讲大概至少要三个月,三个月能达到。每天如果早上两小时、中午两小时、晚上两小时,每天修六小时,三个月你可以达到稳固。
好,第二种方法就是呼吸你感受不出来,那么我们就要用专注佛像。那么这个方法用的比较多,因为现在很多人根本就找不到要领。那这里观想佛像观想的是弥勒佛。
根据弥勒菩萨的经文《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里面就有讲到,你要想这弥勒菩萨前面应该先想五轮:水轮、火轮、风轮、地轮,地轮之上有莲花还有宫殿。那么你对这些不熟悉的你可以不用想,熟悉的你可以想出来,还可以照见自己的地水火风,想自己的肉身就是一个五轮塔。
然后呢,我们迎请弥勒菩萨降临,祈求弥勒菩萨从兜率天宫降临。祈请三次以后呢,你就专注的想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法相是带着五佛宝冠,他的脸就像是少年,一位英俊的少年。右手比着的是说法印,也就是中指跟大拇指相捏,向外。左手呢,拿着一朵莲花,结持莲印,右手说法,左持莲花,而这个莲花上面有一个宝塔。双腿伽趺坐,坐在白色的莲花之上。他拿着这一朵莲花是红色的莲花,放出光芒。
你想弥勒菩萨的眉心有一个白色的,他的白毫有一道光,就放光注照着你,注照着你全身。这时候如果你的记性可以,最好是先念弥勒菩萨的这个慈氏根本真言,就是弥勒菩萨的根本咒再念他心咒,就是他名号。
南无赫拉达娜 达ra雅雅 南无阿瑞亚 瓦露给嘚 希瓦ra亚 博迪斯达哇亚 摩诃斯达哇亚 摩诃嘎鲁尼嘎牙 达迪亚他 嗡 麦而的里 麦而的里 麦德拉 嘛那翁瑟 麦德拉 三母巴维 麦德鲁 嘚巴维 玛哈三麻呀 娑哈
Namoladanateruayaya namo'aliya walukeitei seiwalaya bodisaduowaya mahasaduowaya mahakelunikeya dadiyata Ong manteli manteli mantela malasai mantela sengpawei mantulu napawei mahasamaya swaha
这个弥勒菩萨根本真言也叫慈氏根本真言,在《佛说帝释岩秘密成就仪轨经》里面就是有讲到的:
颂词根本有大明,此大明有大威力,世人即见弥勒我身决定无疑。汝于南阎浮提有何所求,皆得满愿。求种种成就,求有大名称,于所有求,我当施愿。
他的心咒就是弥勒菩萨的名字:“嗡 麦德里 娑哈(ong Maitreya swaha)”如果这根本咒背不了,实在背不了你就直接念弥勒菩萨的心咒,就是他的名咒就可以了。麦德里Maitreya就是弥勒,梵文的弥勒。建议先念根本咒再念他的心咒。念多少遍都是没有关系的,你慢慢念,慢慢观想。
它第一个阶段是你念弥勒心咒,观想弥勒菩萨的圣像,渐渐你会有种凝固?你开始会有一种觉受产生,觉受就是你身心是有反应的,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这不需要刻意追求。最重要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就是你要有一种宁静与快乐,没有恐惧、没有痛苦,只有宁静跟快乐的那种感觉,满足感幸福感产生。
慈心三昧是把这个慈心,就是快乐布施出去,它的核心是在这种感觉,你内心有没有产生。不是在于你念弥勒菩萨多少遍,念这个咒语多少遍,不是的。这是在修三昧,不是在让你修这个咒语,只是普通的你修安那般那这种禅定方式你练可能很难进入状态,你也找不到要领,那么我们就用另一种方式,就是观佛入三昧的方法,然后祈求弥勒佛,弥勒菩萨给我们加持,让我们进入这个状态。你只要内心当中产生了快乐、幸福、宁静与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做“观”了。
这“观”呢,可以和刚刚一样,你还可以再更仔细一点,想弥勒菩萨在你对面放出光,笼罩着你。这种白光从头顶灌进来,灌到你的身心中,你不断地这样观想他的眉心放光灌到你身体里,灌到你的眉心里面,或者从你的头顶里面进来,充满全身,不断地这样观想、持咒。
你心中有一种快乐宁静产生以后,你就想,一样的,从父母开始,从养育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开始。你的心光,你的身体被沐浴光以后,你的毛孔就流出光,从你的心轮流出去,还是从你脚流出去,从你手流出去,这个都是可以的,不要纠结啊。就你的意念出去从哪里顺就从哪里走,这种白光就照向他们,想他们变得很快乐很幸福,然后祝福他们能够得到快乐,永远在快乐中,没有敌人,没有灾难,身心快乐,永远快乐。
一样的,从亲人,血脉亲人到你的朋友,第二阶段是朋友,第三阶段害你的人,第四阶段你害的人,慢慢慢慢的递进。
我刚刚讲的就是说,你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这样练,是指你要专注。你先专注在你亲人身上,你专注完了,因为你人肯定会有种疲倦感;然后你再想一下你的亲人朋友;想好了,你再把害你的人想一下;再想一下,你伤害过的人全部以黑影的形式出现,你的光明给他们。
你每次观想是四个,亲人、朋友、害我的、我害的这四类都是想的,只是最后这两类,一开始你练习的侧重点放在前两类。你的这个很熟练了,兼顾了,再慢慢慢慢,你的重心可以放到后两类。
然后这四类活着的人物全部都好了,你就可以慢慢再扩大,扩大到众生甚至死亡的众生,这是有一个递进过程的。你的能力到哪里,你的观想能力到哪里,你的专注能力到哪里就到哪里为止。
因为你慈心三昧的核心是把快乐,就是慈心,就是给予快乐,这是核心;三昧就是专注的禅定,你可以理解成专注力,就专注地把宁静、幸福、快乐传递出去,如果你自己没有快乐,没有宁静那就无从下手,谈何布施,对不对?
因为人观到后面,你不熟练会累,一累你的状态就没有了,你内心那种喜悦、快乐就没有了,你就布施不出去了,所以你就停。这是要渐渐的修的,是要长时间修的,这是在这个正月里面最适合修习的。
有很多人说,老师,你能不能教我修禅定,能不能教我们修行,教我们这个佛法呀?我和大家说你愿意听我的话,那我告诉你,这是佛陀教导弟子第一个修习的。你相信我,你就按照我刚才讲的这样子去练习。
最后,你这样观完以后可以出定。出定就是把这个状态退出,想光明收到心轮里面,搓一下手掌,告诉自己回来了,现在开始出定。以后可以给大家具体再讲一下出定的方法跟流程。
最后的回向就是念这个《慈经》,念一遍这《慈经》,种种的功效它会自然产生——你自己就会没有灾难,你自己就会没有痛苦。如果你还有一些功课的,你可以接着念经念咒。
慈心,最好是连续不断的专门花时间要练三年,这是核心中的核心。慈心观好了,后面悲心,再后面菩提心就能观得出来,就可能产生,这样才真的会有菩提心妙宝,能满一切愿。
这样子一点一点的练习、熏修。
今天讲到这里,大家从正月一号弥勒菩萨诞辰,这是我们中国大布袋和尚的生日。是弥勒菩萨的一个诞辰,应化在我们中国的诞辰纪念日,正好也是现在佛教的这个神变月。大家开始修习慈悲、慈心三昧会非常的好,缘起会非常的殊胜。
尤其在这个纷乱的时代,纷乱的时候,我们修习了慈心,你身上就会有光,你家里面就会开始获得平安、吉祥。
自行化他,无非佛道,故是行一。
此四句是颂行一。未来诸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其本誓愿,亦如过去佛一样立誓:「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自行化他,令凡有机会闻法的人,共同证得此一乘佛道。
感恩您给我服务的机会。感恩您的布施!感谢您与我共享美好的生活品质,吉祥如意!
感 恩 随 喜 打 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