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管你是何种方式升舱,请尽量谨记一个前提,航空公司通常首先考虑升舱的客人是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所以,经常乘坐飞机的你,一定要去它们的网站填写一张简单的表格成为它们的会员,并争取成为金卡、白金卡会员,要知道,升舱的时候多半会遵照一定的秩序,先是白金卡,然后是金卡,再是普通卡。
02
还有一个非常切实有效的经验,如果你想被免费升舱,请记得一个人旅行,这是总结了若干被升过舱的人之后得出的结论,独立的年轻人,会比拖家带口或者结伴出行的人更讨航空公司的人欢心,如果你是团队出行,我劝你别想了。
03
“会叫的鸟儿有食吃”,如果他们机票卖多了不想声张,或者你的座位有问题,或者你旁边坐了带小孩子的家庭,你要是知道有空座位,可以问一下机上人员是否可以升舱,他们会设法把你往前移。
04
“Check in early”也是技巧之一,据说航空公司的原则是会先到先升舱的原则。最好是在飞机起前24小时就在网上check in。
05
Check in的时候在护照里塞点钱,这招是《航空巴比伦》一书里被采访者(都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透露的机密,但是一定管用?未必。桑盛姆•桑赫拉为了做实验,在护照里塞了100美元,最后给的座位是经济舱的一个靠过道的座位,刚好在一对带着哭闹婴儿的夫妻后面。等等,他在之前,还跟那个出生于厄瓜多尔的西班牙工作人员调情,似乎也没有效果。桑盛姆真是欲哭无泪,蜷曲着坐在位子上,度过了漫长的旅程。
06
尽管航空公司不会公开承认他们以貌取人,但是身穿西装、打着领带的客人,请保证出现在机组人员的视线里,在他们考虑升舱时,给你的机会要比穿T恤短裤的人几率要高。还有,名贵行李箱和手提包还有墨镜也是筹码之一。不过,商务城市之间的早班飞机是升舱的地狱,很可能商务舱塞得满满的。
07
选取那些升舱机会比较大的航空公司。什么样的航空公司的升舱机会大呢?竞争激烈的航空公司和航线。要时刻注意某些航空公司推出的免费升舱活动,去年,海航就推出了购买全价经济舱机票免费升舱活动,当然,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和航班上。国航在去年年底和白云机场联合推出了“凡是在机场售票处购买广州出发从北京中转的国际客票的旅客,均有机会获得免费的升舱券,升至头等舱或公务舱,享受一次豪华之旅”的活动。
08
尽量选择像波音777、空客A380这样的宽体机型,商务舱座位越多,升舱几率越高。举例子的话,法航波音777-300的商务舱是69个座位,而空客A380的商务舱座位是80个。
09
如果你买的是全价经济舱的票,被免费升舱的可能性就很大(这个在你的票上也可以看得出来,Y代表全价机票,Q代表的是折扣票)。全美航空推出了GoFirst fares,这就意味着全额经济舱的票在头等舱尚有富余的情况下会自动升到头等舱(美西北情况类似)。其他航空公司也都有,只不过是限制条件仍然是对于那些尊贵的客人。
10
如果是飞机票被售完了,你可以要求他们把你安置在候选名单(stand by)里,风险是,最后你还是有可能被安排在经济舱里。如果飞机票被多卖出了,你刚好是这家航空公司的常旅客,如果你自愿放弃这趟航班,改乘下一航班,你很可能会被升舱。
11
有一点比较过分,但是也是可以借鉴的经验,你可以恰当地表达出你对该航空公司竞争对手的不满(我说的是事实上你真的不满),该航空公司会努力让你感觉到他们更好。
12
如果飞机很空的话,机组人员为了平衡飞机前后的重量,有些乘客可能会被升舱,这时候,不管你是拿的打折机票还是全额机票或者你干脆也不是他们的会员,都可以提出要求。
13.
如果你是在度蜜月,结婚或者70岁大寿,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知道,看过《老友记》里莫尼卡和钱德勒度蜜月的那段就知道,如果两个人甜蜜得不行,连check in的服务人员都觉得温馨时,她可能考虑都不考虑就会给你。如果没法给你升舱,至少她会给你2杯香槟以表示祝贺呀。
14
用里程积分换取升舱机会,根据我的意见,也是靠谱的办法。而且,还可以继续积攒里程。相反,如果你把里程积分用来兑换成一张票,那么这张票本身的里程积分是零。不过,也不是一定要兑换就一定能成功地,在航班旺季时,航空公司肯定愿意把机票卖出去,而不是给你兑换。
15
以象征性的些许费用升到头等舱,我相信这怪梦谁都很少做。有时候,某些低成本航空的确提供这种可能。记得事先问一下买票的代理,花多少钱可以升舱?也可以问问他们,是否可以在票面上加个code,以方便航空公司的人可以识别。至于花多少钱,要根据航班的远近不同,达美大约在2005年的升舱数据是:1001-1500英里,100美元;1501英里以上的150美元;500英里以下,50美元。他们甚至鼓励你自己在自助机上去升舱,限制条件肯定是有的。涉及到纽约到伦敦或者到法兰克福这种长途繁忙的航线,想花个50美元升到头等舱,简直就是没谱,5000美元还差不多。算下来,升舱额外花费的费用还是要比单独买upper class的费用低,只是在里程积分上,却仍然积的是经济舱的里程。
第一次上导师的课,老师就讲了如何读书的问题,听后深感惋惜,要是早听四年的话,估计我的本科生涯不会那么混乱,当然这也与我的性格有关,不过总不至于那么混乱。老师说读书应该按照由近及远、由专到通、强调专业和兴趣,并要求书籍与文章兼顾,因为后来出现的书一般都会吸收前人的精华,专业书籍还可以使读者对问题的论证有更清晰的认识。另外,要切忌见名人的书就读,更不能跟随出版商的宣传。很惭愧,这些我都没做到,现在我尽量向这个方向努力,看看前几天从图书馆借的书,发现都符合老师的标准,于是很是欣慰。老师上课的时候还推荐了两本书,一本书是普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另一本就是我这几天在读的《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这两本书都是基于长期(几十年)的经验研究进行理论研究,阅读这两本书主要是进行研究方法的学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是著名的政治学家、公共行政学家,一生著作等身,而这本《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则是其中最为著名的著作之一。这本书在搜集大量经验案例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现实的政策问题。作者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交代关于公共事物治理的传统模型,并对其的适用性进行评析和挑战;在此基础上,作者将研究视角从理论转移到现实中的公共池塘资源问题,指出其中的困境,并设计研究该问题的框架;针对提出的问题,搜集正反两种案例,分析其中有助于困境的的解决以及导致困境的各种变量,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根据经验研究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 传统上,公共事物治理问题通常都可以归为三种模型: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动的逻辑,其基本思路类似,系指人都是理性的,但单个人的理性会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在于人的自利动机,当然还包括信息的不完备、缺乏沟通以及监督不利等。但是这三个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想的基础上,现实中尽管有接近这些模型的实例,但通常情况下,现实生活并不与之符合,如果政策人员简单的运用这些模型进行政策分析或政策制定,则会产生理论与现实不符合的后果。作者对其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三个:没有反映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制度自主转化的本质;在分析内部变量是如何影响规则的集体供给时,没有注意外部政治制度特征的重要性;没有包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于是就有对其进行改进的必要,也就是通过增加符合现实的变量,使其更符合现实的要求,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完善的基础。奥斯特罗姆选择公共池塘资源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其研究范围限定为小规模。她在批判传统的集体行动困境的两种解决方法(企业理论和国家理论,即私有化或者实行中央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公众内部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的可能性,并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三个难题,即供给、承诺和监督问题,因为这些措施在力图解决个人自利动机和搭便车心理的同时,也同样会产生这些问题,即二阶困境,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正是后面的成功案例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研究框架,指出要改变单层次的研究方式,而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多层次,研究占用和供给问题,与此同时,提出现实场景的选择依据,即通过选择成功与失败的正反案例,找出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相关变量,并解决制度的供给难题。 接下来就是对案例的分析,这些案例的具体内容主要涉及高山草场、灌溉制度、渔场、水利等问题,尽管存在具体形式的不同,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属于公共池塘资源问题,这是一种可以被公众单独享用的公共资源,在所有权上具体公共性,在使用上则是典型的个人受益,并且对其使用的限制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其使用达到一定限度后可以看作是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品,因而也可以将之理解为半公共品。正是因为它的这种性质,使得这些案例中的成员都有滥用资源的趋势,这在那些失败的案例中成为现实,而在那些成功的案例中则没有实现。对其原因的探寻正是接下来三章所要做的事情,正如作者所说的,“提出复杂变量作为分析框架而不是作为模型的原因,准确说来是因为无法在一个模型中容纳下此等复杂的情形”,也就是说最终作者只找到了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变量,而不能穷尽之所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原因。通过比较这些成功的案例,作者归纳出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中所阐述的七项设计原则:清晰界定边界、使占用和供应规则与当地条件保持一致、集体选择的安排、监督、分级制裁、冲突解决机制、对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分权制企业。简单的说,就是要求组成由社会成员组成的合作组织,并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和场所,在这个组织中可以明确成员的资源所有权和数量,同时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而经验证据也证明,那些失败的案例无一不是没有达到这七项原则,并且基本上都是仅拥有三项或以下,还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案例表明,一些地方虽然具备了大多数原则,但仍然导致失败,这可以被归为脆弱的制度。要解决监督,首先需要具有可信承诺,而要获得可信承诺,则必须解决制度的供给问题,第四章的案例主要反映的就是制度供给问题,作者介绍了大洛杉矶地区南部一系列地下水流域的制度起源。从这关于雷蒙特领域、西部和中部地区三个案例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组织者的领导下,通过将现有规则的预期受益和成本的净流量与替代规则的预期受益和成本的净流量进行比较,做出进行制度变迁的选择。但是,制度变迁在现实条件下仍然不是单纯的内部问题,它还与外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由于内部因素的难以测量,使得不得不转向对外在环境的研究。在最后一章的总体分析中,作者指出,有关收益、成本、共有规范和机会的数据所组成的总和变量很难被记载下来或者有效的收集,因此就必须转向影响这些总和变量的环境变量,应该看到,促进型体制对占用者采纳增进共同利益的新规则较之冷漠型体制有着更大的作用,这正是外部政治环境的影响之所在。 这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它对三个理论模型的修正,为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使得政策分析更具可操作性。当然,这项研究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对促使社会集体成员组织起来的心理因素的分析显得不够,同时,作者在探讨成员间合作时曾提及“社会资本”的概念,但却没有深入研究下去,使得本书没能发掘出促进社会成员间相互合作、增强信任的这一重要变量。当然,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在作者以后的论文中已经出现。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作者:[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 译者:余逊达,陈旭东 目录: 导言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一节 三种富有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 模型的隐喻性用法 第四节 一种挑战 第二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研究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的情境 第二节 相互依存、独立行动和集体行动 第三节 三个难题:供给、承诺和监督 第四节 研究框架的设计 第三章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分析 第一节 高山草场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权 第二节 韦尔塔的灌溉制度 第三节 菲律宾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第四节 各种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的相似之处 第四章 制度变迁分析 第一节 抽水竞赛 第二节 诉讼博弈 第三节 企业家的博弈 第四节 多中心的公共企业博弈 第五节 制度供给分析 第五章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土耳其近海渔场 第二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加利福尼亚地下水领域 第三节 斯里兰卡渔场 第四节 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 第五节 脆弱的新斯科舍近海渔场 第六节 比较研究得到的教训 第六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 第二节 分析制度选择的框架 第三节 对社会科学家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6月第一版(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98千字
导言 第一章 反思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第一节 三种富有影响的模型 第二节 模型的隐喻性用法 第四节 一种挑战 第二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制度研究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的情境 第二节 相互依存、独立行动和集体行动 第三节 三个难题:供给、承诺和监督 第四节 研究框架的设计 第三章 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分析 第一节 高山草场和森林的社群保有权 第二节 韦尔塔的灌溉制度 第三节 菲律宾桑赫拉的灌溉社群 第四节 各种长期存续的自主组织治理的公共池塘资源制度的相似之处 第四章 制度变迁分析 第一节 抽水竞赛 第二节 诉讼博弈 第三节 企业家的博弈 第四节 多中心的公共企业博弈 第五节 制度供给分析 第五章 制度失败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第一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土耳其近海渔场 第二节 公共池塘资源问题不断的加利福尼亚地下水领域 第三节 斯里兰卡渔场 第四节 斯里兰卡水利开发工程 第五节 脆弱的新斯科舍近海渔场 第六节 比较研究得到的教训 第六章 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和相互监督问题 第二节 分析制度选择的框架 第三节 对社会科学家的挑战 参考文献 后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