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1874至1875年,题献给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彪罗。
2拉二(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3普三(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这部作品开始于1917年,最后于1921年完成。这部协奏曲音乐语言的特点,是民俗性与复调手法的结合,显示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高度成熟。
扩展资料
柴可夫斯基于1874年在写给其弟的家信中,首次提到创作《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首乐曲的情况。不久后的12月,作品大致完成。彪罗将这部协奏曲带到了美国,1875年10月25日在波士顿音乐厅进行了首演。
1875年12月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演出则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当时担任钢琴独奏的是当时年仅18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塔涅耶夫,而指挥正是当初拒绝弹奏的尼古莱·鲁宾斯坦,他后来亦成为这首曲子的其中一位公认的演译权威。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安静,第三的忠告——我听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作者 pianosheep 第二钢琴协奏曲创作之后的八、九年后,1909年,拉赫玛尼诺夫又完成了钢琴协奏曲的第三首,这首d小调协奏曲在纽约的首演指挥是马勒。这部协奏曲的钢琴部分以难度高、技术上不易驾驭而著称。而我们大多数人今天对这部协奏曲的认识大概源自于**《shine》。第三钢琴协奏曲是始终围绕着**故事情节的主题音乐。这是让人思考的音乐,这是鼓舞人奋进的音乐,这是上帝的音乐。当然这也是悲惨的过去,无奈的现实,美好的憧憬。 第一乐章,就是影片的主题音乐,别小看了简简单单的轻轻的琴声,这可是此作品最难弹的部分,又要速度,又要感情,而且,根本感觉不到这需要感情。 第二部分,由乐队上来引出一段思考,然后钢琴分段“讨论”,也就是狂想曲。很是有趣,也是不错的慢乐章,这倒给人一种遐想了,慢乐章真的很慢,到了后半段,钢琴开始发力,你会感觉在听进行曲,钢琴一下子就变铿锵了,乐队适时的融入,产生了高潮。又使美丽的过程吧!一下子进入快速的末乐章。而且是渐进的,越到后来越快。你是不是发觉了,钢琴还是这么风光有劲?我也是很佩服演奏者有如此深度的激情。又一下子,进入了高速的华彩,然后一个缓冲,又是一个高潮,真的,我觉得第三乐章是最有激情的,让我想起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第十八段,钢琴乐队同时发出激情四射的音符,全曲在热烈的共鸣中结束。它的震撼力不亚于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可以看到,作品是有很浓烈的浪漫气息的,但是却遵循了古典主义“快-慢-块”的曲式,上下连接还是很紧凑的,真是一部不朽的作品。也的确比第二钢琴协奏曲耐听。 想必由马勒指挥的纽约的首演一定是十分激动人心的,拉赫玛尼诺夫对马勒极为敬佩,因为马勒坚持管弦乐团必须做到完美这一点也是深得拉赫玛尼诺夫赞许的。第三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鼎盛时期的作品,代表了其一生的最高成就,尽管当时他才26岁,可谓才华横溢。 如果有着霍洛维兹和奥曼帝指挥费城管弦乐团的版本,那是有福气了,因为,那不仅是现场版本,而且还是两位拉氏的崇拜者的精彩合作。但是许多评论家都表示拉氏自己演奏的版本更有味道一些。那么,今天所奉献的也正是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演奏的版本,RCA出品。 乐谱下载: http://wwwsheetmusicarchivenet/single_listingcfmcomposer_id=54
1、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
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
2、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的音乐里又有接近20世纪作曲家的许多现代元素。如何成功把这两种风格相融合成为其创作之谜。毋庸置疑,许多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不断改变、完善着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每一位大师的风格都具有自己的演变过程。
3、李斯特在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扩展资料:
一、肖邦的音乐作品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主要作品有: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
二、拉赫玛尼诺夫的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方面,拉赫玛尼诺夫共谱写了2首奏鸣曲、24首前奏曲,最著名的莫过于他的《升c小调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独奏版本,较著名的有巴赫的《前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弗里茨·克莱斯勒的《爱之悲》及《爱之喜》等。
三、李斯特的钢琴作品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而他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
-弗里德里克·肖邦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弗朗茨·李斯特
国浪漫主义作家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称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为《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以此标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在他之前,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包括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和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也都是形象鲜明的作品,有些并有明确的标题:但李斯特的首要任务是突出辉煌的钢琴技术,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则更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在技术上相对地表现得比较朴素。 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只知道他写过《音画练习曲》15首,即作品第33号6首,作于1911年,以及作品39号的9首,作于1916-1917年间。其实1911年所作原来也是9首: 第一首,f小调(作品第33号之1),作于8月11日; 第二首,C大调(作品第33号之2),作于8月16日; 第三首,c小调(作品第33号之3),作于8月18日; 第四首,a小调(作品第33号之4),作于9月8日; 第五首,d小调(作品第33号之5),作于9月11日; 第六首,降e小调(作品第33号之6),作于8月23日; 第七首,降E大调(作品第33号之7),作于8月17日; 第八首,g小调(作品第33号之8),作于8月15日; 第九首,升c小调(作品第33号之9),作于8月13日。 但出版时被作者删去了3首(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其中第四首于1616年9月27日改写后作为作品第39号第六首。第三、五首作者生前从未发表,其手稿在作者去世后才被发现,并于1948年被公诸于世,现予补充出版。 1916-1914年间所写的作品第39号包含: 第一首,c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三首,升f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四首,b小调,作于1916年9月24日; 第五首,降e小调,作于1917年2月17日; 第六首,a小调,作于1916年9月27日(改写作品第33号之4) 第七首,c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八首,d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九首,D大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1931年,意大利作家雷斯庇基(1879-1963)把作品第39号的第二、四、六、七、九等5首练习曲改变为乐队曲时,拉赫玛尼诺夫把这5首的标题内容告诉了他: 第二首描写海洋和海鸥的故事; 第四首描写集市景色; 第六首描写红帽子与野狼的故事; 第七首描写送葬的行列; 第九首是一首东方进行曲。 可以想见,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18首《音画练习曲》的其他13首时,也都是有成竹在胸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他们的标题内容告诉别人而已。 最有名的应是第4首 ,
巴洛克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勃兰登堡协奏曲
亨德尔:皇家烟火音乐、D大调第五号大协奏曲、G小调第六号大协奏曲、C大调大协奏曲“亚历山大的盛宴”、水上音乐
古典
海顿:好多交响曲、奏鸣曲(我也不记得多少部了)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其中《春》第一乐章最有名)
莫扎特:第20、21、23、27钢琴协奏曲(20、21的第二乐章优美……唯美)、第40、41交响乐、弦乐小夜曲(共四个乐章,都很熟悉的)、D小调幻想曲、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很好听)
古典-浪漫
贝多芬:九首交响乐(当然三“英雄”、五“命运”、六“田园”最著名啦)、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克鲁采”、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舒伯特:A大调五重奏“鳟鱼”(第三乐章“幽默曲”最有名)、D小调第十四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
浪漫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四把竖琴绝无仅有)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有熟悉的婚礼进行曲)、E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个乐章都很有名,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勃拉姆斯:第一(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第四乐章旋律模仿欢乐颂)、二、三、四交响曲
肖邦:19首夜曲(前三首最著名)、第一叙事曲、4首即兴曲、多首诙谐曲、多首圆舞曲、多首大圆舞曲(有名波兰舞曲、波罗乃兹)、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多首练习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柔美至极,唯美)
舒曼:童年情景(第七首“梦幻曲”最经典,还有“竹马游戏”、“在火炉边”等)、狂欢节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二、第六首较有名)、钟、爱之梦、献辞、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很特别,加入诙谐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年代(欧贝曼山谷、埃斯特哈奇庄园的喷泉)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天鹅湖(推荐:圆舞曲、四小天鹅)、胡桃夹子(推荐:花之圆舞曲、糖梅仙子之舞)、睡美人(推荐:玫瑰柔板)、第六交响曲“悲怆”(每个乐章都令人难忘)、钢琴套曲《四季》(“六月”船歌最经典)、如歌的行板、弦乐小夜曲
民族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第二乐章很著名、其他三个乐章也很熟悉)、斯拉夫舞曲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很有名)、被出卖的新娘
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组曲(较著名的有晨曲、阿尼特拉舞曲、在山神庙、索尔维格之歌)
西贝柳斯:芬兰颂、悲伤圆舞曲、小提琴协奏曲
印象
德彪西:夜曲、大海、牧神午后(根据象征派作家马拉美同名作改编)
拉威尔:鹅妈妈组曲、波莱罗 、茨冈
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狂想曲(变奏18较著名)、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很美)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小提琴主题伴随四个乐章)、西班牙随想曲
圣桑:动物狂欢节(其中“天鹅”最著名)
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蝙蝠序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故事圆舞曲、埃及进行曲、皇帝圆舞曲、电闪雷鸣波尔卡、南方的玫瑰圆舞曲、前进波尔卡、安锐波尔卡、拨弦波尔卡(与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创作)、吉卜塞男爵、晨报圆舞曲、维也纳糖果圆舞曲、维也纳气质圆舞曲、天佑皇帝约瑟夫一世万岁进行曲(有德国国歌片段)、游览列车波尔卡、享受生活圆舞曲、爆炸波尔卡、你和你圆舞曲、柠檬树花开何处圆舞曲、音乐美酒和女人圆舞曲、艺术家生涯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奥菲欧四对舞
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村燕圆舞曲、水彩画圆舞曲、无忧无虑快速波尔卡、小磨房波尔卡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中国人加洛普
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前奏曲)、罗恩格林(第一幕序曲)、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马勒:第一进行曲、旅行者之歌(声乐套曲,古斯塔夫·马勒作词)
R斯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作品30(开头被选为一**配乐)、唐璜 作品20 、梯尔·艾伦斯皮格尔的恶作剧 作品28
法雅:爱情魔术师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降E大调“浪漫”)
普罗科菲耶夫:罗密欧与朱丽叶(芭蕾舞剧选曲)
埃尔加:小提琴小品爱的致意(又称爱的礼赞)、威仪堂堂进行曲、新颖主题变奏曲“谜语”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乐章很著名的!熟悉的旋律在三分十五秒出现)
第一集
前五分钟回忆片段的背景: 德沃夏克1- 捷克组曲 "DVORAK - Czech Suite in D major"
前半对钟声响起后的歌: 捷克组曲第2首波尔卡"Polka"
后半段到他做飞机回国: 捷克组曲第5首"Finale(Furiant)"
片头曲 : 贝多芬 第七号交响曲 第一乐章
千秋被摺扇揍飞前,在钢琴前练的曲子: 贝多芬 14号钢琴奏鸣曲月光第三乐章
野田第一次弹奏钢琴,千秋跑去寻觅 : 贝多芬 8号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二乐章
千秋买醉酒吧部分出现的配乐 : 威尔第-安魂曲((Verdi-Messa da Requiem)
彩子练习的声乐曲目: 莫扎特歌剧 "魔笛里面的夜后咏叹调"
打扫野田垃圾屋: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野蜂飞舞
千秋帮野田洗头发: George Gershwin - Rhapsody In Blue
德国人偷偷观察学生的时候: 俄国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 罗密欧与茱丽叶(Serge Prokofiev - Romeo and Juliette)
千秋为野田下厨示范优良厨艺: "Frank WMeacham - American Patrol"
野田感动的吃时: "Yankee Doodle" (美国名谣)
竹中直人出现在瑛太家的店: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组曲"胡桃夹子"里的"糖梅仙子之舞"
(Peter Tchaikovsky - The Nutcracker /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
千秋和野田练习的双钢琴: 莫扎特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精神奕奕的快版
第二集
真澄的回忆--"小花变成大花" : 理查德·施特劳斯--提尔的恶作剧 (Richard Strauss --Till Eulenspiegels )
吃晚餐时,千秋独自一人指挥练习: 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第一乐章
EP1&EP2酒吧部份的背景音乐: 德彪西-C大调阿拉伯风格舞曲第一号钢琴曲 (Debussy - Arabesques NO1 )
野田约千秋约会,千秋无心的答应 : 柴可夫斯基 - C大调弦乐小夜曲
真澄收拾东西要回山形 : 萧邦 - 降A大调第九号圆舞曲「离别」
千秋背著野田回家: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峰把野田拉下来练习: 克莱斯勒 -爱之悲
在峰前面考试的同学演奏的曲目: 蒙提-查尔达斯舞曲(Monti-Csardas )
米奇想亲野田: 莫扎特的歌剧-Don Giovanni(唐·乔凡尼)
千秋买鱼: 扎札特的魔笛其中一段
千秋替米奇指挥: 费加洛的婚礼
第四集
一开始 : 罗密欧与朱丽叶 (Sergey Sergeyevich Prokofiev--Op64 Romro and Julirt)
千秋骂完S乐团离开 :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
野田妹到千秋家煮火锅 : Frank WMeacham - American Patrol
吃火锅 : 比才 (Georges Bizet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L’Arlesienne (Deuxiene Suite)其中的第三曲「小步舞曲」
千秋在暖被桌昏睡: 德沃夏克(Dvorak)--自新大陆交响曲Op95(1893) From the New World
峰和清良在图书馆: 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第15号 C大调 K.545 第一乐章
野田妹睡在千秋床上: 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K265
峰和真澄到千秋家: 克莱斯勒--美丽的罗丝玛林 Op55-4 Schon Rosmarin
千秋处理暖被炉 : 哈恰图良 (Aram Llich Khachaturian)--马刀舞曲Sabre Dance
米奇指挥A乐团演奏曲目: 贝多芬-- 交响曲第9号 合唱」Op125 第一章
大河内和米奇交谈: 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
S乐团众人被千秋骂哭夺门而出: 比才 (Georges Bizet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L’Arlesienne 之中的 「法兰多尔舞曲」
米奇在夜总会 :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第1号降B大调 K207第一乐章
千秋指挥昏倒 : 圣桑(Camille Saint Saens)--动物狂欢节 --水族馆
S乐团公演: 贝多芬-- 交响曲第7号 A大调 Op92 第1乐章、第4乐章
演奏结束庆祝 :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野田妹偷偷kiss千秋: 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
米奇找S乐团联谊被赶走: 弗雷--贝利亚与梅丽桑 (Faure- Pelleas et Melisande Op60) 第3曲
米奇举起千秋手臂一群女生冲过去: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野蜂飞舞
米奇带著一群人去联谊: 柴可夫斯基 - 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
千秋要上网看到野田妹的萤幕保护程式: Frank WMeacham - American Patrol(美国巡逻队)
千秋上网看米奇的消息~经纪人出现: 马勒--第一号交响曲" 巨人 "第4乐章 (Mahler: Symphony No1)
米奇第一次被载走: 勃拉姆斯-- 交响曲第3号F大调第三乐章(Brahms Symphony No3 in F,Op90 )
米奇强制遣返 : 马勒--交响曲第1号 D大调「巨人」第4乐章
四人在峰家吃饭谈论米奇 :德彪西--贝利亚与梅丽桑 Debussy: Pelleas et Melisande
米奇突然出现: 马勒--交响曲第1号 D大调「巨人」第4乐章
米奇指示千秋学园祭表演曲目: Prokofiev-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组曲
米奇和理事长相见拥抱 : 瓦格纳Richard Wagner--歌剧汤豪舍序曲“Tannhauser”
S乐团宣布开始通宵练习 : John Philip Sousa--雷神
野田妹询问米奇千秋在何处: 柴可夫斯基--The Nutcracker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经纪人对千秋说米奇和理事长的过去: 李斯特Liszt Ferencz--帕格尼尼大练习曲Paganini etudes第3曲 钟
千秋和和经纪人谈话 : 勃拉姆斯-- 交响曲第3号F大调第三乐章 (Brahms Symphony No3 in F,Op90 )
A乐团与千秋钢琴练习: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2号 C小调 Op18 第1乐章 (Sergey Vassilievich Rakhmaninov)
S乐团众人穿和服逛学园祭: 老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拉德茨基进行曲(Radetzky March,Op228)
S乐团公演: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千秋与A乐团学园祭正式表演: 拉赫玛尼诺夫 (Sergey Vassilievich Rakhmaninov) 钢琴协奏曲第2号 C小调 Op18 第1乐章、第3乐章
第六集
前期回顾 :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2号 C小调 Op18 第1乐章、第3乐章
野田妹钢琴练习 :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2号 C小调 Op18 第1乐章
米奇对野田妹说话 :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糖梅仙子之舞
千秋在饭店睡醒 : 威尔第Verdi-歌剧「弄臣(Rigoletto)」「女人善变」
米奇真的回国了 : 马勒-交响曲第1号 D大调「巨人」第4乐章
佐久间给千秋名片: 维瓦尔第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四季》E大调「春」第1乐章
佐久间"闪亮"的吟诗: 瓦格纳Wagner-音乐剧「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
千秋回想儿时在飞机上: 威尔第Verdi--安魂曲Messa da Requiem
彩子上课 : 莫扎特Mozart-Cosi Fan Tutte《女人皆如此》(Dorabella)
真澄和清良在布告栏前: 巴赫JS BACH-降B大调第2号管弦乐组曲BWV1067
千秋在酒吧: 德沃夏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野田妹钢琴练习: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2号 C小调 Op18 第1乐章
彩子到千秋家 :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第5号 F大调「春」Op24 第4乐章
野田妹到千秋家: 圣桑Saint-Saens-第1号大提琴协奏曲 A小调 Op33 第1乐章
野田妹和千秋双钢琴演奏 : 拉赫玛尼诺夫-第2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Op18 第1乐章、第3乐章
一群人在中庭讨论未来出路: 柴可夫斯基 – 弦乐小夜曲 第二乐章
千秋买罐头 : 德弗札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野田妹和千秋在寿司店 :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天鹅湖」Op20 第1幕「场景」
千秋吃生鱼片 : Frank WMeacham - American Patrol
S乐团聚餐: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彩子和野田妹 在洗手间: 圣桑Saint-Saens-大提琴协奏曲第1号 A小调 Op33 第1乐章
千秋 :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G小调 K550 第1乐章
真澄打鼓: 中岛美雪- 地上の星
千秋、清良新乐团成员碰面: 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5号E大调「皇帝」Op73 第1乐章
折扇和野田妹见面 :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糖梅仙子之舞
第七集
折扇开始上课: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颂Finlandia op26
野田妹弹琴: 美国民谣--Mary Had a Little Lamb
野田妹逃走 : 萧邦-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
文
新乐团聚会 : 西贝柳斯--卡瑞利亚组曲Karelia Suite,Op11
聚会30分钟后改变风格 : 奥芬巴赫Offenbach--天堂与地狱Orphie aux enfers
清良打倒峰: 小约翰施特劳斯--雷鸣与闪电Op324 (Johann Strauss--Unter Donner und blitz)
与野田妹在路上擦身而过: 萧邦--练习曲作品十第三号 E大调「离别」
折扇找野田: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颂Finlandia op26
新乐团练习 曲目: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 (Selection CD 1 no5)(LIVE CD1 no6)
首次练习结束: 西贝柳斯--卡瑞利亚组曲Karelia Suite,Op11
R&S团名订定: 柯达伊Kodaly--哈利亚诺组曲-维也纳音乐钟
野田妹在千秋家: 柴可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Op48 第2乐章
R&S练团休息时间清良独奏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Mendelssohn--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
野田妹见到折扇逃走:格什温--蓝色狂想曲
千秋找谷冈谈话: 德彪西--前奏曲第一集第八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Debussy-- 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
折扇和千秋说话: 德沃夏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Op72
"屁屁协定"成立: 亨德尔Handel--神剧「所罗门王」Solomon- 沙巴女王驾到
千秋听米奇的CD: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 C小调 Op68 第1乐章
峰对乐团成员说话 :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Gustav Holst--The Planets )
千秋回忆飞机上的情况 前半部: 莫扎特--交响曲第25号 G小调 K183第1乐章
后半部(Vieria照片出现之后): 巴赫Bach--小赋格曲 G小调BWV578
第八集
前期回顾-飞行事故: 巴赫Bach--小赋格曲 G小调BWV578
千秋与母亲讲电话-前半部 : 亨德尔Handel--水上音乐组曲(小号组曲)D大调 (Water Music: Ste No2 in D, HWV349 )
后半部-谈到米奇: 拉赫玛尼诺夫--第2号钢琴协奏曲 C小调 Op18 第1乐章
千秋开始奋发: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 C小调 Op68 第1乐章 (Nodame Live CD1 no7)
黑木谈到野田妹: 马斯涅Massenet--泰伊斯暝想曲Meditation from "Thais"
真澄告知黑木野田妹的真面目: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屁屁体操完成后折扇拿出另一张协议 :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颂Finlandia op26
峰和清良谈话 : 德沃夏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Op72
野田妹和黑木去买鳗鱼: 拉赫玛尼诺夫--第2号交响曲 E小调 Op27 第3乐章
野田妹抢鳗鱼: 哈恰图良Khachaturian - 剑舞sabre dance
鳗鱼被抢光: 罗德瑞格Joaquin Rodrigo--阿兰辉兹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第2乐章
清良比赛得到第二名: 勃拉姆斯--第5号匈牙利舞曲
晚上峰鼓励清良: 佛瑞Faure--「佩雷亚与梅莉桑」Pelleas et Melisande Op60 第3曲
R&S乐团练习 :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 C小调 Op68 第4乐章 (Nodame Live CD1 no8)
R&S广告刊出 :门德尔松Mendelssohn--第四号交响曲「义大利」A大调 Op90第1乐章 Symphony No4 in A,Op90
千秋做梦搭飞机
前半部: 莫扎特--交响曲第25号 G小调 K183第1乐章
后半部: 巴赫Bach--马太受难曲BWV244 第78曲
千秋被野田妹催眠: 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图画展览会
R&S演奏会观众入场: 拉威尔Maurice Ravel--波莱罗Bolero
R&S演奏会上半场: 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314第1乐章、第3乐章
中场休息佐久间吟诗: 西贝柳斯--卡瑞利亚组曲Karelia Suite,Op11
R&S演奏会下半场: 勃拉姆斯--第1号交响曲C小调 Op68 第1乐章、第4乐章
野田妹对千秋催眠: 圣桑Saens - 动物狂欢节-水族馆 (Carniral of the animals -Kangaroos )
千秋回忆飞机上的情况 : 巴赫Bach--马太受难曲BWV244 第78曲
千秋落泪 : Barber巴贝尔--第一号弦乐四重奏op11
九集
千秋从催眠中苏醒: 圣桑Saens - 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 (Carniral of the animals -Kangaroos )
讨论再次公演&联络R&S团员: 柯达伊Kodaly--哈利亚诺组曲-维也纳音乐钟
千秋和峰登机前: 哈恰图良Khachaturian - 剑舞sabre dance
玩具飞机被采碎,千秋想到飞机降落: 巴赫BACH: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曲BWV538
千秋在机上回想当年飞机降落 : 威尔第--安魂曲-Dies irae震怒之日
千秋想起野田妹的话去 买螃蟹: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特雷巴克舞曲TREPAK
野田妹在折扇家练琴
1学长&野田恋之序曲: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 D大调 K448 第一乐章
2第一次预赛曲目: 舒伯特--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第一乐章 (NODAME live CD2 no13)
野田妹参加比赛的原因: 勃拉姆斯--第5号匈牙利舞曲
折扇太太和千秋见面: 克莱斯勒-爱的喜悦
真澄给千秋的电话留言: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千秋听完母亲留言回想童年: 德沃夏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折扇家螃蟹大餐开动前 : JS巴赫--布兰登堡协奏曲第3号 G大调 BWV1048 第3乐章
佐久间吟诗: 莫扎特--第三号德国舞曲-《雪橇》(German Dance K605-3)
野田妹质疑比赛有走后门送礼: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颂Finlandia op26
千秋在图书馆看野妹传的mail: 勃拉姆斯Brahms--降A大调圆舞曲第十五号 Op39 No15
再次公演日期确定: 德沃夏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米奇现身: Prokofiev-罗密欧与茱丽叶第二组曲《孟达吉与贾布烈家族》
米奇要带千秋回欧洲 : 德沃夏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野田妹第一次钢琴预赛 : 舒伯特--第16号钢琴奏鸣曲 A小调 D845第一乐章、第四乐章
蓝色灯光树下野田妹和千秋谈话: 德沃夏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Op72
第二次预赛曲目: 萧邦--练习曲Op10-4
烧肉店谈到濑川悠人: 维瓦尔第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四季》E大调「夏」第3乐章
第二次预赛前野田妹在折扇家练琴 : 德彪西--喜悦之岛 (NOdame Live CD2 no11)
千秋和米奇讲电话 :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Gustav Holst--The Planets)
第二次预赛奥克莱尔教授睡著的演奏: 贝多芬--第23号钢琴奏鸣曲 F小调 Op57 「热情」第3乐章
野田妹回想童年练琴: 萧邦--练习曲Op10-4
野田妹认出悠人: 维瓦尔第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四季》E大调「夏」第3乐章
野田妹第二次预赛 : 萧邦--练习曲Op10-4
第十集
前期回顾
野田妹第二次预赛第1曲: 萧邦Chopin--练习曲Op10-4 (Nodame Live CD2 no10)
野田妹第二次预赛第2曲: 德彪西Claude Debussy--喜悦之岛
公布第二次预赛胜出名单: 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芬兰颂Finlandia op26
野田妹入选正式比赛: Mozart --小提琴协奏曲第1号降B大调 K207第一乐章
一群人要参加R&S面试 :门德尔松Mendelssohn--第四号交响曲「意大利」第一乐章
清良回忆与老师的谈话: Respighi--Antiche danze ed arie per liutoⅢ Italiana
千秋解开衣服的扣子: 罗德瑞格Joaquin Rodrigo--阿兰辉兹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第2乐章
真澄飞奔到千秋处: 哈恰图良Khachaturian - 剑舞sabre dance
高桥小提琴演奏: 圣桑--序奏与随想回旋曲Op28 (Saint-Saens--introduction et rando capriccioso )
回忆演奏会 :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第1号交响曲 C小调 Op68 第4乐章
高桥说出对R&S的感觉: 罗德瑞格Joaquin Rodrigo--阿兰辉兹协奏曲Concierto de Aranjuez第2乐章
峰和清良拥抱: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木星」(Gustav Holst--The Planets )
千秋返家路上高桥和真澄现身: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
野田妹练琴: 舒曼Robert Schumann--第2号钢琴奏鸣曲 G小调 Op22 第1乐章
野田妹头上出现光芒 : 圣桑Saens - 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 (Carniral of the animals -Kangaroos )
折扇回想野田第二次预赛: 萧邦Chopin--练习曲Op10-4
野田妹发烧:维瓦尔第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四季》E大调「夏」第3乐章
发烧中野田妹作梦: 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荒山之夜 (Night on the Bare Nountain)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罗希卡》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Stravinsky--Petrushka )
公车上的手机铃声: 冨田勲--「今日の料理」
正式比赛--某选手的演奏: 李斯特LISZT--第1号梅菲斯特圆舞曲《乡村酒店之舞》
野田和悠人谈话: 维瓦尔第Vivaldi--小提琴协奏曲《四季》E大调「夏」第3乐章
濑川悠人钢琴演奏 :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Johannes Brahms--Variation on a Theme by Paganini, Op35 )
野田妹正式比赛第一曲 : 舒曼Robert Schumann--第2号钢琴奏鸣曲 G小调 Op22 第1乐章
野田妹正式比赛第二曲:
1斯特拉文斯基--《彼得罗希卡》第一乐章-俄罗斯之舞 (Stravinsky--Petrushka )
2冨田勲--「今日の料理」
3斯特拉文斯基--《彼得罗希卡》第三乐章
颁奖 : 德沃夏克--第二号斯拉夫舞曲Op72
千秋前往R&S练习: 德沃夏克 - 捷克组曲第2首"Polka"
R☆S演奏会曲目订定: 贝多芬--第7号交响曲 A大调 Op92 第1乐章
kissin:1971年出生于莫斯科,十一个月大就会哼唱出大人弹给他听的巴赫赋格,两岁开始学琴,四岁可以凭记忆弹出整首协奏曲(基辛十岁在学校弹奏莫扎特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十二岁在全莫斯科爱乐者面前演奏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五岁在格涅辛音乐学校师从他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老师安娜·帕弗洛芙娜·坎特尔,十岁首度在莫斯科与管弦乐团合作,1983年与莫斯科爱乐巡回演出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基辛从来没有参加过大型国际钢琴比赛,但是1983年却应邀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赛开幕音乐会中演出,被誉为是自霍洛维兹以来最好的钢琴家。基辛1986年到日本与西欧等地演出并广受好评,1989年开始在DG等唱片公司录制专辑。基辛经常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独奏会并与知名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曲目相当广泛,包括从海顿与肖斯塔柯维奇等人的作品。他的音乐以高超的技巧及微妙的情感变化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Glenn ·赫伯特·Gould (1932 年9月25 日- 1982 十月4 日) 是一个著名的加拿大钢琴演奏家, 被特别提到特别是为Johann Sebastian Bach 他的录音。1964 年他放弃了尚在争论中的表现, 献身于录音室为剩余他的事业。
Gould 出生在多伦多, 安大略。在由他的母亲被教钢琴以后, 祖父是Edvard 格里格的表兄弟, Gould 参加了音乐皇家音乐学院在多伦多从年龄的十。他那里学习了钢琴与Alberto Guerrero 、机构与Frederick ·C Silvester, 和理论与利奥史密斯。
1945 年他基于他的首次公开演出(在机构) 并且以下年做了他的首次出现与一个乐队(多伦多交响乐乐队) 在表现Beethoven 的 钢琴协奏曲第4。1947 年他的第一公开吟诵随后了而来, 1950 年并且他的第一吟诵在CBC 收音机进来。这是一个长的协会的起点与收音机和以记录一般。
1957 年, Gould 做了一次音乐会旅行到苏联。他是第一北美扮演那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在1964 年4月10 日, Gould 基于他的前公开表现, 在洛杉矶, 加利福尼亚, 并且他在他有生之年集中了他的其它利息: 做录音、文字、广播, documentaries (参见下面), 和组成(虽然他引起了少量工作作为作曲家) 。
1982 年Gould 死了在多伦多在遇到巨型的意外以后。他被埋葬在多伦多的登上宜人的公墓。
安东·鲁宾斯坦 (Anton Rubinstein,1829-1894),俄罗斯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毕生往返于俄国和欧洲各国从事演出和创作。1858年在彼得堡创办“俄罗斯音乐协会”,在这个协会的讲习班的基础上,于1862年建立了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其演奏富于热情和表现力,强调表演者的再创造,对俄罗斯和西方钢琴表演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主要作品有歌剧《恶魔》、《a小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声乐套曲集《波斯恋歌》等。代表作品为钢琴独奏小品《F大调旋律》,此曲曾被后人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和管弦乐曲,广为流传,久盛不衰。
阿劳:克劳迪奥·阿劳(Claudio Arrau,1903-1991)
智利钢琴家。自幼有神童之称,早年在圣地亚哥音乐学院就读,后到柏林学琴。1914年以十一岁幼龄举行独奏音乐会。1924年曾赴美,在波士顿交响乐队协奏下举行首次演出,大获成功。1925年至1940年在柏林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 1927年在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上获大奖。后多次在美国和南美旅行演出。在圣地亚哥,他开设了一所钢琴演奏学校,当地有条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其演奏热情奔放,层次分明,感染力强。录制了大量唱片,包括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舒曼等作曲家的大部分作品。演奏舒曼的《夜》、肖邦的四首由乐队协奏的乐曲等尤为精彩。
阿格里奇:阿根廷女钢琴家阿格里奇(1941--),1965年第7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金奖得主,之前在1957'年布索尼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1960年追随钢琴家米凯朗基里学习近些年来,音乐会非常少,但是只要她演出,每场必是爆满!她 灌录了众多的唱片,阿格里奇 近几年连续的取消她的音乐会,也是让她的名字更附有了传奇性,也让喜爱她的观众更翘首以待了! 她最近更热衷与钢琴室内乐的演奏 能听到她的音乐会无非也就是室内乐,双钢琴和乐队的形式了
是阿格里奇当今最杰出的钢琴家之一她的演奏好像是一切信手捏来! 听到她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技术辉煌,她让乐曲变的那么简简单单!不愧是她的保留曲目这几年,除了上述的室内乐和双钢琴之外,倒是很少见她新的独奏曲目
比较著名的十位钢琴家
1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1887-1982)
生于波兰,罗兹,5岁即在华沙举行演奏会,后至柏林接受音乐训练。10岁时由约阿希姆指挥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此后在欧洲各地演出,名声日增,1937年起定居美国。
鲁宾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尤其在演奏肖邦作品方面,有着不朽的地位。
唱片选粹:
RCA 0902661443-2 贝多芬:四首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告别
RCA RCD 1-7156 肖邦:四首谐谑曲、四首叙事曲
RCA 5612-2-RC 肖邦:七首波罗乃兹
RCA 5614-2-RC 肖邦:五十一首马祖卡
RCA RCD 1-5492 肖邦:十四首圆舞曲
RCA 09026-61262-2 格里格:钢琴协奏曲(管弦乐团/华伦斯坦)RCA RCD 1-4934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狂想曲(芝加哥交响乐团/莱纳)
RCA 5666-2-RC 圣桑:第二钢琴协奏曲/法雅:西班牙花园之夜(费城管弦乐团/奥曼第)
2、肯普夫(Wilhelm Kempff,1895-1995)
生于德国的特博格,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1916年,21岁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钢琴大师声望,20年代曾担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岁,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音乐的演奏者之一。 唱片选粹:
DG 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等
DG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
DG 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
DG 贝多芬:鬼魂三重奏、大公三重奏
DG 舒伯特:最后五首奏鸣曲
DG 舒曼: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狂欢节(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3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
生于乌克兰基辅,1921年毕业于基辅音乐学院,同年在波兰哈尔科夫首次登台演奏。1928年后定居美国,娶了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女儿。40年代霍洛维茨与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的协奏曲唱片(RCA),迄今仍为爱乐者珍视。除1965和1968年两度于纽约卡内基大厅、80年代重返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独奏音乐会外,自1953年起霍洛维茨基本上只为唱片录音而演奏。他是20世纪最令人瞩目的大钢琴家,技巧高超,举世无双。
唱片选粹:
RCA 7992-2-RG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NBC交响乐团)
RCA GK 852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CA交响乐团/莱纳)CBS MK 42410 斯卡拉第:奏鸣曲集
CBS MYK 42534 舒曼:童年情景、托卡塔、
CBS M3K 44681 舒曼:C大调幻想曲等
DG 419 217-2 舒曼:克莱斯勒偶记
DG 419 045-2 “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
3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1915-)
生于乌克兰的日托米尔,1934年在敖德萨首次登台演出。1937\\\1947年就学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成为伟大的钢琴教师海因里希\\\涅高兹的学生。1942年由里赫特首演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奏鸣曲,后来又首演普氏的第七和第九奏鸣曲(后者乃作曲家题献给他),被公认为普罗科菲耶夫钢琴音乐的首要代言人。
唱片选粹:
Melodiya/BMG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Philips 442 565-2 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全集(罗斯特罗波维奇大提琴)
Philips 446 200-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b小调奏鸣曲(伦敦交响乐团/康德拉辛)
DG 415 119-2 普罗科菲耶夫:第五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华沙爱乐乐团/威 斯罗茨基、罗维茨基)
DG 419 068-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维也纳交响乐团/卡拉扬)
5吉利尔斯(Emil Gilels,1916-1985)
生于敖德萨,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年起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1955年成为战后第一位访问美国演出的苏联钢琴家。吉利尔斯和比他年长一岁的里赫特,被并誉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当代传人。
唱片选粹:
EMI TOCE-3253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塞尔)
DG 400 036-2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月光奏鸣曲
DG 423 136-2 贝多芬:英雄变奏曲
DG 435 588-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约胡姆)DG 449 721-2 格里格:抒情小品集
DG 419 059-2 莫扎特: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贝姆)
MK/Philips 456 796-2 普罗科菲耶夫:第八奏鸣曲、瞬息的幻想
6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
生于摩拉维亚的魏森堡,幼年在南斯拉夫学琴,12岁时随家迁居奥地利,师从卡恩,后来进埃德温\\\菲舍尔的高级钢琴班深造。1948年获布索尼钢琴大赛奖,并首次于格拉茨举行独奏音乐会,此后开始驰名世界乐坛。布伦德尔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钢琴家,1960\\\1970年间每年在维也纳主持高级钢琴班,当今的许多钢琴家曾是他的学生。1974年他移居伦敦。
唱片选粹:
Philips 412 789-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列文)Philips 438 730-2 贝多芬:七首著名的奏鸣曲
Philips 420 071-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Philips 426 637-2 李斯特:两首钢琴协奏曲、死之舞(伦敦爱乐乐团/海延克)
Philips 434 078-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Philips 442 269-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钢琴协奏曲(圣马丁乐团/马里纳)
Philips 422 076-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音乐的瞬间
Philips 400 078-2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克利夫兰四重奏组)
7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cnazy,1937-)
生于前苏联高尔基城,6岁开始学琴,8岁即登台演奏。1955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奥伯林教授。1962年参加第二届柴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与奥格登并列第一。次年至伦敦举行演奏会,此后定居英国。1968年移居冰岛(其妻为冰岛人),1972年入冰岛籍。在同辈钢琴家中,阿什肯纳齐产演奏曲目最广泛、录制唱片最多的一位。除钢琴演奏外,自80年代起阿什肯纳齐还成为杰出的管弦乐团指挥,录制了众多交响乐作品。
唱片选粹:
Decca 448 125-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索尔第)Decca 448 986 2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爱乐乐团)
Decca 421 453-2 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帕尔曼小提琴) Decca 414 564-2 肖邦:夜曲
Decca 443 576-2 莫扎特:第八、九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克尔提斯)
Decca 414 386-2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钢琴版和乐队版)Decca 448 127-2 普罗科菲耶夫:第三、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普雷文)
Decca 448 116-2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
Decca 425 047-2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莫斯科爱乐乐团/康德拉辛)
Decca 444 845-2 拉赫玛尼诺夫:图画练习曲
Decca 414 474-2 舒曼:蝴蝶、交响练习曲、阿拉伯风格曲
Decca 421 069-2 西贝柳斯:交响曲全集(爱乐乐团)
Decca 425 579-2 斯克里亚宾:奏鸣曲全集
Decca 417 75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马捷尔)
8科瓦塞维奇(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
亦称毕晓普\\\\\\科瓦塞维奇,南斯拉夫裔,生于洛杉矶,1948年起师从肖尔,1951年在旧金山首次演出。1959年移居伦敦,师从赫斯。1961年在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活跃于国际乐坛。
唱片选粹:
Philips 438 812-2 巴托克:三首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Philips 446 557-2 巴托克:双钢琴与打击乐奏鸣曲(与阿格丽姬合作)Philips 422 482-2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EMI CDC 7 54578 2 布拉姆斯: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爱乐乐团/萨瓦利许)
Philips 411 103-2 布拉姆斯:谐谑曲、叙事曲、八首小品
EMI CDC 5 56440 2 布拉姆斯:两首小提琴奏鸣曲(哈瑞尔大提琴)
Philips 426 077-2 莫扎特:第二十一、二十五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戴维斯)
9阿格丽姬(Martha Argerich,1941-)
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5岁便登台演出,被誉为“女神童”,先后师从斯卡拉穆萨、顾尔达、利帕第夫人、马加洛夫、米开朗杰里的阿什肯纳齐。16岁时(即1957年)接连获得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和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两项冠军。1965年在第七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在再次夺冠,更是名扬四海。
唱片选粹:
DG 449 719-2 肖邦/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19 859-2 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国家交响乐团/罗斯特罗波维奇)
DG 419 055-2 肖邦:第二、三奏鸣曲
DG 447 438-2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夜之加斯帕/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 乐团/阿巴多)
DG 439 420-2 柴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皇家爱乐乐团/迪图瓦)
DG 447 430-2 “阿格丽姬的名演奏”
10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 1942-)
生于意大利米兰,9岁首次公演,1959年毕业于米兰音乐学院,次年参加第六届华沙国际肖邦钢琴大赛,夺得第一,由此蜚声国际乐坛。波利尼并不以此为满足,又拜米开朗杰里为师,继续深造,乃至成为20世纪后期最出类拔萃的钢琴大师,演奏浪漫派作品或是现代音乐都游刃有余。
唱片选粹:
DG 415 371-2 巴托克:第一、二钢琴协奏曲(芝加哥交响乐团/阿巴多)
DG 439 770-2 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柏林爱乐乐团/阿巴多)
DG 431 596-2 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阿巴多)
EMI CDM 7 64354 2 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爱乐乐团/克雷茨基)DG 413 794-2 肖邦:练习曲
DG 427 322-2 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
DG 413 793-2 莫扎特:第十九、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维也纳爱乐乐团)
DG 423 249-2 勋伯格:钢琴作品集
DG 447 451-2 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C大调幻想曲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2009-11-8 19:43 回复
hbbinby
325位粉丝
2楼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