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钢琴协奏曲,人们都会把贝五柴一拉二这三部排在前三位,就是贝多芬《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也常被人称为“皇帝”协奏曲。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有人戏称“火烧老柴”是最通俗的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因融炫技、抒情为一体而被公认为是钢琴协奏曲中的“神品”。以前听贝五比较多,最近特别喜欢听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听了一遍又一遍,还反复的听了家里的几个不同版本的演奏,满脑子都是柴一那气势磅礴辉煌壮丽的旋律在轰轰作响。
如果说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开篇是重重的叩击大地直入人们心灵,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那么可以说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开篇是倾泻奔腾的音乐巨澜将人们的心灵带入缥缈太空。有的乐迷甚至说这个曲子的开头是“腾空的”,那种激昂的节奏实在是世间的绝品。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1874年创作的。那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最经典的部分应是第一乐章的序奏,乐声起处那宽广、雄伟的旋律,气势磅礴、辉煌壮丽,听者心灵无不为之震撼!它称得上是十九世纪俄罗斯钢琴音乐的一个顶峰,也是上一世纪欧洲音乐艺术中最有天才的创作之一,这是一部充满青春的温暖和光辉的作品。
都说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能用说和写描述。音乐不是视觉和语意表达的艺术,它的形象、场景以及思想、哲理是无法直接传达的,也无法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实际上我是一个不懂乐理的音乐爱好者,在听音乐时往往并不在乎懂不懂的事,只凭着内心的感受体验声音的魅力。第一乐章以四支圆号的引子为开始,紧随其后在弦乐合奏哄托中又出现钢琴轰鸣的重击旋律,极其雄壮和辉煌的主题,色彩变化多端,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宽广而壮丽充满激情,具有一种触动灵魂的力量,带给我内心深处的激动与震撼!
这是一部具有浓厚俄罗斯民族音乐特色的钢琴协奏曲,也经常被许多的影视作品所引用,这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象之丰富,它的主题的多样和对置,紧张地发展的乐思所具有的内在的巨大力度,都是它那激动人心的魅力所在,正也就是这些特点,使得这首协奏曲在作者生前就已广泛流传,欧美各国音乐会舞台时常有各种类型的钢琴家演奏它,作者也经常 把它列入自己的交响音乐会曲目,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的演出。
就是这样一部成功的作品,在它刚刚诞生的时候却几乎被扼杀。原先这部作品是题献给俄罗斯著名钢琴家和作曲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但是鲁宾斯坦对作品作出了无情的批评,斥责此作品华而不实,无独创性,不适于用钢琴演奏。令柴可夫斯基改变了初衷,将这部作品题献给了德国指挥家汉斯·冯·彪罗。1875年10月间,当彪罗到美国巡回演出时,在波士顿首次演奏这首作品,获得很大的成功。然而这部作品19天以后在彼得堡的演出,这场俄罗斯的首演却又因演奏的速度过快而宣告失败。随后同年在莫斯科举行的演出则再次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担任钢琴独奏的是当时年仅18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挥正是当初拒绝弹奏的尼古拉·鲁宾斯坦,他后来亦成为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认的演译权威。
音乐是如此的奇妙,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由不同的指挥和演奏家演出,竟会产生如此天差地别的戏剧性结果。音乐是通过联觉来理解的,那是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音乐内容的理解一定是主观的、模糊的、多种多样的,演奏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而联觉人人有,当你听到音乐的时候就会产生,每个人的音乐感受力都很强,因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反应。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在家里聆听柴一钢协,这是一张DG公司出品的激光唱盘,CD编号:DG 447 420-2,钢琴演奏者是闻名世界、脾气怪异的前苏联钢琴大师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由卡拉扬执棒维也纳爱乐。对于这张碟的评价历来不同,我也不是第一次听这张碟了,可是今天听来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感动。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生动的快板。序奏开始强有力地奏出下行的动机,以雷霆万钧之势引出了让人豁然开朗的主题。在我的脑海里创造出一种情绪饱满而和谐的背景,就好像是一幅唯美的俄罗斯油画,犹如初春汹涌澎湃的江流冲破冰封的江面,大块大块的冰排轰鸣之中撞击着,浩浩荡荡一路奔腾冲向远方。随着音乐的推进展开,主题变得深情、真挚,如梦般甜美,略带有忧郁的感觉,体现出悠然而甜美的诗歌般情感,这一段感情真挚、甜美,又有着内心的激动之情,就像是在倾诉情意一般,此时泪水竟然弥漫了我的双眼。
有人评价里赫特卡拉扬维也纳版是截至目前最符合老柴气质的一版!排名第一。我听过的版本有限,无法评价,但这个版本确实是打动了我的内心。卡拉扬指挥下的乐队,声势凌厉,音色华美动人,应是最具皇者气质的柴一。也有人批评乐队无论在音量还是气势上都有盖过钢琴之嫌,但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赫特的演奏有着俄罗斯风格的浓郁厚重,内里暗藏着一种忧郁的基调,有着忧郁的柔和又神经质气质,是音乐性最强的一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但音乐还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我们除了有视、听、味、嗅、触这些外感系统之外,人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感系统,就是我们情绪和情感的世界,这种感受是那样地细腻、微妙、强烈、深沉,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它也需要一门艺术来表现,音乐就最擅长表现人类内心这个世界活动感受的艺术,我们说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的欣赏当中体验心里微妙不可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这是音乐欣赏当中最重要的方式。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即时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感动。我们的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语,直达人类内心的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
聆听 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带给我的第一感受便是震撼,音乐响起如同身处在飘渺的宇宙中和广袤的大地上。音乐中充满了青春肆意挥洒的激情与浪漫,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渴望,无愧于钢琴协奏曲中的经典之作。
1、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家,在纽约首演时,将他的协奏曲昵称为“大象的作品”,将其与它的大小和重量进行了比较。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曾经将演奏“拉桑”的体力劳动描述为“铲十吨煤”,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2、普罗科菲耶夫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原作于1913年提交给施密霍夫,因为当时他的同学施密霍夫自杀了。prokofiev在1923年将它从记忆中重新排列,因为原来的乐谱丢失了。
3、李斯特的“西班牙走私者”幻想回旋曲
它制作于1836年,完美地展示了李斯特无拘无束的青春。由于难度很大,俄罗斯钢琴家瓦伦蒂娜将其描述为他演奏过的最难的钢琴作品。
钢琴曲是指用钢琴弹奏的乐曲,有时还配以其它的乐器同时演奏。
在欧洲,大约14——18世纪之间,曾流行过两种键盘乐器,一种叫击弦键琴,一种叫拨弦键琴(又称大键琴、羽管键琴)。共88个琴键。这两种乐器都因被认为是钢琴的前身而被我们称为古钢琴。许多作曲家都为古钢琴作曲,这时的曲子就是最早的钢琴曲。例如巴赫、享德尔和斯卡拉蒂的钢琴曲,都是为古钢琴的。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下面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相关资料吧!
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童年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于1873年4月1日出生在俄罗斯谢苗诺沃的奥尼加城的一个富庶的地主家里。他的家庭有着很好的音乐环境,拉氏曾祖父曾经在圣彼得堡师从著名演奏家菲徳尔学习,拉氏的母亲安娜·奥娜斯卡雅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毕业生,拉氏的最早的钢琴教育就来自母亲,这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音乐熏陶。
1882年 拉氏举家迁往圣彼得堡,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入学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德米纳斯基学钢琴。
1885年 拉氏在表兄的介绍下,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茨维列夫,接受到极严格的训练,从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茨维列夫的弟子,拉氏有机会去圈里的聚会,先后见到了鲁宾斯坦,塔涅耶夫,柴科夫斯基等,并对他后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1887到1888年 拉氏写出了第一批最初的作品。包括《乐队谐谑曲》和一些钢琴小品。1889年,他考入了莫斯科音乐学院,从此开始接受更为严格、正规、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他跟著名钢琴家齐洛蒂学习钢琴,还跟随著名作曲家塔涅耶夫和阿连斯基学习作曲。
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成名
1890年夏 拉氏来到家乡伊凡诺夫卡,在那里他遇到了日后的妻子同时也是自己表妹的娜塔莉娅·萨蒂娜。坠入情网的拉氏为心上人写了一首六手联弹的圆舞曲和浪漫曲。回到莫斯科后,拉氏动笔创作了管弦乐《曼佛雷德》,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柴科夫斯基的同名交响曲。
1891年和1892年,他先后以优异的成绩在钢琴和作曲班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独立的音乐家生涯。1891年 拉氏在家乡完成了《第一钢琴协奏曲》。12月回到莫斯科,向自己的老师阿连斯基献上了第一部交响诗《罗斯基斯拉夫王子》。
拉赫玛尼诺夫早期是以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国际乐坛的。他在演奏中,他兼收前辈诸钢琴大家之长,创建了自己所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杰出钢琴演奏家。
1892年,为举办音乐会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钢琴曲,同时还作了交响幻想曲《悬崖》、《茨岗主题狂想曲》等大型乐队作品。这年3月 拉氏在音乐学院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演奏了自己的三重奏和《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另一方面,拉氏加紧创作毕业作品根据普希金长篇叙事诗《吉普赛人》改变的歌剧《阿连科》。这一年,拉氏获得金质奖章,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毕业之后的拉氏马上投入到繁忙的音乐会演出之中。期间,拉氏还完成自己最出名的作品之一《升C小调前奏曲》。暑期,拉氏非常放松,相继完成两套艺术歌曲和一首幻想曲。还有从莱蒙托夫诗歌中获得灵感创作的幻想曲《岩石》。
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的人物轶事
1、钢琴对小时候的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件惩罚工具,据说其母惩罚小拉赫玛尼诺夫时,会要求他坐在钢琴底下。
2、拉赫玛尼诺夫的身材高大,拥有一双巨大的手,左手能轻易按到跨十二度的琴键,故此并非所有人能演奏他的作品。他的身材可能与一种名为马凡氏综合症(Marfan Syndrome) 的遗传病有关,患者其中一个征状是修长的四肢及手指。
3、拉赫玛尼诺夫曾居于其师兹韦列夫的寓所内,由于同学们练习的声音过份嘈吵,拉赫玛尼诺夫向其师要求一个较宁静的环境以专心作曲而引发争执,最终令两师徒拆伙。
4、拉赫玛尼诺夫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获评审委员一致推举为第一荣誉毕业生,其师兹韦列夫亦是评审委员之一。兹韦列夫于毕业礼时,更以金表作为贺礼赠予拉赫玛尼诺夫,两师徒亦冰释前嫌,此金表亦成为拉赫玛尼诺夫珍而重之的物品。
1、当年拒绝郎朗的钢琴老师应该是李其芳。
2、郎朗每天要完成8个小时的训练,渐渐地,他可以熟练地弹奏难度很高的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还能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就连后来著名指挥家马泽尔都感到惊讶:“郎朗的钢琴基础在哪里打下的?”有人告诉他说:“郎朗是在中国学的。”马泽尔表示难以置信。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Sergey Rakhmaninov 187341-1943328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俄国诺夫戈罗省奥涅格。父为地主,家庭富有。4岁从母学习钢琴,9岁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12岁转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从事演奏、指挥和作曲。1904年起,任莫斯科大剧院指挥。1906年侨居德国,此时进入创作高峰期。1917年俄国革命后,拉赫玛尼诺夫流亡瑞士,1918年赴美演出,定居美国后,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重要的钢琴演奏家。。二次大战期间(1939-1945)多次举办音乐会,将收入捐给苏联国防基金会。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属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观和风格,与柴科夫斯基的音乐有较密切的联系。他的作品,曲调气息宽广、舒展优美、忧郁深沉,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风格和民间风俗的刻画,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他的钢琴作品,技巧高超、气势宏大、音响浓郁厚实、力度对比强烈。作为指挥家,诠释格林卡、柴科夫斯基、格里格等作曲家的作品极具特色。
他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4首、交响诗、钢琴协奏曲4首、奏鸣曲、变奏曲、前奏曲25首、练习曲18首、狂想曲、组曲、舞曲、小品及歌剧等。《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之岛》、《钟》以及浪漫曲等。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演奏的钢琴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