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真是问对人了,那破玩意老子正好弹过。拉赫玛尼诺夫的曲子对技巧性要求都很高,我弹过大概三首。但你试试这玩意你就知道了,无法言说的恶心。我都不知道当初我考过了九级以后老师是怎么想的让我弹这破玩意。单说指法,就给人一种不停在弹半音阶的感觉。唉,我说一万句不如你亲自试试,别弹不好砸琴。
我是准大一的`绝对没他们专业!
文艺复兴时期其实基本没人去听的,有个东西叫“格里高利圣咏”大概是这个时期的吧`听起来像喃经~
巴洛克时期是1600s左右吧`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斯卡拉蒂……有很多啦`不过大多数人就是听前面三个人的~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亨德尔:哈里路亚(清唱剧《弥赛亚》的一个唱段),
维瓦尔第:四季
这些你都应该曾经听过,其他那些“重量级”的你有办法知道的。感受……真的不好说`这东西很主观啊
古典时期是1700s这段时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就是这时期的“巨人”啦~
海顿没在平时听到过,他的交响曲好像都很强~还有首小号协奏曲很好听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是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第四十交响曲(就是那《不想长大》)、G大调弦乐小夜曲你肯定听过,或许你还听过第二十五交响曲和别的~交响曲最好要数39、40、41,钢琴协奏曲最好应该是20~24and27,还有安魂曲(这是体裁名称不是标题)啊之类的`其实莫扎特基本上都是优质产品,所以说是天才啊~
贝多芬 最强的是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交响曲3“英雄”、5“命运”、6“田园”、7、9“合唱”(欢乐颂是其中的第4乐章,不过比平时听到的那个主题长得多,要20分钟以上)是强中强;奏鸣曲有的记不得是第几啦`有名的是“悲怆”“月光”“热情”“告别”“黎明”。还有他的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小提琴协奏曲也是很什么的。这个人我有感受:雄浑+热情
下个时期是浪漫主义时期: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勃拉姆斯、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
舒伯特:我不是很了解啦``第八交响曲、“鳟鱼”钢琴五重奏、“死神与少女”四重奏,号称“歌曲之王”那些歌曲我没听过`……我只听过《菩提树》(这是歌曲集)
柏辽兹,我只听过幻想交响曲,相当棒!
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3“苏格兰”、4“意大利”交响曲、为莎翁剧《仲夏夜之梦》作的配乐,创造了一种体裁叫“无词歌”最有名的应该是“春之歌”
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童年情景”钢琴组曲(应该是这个体裁吧)
肖邦:全都是好东西,夜曲(这是体裁)算是“特色专业”!平时会碰到的:降E大调夜曲、E大调练习曲、c小调练习曲(花名“革命”)、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应该也叫波兰舞曲吧)
勃拉姆斯:这是好东西!勃拉姆斯是舒曼的学生,都说他喜欢舒曼的老婆,这种事情是容易把人搞出问题的,又非主流,所以他的东西压抑情绪似乎比贝多芬还重。交响曲都是好东西,尤其1、4!小提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集、单簧管五重奏
李斯特:钢琴据说弹得特棒`开创“交响诗”体裁。交响诗《前奏曲》1、2、钢琴协奏曲 匈牙利狂想曲集(第二首似乎很那个`第六首也挺……)
瓦格纳: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是死对头是李斯特的女婿,李斯特的女儿的前夫似乎是个勃拉姆斯派分子,瓦格纳大致算改良派,勃拉姆斯大致算保守派,但是后来的激进派——现代主义似乎又对勃拉姆斯稍微好点点。瓦格纳都是歌剧`不太好这口,我还是比较愿意看**`但是序曲我还是听滴~《汤豪瑟(这是男主角名字,音译的)》《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的序曲都挺那个的`还有《尼伯龙根指环》的一集《女武神》的一个唱段叫“飞骑的女武神”、《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前奏曲+“爱之死”都是传得比较广的唱段`尤其是“女武神”。现在两个都是保守派啦`我更钟意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有人说他是同性恋`估计是看人家有富婆资助,眼红。有人说他是霍乱死的又有人说他是自杀的``有心理障碍嫌疑……4、5、6交响曲一部比一部棒,一部比一部消极~小提琴协奏曲听着不知该高兴还是悲伤`第一钢琴协奏曲`我不是很喜欢了`但那是经典之作
1800s后期是“后浪漫主义”,这个“后”和“后现代”的“后”感觉好像不太一样,传承的成分多一些。拉赫玛尼诺夫、布鲁克纳、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算是代表吧
,特征是:“虚无主义”开始抬头,这个时期西方人的精神危机开始出现,克尔凯郭尔、尼采这样的哲学家的出现就是明显的标志,他们预示着20世纪“存在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拉赫玛尼多夫:拉赫玛尼诺夫算是柴可夫斯基的学生,作品悲情色彩比较……但是也富有生命力,可能是由于患过精神病吧` 2、3钢琴协奏曲、“死之岛”交响诗、2、3交响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马勒:马勒有神经症(还不是疯子,大概是抑郁症那个层次)`好像懂得些尼采``好像弗洛伊德当过他的医生`。九首交响曲还有些艺术歌曲集是代表作`马勒差不多是我的最爱!
布鲁克纳:4、7、8、9交响曲是代表
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作品生前都没有人赏识`他们有点像音乐界的尼采和克尔凯郭尔
理查德施特劳斯(和圆舞曲似乎没太大关系):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尼采的书)(这部交响诗的开头“日出”你应该听过`)《唐吉诃德》《唐璜》《英雄传说》《死亡与净化》
后浪漫主义比浪漫主义对死亡更关注`
1800s还有一个些音乐家称为“民族主义”,他们主要取材于本民族的音乐`应该与当时殖民主义兴起,帝国主义开始产生有关吧`音乐家有丹麦的卡尔尼尔森,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俄罗斯的“五人强力集团”——格林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巴拉基耶夫,居伊(这个没什么名气)还有个鲍罗丁,捷克的德沃夏克、斯美塔纳……民族主义其实影响很广`应该说哪里有民族音乐哪里就有古典音乐民族乐派`
尼尔森:可能不是太多人认识这个人`但是还挺那个~3、4、5、6交响曲是代表吧`
格里格:名字不“出名”`曲子却经常被听到`为易卜生戏剧《皮尔金特》作的配乐的“晨曲”“在山神殿”“索尔维之歌”。……我以前还在一部张韶涵和霍建华演的电视剧中听到过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开头
西贝柳斯:最出名的是芬兰颂`他的交响曲都挺棒`本身好像就是民族革命者``
德沃夏克:8、9交响曲,尤其是第九`大提琴协奏曲~
斯美塔纳:《我的祖国》,其中最有名的是“伏瓦塔瓦河”
五人团:格林卡的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原著是普希金写的)的序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或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巴拉基耶夫和居伊不认识`鲍罗丁有个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的草原上》。我就只能说得那么多作品了`他们应该也很优秀,但是在我这里光被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盖啦`
1800s后期还有个印象派`好像很多人会把那些扭曲的图像和“印象派”联系在一起`虽然印象派绘画是挑战写实的先驱`但是画面还是基本是现实图景而且富有诗意~印象派音乐也是挺容易被接受的~和莫奈、雷诺阿这样的画家的画的感觉很接近~
德彪西: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开创者`代表作是《大海》《夜曲》(这是标题啦)《牧神的午后序曲》。(呃……《大海》《夜曲》我不记得啦`好像有个叫“交响素描”)
拉威尔:拉威尔代表作是《波莱罗》(你绝对听过!)《圆舞曲》芭蕾舞《达芙妮与克罗埃》的配乐
感觉德彪西比较接近莫奈,拉威尔比较接近雷诺阿。
1900s世界变得开始不一样了`那些1800s后期的音乐家都有一个倾向`——不和谐的音调出现越来越多——虚无化。中国至今似乎都没经历过这样的环境`人们听到“虚无”似乎觉得是思想不够乐观的表现~但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是这样说的:至于我们自己,则已能按事物的实际情况来看事物,而这就是生活的基础在我们脚下动摇的原因。艺术家是最先直面虚无的群体`在1930s存在主义开始兴盛之前就有了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艺术~马勒应该是非现代主义中最接近现代主义的音乐家`施特劳斯应该在这方面也不差~
表现主义无论在绘画还是音乐都算得上是现代主义中的“前辈”
勋伯格及其俩徒弟威伯恩、贝尔格是表现主义的代表`
勋伯格开创了无调性音乐、十二音序作曲等等,反正对我们来说听起来就是“怪”``但是如果抛弃“审美定势”还是有发现的~
匈牙利的巴托克和柯达伊其实我也不懂算是哪民族乐派还是现代派`至少巴托克算现代派不过分`其实我不认识柯达伊~
巴托克代表作有《乐队协奏曲》《为钢片琴、弦乐器和打击乐器所写的音乐》舞剧《神奇的满大人》。巴托克在现代音乐地位也很重要`而且不算怪`应该可归在表现主义这边`
号称“音乐界的毕加索”的是斯特拉文斯基`不是说他最厉害`而且毕加索也不是最厉害的~是他什么派的似乎都行~代表作是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春之祭》
说到斯特拉文斯基`就得提苏联(不是俄国啦)的现代音乐~那是“新古典乐派”斯特拉文斯基在这一派地位也挺重要`听起来也不太怪`但有不和谐音~
肖斯塔科维奇:好像都不错的`5、7交响曲是最有名的`
普罗科菲耶夫:最有名的是第一交响曲“古典”(这是典型的新古典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芭蕾舞《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
哈恰图良:不认得`但是有首“马刀舞曲”大家都听过`是一部戏剧里的`是什么剧我也不懂拉~而且他算不算新古典的我也不清楚`
好像我前面说的除了勋伯格都不算怪`所以说现代主义还是没有那么难接受的~真正怪的叫“先锋派”
瓦雷兹:瓦雷兹现在挺起来`应该不算太怪~但是像“噪声音乐”“电子音乐”这样的东西他都算是先驱。代表作……先锋派音乐家似乎没有固定风格`所以不好“代表”……《阿美利加(American)》好像是名气最大的`《电离》好像是“最激进”的,都是打击乐`
艾夫斯:艾夫斯应该还算"先锋"吧`第四交响曲和《康科德奏鸣曲》好像比较有名`我听过第二交响曲`那个一点也不怪`但是康科德奏鸣曲就……第四没听过``
约翰凯奇:他的其他的我都不懂`只懂有个《4分33秒》这个最“有趣”,一共三乐章`演奏者的“演奏”是开关琴盖`站立坐下`其实就是“无声4分33秒”,他说场上的一切声音都是音乐的一部分`所以是“有声”的。
梅西安:勋伯格开创了“序列音乐”,似乎梅西安把“序列”推广到了节拍上`为日后的“整体序列”迈出了一步`梅西安最有名的是《末日四重奏》《百鸟苏醒》《图伦伽利略交响曲》`梅西安似乎较容易接受~抓住三要素——爱情、信仰、鸟鸣,梅西安能够辨别很多种鸟叫声。
施托克豪森:施托克豪森`的音乐是绝对“抽象”,他的音乐主要是电子乐`有名的:《直升机四重奏》(直升机是当乐器用的)、《青年之歌》2007年才死的。
布列兹:现在都还没死`也是用“整体序列”“电子音乐”作曲,指挥现代音乐的不二人选~代表作……我只听过《应答曲》`
贝里奥:《交响曲》最有名吧`
那些先锋派音乐有点……但是如果有人嘲笑那些音乐的话就显得自己太……愚昧啦``那些音乐家还有很多:路易基诺诺、卡特、努森、武满彻、谭盾(这个总该听过吧`)、格拉斯、亨策……形形色色、各种各样`不过我说说似乎包括了一些“后现代主义”的啦`其实我也不太分得清`但是显然`像格拉斯、谭盾没什么虚无色彩`“后现代”的特点真的没搞清楚`好像是“消解”吧``江郎才尽啦我!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门德尔松
三大安魂曲:莫扎特、威尔第、弗雷(你自己查这个人了`法国的)
柴可夫斯基我忘记说他的招牌“三大芭蕾”了: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
本人重要感受~!:音乐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比素质、气质、学识……的`音乐不是工具!老子他妈没修养`照样可以听古典音乐`而且只听古典音乐~!
上述内容有错`就别怪我啦~我也就只是个业余的~
排名第一: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曾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一位著名的音乐学者也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其难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的音乐家传记影片《闪亮的风采》描写过钢琴家因演奏“拉三”而导致精神崩溃,我们可以籍此想象出“拉三”所具有的情感震撼力! 拉赫玛尼诺夫说,能把这首钢琴协奏曲演绎好的只有霍洛维茨。
排名第2:麦可斐尼西的《EnglishCountry-Tunes》 英国作曲家麦可斐尼西在三十多年前创作出来的“EnglishCountry-Tunes”钢琴曲。这首号称是全世界最难演奏的钢琴曲,琴谱上有时一个小节里就挤进三百个音符,弹奏的时候手指头和手肘都要用俄罗斯女钢琴家丝罗克兰德曾在日本首度演奏这首曲目。
排名第3:普罗科菲耶夫 第2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大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此曲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热情奔放的快板,G小调,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
2009-11-8 19:43 回复
hbbinby
325位粉丝
2楼
排名第4:李斯特《唐璜的回忆》 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 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唐璜的回忆》被称为是最难的钢琴曲之一,鲜少有人弹奏。
排名第5: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Concerto for Pian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作于1881年。从莫扎特、贝多芬时代起,经舒曼、肖邦以至近代作曲家创作的协奏曲,基本都是三乐章结构,但勃拉姆斯为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增加了谐谑曲乐章,从而使作品扩充成为四个乐章,形式和性格都已接近于交响曲,独奏乐器也成为乐队的一员,这种交响化的理念脱离了协奏曲原来“竞奏”的意义,因此,这首乐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首钢琴协奏曲的形式十分特殊:首先乐曲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本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作者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这首协奏曲既无莫扎特式的流畅,又无贝多芬式的雄壮,是地道的勃拉姆斯式作品。与第一协奏曲相比,显得更加沉重暗涩,技巧也特别难,有人讲勃拉姆斯的降B大调协奏曲是“要钢琴家血汗的至难协奏曲,它不要钢琴家的妙技,而是要他们成为苦力。” 这首乐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第一次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首乐曲。实际上,本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最后完稿于1881年,同年11月9日作者本人担任钢琴独奏使用乐谱草稿,在布达佩斯首演。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降B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一呈示部是管弦乐,首先由圆号奏出由两小节组成的第一主题动机,钢琴推迟一小节跟上,像影子一样进行模仿,木管声部进行发展,略带伤感的第二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乐章进入第二呈示部,钢琴呈示新的主题并发展,第二主题钢琴则以热情的变奏呈示。F小调展开部后音乐进入再现部(第二主题用降B小调)。尾声中管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部分动机,钢琴用华丽的琶音伴奏,最后以强有力的开始动机结束。本乐章写得厚重而有力, 颇具勃拉姆斯风味。贯穿乐章始终的主题动机,由雄浑的圆号引入,钢琴加以应答。在乐队协奏下的钢琴时而温婉优美,时而热情壮丽。本乐章中有许多处理方式与古典派协奏曲截然不同。 第二乐章:热情的快板,d小调,3/4拍子,三段体。典型的谐谑曲,但奏鸣曲式结构非常清晰、规模庞大,给人以深沉之感。第一主题,钢琴用激烈的强奏开始,乐队紧紧相随。第二主题为A小调,用弦乐齐奏呈示,之后钢琴反复。展开部发展上述两主题,再现部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乐器编制。其旋律热情而富于幽默感,同时也很有魔力。 第三乐章:行板,降B大调,6/4拍子,三段体。由管弦乐奏主旋律,钢琴演奏装饰音型,并作主题变奏。第一部分由大提琴奏出甘美的旋律开始。中间部分更柔和,由单簧管奏升C大调主题,富于幻想的歌唱性旋律虔诚得近似祈祷。最后再现降B大调主题。本乐章充满浪漫气氛,是在“德国式的”厚重风格中另有意大利明朗色彩的典雅乐章。 第四乐章:优美的小快板,降B大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优美的具有舞曲性格的华丽终曲。清新活泼的回旋主题由钢琴独奏开始,乐队模仿。之后带有匈牙利乡土风格的插入部用A小调呈示(后移D调再现)。其他许多辅助的插入部,在钢琴与乐队间交错穿插,有时钢琴用音型和经过句装饰管弦乐主题,有时乐队用色彩性和声给钢琴以烘托,编织成辉煌的终曲。这个乐章的大致结构为A-B-A-B-结尾的程式。由钢琴开始的舞曲风主要主题,纤巧精细,又不乏厚重华丽
排名第6: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斯卡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彼得鲁斯卡》原为管弦乐曲,后来改编为钢琴曲,献给鲁宾斯坦。 难度极高 沈文裕在英国演奏难度极高的《彼得鲁斯卡》时,当地的《当代音乐厅》杂志称赞他“技巧高超,音色变化之丰富,甚至超过了波里尼(著名钢琴大师)。”
排名第7:李斯特 超技练习曲第5首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方能服人。
排名第8:巴拉基耶夫 伊斯拉美 巴拉基耶夫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他弹琴都是凭记忆,从不看谱。他创作了一套技巧性很高的钢琴作品,最著名者,就是这首《伊斯拉美》。这首《伊斯拉美》作于1869年由尼古拉·鲁宾斯坦首演。这是一首极难演奏的作品,是巴拉基列夫1870年到高加索地区采风的产物,这部作品的副标题为“东方幻想曲”。其正主题是高加索达开斯坦地区勒斯基人的一种舞曲,第二主题(仿佛是一个中段)则是巴拉基耶夫在莫斯科听一个歌剧演员演唱的一首歌曲的旋律。这首作品三段体:先是主奏,表达主题;然后是中段,奏出充满感情的小行板;然后结尾,加快速度,回到主题,尾奏是十分狂热性的激烈的急板。因为其极高的难度,许多钢琴家把它当作一个挑战。
排名第9: 李斯特 帕格尼尼练习曲 第3首 钟 《钟》这首乐曲又译成《康派涅拉》,是李斯特根据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的主题改变的钢琴独奏曲,李斯特最出名的炫技作品。 《钟》用回旋曲式写成,主题每次出现都变换一种新的演奏手法,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技巧。李斯特改编的《钟》比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钟》篇幅要短,由于主题多次出现,给人印象很深刻。《钟》这首乐曲是钢琴家们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的曲目,因为它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奏家的高超技巧。演奏者需要极高超的钢琴技巧才可能良好的驾驭此曲 当然,我们的李云迪曾在演奏会上弹过此首乐曲。
排名第10: 贝利尼《诺玛的回忆》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文森佐· 贝利尼在《诺玛》中铺陈出华丽而浑然天成的抒情旋律,以强烈对比的剧情张力,展现爱情、仇恨与宽恕的角力,更提早一个半世纪预告了女性主义
1909年10月,拉赫玛尼诺夫带着他刚刚完成的《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乐谱踏上了美利坚大陆。这块被欧洲人称为“美丽的新世界”的美洲大陆,在二十年前迎来过这位俄罗斯作曲家的伟大同胞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它在本世纪注定成为俄罗斯受迫害艺术家的一块心灵的自由栖息之地:诗人布罗茨基、小说家纳博科夫、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而生他养他的俄罗斯家园成为他们眼泪归去的方向。这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八年以后,他再一次选择美国作为艺术的发展之地,而将深爱的母亲和亲人留在了俄罗斯,他的音乐,钢琴,管弦乐团,波修瓦歌剧院,伊凡诺夫卡庄园,他的马匹,图画,汽车,门前的紫丁香留在了俄罗斯。
在拉赫玛尼诺夫创作《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前,他完成了一部19世纪音诗的压卷之作《死之岛》,这是一部音乐史上阴郁的代表画作,它在19世纪的地位好比勋伯格的《升华之夜》,死亡力度令人联想到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马勒的《亡儿之歌》。拉赫玛尼诺夫在《死之岛》的首演之后不久便成为俄罗斯皇家音乐会的副主席,到美国演出是受他的一位美国朋友亨利·沃尔夫邀请的。拉赫玛尼诺夫还不十分乐意踏上这趟劳顿的旅程。但他想到美国这块新土地上喷着浓烟前进的火车,想到纽约大街上繁华的商业气息,刚刚从二月革命的血腥场面过来的拉赫玛尼诺夫觉得似乎缺少“物质”方面的享受了,他甚至打算用此次在美国巡回演出的收入买一辆汽车。我曾经见过一张拉赫玛尼诺夫倚着钢琴站立的照片,这是高高大大的拉赫玛尼诺夫(2米高的个子)和一架同样高大宽厚的钢琴,他的脸部稍长,表情严肃,那里没有俄罗斯伟大的浪漫诗人普希金少年般的纯真眼神,也没有俄罗斯人特有的浓密的须髯,倒很像是一位英国绅士。拉赫玛尼诺夫出身于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外祖父是戎马半生的将军,父亲是一名军官。拉赫玛尼诺夫这个姓氏源于拉赫玛尼(rachmany),俄语意为“亲切”、“慷慨”。
拉赫玛尼诺夫是莫斯科的一位贵族,但作为音乐家,他的音乐是属于俄罗斯人民的,就像出身于贵族的小说家托尔斯泰,出身于皇族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而不是一生靠女人资助的柴科夫斯基。
拉赫玛尼诺夫是在横渡大西洋的轮船上练习《第三钢琴曲》的,到了美国之后,他的资助人沃尔森家族给他安排了20场音乐会。而这首曲子的第三场演出是由新上任的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古斯塔夫·马勒指挥的,两位音乐大师站在了一起,我们应该记住1910年1月16日——德国和俄国两条宽阔的音乐之河一起流淌。虽然他们的相遇没有像18世纪贝多芬遇见莫扎特那样成为一个神话,对于生活在20世纪的爱乐者来说,算是一件幸事。
《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继续,如两者饱满的情绪和沸腾般的生命力,而《第三钢琴协奏曲》是一首充满紧张的戏剧性发展的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的风格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初显端倪,多种多样的钢琴技法被织入作品里,清淡的华彩、经过句、双音、浓密的复调织体、轻快机敏的断音和大量宏伟的和弦等等,这些好比一个现代派小说家采用的写作技巧,隐喻、象征、意识流、超现实,不过一切手法都是为作品服务。协奏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是由一个非常俄罗斯化的古代典礼歌曲引出,任何一个接触过普希金的诗歌或托尔斯泰的小说的人——哪怕他从来未曾听过拉赫玛尼诺夫,这样富有温柔、暖性和冥想的歌曲性旋律不会不使他沉谧,想到俄罗斯牧笛升起在夏日乡村的苍穹,想到无尽的平静大草原。这个歌唱性的主题成为拉赫玛尼诺夫最迷人的旋律,成为二十世纪最暖性的阳光。俄罗斯人听到它好比捷克人听到斯美塔纳《我的祖国》里伏尔塔河的“日夜流淌”,中国人听到《二泉映月》里的“明月松间照”。但是这个如歌的主题很快失去了田园诗的风味,它在第一、第二乐章逐渐发展,许多不安的因素加进来,歌唱的钢琴变成了沉思的钢琴,美丽的俄罗斯小溪开始汇入波澜壮阔的伏尔加河。随着铜管乐器严厉的行进,钢琴变成了一把沉重的铁锤,所有的激昂、愤怒、不安、恐惧、失望、抗争和悲悼被高举。澳大利亚**《钢琴师》里的主人公在弹奏《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演奏会上当场昏厥,你可想象作品将琴手击倒的力量!
拉赫玛尼诺夫1909年对美国的访问是他日后躲避国内战争和政治灾难定居美国的前奏,这部《第三钢琴协奏曲》是时代选择拉赫玛尼诺夫成为它的最后一个击鼓者,拉赫玛尼诺夫加入流亡者的行列,他将不仅仅作为音乐家,而将作为二十世纪人类良知和道德的发言人!他如济慈所言:“你远在人类中。”消失于人类、消失于人群。逃离原来的人群是一件难事,但逃离却是对现有环境的无声抗议。布罗茨基在《小于一》里叙述了在一个冬天的早晨,他在一节课的中途站起身来走出学校大门的经历,他记得那一刻支配他的情感的是一种老是长不大,老是被身边的一切所控制而生出的厌恶感。另外,“还有那种由于逃跑、由于洒满阳光的一眼望不到的大街所勾起的朦胧却幸福的感觉。”一边是俄罗斯的风景,俄罗斯的春天,俄罗斯的白雪,俄罗斯的森林和湖泊而忧伤,一边是死于炮火死于饥寒的俄罗斯民众,一个诞生了契诃夫、果戈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鲍罗丁、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伟大文学家和音乐家的民族即将崩溃。布罗茨基在1987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无不痛心地说:“在俄国,它(文明)已结束;如果我要说它是以悲剧结束的,那么首要的依据就是人的牺牲的数量,已降临的社会和历史转变将他们掳掠而去。真正的悲剧中,死去的不是主角——死去的是合唱队。”
拉赫玛尼诺夫深知自己无法摆脱掉俄罗斯文化的旧传统,它已像血液一样渗入到他身体的各个部分,哪怕他定居到美国,作为抒情和悲壮的俄罗斯音乐形象将永远升起在他抚琴的十指底下。拉赫玛尼诺夫在《第三钢琴协奏曲》中对俄罗斯冬天满怀深情的歌唱,是柴科夫斯基对1812年的歌唱,也是托尔斯泰对战争后的和平大地的歌唱。
我们把《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简称为"拉三",而在欧洲,它被同样简称为"RACH 3",这不约而同的简称中除了实用的因素,还有一种热爱。还像我们呼唤一个朋友的小名。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的前三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历程,可以说伴随着整个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喜悦,所幸的是他是先忆苦后思甜的。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洞悉19世纪末人们的欣赏口味,特别是结合着时代思想背景的音乐习惯。我们现在惊奇地是当时像"拉一"这样不算太杰出的作品,竟然会被当时的《格罗夫音乐词典》第五版誉为:"在拉赫蚂尼诺夫的一生中,某些极为流行的作品似乎难以维持久远。"这句斩钉截铁的评价当时是多么重地打击了拉赫玛尼诺夫,以致于他差不多三年没有再拿起笔作曲。
需要提到的一个人是列夫·托尔斯泰。在拉赫蚂尼诺夫需要来自心灵和思想的力量的时候,朋友将他引见给这位《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当时已经快要70岁的老托尔斯泰对他说:"年轻人,你能想像我人生是一切顺利的吗?你能假设我豪无烦恼,从不犹豫而且从未丧失过信心吗?你真认为信心总是和力量相等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遭逢困难的时候,但这就是人生!抬起你的头,坚持你所要走的路。"
这一段现在看来很像汪国真语录的话,当时使拉赫玛尼诺夫恢复了不少的信心,但后来他和老托尔斯泰关于艺术歌曲上的见解分歧,使大家不欢而散,而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之后的深深地自责演变到要去看心理医生,他被推荐给达尔医师。在催眠术疗法的治疗下,拉赫玛尼诺夫渡过了一生中最痛苦的阶段,他在随后的时光里渐渐走向了幸福: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而接下来,在去美国发展的前后一段时间,他写下了一生中最灿烂的乐篇——《拉三》,并且在新世纪的新大陆找到了知音,不仅它的弹奏技巧艰深为人瞠目结舌,而且它给聆听者建构的音乐世界是如此变化莫测,充满激情,使它简直已经与摇滚给人的冲击不相上下。
不需要给你详细地解说《拉三》,做为一个现代人,就算从没有接触过这首曲子,你只需要认真地听上三遍,就会彻底被它的旋律所编织的东西迷住,那是一种欲罢不能的像经历过山车带给人的起伏一样的巨大的享受。
听《拉三》的时候,好像每一个音符都在它自己最理想的位置,在细致的指挥下,分期分批地亮起来,一会儿像国庆礼花布满天空时的绚丽,一会儿像礼花放完第一批第二批开始装弹时的间歇里寂静下来的夜空。你会期待着那些东西以新的形式再次腾空而起,而且,你不知道接下来的绚丽将有多高,因为每次你听它的时候,最好在高潮阶段带给你的刺激并不是你上次所经历的,它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差,每一次都将是新的。
曾经用海浪比较过拉三。好像你在海边,看到平静的大海,开始出现一些小小的浪花,后来看到此起彼伏的一些白色,那时风浪又大了一些的浪尖,当你感到风的力量的时候,发现面前的大海已经不再平静,二三米高的浪头开始出现,大雨也在你的头上降临,你正在酣畅淋漓地感受这些的时候,你正在以为这些将转化成一个几十层楼高的巨大海浪的时候,一切都悄悄平息下来,雨过天晴一般,大海又开始平静,甚至你看到海滩上多了不少游泳的人,蓝天白云中,天边不知到是什么东西出现了,以很快的速度过来了,这时,当人们看清这是什么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如同中天广场般的浪,伴随着周围依然平静的海面,神话般地出现在你面前,想一想那种奇特的震撼和接下来浪打下来的样子,你一下子被音乐的海洋深深地吞没了。愉快地吞没了。你呼喊变成气泡,你失去依托,挥舞在深蓝之中。
傅聪,一个在中华大地上涌动了近半个世纪的名字,他曾使多少人“以怀明志”,又曾使多少人“望尘莫及”。“要知修行读《家书》,常使斯人泪满襟”,它表达了多少仁人志士一生的梦想和追求。
当时踏着秋寒的暮霭来到我们中间,使我们每一个追梦之人非常近距离地感受他,聆听他的教诲,享受他的艺术人生。
一、用生命解读音乐,用音乐慰藉苍生
在音乐界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界,半个世纪以来,傅聪是接受各种访谈和采访最多的思想家和钢琴家,光有文字记载就不下百万字,《傅雷家书》在中国可称之为老百姓家中书柜案头的一本“国书”,它影响了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它的人文精神一直在激励着今天的人们为之励志和进取。
一个民族优秀的资质,是以先人和今人经历的痛苦和战胜痛苦的能力所界定的,要理解这一切,需要一生感情的付出和播种,而傅聪堪称付出和播种感情的睿智之人。几十年来,他感情深处背负着博大深邃的东方文化,灵魂深处又时时承受着西方基督文明的冲撞,内心还要熬煎着尘埃及世俗带给他的种种痛苦。面对一个70岁老人敏捷的肢体和他精髓的讲解,听着他琴键上流水般的声音,常使我在他神采飞扬的讲座中思绪万千,一个以三点一线(琴房、音乐厅、飞机场)占据了一生大部分时间的人,一个在东西方艺术文明的长河中不停飘泊的人,一个一生坎坷的人,是什么力量在支配着他如此“忘我”,从他以下追及一生的钢琴艺术生涯中,我们不难看出傅聪“忧国、忧民、忧艺术”的赤子情怀。
傅聪是一个言语较少多为“静思”的人,只有在音乐的对话及交流讲座中,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真正而又单纯的傅聪;才可以看到一个滔滔不绝、激情四射、文化渊博的艺术大师的真正面貌。大师一生我行我素,是一个驾驭自我能力很强的人,唯独面对音乐,才可看到他一颗虔诚的心灵,他常说:“我是一个音乐的奴隶。”亨德尔、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德彪西等等,他们的音乐,带给我们多的是美的感受和心灵间的涤荡与共鸣,而对傅聪来说,从某种意义则是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因为他解读了他们一辈子。天地间一些未知的东西,在知与不知间是一种追求和幸福,一旦痴迷到“造化”的境界,则是痛苦,因为他读懂了别人无法读懂的境界。正如李民铎对傅聪的评价,他是一个“解天书的圣人”。
傅聪是把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与西方音乐艺术融汇并结合得非常完美的人,他的文学造诣和音乐功底同样的深厚,是一个有着极高学养的文人式的钢琴家,他的艺术造诣不仅体现在钢琴上,而且在室内乐及各种音乐风格体裁上都是音乐中人所不敢想象和无法比拟的。我们仅从以下几位音乐家的影子中就可以捕捉到他博大的美学思想。
肖邦――傅聪用心血追及了一生。可以说在东西方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肖邦的玛祖卡也好,还是《二十四首前奏曲》以及《练习曲》《叙事曲》等等,傅聪都挖掘到了极致,他不仅仅是以“师古人”的美学思想在效仿肖邦,而更是以“师造化”的遐思给肖邦的音乐赋予新的“空”“灵”他用“熟读后主词”和黄宾虹绘画中的“故国之情”的意境去解读肖邦。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被傅聪认为这是对肖邦最好的写意。
莫扎特也是傅聪最喜欢的音乐家之一,他常把莫扎特比喻成贾宝玉和孙悟空。他认为在莫扎特的音乐里面有一种大慈大悲,有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赤子之心,非常的细微,所以,从这一点,他很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同时,莫扎特又是音乐天赋和才华超群的人,他的音乐千变万化,如果给他一个主题,他可以想怎么编就怎么编,而且立刻就能编得非常好,这一点真像孙悟空。而且,莫扎特的幽默、俏皮、童真很像中国人,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跟莫扎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而且能入能出。像歌剧《后宫诱逃》中的悲剧美和中国戏剧中的人文美学思想很近似。莫扎特的音乐充满了人世间无限的想象和诗意,与中国文化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傅聪认为:中国人应该比任何民族更懂得莫扎特。
贝多芬的音乐那丰满的乐思和音响在我们的理念中总是有一种悲壮与命运的抗争。在傅聪的音乐思想中,同是一种抗争,意义则不同,他认为从这一点倒很像中国的杜甫,他是在和一种人间的世俗与习惯在抗争,悲愤之中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抗争,抗争到了顶点就有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与辉煌,可以说贝多芬多首钢琴奏鸣曲中可以解读到许多他的影子。
对于舒伯特,傅聪认为他更像中国的陶渊明,在他的音乐里面体现出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一生的理想和返朴归真的追求与愿望。德彪西的音乐则更有一种“浩浩风波起”和“白鸟悠悠下”的东方美学境界。
傅聪在音乐上的严谨和超脱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他是一位既忠实于原作而又不拘泥于原作的人,在他眼里没有绝对的“forte”和“piano”,更没有绝对的“con brio”和“lamentabile”。在讲座中他用丰富的乐思和肢体语言,一会儿热泪放眼笑谈每一句乐思,一会儿又依谱循声细抠每一小节,“轻”与“重”,“快”与“慢”都细化到不能再细,音乐中的闪光点和每一句乐思常常折射出他无穷无尽的美学思想,激情飞扬之处,他天真得忘乎所以,行云沉静之际,又见他泪眼闭目遐思,显现出他内心深处无限的“忧愁”,“伤感”和“孤独”,也只有在此时此刻,我们才可以看到真正的傅聪,才可以看到他飘逸的音乐灵魂,他用这颗飘逸的心慰藉自己,慰藉着每一个善良之心。
二、虚怀若谷勤追日,不怜夕阳转头空
26年前,傅聪返回上海的那天,我们很难知道他当时的心情,“平反昭雪”,是当时经历了浩劫的那个年代利用率最频繁的四个字,傅聪失去了父母,国人失去了一对善良和为之敬仰的楷模。每每谈起《傅雷家书》,傅聪总是避而不谈,后来他都尽量不去碰它,因为一看,他整天都无法工作,太伤感了,有时候他甚至觉得这个世界很悲凉。1982年,从他被同时聘为上海音乐学院和中央音院的客座教授那天起,他以一颗赤子之心奔波于大洋两岸,不停地演出,不停地讲学,用音乐这个不朽的灵魂寄托他的哀思和理想,讲述着音乐中一个又一个传奇而富有真情的故事。
傅聪一生建树颇多,是举世公认的钢琴家,但他一生谦逊恭让,虚怀若谷,从不自满,父亲的一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成了他一生的铭鉴。一个70岁的老人每天还要坚持练琴8小时,最多的时候达到14小时,他的所为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惊恐乃至汗颜,可以说他对每一个从事钢琴艺术的人来说,是一种震撼,这在世界上恐怕都是绝无仅有的。一个音他可以在琴键上领悟半天,他不由使我想起佛典中“世尊拈花”的故事来,他总是想寻找和领悟那最好最美的感觉,超越自我,超脱灵魂,这种“心斋”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傅聪对音乐的理念,既有“行而不流”的儒家文化的修养,又有“水流心不静,云在意俱迟”这种虚空、心静的佛学境界;同时,他又在时时追求一种原天地之美和不在人为,重天然的“道”家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他思想中非常博大、深远。
他对钢琴的痴迷和练琴使双手伤痕累累,常常戴着手套,有时还要靠打封闭或缠绷带来维持弹琴,他对物质生活别无所求,常常穿着非常简便的唐装,可对音乐的虔诚之心容不得任何蔑视。在北京、西安等地就因为记者的随意拍照和剧场的不安静因素,傅聪中断了演出,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破坏了音乐,而更严重的是侵犯了远道而来听他音乐的听众之心。他视听众为上帝,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有一次傅聪就坐在我前一排,我就亲眼目睹了他由于听众的来回走动,作为听众的他拂袖而去的事情。傅聪一生淡泊名利,有很多政治文化界的名人和国际音乐大师都是他的朋友,他也常参加一些国际文化交流和国际大赛的评委工作,可是这些对他来说都是过眼烟云。他常以“师古人,师今人,师造化”来铭训自己,常把自己定在一个很高的标准苦苦修行,从未怜惜过自己,也从不考虑身后之事,科技和物质文明所带来的成果,他从不猎涉,也不去享受,好像一切对他都是多余的,他有时甚至觉得技术革命所带来的CD等音像制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音乐的一种破坏。假如人可以再活500年,我敢断言,这500年对傅聪来讲,除了音乐还是音乐。
三、心底无私天地间,一身傲骨犹悲情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从《傅雷家书》中感受最多的是那句“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在这样一个温良而有修养的人文家庭里,傅雷告诉人们的首先是立人之本,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富有爱心和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尤其是要做一个慎终追远,明辨是非的人。家之遗风,影响了傅聪的一生,给了傅聪极大的生存空间。就人文修养,傅聪常说:“你弹肖邦可以用唐诗的意境去抒发情感,而明天也可以用古希腊的建筑或雕塑去解读,不同的修养,不同的文化境界,才能有品位,有追求。”言语间,充分显示了艺术的“空筐”结构。傅聪正是有了博大的人文底蕴,才使他自如地畅谈音乐,使他能平静地面对许多不公甚至让他痛心的东西。特别是自己的国家不美好的事情最使他为之痛心,也表现出了他忧国、忧民、忧艺术的拳拳赤子之心。
傅聪是一个有名的敢抒己见,敢正视听,敢于批判的个性中人,不管怎么尖锐,怎么得罪人,怎么不中听,他都是实实在在地和盘端出,这种精神和傲骨在当前音乐界乃至整个艺术界中,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对一些大师级的甚至一些顶尖级的人物或演奏家,他也是不遗余力地批评指正,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像拉赫玛尼诺夫,当今演奏大师波格雷利奇等等。对一些国际性的音乐比赛和权威性的国际钢琴比赛,在他是评委的情况下,也是直言坦诚,不计后果。他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感悟和真情用音乐的方式毫不保留地托付给他人,让人脱离世俗的偏见和虚伪,多一点真情实感。按老庄之学,叫做任性而行,也叫直道而行。感情真者,性格也必然直率,大师力图以解读音乐的心灵,改变其人为虚伪的属性,使之成为合乎情性、顺乎自然的一种纯真的人性。
音乐可以兴,可以怨,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的音乐,可以唤起人们朴素而纯真的天性,给人以心灵的平衡;贝多芬带给我们的是悲愤和理想,有时伤感,但仍可以看到光明,可以重塑我们驱散阴暗的勇气;听肖邦、门德尔松、德彪西,可以使我们回归人间多情,忧郁的本性。而听傅聪弹琴,听他讲学,总觉得是慰藉和浇灌着干涸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唤起我们无数次的激情。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以“师今人”的现实主义理念,为我们又垂范着一个“师古人、师造化”的理想之美。
阅尽人间春色秋风,踏遍世上荆棘坎坷。世间美好的山川景色,傅聪的足迹是屈指可数的,而他起伏跌宕的人生阅历,真可谓荆棘坎坷,当我的笔尖在纸上无数次地落上落下的时候,在我的眼前总是飘动着一双布满伤痕的双手,在黑白琴键上抬起落下,当我每每看到他老人家为我题写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稳重而又沧桑的八个字的时候,总是思绪万千,眼泪在眼眶不停地旋转,你一生苦诣还嫌易浅,但天地之大,人生短暂,又何能穷尽?傅聪,我所敬仰和崇敬的人,多么希望您不要再飘泊,回来吧!回到生你养你的土地,因为这里有爱你和尊敬你的人。
后记
2004年下半年,我作为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恰逢傅聪来上音讲学,有幸的是我不仅能近在咫尺听他弹琴讲学,同时还承担了他讲学中一些事务性工作整两个多月。
曾记得一本《傅雷家书》使我实现了弹钢琴的梦,又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尊严。两个月过去了,总是有一种冲动时时撞击着我,我要把全部的感情和情怀写出来,虽然是一篇断言残简,但是我不得不以肢解的感受仰视我一生最尊敬的人――傅聪。
同时,我要非常感谢我的老师,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钢琴演奏家周铿,他身居国外多少年,是他架起了一座座东西方钢琴艺术的桥梁,举办了许多国际间的钢琴艺术交流活动,为推动中国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此,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张栋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张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