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他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在蜀郡下诏,封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 所以,朱温又称朱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开始为唐朝效力。
后来,因为朱温战功颇多,进封为梁王。朱温以河南为中心,开始扩展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朝的政权。天祐元年(904年),心狠手辣的朱温,一不做二不休,用武力强行把唐昭宗逼迁到洛阳,不久,朱温派人将昭宗杀死。
朱温杀死唐昭宗之后,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皇帝,也就是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假惺惺地以禅让的形式,夺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朱温非常残忍,经常视杀人为儿戏,唐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一万多人,一番激战,朱温部队将其杀戮将尽,俘虏了三千多人。
后来,在打扫战场时,忽然起了风暴,遮天蔽日,朱温找借口说,这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于是,下令把俘虏,全部杀光。
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友宁攻青州博昌县(今博兴),打了一个多月没有打下来,朱温大怒,派刘捍督战。朱友宁俘获了十多万民众,让他们背着木石,牵着牛驴,在城南推积土山。朱温到了之后,把城中的民户全部杀尽,尸体放入清河,都被阻塞了。
还有更严苛的,朱温用残酷的军法,约束部队,战场上将校如果战死了,他所部士兵生还的,全部斩首,叫做“跋队斩”。 因此,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一旦主将战死,士兵回去也是死,干脆逃亡。朱温为了仿制士兵逃亡,命令将这些士兵,脸上都刺上记号,士兵逃走,关津辄执之送所属,全部杀死。
这还不算,更离谱的是,朱温好色,经常让儿媳妇侍寝,朱温的儿子们常年在外统兵作战,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 。而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暴行,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企图讨好朱温,将来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
朱温的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很美,朱温非常宠爱她,并时常想立朱友文为太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朱温送了命。
朱友文当时驻守在东都开封,朱温于是将玉玺交给其妻王氏,让她去召朱友文,事情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是控鹤都指挥使,控鹤都负责皇宫的警卫,他决定行动,下手。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穿上便装,装扮成庶人,进入左龙虎军,把情况向统军韩勍说明,韩勍是朱友珪的老部下,关系很好,于是与朱友珪一拍即合,决定协助他弑父夺取皇位。
韩勍带着自己的亲兵五百人,换上控鹤军士的服装,跟随朱友珪混入皇宫中隐蔽起来,到了半夜,突然行动,砍断万春门的门闩,冲进朱温的寝殿,朱温从床上惊醒,他坐起来问造反的人是谁?朱友珪回答说,不是别人,是我!
朱温看着儿子朱友珪说,我早就怀疑此贼你了,愤恨没有杀你,你如此悖逆,杀父篡位,老天会放过你吗?
朱友珪对自己的马夫冯廷谔说,还等什么?将老贼碎尸万段冯廷谔提刀就砍,朱温站起来就跑,冯廷谔在后面追,朱温跑了几圈,最后没力气了,倒在床榻上,冯廷谔对准向朱温的腹部,狠狠刺了一刀,刀刃从朱温的后背穿出来,朱温当场毙命。
《资治通鉴》记载: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帝惊起,问:“反者为谁?”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贼,恨不早杀之。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友珪曰:“老贼万段!”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
在另一部史书《新五代史》记载:太祖惶骇起呼曰:“我疑此贼久矣,恨不早杀之,逆贼忍杀父乎!”友珪亲吏冯廷谔以剑犯太祖,太祖旋柱而走,剑击柱者三,太祖惫,仆于床,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腹,肠胃皆流。
就这样,杀人如麻的朱温,被其儿子朱友珪杀死,肠子都流出来了,结束了残暴的一生。
朱温是后梁开国皇帝,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势力做大之后,灭掉了唐朝,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后梁,然而,朱温非常残忍,做事荒唐,最终被儿子杀死。
杀死朱温的是他的次子朱友珪,朱友珪的母亲,出身很低微,有一次,朱温率军经过亳州,召其母陪侍,因此有了身孕。朱温走后,其母派人告诉朱温,她生下了一个男孩 ,朱温非常高兴,于是,取小名遥喜,后来,朱友珪被朱温接到身边抚养。
朱友珪长大后,与众不同,狡猾多智谋。朱温的养子博王朱友文,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多才多艺,而且年长,朱温非常喜欢他。
开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温逼迫唐朝皇帝退位,禅让给他,于是,朱温篡位称帝,建立后梁,同年五月初九日,朱友珪被封为郢王。当时朱温还没立太子,但朱温心里很想立朱友文为太子,因为,他觉得朱友文比朱友珪强太多。
开平四年(910年),朱温任命朱友珪为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在朱温病重的时候,朱友珪终于等到了机会,当时,朱温准备派人把朱友文诏来,继承皇帝之位。
当时,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比较漂亮,很受朱温的宠爱。朱温病得时间很长,王氏与朱友珪妻子张氏常常在朱温身边侍奉。
乾化二年(912年),朱温对王氏说,我知道我的病治不好,你去东都召朱友文来,我有事和他交代。也就是说,朱温打算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但亲儿子朱友珪怎么办呢?朱温打算给朱友珪一郡,让他去上任,于是任命朱友珪为莱州刺史,就这样把朱友珪打发了。
眼看皇位被人抢走,朱友珪非常不甘心,老爹的皇位,应该是他的,怎么能能让给别人?于是,他利用自己控鹤都指挥使的身份,秘密到左龙虎军,与统军韩勍商议,韩勍曾是他的老部下,两人一拍即合,连夜带兵五百混进宫中。
到了半夜,朱友珪带兵直接闯入朱温宫中,朱温身边的人全都吓跑了。朱温感觉情况不对,立即坐起来大喊,何人造反?朱友珪回答说,是我。朱温说,我怀疑此贼很久了,只恨没有早点杀了你,你难道要杀父吗?朱友珪对亲吏冯廷谔说,别废话了,你赶紧杀死老贼吧!于是,冯廷谔拔剑猛刺朱温,朱温围着柱子跑,冯廷谔砍了三次,都砍到了柱子上,最后,朱温没了力气,倒在床上,冯廷谔将朱温刺死,前胸穿后背。
乾化二年六月十六日(912年7月27日),朱友珪在朱温灵柩前即帝位。
朱友珪当皇帝后,大量赏赐将领士卒,收买人心,然而,赏赐不公,很多老将都非常有意见,加上朱友珪本人作恶多端,导致民怨四起。
凤历元年(913年),朱温的外孙袁象先和女婿驸马都尉赵岩、第四子均王朱友贞与将领杨师厚等人密谋,除掉朱友珪。
同年二月,袁象先首先发难,率领禁军数千人杀入宫中,朱友珪与妻子听到兵变,吓得赶紧跑到北墙楼下,准备**逃走,但是,来不及了,追兵已经追到,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于是命冯廷谔将他以及妻子杀死,随后,冯廷谔也自杀了。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传第一》记载:太祖外孙袁象先与驸马都尉赵岩等,谋与末帝讨贼。二月,象先以禁兵入宫,友珪与妻张氏趋北垣楼下,将逾城以走,不果,使冯廷谔进刃其妻及己,廷谔亦自杀。
朱友珪死后,朱友贞即位,就是后梁末帝。
近读一篇读史笔记,讲述了灭唐建梁的梁太祖朱温,建立王朝后没几年就毁在自己手里,原因竟是“扒灰”,他强纳自己的儿媳,后被儿子朱友珪杀死。其实,史实并非那么简单,其中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后梁纪三》记述了这段历史。
梁太祖朱晃,原名温,乳名朱三,曾名全忠,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他出生贫苦,寄人篱下,但为人狡猾,落拓无行,是当地出名的小混混。唐僖宗乾符年间,山东大灾荒,黄巢率饥民揭竿而起,朱温趁势参加起义军,因作战勇敢,受到黄巢重用,成为起义军中的一员令人瞩目的大将。不久,逃亡在蜀的唐僖宗号召诸路藩镇回合讨伐起义军,劲敌云集,进退维谷的朱温投靠了唐朝。唐僖宗闻之大喜,即下诏授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并赐名全忠。
朱温归唐以后,反戈一击攻打早先的老兄弟们,起义军大败,黄巢兵败身亡。以后,朱温又在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中,纵横捭阖,胜多负少,打成了天下最强大的“诸侯”。接着,他将唐昭宗抢到手,开始挟天子令诸侯。他大开杀戒,大杀宦官,大杀宗室,大杀唐臣,以彻底清除唐的政治基础。在讨伐各地诸侯的同时,他指使人杀了唐昭宗,另立幼帝唐哀帝。开平元年(907)四月,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名晃,国号大梁,定都开封。
客观的讲,朱温并非一个无所作为的君王。他建立王朝以后,还是做了一系列安邦治国平天下的事情: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民众在战争的空隙中得到一定的休养生息,为国家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提高和加强地方官的权力和作用,强调所有军人必须服从所在地的地方官管束;防范骄兵悍将屡屡闹事,节度使尾大不掉,对握有重兵的将领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同时,朱温建国后在执政和私生活上有所节制,是他背后有一个贤妻起了重要作用。梁太祖的张皇后为人严肃端正,聪敏多智。朱温这个杀人魔王竟然既尊重她,又害怕她。张皇后从千金**而成为豪强的妻室,以她特殊的身份、非凡的智慧、善良的心肠和女性特有的细腻,帮助丈夫奠定了霸业,是历史上有作为的女性之一。朱温对张皇后确实是有感情的,黄袍加身以后,也没有立皇后。
可惜,在朱温夺皇位三年前,张皇后因病去世。而后,本来就荒*好色的朱温就更加纵情声色,肆无忌惮了,连儿媳妇也不放过。他的儿子们官居外地,他就经常征召儿媳妇入皇宫侍奉,往往和她们*乱。乾化二年(912)六月初二日,朱温的儿子朱友珪改换服装到左龙虎军,会见统军韩勍合谋政变。韩勍派五百名牙兵随从朱友珪,夹杂在皇帝的侍卫亲兵控鹤军里进入宫中,埋伏在宫内。到半夜,他们砍断门栓,进入梁太祖的寝殿。侍奉梁太祖的随从吓得惊慌逃散,梁太祖慌忙从床上爬起来,问道:“谋反的人是谁?”朱友珪说:“不是别人,是我。”梁太祖斥道:“我早就怀疑你这个贼子,只恨没有早点杀死你。你如此叛逆,天地岂能容忍得下你!”朱友珪骂道:“你这个老贼,应该碎尸万段!”这时,朱友珪的仆人冯廷谔用刀猛刺梁太祖的腹部,刀刃从背后穿出。朱友珪拿了一条破毡把梁太祖的尸体包裹起来,埋葬在寝殿里,对外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为此,有史家判断,梁太祖就是因强纳儿媳的“扒灰”行为得罪了儿子们,儿子们忍无可忍将禽兽父皇杀害了。其实,从史料综合分析,梁太祖被儿子所杀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强纳儿媳一事,实质是“皇二代”们争夺皇位的结局。
朱温儿女一大群,亲生儿子有7个,义子有4个。长子朱友裕口碑不错,自幼善骑射,屡立战功,封郴王。公元901年讨伐杨崇本叛乱时病死。他的过早去世,使朱温在传位问题上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父子、兄弟之间互相残杀。朱温最喜欢其养子朱友文,也是因为其妻王氏深得他喜爱。王氏长得非常漂亮,朱温在众媳妇里尤其宠爱她。或许由于枕边风的缘故,朱温心里特别中意朱友文。
对此,他的次子朱友珪一直忿忿不平。朱友珪曾经犯有过失,为此还受过梁太祖的鞭打,所以对其的地位心里更加不安。梁太祖得了重病后的一日,让王氏把在东都大梁的朱友文召来,想与他诀别,并且托付后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也是早晚在梁太祖身边侍奉的,知道这个消息后,就马上秘密告诉丈夫:“父皇已经将传国宝玺交给王氏带往东都大梁了,我们马上就要死亡了。”于是,夫妻二人相对而泣。这时,左右侍从劝说他们:“事情已到危急关头,为何不改变现状而另谋出路呢?现在是时候了,机不可失!”这时,朱友珪才横下心来,勾结左龙虎军统领韩勍干出弑父事来。
传世的后梁太祖朱温画像
同时,朱温生性多疑粗暴,动辄对手下将领进行杀戮,也促成笼罩在恐怖气氛中的本集团人员对其恨之入骨。朱温始终对手下将领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一有可疑的苗子出现,他就马上采取行动,或杀、或关,以防患于未然。朱温杀害唐昭宗以后,派亲信与其养子左龙虎统军朱友恭等人商量善后事宜。事后,朱温却问其亲信,对朱友恭他们应该怎么办?其亲信引用三国时司马昭杀魏主而归罪于动手的成济的事例,劝说朱温以捏造的罪名杀了朱友恭他们。朱友恭他们曾为朱温出生入死,多立战功,但直到死到临头才看出朱温的残酷无情,却已经来不及了。
尤其是朱温夺取皇位以后,长期与晋王李克用父子争战,先后死伤数万人。由于屡有失败,使他忧郁狂燥,功臣宿将往往因小事而被诛杀。他的同乡、悍将朱珍从起义之初即追随他,善治军队,屡立战功,拜为淄川刺史、诸军都指挥使,可谓是心腹爱将,因朱珍怒杀了巡抚李唐宾,被朱温处死,数十员将官求饶不准情。他检阅军队时,见到队伍马瘦,就把将校拉出来腰斩。日长天久,上下离心,后梁势力锐削。《资治通鉴》记载的与朱友珪合谋杀害朱温的左龙虎军统军韩勍,就是因为看到许多功臣只因小的过失而被朱温杀死,于是“惧不自保,遂相与合谋”的。
朱温即位建梁之后,非但政局上乱糟糟,就是家庭伦理上也是乱糟糟的。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为了争夺皇位,“皇二代”们不惜手段。乾化二年六月,立嗣无望的儿子郢王朱友珪杀了父皇梁太祖朱温,自登皇位。然而仅仅过了六个月,另一个儿子朱友贞以讨逆的名义,起兵诛杀了朱友珪,把黄袍披上了自已的身上。
大唐盛世以后,代之而起的是五代。这个时代的历史如一团乱麻,五十三年里换了五个朝代,而且这五个朝代的大多皇帝是被杀害的。五代政治上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叛变行为比比皆是,家庭里弑父杀兄、霸占嫂媳的**行为举不胜举。乱世之中,握有重兵野心家们什么正义和良心都抛之脑后了,兄弟相杀,父子反目,成了五代时期最黑暗的一面。
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他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在蜀郡下诏,封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 所以,朱温又称朱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开始为唐朝效力。
后来,因为朱温战功颇多,进封为梁王。朱温以河南为中心,开始扩展势力,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朝的政权。天祐元年(904年),心狠手辣的朱温,一不做二不休,用武力强行把唐昭宗逼迁到洛阳,不久,朱温派人将昭宗杀死。
朱温杀死唐昭宗之后,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皇帝,也就是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假惺惺地以禅让的形式,夺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朱温非常残忍,经常视杀人为儿戏,唐乾宁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一万多人,一番激战,朱温部队将其杀戮将尽,俘虏了三千多人。
后来,在打扫战场时,忽然起了风暴,遮天蔽日,朱温找借口说,这是因为杀的人还不够!于是,下令把俘虏,全部杀光。
天复三年(903年)五月,朱友宁攻青州博昌县(今博兴),打了一个多月没有打下来,朱温大怒,派刘捍督战。朱友宁俘获了十多万民众,让他们背着木石,牵着牛驴,在城南推积土山。朱温到了之后,把城中的民户全部杀尽,尸体放入清河,都被阻塞了。
还有更严苛的,朱温用残酷的军法,约束部队,战场上将校如果战死了,他所部士兵生还的,全部斩首,叫做“跋队斩”。 因此,这也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一旦主将战死,士兵回去也是死,干脆逃亡。朱温为了仿制士兵逃亡,命令将这些士兵,脸上都刺上记号,士兵逃走,关津辄执之送所属,全部杀死。
这还不算,更离谱的是,朱温好色,经常让儿媳妇侍寝,朱温的儿子们常年在外统兵作战,朱温常常召自己的儿媳们入宫 。而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暴行,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企图讨好朱温,将来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
朱温的养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长得很美,朱温非常宠爱她,并时常想立朱友文为太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朱温送了命。
朱友文当时驻守在东都开封,朱温于是将玉玺交给其妻王氏,让她去召朱友文,事情被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探知,告于朱友珪,朱友珪是控鹤都指挥使,控鹤都负责皇宫的警卫,他决定行动,下手。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二十二日,朱友珪穿上便装,装扮成庶人,进入左龙虎军,把情况向统军韩勍说明,韩勍是朱友珪的老部下,关系很好,于是与朱友珪一拍即合,决定协助他弑父夺取皇位。
韩勍带着自己的亲兵五百人,换上控鹤军士的服装,跟随朱友珪混入皇宫中隐蔽起来,到了半夜,突然行动,砍断万春门的门闩,冲进朱温的寝殿,朱温从床上惊醒,他坐起来问造反的人是谁?朱友珪回答说,不是别人,是我!
朱温看着儿子朱友珪说,我早就怀疑此贼你了,愤恨没有杀你,你如此悖逆,杀父篡位,老天会放过你吗?
朱友珪对自己的马夫冯廷谔说,还等什么?将老贼碎尸万段冯廷谔提刀就砍,朱温站起来就跑,冯廷谔在后面追,朱温跑了几圈,最后没力气了,倒在床榻上,冯廷谔对准向朱温的腹部,狠狠刺了一刀,刀刃从朱温的后背穿出来,朱温当场毙命。
《资治通鉴》记载: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乾化元年:帝惊起,问:“反者为谁?”友珪曰:“非他人也!”帝曰:“我固疑此贼,恨不早杀之。汝悖逆如此,天地岂容汝乎!”友珪曰:“老贼万段!”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
在另一部史书《新五代史》记载:太祖惶骇起呼曰:“我疑此贼久矣,恨不早杀之,逆贼忍杀父乎!”友珪亲吏冯廷谔以剑犯太祖,太祖旋柱而走,剑击柱者三,太祖惫,仆于床,廷谔以剑中之,洞其腹,肠胃皆流。
就这样,杀人如麻的朱温,被其儿子朱友珪杀死,肠子都流出来了,结束了残暴的一生。
梁人有亡奔真定,以其谋告镕者,镕大惧,又不敢先自绝;但遣使诣洛阳,诉称"燕兵已还,与定州讲和如故,深、冀民见魏博兵入,奔走惊骇,乞召兵还。"上遣使诣真定慰谕之。未几,廷隐等闭门尽杀赵戍兵,乘城拒守。镕始命石公立攻之,不克,乃遣使求援于燕、晋。镕使者至晋阳,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使者亦至,欲共推晋王为盟主,合兵攻梁。晋王会将佐谋之,皆曰:"镕久臣朱温,岁输重赂,结以婚姻,其交深矣,此必诈也,宜徐观之。"王曰:"彼亦择利害而为之耳。王氏在唐世犹或臣或叛,况肯终为朱氏之臣乎彼朱温之女何如寿安公主!今救死不赡,何顾婚姻!我若疑而不救,正堕朱氏计中。宜趣发兵赴之,晋、赵叶力,破梁必矣。"乃发兵,遣周德威将之,出井陉,屯赵州。镕使者至幽州,燕王守光方猎,幕僚孙鹤驰诣野谓守光曰:"赵人来乞师,此天欲成王之功业也。"守光曰:"何故"对曰:"比常患其与朱温胶固。温之志非尽吞河朔不已,今彼自为仇敌,王若与之并力破梁,则镇、定皆敛衽而朝燕矣。王不早出师,但恐晋人先我矣。"守光曰:"王镕数负约,今使之与梁自相弊,吾可以坐承其利,又何救焉!"赵使者交错于路,守光竟不为出兵。自是镇、定复称唐天祐年号,复以武顺为成德军。
司天言:"来月太阴亏,不利宿兵于外。"上召王景仁等还洛阳。十二月,己未,上闻赵与晋合,晋兵已屯赵州,乃命王景仁等将兵击之。庚申,景仁等自河阳渡河,会罗周翰兵,合四万,军于邢、洺。
虔州刺史卢光稠疾病,欲以位授谭全播,全播不受。光稠卒,其子韶州刺史延昌来奔丧,全播立而事之。吴遣使拜延昌虔州刺史,延昌受之,亦因楚王殷通密表于梁,曰:"我受淮南官,以缓其谋耳,必为朝廷经略江西。"丙寅,以延昌为镇南留后。延昌表其将廖爽为韶州刺史,爽,赣人也。吴淮南节度判官严可求请置制置使于新淦县,遣兵戍之,以图虔州。每更代,辄潜益其兵,虔人不之觉也。
庚午,蜀主以御史中丞周庠、户部侍郎判度支庾传素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太常卿李燕等刊定《梁律令格式》,癸酉,行之。
丁丑,王景仁等进军柏乡。
辛巳,蜀大赦,改明年元曰永平。
赵王镕复告急于晋,晋王以蕃汉副总管李存审守晋阳,自将兵自赞皇东下,王处直遣将将兵五千以从。辛巳,晋王至赵州,与周德威合,获梁刍荛者二百人,问之曰:"初发洛阳,梁主有何号令"对曰:"梁主戒上将云:‘镇州反覆,终为子孙之患。今悉以精兵付汝,镇州虽以铁为城,必为我取之。‘"晋王命送于赵。壬午,晋王进军,距柏乡三十里,遣周德威等以胡骑迫梁营挑战,梁兵不出。癸未,复进,距柏乡五里,营于野河之北,又遣胡骑迫梁营驰射,且诟之。梁将韩勍等将步骑三万,分三道追之,铠胄皆被缯绮,镂金银,光彩炫耀,晋人望之夺气。周德威谓李存璋曰:"梁人志不在战,徒欲曜兵耳。不挫其锐,则吾军不振。"乃徇于军曰:"彼皆汴州天武军,屠酤佣贩之徒耳,衣铠虽鲜,十不能当汝一。擒获一夫,足以自富,此乃奇货,不可失也。"德威自帅精骑千馀击其两端,左驰右突,出入数四,俘获百馀人,且战且却,距野河而止。梁兵亦退。
德威言于晋王曰:"贼势甚盛,宜按兵以待其衰。"王曰:"吾孤军远来,救人之急,三镇乌合,利于速战,公乃欲按兵持重,何也"德威曰:"镇、定之兵,长于守城,短于野战。且吾所恃者骑兵,利于平原广野,可以驰突。今压贼垒门,骑无所展其足。且众寡不敌,使彼知吾虚实,则事危矣。"王不悦,退卧帐中,诸将莫敢言。德威往见张承业曰:"大王骤胜而轻敌,不量力而务速战。今去贼咫尺,所限者一水耳。彼若造桥以薄我,我众立尽矣。不若退军高邑,诱贼离营,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别以轻骑掠其馈饷,不过逾月,破之必矣。"承业入褰帐抚王曰:"此岂王安寝时耶!周德威老将知兵,其言不可忽也。"王蹶然兴曰:"予方思之。"时梁兵闭垒不出,有降者,诘之,曰:"景仁方多造浮桥。"王谓德威曰:"果如公言。"是日,拔营,退保高邑。
辰州蛮酋宋邺,溆州蛮酋潘金盛,恃其所居深险,数扰楚边。至是,邺寇湘乡,金盛寇武冈,楚王殷遣昭州刺史吕师周将衡山兵五千讨之。
宁远节度使庞巨昭、高州防御使刘昌鲁,皆唐官也。黄巢之寇岭南也,巨昭为容管观察使,昌鲁为高州刺史,帅群蛮据险以拒之,巢众不敢入境。唐嘉其功,置宁远军于容州,以巨昭为节度使,以昌鲁为高州防御使。及刘隐据岭南,二州不从;隐遣弟岩攻高州,昌鲁大破之,又攻容州,亦不克。昌鲁自度终非隐敌,是岁,致书请自归于楚。楚王殷大喜,遣横州刺史姚彦章将兵迎之。彦章至容州,裨将莫彦昭说巨昭曰:"湖南兵远来疲乏,宜撤储偫,弃城,潜于山谷以待之。彼必入城,我以全军掩之,彼外无继援,可擒也。"巨昭曰:"马氏方兴,今虽胜之,后将何如!不若具牛酒迎之。"彦昭不从,巨昭杀之,举州迎降。彦章进至高州,以兵援送巨昭、昌鲁之族及士卒千馀人归长沙。楚王殷以彦章知容州事,以昌鲁为永顺节度副使。昌鲁,邺人也。
乾化元年辛未,公元九一一年
春,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柏乡比不储刍,梁兵刈刍自给,晋人日以游军抄之,梁兵不出。周德威使胡骑环营驰射而诟之,梁兵疑有伏,愈不敢出,锉屋茅坐席以饲马,马多死。丁亥,周德威与别将史建瑭、李嗣源将精骑三千压梁垒门而诟之,王景仁、韩勍怒,悉众而出。德威等转战而北至高邑南;李存璋以步兵陈于野河之上,梁军横亘数里,竞前夺桥,镇、定步兵御之,势不能支。晋王谓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曰:"贼过桥则不可复制矣。"建及选卒二百,援枪大噪,力战却之。建及,许州人,姓王,李罕之之假子也。晋王登高丘以望曰:"梁兵争进而嚣,我兵整而静,我必胜。"战自巳至午,胜负未决。晋王谓周德威曰:"两军已合,势不可离,我之兴亡,在此一举。我为公先登,公可继之。"德威叩马而谏曰:"观梁兵之势,可以劳逸制之,未易以力胜也。彼去营三十馀里,虽挟糗粮,亦不暇食,日昳之后,饥渴内迫,矢刃外交,士卒劳倦,必有退志。当是时,我以精骑乘之,必大捷。于今未可也。"王乃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