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一位生于宗教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带的犹太人,对于未来的探求仍能如驼行大漠般驰行茫茫又不失稳健,甚至探讨各种宗教敏感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秉烛夜读,细品他对未来的建构,诸多问题的庞然架构深刻触及了人类的本源问题,是人类未来不得不要面对的抉择与挑战。由于其从人类历史学角度出发思考,非理论哲学派,涉猎范畴驳杂,所有问题开放化的解读,这反而更能激发每位读者去思考探究。
智人究竟是怎样的地球生物,才能在地球上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几百万年来,那些和智人一起走过来的生物为何就没有进化成智人?未来的智人一手创造出“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智人面临其他生物同样的境遇?我们与其为还未实现的未来场景担忧,倒不如从人类进化角度分析高度智慧文明的起源。
书中赫拉利将7万年至今时间段称作“人类世”:
关于“人类世”他在上一部著作《人类简史》中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个阶段。在“认知革命”七万年间智人通过火种烧煮食物从而减少了疾病和驱赶动物蚊虫延长了寿命,利用语言增加了沟通建立了部落,并学会编造故事代代传承。(详情可以略读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 )
智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创造和使用工具、掌控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利用火、电和光, 并不是上帝说“给你们光”,我们就有了光这么简单 )和语言,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产生虚构的文化等等,每个区别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智人和其他生物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是基因突变和遗传,那么我们的基因从一开始是如何进行突变的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入手分析,一个方向是从生物进化角度回顾从灵长目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另一个方向是从已知基因学角度分析人类基因与其他生物基因的畸变异同点。
智人在生物界的定位: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 亚纲:真兽亚纲 Theria-目:灵长目Primates >> 亚目:类人猿亚目(简鼻亚目)-Haplorrhini >>次目:狭鼻猴次目 >>超科:人科(地猿)其他长臂猿科、猩猩科(黑猩猩族和大猩猩族) (也有说法人属于第三类黑猩猩族或者黑猩猩属于人族)>> 科:人亚科(人亚科、南方古猿亚科) >> 人亚科:人族、黑猩猩族 >> 族:南猿 其他有乍得沙赫人、土根猿人、肯尼亚平脸人 >>属:非洲智人其他有匠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海德堡人等 >> 智人 Homo Sapiens
大约2000万年前,从灵长目开始,猿和猴开始分家,猿的上唇并非直接连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手和脚开始明显分化。由于非洲热带雨林和自然运动的变化, 猿经历了完全从树上生活逐渐走到地下的渐进过程 。 为了更加适应陆地行走,开始退化尾巴 (既鱼从爬行动物开始,人类经历的第二次尾部退化), 猿的脑部因表情和视觉能力增加并适应新环境较原猴比例增大 ,而作为灵长目的“猴亚目”仍呆在树上繁衍至今。
大约1500万年前,类人猿亚目出现进化分裂。每当夜幕降临,呆在地上要比呆在树上面对更大型动物(狮虎豹)的威胁,一部分猿更依赖于热带雨林栖息而伸长了胳膊进化成长臂猿;另一部分选择白天在陆地觅食,晚上栖息在树上的方式发展成猩猩;还有一部分敢于睡在草地上,体型达3米高、重700公斤的巨猿,成为陆地上的巨无霸,可惜只吃竹子(《金刚》原型),大约10万年前灭绝。 (巨猿主要生存于中国南部和南亚地带,人类的祖先很可能和巨猿共同生存了100万年,最后适应环境变化更强的人类祖先存活了下来)
又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类人猿中分化出一种“素食主义者”大猩猩”,他们有可能朝着巨猿模式发展,增大体积但又避免捕猎,只吃植物,80%以丰富的树叶为食,食量巨大,体型可达两米重350公斤。雄性大猩猩因体重问题已不适宜攀爬而逐渐吃草,有部分从热带雨林迁徙到山林。他们生长在陆地以力量优势以及“捶胸”方式恐吓自卫,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更大的进化。特征:一夫多妻制,严格社群制度,雄性首领享有很多雌性繁殖交配机会(如爬行动物鳄鱼和中国古代帝王),但群体在面对攻击时首领选择单独承担危险(回忆《泰山归来》里的泰山单挑的场景)。成年后雄性要被首领赶离群体,雌性也要去其他群体寻找配偶。
类人猿中的“杂食主义者”大约在700万年前分化成两类,一类是人类祖先“地猿”,另一类是黑猩猩族。
因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东非大裂谷”以及热带雨林面积承载不了更大的猩猩种群,类人猿 “被迫”从树上转移到陆地生存进化成“地猿”,身体更加直立,手臂退化逐渐失去攀爬功能,并逐渐使用“石头”等工具采集和狩猎 。地猿保留黑猩猩的社群制度,面临新挑战必须学会更复杂的工具以便于躲避灾难、集体狩猎和繁殖。工具制作和直立行走也让地猿脑容量增大。仅仅是离开万物生长的热带雨林就需要足够大的勇气面对生存威胁,自我地选择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地猿”有了机会更进一步的进化。
而其他黑猩猩族又经过100万年进化因刚果河的出现自然分割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有了“简化版的人性”:它们懂得制造(稍微复杂)工具,如折取草叶或细枝进行加工,伸进白蚁巢穴引诱美食上钩。黑猩猩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群体中其它的成员会慰问死者的兄弟。它们有自我意识,照镜子时知道里面那个家伙不是哪里来抢地盘的陌生黑猩猩,而正是自己;甚至还有移情能力,懂得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并据此做出自私或无私的行为。黑猩猩的“短时记忆”能力甚至比人类还强。相较于大猩猩他们为什么进步如此之大呢?首先他们也有社群制度,但有较强的合群性,每一个雄性首领领导3-5只甚至30-50只左右不等的小群体(类似权力自治),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其次,由于比大猩猩体格更小,面对其他大型动物危险系数更大,雄性黑猩猩通过工具捕猎,群体围猎方式,并获得食物分享给其他猩猩,增进感情和成活几率;再次语言交流丰富,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喜怒哀乐十分复杂,相互之间互相抚摸、拥抱、梳毛等方式增加感情。
倭黑猩猩相对黑猩猩体型更小,是“母系社会”,有更强烈的“分享意识”,更爱与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类分享食物增加社交网络。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倭黑猩猩是“和平主义者”,任何纷争都可以以“交配”解决。但迄今为止两种猩猩仍未走出热带雨林和刚果河流域。
根据血型基因分析,长臂猿血型为A/B/AB;大猩猩以B为主、有少量A型(生长在东南亚红毛猩猩几乎都是B型血)。大猩猩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为98%,甚至超过大猩猩与黑猩猩基因相似程度,很有可能黑猩猩经历了几百万年更加独立的朝着自己认知的方向进化。黑猩猩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有48条染色体(24对)比人类多一对,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基因与人类相似程度在985%,而在这1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体的差异,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划出了界限一个频临灭绝一个统治全世界?
科学家发现一个称为FOXP2的基因对运用语言至关重要,它使人类可以灵活地控制嘴和喉部肌肉,发出复杂的声音。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人和黑猩猩身上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这可能是人的语言能力远远超过黑猩猩的原因,黑猩猩不能控制嘴型和喉部肌肉。而语言的产生与运用,是人类有效传递信息、积累知识、创立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经过训练之后,黑猩猩会掌握用一整套不同颜色和图形的塑料片组成的词汇系统,并且用它们来与人进行交谈。黑猩猩还能学会一百多个手势,它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词与人交谈,还可以在学会了手势语言的黑猩猩之间相互进行交谈,甚至能把学会的词创造性地应用于它认为合适的场合。比如当它学会“脏”一词后,甚至用这个词来骂人,也就是说黑猩猩有很强的词汇组织能力。Ulindi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揭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这一百分比与人类同黑猩猩的共享率是一致的。约16%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这些差别表明,形成人类、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原始类人猿种群相当庞大且基因多样化大约有27000只繁殖个体。一旦人类的祖先在700多万年前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分离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便保持着这样的多样性直至它们的种群在100万年前彻底分裂为两个种群。人与黑猩猩的区别总体来说是因为语言功能的强化出现有声语言交流建立文化以及离开热带雨林面对更危险的挑战并利用工具和火战胜大自然。
在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因刚果河种群分裂的同时,400万-100万年间, 地猿离开森林迁徙到东非各地并逐渐进化成“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大多直立行走,因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工具使用仍很简陋的前提下必须群居生活才能生存下来。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他们的脑容量仍很小,在450~530 mL之间 。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能人,能人会制作复杂的石器如石片、石锤和砍砸器等,通过石器猎取中等大小的动物并屠宰,能人可能已会建造简陋的类似窝棚的住所。能人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
如果说“能人”因工具的使用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人类,那么接下来进化出的200万-20万年间的“直立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质变飞跃: 学会控制和使用“天然火”并掌握复杂有声语言能力 。天然火一般来源于雷电、火山喷发等。野兽畏惧大自然的元素-火,而直立人从畏惧到掌控并利用“火种”焚烧树林、食物和驱散对黑夜的恐惧,实现了从野兽到人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存几率。直立人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 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脑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控“有声语言”这门独门绝学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书写《人类起源》时,曾思考人类是如何学会说话的,他写道“ 鸟类发声在好几个方面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最近的类比 ”,达尔文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鸟鸣,这可能产生了各种复杂情绪的言语表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表示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是从动物王国里发现的两种交流形式的嫁接:鸟类的鸟鸣声,以及在其他动物种类里发现的更为实用、包含信息的表达方式。正是这种偶然的结合触发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达”层,主要涉及句子组织的可变化性,另一个是“词汇”层,这与句子的核心内容有关。黑猩猩具备一定的“词汇层”,但是在“表达层”却仅限于手势以及一部分口腔气流变化;而其他动物如鸟类就很少有“词汇层”。大约5万至8万年前,人类结合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成熟的语言形式。“曾经存在两种先前存在的系统,就像之前是存在苹果和橘子的,只是两者恰好被放在一起”宫川教授说道,“ 这种现存结构的适应性在自然历史过程中非常普遍,当一样新事物进化时,它往往是建构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略微改变陈旧结构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新功能” 。我们能够像蜜蜂或者灵长类动物一样交流重要信息,同时我们也像鸟类一样,具有旋律能力并能够重新结合自身语言的不同部分(这也不难理解“鹦鹉学舌”的存在)。正因如此,我们有限的词汇能够产生看似无限多种不同的意义。研究表明,正如达尔文推测的, 人类最初是学会如何唱歌,然后才试着将特定的词汇元素结合进这些歌曲里,编造出更多的歌谣和平仄押韵的诗词 (不难理解古代《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穿越时空般的穿透力)。 但由于人类学习鸟类歌唱的有限节拍性,语言系统被束缚在有限的系统里非完全的自由,必须基于一定的规则,直到未来人类语言在某个时间段将规则打破可能会产生更高智慧的语言交互(人工智能) 。即便这样,当《猿族崛起》**中主角“凯撒”喊出第一简单的单词“NO!”的时候是多么让人类这个以为唯一智慧生物震惊。
关于直立人进化说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多地起源说,比如中国重庆巫山人最早起源于200万年前,与巨猿生存在一起,很有可能东亚人从猿人分化开始就一脉相承,但由于该说法容易引起种族隔离等原因难以处于主流地位;另一种是人类单一起源地说,起源于东非南猿(赫拉利支持的观点),距今发现最早人类化石“露西LUCY”在400多万年前,非洲智人从非洲开始迁徙到亚欧大陆。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间,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属,“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丹尼索瓦人”“北京人”“非洲智人”等等,最后只有非洲智人生存繁衍下来,其他都灭绝了,为什么?
欧洲“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从基因组测序和骨骼研究发现,他们已经拥有区别人类是否有语言功能的 FOXP2 基因,他们已经掌握了语言交流技能,他们的大脑容量达到了1400ML,甚至有部分超过了现代人。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人基因成分贡献,能推论出非洲智人离开非洲大陆来到尼人居住地同化了他们部分基因之后,尼人就灭绝了。
尼人是怎么被灭绝的呢?科幻剧《西部世界》里福特教授面对机器人伯纳德说“尼安德特人是被我们吃了“,这确实是一种可能,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很多尼人化石骨架有被撕裂的痕迹,而非洲智人的工具有更轻易携带的长毛和弓箭类 (幻想一下场景,各帝国扩张都是女人繁殖后代,男人宰杀,而更早的智人是直接把男人吃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迫不得已) ;另一种解释因为“尼人”遭遇了突变寒冷躲进山洞,彼此族群联系减少并大量近亲繁殖造成灭绝,尼人所处在“冰川期时代”环境极其十分恶劣;还有解释说非洲智人携带的大量病毒(本身有抗原体)使得尼人面临大面积瘟疫灭绝。赫拉利认为“想象力”是智人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过去千百万年来智人从非洲热带雨林不断进化而逐渐持有的“想象能力”更让智人在面对酷寒的突变环境以及种族团结凝聚和文化传递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并创造出“虚构想象”的故事如“神、巫婆、图腾”等。
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只有等我们利用克隆技术复活一位比现代人大脑还大(不一定发达)的尼人才有可能清楚(目前已经有这个能力复活,并可寻找一位**妈妈)。但有一点很肯定,非洲智人有了强大的“想象能力”就可以制造更加先进的工具以及面对天灾的自救能力和社群团结能力,那么想象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想象力”具备的前提是有足够大容量的大脑、二层维度的交流语言和对周遭环境基本的认知与应用(天雷地火),并产生基因突变的诱因诱发基因突变和代代遗传,拥有传播的工具载体(唱歌、画画和长期记忆能力)。这些是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所没有的,最早的南猿人在基因和大脑、语言等各方面也不具备。基因突变的诱因很可能是智人掌握了天然火,并掌握了阀门“钻木取火”。火作为一种任何动物都恐惧的自然现象成为了打开智人拥有更高级智慧的诱因。智人懂得掌控自然的能量为我所用,这是一种“认知革命”的觉醒,就如同我们掌握了“雷电”诱发“工业革命”觉醒一样。有了“火”智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动物,更是高人一等的掌控自然“神”的子民,是其他动物的主宰。传递这种“神”的旨意创造了更多“虚构的故事”巩固族群的统治和团结,产生了所谓的宗教信仰。有了想象力就拥有了创造力,工具的应用和制造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并有可能制造铁骑和铜器。
有了掌控自然的力量之后,非洲智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并第一次从东非长途跋涉探险全球,而最终突破生态区的阻碍成为地球有史以来单一的生态系统。随后,人类在公元前1万多年掌握了另一种能力,诱发基因突变产生了“农业革命”。
下一篇我们主要分析农业革命催生的崇拜“神”地宗教向科技革命崇拜“人”的人文主义宗教转变过程中人的变化以及所谓的人文主义宗教所带来的人的“灵魂和意识”真实存在性问题。
读《未来简史》有感1
竟然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才把赫拉利《未来简史》读完。不是因为这本书晦涩难懂、部头巨大,而是因为自己内心浮躁、私欲膨胀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文科生,科学素养实在欠缺。然而,读这本书竟然深深被吸引,被作者犀利的思想、渊博的知识、海量的信息、辩证的思维所折服。
顾名思义,《未来简史》是一本关于未来的书。依据近三百年来人类社会地覆天翻一日千里的变化,对未来的人类和人类社会做了诸多合理的令人信服的推测和想象,尽管这些推测和想象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但是,这本书并不是关于未来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或其他什么制度的安排,而是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由此推演出可能的未来社会。而且,赫拉利一再强调,这种结果只是一种可能性,进而启发我们思考怎样达到这种可能性或避免这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是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文版扉页上的亲笔书写:当我们面对这个混乱的世界的终极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中国读者贡献智慧。
活在当下,我们是幸福的。当大约6万年前人类走出非洲迈向世界各地的时候,我们的祖先经历了多少磨难呀!6万年,对于地球42亿的年龄,实在算不上什么。然而,就是在这6万年里,人类征服了地球,成为地球的最高统治者,万物惟我独尊!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再到今天的万物互联,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这财富,有物质,满足我们的物欲;有精神,满足我们的神性;有制度,无论是专制的还是民主的,都使得我们人类强大有力量。这一切都奠定了我们人类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是一张著名的照片,1990年,旅行者1号探测器即将飞出太阳系的时候,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的地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令它回头再看一眼,拍摄了60张照片,其中一张上,正好包括了地球——图中那个亮点。天体物理学家、著名科学作家卡尔·萨根就上面照片说了这段著名的话—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贪污政客、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
应该说,今天的我们拥有了人类以来最舒适的生活了。大快朵颐的美食,安全便利快捷的交通,宽大漂亮的房子,舒适开心的工作,开放平安的社会,民主自由的政治,核威慑下的和平,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用了6万年的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我们应该珍惜当下。
活在当下,我们是痛苦的。也许真的如赫拉利所说,人类一下子成为地球的主宰就如同暴发户没有心理、文化的准备一样,我们给这个地球带来的灾难也是前无历史的。物种的灭绝,气候的变暖,人口的爆炸,山洪、地震、瘟疫、战争等等,一直以来困扰着人类。人类在无穷尽的追求物质享受的进程中也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
赫拉利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石器时代的体验:第一天,在原始深林徒步旅行10小时,在河边开阔的空地搭营过夜;第二天,独木舟顺流而下10小时,在小河旁露营;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在湖里钓鱼、在附近的树林里采蘑菇。
现代无产阶级体验:第一天,在受到污染的纺织厂工作10小时,在拥挤的公寓大楼过夜;第二天,在当地百货公司收银员10小时,回到同一栋公寓大楼睡觉;第三天,向当地人学习如何开立银行账户、填写贷款表格。
你会选择哪一个?答案显而易见。
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类到底怎么了?人性,物性,亦或是神性?
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是我的断言,也是我的坚信。尽管赫拉利说我们无法真正预测未来,尽管他把未来的宗教归结为数据主义而不是人文主义。数据主义可能是未来的宗教,人们可以把一切都归于数据,但是,人,人类,一定会在这个新宗教里起到决定作用。离开了人的宗教,无论这个宗教信仰的是上帝,人自身,还是无处不在的数据,都将是毫无意义且没有价值。数据的力量再强大,如同无所不能的上帝,那都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追求的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把自己埋葬。人类因为是人类,所以不断在犯错。但是人类一直在修正错误,不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编者后记:以色列的赫拉利简直是一位“奇人”,1976年出生的他,年纪轻轻就写下了让全球学术界瞩目的世界史书,这位“旷世罕见的天才历史学家”一下子结合那么多的“硬科学”,写出了一本完整的“人类未来史”,他的非同寻常的想象力有些匪夷所思。正如我们知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不亲身体会,怎会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这篇读后感的作者是一位哲学系文科生,与工作百忙之中抽点滴碎片时间看完赫拉利的巨作,实属不易,也贵有持之以恒之心,在当今网络电子横行时代肯花时间看书的人太少太少了,所以也可称为“奇人”了,“奇人”看“奇人”,碰撞出几多共性火花,又产生出几多逆向思维,但共同点都是一样的:我们人类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虽然之前有众多的“世界末日论”,人类只有把握好拥有的科技,正确运用科技,遵循自然法则,让人成为或者接近更智慧的神,在“宇宙大爆炸”之前,让我们这个“悬浮在阳光下的微尘”上的人类在谢幕之前,珍惜在一起的时间,过好共同存在的每一天。
读《未来简史》有感2序言
有次微信上聊天,我问大雄对未来一百年的世界发展大势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们这代人就大致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十分推荐我看《未来简史》这本书。
看了之后确实挺有启发,作者所想的很多问题,也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在想的问题,但是作者的思考更加成体系,表达更清楚。在读书之余,我另外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像赫拉利这样的人,实际上就是"专业思考者"我们一般人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杂事,或懒惰,或无方向,而赫拉利这样的专业思考者,正好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互补。
作者提到一个词组,华尔街上的尼安德特猎人,用它描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真是非常恰当的。如今的我们,对于周遭的世界,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充分的理解。技术变得无比复杂,搞清楚背后的原理逐渐变得不可能,组织结构、流程也繁琐得难以把握,要厘清各种大小事件之间的联系,更是难上加难。最后很可能就干脆放弃,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一样过日子。
但作者没有放弃,虽然微观的社会现象已经复杂到无法把握,他寻找到了一种宏观上的框架,来对现实世界进行解读,《未来简史》就是他对现在的观察和对未来的预测,提供了非常宏大的视角,帮助读者来理解世界的运作。
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有四点对我来说很有启发,印象很深,下面简单介绍。
(一)意义之网
作者提出了"意义之网"这个概念,人类几千年有记录的历史,就是这个意义之网在发生变化。
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来传播一个设定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意义,好坏、美丑、对错都将在这个意义之网中被判断。
从最早的各类宗教,到社会主义,到人文主义,不同的时代讲着不同的故事,相信同一个故事的人,就在同一个网中互动。
有了这种理解,我们对于许多常见的社会概念,将会获得一个稍微不同的看法。
(二)叙事自我
作者将自我分为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当下的感受即是体验自我,可以感受愉悦和痛苦。
而生活中的长期决定,则依赖于叙事自我。每个人为自己编织一个故事,按照这个故事来过自己的人生。我们在编写自己的故事时,会参考我们周围人的故事,还有专家、成功人士们的故事,于是我们加入意义之网。
当我们说起"我"时,实际上指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我。
(三)知识公式
作者总结了三个时代的知识公式:
1中世纪:知识=经义X逻辑
2现在:知识=实证数据X数学
3新人文主义(未来):知识=体验X敏感性
这是一个很有颠覆性的说法,让我们看到,()知识本身的形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以经验观察和数学统计为基础的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个人体验的重要性在逐渐增强。
在诸如各类设计、艺术创作等活动中,体验和敏感性越来越具有特殊的价值,实际上也可以将它们看作一种知识。
(四)数据和算法
市场,政府,甚至人本身,都是处理数据的方式。
作者说现在科学界在逐渐形成一种共识,生物只是一种算法,它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制造出超越人类的算法,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人存储、处理数据的能力远远不不上大型计算机。
我们其实已经身处算法的世界,而且社会算法正在不断进化。今年我们国家开始在很多大学开设"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
在未来所有人可能面临的威胁:少数人经过升级后变成超人类,他们超越了算法,拥有前所未有的能力和创造力,所以能够作出世界上最重要的决定,算法系统无法了解也无法管控这些人。但大多数人并不会升级,于是也就成了低等动物,同时受到算法和超人类的控制主导。
小结
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在未来可能会逐渐结合,发展出超越现在人类的"新人类",也许会实现永生,实际上有些人已经在做相关的研究。《未来简史》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小结,我们人最本质的欲望,比如永葆青春,长生不死,千万年来并没有变化,以往我们只能在宗教仪式中幻想一下,但科技的发展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也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读《未来简史》有感3今天早上读了隆兴发群里的一篇情感文章,说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情感,当时他们3个坐下来谈谁更爱林徽因,结果是梁思成,林与梁便选择结婚,可笑的后来林徽因死了,梁思成马上再娶,而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 谁更爱。看了我其实觉得有点可笑,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发表的文字也是毋庸置疑的态度,也许每个人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子非鱼又焉知鱼。或许金岳霖就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剩男剩女一样,当时错过了一份感情,后面左突右击,就再难得寻找到那个互相喜欢的人了呢而并非不娶就是为了林徽因。
这就印证了我们群里一起发起读书会要读的书里的话,这本书就是《未来简史》,它里面写到“意义的网”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殊不知还有一种情况:互为主体。我们给很多东西赋予了一种意义,其实都是虚构的,人类会为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会让意义这张网收的越近。所以很多并非存在的东西,大家都认为是这样的,那么它就是这样的。很多东西并不存在,但是我们都认为它是存在的,那就存在了,就如上面林梁金三者之间的关系,看所有的文章都认为金岳霖是为了林徽因终生不娶,因此一般的人深信不疑,但是谁知道结果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这只是一个例子,或许你认为他们的感情与我无关,我只要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就够了,但是那只是一个例子,放到很多事情中皆准。所以在评判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总认为自己有那么的正确,不要对自己一贯以来的思想那么深信不疑。
读《未来简史》,读书会要分享,对于这种类型的看法我想我暂时表达还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把它写下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无宗教信仰之人。因为我确实不信教啊,我也认为没有上帝,也许大部分人都与我一样。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认为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宗教主义信仰者。为什么呢因为我总是相信destiny,在美剧大片中,总是在结尾的时候会让你相信这是destiny。平时我也相信冥冥之中,很多事情总觉得是冥冥之中发生的,相信很多事情是命运,就比如婚姻,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人结婚,我就认为这是冥冥之中的事情,冥冥之中总会安排那么一个人在等待。但是看完《未来简史》之后,我不免有点绝望了,因为这本书里面根本没有destiny,一切都是算法,连意识感觉都是算法,可以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虚无的,哪里还会有destiny呢
又比如我喜欢说随缘,按《未来简史》说的意思,是没有缘这一字的,一切都是意识中的虚幻,哪有缘可以随,不过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我的好朋友刘滔,我们认识也好多年了,从高中开始的朋友,他之前没结婚的时候要我介绍女友,我与他说“这么急干什么,随缘吧”,他当时是这么回答我的:“如果听你的随缘,这辈子我估计就娶不到老婆”,现在他已经结婚很久了。有点搞笑,确实有时候真的不要太过于相信随缘,或许这生活中根本就没有缘。
其次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因为未来的某一天,全世界都是数据化时代,什么都是算法,你的思维,你的感知都只是算法,我不免觉得那是一个冷冰冰的时代,因为连情感与体验都是可以花钱买到,就像买一支雪糕一样。每个人都不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买艺术家的才华,科学家的智慧,你能想象得到的,都可以买。都可以像芯片一样存储于你的身体,你可以变成万能,升级为神。那么我想我还是不愿当神,我还是愿意活在这个世界当一个普通的人,体验普普通通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
以前我大部分就是读读红楼梦,张爱玲,世界名著,中国名著这类型的文学作品,托群里一大咖的福,让我接触到了很多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看了一些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看的书,比如《三体》《世界通史》《未来简史》《道德经》等等,这些书放以前或许从来不会进入我的世界,现在我却会为之入迷,读书对我的生活或许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它不能帮我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或者让我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是它确实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的思想从只关注自身的一点小情小爱突然开阔起来。我会明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宇宙的高度,我真的连一粒沙子都不是。所以很多时候不必那么纠结自己的一点郁郁寡欢。尽管最终我还是回到我的小小世界中来,写着一些我自己的小小情绪的文字。但是至少我明白了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站在人类的高度在奋斗的人。
最后再送大家一首诗:
《 惑 》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难道 难道不是
在爱着那不复返的青春
那一朵
还没开过就枯萎了的花
和那样仓促的一个夏季
那一张
还没着色就废弃了的画
和那样不经心的一次别离
我难道是真的在爱着你吗
不然 不然怎么会
爱上
那样不堪的青春
读《未来简史》有感4前段时间的培训,刚经过了关于互联网的“原住民”、“移民”和“难民”配对感悟,赫拉利《未来简史》再次引发我的震撼和思考。面对未来,我将会怎样,我还能怎样?
作者真是个奇人,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嫁接了历史与未来。全书近400页,以人类告别疾病和战争之后的未来时代为时间线,提出了人类幸福、永生和神性的目标社会,通过重温智人进化的历史,并与其他动物比较,揭示智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以及人文主义是如何成为这个世界的宗教。书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比马克思表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更为具体清晰的未来社会:克服饥荒、瘟疫和战争,所有人享有富足、健康与和平,并获得永生、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我们的社会变化太快,我们的知识消耗太快,我们正常的积淀和积累已经入不敷出,正如傅局那天提出的,我们已近慢不得,更等不得。
《未来简史》告诉我们,我们这代人有可能赶上生物科学、医药科学发展的红利,我们有机会消除癌症等疾病的影响,而实现超长生命力。可是,合上书本,发现还真的没有准备好了迎接这样的生命力。40岁生日那天,写了篇随感发表在《今日浦江》,给自己80岁的人生做了个定性,发现已经过了半辈子。转眼,步入50年龄层,或许还有半辈子要过,那接下去就不是准备退休的年龄了——这还真有点如何应对的茫然了。
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对的职业,面对的生活,何以应付和转型?真的自已由人升格为“神”,或许不只是一种期许,生理的适应缺无法面对心理的适应,成为一个未来时代或社会的“难民”,即使有幸逃难到那个时代,只是成为一个让智能设备摆布的无用阶层,人生的命运无法由自己主宰,这或许也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人生际遇。
面对一个如此美好和悲壮的未来,赫拉利给了我们一条出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至于,怎么做一个终生学习的人,赫拉利在书中并没有表述,其实这也不是简史所该解读的,这正是《未来简史》交给我们所有不想被淘汰的人的作业吧?
我们渴望未来,但我们必须立足现在,完善好自我,离这个社会不要太远,不要让社会抛弃我们。或许我们渴望的那个未来我们不能等到,无法进化成为神,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充实与快乐。50岁,或许真的又只是一个人生的开头!
读《未来简史》有感5虽然很难以启齿,但我也要诚实的说,断断续续,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草草读了一遍《未来简史》,而且是跳跃的读,应该说并没有以一而贯之的通读,更不用说读懂、读通了。在培训期间所有推荐书目中,我最先看的是这本书,是"史"字吸引了我,应该说我是一个表象主义者、形象思维者,喜欢历史性的传记、历史性题材的故事,不太喜欢学术性太强的书籍、大部头,那些精深的理论、想破头也难以知其所以然的模型、公式和辗转腾挪的论证令我头疼不已,只能止步不前、望洋兴叹。
从中学开始,我就喜欢读译著,是因为喜欢翻译过来文章的这种文风,语句常有倒桩、排比长句常见,比喻、拟人等幽默的气息都吸引我,有一种杂文的感觉。但《未来简史》读下来,我错了。因为《未来简史》不仅是"史"更是"推演未来"的"史"; 它是史学,还是哲学和科学、未来学。这部译著我读起来感觉有点难,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国外的史书,引证的事例大部分是世界的,并不是我熟知的;二是未来的技术、信息和概念,由于孤陋寡闻,也难以共鸣,往往还要查一些资料来学习,比如说信息和生物技术、人文主义特征、宗教和历史事件等等,有些梗过不去,就要反复几遍的读;三是不同于我们熟悉的纪传体、编年体和断代史等体例,这个"史"以人为核心,包括科学、技术、意识,又有预测,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分类、分块阐述和记叙,是基于过去300年的思想和希望指向未来。四是近几年抱着手机看短评、聊八卦,没有静心读大部头、学术性著作的心境、毅力和习惯了。
但不得不说《未来简史》既震撼人心,又趣味盎然,既告知了我们熟知不熟知、经历未经历的过去,也以各种残酷无情或者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或修正、或颠覆我们对现在的思考、思索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在将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试图感觉、看到、认识未来,以及人类终将走向何方。所以说,博大精深的《未来简史》,截止写这个体会,我还未窥其一斑,未能登堂入室。
基本判断是:人类基本解决了几千年来长期困扰并为之不断改革、创新和斗争的"饥荒、瘟疫和战争"等三大问题。为什么说是基本解决,是因为这三个问题局部小范围内还依然存在,并有时时发生的概率。但是我们有能力控制其蔓延,也就是风险可控的意思。不久的将来,甚至是今天,永不满足的人类面临三大命题:长生不老、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篇体会只能就"长生不老"来提出几个疑惑和思考,看看小伙伴们有没有同感,也算是从数据主义的角度收集点信息吧…
我们渴望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想延伸我们生存价值的广度和深度,是想要不断的追求和更加完美。物质不灭,那作为同为物质体的人类本身也是有多个部件、零件(专业叫法是器官、组织和神经)组成的,往微观了说也是由原子、分子等组成,也将永生、永存。关键是寻找到一种技术,避免这个物质被腐蚀,避免一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近年来生物基因技术的重大发展使我们掌握了对抗死亡有力武器,解读生命密码、掌握长生不死之术,我们将不再慨叹去日苦多,也无需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将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我们的兴趣与爱好、专研于我们的工作及事业,将一切做到极致,那是怎样的惬意和快乐。
但"长生不老"给了我们希望,也让我们恐惧;给了我们笃定,也让我们失落。生命的乐趣和意义在于成就感和有事可为,如果生命长到无所事事、生无可恋死亦无所惧的地步,是不是人类下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寻找怎样幸福、快速又不违反道德的终结生命的方法了。
《未来简史》说: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我们也许会实现超长的生命力。这是幸事,但也很残酷无情,以前我们60岁退休,我们要过20年才能安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发现自己60岁退休之后,自己还有60年要生存。那我们要怎么办?我们要怎么去面对呢?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去面对呢?我们未来的竞争力在哪里?
不推陈哪能出新,没有前浪死在沙滩上,哪能后浪一浪又一浪。我们如何应对繁衍和传承?原来的认知是死亡是自然规律,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今天我们为避免人满为患、失业率50%甚至更高导致新一轮的"饥荒、瘟疫和战争",为了永生要掐断新生吗?这个问题我想不出来,作者好像也没有告诉我们确切的答案,欢迎小伙伴们告诉我。
《未来简史》是作者的预言,乐观与悲观各参半。但整体目的是为了引发思考。对此,我等屌丝也不过是害怕不能适应未来,难于驾驭未来,被未来所抛弃而聊发一感,美其名曰读书体会,实为完成邹群主爱护、关心我们所下发的阅读任务…不怕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无论乐观还是悲观,未来终将到来,趁还有时间和机会,多思考一下各种可能性、了解些未来的趋势、多学些新知识、让自己多掌握些技能,成为一个兼具各种能力的多面手,总没坏处。
最后来一句警句名言煲个汤:活到老,学到老。
在《人类简史》后,《未来简史》把目光投向智人的未来。
人类已经基本解决以下问题:
1、饥荒。
2、瘟疫。
3、战争。
未来人类的三个议题是:
1、不死。
2、找出幸福快乐的关键。
3、升级为神。
全书分三部分:
过去人们相信法老王、相信上帝,现在人们相信个人自由至上的人文主义。而随着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所谓的“自由意志”、“心灵”等可能并不存在,“完全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明人拥有灵魂,猪则没有”。人类即将窥探到生命的奥秘,人文主义信仰也可能随之崩塌。
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数据信仰——人类作为一种算法,个体已无价值,唯数据有意义。
下面整理书中描述或提到的有趣的观点:
预测一经提出,就将影响现实,使得预测难以实现。
比如马克思预言无产阶级必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将卓越见解写成《资本论》,但他忘了资本家也会读书。
研究历史无法预测未来,但能让我们从过去中解放,让人想象是否有另一种命运。书中举了草坪的例子:从前草坪是贵族的标配,因为它无实际作用且维护起来费用昂贵(像钻石),了解了草坪的历史,就能使我们在考虑要不要在房子周围修草坪时有不同的想法。
无私奉献、自我牺牲是被认为是美德,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人”,教别人做好人的是不是就是一些“坏人”,好惯着他们使坏?
如果有人想根据愉悦和痛苦之外的理由推导出善恶,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想骗你,而且也可能骗了他自己。辨别善恶,唯一的标准就应是“愉悦和痛苦”,就如乔治·奥威尔所说: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
如同《人类简史》中经常提到的观点,人类靠编造故事得以大规模合作,上帝、国家等概念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在部队,人们服从“组织”决定,维护“组织”利益,那么到底谁是“组织”呢?
根据目前的经验,延续自己的基因就是至善。所以为什么要努力奋斗——想想在地球毁灭时,你的后代能否乘上诺亚方舟?在未来人类进化成神时,你能否搭上时代的列车?
人文主义,简单来说即——“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这成了现代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下面是几个典型场景:
人文主义的座右铭——生命在于体验:
以往的“小人物”,在今天也会得到关注。
人文主义有三个分支:
纳粹主义只是进化人文主义的一个极端版本,不应将其全盘否定:
历史来来回回,自由主义暂时胜出,几乎成了普世信仰:
人没有自由意志,一切行为都有内在驱动,是基因密码的反映。人的欲望甚至是可以操纵的,书中举了大鼠的实验:
我们很会骗自己,甚至强行为错误注入意义。例如,“牺牲即光荣”,这种本是统治者驭人之术的想法,已被我们深信不疑,而这一切都是出于想象而已。人生如戏。
生命科学告诉我们,人只是一套算法,人无意义。
计算机将全方位超越人类。大多数人将成为无用之人,像军人、司机、医生、教师等等。
对大多数的现代工作来说,99%的人类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
就连艺术领域也会被取代:
未来可能出现大多数无用的普通人,与少数掌控世界的精英。无所事事靠游戏或药物快乐地度过一生,或是持续更新自己对抗智能算法并获得永生。你选哪一个?
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需求,而是需要别人提供。就如第一代苹果手机出现时,许多人会说“这就是我想要的!”。与其探索自己内心感受,不如问问算法。
只需要完全公开自己的信息,放置于网络,将决定权交给算法。“认识你自己”从来没这么简单或便宜过。
意识形态斗争根本是不同数据处理系统间的竞争。资本主义采用分散式处理,而苏联式共产主义则是集中式处理。效率高者胜出。
自上大学起,便一直迷茫,不知道怎样生活才有意义。毕业后的一年里,尝试不同的职业,总算是为自己的未来找到了规划,喜欢摄影,便尝试做旅行摄影,想着往后的日子;里以此为主业。
可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经常会有《XX年后, XX工作将被取代》等标题的文章出现。
《今日简史》这一本书便从21个方面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三大敌人:核战争、生态崩溃、科技颠覆。
同《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一样的风格:旁征博引,话题跨越多学科。作者赫拉利在人工智能这一方面的叙述,一点也不枯燥,且通俗易懂。作者也通过这一系列历史著作在中国登上了畅销书榜。
这位来自以色列的历史学家尤瓦尔 · 赫拉利,分别于 2014、2017 年出版《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两本著作,重新燃起了中国人对于自我认知的好奇心。前者着眼于人类进化史,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层面研究人类立足于地球的根本。后者则放眼于未来,探讨在计算机、生物工程更为发达的明天,人类社会将何去何从。为了适应未来社会,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
生态崩溃及核威胁,了解不多,无法对此进行评论,而科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科技是如何颠覆的呢?
当你在百度搜索一栏输入“科技颠覆”一词,将会有3,820,000条相关结果。
一直以为科技颠覆离我们还很遥远,其实并不!
在衣食住行越来越方便的当今,我们早已与科技无法分开。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引领的产业变革越演越烈,并激发了无限的机遇。2018年一些颠覆性技术正在逐渐成熟,诸如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这些技术正从概念逐步走向应用市场。今年,我们将可以看到这些新兴技术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多的新产品将推出并促进业务的增长。
我们在害怕科技发展太快的同时又很期待它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近几年,科技发展成果如下:
1物联网技术: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快速崛起并不断延伸到各个行业当中。然而,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及接单量的同时,又带来数据泄露的威胁,数据泄露,更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引发灾难,正如书中所说,未来,数据将会成为最值钱的产品。因此制造业需要引导OT与IT团队合作来识别风险并提供广泛的保护。
2VR交互视频:交互式视频技术将继续通过虚拟现实(VR)和其他身临其境技术等新功能,让分散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面对面的交流,特别是对于一些分布式团队,可以弥补他们交流的不足。在工业领域,企业正在利用VR进行远程维护,现场维护人员通过可穿戴设备与远程专家连接,专家不需要跑到现场,在任何地方都能指导完成维修过程。
3聊天机器人:语音识别技术已经很常见,我们可以通过科大讯飞等软件将语音变为文字,甚至可以控制手机为我们打开APP,播放一段美妙的音乐。随着机器学习和语义识别技术的进步,语音服务逐步应用于智能客服和聊天机器人等场景中,这意味着将有大量的人力从客户服务工作中解放出来。
4智能穿戴医疗健康:随着一些先进的微型传感器的推出,为健康检测提供了多种可能。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开始加入先进的传感器,它们可以检测人体心率、呼吸、运动和汗腺等,这些大数据被发送到服务器,进行深度学习和分析,然后给用户健康提供宝贵的建议。这样可以预测病情,在发病前做好护理,以此降低治疗费用。根据ABI预测,企业将广泛采用远程患者监测,大量的可穿戴设备被纳入企业健康计划。
5云与边缘计算:云计算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利用云端大型计算机处理一些复杂的运算,而在本地只需简单的终端可以完成交互操作,不过随着大量的数据发送到云端,可能会造成数据交通的堵塞。边缘计算是在本地进行数据处理,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网络的传输压力。边缘计算被视为弥补云计算不足的一种技术,边缘计算的部署有助于减少延迟、降低成本。未来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
6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经济已经到来,作为一种分布式记帐方式,被认为将改变我们支付方式和货币系统的一种技术。区块链不需要第三方参与,例如不需要政府和中央银行这样的角色下完成交易,这种全新的模式可能将给金融行业带来革命性的颠覆。
由此可见,首先,21世纪,数据的重要性又会超越土地和机器;其次,在未来的生活里,人工智能确实将占据大量的工作占比。
作者在书中讲到:特朗普警告美国选民,墨西哥人和中国人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应该在墨西哥边境筑起一道墙。但他从来没有警告过选民,算法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应该在硅谷所在的加州边界筑起防火墙。然而,我们无法在人工智能与我们生活之间建起围墙,我们离不开它。
就以最简单的智能手机、滴滴为例,以往没有它们,我们可以生活,但如今少了它们,我想大部人都会因此失业,我们的生活也将因此遭遇很大的困难。
这样说来,2050年的就业市场的特点很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从警务到银行等各个领域,“人类+人工智能”的表现都能超越单纯的人类或单纯的计算机。
我们面对科技颠覆带来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科技带来的众多变化,许多人难免担心会失去工作。马云也曾多次说道:过几年将无工可打。我认为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以机器代替工人为例,工人在被取缔的同时,因为机器的大量生产的同时,又创造了很多岗位。
再说了,我们的父母省吃俭用,让我们接受教育。他们无非就是想让我们谋一个安稳的工作,然后过完这一生。在他们心目中好的职业,应该是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现在跟他们那一代人讲云计算,软件工程师,他们能听得懂吗,他们能想象软件工程师是什么样的职业吗!这就是社会的发展,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时代在变换,我们不可能一直守在原地不动。我们再日常生活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多学多用,而不是一味的像过去一样,守着一份铁饭碗度过一生,今非昔比,我们不可能身兼一个技能便安然无恙,否则,迟早都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科技发展只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时也会新生许多新的工作岗位。
最近,《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中文版在万众期待中发行上市了。在接连阅读了这两本重量级著作后,感觉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完全被刷新。作者看问题的独特视角,及其用清晰文笔、缜密逻辑推导出的不同寻常的见解,很让人脑洞大开。
比如作者认为,人比动物强就强在人能够通过想象出某种根本不存在的概念和意义,如上帝、国家、金钱、公司、政府组织等(如你,现在就活于人类自身想象的这些虚构中),把众多的人高效地组织起来,让所有人都相信“神的安排”、相信“国家利益”、相信“企业价值”、相信“伦理道德”这些虚构的东西,从而大规模的合作,形成改变真实世界的巨大力量。
又如,作者提出,二十世纪的医疗技术以治病为主要目的,二十一世纪的医疗技术则可能以给人升级为主要目的,极少数富人将能够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成为“神人”,如此新的阶级悬殊便会产生,升级了的神人会怎样对待没有升级的智人?把智人当孩子,当宠物,还是当奴隶?
再比如,作者提出,生物(包括人)其实没有真实的自我,没有自由意志,生物只是一堆算法,只是数据处理,未来的世界,数据比人宝贵,主导世界的可能是接连所有数据的“万物互联”网络……
诸如此类令人震撼的独到见解,书中不胜枚举,用一小段话根本难以描述其万一。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我仅从书中提到的一个小观点出发,分析个人的一点看法。这个小观点,仅仅是该书包含的浩瀚信息流中,在作者笔尖泛过的一丝涟漪,远非该书的精髓与中心思想。我在此分析个人小看法,也绝非是为本书写读后感,该书是何其震撼人心、趣味盎然,我怎敢轻言读后感。
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这个小观点是一个公式:
知识=体验x敏感度
在实践中,这代表追求知识与智慧的方法,是靠体验积累,并锻炼敏感性,以正确理解这些体验。 体验即个人所经历的各种感觉、感情和想法;敏感性则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你不能光有经历而不重视体察你的体验,第二是你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你甚至改造你。
赫拉利举了个自己的例子。他之前喝茶喜欢加糖,后来发现糖把茶叶本身的味道给覆盖了,所以就把糖减少,专门体会茶的味道。然后他对茶的感觉就越来越灵敏,体验越来越丰富,最后发现他最喜欢喝的一种茶是中国四川雅安生产的“熊猫茶”,一种以熊猫粪为肥料种植的茶叶。赫拉利说,早年给他一杯用明代的瓷杯盛的熊猫茶,他不会感觉与用纸杯盛的熊猫茶有何分别,但现在他能体会其中的巨大差异。
赫拉利的“茶道”,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体验自身细微的感觉,否则你就是个粗人。
19世纪初,构建现代教育系统的重要人物威廉·冯·洪堡曾说,存在的目的就是“在生命最广泛的体验中,提炼出智慧。”他还写道:“ 生命只有一座要征服的高峰——设法体验一切身为人的感觉 。”用通俗的话来表述就是,一个文明人,要善于在各种体验中,包括但不限于同情与被同情,伤害与被伤害等各种经历中,体察自身细微的感觉,如果注意到这些,个体意识的敏感性就会变得敏锐,这些体验就能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与智慧,告诉我们什么是善的、什么是对的,以及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言以蔽之,要丰富自身知识与智慧,提高个人“档次”,就必须多经历,并且不断提升内在敏感性。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务;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多体验,最佳途径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多读书,多实践自己想做的事。
读书,是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取间接体验,好处在于可以便捷地获取到多样化的体验;
实践,是通过亲身活动获取直接体验,这一获取体验的途径耗时却更直观。
凡事不能尽依赖书本;凡事亦不能都亲历身为。
读书与实践,对于提升自我起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有想要看的好书,想要实践的行动——跑步、旅行、写作、学习一项技能、参与某项社会活动,亦或小到陪自己的孩子玩一下午游戏,那么请不要总将这些念头仅停留在脑海,赶紧列出计划,明确时间进度,付诸行动吧。
很多事情,经历过了,才会发现远比想象中的要有趣味,收获的也远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你的想象,永远导演不了实践中可能会呈现出来的生动剧情。
而敏感性的培养,则有助于我们从这些行动中获得更全面、更深层次的体验。要提升敏感性,平时就要多提炼、总结自身体验中的细微感觉,把抽象的认知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和语言;亦或在人际交往中,时不时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做一番考虑,体察他人之处境;在未换位体验他人之经历前,不冒然下结论、论是非、做评价。经过这样的“刻意练习”,久而久之,对个人体验的敏感性就会不断提高。
随着体验的积累丰富、敏感性的不断提升,你将更懂得如何细细体察人间善恶美丑,更懂得分辨真假对错,成为更有智慧的人。
故正所谓,活着,就是追求尽可能广的体验,以期从中获得智慧,这就是人生的旅途。
(致敬尤瓦尔·赫拉利)
《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介绍了几个惊心动魄的实验。
我们知道人脑有两个半球。左半球负责右边的身体,右半球负责左边。左半球有语言功能,侧重于逻辑;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这两个半球之间通过一个很厚的神经管连接,可以直接交流。
但有些医生为了治疗严重的癫痫病患者,会把他们的这根神经管给切开,让左右脑不能直接对话。这就给了科学家研究大脑的绝佳机会。
有个小男孩就是这样的患者。研究者先问他一个问题:你长大想干什么?
小男孩回答说,我想当个制图员。—— 注意,说这句话的肯定是他的左脑,因为右脑没有说话的能力。
然后研究者把一张纸条,给这个小男孩的左眼看——把右眼挡住,这样他的左脑不知道这张纸条上写了什么,而右脑看到了。
纸条上写的是:“你长大想干什么?”
右脑不能说话,但研究者给小男孩提供了写有各种字母的拼图块。只见小男孩的左手立即开动,很快就在桌面上拼出了一个单词——赛车手。
男孩至少有两个自我。他的左脑想当制图员,右脑想当赛车手。哪个才是他真正的自我?
还有,据说有个二战老兵,因为负伤而中断了左右脑的直接联络。结果有一次,他的右手试图打开一扇门,而左手却要关上这扇门!他应该听谁的呢?
还有一个类似的患者。研究者给患者的左眼看到的上是一副雪景,给右眼看的是一个鸡爪,而左右眼不知道对方看到了什么。研究者问他,你看到了什么?他当然回答说是鸡爪,因为右脑没有说话能力。
然后研究者又找来一大堆,让患者从中选取一张跟刚才看到的相关的。
右手选的上是一只鸡。但左手也选了一张,上面是一个铲雪的铲子。
现在关键的来了——研究者问这个患者,你为什么还选了铲子,它跟鸡爪有关系吗?
患者回答说——注意说话的是左脑——嗯因为鸡可能会拉屎,这个铲子可以给它铲屎!
也就是说,左脑没看到雪景图,根本不明白为什么左手会选这个铲子,但是它为了让自己逻辑自洽,居然现场编造了一个理由!
也许患者真心相信他编出来的这个说法。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大脑中各个部门之间有时候是各自为政的。
左右脑这种分法之外,赫拉利还提到另一种分割自我的方法 : “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
如果你要给人一段特别痛苦的经历,比如说给患者做直肠镜检查,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临近结尾时尽可能给他一个好的感觉。这样虽然过程可能更长了,而且最疼的时候还是那么疼,但是患者过后对你的评价,会好得多。
是患者的 “叙事自我”给你的评价。可是“体验自我”显然并不喜欢更长的手术!它被出卖了!
赫拉利说,我们平时的自我认同,大约就是这个“叙事自我 ”。“叙事自我”一直都在讲故事。
同样是挨饿,如果叙事自我说这是为了下午的体检,我们就觉得没什么;如果叙事自我说这是为了斋月,我们就觉得比较艰苦。如果叙事自我说这是因为没钱买饭了,我们就会觉得很悲惨。
有时候叙事自我不得不讲一个不真实的故事,来让我们感觉自己生活得很有意义或者至少觉得生活是逻辑自洽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故事里,可是“体验自我”会有不同的感受。新年第一天,叙事自我决定立个志,说此后每周去两次健身房,体验自我到时候会很不乐意。
另一个例子是我们都熟知的 “沉没成本”。一个项目失败,叙事自我不愿意承认错误直接退出,逼着我继续加大投入,结果损失只会越来越大,最后受罪的是体验自我。
生物学对人脑了解的越多,就越发认定,人只不过就是一台计算机。所有过程无非就是物理和化学,人和动物一样,无非就是各种算法的集合,哪有什么特别? 有时候外界给个什么刺激,我们就会做出什么反应。有时候我们也会做出一些真正随机的决定——保不准大脑里有量子力学过程——但这种随机决定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的。
这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里的情形,每个人脑后都插着一根管子,吃着可以进入虚拟极乐世界的蓝药丸,从此沉浸在幸福的感受里,他们不想去区分真和假,对他们来说,无知就是幸福。
假设未来我们会灭亡,不是外星人要侵略我们,而是我们会放弃——放弃战斗,让他们给我们插上 “幸福的管子”。
也许,人类真正的末日不是大战后的一片荒芜,而是我们——还慵懒的躺在椅子上,享受着所谓的“幸福”。
不是吗?千百年前,我们的躯体比不过动物,千百年之后,我们的大脑比不过电脑,还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还是我们还称之为“人”?
但我想,还是会有人和尼奥一样选择红药丸,在虚幻和真实中抗争,尽管在真实的世界里是很狼狈的,但他还是要顽强地对抗,因为他们选择了有尊严地活着。
他们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也应该是我们存在于这个星球上的终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