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人类简史》([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vw8-W6M9_AlV8pHjM1FzQ

 提取码:cd3e      

书名:人类简史

作者:[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译者:林俊宏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11

页数:440

内容简介: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编辑推荐

1、由书改变而成的人类简史课程风靡全球,成为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课程 Coursera最受欢迎课程 ,mooc最受欢迎课程。学界和大众都一致认可,戴蒙德推荐。

2、一大开创性:打通文字发明前后历史的界限。

文字发明之前的年代,是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的专长;文字发明之后的年代,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专长;

许多著名史家的作品,欠缺遗传学或生态学的视野,如何让这两大段历史之间没有断层,能够有一以贯之的宏观解读?

本书不同于《枪炮、病菌与钢铁》从生物与环境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同于麦克尼尔的《世界史》以文明为单位绘制的人类文明交织的世界。 他笔下的历史,在科学中有深沉的人文关怀。

3、填补传统人类史的三大鸿沟:

历史观与哲学观之间的鸿沟(提供有史实根据的深刻哲学思考);人类和生态系统之间的鸿沟(作者多从生态来思考,而不是只讲人类的利益);集体和个人之间的鸿沟(检视历史事件如何影响到当时一般人的生活)。

4、四大部分描述人类大历史:

7万年前的大脑认知革命(有能力谈八卦,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让陌生人开始合作、建立组织)

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让我们渴求更多、生产更多,分工分职愈趋细腻)、

500年前的科学革命(带来快速进步,让我们拥有上帝的力量,也带来毁灭)

全球大一统、人类大融合的关键因素——金钱、帝国、宗教

5、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用通俗的语言和新鲜的视角,将个体的幸福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审视,不再错过历史中最关键、最有意思的部分。涵盖了生物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艺术,文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涉及幸福,生命的意义等众多话题,有人说这是一部个人幸福探索之书。

6、一部“瘦身版”人类简史。

如果说给我一本书,不到五百页,没有一堆令人晕头转向的年份、人名、地名、称号,就能涵盖了人类如何崛起、影响现代生活甚巨的资本主义、一神教、自由人文主义、基因工程如何兴盛的人类历史重大脉络……这是仅有的一部!

7、一部引发多国版权大战的神秘大书。

获得波兰斯基人文学科创造力与独创性奖。 100周蝉联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在英国,9家出版商疯狂竞价。 23个国家竞相购买版权。台湾上市一周,金石堂、诚品历史类畅销书榜第一 ,诚品总榜第八,西班牙上市两周总榜第一。

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各界评论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为什么能够在国际畅销书榜上爆冲?原因很简单,它处理的是历史的大问题、现代世界的大问题,而且,它的写作风格是刻骨铭心的生动。你会爱上它!

——普利策奖得主  《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戴蒙德

这是此类大历史中最好的一本:规模宏大但绝非泛泛而谈;具有时代性又不花哨,观念惊世骇俗但绝不是个简单的反对者。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一部分和另外的人开始讨论,但是弄清楚是哪部分、为什么,对我们都有好处。

——牛津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斯蒂文·刚尼

我拿起这本《人类简史》立刻“着道”了——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还有译者文笔的生动晓畅,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高毅

《人类简史》的目的不是传授人类考古学的所有研究成果,而是提供一种看历史的视角,一种全局的观点。当你不再执着于科学、政治或宗教等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人类社会的整体演变,观察这些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你会感到你脑海中零碎的历史知识忽然像拼图一样各就各位,构成一幅宏大的图景,这样的视角非常新鲜。

——果壳网 姬十三

读完这本书,有一种跟着人类一同走过十万年的感觉!

——读者

这本书如果要用“宏伟史诗”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其中包含了很多学科的内容,例如考古学、生物学、物理学、经济学、宗教、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科学等等。书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其中很多都是经无数人严格验证过的,讲师很多时候仅仅是通过自己的表达希望尽量客观地介绍一些内容,至于每个人怎么理解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了。

——读者

超级好的课程,付费都坚持下来了,观点独特,从来没想到能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人类自己。

——读者

作者简介: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目前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变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一、

上一次我们说到了《人类简史》里一些比较特别的观点,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尤瓦尔·赫拉利的成名之作了。

这本书看下来,感受正如北大历史系教授高毅为这本书写的序中所评价到的那样,“用不到500页的篇幅写出的从石器时代智人演化到21世纪政治和技术革命的一整部‘人类史’,在‘专业历史学家’看来,恐怕已经很难说还是通常意义上的‘历史’了。”以及“写历史写到这个份儿上,一般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离开了‘历史’而走向了‘哲学’——而且这个‘哲学’还不只是‘历史哲学’,它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人生的哲理”。

尤瓦尔·赫拉利的这套哲学其实是相当悲观的,因为人类如果按照他所构想的逻辑走下去,最终会迎来“智人的终结”,也就是所谓“人类的末日”。正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悲观预测一样,这世界基本是搞不好了。

人类生活当然不能只沉迷于正能量,盲目的正能量说不准就会给带来人类的毁灭,这一点在希特勒身上表现得十分到位。但如果人类能够正视悲观哲学提出来的问题,那结果就很可能像资本主义面对马克思的预测那样,只要把问题解决掉,我们就没有问题了。

于是赫拉利老师又出了一本新书,名叫《未来简史》。他认为学历史的作用,“并不是简单了解那些事件,然后告诉我们下一步的历史一定会往哪个方向走,反而恰恰是告诉我们,你可以通过历史想象出多种不同的可能性,然后让历史往一个不一样的方向走。”打个比方就是,历史是个地雷探测器,既然探出了地雷,那就不要再踩上去了。

那么《未来简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跟上一篇一样,我不可能把所有点全都介绍了。按照作者自己本来的思路,依旧是把整本书粗暴的分了三个部分,分别是,智人征服世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智人失去控制权。但我觉得这么介绍下去篇幅会特别长,而且很多观点在《人类简史》中都有。所以我把这本书也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虚构的力量,宗教和科学,令人操心的未来。

二、

先来讲讲虚构的力量。

在《人类简史》中作者曾经提到,人类在7万年前有一次意义特别深远的进步,那就是人类的语言不限于只能描述那些眼前的东西了,他们掌握了“画大饼”的技术。从那之后,人类可以描述一些虚构东西。

如果说这个技术只有一个人有,他无非也就只能做做白日梦。但如果说这个技术人人都有,那就厉害了。你讲的东西能够说服别人,那你虚构出来的东西就等于有了它自己的价值。大家可能不信你这个人,但还真不一定就不会信你虚构出来的那个东西。

好比远古人类在食物方面是要跟狮子竞争的,大家都有点惧怕狮子,因为狮子也吃人。这时,正好有个人猛然发现了狮子的生活规律,就是狮子在吃饱了的时候,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于是这个人就对大家说,狮子其实是我们的守护神,只要我能够更给它贡品,让它过得舒服,它就不会再伤害我们。这个人甚至还会吹嘘,如果大家能把狮子伺候到位,它还会用它的强大力量保护我们。

人们起初将信将疑,但是在喂养了狮子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发现狮子真的不再攻击人了,于是大家就都会开始相信这个虚构的神灵,甚至还会说那个发现神灵的家伙是个先知,顺道也会把他供养起来。再之后即使这个先知死了,人们也会继续相信守护神的存在,继续相信只有给狮子贡品才得以平安的规矩。

事情差不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虚构的力量给人类带来了面对未来时那么一丝丝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可以指导人类的生活,让人类免受一些灾难。但问题是,这终究是个虚构的东西,如果若干年后,人们发现就算把狮子弄死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守护神的传说就只能宣告破产了。但人类总会有他们惧怕的东西,尤其是远古的文明初期。可能是因为气候逐渐变暖,山上的冰川融化,陆地上到处都有洪水类似的事件发生。

未来不可控,而人类面对未来又感到非常恐惧,于是他们归因这是天上还有另外一个超自然的力量存在,那就是上帝。之后的人们除了要供奉上帝,在这个本质上还会添加更多形而上的东西,类似每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必须休息这种戒律。

除了这些宗教上的虚构,人类在其他方面也都会有虚构的应用,好比货币,好比律法,好比君权神授;甚至公司,股票,国家;还有资本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这些思想,其实都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所有人都相信,这些虚构的东西有了自己的价值。你可以觉得“钱么!纸么!”但是如果人人都拿钱去换东西,那么你也就不得承认那张纸确实有价值了。

赫拉利把这些虚构出来的东西统称为宗教,作为一个教授,他当然知道不下定义用名词属于耍流氓,于是他给他的宗教下了三个定义:

1,它有一套号称不是人发明的,而且不能被人改变的道德法规,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它给人们一个许诺:只要你遵从这套法规,就会有什么什么好处;

3,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秩序。

而宗教的最大作用就是,由于它有自己的价值和信用,于是它就可以用同样的行为准则约束人们,组织起一大票人干更大的事。

三、

按照赫拉利的定义,现在最流行、最能解决组织一大票人干更大事情的宗教,就是人文主义了。

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它讲究的是人类自己才是最值得珍贵的。于是人文主义要求我们共情,要求我们体察人性。正是不同个人的不同体验,才是给外部世界制造意义的东西。

在不是人文主义的时代,瞎搞同性恋是会被烧死的,但在人文主义时代,理解同性恋者才是政治正确。在不是人文主义的时代,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由权威说了算,但在人文主义时代,我觉得什么是好那就是好,我觉得什么是坏,那就是坏。

我的偶像万维钢老师在他对《未来简史》的解读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人文主义的时代做个有道德的人,就千万别伤害别人的感情。

人文主义有三个派别,分别是自由人文主义,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这三个思想在世界两次大战之间已经基本分出了胜负。在现在这个阶段,自由人文主义基本已经取得胜利了。

自由人文主义特别重视每个人的体验。在这个宗教中的“号称不是人发明的,而且不能被人们改变的道德规范”,就是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并且我有自己的“自由意志”,所以没有人能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只有我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

这些思想没有问题,但在具体做事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拥有强大的力量,而这个力量,就来源于科学。

科学和宗教的关系……总之有点微妙,若干年前科学用死磕证明的方式,把天主教基本上算是拉下了神坛。那么现在科学会不会把人文主义也拉下神坛呢?赫拉利给出的预测是,会。

赫拉利提到了几个实验,我看到之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首先,好比我有抑郁症,如果我是意志是自由的,那我继续抑郁下去才属于我自己控制自己。但是!实际上科学已经掌握了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人的自由意志的方法。据说有一种芯片,插在脑子里就可以帮助人类分泌抗抑郁的激素,然后我就不抑郁了。那问题就出现了,我不抑郁到底是我的自由意志,还是医生的自由意志呢?同样的,如果电极控制了让我的意志变得想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我此时的意志还是不是人文主义所珍贵的那个自由意志呢?

接着,赫拉利说人脑分为左右脑,中间有一个连接左右脑的器官,可以帮助人类整合想法做出行动。但是,严重的癫痫病人的治疗方式就是切断这个器官,于是左右脑就断连了。然后科学家做了一大堆实验,证明出了其实左脑想的东西跟右脑是完全不一样……那么,到底我的左脑是我的“自由意志”,还是我的右脑是我的“自由意志”呢?

最后,赫拉利还提出了一另外一种分割自我的方式,差不多就是《思考,快与慢》里的分割方式,把人的自我分割成了“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其中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把“叙事自我”哄开心了,“体验自我”再苦再累也就差不多能够承受。那么,如果有这么一个类似Siri或者Cortana的助手,不停地用最合适的方式帮助我们的“叙事自我”来说服“体验自我”,让我们做出更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那么这个做决策的我到底还是不是我的自我?

如果从这个角度再去看人类,人类跟计算机有什么两样?如果有一个更有效率的方式去控制人类,那么人类自我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四、

上面的问题都超级哲学,但最终的问题就是,人文主义要被科学拉下神坛,人不再是那个最可贵的东西了,那这样的未来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赫拉利提出的第一个猜想是,人类将会分级。

最低级的是无用的人。他们就像是德国人对待他们那些吃低保的人一样,基本上属于花钱把他们豢养起来,只要别闹事就可以。中间一层的人是没有自主的人,这些人对社会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为社会带来价值,但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他们发现只有听从Siri或Cortana的建议,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于是他们的生活完全被Siri或Cortana支配,基本失去了自我。最高一个等级的人是神人,这些人脑子里插满了电极外挂,变得格外牛逼,甚至可以长生不老,但他们其实也是很悲剧的,因为从本质上讲,他们也已经完全丧失了自我。

如果世界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人类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已经灭绝了。

然后赫拉利提出的第二个猜想是,现阶段的互联网是为我们工作的,但随着我们不断的上传和修改数据,互联网上的信息变得比人类更为可贵,甚至互联网上的算法甚至会自己互相作用产生新的算法,然后,互联网就变成了新时代的上帝。那个时候,信奉互联网,就会取代人文主义,变成了新时代的宗教。

其实赫拉利是比较看好这个结局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至少还能算作是自己的主人,只不过不那么可贵了而已。

五、

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之前看到过量子物理有一个测不准的情况,说光子或者电子级别的粒子,只有在被人观测之后才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否则,就是模棱两可的。

我虽然不太懂物理,但是也听说过,如果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是完全可以解释计算机的,但至于为什么只有人的观测才能带来真正的不确定性,这一点依旧无法解释。

还是从我的偶像万维钢老师那里得来的知识,如果说只有人类才能有这样的作用,那么意识和不确定性之前是否就真的有联系呢?如果有联系的话,那人类就不能被说成是简单的计算机,人类有自身可贵的地方。

或许在未来计算机或者互联网是一个超级厉害的东西,但如果人类自身有可贵的地方,那就不需要太过担心了,因为人类还是有自身的价值的。

总的来说,赫拉利的思想非常有思考价值,至少让我们思考了人类在这个世界不同时代的不同价值,能够正视自己的力量。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不管再怎么说,当下,还只是人文主义时代。所以,我们最好还是要以人文主义的规则来要求自己,才不至于太过超前,最后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人类历史中那个不知名的先烈……

尤瓦尔·赫拉利,一位生于宗教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带的犹太人,对于未来的探求仍能如驼行大漠般驰行茫茫又不失稳健,甚至探讨各种宗教敏感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秉烛夜读,细品他对未来的建构,诸多问题的庞然架构深刻触及了人类的本源问题,是人类未来不得不要面对的抉择与挑战。由于其从人类历史学角度出发思考,非理论哲学派,涉猎范畴驳杂,所有问题开放化的解读,这反而更能激发每位读者去思考探究。

智人究竟是怎样的地球生物,才能在地球上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几百万年来,那些和智人一起走过来的生物为何就没有进化成智人?未来的智人一手创造出“人工智能”是否会让智人面临其他生物同样的境遇?我们与其为还未实现的未来场景担忧,倒不如从人类进化角度分析高度智慧文明的起源。

书中赫拉利将7万年至今时间段称作“人类世”:

关于“人类世”他在上一部著作《人类简史》中分为“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三个阶段。在“认知革命”七万年间智人通过火种烧煮食物从而减少了疾病和驱赶动物蚊虫延长了寿命,利用语言增加了沟通建立了部落,并学会编造故事代代传承。(详情可以略读 《遇见赫拉利-读<人类简史>》 )

智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区别:创造和使用工具、掌控自然客观存在的规律(利用火、电和光, 并不是上帝说“给你们光”,我们就有了光这么简单 )和语言,发达的大脑、直立行走、产生虚构的文化等等,每个区别是如何进化而来的?智人和其他生物本质区别是什么?“达尔文进化论”认为是基因突变和遗传,那么我们的基因从一开始是如何进行突变的呢?

带着这几个问题,让我们从两个方向入手分析,一个方向是从生物进化角度回顾从灵长目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发生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另一个方向是从已知基因学角度分析人类基因与其他生物基因的畸变异同点。

智人在生物界的定位: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哺乳纲Mammalia >> 亚纲:真兽亚纲 Theria-目:灵长目Primates >> 亚目:类人猿亚目(简鼻亚目)-Haplorrhini >>次目:狭鼻猴次目 >>超科:人科(地猿)其他长臂猿科、猩猩科(黑猩猩族和大猩猩族) (也有说法人属于第三类黑猩猩族或者黑猩猩属于人族)>> 科:人亚科(人亚科、南方古猿亚科) >> 人亚科:人族、黑猩猩族 >> 族:南猿 其他有乍得沙赫人、土根猿人、肯尼亚平脸人 >>属:非洲智人其他有匠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海德堡人等 >> 智人 Homo Sapiens

大约2000万年前,从灵长目开始,猿和猴开始分家,猿的上唇并非直接连接鼻子或牙床,故可以做很多面部表情,手和脚开始明显分化。由于非洲热带雨林和自然运动的变化, 猿经历了完全从树上生活逐渐走到地下的渐进过程 。 为了更加适应陆地行走,开始退化尾巴 (既鱼从爬行动物开始,人类经历的第二次尾部退化), 猿的脑部因表情和视觉能力增加并适应新环境较原猴比例增大 ,而作为灵长目的“猴亚目”仍呆在树上繁衍至今。

大约1500万年前,类人猿亚目出现进化分裂。每当夜幕降临,呆在地上要比呆在树上面对更大型动物(狮虎豹)的威胁,一部分猿更依赖于热带雨林栖息而伸长了胳膊进化成长臂猿;另一部分选择白天在陆地觅食,晚上栖息在树上的方式发展成猩猩;还有一部分敢于睡在草地上,体型达3米高、重700公斤的巨猿,成为陆地上的巨无霸,可惜只吃竹子(《金刚》原型),大约10万年前灭绝。 (巨猿主要生存于中国南部和南亚地带,人类的祖先很可能和巨猿共同生存了100万年,最后适应环境变化更强的人类祖先存活了下来)

又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类人猿中分化出一种“素食主义者”大猩猩”,他们有可能朝着巨猿模式发展,增大体积但又避免捕猎,只吃植物,80%以丰富的树叶为食,食量巨大,体型可达两米重350公斤。雄性大猩猩因体重问题已不适宜攀爬而逐渐吃草,有部分从热带雨林迁徙到山林。他们生长在陆地以力量优势以及“捶胸”方式恐吓自卫,没有竞争对手就没有更大的进化。特征:一夫多妻制,严格社群制度,雄性首领享有很多雌性繁殖交配机会(如爬行动物鳄鱼和中国古代帝王),但群体在面对攻击时首领选择单独承担危险(回忆《泰山归来》里的泰山单挑的场景)。成年后雄性要被首领赶离群体,雌性也要去其他群体寻找配偶。

类人猿中的“杂食主义者”大约在700万年前分化成两类,一类是人类祖先“地猿”,另一类是黑猩猩族。

因为地壳运动造成的“东非大裂谷”以及热带雨林面积承载不了更大的猩猩种群,类人猿 “被迫”从树上转移到陆地生存进化成“地猿”,身体更加直立,手臂退化逐渐失去攀爬功能,并逐渐使用“石头”等工具采集和狩猎 。地猿保留黑猩猩的社群制度,面临新挑战必须学会更复杂的工具以便于躲避灾难、集体狩猎和繁殖。工具制作和直立行走也让地猿脑容量增大。仅仅是离开万物生长的热带雨林就需要足够大的勇气面对生存威胁,自我地选择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地猿”有了机会更进一步的进化。

而其他黑猩猩族又经过100万年进化因刚果河的出现自然分割成“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黑猩猩有了“简化版的人性”:它们懂得制造(稍微复杂)工具,如折取草叶或细枝进行加工,伸进白蚁巢穴引诱美食上钩。黑猩猩有感情,会为亲属的死亡感到悲伤,群体中其它的成员会慰问死者的兄弟。它们有自我意识,照镜子时知道里面那个家伙不是哪里来抢地盘的陌生黑猩猩,而正是自己;甚至还有移情能力,懂得设身处地揣测其它生物的想法,并据此做出自私或无私的行为。黑猩猩的“短时记忆”能力甚至比人类还强。相较于大猩猩他们为什么进步如此之大呢?首先他们也有社群制度,但有较强的合群性,每一个雄性首领领导3-5只甚至30-50只左右不等的小群体(类似权力自治),群体成员的关系比较散漫,尤其是性关系松弛,雌兽可以同许多雄兽进行交配,但也有“爱情专一”的;其次,由于比大猩猩体格更小,面对其他大型动物危险系数更大,雄性黑猩猩通过工具捕猎,群体围猎方式,并获得食物分享给其他猩猩,增进感情和成活几率;再次语言交流丰富,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报的时候,不仅依靠不同的声音,而且使用各种各样的姿式和手势来表达较为复杂的感情,喜怒哀乐十分复杂,相互之间互相抚摸、拥抱、梳毛等方式增加感情。

倭黑猩猩相对黑猩猩体型更小,是“母系社会”,有更强烈的“分享意识”,更爱与陌生猩猩而不是熟悉的同类分享食物增加社交网络。能辨别不同颜色和发出32种不同意义的叫声。倭黑猩猩是“和平主义者”,任何纷争都可以以“交配”解决。但迄今为止两种猩猩仍未走出热带雨林和刚果河流域。

根据血型基因分析,长臂猿血型为A/B/AB;大猩猩以B为主、有少量A型(生长在东南亚红毛猩猩几乎都是B型血)。大猩猩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程度为98%,甚至超过大猩猩与黑猩猩基因相似程度,很有可能黑猩猩经历了几百万年更加独立的朝着自己认知的方向进化。黑猩猩血型以A为主,有少量O型,M血型和N血型也有发现。黑猩猩有48条染色体(24对)比人类多一对,细胞色素C上的氨基酸顺序与人类的相同。基因与人类相似程度在985%,而在这15%中,又究竟是哪些具体的差异,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划出了界限一个频临灭绝一个统治全世界?

科学家发现一个称为FOXP2的基因对运用语言至关重要,它使人类可以灵活地控制嘴和喉部肌肉,发出复杂的声音。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人和黑猩猩身上有两个氨基酸的差异,这可能是人的语言能力远远超过黑猩猩的原因,黑猩猩不能控制嘴型和喉部肌肉。而语言的产生与运用,是人类有效传递信息、积累知识、创立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础。经过训练之后,黑猩猩会掌握用一整套不同颜色和图形的塑料片组成的词汇系统,并且用它们来与人进行交谈。黑猩猩还能学会一百多个手势,它们不仅可以使用这些词与人交谈,还可以在学会了手势语言的黑猩猩之间相互进行交谈,甚至能把学会的词创造性地应用于它认为合适的场合。比如当它学会“脏”一词后,甚至用这个词来骂人,也就是说黑猩猩有很强的词汇组织能力。Ulindi的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揭示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共享了996%的DNA。倭黑猩猩与人类共享了约987%的DNA——这一百分比与人类同黑猩猩的共享率是一致的。约16%是人类与倭黑猩猩而非黑猩猩所共有的,同时也有相同数量的DNA是人类与黑猩猩而非倭黑猩猩所共有的。这些差别表明,形成人类、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原始类人猿种群相当庞大且基因多样化大约有27000只繁殖个体。一旦人类的祖先在700多万年前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分离后,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祖先便保持着这样的多样性直至它们的种群在100万年前彻底分裂为两个种群。人与黑猩猩的区别总体来说是因为语言功能的强化出现有声语言交流建立文化以及离开热带雨林面对更危险的挑战并利用工具和火战胜大自然。

在黑猩猩与倭黑猩猩因刚果河种群分裂的同时,400万-100万年间, 地猿离开森林迁徙到东非各地并逐渐进化成“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大多直立行走,因生存环境更加恶劣,在工具使用仍很简陋的前提下必须群居生活才能生存下来。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他们的脑容量仍很小,在450~530 mL之间 。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所代表的人的起源是一次进化上的飞跃,标志着人类家族与高等灵长类中的其他类群分化开来。接下去的一次飞跃是人类家族内部的飞跃:人科当中一类更接近我们的类群--人属。在大约25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里出现了能人,能人会制作复杂的石器如石片、石锤和砍砸器等,通过石器猎取中等大小的动物并屠宰,能人可能已会建造简陋的类似窝棚的住所。能人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 mL左右。

如果说“能人”因工具的使用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人类,那么接下来进化出的200万-20万年间的“直立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质变飞跃: 学会控制和使用“天然火”并掌握复杂有声语言能力 。天然火一般来源于雷电、火山喷发等。野兽畏惧大自然的元素-火,而直立人从畏惧到掌控并利用“火种”焚烧树林、食物和驱散对黑夜的恐惧,实现了从野兽到人的飞跃,大大提高了生存几率。直立人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 平均脑容量多达1 088 mL,脑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并进行了重新改组,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相当复杂的文化行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直立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

那么人类是如何掌控“有声语言”这门独门绝学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在书写《人类起源》时,曾思考人类是如何学会说话的,他写道“ 鸟类发声在好几个方面为人类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最近的类比 ”,达尔文认为语言可能起源于鸟鸣,这可能产生了各种复杂情绪的言语表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的学者表示达尔文的推测是正确的,证据表明人类语言是从动物王国里发现的两种交流形式的嫁接:鸟类的鸟鸣声,以及在其他动物种类里发现的更为实用、包含信息的表达方式。正是这种偶然的结合触发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人类语言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达”层,主要涉及句子组织的可变化性,另一个是“词汇”层,这与句子的核心内容有关。黑猩猩具备一定的“词汇层”,但是在“表达层”却仅限于手势以及一部分口腔气流变化;而其他动物如鸟类就很少有“词汇层”。大约5万至8万年前,人类结合了这两种表达方式形成独一无二的成熟的语言形式。“曾经存在两种先前存在的系统,就像之前是存在苹果和橘子的,只是两者恰好被放在一起”宫川教授说道,“ 这种现存结构的适应性在自然历史过程中非常普遍,当一样新事物进化时,它往往是建构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略微改变陈旧结构就能获得根本性的新功能” 。我们能够像蜜蜂或者灵长类动物一样交流重要信息,同时我们也像鸟类一样,具有旋律能力并能够重新结合自身语言的不同部分(这也不难理解“鹦鹉学舌”的存在)。正因如此,我们有限的词汇能够产生看似无限多种不同的意义。研究表明,正如达尔文推测的, 人类最初是学会如何唱歌,然后才试着将特定的词汇元素结合进这些歌曲里,编造出更多的歌谣和平仄押韵的诗词 (不难理解古代《诗经》《离骚》唐诗宋词等穿越时空般的穿透力)。 但由于人类学习鸟类歌唱的有限节拍性,语言系统被束缚在有限的系统里非完全的自由,必须基于一定的规则,直到未来人类语言在某个时间段将规则打破可能会产生更高智慧的语言交互(人工智能) 。即便这样,当《猿族崛起》**中主角“凯撒”喊出第一简单的单词“NO!”的时候是多么让人类这个以为唯一智慧生物震惊。

关于直立人进化说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多地起源说,比如中国重庆巫山人最早起源于200万年前,与巨猿生存在一起,很有可能东亚人从猿人分化开始就一脉相承,但由于该说法容易引起种族隔离等原因难以处于主流地位;另一种是人类单一起源地说,起源于东非南猿(赫拉利支持的观点),距今发现最早人类化石“露西LUCY”在400多万年前,非洲智人从非洲开始迁徙到亚欧大陆。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间,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人属,“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巫山人”“丹尼索瓦人”“北京人”“非洲智人”等等,最后只有非洲智人生存繁衍下来,其他都灭绝了,为什么?

欧洲“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从基因组测序和骨骼研究发现,他们已经拥有区别人类是否有语言功能的 FOXP2 基因,他们已经掌握了语言交流技能,他们的大脑容量达到了1400ML,甚至有部分超过了现代人。除非洲人之外的欧亚大陆现代人均有1%∼4%的尼人基因成分贡献,能推论出非洲智人离开非洲大陆来到尼人居住地同化了他们部分基因之后,尼人就灭绝了。

尼人是怎么被灭绝的呢?科幻剧《西部世界》里福特教授面对机器人伯纳德说“尼安德特人是被我们吃了“,这确实是一种可能,通过化石研究发现很多尼人化石骨架有被撕裂的痕迹,而非洲智人的工具有更轻易携带的长毛和弓箭类 (幻想一下场景,各帝国扩张都是女人繁殖后代,男人宰杀,而更早的智人是直接把男人吃了,很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恶劣而迫不得已) ;另一种解释因为“尼人”遭遇了突变寒冷躲进山洞,彼此族群联系减少并大量近亲繁殖造成灭绝,尼人所处在“冰川期时代”环境极其十分恶劣;还有解释说非洲智人携带的大量病毒(本身有抗原体)使得尼人面临大面积瘟疫灭绝。赫拉利认为“想象力”是智人生存下来的根本原因,在过去千百万年来智人从非洲热带雨林不断进化而逐渐持有的“想象能力”更让智人在面对酷寒的突变环境以及种族团结凝聚和文化传递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并创造出“虚构想象”的故事如“神、巫婆、图腾”等。

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只有等我们利用克隆技术复活一位比现代人大脑还大(不一定发达)的尼人才有可能清楚(目前已经有这个能力复活,并可寻找一位**妈妈)。但有一点很肯定,非洲智人有了强大的“想象能力”就可以制造更加先进的工具以及面对天灾的自救能力和社群团结能力,那么想象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想象力”具备的前提是有足够大容量的大脑、二层维度的交流语言和对周遭环境基本的认知与应用(天雷地火),并产生基因突变的诱因诱发基因突变和代代遗传,拥有传播的工具载体(唱歌、画画和长期记忆能力)。这些是我们的近亲黑猩猩所没有的,最早的南猿人在基因和大脑、语言等各方面也不具备。基因突变的诱因很可能是智人掌握了天然火,并掌握了阀门“钻木取火”。火作为一种任何动物都恐惧的自然现象成为了打开智人拥有更高级智慧的诱因。智人懂得掌控自然的能量为我所用,这是一种“认知革命”的觉醒,就如同我们掌握了“雷电”诱发“工业革命”觉醒一样。有了“火”智人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动物,更是高人一等的掌控自然“神”的子民,是其他动物的主宰。传递这种“神”的旨意创造了更多“虚构的故事”巩固族群的统治和团结,产生了所谓的宗教信仰。有了想象力就拥有了创造力,工具的应用和制造产生更多的多样性,并有可能制造铁骑和铜器。

有了掌控自然的力量之后,非洲智人的胆子越来越大并第一次从东非长途跋涉探险全球,而最终突破生态区的阻碍成为地球有史以来单一的生态系统。随后,人类在公元前1万多年掌握了另一种能力,诱发基因突变产生了“农业革命”。

下一篇我们主要分析农业革命催生的崇拜“神”地宗教向科技革命崇拜“人”的人文主义宗教转变过程中人的变化以及所谓的人文主义宗教所带来的人的“灵魂和意识”真实存在性问题。

尤瓦尔·赫拉利,是以色列新锐的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笔法来描述另一种历史。而且,每翻译成另一种文字时,他都会针对当地语言和历史事件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动,以更迎合读者,读者阅读时也更亲切。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将地球从135亿年前大爆炸讲起,7万年前产生智人,分为三大重要革命: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和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思考的代价:人类的大脑明显大于其他动物,但庞大的大脑也是庞大的负担。大脑只占身体重量的2%-3%,但是消耗却占到了25%。为了维持消耗,只能寻找更多的食物。同时,物竞天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以在许多重要器官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时人类新生儿就出生了。出生后,家族就开始共同抚养,形成了强大社会关系。同时,由于这种特征,智人在早期时,处于食物链的中间位置,仍然惧怕大型肉食动物相比。

用火是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特征。

认知革命是智人改变了新的沟通方式,会使用更为灵活的语言了。认知革命真正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传递普通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事物的信息。所以,在认知革命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等应运而生。正式这些虚构的事编出了一些想象(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愿景),让大量陌生的人可以集结、合作。文中列举标致汽车,互不认识但可以精密合作。

人类肥胖是因为喜欢高热量的食品。而这其实也是源于祖先采集者的饮食习惯。采集者发现熟透了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吃到吃不下,否则留下来会被其他的动物或人给吃了。之所以吃甜和高热量的食物,是因为DNA里还遗留着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

智人的生存,其实是部落附近有什么就吃什么。同时,采集的不仅仅是食物,同时还有知识。比如,了解植物的生长模式,动物的生活习性、季节的变化以及如何修补、自救。可以说,采集者对周遭的环境了解比现代人更深、更广。有观点认为,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少的。要在那个时代活下来,每个人都必须有高超的心智能力,而农业革命后,低能的人也有了生存空间,比如生长线上的工人。

考古证明采集者营养已经比较充分。他们平均寿命低的原因是儿童早夭的情形比较普遍。采集者免受营养不良的困扰秘诀就在于饮食多样化。相比之下,农民的饮食就不均衡,种类较少。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这场改变一开始速度缓慢,地区也有限。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或者南非?因为大部分动植物其实无法驯化。远古祖先采集的物种中,适合农牧的只有极少数几种,而这些地方正好是这几种物种生长的地方。

但是,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并非轻松生活的新时代。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了,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好吃,过得悠闲,而是人口大爆炸。而且,农民的工作比采集者更辛苦,食物更单一。因此,农业革命其实是史上的一桩骗局。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如果用小麦的观点看农业革命,1万年前,小麦也只是众多野草中的一种,在短短1000年时间内,却传遍世界各地,生存和繁衍如果是做基本的演化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那小麦为什么让智人放弃采集呢?一种可能是人类为了建造巨型结构的神庙等,为了养活建造者,所以从采集专项自行种植。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了,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考虑下周或者下个月的事情,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而人类的想象则建构出了秩序。随后,想象建构的秩序和真实世界结合了。想象的发展,事情的增多,超出了人类记忆的脑容量,文字的产生。

历史从无正义。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建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比如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就建立了阶级森严的社会,当地人只能做仆人或者奴隶。上层阶级还会用洁净来区分,免得阶层或者种族受到污染。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农业革命后,人类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以特定的标准行事,想要特定的东西,也遵守特定的规范。这就是文化。

人类文化一直在流动不休,但流动并非完全随机的,是有个大方向的。几千年来,规模小而简单的各种文化逐渐融入了较大的、较复杂的文明中。

公元前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第一种是经济上的货币秩序,第二种是政治上的帝国秩序,第三种是宗教上的全球宗教。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过去的500年中,人类越来越相信可以靠着投资科学研究提升人类的能力。

现代科学与先前的知识体系有三大不同之处:1、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2、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3、取得新能力。

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科学的进步、商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变革。

尽管物质和生产力大幅提高了,但人类的幸福感呢?

未来呢?认知革命后,智人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改变了自然进化的单一线索,未来会否创造出比智人更先进的生命物种或其他?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是同一个人写的,作者都是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

两书内容简介:

《未来简史》内容简介:

《未来简史》讲述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最大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 “神人”。

《人类简史》内容简介: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现代人类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

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

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短短几十年光景,人类社会颠覆性进化,所有的变化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观却又无法捕捉的状态悄然发生着。

1995年,凯文·凯利《失控》横空出世,对20年后的预测,正在一步步实现——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算法,这些科幻色彩的词汇正走向大众日常。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科技将会带来怎样的未来,赫拉利将这些思考写进了他的两本书里。

赫拉利指出,随着这些危机的消失,人类为解决这些危机提出的很多概念其实已经或者正在消亡,比如宗教和国家观念。在这些阻碍被破除后,赫拉利认为,人类将在新世纪去追求那些过去千百年中被反复提及的目标——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

参考资料:

——《人类简史》

参考资料:

——《未来简史》

当我慕名打开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时,心中还有几分怀疑。印象中,简史类书都是循一条线索,从很久以前讲到现在,看到一半就兴趣索然、读不下去了。然而,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同时也大开眼界、或者说脑洞大开。作者没有用时间线索加叙事的方式来写历史,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哲学观点、宏观角度看待人类。他分析了远古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甚至展望未来,从社会、宗教、文化、生物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当需要举例说明佐证观点时,信手拈来一段历史故事娓娓道出,各大洲历史、多个种族文化宗教均有提及,让人不由得佩服他的博学。

《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分别是对《人类简史》中关于未来的设想和关于今日的思考展开阐述,基本的论点源自《人类简史》。下面将这三本书(或称简史三部曲)中引人思考的观点列出。

1、智人(书中对现代人类的一种称谓)能够在地球上众多物种中胜出,因为智人能够进行大规模合作,而合作是通过虚构的故事来构建。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货币、国家、宗教、企业,等等,都是“想象”出来的,基于此,远隔千里的陌生人之间有了信任和合作,因此有了巨大的力量。

2、现在的人类置身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可还是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智、远古农民的胃。这一点很有意思。初看上去觉得不可思议、滑稽可笑,人类都进化几千上万年了,基因的力量还是如此强大吗?但仔细想想,我们身处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是否总在怀念大自然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很多时候的情绪、下意识的思维是否仍和祖先一样?现代社会的美味珍馐这么多,但人类钟情的食物大多是高热量的食物,对于这一类食物的喜爱正是祖先们的生存需要选择。

3、为什么18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迅速崛起,而亚洲却没有跟上步伐?我在读到中国近代史时总会思考这个问题。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观点,工业革命中欧洲在科学领域认识并承认了自我的无知,愿意为新知去探索发现。而当时亚洲的国家,君王的思想还停留在以自我、吾国为中心的层面,以为自己的疆土就是全部,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欧洲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在开拓殖民地的过程中,科学、知识为军事、经济、政治服务的同时又得到其支持,互相促进、互相发展。

4、知识和历史的相互作用: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了意义。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开拓视野,发现许多的可能。

书中还谈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就是一种叙事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在古代,权贵、精英阶层才会著史,因此我们只会读到英雄人物的故事,而找不到关于平凡百姓的生平故事。

5、从种族主义到文化主义的微妙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与融入的问题,引人深思。在文化层面,人们常常拒绝承认变化,总认为自己和祖先一脉相承。其实,对于人类群体,与其用延续性定义,不如看发生了什么。

6、关于战争,作者认为,以前的战争(古代战争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往往收获颇丰,可以攻城掠地、抢夺资源。现在的资源是知识,这让战争的产出变少,成本变大,因此发动战争的意愿降低。

7、对于未来展望,作者认为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将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和颠覆性的影响。一方面,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将出现“无用阶级”:这一部分人存在,但没有工作,对社会而言,无足轻重。另一方面,生物科技的发展将对于健康人类的功能进行加强,或许价钱不菲,精英阶层或资产阶级可以通过搭上这列快车到达超人类(更美丽、更聪明、保持年轻),于是,在生理层面扩大了阶级分化。

还有一种危险:数字独裁。算法操控我们的一切。算法了解我们,我们依赖算法。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算法会掌握我们的数据?仔细回想,当我们想要获得免费服务或小礼品时,是不是奉上自己的隐私数据去换取呢?在商家眼中,我们其实不是用户,而是商品。公民个人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数据所有权亟待规范,这一点在我以前读过的有关大数据的书中也有谈论,但是似乎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提出。

作者悲哀地说,人类可能面临升级了身体和大脑,却失去了心智的危险,从升级版的黑猩猩变成了放大版的蚂蚁

8、从面对未来挑战出发,作者提出了他的观点:人类应该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心智。

人类其实很少真的自己思考,总是以群体为单位思考。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理解常常是从别人的观点出发,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活在朋友圈、微博动态里。作者的建议:从现在开始,好好感受自己的体验,赶在大数据和算法操控影响我们之前,好好认识自己。

读到此,我已经分不清这是一本历史书还是哲学书,作者带我们从宇宙俯视整个人类,回故漫漫历史长河,展望无垠未来,在这之中思考的问题,却还是很多哲学问题:我是谁?我和外在世界的联系与关系?我属于哪个群体?(书中提到人类属于社交动物)我的人生意义怎样?等等,当跳出了一般历史学的思维角度,如作者预期的那样,我的视野变得开拓,忽然又发现自己的渺小、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我们应该有一种谦卑的心对待自然、对待环境。以此时的心情,忽然想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继《人类简史》全球热卖的风潮,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再度出马,撰写了《未来简史》,再次以宏大的视角,在重新审视人类发展史的基础之上,对未来进行了展望。自古以来,人类对未来充满好奇,通过占卜、问卦等方式来探寻未知的将来。人类的未来是什么?进化的终极是什么?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只有看清了通向今天的路,我们才能清楚而明智地规划未来。因此,答案自然要从历史中找寻。

正如尼采所说:所有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强大。纵观人类发展历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自然力量相抗争的历史,人类在于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进化。 时至今日,人类已经超越了地球之上的其他生物,高居生物链的顶端,挥舞着科技的武器呼风唤雨。 曾经盘旋在人类上空挥之不去的饥荒、瘟疫和战争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已经从“不可理解、无法控制的自然力量”转化为“可应对的挑战”。

对于人类死亡的原因,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体运行出了点技术问题 ,比如心脏不跳、大动脉被脂肪赌注、癌细胞在肝脏里扩散等等。这一些都是技术问题。而只要是技术问题,就会有技术上的解决方案。虽然暂时找不到,但总有一天能够找到技术性的解决方案。因此, 长生不死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如果有人对此表示怀疑,那么其表现很可能就像尼安德特人不懂得纳斯达克指数一样。

对于幸福快乐,尤瓦尔•赫拉利则认为这只是我们生化系统的营销伎俩。 只要是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行为,生化系统就会用愉悦的感觉来回应。如果我们掌握了生化系统,那就掌握了确保长久心满意足的方法。虽然这将改变生命最基本的模式,但也绝非不可能,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等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

如果人类战胜了死亡,那么人类就将走向神的地位。 长生不老的躯体、呼风唤雨的技术,身处极乐世界没有痛苦,能够随心所欲地打造各种系统,这已经 与神祗无二。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到目前为止,要增加人的力量,主要还是依靠改进外部工具。但是在未来,则可能会着重于改进人的身心,或直接将人与工具结合起来。

主要有三条路径: 生物工程、半机械人工程、非有机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指人类在现有的有机身体结构下充分挖掘潜能;半机械人工程是指结合各种非有机设备,保留有机大脑作为核心;非有机生物工程是指智能软件代替神经网络,无机生命代替有机生命。我们并不知道眼前的路会将人类引向何方,也不知道未来的“人神”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知道,生物工程和半机械人工程都有着人类的重要要素存在,比如心灵、意志等等。但是,无机生命的产生却是颠覆性的。 一旦科技让我们能够重新打造人类的心灵,那么智人将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历史便宣告终结。

为了印证这一课题,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对这种可能性进行了推演。人类的特殊之处在于灵魂和心灵以及存在的意义。但是解剖学找遍了人体器官各个角落,也 没有找到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所谓“灵魂”;心灵存在于神经网络之中,而并非虚无缥缈的东西;所谓的自由选择,不过是基因密码的选择罢了。

而 所谓的意义、宗教、主义等等,只不过是人类自己编织出来的便于统治世界的工具,其中的法律、约束力、实体和地点都只存在于智人的共同想象之中。 当我们回头再看的时候,就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境。就像我们现在难以想象为了进入天堂而参加十字军一样,我们的后人对我们现在的信念同样感到难以理解。

由此可见,我们人类也并非无可替代的,包括智人在内的每种动物都是进化而成的算法集合。所有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算法来解决,算法的作用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只要运算准确,碳基或者硅基没有差别。按照这种推理,所有的生物都是算法,而生命则是在进行数据处理。在庞大数据的支撑下,无意识但具备高智能的算法,则可能很快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只要有了更好的算法和数据,人类这种生物算法就会被淘汰。届时, 未来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由此看来,一味的追求长生不死、幸福快乐以及化身为神,势必走向人类的毁灭。

当然,尤瓦尔•赫拉利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打击人类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他指出: 历史知识会改变我们未来的行为,研究历史是为了从旧的意义中解放;预测并不是为了预言,预测经过讨论能够改变未来。 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看到并掌握目前及未来的趋势,看到可能性,转变不可能。这才是预测未来的意义所在。

因为假如没有今天,明天就一定不会有昨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48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2
下一篇2024-02-12

随机推荐

  • 姐妹们,婷美抗皱眼部套盒好用吗?

    用完妮维雅男士洁面泥,感觉脸特别凉,凉到刺痛,但一会儿就好了。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你对某些成分过敏导致的。虽然我不能确定你是否真的过敏,但你描述的症状和体验与过敏反应相似。妮维雅男士洁面泥是一款受到非常多消费者喜欢和好评的产品,但并不代表每个

    2024-04-15
    63900
  • 12岁女孩能使用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或丝润爽肤水吗?

    12岁女孩能使用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或丝润爽肤水吗?这是许多家长和女孩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妮维雅的丝柔美白爽肤水和丝润爽肤水都是针对成年人的产品。这些产品中可能含有一些成分,如酒精或其他化学物质,对于12岁的女孩来说可能会过于刺激。

    2024-04-15
    551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在于质地不同、使用方法不同、适合人群不同。1、质地不同精华露是高浓缩后的护肤品,例如著名品牌SK神仙水就是这类型的产品,质地较为粘稠,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但对于油性肌肤,因为油脂分泌旺盛的缘故,不太适合多种精华类的护肤品

    2024-04-15
    54100
  • 精华液和精华乳的区别

    精华液和精华乳是护肤品中的两种常见产品,它们都具有提供肌肤营养和滋润的功效,但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区别的。精华液和精华乳在质地上有所不同。精华液通常是比较清爽的质地,它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能够快速渗透到肌肤深层,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2024-04-15
    47300
  • 欧美化妆品深受女孩子喜欢,网上店铺真真假假,有哪些正品店铺推荐?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国内MM们所选购化妆品品牌情况基本为:欧美系化妆品35、日韩系15、国产化妆品15。由此可见大部分MM都在使用欧美系的化妆品,确实欧美系的东西貌似理受国人喜欢。鉴于此,帅气萌猪将以前的老博客的推荐日

    2024-04-15
    35500
  • 怎样可以用打火机之类的去除刺青

    一般打火机是不能去除纹身的,现在去纹身常见的有激光洗纹身法,不过激光洗纹身会比较疼,而且需要很多次才能洗干净现在有一种比较方便的去纹身方式,就是护肤结合,贝黛琪精华露涂抹方式抹在纹身处,这种方式比较方便,没有疼动感,在家都可以自己去除的。激

    2024-04-15
    37600
  • 面膜代加工厂家

    1、济南博利医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营产品:面膜,面膜加工,壳聚糖面膜代加工,械字号面膜加工,玻尿酸原液,霜膏,乳液等。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明湖路2号东湖大厦东座702室。成立时间:1998-07-15。2、广州寿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产品:膏

    2024-04-15
    47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