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天方夜谭》
Scheherazade(天方夜谭)
这是一部交响组曲,是俄国为世界音乐宝库贡献的一卷宝贵财富,它由俄国伟大的作曲家Nikolai Andreivitch Rimsky-Korsakov(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888年所作。科萨科夫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1856年进入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得到他的赏识,在他的指导下作曲,从而成为音乐史上着名的“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在鲍罗丁、姆索尔斯基死后,他为他们的作品续完未竟之稿,改稿、校订、配器。1871年起,他被聘为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在培养学生、着书立说、社会活动方面成绩卓着。
《天方夜谭》根据发音又译作《舍赫拉查达》,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剧情已经不需要在下罗嗦了,大家已经非常清楚。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在最早出版的总谱中,每个乐章均附有标题,标题内容取自《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但在重版的时候,作者将各乐章的小标题全部删去,为此作者指出:“我采用这些提示,只是想把听众的想像,引入我自己的想像所遵循的发展轨道,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想像更为详细的内容。”作者并不希望组曲有过于明确的标题内容。
组曲富于造型与色彩,大规模地展开了东方风格的音响,表现出风光景物、风俗性场景、传奇故事以及抒情性插曲。色彩合理、排解匀称、音乐要素平衡……《天方夜谭》无疑是相当优秀的作品。
全曲有几个相当着名的主题:苏丹王沙赫里亚尔的主题,显得冷峻威严;舍赫拉查达的主题,由抒情的小提琴奏出,优美而多情,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辛巴达的大海主题,以及辛巴达主题,旋律悠长带有起伏,柔和而迷人;王子的主题,轻快、坚定;公主的主题,柔肠百转,温柔纯情……这一切,就组成了富有东方迷人风味的《天方夜谭》!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
又译《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 作于1888年,管弦乐曲。 同年在彼得堡首演。 这一组曲取材于着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即《天方夜谭》)。作者在初版总谱上介绍了原作的梗概:古代阿拉伯的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专横而残酷,他认为女人皆居心叵测而不贞,于是他每天娶一位新娘,次日便处死。机智的少女山鲁佐德(又译“舍赫拉查达”)嫁给这位苏丹王之后,在当夜给苏丹王讲了一个离奇生动的故事。第二天,这个故事正讲到关键之处,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深深吸引的苏丹王,为了继续听下去,破例没有处死山鲁佐德这位新娘。之后,山鲁佐德又以同样的方式给苏丹王讲了一连串的动听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夜晚。最后,苏丹王被山鲁佐德的故事所感化,终于彻底放弃了残酷的念头,决心与山鲁佐德白头偕老。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在最早出版的总谱中,每个乐章均附有标题,标题内容取自《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
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
第二乐章“卡伦德王子的故事”;
第三乐章“王子与公主”;
第四乐章“巴格达的节日,大海,船在耸立着青铜骑士的岩石旁遇难,终曲”。
但在重版时,作者将各乐章的小标题全部删去了。为此作者指出:“我采用这些提示,只是想把听众的想像,引入我自己的想像所遵循的发展轨道,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想像更为详细的个别细节。”看来作者后来并不希望本曲具有过于明确的标题内容。前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评论本曲时说道: “在富于造型性、色彩性的组曲中,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充分发挥了他的造型能力与幻想力。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的不是情绪的紧张度和戏剧性,而是色彩和装饰的对照性配置,是优美的节奏和出色的表现力。……在这部大规模展开的东方风格的交响组曲中,有着用音响来表现的风光景物、风俗性场面、传奇性故事以及抒情性的插曲。……在色彩合理的配置、动力性的音响(音的积蓄与释放)、拍节的匀称以及诸音乐要素的平衡等方面,《天方夜谭组曲》无疑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交响组曲中最成功的。”
这里主要介绍交响组曲的第一乐章“海洋与辛巴达的船”。乐章的序奏为庄严的广板,序奏的第一主题为苏丹王沙赫里亚尔主题,显得威严而冷酷;序奏第二主题为山鲁佐德主题,由优美抒情的小提琴奏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接下来乐章便进入辛巴达的故事氛围之中, 首先呈示出大海主题,其旋律悠长而且带有起伏性,给人以浩瀚、宽广的海洋形象;然后是一组带有东方色彩的上行音,由木管乐器奏出,仿佛辛巴达的小船在大海上轻轻飘行,紧接着由长笛奏出柔和的辛巴达主题
19世纪俄国主要作曲家主要是以“强力集团”代表的”“强力五人集团”和俄罗斯浪漫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你说的是不是他们当中的作品呢????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编辑本段]音乐大师
柴科夫斯基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他在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充满激情,乐章抒情又华丽,并带有强烈的管弦乐风格。这些都反映了作曲家极端情绪化、忧郁敏感的性格特征——会突然萎靡不振,又会在突然之间充满了乐观精神。
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在柴科夫斯基的大部分音乐里,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他将民族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传统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尽管柴科夫斯基结识了“强力集团”,但是他始终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族主义团体。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他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富裕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从小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古拉·鲁宾斯坦(安东·鲁宾斯坦的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身体脆弱,性格内向而且脆弱,感情丰富,与疯狂崇拜自己的女学生的婚姻破裂后,企图自杀,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国疗养。他被认为有同性恋倾向,并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直试图压制,因此有意见认为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这期间开始和一个热爱音乐的梅克夫人通信。后来梅克夫人成为他的资助人,他后阶段的许多作品都是献给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当他们十四年的书信往来因为这位夫人宣布破产而终止时,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独自度过忧郁的三年后于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点重重,官方说法是他喝了带有霍乱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据后来学者的考证,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杀。但是,这都只限于猜测,真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
在音乐创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最爱听得是莫扎特的歌剧《唐璜》。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主导动机只用于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强力集团”的主要成员有5位,他们分别是: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1837—1910)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凯撒·居伊(1835—1918)、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1839—1881)、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1823—1887)、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是“强力集团“和新俄罗斯乐派的***,在声乐作品的创作中,以歌曲为主,著名的《俄罗斯民歌100首》便是他的杰作,还作有钢琴曲和管弦乐曲。
凯撒·居伊,是“强力集团”的骨干分子。主要成就是10部歌剧,其中包括《威廉·拉特克列夫》(1868年)、《昂杰罗》(1875年)和4部儿童歌剧。
莫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穆索尔斯基的主要成就是歌剧。其中有创作根据法国作家福楼拜的小说改编的《萨朗宝》(1863—1866)和根据果戈里的喜剧改编创作了《婚事》(1847)。
1868年他的重要作品《鲍里斯·戈都诺夫》公演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1872年开始创作的《霍宛斯基之乱》于1892年公演,这部歌剧以17世纪末的俄国历史为背景,向人民展示了充满矛盾、冲突的俄国社会生活。剧中有大量的群众场面,显示出了现实主义的风格。此外,穆索尔斯基还作有一部喜歌剧《索罗钦斯克集市》 (1917年首演)。穆索尔斯基不仅创作歌剧还创作了60多首题材多样、形象鲜明的歌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歌曲,是著名讽刺歌曲《跳蚤之歌》。
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揭露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思想,他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朗诵旋律和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了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穆索尔斯基的这种改革和创新对后来的俄罗斯作曲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强力集团”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对现实的思考及对未来的期望,致力探求新的进步的思想,对俄罗斯民族音乐、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亚历山大·波菲利维奇·鲍罗丁,主要成就是歌曲、歌剧和器乐曲。鲍罗丁只写过一部歌剧《伊戈尔王子》,是最强烈地发挥鲍罗丁创作个性的一部作品,此作创作始于1869年,直到鲍罗丁去世,实际只完成了一部分,后由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格拉祖诺夫整理完成。这部作品是根据俄罗斯12世纪的长诗《伊戈尔远征记》创作的。故事叙述12世纪俄罗斯建国时代诺夫哥罗德大公伊戈尔同南方游牧民族波罗维茨人战争的故事。剧中的音乐体现了俄罗斯民歌音乐的风格,特别是第二幕中的波洛维兹舞曲,以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色彩、奔放的风情,充分表现了俄罗斯歌剧音乐的民族特点。
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主要成就是两部歌剧《萨特阔》(1897年)和《金鸡》(1909年)。特别是《萨特阔》中的《印度客人之歌》,富于东方色彩,旋律柔和流畅,不仅是男高音歌唱家经常演唱的曲目,而且被改编为轻音乐曲和独奏曲。 在他的管弦乐曲里还有两部表现异国情调的作品十分出色,一部是《西班牙随想曲》,另一部是取材于阿拉伯神话"一千零一夜"的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
关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还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在80年代穆索尔斯基和包罗丁先后去世以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对他们的遗作进行了整理和修订,重写或续完了他们的一些未完成的作品。有些作品经过他的修改或配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二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在彼得堡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事业三十多年,为20世纪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包括格拉祖诺夫、普罗科菲耶夫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
在俄国和捷克、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由于以往音乐上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因此民族主义乐派的兴起更显得气势磅礴,民族主义歌剧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以“强力集团”、柴科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民族歌剧和浪漫歌曲,无可置疑地在欧洲声乐史上占据了醒目的位置。
米利·阿列克谢耶维奇·巴拉基列夫 (Mily Alexeyvich Balakirev,1837-1910),俄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1855年在彼得堡结识格林卡、斯塔索夫,并在艺术思想上深受他们的影响。1857年起组成以他为首著名的的“强力五人集团”(又名“新俄罗斯乐派”)。1862年主办义务音乐学校,从事教学与演出活动。
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d小调交响曲》、交响诗《塔玛拉》。管弦乐《三首以俄罗斯民歌为主题的序曲》,钢琴幻想曲《伊斯拉美》、《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未完成,由里亚浦诺夫续成)等。此外,又作有浪漫曲组歌两套和《强盗之歌》、《塞里姆之歌》、《格鲁吉亚之歌》等独唱歌曲,并改编、整理大量民歌。
凯撒·居伊 (Cesar Cui,1835~1918),俄罗斯作曲家,生于立陶宛。幼时曾赴波兰学习音乐。1857年毕业于军事技术大学。后主要从事军事工程教学。1904年军衔升为陆军大将。作为一名业余作曲家,他是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的成员之一。
他写出了大量以声乐作品为主的乐曲,曾根据海涅、雨果等著名诗人的文学作品创作歌剧。代表作品为器乐小品《东方风格》。
穆捷斯特·彼得诺维奇·穆索尔斯基(Mussorgsky Modest Petrovich,1839—1881年),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1839年3月21日生于托罗别茨县卡列沃村,父亲是庄园主。6岁起在母亲指导下学习钢琴。乡村的生活,农奴保姆的哺养,使他对农民和俄罗斯民间音乐怀有深厚的感情。1849年进圣彼得堡的彼得罗帕甫洛夫学校学习。1952年进入彼得堡禁卫军士官学校,1852—1856年在学校学习,同时跟A.A.格尔凯学习钢琴,并尝试作曲。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首作品——波尔卡《陆军准尉》(钢琴曲)。1856年毕业后曾在普列奥勃拉任斯基军团充御前禁卫军,并先后结识了U.A.居伊、A.C.达尔戈梅日斯基、B.B.斯塔索夫和M.A.巴拉基列夫,这对他一生的艺术道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1858年他辞退军职,脱离军籍,在巴拉基列夫指导下专事作曲,并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即“强力集团”)中最激进的成员。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写了一些管弦乐曲、钢琴曲和歌曲,还为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原著)写配乐。他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1861年沙皇政府被迫宣布废除农奴制后,他回到家乡,将祖传的土地和家产分给农民。1863年返回圣彼得堡,进一步受到了以H.r.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转变,形成了进步的世界观与艺术观。他的民主思想倾向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均产生在这个时期。穆索尔斯基的后半生在贫困中度过,精神上受到官方和保守势力的打击,物质上没有生活保障,靠替人钢琴伴奏、教书和当公务员糊口。1881年3月28日卒于圣彼得堡。
在穆索尔斯基的创作领域中,歌剧处于首要位置。他总共写了5部歌剧,但都没有完成,由后人续完。最初的两部歌剧《萨朗宝》(根据G.福楼拜的小说,1863—1866)和《婚事》(根据果戈理喜剧改编,1868)虽然尚不成熟,但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萨朗宝》中,作者强调了人民解放的主题思想,注意群众场面的描写,其中一些片断后来移用在《鲍里斯·戈都诺夫》中。《婚事》在音乐与语言的关系方面,在角色的个性化方面,做了创造性的尝试。穆索尔斯基在歌剧创作上的最高成就体现在《鲍里斯·戈都诺夫》和《霍万斯基党人之叛乱》这两部歌剧中。《鲍里斯·戈都诺夫》(根据普希金的同名悲剧,1874年首演)是一部新型的历史歌剧,作曲家根据普希金的原著予以重新构思,使歌剧的历史背景处于农民革命风暴的前夜,通过塑造人民群众的历史群像和刻画沙皇鲍里斯的内心矛盾,尖锐地反映了人民与暴君的对立冲突,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为适应戏剧情节的需要,作者一方面运用了多层次、多线条的合唱,表现在不同场合下人民群众的集体形象(如在修道院强迫人民请求鲍里斯登皇位的场景),另一方面又采用朗诵调风格的独唱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如内心充满矛盾的沙皇鲍里斯,象征俄罗斯人民苦难遭遇的疯僧),同时又注意对戏剧发展情节的典型环境的烘托(如鲍里斯在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加冕仪式,立陶宛边境小酒店的场景,波兰贵族宫廷生活场景等)。而整个歌剧的音乐语言则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霍万斯基党人之叛乱》(根据斯塔索夫提供的史料自编剧本,1872年开始创作,死后由H.A.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续完,1886年首演)以17世纪末彼得一世时期射击军统领霍万斯基发动叛乱的史实为题材,形象地再现了俄国历史的画面。与《鲍里斯·戈都诺夫》相比,其情节线索更为繁复,人物形象更为多样,涉及充满尖锐矛盾和冲突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广阔领域。但是主题思想不够集中和明确,结构较为松散。在不同人物的性格描写上局限于独立完整的歌曲或咏叹调。尽管如此,其富于民族特色的多侧面的群众场面,显示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此外,《索罗钦斯克集市》(根据果戈理原著,1916年居伊续完,1917年首演)是穆索尔斯基的一部喜歌剧,它综合了乌克兰歌唱旋律和口语音调,并以抒情和滑稽闹剧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民间风俗生活,刻画了喜剧性的人物性格。
声乐浪漫曲和歌曲也是穆索尔斯基创作的重要领域。他总共写了67首歌曲,包括多种的题材内容。其中有描绘贫苦人民形象的《老乞丐之歌》(1863)和《卡利斯特拉特》(1864);有反映旧俄农民辛酸生活的《睡吧,农家的孩子》(1865)、《戈帕克》(1866)、《叶辽穆什卡摇篮曲》 (1868)和《孤儿》(1868);有针对社会陋习进行嘲讽的讽刺歌曲《神学院学生》(1869)、《跳蚤之歌》(1879);有细致描绘幼儿天真性格和心理的《儿歌》组曲(7首,1868—1873);有表现平民阶层饱经心灵创伤,深感孤独绝望的声乐套曲《没有阳光》(1874)和《死之歌舞》(1877)等。作者在这些声乐作品中不仅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众多的人物性格,而且倾注了个人的感情体验,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以无限同情。在艺术手法上,作者继承和发展了A.C.达尔戈梅日斯基的注重音乐与语言结合的传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声乐朗诵旋律,其音调和节奏的任何一点细微变化都与歌词语气和感情色彩密切相关。作者善于吸取俄国民间音乐素材,采用生活中常见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如摇篮曲、进行曲、各种民间舞曲等),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歌曲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穆索尔斯基在器乐创作方面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却富有独创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荒山之夜》和《展览会上的图画》。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的交响音画《荒山之夜》(1867)是俄罗斯标题交响音乐的杰作,它以构思新颖,形象逼真和色彩浓郁而引人入胜。钢琴组曲《展览会上的图画》(1874)是有感于亡友、画家B.A.哈特曼的遗作展览而作。它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抒发了作者的真切感情。在和声手法、曲式结构和钢琴织体方面有新的探索。这独树一帜的作品吸引了许多作曲家为它配器,其中M.拉威尔的改编曲获得了最广泛的流传。
穆索尔斯基是俄国近代音乐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强力集团”中最主要的作曲家。他的创作具有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在艺术风格上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点和独特个性,在音乐语言和艺术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然而,在世时他的艺术成就除斯塔索夫等少数有远见的人士给以肯定的评论外,常常受到指责和非难,以至酿成了他晚年的悲剧。他在艺术上的探索,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越来越获得了广泛的承认。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如C.德彪西、拉威尔、L.雅那切克、C.C.普罗科菲耶夫、Ⅱ.Ⅱ.肖斯塔科维奇、r.B.斯维里多夫等人的创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穆索尔斯基的影响。
鲍罗丁(Алекса́ндр Порфи́рьевич Бороди́н,1833~1887)
俄国作曲家,化学家。1833年11月12日生于圣彼得堡,1887年2月27日卒于同地。少时受良好教育,精通数国语言,擅长钢琴与长笛,14岁开始作曲。1850年入圣彼得堡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85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72~1887年创办女子医科大学并任教。
他的音乐创作活动始于19世纪50年代,写了一些声乐浪漫曲、钢琴小品和室内乐等。1862年结识MA巴拉基列夫,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的代表作有体现古代俄罗斯宏伟历史画卷、抒发爱国主义精神的歌剧《伊戈尔王子》,奠定俄国史诗性交响乐体裁的第二交响曲《勇士》,富于俄罗斯风格和东方色彩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两部弦乐四重奏,声乐浪漫曲《为了遥远祖国的海岸》、《睡公主》、《幽暗森林之歌》、《海王的公主》、《海》、《我的歌声中充满了恶意》等。
在化学研究上,最早制成苯甲酰氯,曾探索醛类缩合反应。
他原本是高加索的乔治亚亲王盖地诺夫和一位军医夫人的私生子,为此,他只能作为亲王的农奴包里斯·鲍罗廷的儿子。他从小由母亲带大,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天资聪颖,能精通几国语言,并很快在科学与音乐方面显露出超人的天才。他九岁时开始音乐的启蒙,学习演奏长笛和大提琴。十四岁时开始作曲,并发表了一首长笛协奏曲和一首弦乐三重奏。1850年进入彼得堡医药学院学习化学。1855年毕业留校任教。三年后,二十五岁的鲍罗廷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862年,鲍罗廷结识了作曲家巴拉基列夫,对这位作曲家所倡导的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主张十分赞赏,从此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从事音乐创作,并加入了发展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五人“强力集团”。
鲍罗廷的创作中英雄性和史诗性是他作品中的主要内容。他的音乐民族性很强,有的作品还带有迷人的东方异国情调。在自己的音乐中,努力表现和歌颂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与精神,歌颂俄罗斯古代英雄人物的勇敢气概。通过他的音乐,可以加深对俄罗斯民族及其音乐的了解。
由于鲍罗廷的专业是化学,因此作曲只能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他自称是“星期日作曲家”。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
Rimsky-Korsakov,Nikolay Andreyevich
俄国作曲家,指挥家,教育家。1844 年3月18日生于诺夫哥罗德省季赫温市 ,1908 年6月21日卒于卢加附近的柳边斯克庄园。7岁学钢琴,10岁开始作曲 。12 岁入圣彼得堡海军士官学校,期间从 FA卡尼列学钢琴 。1861 年成为新俄罗斯乐派(强力集团)最年轻的成员。1862年毕业后随舰航海3年,1871年起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 ,1905 年革命时,因支持学生罢课一度被解职。
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创作以歌剧和交响乐为主 ,共作有歌剧17部,代表性的有《普斯科夫的姑娘》(又名《可怕的伊万》)、《五月之夜》、《雪姑娘》、《圣诞之夜 》、《莫扎特与萨列里》、《萨德科》、《沙皇的新娘》、《萨尔坦沙皇的童话》、《不死的卡谢》、《隐城基捷日与费芙罗尼亚姑娘的传奇》、《金鸡》等。在交响乐方面的作品有交响组曲《山鲁佐德》(又译《天方夜谭》)、《西班牙随想曲》、《安塔尔》,交响音画《萨德科》和管弦乐曲《特利格拉夫山之夜》、《杜比努什卡》等。此外还写有钢琴协奏曲、室内器乐重奏、康塔塔和声乐浪漫曲等。他的音乐以俄罗斯民歌为基础,同时汲取东方民族音调。作品多以艳丽的旋律和配器,描绘风俗景物和神话境界而著称。80年代在MR穆索尔斯基和A鲍罗丁相继去世后,他承担了整理遗稿,续成遗作,组织曲谱的出版、演出等工作。他从事音乐教育37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著作有《和声学实用教程》、《管弦乐法原理》和自传《我的音乐生活》,均有中译本。
1、RCA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美国第一版
2、RCA LIVING STERE0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09026-68168-2)美国第一版
3、PHILIPS 孔德拉申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PHCP24032)24/bit日本限量版
4、PHILIPS 康德拉辛指挥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400 021-2)德国第一版
5、EMI 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巴黎管弦乐团( 5 65715 2 )
6、EMI 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5 66998 2)(比EMI老版音效要好很多)
7、DECCA 安塞美指挥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443 464-2) 这个曲目最著名的一个录音当然要数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在1960年的录音,唱片编号为LSC-2446,录制于1960年,这张唱片入选TAS唱片榜。
无论是LP或者CD玩家,这是发烧友们最多人选择的一个版本,如果第一次买这个曲目,这个版本无疑是首选。这个版本以凌厉的动态,宽广的音场,坚实的低频,高度整齐划一的乐团著称,尤其是铜管部的表现可以说是“天下无敌”,绝对是莱纳时代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最高水准的示范级演出。
最精彩的要数第四乐章,莱纳带领芝加哥全力以赴,掀起阵阵滔天巨浪,芝加哥独步天下的“招牌菜”--铜管部,技巧辉煌灿烂,连极难演奏好的十六分音符粒粒清楚。因为效果实在出色,尤其是撞船这段全曲最高潮处更是惊天动地,所以这个乐章也自然成为很多发烧友专门用来试机的片段。这张唱片的录音是RCA“阴影狗”的典型风格,音色厚重温暖,低频能量充沛,场面宽广;而更为难得的是这张唱片乐器质感好得惊人,由RCA公司在美国本土录制的“阴影狗”有好多好录音,但能出这种弦乐质感的唱片却不常有。
莱纳的演绎方式强悍有力,激情澎湃,但笔者觉得整体线条稍“粗”了些,作品中丰富的管弦乐色彩表现不够突出,而最明显的不足是这个版本小提琴首席Sidney Harth的表现太一般,和乐团的高水准表现不太相称。录音师是Lewis Layton,录音上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需指出的是RCA“阴影狗”的电平比其它几个版本要高一些,大家在作版本对比时应该要留意一下音量的控制,这是常被忽略又对效果有很大影响的细节。
这个版本因为实在太受欢迎,曾经再版过多次,市面上常见的LP版本有60年代的“阴影狗”头版和“白狗”二版,80年代初的05速版,90年代中期的Classic Records 180克版和现在仍在发行的200克版。众多版本中,效果和价格都以头版最高,目前国内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但很难找到状态满意的,所以见到价钱很有吸引力的头版先不必惊喜,还需仔细确认状态,能先听后买较保险。如果找不到满意的头版,180克版效果也很好,现在价格大约在600元上下;不过200克版的品质和180克版相比差距就大了些,不但声音发蒙,而且杂音较明显,不过胜在价格只需两百多。坊间曾经有传闻说二版“白狗”效果比头版“阴影狗”更好,但笔者曾经听过两者的对比,不能接受这个说法。
很多“阴影狗”的05速版口碑不俗,但这个录音的05速版就实在一般,音色质感尚可以接受,但低频量感和下潜明显不足。第二张要介绍的版本是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唱片编号为ASD251,这张唱片录制于1958年,R2D4、企鹅三星带花双料名盘,我们都知道R2D4是发烧录音的权威代表,而企鹅三星带花则是均衡诠释见长,因此一张唱片能够同时获得R2D4与企鹅三星带花两种截然不同美学系统的青睐,自是十分难得。苏丹王一开始的威严恫吓极具震撼力,接着比彻姆爵士以偏缓的步调,优雅浪漫而有点吊人胃口地铺陈出来,弦乐群的质感密度极高,尤其小提琴主奏Steven Staryk表现可圈可点,带着该声部紧密地与比彻姆充满舞蹈感的节奏行进。
第二乐章开头各木管部的solo表现得自由度高而自信的挥洒,令人印象深刻,是这个版本的亮点所在。一、二、三乐章的步调都相当同步属于中板偏缓的感觉,第四乐章低音弦乐部展现稳重的推动力,小号领奏的紧密度略差,毕勤版整体来说并非“能量充沛型”,而是充满人文味道的潇洒表现。
比彻姆的操控乐团的风格不像莱纳这么严谨,反映在演奏中可以感到乐手们较轻松和随意,除了第一小提琴手外,皇家爱乐的表现尚未达到芝加哥的水准,这个版本以第二乐章表现最佳。当然Christopher Parker在Kingsway Wall的录音当然也说明了本片荣膺发烧名盘的道理。就收藏角度来说,此版当然是首选之一。这张头版“白金狗”国内市场价应该在500元之内,在本期介绍的各个版本的头版中应该是最便宜的一款了,一张大师演绎名,有多项获奖头衔,名贵“白金狗”标志的头版唱片可以用这样的价钱购得,很难有拒绝的借口。市面上还有200多元一张新版可买,不过价格和头版差距不大,但效果相差较多,除了一些坚持一定要听全新唱片的爱好者外,新版吸引力一般。
第三张要介绍的是近期二手市场上较为红火的PHILLIP孔德拉申指挥皇家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版,这张唱片录制发行于1980年,编号为:9500 681。
这张唱片几年前价格大约在200元之内,然后大约在2005年前后的短短一年间暴涨到800元左右才稳定下来。对于这张唱片的演绎和录音的评价一直有些争议,喜欢这个版本的发烧友对它的评价很高,认为这个版本全面而且均衡,声音有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特有效果,总体和RCA莱纳不相上下;不喜欢这个版本的爱乐者则批评这个版本个性不足,乐器质感不够真实,声音不够通透。我们不妨从演绎,乐团和乐手水准,录音效果几个方面来和RCA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版本来比较一下。
孔德拉申作为前苏联的指挥家,演绎俄罗斯作品本来就给人一种“正宗”的感觉,和莱纳的演绎相比,“爆棚”乐段阳刚之气稍输给莱纳,但比起本文中介绍的其它名版还是更凌厉一些;不过对于那些温柔抒情的章节,康德拉辛的演绎就无疑更多出很多一些细腻。康德拉辛首次为西方世界认识时,他的指挥手法就以大胆的弹性速度,强调对比而令西方古典音乐评论感到惊诧,在指挥《天方夜谭》时他同样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这样的演绎方式使这张唱片做到细腻与粗犷,阴柔与阳刚兼顾。在乐团表现方面,芝加哥的铜管部遥遥领先,两者的弦乐群表现就各有千秋,芝加哥表现出的是斩钉切铁式的整齐,凌厉而且鲜明;阿姆斯特丹则不同弦乐组整体音色的高度融合,尤其是在第三乐章,弦乐群的效果让人流连忘返。在首席小提琴手上比较,皇家阿姆斯特丹的首席是鼎鼎有名的Herman Kerbbers,他的表现就比芝加哥的Sidney Harth好太多。在录音方面,两个版本的音场表现都非常出色,莱纳版更广阔,不同乐器组之间分隔清晰一些,而康德拉辛版则有较佳的自然空间混响,乐器交织较为绵密。两者的音色和音质差异更明显一些,莱纳版细节突出一些,较为清晰有力,而康德拉辛版更强调甜美和密度感,很有“胆味”。相比之下觉得,如果系统分析力一般,康德拉辛版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或者说孔德拉申版不太适合用低档系统去评价录音的得失。这张LP唱片在重播时有两点需要留意,一是因为碟基较薄,对于一些对VTA变化较为敏感的LP系统,在播放时需要稍降低一些唱臂高度,尤其是以180克甚至200克唱片为基准调整的LP系统,否则平衡度会有所改变;第二是这张唱片的电平略低于RCA莱纳版,两者对比时音量需稍加大一些,如果用重播RCA莱纳版的电平来听,PHILLIP康德拉辛这张的弱音细节会有损失。
在市面众多《天方夜谭》的LP唱片版本中,如果以价格来衡量,无疑以DECCA公司出品安赛美指挥巴黎管弦乐团这张最具收藏价值,编号为SXL 2086。很多发烧友都知道DECCA有录制安赛美指挥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的《天方夜谭》,封面是一幅拼图面具,所以见到本文介绍这张唱片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封面有所不同。
其实安赛美在DECCA录制过两次立体声的《天方夜谭》,第一次在1958年,当时指挥的是巴黎管弦乐团,本文介绍的正是这一版。因为现在市面上的CD只有后来指挥瑞士罗曼德的版本,很多发烧友都不知道有指挥巴黎管弦乐团的版本存在。先不论个人的喜好问题,这张LP可以肯定是目前市面上最昂贵的《天方夜谭》,两年前国内价格就超过2000元,而且价格高还算了,这张唱片还很难找得到。后来指挥瑞士罗曼德的版本价格就便宜一些,目前应该在1000元之内。前文在介绍作品背景时曾经提到,这部作品并非“叙事”,而是通过音乐展示场景,作曲家通过高超的配器手法使作品表现出极其丰富的音色变化。对于这部作品这个最重要的特点,有指挥家中的“色彩大师”美誉的安赛美对这部作品的音色把握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他把这部作品千变万化的音色充分表现出来,在市面上多如牛毛的《天方夜谭》的录音中,这张唱片最符合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向听众展示一个富于东方色彩的万花筒般的神奇世界”。《天方夜谭》是否越“爆棚”越好?因为安赛美的两次立体声录音都不“爆棚”,所以他的《天方夜谭》常受到忽视。虽然对音乐作品各人喜好和理解各不相同,但笔者觉得《天方夜谭》并不是一部**的配乐,玩得“爆棚”当然会让人觉得过瘾,但对于表现原作的意图方面,音色的变化才是成败所在。笔者也曾听过一些现代新录音的《天方夜谭》,通常这些版本都会强调惊天动地的强烈动态,充分发挥现代数字录音技术的优势,但“爆棚”之余却没有一个版本能表现出安赛美棒下的音色变化来。演绎这部作品时,如果过于追求火爆的效果,很容易就出现铜管乐器掩盖了木管和弦乐的现象,这时这些乐器一些微妙的变化就不太容易被发现了,安赛美无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即使在乐曲最高潮时,他都要求保持乐团整体的清晰感。而且为了保证这种音色变化的效果,安赛美显然刻意压制了低音乐器而避免声音产生浑浊感。当时巴黎管弦乐团的首席Pierre Nerini技艺不凡,他在独奏时琴声表现出一种女性的诱惑效果,更大大增加了这个版本的可听性。而且这个版本还有DECCA的高质素录音作保证,空间感十分自然,细节清晰,安赛指挥乐团营造出来的丰富音色变化能准确表现出来。在重播时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巴黎管弦乐团当时所使用的摆位是旧时的摆位,和现在传统的摆位有所不同,不必怀疑是否自己的系统左右反相了。
安赛美后来指挥他自己的“亲兵”瑞士罗曼德又录制了一次这个曲目,不过可能是和当时的巴黎管弦乐团相比,瑞士罗曼德乐团实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同样的指挥,基本相同的指挥手法,同样的唱片公司录音,后来这一次虽然已经非常出色,但还是没能达到第一次的水平。印象中巴黎管弦乐团在60年前后的所有录音都非常出色,尤其是铜管,表现比70年代后的好得多。
最后想向读者推荐的是一个演绎方式较为特殊的版本,是DECCA公司1964年的出品,由斯托科夫斯基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编号为PFS4062,属于DECCA的四相位系列。这张唱片可能是斯托科夫斯基最贵的一张唱片了,目前市场价格超过1000元。
这是一个被评价为“著名而又声名狼藉的版本”,因为大家DECCA四相位录音的效果褒贬不一。所谓四相位录音源自这个系列的英文“phase 4 steoro”即四相位立体声,实际上与相位没什么关系,也不是四声道。这个系列由1962年开始推出,所使用的录音技术和DECCA公司常用的使用DECCA树的单点录音方式不同,它使用多点录音,使用多达20路的录音台,并使用了DECCA开发的“声像分配器”,这样录音后录音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声轨在音场中的位置,然后再加入人工的混响以得到空间感。这项技术如今早已普及,但在60年代初期,这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种技术和传统的三话筒录音相比,可以捕捉到更多哪些本来距离话筒较远距离乐器的细节,使录音过程可以克服很多环境等的不利因素。斯托科夫斯基对新的录音技术一向非常支持而且积极参与,在四相位系列的唱片录制过程中,他亲自指出录音中要强调和突出的声部,指导录音师按照他的构想去完成录音的制作。至于声音效果,这个系列得到的评价差别很大,在美国和日本对这个系列评价较高,而英国本土则反而较为抗拒。简单来说,这种录音技术的好处是细节较为清晰,不足之处是声音不够自然。
DECCA公司虽然率先开发出多点录音技术,但一直坚持使用原来的DECCA树录音方式,反而是其它唱片公司在后来很多都逐渐放弃原来的双话筒和三话筒录音,转而采用多点录音。在演绎方面,斯托科夫斯基当然为作品注入了强烈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木管乐器的表现自由而生动,弦乐的非常结实,小号也热力四射,独奏小提琴艾里克·古恩博格的音色华丽。但非常令人意外的是,斯托科夫斯基在第四乐章并不算火爆,虽然演绎得热力很足,但绝对没有莱纳和康德拉辛版宏厚坚实的低频,这点倒是不太符合斯托科夫斯基一贯的风格。看来对这部作品,斯托科夫斯基的解读还是比较接近安赛美的观点。
世界著名的十首合唱曲
很多晚会活动多少不了大合唱的环节,那么有哪些是适合合唱的经典歌曲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世界著名的合唱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每当聆听大师的交响乐,对大师崇敬的心境便油然而生,这是因为大师的音乐有无比丰富的内涵和高质量的“信息量”,大师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我。分析这些动人的音乐后,发现这些作品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复杂和不可理解,而是作曲家将音乐的各种原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恰到好处地构架在一起,才产生了对听者的震撼力。
世界著名的十首合唱曲
1巴赫 《马太受难曲》“来吧,儿女们,与我同悲伤”
2亨德尔 哈利路亚(选自《弥赛亚》)
3莫扎特 《安魂曲》“垂怜经”
4贝多芬 《欢乐颂》(选自《第九号交响曲》“合唱”)
5贝多芬 《庄严弥撒》“信经—化体”
6普契尼 《蝴蝶夫人》第二幕“嗡鸣合唱”
7柏辽兹 《基督的童年》
8瓦格纳 《罗恩格林》婚礼合唱
9威尔第 《纳布科》“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
10奥尔夫 《博伊伦之歌》“命运,世界的女神”
法国大文豪罗曼·罗兰说:“艺术中没有进步的概念,因为不管我们回头看多远,都会发现前人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假如有人认为几个世纪的努力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完美,那将是荒谬可笑的……”
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到了古罗马时期,它就演变成为泛指一切器乐合奏曲和重奏曲的代称。
15、16世纪,也就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交响乐这一名称被当作了一切和声性质的、多音响器乐曲的标志。而到了巴洛克音乐的初期,它又主要指歌剧、神剧和清唱剧等作品中的序曲及间奏曲。
18 世纪初期,音乐艺术在欧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进程,音乐艺术也开始逐步地走向平民化和社会化。在这个时期中,交响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其规模和形式都慢慢有了明确的含义。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序曲,以它特有的“快——慢——快”三个段落而成为了古典交响乐的基本雏形。
到了18 世纪中叶,德国曼海姆(德国南部的文化中心)乐派的作曲家们,以一系列积极而富有创新性的创作,使交响乐的基本形式得以进一步的完善。
交响乐队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几百年内,严格来说就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兴盛的时期。在这之前,交响乐队的结构组成并不完善,还只是一些编制不全的管弦乐队。如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乐队的编制和规模也仅仅限于室内乐特征的小型乐队。
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最终完善的。如在贝多芬交响乐的`创作中,双管或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得到了基本确定。
后来,在整个19世纪早期到晚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全过程中,交响乐队编制和组合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大型四管交响乐队的出现和各种特性乐器的加入,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艺术表现力。这些特征在马勒、理查-施特劳斯及20世纪现代作曲家普罗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中体现的尤为充分。
世界著名的合唱曲
1命运之手(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混声合唱)
2脚踩命运(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混声合唱)
3人生的步伐(柏辽兹《拉科奇进行曲》选段:混声合唱)
4面对生活(贝多芬《英雄主题》变奏曲选段:混声合唱)
5希望在招手(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选段:混声合唱)
6梦幻曲(舒曼曲:无伴奏合唱)
7夏日小夜曲(莫扎特曲:无伴奏合唱)
8。美丽的黎明(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混声合唱)
9驼队(鲍罗廷《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选段:混声合唱)
10祖国,我的心为你燃烧(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第四乐章选段:无伴奏合唱)
11结婚金指环(加勃列尔马列《金婚仪式》:无伴奏合唱)
12钟声嘀嗒(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无伴奏合唱)
13音乐瞬间(舒伯特曲:混声合唱)
14快乐的农夫(舒曼曲:混声合唱)
15军队进行曲(舒伯特曲:混声合唱)
16婚礼进行曲(瓦格纳曲:混声合唱)
17爱的欢乐(克莱斯勒曲:混声合唱)
18爱的忧伤(克莱斯勒曲:无伴奏合唱)
19钟声(比才《阿莱城的姑娘》选段:混声合唱)
20女兵舞(哈恰图良舞剧《加雅列》同名选段:混声合唱)
21柳丝河畔(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选段:混声合唱)
22花之圆舞曲(柴科夫斯基舞剧《胡桃夹子》选段:混声合唱)
23用爱情祝福家园(格林卡《卡马林斯卡娅》选段:混声合唱)
24美好的时光永难忘(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混声合唱)
25灯的光辉(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混声合唱)
26顶水姑娘(居伊《东方舞曲》:混声合唱)
27幽默曲(德沃夏克曲:混声合唱)
28有一颗惊世的夜明珠(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印度客商之歌》:混声合唱)
29花的静思(舒伯特《第八(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选段:无伴奏合唱)
30我们狂欢到天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德》选段:混声合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