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瓦尔·赫拉利,一位生于宗教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带的犹太人,对于未来的探求仍能如驼行大漠般驰行茫茫又不失稳健,甚至探讨各种宗教敏感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秉烛夜读,细品他对未来的建构,诸多问题的庞然架构深刻触及了人类的本源问题,是人类未来不得不要面对的抉择与挑战。由于其从人类历史学角度出发思考,非理论哲学派,涉猎范畴驳杂,所有问题开放化的解读,这反而更能激发每位读者去思考探究。
智人究竟是怎样的地球生物,才能在地球上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几百万年来,那些和智人一起走过来的生物为何就没有进化成智人?未来的智人一手创造出“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智人面临其他生物同样的境遇?我们与其为还未实现的未来场景担忧,倒不如从人类进化角度分析高度智慧文明的起源。
书中赫拉利将7万年至今时间段称作“人类世”:
关于“人类世”他在上一部著作《人类简史》中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个阶段。在“认知革命”七万年间智人通过火种烧煮食物从而减少了疾病和驱赶动物蚊虫延长了寿命,利用语言增加了沟通建立了部落,并学会编造故事代代传承。(详情可以略读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 )
智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创造和使用工具、掌控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利用火、电和光, 并不是上帝说“给你们光”,我们就有了光这么简单 )和语言,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产生虚构的文化等等,每个区别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智人和其他生物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是基因突变和遗传,那么我们的基因从一开始是如何进行突变的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入手分析,一个方向是从生物进化角度回顾从灵长目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另一个方向是从已知基因学角度分析人类基因与其他生物基因的畸变异同点。
智人在生物界的定位: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 亚纲:真兽亚纲 Theria-目:灵长目Primates >> 亚目:类人猿亚目(简鼻亚目)-Haplorrhini >>次目:狭鼻猴次目 >>超科:人科(地猿)其他长臂猿科、猩猩科(黑猩猩族和大猩猩族) (也有说法人属于第三类黑猩猩族或者黑猩猩属于人族)>> 科:人亚科(人亚科、南方古猿亚科) >> 人亚科:人族、黑猩猩族 >> 族:南猿 其他有乍得沙赫人、土根猿人、肯尼亚平脸人 >>属:非洲智人其他有匠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海德堡人等 >> 智人 Homo Sapiens
大约2000万年前,从灵长目开始,猿和猴开始分家,猿的上唇并非直接连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手和脚开始明显分化。由于非洲热带雨林和自然运动的变化, 猿经历了完全从树上生活逐渐走到地下的渐进过程 。 为了更加适应陆地行走,开始退化尾巴 (既鱼从爬行动物开始,人类经历的第二次尾部退化), 猿的脑部因表情和视觉能力增加并适应新环境较原猴比例增大 ,而作为灵长目的“猴亚目”仍呆在树上繁衍至今。
大约1500万年前,类人猿亚目出现进化分裂。每当夜幕降临,呆在地上要比呆在树上面对更大型动物(狮虎豹)的威胁,一部分猿更依赖于热带雨林栖息而伸长了胳膊进化成长臂猿;另一部分选择白天在陆地觅食,晚上栖息在树上的方式发展成猩猩;还有一部分敢于睡在草地上,体型达3米高、重700公斤的巨猿,成为陆地上的巨无霸,可惜只吃竹子(《金刚》原型),大约10万年前灭绝。 (巨猿主要生存于中国南部和南亚地带,人类的祖先很可能和巨猿共同生存了100万年,最后适应环境变化更强的人类祖先存活了下来)
又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类人猿中分化出一种“素食主义者”大猩猩”,他们有可能朝着巨猿模式发展,增大体积但又避免捕猎,只吃植物,80%以丰富的树叶为食,食量巨大,体型可达两米重350公斤。雄性大猩猩因体重问题已不适宜攀爬而逐渐吃草,有部分从热带雨林迁徙到山林。他们生长在陆地以力量优势以及“捶胸”方式恐吓自卫,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更大的进化。特征:一夫多妻制,严格社群制度,雄性首领享有很多雌性繁殖交配机会(如爬行动物鳄鱼和中国古代帝王),但群体在面对攻击时首领选择单独承担危险(回忆《泰山归来》里的泰山单挑的场景)。成年后雄性要被首领赶离群体,雌性也要去其他群体寻找配偶。
类人猿中的“杂食主义者”大约在700万年前分化成两类,一类是人类祖先“地猿”,另一类是黑猩猩族。
因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东非大裂谷”以及热带雨林面积承载不了更大的猩猩种群,类人猿 “被迫”从树上转移到陆地生存进化成“地猿”,身体更加直立,手臂退化逐渐失去攀爬功能,并逐渐使用“石头”等工具采集和狩猎 。地猿保留黑猩猩的社群制度,面临新挑战必须学会更复杂的工具以便于躲避灾难、集体狩猎和繁殖。工具制作和直立行走也让地猿脑容量增大。仅仅是离开万物生长的热带雨林就需要足够大的勇气面对生存威胁,自我地选择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地猿”有了机会更进一步的进化。
而其他黑猩猩族又经过100万年进化因刚果河的出现自然分割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有了“简化版的人性”:它们懂得制造(稍微复杂)工具,如折取草叶或细枝进行加工,伸进白蚁巢穴引诱美食上钩。黑猩猩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群体中其它的成员会慰问死者的兄弟。它们有自我意识,照镜子时知道里面那个家伙不是哪里来抢地盘的陌生黑猩猩,而正是自己;甚至还有移情能力,懂得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并据此做出自私或无私的行为。黑猩猩的“短时记忆”能力甚至比人类还强。相较于大猩猩他们为什么进步如此之大呢?首先他们也有社群制度,但有较强的合群性,每一个雄性首领领导3-5只甚至30-50只左右不等的小群体(类似权力自治),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其次,由于比大猩猩体格更小,面对其他大型动物危险系数更大,雄性黑猩猩通过工具捕猎,群体围猎方式,并获得食物分享给其他猩猩,增进感情和成活几率;再次语言交流丰富,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喜怒哀乐十分复杂,相互之间互相抚摸、拥抱、梳毛等方式增加感情。
倭黑猩猩相对黑猩猩体型更小,是“母系社会”,有更强烈的“分享意识”,更爱与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类分享食物增加社交网络。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倭黑猩猩是“和平主义者”,任何纷争都可以以“交配”解决。但迄今为止两种猩猩仍未走出热带雨林和刚果河流域。
根据血型基因分析,长臂猿血型为A/B/AB;大猩猩以B为主、有少量A型(生长在东南亚红毛猩猩几乎都是B型血)。大猩猩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为98%,甚至超过大猩猩与黑猩猩基因相似程度,很有可能黑猩猩经历了几百万年更加独立的朝着自己认知的方向进化。黑猩猩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有48条染色体(24对)比人类多一对,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基因与人类相似程度在985%,而在这1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体的差异,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划出了界限一个频临灭绝一个统治全世界?
科学家发现一个称为FOXP2的基因对运用语言至关重要,它使人类可以灵活地控制嘴和喉部肌肉,发出复杂的声音。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人和黑猩猩身上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这可能是人的语言能力远远超过黑猩猩的原因,黑猩猩不能控制嘴型和喉部肌肉。而语言的产生与运用,是人类有效传递信息、积累知识、创立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经过训练之后,黑猩猩会掌握用一整套不同颜色和图形的塑料片组成的词汇系统,并且用它们来与人进行交谈。黑猩猩还能学会一百多个手势,它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词与人交谈,还可以在学会了手势语言的黑猩猩之间相互进行交谈,甚至能把学会的词创造性地应用于它认为合适的场合。比如当它学会“脏”一词后,甚至用这个词来骂人,也就是说黑猩猩有很强的词汇组织能力。Ulindi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揭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这一百分比与人类同黑猩猩的共享率是一致的。约16%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这些差别表明,形成人类、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原始类人猿种群相当庞大且基因多样化大约有27000只繁殖个体。一旦人类的祖先在700多万年前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分离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便保持着这样的多样性直至它们的种群在100万年前彻底分裂为两个种群。人与黑猩猩的区别总体来说是因为语言功能的强化出现有声语言交流建立文化以及离开热带雨林面对更危险的挑战并利用工具和火战胜大自然。
在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因刚果河种群分裂的同时,400万-100万年间, 地猿离开森林迁徙到东非各地并逐渐进化成“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大多直立行走,因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工具使用仍很简陋的前提下必须群居生活才能生存下来。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他们的脑容量仍很小,在450~530 mL之间 。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能人,能人会制作复杂的石器如石片、石锤和砍砸器等,通过石器猎取中等大小的动物并屠宰,能人可能已会建造简陋的类似窝棚的住所。能人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
如果说“能人”因工具的使用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人类,那么接下来进化出的200万-20万年间的“直立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质变飞跃: 学会控制和使用“天然火”并掌握复杂有声语言能力 。天然火一般来源于雷电、火山喷发等。野兽畏惧大自然的元素-火,而直立人从畏惧到掌控并利用“火种”焚烧树林、食物和驱散对黑夜的恐惧,实现了从野兽到人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存几率。直立人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 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脑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控“有声语言”这门独门绝学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书写《人类起源》时,曾思考人类是如何学会说话的,他写道“ 鸟类发声在好几个方面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最近的类比 ”,达尔文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鸟鸣,这可能产生了各种复杂情绪的言语表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表示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是从动物王国里发现的两种交流形式的嫁接:鸟类的鸟鸣声,以及在其他动物种类里发现的更为实用、包含信息的表达方式。正是这种偶然的结合触发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达”层,主要涉及句子组织的可变化性,另一个是“词汇”层,这与句子的核心内容有关。黑猩猩具备一定的“词汇层”,但是在“表达层”却仅限于手势以及一部分口腔气流变化;而其他动物如鸟类就很少有“词汇层”。大约5万至8万年前,人类结合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成熟的语言形式。“曾经存在两种先前存在的系统,就像之前是存在苹果和橘子的,只是两者恰好被放在一起”宫川教授说道,“ 这种现存结构的适应性在自然历史过程中非常普遍,当一样新事物进化时,它往往是建构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略微改变陈旧结构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新功能” 。我们能够像蜜蜂或者灵长类动物一样交流重要信息,同时我们也像鸟类一样,具有旋律能力并能够重新结合自身语言的不同部分(这也不难理解“鹦鹉学舌”的存在)。正因如此,我们有限的词汇能够产生看似无限多种不同的意义。研究表明,正如达尔文推测的, 人类最初是学会如何唱歌,然后才试着将特定的词汇元素结合进这些歌曲里,编造出更多的歌谣和平仄押韵的诗词 (不难理解古代《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穿越时空般的穿透力)。 但由于人类学习鸟类歌唱的有限节拍性,语言系统被束缚在有限的系统里非完全的自由,必须基于一定的规则,直到未来人类语言在某个时间段将规则打破可能会产生更高智慧的语言交互(人工智能) 。即便这样,当《猿族崛起》**中主角“凯撒”喊出第一简单的单词“NO!”的时候是多么让人类这个以为唯一智慧生物震惊。
关于直立人进化说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多地起源说,比如中国重庆巫山人最早起源于200万年前,与巨猿生存在一起,很有可能东亚人从猿人分化开始就一脉相承,但由于该说法容易引起种族隔离等原因难以处于主流地位;另一种是人类单一起源地说,起源于东非南猿(赫拉利支持的观点),距今发现最早人类化石“露西LUCY”在400多万年前,非洲智人从非洲开始迁徙到亚欧大陆。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间,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属,“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丹尼索瓦人”“北京人”“非洲智人”等等,最后只有非洲智人生存繁衍下来,其他都灭绝了,为什么?
欧洲“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从基因组测序和骨骼研究发现,他们已经拥有区别人类是否有语言功能的 FOXP2 基因,他们已经掌握了语言交流技能,他们的大脑容量达到了1400ML,甚至有部分超过了现代人。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人基因成分贡献,能推论出非洲智人离开非洲大陆来到尼人居住地同化了他们部分基因之后,尼人就灭绝了。
尼人是怎么被灭绝的呢?科幻剧《西部世界》里福特教授面对机器人伯纳德说“尼安德特人是被我们吃了“,这确实是一种可能,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很多尼人化石骨架有被撕裂的痕迹,而非洲智人的工具有更轻易携带的长毛和弓箭类 (幻想一下场景,各帝国扩张都是女人繁殖后代,男人宰杀,而更早的智人是直接把男人吃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迫不得已) ;另一种解释因为“尼人”遭遇了突变寒冷躲进山洞,彼此族群联系减少并大量近亲繁殖造成灭绝,尼人所处在“冰川期时代”环境极其十分恶劣;还有解释说非洲智人携带的大量病毒(本身有抗原体)使得尼人面临大面积瘟疫灭绝。赫拉利认为“想象力”是智人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过去千百万年来智人从非洲热带雨林不断进化而逐渐持有的“想象能力”更让智人在面对酷寒的突变环境以及种族团结凝聚和文化传递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并创造出“虚构想象”的故事如“神、巫婆、图腾”等。
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只有等我们利用克隆技术复活一位比现代人大脑还大(不一定发达)的尼人才有可能清楚(目前已经有这个能力复活,并可寻找一位**妈妈)。但有一点很肯定,非洲智人有了强大的“想象能力”就可以制造更加先进的工具以及面对天灾的自救能力和社群团结能力,那么想象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想象力”具备的前提是有足够大容量的大脑、二层维度的交流语言和对周遭环境基本的认知与应用(天雷地火),并产生基因突变的诱因诱发基因突变和代代遗传,拥有传播的工具载体(唱歌、画画和长期记忆能力)。这些是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所没有的,最早的南猿人在基因和大脑、语言等各方面也不具备。基因突变的诱因很可能是智人掌握了天然火,并掌握了阀门“钻木取火”。火作为一种任何动物都恐惧的自然现象成为了打开智人拥有更高级智慧的诱因。智人懂得掌控自然的能量为我所用,这是一种“认知革命”的觉醒,就如同我们掌握了“雷电”诱发“工业革命”觉醒一样。有了“火”智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动物,更是高人一等的掌控自然“神”的子民,是其他动物的主宰。传递这种“神”的旨意创造了更多“虚构的故事”巩固族群的统治和团结,产生了所谓的宗教信仰。有了想象力就拥有了创造力,工具的应用和制造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并有可能制造铁骑和铜器。
有了掌控自然的力量之后,非洲智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并第一次从东非长途跋涉探险全球,而最终突破生态区的阻碍成为地球有史以来单一的生态系统。随后,人类在公元前1万多年掌握了另一种能力,诱发基因突变产生了“农业革命”。
下一篇我们主要分析农业革命催生的崇拜“神”地宗教向科技革命崇拜“人”的人文主义宗教转变过程中人的变化以及所谓的人文主义宗教所带来的人的“灵魂和意识”真实存在性问题。
新的科技宗教可能承诺以算法和基因为世界提供救赎,进而征服世界。
科技宗教同样提供过往宗教的一切旧奖励:快乐,和平,繁荣,甚至是永恒的生命,但方法却是在生前获得地球科技的协助,而不是死后接受天堂的帮助。
这些新的科技宗教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数据主义认为人类已经完成了自己伟大的宇宙任务,现在应该把接力棒传给完全不同的实体。
读书笔记第0285天《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2021/07/28
《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rVTL5muYPDfihUmPzVuJw
提取码:d4kh书名:人类简史+未来简史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2-1
页数:856
作者简介: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国际畅销书《人类简史》。其新作《未来简史》,以宏大视角审视人类未来的命运,甫一出版就在全球掀起一股风潮,引起广泛关注。
刚开始听完《未来简史》后,似乎完全认同了作者的观点。即使觉得作者的观点让人有点不舒服,但也提不出反驳的意见。特别是现实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人工智能的热潮: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在不断的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人类必须警醒,要想出必要的对策。创造了特斯拉、spaceX可回收火箭、时速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高铁的美国的怪才埃隆马斯克也提出,未来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而人类的胜算不超过10%。再加上自主学习的机器人只用三天的自我学习就击败了曾经战胜过人类的国际象棋机器人,人类对机器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感到了震惊;人类的未来真的只能成为机器人的奴隶或者被机器人消灭吗?人类的历史命运到创造出人工智能后就完成了吗?人类的使命就是收集信息加工成数据后就结束了吗?虽然这些结论让人不舒服,但作者的推论就是这样,并且似乎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人类近几十年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过去几千年,逐步成指数级增长,已经困扰人类多年的三大议题,饥荒、瘟疫和战争,也在近几十年逐步被现代科技和人类文明给攻破,神的喜怒哀乐不再成为操纵自然灾难的源头,人类科技文明已经能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根本性的解释,对许多自然灾难也有应对举措和预防手段,并且现代科技在基因工程、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一旦有所突破,如基因工程改造人体创造超人,人工智能用电脑连接大脑等等,造成的连锁反应和科技迭代将超出我们想象,人类接下来新的三大议题将是永生、极乐、成神,于是此书给人类历史定义了新宗教:数据主义,并且指出未来世界的生活方式——算法。
作者将人类历史上的几个大趋势,比如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带来的人文主义以及信息革命与全球化等,串联在同一个历史结构里面,并用之预测未来。提出人文主义让神创论退场是因为我们现在比上帝更了解世界,而人工智能将通过大数据证实其实他们比我们更了解世界。智能将战胜意识,部分人将从智人向神人转变,人类在下一个时期将凭借计算机知识和生物学让人达成我们梦寐以求的永生、幸福等,用科学知识造就人类成为智神。数据将代替上帝成为新的宗教。
在新的时期,作者提出了人类面临的危机,一个是人类自己将会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失去价值,会不会在人类的世界里产生一个少量人组成的特权阶级和全部人组成的普通阶级呢,无意识的智能会不会替代我们人类的有意识……
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短短几十年光景,人类社会颠覆性进化,所有的变化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观却又无法捕捉的状态悄然发生着。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科技将会带来怎样的未来,赫拉利将这些思考写进了《未来简史》。在结尾处我们的天才作家赫拉利写到,“那些永不知足的又不负责任的造物主们连他们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吗。”虽然《未来简史》讲述未来,却无不显示着人类本性的贪婪与自私。未来已来,美好的未来需要全人类一同守护。
历史终归能总结,未来却只可预测。
拥抱未来的同时,期待它发生,但是我们要学会享受当下,把眼前的每一件事做的更好,等到所有的东西出现的时候,我们不会觉得比别人更诧异,我们做好了更好地迎接它的准备,这或许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