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著名的钢琴曲有哪些

六级著名的钢琴曲有哪些,第1张

1、《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独立钢琴小品,是贝多芬献给“爱丽丝”作为纪念的作品。该作品在1867年被后人所发现,后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的补遗部分59号。

该作品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其中A部为回旋曲的主部,共出现了3次;B部和C部为与A部起强烈对比的两个插部。

2、《爱的协奏曲》:bach当时写的作品并不叫爱的协奏曲,它准确的说法是G大调小步舞曲,而且不得不提的是,bach的确给自己的女人写了很多歌,但这首却不是。这是他在1708年魏玛找到了管风琴师兼宫廷乐长的职务,这段日子后来被称为“魏玛时期”的时候写的,1714年底,巴赫在访问卡塞尔城的演出中,亲自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指尖功夫与踏板技巧令人瞠目结舌。

3、《瓦妮莎的微笑》:《瓦妮莎的微笑》的法语原名为“Les premiers sourires de Vanessa”,台湾引进时译为《凡妮莎初展笑容》,这个翻译和原意是一致的。Vanessa 的法语发音和凡妮莎也比较接近,Va 根本不像“瓦”的音。

4、《水边的阿狄丽娜 》:水边的阿狄丽娜是由保罗·塞内维尔所作,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乐曲。1990年,理查德·克莱德曼以演奏作曲家兼经纪人Olivier Toussaint改编版的《给爱德琳的诗》获得唯一的金钢琴奖。

5、《梦中的婚礼》: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

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和奥立佛·图森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6、《欢乐颂》:《欢乐颂》,又称《快乐颂》,是在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独立声部、合唱、乐团。而这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成为了现今欧洲联盟的盟歌、欧洲委员会会歌,亦曾被用作罗德西亚1974-1979年国歌《扬起罗德西亚的声音》的旋律。

7、《爱的纪念》:《爱的纪念》,又名《童年的回忆》《爱的克里斯丁》,是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钢琴名曲。共收录曲目10首。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波兰1810-1849

1《夜曲》No1

2《夜曲》No2

3《夜曲》No5

3《夜曲》op9 弗朗索瓦

3《夜曲》op15 弗朗索瓦

3《夜曲》op27 弗朗索瓦

3《夜曲》op32 弗朗索瓦

3《夜曲》op37 弗朗索瓦

3《夜曲》op48 弗朗索瓦

3《夜曲》op55 弗朗索瓦

3《夜曲》op62 弗朗索瓦

3《夜曲》op72 弗朗索瓦

4《升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5《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6《叙事曲》霍洛维兹

6《第四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7《降E大调回旋曲》 霍洛维兹

8《夜曲》OP9-1 傅聪

8《夜曲》OP9-2 罗森塔尔

9《夜曲》OP32-2 鲁宾斯坦

10《夜曲》OP72-1(遗作)鲁宾斯坦

11《夜曲》OP72-1(遗作)傅聪

12《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鲁宾斯坦

13《喜悦》阿劳

13《喜悦》罗森塔尔

14《革命练习曲》 No12 Maurizio Pollini

15《革命练习曲》 No12 李赫特

15《革命练习曲》 No12 佩拉西亚

16《E大调练习曲》(离别) Op10 No3 李赫特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Maurizio Pollini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巴克豪斯

17《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0 No3 佩拉西亚

18《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 李赫特

18《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齐夫劳

19《夜曲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umous Pires

20《第2号练习曲》Op10 No2 李赫特

21《夜曲》NO8 皮尔斯

22《第2钢琴鸣奏曲》鲁宾斯坦

23《第2钢琴鸣奏曲》基辛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拉赫马尼诺夫

24《第2钢琴奏鸣曲》鲁宾斯坦

25《第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6《第3钢琴奏鸣曲》第二-四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7《第3钢琴奏鸣曲》李云迪

28《第3钢琴奏鸣曲》格伦古尔德

29《F小调幻想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30《F小调幻想曲》斯坦尼斯拉夫涅高兹

31《华丽大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

32《玛祖卡舞曲》NO1

33《玛祖卡舞曲》NO3

34《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34《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鲁宾斯坦

35《圆舞曲第九号》(离别)李帕蒂

36《圆舞曲第九号》(离别)霍洛维茨

37《编号外圆舞曲1》阿劳

38《编号外圆舞曲2》阿劳

39《编号外圆舞曲3》阿劳

40《G小调波兰舞曲》Biret

41《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Maurizio Pollini

42《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马加洛夫

42《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所罗门

43《降B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44《B大调夜曲》Op 32 No 1 拉罗查

45《帕格尼尼回忆变奏曲》傅聪

46《船歌》 拉罗查

47《船歌》 Abeey Simon

48《降b小调波兰舞曲》(编号外) Biret

49《摇篮曲》拉罗查

50《第一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51《第一钢琴叙事曲》霍洛维茨

52《第一钢琴叙事曲》基辛

53《第一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54《第一钢琴叙事曲》Sofronitsky

54《第一钢琴叙事曲》巴克豪斯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米凯兰杰里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吉列尔斯

123《第一钢琴叙事曲》阿什肯纳齐

55《降G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56《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 鲁宾斯坦

5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5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Friedberg

58《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基辛

59《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60《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波格莱里奇

61《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p31 鲁宾斯坦

62《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Op31 阿格里齐

63《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Op31 斯坦尼斯拉夫涅高兹

64《E大调第四钢琴谐谑曲》 波哥莱里奇

65《雨滴》前奏曲 阿格里奇

66《雨滴》前奏曲 霍洛维茨

67《五首马祖卡》米凯兰杰里

68《前奏曲28号之24》阿格里奇

68《前奏曲26》阿格里奇

69《前奏曲op45》阿格里奇

70《前奏曲》Sofronitsky

71《升c小调第三号谐谑曲》波哥莱里奇

72《小狗圆舞曲》李帕蒂

73《波莱罗舞曲》乌戈尔斯基

74《华丽变奏曲》齐伯尔斯坦

75《第一钢琴奏鸣曲》齐伯尔斯坦

75《第二钢琴奏鸣曲》阿格里奇

76《c小调即兴幻想曲》李云迪

77《降G大调第三号即兴曲》阿劳

78《圆舞曲作品69之2》Dinu Lipatti

79《夜曲作品27之1》巴伦伯伊姆

80《音乐会快板》阿什肯纳吉

81《引子和日耳曼主题变奏曲》瓦萨里

82《圆舞曲》Op 4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64 No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1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2李帕蒂

82《圆舞曲》Op 70 No3李帕蒂

83《“Hexameron”变奏曲》Ashkenazy

84《降A大调第一钢琴即兴曲》阿劳

85《幻想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86《塔兰泰拉舞曲》乌戈尔斯基

87《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7》Ivo Pogorelich

88《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2》Ivo Pogorelich

89《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6》Ivo Pogorelich

90《升f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91《第二号即兴曲》Claudio Arrau

92《马祖卡》作品63之2和63之3 Harasiewicz

93《夜曲》作品62之1 Harasiewicz

94《春天》科尔托

95《寂静的夜》科尔托

96《引子和Moore主题变奏曲》Vladimi&Vovka Ashkenazy

97《第16号夜曲》科尔托

98《第4号夜曲》科尔托

99《三首新练习曲》科尔托

100《练习曲作品10之4》 布朗宁

100《练习曲作品25之1》 布朗宁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 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10之6》 Novaes

101《练习曲作品10之7》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10之8》巴克豪斯

101《练习曲作品10之9》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0》Novaes

101《练习曲作品10之11》佩拉西亚

101《练习曲作品25之2》 吉列尔斯

101《练习曲作品25之4》 诺瓦伊斯

101《练习曲作品25之5》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25之7》 波利尼

101《练习曲作品25之10》 波利尼

102《练习曲作品25之12》大海 波利尼

103《冬风练习曲》波利尼

104《蝴蝶练习曲》波利尼

105《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题曲》齐伯尔斯坦

106《英雄波兰舞曲》科尔托

107《英雄波兰舞曲》马加洛夫

108《夜曲》No1 Pires

109《夜曲》No9 Pires

111《夜曲》No13 Pires

112《夜曲》No15 Pires

112《夜曲》No15之2 波利尼

112《夜曲》No15之3 阿劳

112《夜曲》No37之1 Novaes

112《夜曲》No48之1阿格里奇

112《夜曲》No48之2 阿劳

113《马祖卡》作品33之4舒拉切尔卡斯基

114《夜曲》作品62之2舒拉切尔卡斯基

115《《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舒拉切尔卡斯基

116《夜曲》作品27之2 舒拉切尔卡斯基

117《圆舞曲》作品34之1 鲁宾斯坦

117《圆舞曲》作品34之2 普列特涅夫

118《圆舞曲》作品34之3 拉赫玛尼诺夫

119《圆舞曲》作品34 布莱洛夫斯基

120《圆舞曲》作品70 布莱洛夫斯基

121《少女的愿望》 拉赫玛尼诺夫

122《第三钢琴奏鸣曲曲》基辛

124《夜曲》第五首 Camille Saint-Saens

125《波兰舞曲》Op 53 Ignacy Jan Paderewski

126《第二号钢琴谐谑曲》霍洛维茨

127《五首马祖卡》2 Michelangeli

128《夜曲》作品37之2 Novaes

129《夜曲》No8 Barenboim

130《夜曲》op9 no3 弗朗索瓦

131《夜曲》No20 Barenboim

132《第14首圆舞曲》编号外 基辛

133《圆舞曲“小狗”》陈萨

134《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 op22 Idil Biret

135《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阿劳/英巴尔指挥伦敦爱乐乐团

136《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鲁宾斯坦

136《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里赫特

137《C大调前奏曲》op28 no1 阿什肯纳基独奏

138《C大调前奏曲》op28 no2 阿什肯纳基独奏

139《G大调前奏曲》op28 no3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0《e大调前奏曲》op28 no4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1《e大调前奏曲》op28 no5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2《e大调前奏曲》op28 no6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3《e大调前奏曲》op28 no7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4《e大调前奏曲》op28 no8 阿什肯纳基独奏

145《24首前奏曲》op28 切尔卡斯基

146《马祖卡》op6 傅聪独奏

147《马祖卡》op7 傅聪独奏

148《马祖卡》op17 傅聪独奏

149《马祖卡》Op 24之1 Sofronitzsky独奏

150《马祖卡》Op 30之3 KIssin独奏

151《马祖卡》op33 傅聪独奏

152《马祖卡》op33之3 Sofronitzsky独奏

153《马祖卡》op41 傅聪独奏

154《马祖卡》编号7之1 鲁宾斯坦

155《马祖卡》33之2 鲁宾斯坦

156《马祖卡》41之1 天鹅之歌 鲁宾斯坦

157《马祖卡》67之3 鲁宾斯坦

158《马祖卡》67之4 鲁宾斯坦

159《马祖卡》68之2 鲁宾斯坦

160《马祖卡》68之2 Sofronitzsky

161《马祖卡》68之3 Sofronitzsky

162《马祖卡》68 弗朗索瓦

162《三首马祖卡》17\20和24 巴克豪斯

162《三首马祖卡》罗森塔尔

163《编号外马祖卡》 鲁宾斯坦

164《马祖卡回旋曲》op5 Idil Biret

165《降E大调广板》马加洛夫

166《如歌的旋律》马加洛夫

167《降A大调波兰舞曲(遗作)》比芮

168《降A大调波兰舞曲(遗作)》鲁宾斯坦

169《升g小调波兰舞曲(遗作)》比芮

170《降A大调钢琴圆舞曲》作品64之3 Cortot

171《第三钢琴即兴曲》 Cortot

172《波兰幻想曲》 霍洛维兹

173《黑键练习曲》 波利尼

173《黑键练习曲》 霍洛维兹

173《黑键练习曲》 科尔托

174《幻想波兰舞曲 (作品81号) 第3谐谑曲 (作品38号) 第3奏鸣曲第一乐章 (作品58号)》 顾圣婴

175《第一号波兰舞曲》 波利尼

176《第一号波兰舞曲》 鲁宾斯坦

177《第二号波兰舞曲》 作品26之2 波利尼

178《第四号波兰舞曲》 作品40之2 波利尼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1 乌戈尔斯基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2 乌戈尔斯基

178《波兰舞曲》 posth71之3 乌戈尔斯基

179《3首艾克塞斯舞曲》普列特涅夫

179《赋格》乌戈尔斯基

179《叶子相册》乌戈尔斯基

穆齐奥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意大利1752-1832

1《降E大调奏鸣曲》No12之2 霍洛维茨

-----------------------------------------------------------------------------------------

D

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法1862-1918

1意象集(1)《水中倒影》《向拉摩致敬》米凯兰基利演奏

2意象集(1)《水中倒影》德彪西演奏

3《意象集》第一部 米凯兰基利演奏

3《意象集》第二部 米凯兰基利演奏

4回忆 弗朗索瓦

5《梦》季雪金

6阿拉伯风格曲之一 弗朗索瓦

7阿拉伯风格曲之一 季雪金

8阿拉伯风格曲之二 弗朗索瓦

9《版画集》第一首 Richter

9《版画集》第二首 Richter

9《版画集》第三首 Richter

9《版画集》奥罗尔科

9《版画集》季雪金

10《月光》魏森贝格

11《儿童园地》米凯兰杰利

12《贝尔加莫组曲》季雪金

13《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

14《亚麻色头发的少女》米开兰基里

15《缓慢圆舞曲》德彪西

16《前奏曲》第一集 Werner Hass

16《英雄摇篮曲》吉塞金

16《浪漫华尔兹》吉塞金

16《托卡塔》吉塞金

16《萨拉班德》吉塞金

16《降D大调夜曲》吉塞金

16《塔兰泰拉舞曲》吉塞金

16《钢琴叙事曲》吉塞金

16《面具》吉塞金

-----------------------------------------------------------------------------------------

F

约翰菲尔德 俄1782-1837

1《夜曲》第一首 Frith

2《夜曲》第三首 Frith

3《夜曲》第五首 Frith

4《夜曲》第一-十八 Frith

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椋�痉ā845-1924

1《叙事曲》OP19 科拉尔德

2《13首夜曲第6首》OP63 科拉尔德

-----------------------------------------------------------------------------------------

G

爱德华哈格吕普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 挪威1847-1907

1《钢琴奏鸣曲》

2《七首钢琴小品》吉列尔斯

3《七首钢琴小品2》吉列尔斯

4《六首钢琴小品之3》吉列尔斯

5《特罗德豪根的婚礼》普列特涅夫

6《e小调钢琴奏鸣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7《March of the Trolls》普列特涅夫

8《抒情曲》第一卷 op12 Einar Steen Nokleberg

9《抒情曲》第二卷 op38 Einar Steen Nokleberg

10《抒情曲》第三卷 op43 Einar Steen Nokleberg

11《霍尔堡组曲》 op40 Einar Steen Nokleberg

12《挪威旋律》 11-30 Einar Steen-Nokleberg

恩里克格拉纳多斯(Enrique Granados ) 西班牙1867-1916

1《玩偶》拉罗查

2《音乐会快板》拉罗查

3《西班牙舞曲》No 2 拉罗查

4《西班牙舞曲》No 5 拉罗查

5《西班牙舞曲》No 10 拉罗查

6《西班牙舞曲》No 12 拉罗查

7《戈雅画景》第一部 拉罗查

8《戈雅画景》第二部 拉罗查

Alberto Ginastera 阿根廷1916-1983

1《Danza de la Moza donosa》舞蹈的少女阿格里奇

-----------------------------------------------------------------------------------------

H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 奥地利1732-1809

1《C大调第一号钢琴奏鸣曲》Bergamnn

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霍洛维茨

2《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古尔德

3《E小调钢琴奏鸣曲》XVI34号 布伦德尔

4《钢琴奏鸣曲》XVI50号 布伦德尔

5《C小调钢琴奏鸣曲》 布伦德尔

6《第六号钢琴变奏曲》普列特涅夫

7《第十三号钢琴奏鸣曲》路易萨达

8《钢琴奏鸣曲》Bergmann

9《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布宁

10《G小调钢琴奏鸣曲》傅聪

11 《"皇帝"变奏曲》 (after Hob III:77) Jeno Jando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 德裔英1685-1759

1《键盘组曲》No2斯维亚托斯拉夫里赫特

-----------------------------------------------------------------------------------------

J

杨纳切克[(Leos Janacek)捷克1854-1928

1《在杂草丛生的小径》 第一册 Rudolf Firkusny

-----------------------------------------------------------------------------------------

K

卡巴列夫斯基(Dmitry Kabalevsky)俄罗斯1904-1987

1《前奏曲》 Op38 No 3霍洛维茨

Nikolai Kapustin苏联1937-

1《练习曲》 Nikolai Kapustin

穆佐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意大利1752-1832

1《前奏曲》 op25之3 霍洛维茨

-----------------------------------------------------------------------------------------

L

弗伦茨李斯特(Franz Liszt)匈牙利1811-1886

1《旅游岁月》(意大利游记)

1《旅游岁月》(瑞士游记第四首"泉水边")所罗门

1《旅游岁月》(瑞士游记第六首"奥伯尔曼山谷")布伦德尔

1《旅游岁月》(乡野戏水)齐夫劳

2《钢琴奏鸣曲》NO,104

3《匈牙利狂想曲2号》齐夫拉

4《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Roberto Szidon

5《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Johanna Lohr

6《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Georges Cziffra

6《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切尔卡斯基

7《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8《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Cziffra

9《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阿格里奇

10《匈牙利狂想曲第七号》齐夫劳

10《匈牙利狂想曲第八号》齐夫劳

9《匈牙利狂想曲第九号》齐夫劳

11《匈牙利狂想曲第十号》齐夫劳

12《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号》齐夫劳

13《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二号》基辛

14《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三号》舒拉切尔卡斯基

15《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五号》齐夫劳

16《钟》博列特

17《钟》齐夫劳

18《钟》布索尼

18《钟》米开兰杰里

19《超级练习曲》No1-4 齐夫劳

19《超级练习曲》No4 马采巴 齐夫劳

20《超级练习曲》No5 鬼火 阿劳

21《超级练习曲》No9 回想 阿劳

22《F小调超级练习曲》No10 齐夫劳

23《超级练习曲》No11 夜之和谐 阿劳

24《在水上致歌》基辛

25《西班牙狂想曲》吉列尔斯

26《爱之梦》切尔卡斯基

27《第七号超级练习曲》英雄 齐夫劳

28《第八号超级练习曲》阿劳

29《第十二号超级练习曲》(追雪)阿劳

30《第二号安慰曲》Horowitz

31《第三号安慰曲》鲁宾斯坦

32《E大调第六号安慰曲》李赫特

33《b小调奏鸣曲》阿格里奇

34《b小调奏鸣曲》布兰克曼

35《b小调奏鸣曲》Sofronitsky

36《b小调奏鸣曲》霍洛维茨

36《b小调奏鸣曲》切尔卡斯基

36《b小调奏鸣曲》齐夫劳

36《b小调奏鸣曲》布伦德尔

36《b小调奏鸣曲》李赫特

37《被遗忘的圆舞曲1号》霍洛维茨

38《升C大调夜曲》霍洛维茨

44《第一号波兰舞曲》齐夫劳

39《第二号波兰舞曲》布索尼

40《魔鬼圆舞曲》霍洛维茨

41《靡菲斯特圆舞曲》第一号 齐夫劳

41《靡菲斯特圆舞曲》阿什肯纳奇

42《葬礼》卡琴

43《LUCIA主题随想圆舞曲》马勒

44《第二号"轻巧"练习曲》所罗门

44《半音阶华丽足尖舞》齐夫劳

44《第二钢琴叙事曲》齐夫劳

44《即兴圆舞曲》齐夫劳

44《小精灵回旋曲》齐夫劳

44《林中漫步》齐夫劳

44《La Chasse》齐夫劳

阿那托里康斯坦丁诺维奇里亚多夫(Anatob Konstantinovich Liadov )俄1855-1914

1《八音盒》切尔卡斯基

-------------------------------------------------------------------------------

M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奥地利1756-1791

1《F大调片段》K33B 库普曼古钢琴

1《C小调 钢琴幻想曲》

2《D大调 钢琴回旋曲》

2《D大调 钢琴回旋曲》吉塞金

3《钢琴奏鸣曲》K279 格伦 古尔德

4《钢琴奏鸣曲》K279 季雪金

5《F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 海布勒演奏

6《F大调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 哈斯姬尔演奏

7《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一乐章 霍洛维茨

8《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二乐章 霍洛维茨

9《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第三乐章 霍洛维茨

9《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吉列尔斯

10《 钢琴奏鸣曲》K282 吉塞金

10《 钢琴奏鸣曲》K282 古尔达

10《 钢琴奏鸣曲》K282 第一乐章 Friedberg

11《钢琴奏鸣曲》K283格伦 古尔德

12《 第5钢琴奏鸣曲》K283 吉塞金钢琴

13《 第六钢琴奏鸣曲》K284 海布勒钢琴

14《 第七钢琴奏鸣曲》K285 海布勒钢琴

15《钢琴奏鸣曲》K309 格伦 古尔德

16《钢琴奏鸣曲》K309 拉罗查

17《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李帕蒂

17《第八钢琴奏鸣曲》K310 施纳贝尔

18《钢琴奏鸣曲》K311 Gieseking

19《钢琴奏鸣曲》K330 格伦 古尔德

20《 钢琴奏鸣曲》K330 哈斯姬尔

21《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霍洛维茨

22《钢琴奏鸣曲》K331 格伦 古尔德

23《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吉塞金钢琴

23《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

24《第11钢琴奏鸣曲》K331 海布勒钢琴

25《钢琴奏鸣曲》K332 舒拉切尔卡斯基钢琴

26《钢琴奏鸣曲》K333 舒拉切尔卡斯基

27《钢琴奏鸣曲》K333 拉罗查

28《钢琴奏鸣曲》K333 霍洛维兹

28《钢琴奏鸣曲》K358 Haebler & Hoffmann

29《钢琴奏鸣曲》K380 格伦 古尔德

30《D小调钢琴幻想曲》K397 吉列尔斯

30《D小调钢琴幻想曲》K397布伦德尔

30《钢琴奏鸣曲》K497 Ingrid Haeber ;Ludwig Hoffmann

31《钢琴奏鸣曲》K533 布伦德尔

31《钢琴奏鸣曲》K570 古尔达

32《 钢琴奏鸣曲》K576 所罗门

33《 钢琴变奏曲》海布勒

34《 钢琴奏鸣曲》K310 拉罗查

35《 钢琴奏鸣曲》K545 海布勒

36《 钢琴奏鸣曲》K545 内田光子

36《 钢琴奏鸣曲》K545 李赫特

37《 钢琴奏鸣曲》K576 第二乐章 古尔达

38《9首变奏曲》K573 哈斯姬尔

39《钢琴奏鸣曲》K570 季雪金

40《双钢琴奏鸣曲》K448 罗夫帕尔吉,沃尔夫冈曼斯 钢琴

41《双钢琴奏鸣曲》K448 Ingrid Haebler ; Ludwig Hoffmann 钢琴

42《双钢琴奏鸣曲》K448 第二乐章 鲁普、佩拉西亚钢琴

43《双钢琴奏鸣曲》K448 Anna & Ines walachowski钢琴

44《钢琴奏鸣曲》K457 阿劳钢琴

44《钢琴奏鸣曲》K457 吉塞金钢琴

45《根据“妈妈,我要告诉你”而作的12首变奏曲》KV265 海布勒

46《迪波尔小步舞曲主题变奏曲》K573 布伦德尔

46《钢琴回旋曲》K494 李赫特

47《6首德国舞曲》K509 Gieseking

肖邦

又名 :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职业 : 作曲

所属地区: 波兰

出生地 : 波兰

生日 : 1881年3月1日

人物介绍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降A 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却很勉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波兰才子

一、又一个神童

肖邦一家住在一个伯爵夫人的庄园宅地的三间房子里,那是令人愉快的房间,有着白色的墙和发光的天花板,有挂着雪白薄沙窗帘的窗户,宽大的窗台上,倒挂金钟和天竺葵生气勃勃地开着花。房屋里面摆着沉重的红木家具、许多书架和一个白柱式火炉,在天冷的时候,里面的松木劈啪作响,发出芳香的热气。三间房子中最大的一间里面摆着钢琴。有别于其他神童音乐家的是,少年肖邦并不喜欢那架钢琴。

肖邦的第一位教师是个奇怪的人物,他总是穿着淡**的大衣和裤子、漆皮长靴以及颜色华丽但很俗气的背心,据他说这是在一个拍卖行买的波兰最后一个国王的所有物。他总是带着一支长铅笔,常用来敲那些迟钝和不守规矩的学生的脑袋和手指。他使肖邦喜欢上了钢琴,而且弹得非常美妙,于是少年肖邦逐渐以“第二个莫扎特”而闻名华沙。在十岁时,他被带去在一个大歌唱家面前弹奏,歌唱家听后非常高兴,送给他一块手表。不久以后,俄国沙皇听见他演奏,当即以一个钻石戒指作为赠品。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当肖邦还很小,不会记谱时,他就能编出一些小品来,让老师为他写在稿纸上。后来肖邦在父亲教法文的华沙学会里学习了作曲和其它课程。当他十七岁时,终于离开学校献身于音乐。

二、“从一而终”的爱国音乐家

肖邦是终生献身于一种乐器的第一个作曲家。甚至连李斯特这位钢琴中的帕格尼尼,也在晚年转而为全部管弦乐队创作作品,因而当他的钢琴作品为管弦乐队重新改写的时候,它们听起来一样好——或者甚至更好。但肖邦并没有试图在钢琴上模仿管弦乐队。他用钢琴比别的任何乐器都能更好地表现音乐。不论肖邦的作品节奏是什么——是圆舞曲还是波兰的玛祖卡舞曲或是波兰舞曲——那旋律几乎总是用简单的ABA三段体歌曲形式。他的音乐同贝多芬的奏鸣曲不同,正象一首短小而完美的诗不同于莎士比亚的一出话剧一样。肖邦在维也纳举办了两次成功的音乐会,然后想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上去求名。在华沙开了三次告别音乐会后,他就出发了。当他还没有走出多远的时候,他的老师和过去的同学们拦住他的马车并唱了一首为了向他致敬而写的大合唱。然后他们给他一个装满了故乡泥土的银制纪念杯,希望他永远也不要忘记故土。他虽然再也没有回来,但是永远也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祖国。

三、巴黎岁月

肖邦到巴黎后不久,就成了巴黎最时兴的教师。他愿意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价格是最高的。他上课时象一个王子,总是戴着白羊皮手套,并且由一个仆人陪着,坐着一辆马车来到。 李斯特把他介绍给在乔治·桑的笔名下写作的著名小说家迪德望夫人(Dudevant)。通过她,他被拉进以巴黎为家的艺术家们、作家们和音乐家们的欢快的圈子里去。可是降临到他身上的一切成功和乐趣都永远不能使他忘记波兰的光荣和忧伤。 所有的肖邦的音乐作品都是他各种感情的短小音画。有一些是从他自己的生活中取来的——当他在玛佐尔卡岛上访问乔治·桑和她的女儿们的时候写的梦一般的夜曲和短小的前奏曲,和那些圆舞曲——特别是降D大调的那一首,据说是在他注视着乔治·桑的小白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以后写的。但是他的音乐的更大部分都是从他对他的出生地的热爱里生长出来的。

四、波兰节奏

肖邦的许多最伟大的作品都是用波兰的两种古代舞蹈玛祖卡舞和波罗乃兹舞的节奏写成的。波罗乃兹舞是一种贵族的舞蹈——王子和英雄们在国王宝座前面稳重而庄严地行进。肖邦用这种曲式创作了他的一些最宏伟的作品。玛祖卡舞是肖邦时常看见的,这是波兰农民们力图在朝气蓬勃的尽情欢乐中忘掉他们生活中的艰苦时跳的一种农村舞蹈。其节奏是每一小节三拍子,在最后一拍,跳舞的人们把脚后跟咔嗒一声碰在一起时加强了一拍。肖邦作了五十多首玛祖卡舞曲,并且在这一种节奏里,表现了从悲伤和神秘感到生活的欢乐等种种感情。肖邦伟大的《降b小调鸣曲》是建立在古老波兰的一首诗的基础上的,而他的四首《叙事曲》则讲述了波兰最伟大的诗人写的四个故事。其中最流行的一首讲的是一个年轻的骑士对一位美丽而神秘的**的爱情。甚至他那些《练习曲》,也不仅是一些练习,而是一些音乐素描。所有想做钢琴名家的学生都想要学会的那首伟大的《革命练习曲》,是当肖邦听见波兰人一再起来反抗俄国,但一再被残酷镇压时写的。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音乐被人们热爱的原因也许是:它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肖邦在巴黎的朋友,德国诗人海涅有一次写道:“他在钢琴前坐下来的时候,我觉得仿佛是一个从我出生地来的同乡正在告诉我当我不在的时候曾经发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时我很想问他:‘家里的那些玫瑰花还在热情地盛开吗?那些树还在月光下唱得那么美吗?’” 那带着“以魅力笑容、令人愉快的态度、象天使一样有着一绺美丽的鬈发”的文雅的小音乐家成了巴黎客厅的宠儿。但是巴黎生活的经历毁坏了肖邦的健康,他变得敏感而易怒,在一次争吵之后,他同乔治·桑十年的友谊彻底崩溃了。

钢琴诗人

一、繁杂的曲名与潇洒的谱曲

肖邦一生作品繁多,且全部为钢琴曲,而其中的十分之九又是钢琴独奏曲。但是最令人感到麻烦的是,他的作品大多只有体裁而没有标题,很多作品,即使标上调式和体裁及体裁编号,仍然难以搞懂到底是哪一首。因此,后人查找肖邦的作品时,往往以作品编号(Op )作为查找的主要根据,因为作品编号是不会出现重复和混乱现象的。

肖邦作曲时,基本离不开钢琴键盘。据当时的人所说,肖邦擅长在钢琴上即兴创作,而且有着一气呵成般的流畅,但当他落笔追思即兴乐念时,却异常费力,稿纸上往往留下很多涂改痕迹。许多已成之作,每经他本人演奏一次,就会出现一种有所改动的版本。可见肖邦对于作曲是十分情绪化的。

二、肖邦的信条:让人们去猜吧!

“脱帽吧,先生们!这里是一位天才!”这是1831年12月,舒曼发表在《大众音乐报》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评论肖邦作品第二号的文章里推崇肖邦的话。这篇文章,是舒曼的第一篇音乐评论文章。德国人对肖邦的了解,是从舒曼的这篇文章开始的。

肖邦在1827至1828年间,以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一幕中唐·璜和

追问:

策丽娜的小二重唱作为主题,写成了作品第二号——钢琴和乐队的变奏曲。

1831年10月27日,德国钢琴家尤里乌斯·克诺尔(1807—1861)在莱比锡布业公会音乐厅初次登台,演奏了肖邦的作品第二号。舒曼评论这个曲子的文章,就借用了尤里乌斯的名字作为笔名。

1831年12月16日,肖邦从巴黎写信给他的朋友沃伊切霍夫斯基说:“几天以前,我从卡塞尔收到一个热心的德国人写的一篇长达十页的评论,他在冗长的绪言以后一小节一小节地进行分析(作品第二号)。他认为按照正统的观点,它们不能算是变奏,而是一幅想象的图画。他说,第二变奏里唐·璜和列波累罗在追赶;在第三变奏里,唐·璜亲吻着策丽娜,使马捷托看了呕气;在慢板第五小节的降D大调上,唐·璜和策丽娜在接吻。这位撰稿者大发奇想,实在可笑,他还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篇文章发表在《音乐杂志》(属于他的女婿菲梯斯的刊物)上。好心的希勒是一个很有才能的青年,……他对我十分关心,马上告诉菲梯斯的岳父说,他写那篇评论对我没有好处只有害处。”肖邦所说的菲梯斯(1784-1871),是比利时音乐学家,1806年他和《民族信使报》编者罗贝尔的女儿阿黛拉伊德结了婚。菲梯斯在1827年创办的《音乐杂志》是一种周刊。那么,写那篇评论文章的“热心的德国人”,应该就是罗贝尔了。 肖邦最反对用文字解释他的作品。伦敦乐谱出版商威塞尔(1797—1885)为了使出版物引人注目,常给他的作品加上想入非非的标题,如《降B大调变奏曲》(作品2)标作“向莫扎特致敬”;

《引子和波罗乃兹》(作品3)标作“快乐”;《玛祖卡风格回旋曲》(作品5)标作“波西阿娜”;《三首夜曲》(作品9)标作“塞纳河流水潺潺”;另外《三首夜曲》(作品15)标作“西风”;《降E大调圆舞曲》(作品18)标作“邀舞”;《波莱罗舞曲》(作品19)标作“安达卢西亚回忆”;《b小调谐谑曲》(作品20)标作“地狱里的宴会”;《第一叙事曲》(作品23)标作“无词叙事诗”;《两首夜曲》(作品27)标作“哀怨”;《降b小调谐谑曲》(作品31)标作“冥想”;另外《两首夜曲》(作品37)标作“叹息”;《两首波罗乃兹》(作品40)标作“宠物”;而《玛祖卡舞曲》则统称为“波兰回忆”。 1841年,肖邦从诺安写给他的朋友丰塔那(1810—1869)的一封信中愤慨地说:“至于威塞尔,他是一个蠢才和骗子。你写信给他时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而赔钱,那是由于他不照我的意见,而加上愚蠢的标题所致。从我心灵里发出的声音,教我不能再送给他任何作品让他加上这些名称。你对他说话可以尽量讲得尖锐些。”

在肖邦看来,那位“热心的德国人”是和威塞尔同样愚蠢,同样可笑的。但这个德国人在文章中所描绘的“一幅想象的图画”,也许并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步了舒曼的后尘;因为舒曼的文章里也谈到第二变奏“象一对情人(但不是唐·璜和他的仆人列波累罗)在追赶”,优美的降B大调是“情人第一次的接吻”等等。舒曼喜欢给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学性的标题,如《狂欢节》(作品9)、《幻想曲》(作品12)、《童年情景》(作品15)、《少年曲集》(作品68)、《森林情景》(作品82)等都是其例;肖邦则对此深恶痛绝,他的《g小调夜曲》(作品15之3)原想注上“悲剧《哈姆莱特》观后感”字样,后来还是取消了,他说:“让人们去猜吧。” 让音乐本身去说话,不把主观臆想强加给听众——这就是肖邦的信念。“让人们去猜吧”这句话,对于肖邦的作品是有普遍意义的。

hopin Frederic· Francois (1810-1849) Polish-born French composer and pianist of the romantic era His music, written chiefly for the piano, was based on traditional Polish dance themes

肖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科(1810-1849) 浪漫主义时期波兰裔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他写的以钢琴曲为主的音乐以传统的波兰舞蹈主题为基础

作品:1《夜曲》No1

2《夜曲》No2

3《夜曲》No5

4《升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5《C小调夜曲》编号外 阿劳

6《叙事曲》霍洛维兹

7《降E大调回旋曲》 霍洛维兹

8《第二钢琴鸣奏曲》鲁宾斯坦

9《夜曲》OP9-1 傅聪

10《夜曲》OP32-2 鲁宾斯坦

11《夜曲》OP72-1(遗作)鲁宾斯坦

12《夜曲》OP72-1(遗作)傅聪

13《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鲁宾斯坦

14《喜悦》阿劳

15《革命练习曲》 No12 Maurizio Pollini

16《革命练习曲》 No12 李赫特

17《E大调练习曲》(离别) Op12 No3 李赫特

18《E大调练习曲》 (离别) Op12 No3 Maurizio Pollini

19《第1号练习曲 》OP10 No1 李赫特

21《夜曲 》No20 In C Sharp Minor Op posthumous Pires

22《第2号练习曲》Op10 No2 李赫特

23《夜曲》NO8 皮尔斯

24《第2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5《第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四乐章 舒拉切尔卡斯基

26《F小调幻想曲》舒拉切尔卡斯基

27《华丽大圆舞曲》拉赫玛尼诺夫

28《玛祖卡舞曲》NO1

29《玛祖卡舞曲》NO3

30《波兰舞曲第6号》英雄 作品第53号

31《圆舞曲第九号》李帕蒂

32《编号外圆舞曲1》阿劳

33《编号外圆舞曲2》阿劳

34《编号外圆舞曲3》阿劳

35《G小调波兰舞曲》Biret

36《军队波兰舞曲》Op40, No1 Maurizio Pollini

37《降B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38《B大调夜曲》Op 32 No 1 拉罗查

39《帕格尼尼回忆变奏曲》傅聪

40《船歌》 拉罗查

41《降b小调波兰舞曲》(编号外) Biret

42《摇篮曲》拉罗查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3《第一钢琴叙事曲》霍洛维茨

43《第一钢琴叙事曲》基辛

44《第一钢琴叙事曲》波利尼

45《降G大调波兰舞曲》(编号外)Biret

46《F大调第二钢琴叙事曲》 鲁宾斯坦

47《降A大调第三钢琴叙事曲》鲁宾斯坦

48《b小调第一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49《降b小调第二钢琴谐谑曲》 鲁宾斯坦

50《E大调第四钢琴谐谑曲》 波哥莱里奇

51《雨滴》前奏曲 阿格里奇

52《五首马祖卡》米凯兰杰里

53《前奏曲28号之24》阿格里奇

54《前奏曲op45》阿格里奇

55《升c小调第三号谐谑曲》波哥莱里奇

56《小狗圆舞曲》李帕蒂

57《波莱罗舞曲》乌戈尔斯基

58《华丽变奏曲》齐伯尔斯坦

59《第一钢琴奏鸣曲》齐伯尔斯坦

60《c小调即兴幻想曲》李云迪

61《降G大调第三号即兴曲》阿劳

62《圆舞曲作品69之2》Dinu Lipatti

63《夜曲作品27之1》巴伦伯伊姆

64《音乐会快板》阿什肯纳吉

65《引子和日耳曼主题变奏曲》瓦萨里

66《圆舞曲》Op 64 No2李帕蒂

67《“Hexameron”变奏曲》Ashkenazy

68《降A大调第一钢琴即兴曲》阿劳

69《幻想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0《塔兰泰拉舞曲》乌戈尔斯基

71《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7》Ivo Pogorelich

72《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2》Ivo Pogorelich

73《升g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6》Ivo Pogorelich

74《升f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75《第二号即兴曲》Claudio Arrau

76《马祖卡》作品63之2和63之3 Harasiewicz

77《夜曲》作品62之1 Harasiewicz

78《春天》科尔托

79《寂静的夜》科尔托

80《引子和Moore主题变奏曲》Vladimi&Vovka Ashkenazy

81《第16号夜曲》科尔托

82《第4号夜曲》科尔托

83《三首新练习曲》科尔托

84《练习曲作品25之7》波利尼

85《冬风练习曲》波利尼

86《蝴蝶练习曲》波利尼

87《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题曲》齐伯尔斯坦

88《c小调波兰舞曲》布伦德尔

89《英雄波兰舞曲》科尔托

90《夜曲》No1 Pires

91《夜曲》No9 Pires

92《夜曲》No13 Pires

93《夜曲》No15 Pires

94《马祖卡》作品33之4舒拉切尔卡斯基

95《夜曲》作品62之2舒拉切尔卡斯基

96《《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舒

追问:

拉切尔卡斯基

97《夜曲》作品27之2 舒拉切尔卡斯基

98《圆舞曲》作品34之3 拉赫玛尼诺夫

99《少女的愿望》 拉赫玛尼诺夫

100《第三钢琴协奏曲》基辛

101《第一钢琴叙事曲》米凯兰杰里

102《夜曲》第五首 Camille Saint-Saens

103《波兰舞曲》Op 53 Ignacy Jan Paderewski

104《第二号钢琴谐谑曲》霍洛维茨

105《五首马祖卡》2 Michelangeli

106《夜曲》作品37之2 Novaes

107《夜曲》No8 Barenboim

108《夜曲》No20 Barenboim109《第14首圆舞曲》编号外 基辛

108《圆舞曲“小狗”》陈萨

109《自然的行板和华丽的波罗乃兹》Idil Biret

不能说的秘密JAY的《Secret》

贝多芬《月光曲》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Wind Crest

天蓝的旋律

Tears 眼泪钢琴曲

古典的:

巴达洁芙丝卡 少女的祈祷

拉赫玛尼诺夫 华丽大圆舞曲

帕赫贝尔 D大调卡农变奏曲(一定要原版的钢琴变奏曲)

贝多芬 悲怆奏鸣曲第三乐章

贝多芬 月光奏鸣曲第一、二乐章

舒曼 梦幻曲

李斯特 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贝多芬 第五号(命运)交响曲

德沃夏克 幽默曲

贝多芬 致爱丽丝

莫扎特 土耳其进行曲

李斯特 小星星变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肖邦 降E大调夜曲

莫扎特 双钢琴奏鸣曲

李斯特 钟

肖邦 英雄波兰舞曲

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号钢琴奏鸣曲

肖邦 c小调(革命)练习曲

格里格 a小调钢琴协奏曲 (百度里只有摇滚版)

舒伯特 降E大调即兴曲

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帕格尼尼狂想曲

kiss the rai

tears

to be with you

他的情人节

风居住的街道

《鳟鱼》《致爱丽丝》《月光》《土耳其进行曲》

tears眼泪

secret

神秘花园

被遗忘的天使

track1

宫崎骏动画钢琴合集-(10)the rose

柴可夫斯基《四季》组曲中的《六月船歌》

《yiruma》

《天空之城》

《 梦中的婚礼》

《神秘花园》

《 初恋》

《不变的故事》

出埃及记-马克西姆

查克伯朗的《纯粹》

<sight> 莉莉周的一切Theme

《山ぃ雨》 蜂蜜与四叶草ost里的一首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Tears

beautiful_lady

The First Snowflakes

Snowdreams

Connie's butterfly (可尼的蝴蝶)

lovebeauty

Sunset Valley

CHILDHOOD MEMORY

More Than Love (假如爱有天意主题曲)

爱的协奏曲

给母亲的信

土耳其进行曲

军队进行曲

  01安达 Geza Anda 1921———1976

  瑞士籍匈牙利钢琴家,就学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多南伊的学生,1939年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演奏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而成名, 1943年迁居瑞士,1955年入瑞士籍。安达的演奏充满激情,追求对比的效果,安达的特长是阐述匈牙利及周边东欧国家作曲家的作品,晚期专门演奏巴托克作品,是演绎巴托克作品的专家之一,但效果不如巴托克的学生桑多,也不如年轻一辈的匈牙利钢琴家科奇什和兰基。

  02阿格里奇 Martha Argerich 1941———

  阿根廷女钢琴家,5岁首次登台,1946年师从斯卡拉穆扎(Scaramuzza)接受严格训练, 1955—1957年在维也纳师从古尔达,后又在日内瓦拜李帕蒂夫人和马加洛夫为师。1957年获布梭尼国际钢琴比赛奖、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1960年从米凯兰杰利继续深造,1965年在华沙第七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波兰唱片公司在现场录制了她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唱片,一下子使她名扬四海。阿格里奇曾两次退出舞台,但每次重返舞台就显示出一种对自己的超越。阿格里奇的演奏充分展示出她的吉卜赛奔放、热情的性格,她以女性少有的有力触健以及对速度的敏感把握,在表达中显示出极亮丽的音质。阿格里奇善于表达情感充沛、能充分体现色彩感的作品,诸如肖邦、柴科夫斯基这类作曲家的丰富情感表达,在她的演绎下都能呈现出极夺目的光彩。她善于在乐队衬托下,被乐队刺激出激情,所以其协奏曲一般都好于独奏曲与室内乐。当然,也有例外,她演绎的肖邦《船歌》和舒曼的《童年情景》,可以说是最有味道的解读。

  03阿劳 Claudio Anrau 1903-----1991

  智利钢琴家,作为钢琴神童,5岁就登台, 1910年由智利政府资助到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留学,成为克劳泽的学生。1914年在柏林首次举行独奏会,1918年在尼基什和富特文格勒扶植下演奏协奏曲,从此蜚声全球。1927年获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1940年在圣地亚哥创办钢琴学校,1941年全家定居纽约。阿劳的性格内向,在表现上追求纯正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深刻的感情之间的结合,在演奏中强调重音的效果,追求结构严谨与细腻情感表达的结合。阿劳演奏的贝多芬全套奏鸣曲,在唱片史中有相当的地位,其演绎以严谨与情感细腻著称,但其产谨性不如纯正德奥的肯普夫,在结构与情感的把握上也远不如前一辈的施纳贝尔,但在自然的流畅的表达上,有自己特色。另外,他对作品的处理多少有一些保守。

  04阿什肯纳济Vladimir Ashkenazi 1937—

  冰岛籍苏联钢琴家,6岁开始学琴,8岁在莫斯科登台演奏,进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在苏巴特亚(Sumbatyan)的班上学习10年,1955年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奥伯林的弟子。1955年获第五届肖邦比赛二等奖,1962年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一等奖。1963年在伦敦举行演奏会大获成功后,留居伦敦,1968年移居冰岛, 1972年入冰岛籍。阿什肯纳济作为俄罗斯钢琴家,感情充沛,追求表达的抒情性、诗意与浪漫气质,作为奥伯林的学生,又有莫斯科学院派那种不同于德奥学院派的严谨。阿什肯纳济的最突出长处是其手指的高超技巧,而在音色上比起类似里赫特这样的俄罗斯钢琴家略逊一筹。阿什肯纳济演奏曲目极广,但其长处还是在表现俄罗斯作曲家,尤其是拉赫玛尼诺夫与斯克里亚宾的作品中。他与帕尔曼、哈雷尔组成的三重奏,在演奏柴科夫斯基的室内乐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的特色。他录制了肖邦作品全集,但在表现能力上明显不如老一辈的鲁宾斯坦。

  05巴克豪斯 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

  德国钢琴家,1897—1898年在莱比锅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师从雷肯多夫(Reckendorf),成为最后一位莱比锡学派的代表人物。巴克豪斯16岁与尼基什指挥的莱比锯格万特豪斯乐团合作协奏曲而成名,其演奏生涯长达70年,1946年入瑞士籍,定居于与意大利相邻的卢卡诺。在老一辈的钢琴家中,巴克豪斯因演奏追求气魄,触键有力,有“健盘狮王”之称,在阐述贝多芬、布拉姆斯作品中体现出极强的张力。巴克豪斯在64岁之前专致于现场演奏,未录过唱片,所以实际我们在唱片上听到的是这位钢琴大师晚期追求的自然与清越,那种强劲的击键已不多见,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自然与清越中那种有张力的冷峻。巴克豪斯对布拉姆斯作品的解读胜于对贝多芬作品的解读,他与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967年录制的布拉姆斯的第二协奏曲是其最优秀的唱片(可惜此时已年高,力量已明显不足),而他最感人的唱片则是Decca公司1969年6月28日的最后27分钟录音。

  06巴伦勃伊姆 Daniel Barenboim 1942—

  以色列钢琴家,5岁在双亲指导下学琴,7岁就在出生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独奏会, 1951年全家移居欧洲,1952年定居以色列,入以色列籍。同年获美国的以色列文化财团奖学金,到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随埃德沮、菲舍尔学琴,1955年从法国钢琴家布兰杰。巴伦勃伊姆在演奏中的长处是乐句的表情处理,他对旋律线的表现能力很强,但往往过多地注意表面的效果。他的门德尔松的《无词歌》全集是最能体现其才华的作品,而他与杜普蕾、祖克曼合作的室内乐往往长于他演奏的协奏曲与众多的奏鸣曲。

  07贝尔曼 Lazar Bermar 1930—

  俄罗斯钢琴家,7岁参加联欢节而第一次录制莫扎特作品的唱片,9岁进莫斯科音乐学校,随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戈登威泽的学生。 1956年获比利时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钢琴比赛第五名,布达佩斯国际钢琴比赛三等奖,1976年与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而成名。贝尔曼的演奏强调对比的效果,他的左手触健强劲,右手高音部的音色又极灿烂,善于处理波浪型的和弦,最擅长李斯特作品的解读。其代表性唱片除与卡拉扬合作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已成为一种辉煌灿烂的经典外,另有李斯特作品的录音几乎张张都好,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也极具经典性。

  08贝洛夫 Michel Beroff 1950—

  法国钢琴家,幼年被梅西安发现才华而推荐进巴黎音乐学院,不满20岁就因演奏梅西安和其他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而蜚声全球。贝洛夫除莫扎特奏鸣曲外,从不公开演奏1900年以前的作品,主要以演奏巴托克、梅西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的现代作品为特色,对节奏感有极强的把握能力,能在钢琴上表现出丰富的打击乐色彩,是表现梅西安作品的权威。

  09毕肖普一科瓦塞维奇 Stephen Bishop—Kovacenich 1940—

  美籍南斯拉夫钢琴家,出生于洛杉矶,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公开演奏,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会而成名。毕肖普一科瓦塞维奇以敏锐的触键和所表达的近乎透明而又富于诗意的音色而著称,他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狄亚贝利变奏曲》都是极获好评的作品,主要特色是充分展示了贝多芬细腻和充满诗意的一面,力量与宏大性上略显欠缺。他演奏的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钢琴作品,获爱迪生奖,其巴托克的表现明显比科奇什的表现更多丰富的表情。其实就其气质与演奏风格,他最出色的演奏还是贝多芬的两张钢琴小品,以及格里格、舒曼的钢琴协奏曲。

  10博列特 Jorge Bolet 1914—

  美籍古巴钢琴家,12岁获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到该院留学,在萨佩顿(Saperton)班学钢琴,1932—1933年师从戈多夫斯基,1935年拜罗森塔尔为师,接着又从鲁道夫·塞尔金深造。 1937年在费城举行独奏会而崭露头角,1938年获霍夫曼钢琴比赛奖,二战中参军,战后继续演奏生涯。博列特被称为浪漫乐派钢琴演奏家的最后代表,他的演奏是抒情与狂想的很好结合,所以被称为“李斯特的代表”。博列特在Decca录制了8张李斯特作品选集,是其代表性唱片,他演奏戈多夫斯基改编的肖邦练习曲,也是极为精彩的录音。

  11布伦德尔 Alfred Brendel 1931—

  奥地利钢琴家,幼年在南斯拉夫师从德泽利克(Dezelic),1943年全家迁回奥地利,从卡恩 (Kaar)学琴。后在菲舍尔的钢琴班深造,1948年获布索尼比赛奖而扬名。布伦德尔编订了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他有极宽的演奏幅度,不仅深入研究作品内涵,而且极具挖掘作品的浪漫抒情的能力,他在处理装饰音与华彩乐段方面总能寻找到最佳的效果,其演奏以注重音色的细微变化为最大特色。舒伯特和海顿的作品,是他演奏的作品中的上品,其中的优雅与抒情性都无人能够企及。他演奏的贝多芬与吉利尔斯、施纳贝尔形成极鲜明的对照,把贝多芬解读得如行云流水一般,极具特色。而他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虽不如海布勒那样体现出极端的细腻,却赋予了莫扎特一种清纯隽永的色彩斑谰。他的布拉姆斯协奏曲,呈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那种丰富的层次。布伦德尔是德奥演奏家中少有把歌唱性和对结构的把握结合得天衣无缝者,他的特点可以“高雅的行云流水”来形容,但其表现领域严格限在古典——浪漫时期的德奥作曲家。

  12布赫宾德 Rudolf Buchbinder 1946—

  捷克钢琴家,幼年随父母移居维也纳,1961年参加慕尼黑国际比赛,获钢琴三重奏奖;1966年获克莱本国际比赛特别奖,其与苏克、斯塔克组成的三重奏团,在阐述东欧作曲家的室内乐作品方面具权威性。

  13卡萨德絮 Robert Casadesus 1899—1972

  法国钢琴家,卡萨德絮家族是法国有名的音乐世家,卡萨德絮1911年进巴黎音乐学院,1922年开始全球巡回演出。卡萨德絮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这就是追求典雅与平衡感,他认为演奏最重要的是音质,而不是技巧。卡萨德絮演奏的拉威尔作品具有权威性,其阐释的弗雷作品典雅而华丽。他与弗朗西斯卡蒂合作举行奏鸣曲演奏会,与弗朗西斯卡蒂的境界极为契合,两人相得益彰 ,是极典雅的一对搭档。其与赛尔与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合录的莫扎特晚期协奏曲,也极具特色。

  14卡辛奥里 Gianluca Cascioli 1979——

  意大利钢琴家,在伊莫拉的音乐学校学习,作为神童,曾在意大利得过多次比赛奖,并应邀赴美国演出。其演奏风格追求轻灵而敏捷的触键,有出色的技巧与优秀的音乐感觉,是目前活跃于乐坛的最年轻的钢琴家。DG公司于1996年发行了他演奏的两张小品专集,板获好评。

  15奇科利尼 Aldo Ciccolini 1925--

  法籍意大利钢琴家,就学于那不勒斯音乐学院,1942年在那不勒斯演奏肖邦的第二协奏曲而崭露头角,1949年获玛格丽特·隆国际比赛一等奖。奇科利尼擅长演奏弗雷、圣桑、萨蒂等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其录制的萨蒂钢琴作品全集,获得极高的赞誉。

  16克莱本 Van Cliburn 1934—

  美国钢琴家,17岁进纽约朱利亚德音乐学院,师从列文涅,1947—1954年,7次获美国各种比赛奖,1958年因参加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获一等奖而成名。克莱本在冷战期间,是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第一个在苏联获得成就的美国人,因而成为美国的宠儿,回国时像英雄凯旋受到夹道欢迎。克莱本的演奏,以亮丽的音色著称,尤其是高音部充满光辉,有“克莱本色彩”之称。遗憾的是克莱本仅在60年代红极一时,70年代就不再有出色的表现。他在演绎类似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的协奏曲上,显示出更宽阔的幅度和色彩变化。当然,最具轰动效应的是其1958年回国后录制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张唱片上市10天便热销100万张。

  17科尔托 Alfred Cortot 1877—1962

  法国钢琴家,就学于巴黎音乐学院,1886年获音乐学院钢琴比赛一等奖,年方30岁已成为当时法国音乐界出类拔萃的人物。1905年与蒂博、卡萨尔斯组成“黄金三重奏团”,1919年与马热奥创办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类似哈斯姬儿、李帕蒂、弗朗索瓦等优秀学生。科尔托追求高贵的气质、抒情性与迷人的音色的结合,他演奏舒曼与肖邦的作品,突出了其亮丽和细腻,强调了他们的丰富表情。二次大战期间,科尔托与纳粹当局合作,出任傀儡政权职务,并继续举行演奏会,卡萨尔斯因此与他决裂。1944年科尔托被盟军逮捕,释放后被法国人视为“法奸”和不受欢迎的音乐家。

  18柯曾 Clifford Curzor 1907—1982

  英国钢琴家,1919年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师从雷迪,后在古德森班上学习,16岁在伦敦皇后大厅演奏巴赫三重协奏曲而成名。1928年到柏林拜施纳贝尔为师,后又到巴黎受兰多芙斯卡指导,可谓融合了多家长处。柯曾的演奏,善于把刚健的节奏与内心庄严宁静的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演奏对结构把握能力强,触健中充溢着英国绅士那种优雅,擅长于莫扎特与舒伯特的作品。其与维也纳八重奏团合作的舒伯特的《鳟鱼》,是这个曲目的顶尖版本之一。

  19齐夫拉 Gyorgy Cziffra 1921—

  法籍匈牙利钢琴家,5岁就登台即兴演奏民歌,1930年进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在多南伊班上接受严格训练。1933—1941年在匈牙利和北欧等地举行独奏会,好评如潮。1941年入伍参战,1947年被俘释放后,在费伦希(Ferenczi)班上继续学习,1955年获李斯特比赛奖,1957年移居巴黎,后入法国籍。齐夫拉的演奏,以技巧而取胜,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作品的内涵往往很难深入探究。他演奏的练习曲及高难度技巧作品,都能充分展示其才华,最具特色的作品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与《超技练习曲》。20德缪斯 Jorg Demus 1928—

  奥地利钢琴家,1940--1945年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钢琴与指挥,1953年进吉泽金的高级班深造,1953年在维也纳举行独奏会,成为二次大战后新一代奥地利钢琴家。德缪斯的演奏,以柔和而富弹性的触健与旋律线条优美著称,在表现巴赫时极具特点,是很优秀的声乐钢琴伴奏人选。

  22昂特勒芒 Philippe Enterment 1934—

  法国钢琴家,10岁进巴黎音乐学院,是玛格丽特·隆的学生,17岁获玛格丽特·隆一蒂博国际比赛一等奖,而后在各地巡回演出。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与拉威尔钢琴作品为专长。

  23埃森巴赫 Christoph Eschenbach 1940—

  德国钢琴家,1950年经约夫姆介绍,到汉堡音乐学院师从汉森,后又转入科隆音乐学院师从施密特一诺伊豪斯。1962年在幕尼黑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德国广播电台奖,1965年在卢塞恩参加第一届哈斯姬儿比赛再获一等奖,从此开始演奏生涯。埃森巴赫在挖掘巴赫的大健琴的钢琴表达、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的阐释上都具特色,而他给菲舍尔一迪斯考演唱的舒曼歌曲的配乐,也深得舒曼的神韵。

  24菲舍尔 Edwin Fischer 1886—1960

  瑞士钢琴家,1896—1904年在巴塞尔音乐学院胡贝班上学习,后在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师从克劳泽,1931年接替施纳贝尔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钢琴高级班任教授,此时已成为演奏巴赫与贝多芬作品的专家。菲舍尔是布伦德尔的老师,他对巴赫有专门深入的研究,能深刻地体现巴赫的结构美。菲舍尔阐释的贝多芬,更追求其整体性,因为顾及整体结构与效果的平衡,他的演奏有时过于规整。

  25弗朗索瓦 Ssmson Francois 1924—1970

  法国钢琴家,6岁登台演奏,11岁获法国尼斯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奖,后到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继续学习,1939年回巴黎,进巴黎音乐学院师从科尔托,1940年获音乐学院比赛一等奖,1943年获玛格丽特·隆国际比赛一等奖。其演奏曲目包括肖邦、李斯特、德彪西、拉威尔、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尤以演奏德彪西、肖邦的作品最为著称。弗朗索瓦演奏的肖邦与鲁宾斯坦的肖邦有极大差别,鲁宾斯坦的肖邦强调情感,弗朗索瓦则更强调肖邦的情感所体现出来的音色,所以也有人认为弗朗索瓦的肖邦高于鲁宾斯坦。

  26傅聪 Fu Cong 1934—

  英籍中国钢琴家,1948年以前师从意大利钢琴家帕奇,1953年在布加勒斯特国际比赛中获三等奖,1955年参加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获三等奖,1958年到英国定居,入英国籍。傅聪得中国文化之底蕴,从中国的诗意去体会肖邦、莫扎特和德彪西,比如把肖邦的作品比作李后主的词,在德彪西作品里找到禅机。他以他的方式阐释肖邦、莫扎特与德彪西,别具一格,但亦使作品更加文学化。

  27加夫里洛夫Andrei Gavrilov 1955—

  俄罗斯钢琴家,其母是涅高兹的学生,从小由其母教习琴,15岁入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后又升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74年获柴科夫斯基国际比赛第一名,因此而一举成名。在新一代俄罗斯钢琴家中,加夫里洛夫不仅有无懈可击的超人技巧,且控制音色变化的能力极强,他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的奏鸣曲,在里赫特的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更强调对比。他录制的拉威尔的《夜的幽灵》、李斯特的练习曲《钟》和普罗科菲耶夫的《魔鬼的诱惑》是极突出的作品。加夫里洛夫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把情感冲突全部装进巴赫,演绎得有声有色,尽管已脱离了巴赫的本来面目。

  28吉泽金 Walter Gieseking,1895—1956

  法国钢琴家,父母是德国人,1911年在汉诺威音乐学院莱梅(Leimer)班上学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服兵役,战后开始巡回演奏,成为世界闻名的钢琴家。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吉泽金依然在德国及占领区内演奏,战争结束后,因有协助纳粹的嫌疑曾受盟军调查,1947年才重返舞台。1949年到美国巡回演出,因又有人控告他与纳粹合作,不得不取消演出,经德国联邦法院澄清,1953年才恢复演奏权利。吉泽金因受法国和德国音乐教育的双重影响,对这两国的作品都有深入的体会。他灵敏透明的指触和细致的音色变化加上微妙的踏板控制,使他成为阐释德彪西与拉威尔的权威。吉泽金一直追求清淡的表情,在演奏中强音都会处理得很轻巧,他演奏的莫扎特也极有味道。

  29吉列尔斯 Emil Gilels 1916—1985

  前苏联钢琴家,6岁时在敖德萨音乐戏剧学院师从特卡奇和林戈尔德学琴,1929年转入敖德萨音乐学院莱因巴尔德班上继续学习,1933年参加莫斯科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比赛获一等奖,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成为涅高兹的学生,1936年参加维也纳国际比赛获二等奖,1938年参加伊萨伊国际比赛获一等奖,1946年获斯大林奖,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到美国演奏的苏联钢琴家,获一致好评,1961年获苏联列宁勋章, 1967年法国授予他巴黎文化勋章。吉列尔斯的演奏特色是“钢铁般的触键”,由此而形成幅度与力度。吉列尔斯演奏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其力度变化上,被认为是施纳贝尔之后的最好选择,他与约夫姆和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布拉姆斯两首协奏曲也已成为这个曲目首选的经典。可惜他的贝多芬协奏曲与柴科夫斯基协奏曲没有留下很出色的录音。

你是指乐曲的音乐难度还是乐曲的演奏技巧难度?这两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巴赫的曲子演奏难度一般但是乐曲的处理非常的难,有些曲子演奏技巧难,但是音乐处理相比较简单一些!这两者不是能同日而语的!

分类作品

[编辑本段]

(Op代表作品编码,例如Op10-3表示作品十号的第三首)

1,圆舞曲(华尔滋) (Waltzes)

肖邦著名的圆舞曲,相信小朋友一定听过!这些圆舞曲是萧邦在维也纳时,运用维也纳华尔滋三拍的节奏,加上优美的曲调与抒情性,同时也发辉高度的钢琴技巧,因此萧邦的圆舞曲适合聆赏与演奏,比较不适合跳舞喔!

◎第1号圆舞曲降E大调Op 18

◎第3号华丽圆舞曲a小调Op 34-1

◎第6号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Op 64-1

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第7号圆舞曲升c小调Op 64-2

◎第8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4-3

◎第9号圆舞曲降A大调Op 69-1

◎第10号圆舞曲b小调Op 69-2

◎第14号圆舞曲e小调OpPosth

2,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肖邦不太喜欢管弦乐器,所以他的钢琴协奏曲(以钢琴为主,管弦乐搭配的曲子)也只有两首而已。第二号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就是写给初恋情人的优美「情书」,大家可以听听看唷!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一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二乐章

◎第2号钢琴协奏曲f小调Op21第三乐章

3,夜曲(Nocturnes)

夜曲是英钢琴师兼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曲式,以优美的旋律为主。萧邦受他的影响,第一首夜曲也已旋律为主,但后来的夜曲则加上更丰富的内容,不单是优美的旋律而已,所以是萧邦独特风格的夜曲。

◎第1号夜曲降b小调Op9-1

◎第2号夜曲降E大调Op9-2

4,练习曲(Etudes)

学钢琴的人,一定会弹到萧邦的练习曲!这些曲子运用了高度的钢琴技巧,包括快速的八度音程、还有三或六度的连续平行等等。不过这些练习曲并不只是教学用的,而是同时兼具艺术性,演奏者必须兼顾技巧、节奏、旋律、和声还有音乐的情绪表现,所以还是很到受乐迷的喜爱。

◎第3号练习曲E大调「离别」 Op10-3

这首练习曲是萧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时的创作,离开祖国与思念故乡的感情都表露无遗。

◎第5号练习曲降G小调「黑键」Black Key Op10No5

◎第12号练习曲c小调「革命」Revolutionary Op10-12

这首是萧邦在听到波兰遭俄国攻占时所创作的曲子。

5,前奏曲(Preludes) Op28

作品28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集是萧邦晚年为了筹措疗养的旅费而创作的曲子。

◎第4号前奏曲e小调「窒息」Suffocation

◎第11号前奏曲B大调「蜻蜓」Dragon Fly

◎第15号前奏曲降D大调「雨滴」Raindrop

◎这首前奏曲左手规律的节奏像雨滴的声音,因此得名。

◎第23号前奏曲F大调「快乐之船」Pleasure Boat

◎第24号前奏曲降D大调「暴风雨」The Storm

6,波兰舞曲(Polonaises)

波兰舞曲是以宫廷为中心,华丽而壮大的民族舞曲。萧邦七岁时就创作了两首波兰舞曲(G小调与降B大调),而后来的创作不但有舞曲,还有波兰语的诗喔!

◎第三号波兰舞曲A大调「军队」MilitaryOp40-1

象征波兰旗士精神的宏伟。

◎第六号波兰舞曲降A大调「英雄」HeroicOp53

7,马祖卡舞曲(Mazurkas)

马祖卡舞曲是波兰东普鲁士与俄国之间一带,属于农民的民族舞曲,热爱祖国的萧邦创作了55首马祖卡舞曲,将思乡的情感转化为丰富的旋律。

第五号马祖卡舞曲降B大调Op7-1

8,奏鸣曲(Sonatas)

肖邦不喜欢被固定的奏鸣曲曲式所拘束,所以他的创作当中只有二首奏鸣曲而已。其中第二号的第三乐章的「送葬」进行曲,是西方葬礼中的送葬曲。

◎第二号奏鸣曲降b小调Op35第三乐章「送葬」

(Marche Funebre)

9,其他名曲

以下曲子也是萧邦的名曲:

◎幻想即兴曲升c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大调BarcarolleOp60

◎第4号叙事曲f小调BalladeOp52-4

◎幻想曲(非即兴幻想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446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2024-02-12

随机推荐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顺序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顺序,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品牌、不同产品之间,使用顺序也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需要明确两者的功能区别。精华液是一种具有高浓度活性成分的保养品,可以为肌肤提供深层营养滋润,在保持肌肤水油

    2024-04-15
    56600
  •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

    抗衰老的套盒贵还是美白套盒贵?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不同的护肤需求,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回答。价格方面。抗衰老的套盒通常包含多种成分和配方,用于改善细纹、提升皮肤弹性等问题。而美白套盒则主要针对肤色不均匀、暗沉等问题。从品牌和产品定位来看,抗衰老

    2024-04-15
    47300
  • 林清轩适合什么肤质?林清轩适合油性肌肤吗?

    林清轩,山茶花润肤油的开创者,它们家的产品设计主打的是田园风格,主要的材料是来自于花朵和植物,尤其是植物油和手工皂,做的还是很有口碑的,那么,林清轩适合什么肤质呢?林清轩适合什么肤质在使用林清轩的2041人当中,最多31-40岁的M

    2024-04-15
    47200
  • 娇韵诗双萃赋活精华

    娇韵诗双萃赋活修护精华露好用吗?评价怎么样啊?娇韵诗娇韵诗双萃赋活修护精华露获得过很多的护肤奖项,大部分人用这款精华都会给好评,使用感也是很不错的,以下是个人使用感受: 精华露刚开始用会感觉有点油,但真的不会闷痘,也不怕油光满面,皮

    2024-04-15
    48100
  • 男士洗面奶曼秀雷敦和妮维雅哪个好

    男士洗面奶是男性护肤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清洁脸部皮肤,去除油脂和污垢,帮助男士拥有清爽干净的肌肤。而在众多品牌中,曼秀雷敦和妮维雅都是备受瞩目的选项。在曼秀雷敦和妮维雅之间,哪个更好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曼秀雷敦洗面奶。这是一款在男士

    2024-04-15
    47200
  • 海蓝之谜和时妍露哪个好用

    海蓝之谜。1、品牌更好。海蓝之谜是雅诗兰黛旗下的高端护肤产品,时研露是爱茉莉旗下的小众护肤品。2、效果更好。海蓝之谜护肤品中包含多种精贵的原材料,让肌肤更稳定的修复,补水和修护效果都是一流的,时研露是一类清爽型的精华,护肤效果远不如海蓝之谜

    2024-04-15
    41600
  • 精华液排名前十名推荐

    精华液排名前十名推荐为赫莲娜夜间修护精华、海蓝之谜修护精粹液、SK-II肌因光蕴环采钻白精华露、雅诗兰黛特润修护肌透精华露、兰蔻小黑瓶面部精华肌底液、伊丽莎白雅顿新生时空胶囊、资生堂红妍肌活精华露、倩碧双星淡斑精华、欧莱雅青春密码面部精华液

    2024-04-15
    401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