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音乐瞬间4和革命都是中等难度。具体来说:
拉赫音乐瞬间4是业余十级,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瞬间一共有六首,都是很难的曲子,难度都超过了业余十级。
《肖邦练习曲(革命)》是肖邦演唱的一首歌曲,肖邦作曲,本首曲子是中等难度的c调钢琴歌谱(带和弦),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学习。
总之,拉赫音乐瞬间4和革命的难度都为中等,具体选择哪首曲子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喜好。
前者难度比后者大,哪个更适合艺考取决于很多因素。
如果两首曲子你都能驾驭得很好,就选自己更喜欢的那首用来艺考。
如果其中一首比另一首驾驭得更好,就选驾驭得更好的那首用来艺考。
如果是考钢琴专业,那么军队波兰舞曲难度略微偏低,并不是说不适合,而是说你只要没把它演绎到近乎极致的水平就很难突显你的实力,所以需要你一定把这首曲子诠释得十分淋漓尽致才适合。如果考的不是钢琴专业就不用特别管这个问题。
如果以上方式都无法决定,就随便选一首即可,因为这两首曲子都没什么不适合艺考的理由。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莫扎特《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第二十六钢琴协奏曲》《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钢琴奏鸣曲《月光》《暴风雨》《悲怆》《热情》
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李斯特 19首《匈牙利狂想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旅行岁月》
肖邦 《降E大调第二夜曲》《降A大调第十夜曲》《第一叙事曲》《革命练习曲》《d小调前奏曲》《b小调谐谑曲》《降b小调奏鸣曲》《降E大调波兰舞曲》《C大调马祖卡舞曲》《F大调马祖卡舞曲》《波兰主题幻想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四季》
德彪西《月光》《阿拉伯风格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协奏曲》《升c小调前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拉威尔《镜子》《泉》
拓展回答:
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的运用。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逝于维也纳,享年31岁),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4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德彪西: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音乐界颇具影响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时也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拉赫玛尼诺夫: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生于俄罗斯,1943年3月28日逝世,是二十世纪世界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拉威尔:
杰出的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1875年3月7日--1937年12月28日,印象派作曲家的代表。
体裁
交响曲
奏鸣曲
协奏曲
歌剧
合唱
室内乐
1、交响曲是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管弦乐曲。
经典交响曲结构如下:
1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
2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慢板
3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中、快板
4 第四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
2、奏鸣曲(Sonata)是种器乐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即发出声响。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着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于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3、协奏曲(concerto),指一件或数件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的作品。 用一件乐器者又称“独奏协奏曲”,用几件乐器者又称“大协奏曲”。 通常为三个乐章,但也有仅一个乐章的协奏曲,舒曼将自己这样的作品称为“小协奏曲”,以及乐章更多的协奏曲。
4、歌剧(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也即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歌剧首先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一般而言,较之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歌剧被视为西方经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而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5、合唱指一种集体性的歌唱艺术。在合唱中,人员分成若干声部,分别采用相同的旋律来歌唱。合唱需要包括旋律不同的多个声部,且有声部由多人组成。仅有一人的歌唱称作独唱。所有人同时唱相同的旋律称作齐唱。所有人按相同的旋律,但各声部按一定时间间隔交错开唱,称作轮唱。仅有少数人组成,每个人唱不同的声部则称做重唱。
6、室内乐(Chamber music),又称室乐,是一种古典音乐作品的体裁,为几件在室内演奏的乐器所作。室内乐由几人合奏,每人各演奏一个声部,通常不含独奏。“室内”指音乐可以在空间较小的室内演奏。
PS:楼上所说的这是古典音乐的具体分类,而不是体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