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时候,翻开了这本买了好久却没有认真读一读的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断断续续看了进两个月,特别是中间部分看得有些晕,但还是注意力就快消耗殆尽的时候,读完了它(而它真的很厚)回顾书中进三十多个章节,个人反而觉得序言和导论以及最后的24-28的章节是最精彩也是最好看的。
在这本书里,没有那些吓死人的学术词汇,没有那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居高临下的写作态度,而是用着一种平实幽默而谦逊的语言,
如同一位“贡老师”带你走进博物馆,缓缓指着墻上那副《阿尔诺非尼的订婚式》告诉你,这幅画中作者凡戴克是如何用油替代了蛋液,不但使得色彩相互转化得到柔和的过渡效果,
而且沾上颜料的画笔在画面上能点出闪闪发亮的高光(highlight),大大丰富了画面的细节。
贡布里希大大本着为“艺术”科普的想法,前前后后对这本书修改了无数次。在书中他也为我们解答了许多人们在今天接触到艺术、或者进入艺术馆时大多数人会带着的疑惑与问题。
当我们在艺术馆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什麽?
关于“美”的趣味
人们总会有种习惯,认为自然应该永远和我们司空见惯的图画一样,当我们面对自身所熟悉的题材时,画家所使用的“未曾想到的方式去画往往会遭到责难”。今天的我们在踏入美术馆之前,相信每个人自身早已就有一套关于“美”的观念,而我们关于“美”的观念一直以来,也被自身所生活的文化语境所塑造。
在没有理论文字告诉我们某些原始艺术品的自身的用途及其意义时,我们会觉得一幅因纽特人的舞蹈面具会有些戏谑搞笑,孩子们也许会觉得好玩,大人们也许会体验到这种跨文化观看所带来的惊奇感与新鲜感。但当我们知道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满脸血污,吃人的可怕山鬼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件带着某种“神秘笑容”艺术品着实令人毛骨悚然。可是这在当时的因纽特人看来,却是有着某种神圣严肃的含义,代表着他们与神灵及大自然联系,因此我们在不了解一件艺术品时,很难界定它所带给我们的是审美的愉悦还是对神圣的畏惧,或者是某种消费狂欢,“先入为主”的审美趣味造就了我们与它们的隔阂。
而今天我们关于“美”的观念,在过去也许是传统的,宏大的,民族或者国家层面叙事的。而在今天,大概正如艾柯在《美的历史》中所说,是由“商业消费世界”所提供的,是“仿象”的,破碎的及个人化的。在这里我很难完整的描述它的具体形态,但是有一个有趣的个人例子,学室内设计的大学同学近期向我展示出了他的近期人气作品,在一系列的家装设计效果图中,总结出了许多关于今天人们家庭装修设计中的元素,它们的关键词是:仿大理石、高脚杯、巴洛克风,极简主义。也许这一切,我想早在布迪厄的书中已经表明了:人们的趣味,来自于自身所处的阶级。
从来就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一方面,今天我们所看到了许多名画的大师们,在历史上他们大多为宗教信仰所服务,所绘画的母体大多是圣经的内容,譬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礼堂天顶画中所描绘的创世纪以及诺阿的故事。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为“有闲价级”所服务,这些生活在城堡里的领主贵族,大航海贸易的商人们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资本后,通过获得艺术这一文化资本以彰显他们的荣耀与社会地位
这时的画家们与其说是艺术家,其实更多的是工匠罢了。而在财产私有出现以后,“只会画画的人们”有钱了,他们不再依附于当时的王公贵族。
自从印象主义者们开启了现代艺术,到杜尚搬出了那个著名“小便池”,人们观念中的艺术家这一职业开始变得神秘起来。艺术似乎开始变得不关心社会,与大众无关,而且“为艺术而艺术”,关于这一观点,杨小彦老师在《艺术家的根本价值在于,他不肯成为一个合谋者》中就指出“艺术家作为一种社会形象,总是和“优雅”、“另类”、“高尚”、“享受”、“先锋”等当下的消费符号挂钩。对艺术的消费于是就成了一种特殊的时尚而受到鼓励。要知道,公众在消费艺术的同时,艺术也在消费由它开创的名声。结果是,艺术创作成了一个封闭的竞争场,彼此之间为了一种可以和价格与名声相联系的“独特性”而奋斗。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一旦艺术成为一个圈子运动,一旦艺术能够获利,艺术家干嘛还要那么不切实际地去关心社会呢?社会又与它有何相干?”
艺术是什么?
“虽然我明白任何讨论艺术的企图都无法接受逻辑的检验,但我坚持认为,把艺术家视为工匠,把艺术看成是工具,其根本错误是否认了艺术的独立性和自足性,否认艺术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情感状态和思想方式。”
------杨小彦
提到艺术,今天它已经和一切有关“品味”“优雅”的符号消费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人们所渴求的“文化资本”的一部分。
而我曾一度认为“艺术”指的就是卢浮宫里的那几幅古典主义油画和历史上的那些个著名“大师”,是有关于西方绘画的一段历史。从今天的各种相关理论和艺术史的书籍书写观点来说,甚至有种偏见,它以“西方”为主俯瞰世界艺术史。但在书中贡布里希至少解答了我的第一个问题关于“从来就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所编制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而一切的一切都还是回归到我们自己作为人的本身,自史前人类在南法的雪维洞穴留下那个”手印“一开始,艺术是源自于精神信仰,它是早期的“我们”人类面对残酷自然所构建的精神寄托,正如赫拉利所说它成为我们构建的想象共同体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从农业革命
用“多余食用粮”所养活艺术,到工业革命的生产力解放,“艺术”一直变换着不同的“文化”形态,成为统治者和精英阶级及其人们构建想象秩序的工具。
同样的,不能完全的从“艺术工具论”的角度对它进行解读。从人类层面来说,艺术作为哦我们表意“语言”的一种,它当然具有自身的“独立性”,是我们秉持着某种信仰,表达那些黑夜里的痛苦、无人能说的辛酸、,看到大山海洋以及平凡与快乐时,内心所留下的一条逃避幽暗密闭时刻的绳索。
注释
①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240页
②贡布里希,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50页
③翁贝托-埃柯,彭淮栋译,《美的历史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④雅昌专栏,《杨小彦:艺术家的根本价值在于,他不肯成为一个合谋者》,2018年11月13日,网址:https://newsartronnet/20181113/n1032478html
⑤雅昌专栏,《杨小彦:艺术家的根本价值在于,他不肯成为一个合谋者》,2018年11月13日,网址:https://newsartronnet/20181113/n1032478html
⑥尤瓦尔-赫拉利,林俊宏译,《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81页
文学说到底其实只是用来表达和记叙,除了用来讲故事之外,那么它还有其他的什么作用吗?
首先,你看看文学为传统图书出版和网路文学创造的 产值 ,就知道文学不是一文不值了。
其次,「讲故事」对人类的重要性早已被许多学者阐述过。赫拉利在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中提出,人类现今的巨大力量并不是来自跟其它物种在体能或智力上的差异,而是源于人类组成富有弹性的大规模群体进行合作的能力,这是因为人类不需要彼此相识才能产生联系,靠想像力、故事和虚拟的概念就能让成百万人团结,这就是宗教、政治、法律、经济、国家、公司、货币等等。 共享虚拟的概念(讲故事) 让人类得以大规模合作,让科学和技术快速成长。新的科技创造新的阶级、破坏旧的秩序,需要新的故事。他的看法的证据强度是有限的,但你从他通过这些书赚到了多少钱、获得了怎样的名声就可以直观地认识到文学值几个钱。
「表达和记叙」这样关系到 人类史的基础 的东西,被题目称为「只是」,可以算是行为艺术了。
「文学说到底其实只是用来表达和记叙,除了用来讲故事之外,那么它还有其他的什么作用吗?」
这是小学语文。
文学研究,往深了走,都是些能力巨大的东西。比如意识形态研究,都是建立在千万条生命的历史经验上的。
科学不也是讲故事,你找几篇论文看看是不是这样……
美国开国元勋、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原句:
我必须研究政治和战争,因此我的儿子们能够学习数学和哲学;我的儿子们应该学习数学、哲学、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业和农业,使得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塑、织物和瓷器。
若还是不够,笔者只能搬出压箱底的钱钟书先生 《色盲决不学绘画,文盲却有时谈文学》 一文。老先生估计想不到,这个标题居然在他百年后的2021年,还能那么应景。
价值盲的一种象征是欠缺美感;对于文艺作品,全无欣赏能力。这种病症,我们依照色盲的例子,无妨唤作文盲。 在这一点上,苏东坡完全跟我同意。东坡领贡举而李方叔考试落第,东坡赋诗相送云:「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时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你看,他早把不识文章比作不别颜色了。
捏造派根本否认在文艺欣赏时,有什么价值的鉴别。配他老人家脾胃的就算好的,否则都是糟的。文盲是价值盲的一种,在这里表现得更清楚。 有一位时髦贵妇对大画家威斯娄(Whistler)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我只知道我喜欢什么东西。」威斯娄鞠躬敬答:「亲爱的太太,在这一点上太太所见和野兽相同。」。 真的,文明人类跟野蛮兽类的区别,就在人类有一个超自我(Transsubjective)的观点。因此,他能够把是非真伪跟一己的利害分开,把善恶好丑跟一己的爱憎分开。
他并不和日常生命粘合得难分难解,而尽量企图跳出自己的凡躯俗骨来批判自己。所以,他 在实用应付以外,还知道有真理;在教书投稿以外,还知道有学问;在看**明星照片以外,还知道有崇高的美术;虽然爱惜身命,也明白殉国殉道的可贵 。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椿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爱不值得爱的东西;但是心上自有权衡,不肯颠倒是非,抹杀好坏来为自己辩护。他了解 该做的事未必就是爱做的事。这种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紧张时产出了悲剧,松散时变成了讽刺 。只有禽兽是天生就知行合一的,因为它们不知道有比一己奢欲更高的理想。好容易千辛万苦,从猴子进化到人类,还要把嗜好跟价值浑而为一,变作人面兽心,真有点对不住达尔文。 痛恨文学的人,更不必说:眼中有钉,安得不盲。不过,眼睛虽出毛病,鼻子想极敏锐:因为他们常说,厌恶文人的气息。「与以足者去其角,付之翼者夺其齿」;对于造物的公平,我们只有无休息的颂赞。
这个笑容多么灵性
文学是一颗参天大树,你从门缝看它,看成了一条线,然后问文学怎么怎么这么窄,好像一钱不值。
知道为什么这么狭隘吗,因为对文学一无所知,导致连看问题最基本的眼界都没有,连什么是客观都理解不了。
文学范围太大了,一切和文字相关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文学范畴,别忘了说明文也是文学范畴,教材都是说明文范畴。没有了文学,**电视话剧报刊杂志新闻流行乐书籍法理文书……理论上通通都没了,连基本的字词句阅读理解都不具备,怎么学习科学?
八卦这个词名声不太好。诚然,在背后说长道短不是什么好事,消磨时间还有更多有趣的办法。但是,这并不代表八卦就没有什么社会价值。事实上,它的好处可不少呢。
正如以色列年轻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的著作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Sapiens: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中提到的,八卦是人类生存的基石。
“社会合作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关键。古时候,只知道狮子和野牛的下落是远远不够的。”他在书中写道,“古人更需要知道的是,部落里谁讨厌谁,谁与谁同床共枕,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这些关于哪些人值得相信的讨论——换句话说,这种“八卦”,使早期人类不仅得以生存,而且能够扩大自己的部落。常常聚在一起闲聊帮助早期人类建立了友谊,形成了社会阶级,进而确立了社会秩序与合作,最终将人类与其他动物族群区别开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