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银原子中电子自旋的原因:除了有轨道角动量L外,还有电子的自旋角动量S。两者合成即为总角动量J。J的方向与B的方向有夹角,在空间上mj对B有两个取向(一正一负绝对值相等),且朗德g因子gj=2(银是单电子)根据分裂宽度公式Z当然对称了。
施特恩-格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是首次证实原子在磁场中取向量子化的著名实验,证实了原子角动量的量子化。[1][2][3][4]该实验由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斯特恩和瓦尔特·格拉赫在1922年完成,奥托·斯特恩因此获得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斯特恩-格拉赫实验中使用的炉子的温度在实验的标准描述中没有规定,因此不可能确定250度的温度是否合适。这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设置和所使用的条件。一般来说,设置炉的温度以达到产生具有明确磁矩的原子束的所需条件,这是实验产生准确结果的关键要求。可能影响炉温的因素包括用于光束源的材料类型、所需光束强度以及光束随时间的稳定性。
斯特恩早年的研究是在理论物理领域,在统计热力学与量子理论方面有一些重要论文;从1919年他开始转向实验物理,由他研发和使用的分子束方法成为研究分子、原子、原子核性质的有力工具,该方法最初的意图是为了证明气体速率分布的麦克斯韦定律 。1922年他同瓦尔特·盖拉赫合作,做了磁场对磁矩的作用力使原子发生偏转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而后又测量了包括质子在内的亚原子粒子的磁矩;1929年的氢、氦射线衍射实验是对原子和分子的波性质的精彩演示 。
大学教材关于电子自旋的假设有以下内容:
1乌伦贝克与古兹米特提出自旋假设;
2郎德g因子;
3单电子的g因子表达式;
4施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解释
用于参考,希望有用
恰恰相反,要学习原子物理,必须学习量子力学!而学习量子力学则不必学习原子物理(知道一些常识即可)。这是因为,量子力学是比较严密的基础理论体系,而原子物理则结合实验,很多地方用的是量子力学的近似(经常是半经典、半量子力学),并且往往直接使用量子力学中的理论与结论。虽然原子物理的发展(如施特恩 盖拉赫实验、氢原子光谱实验等)对量子力学的诞生及发展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量子力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从一系列实验再加最初的若干大胆猜测以及后续深入的理论讨论与实验验证中已经被抽象提取、归纳、确认为更为基本的理论。所以光看原子物理来学习量子力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由于原子物理教材往往会后验性地直接使用量子力学中的一些概念、理论与结论,会导致学起来一头雾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