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王成名成。韩国王室。秦末被拥立为王。项羽后封韩王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那么韩王成简介,韩王成死后韩国怎么样了下面就由历史网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秦朝末年,六国贵族纷纷反秦。前208年,韩人立韩国王室后裔韩成为韩王。前206年,项羽封韩成为韩王,都阳翟(今河南禹县)。因张良降汉,导致项羽受到威胁。项羽就因为韩成无大功,而张良又为刘邦谋臣,便杀了韩王成。项羽改封郑昌为韩王。前205年,汉军来攻,郑昌投降,韩国灭亡。
前205年,刘邦封韩襄王之孙韩信为韩王。但无实土,至汉五年春,才获封于颍川一带,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汉高祖六年春,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或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北方胡人为名,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太原市)为都。韩王信上书请求把都城改至马邑山西朔州市),得到刘邦批准。后来匈奴攻马邑,朝廷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刘邦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进军太原。前201年冬,刘邦亲自带兵击败韩王信,韩王信逃到匈奴那里。刘邦废除了封国。
韩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韩太子也生下一个儿子韩婴简介,取名为婴。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年),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投归汉朝。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它将领。爵位儿子传到孙子,他的孙子没有儿子,侯爵被取消。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韩颓当孽孙韩嫣,少年是皇帝的玩伴,太子时得宠,后因出入永巷不忌,以奸闻于太后,被王太后赐死。他的弟弟韩说,韩颓当庶孙因作战有功封侯韩婴简介,并多次受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儿子继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额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
司马迁:“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遭汉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称孤。内见疑彊大,外倚蛮貊以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奴,岂不哀哉!
韩王安最后于公元前226年被秦王嬴政下令处死。进入战国时期之后,原本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在经历长时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相互吞并之后其数量开始大幅度减少。而剩下的诸侯国之中有七个诸侯国因为实力强于他国,是以被合称为“战国七雄”,而韩国便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韩国的强盛期十分短暂,待发展至战国后期的时候这个诸侯国已经变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一个国家。而韩王安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
韩王安即位的时间是公元前239年,而就在他即位的第二年秦王嬴政开始正式亲政。说起这位秦王,他在亲政之后便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统一大业上。而地处秦国东边的韩国因为实力最弱,所以成了最先被秦国灭亡的一个诸侯国。在公元前231年的时候,韩王安便曾因战败而不得不将南阳地割让给秦国。而后在第二年的时候,韩国再一次遭到秦军的进攻且再次遭逢战败。
当时秦军在包围韩国都城新郑时曾喊话说:“韩王若降,可保新郑人人全生!韩王不降,秦军立马攻城!”因为韩国大势已去,所以韩王安在听了这一喊话之后主动向秦国投了降。投降之后,韩王安就此沦为了秦国的俘虏并被软禁于陈县。与此同时,韩国也自此走向灭亡,转而成为秦国的颍川郡。
而后在公元前226年的时候,一些韩国旧贵族因不甘就此臣服于秦国而发动了一场叛乱,结果很快便遭到秦国的平定。发生这件事情之后,秦王嬴政意识到只要韩王安还活着,韩国旧人恐怕会一直心存复国希望。如此一来,恐会再生祸患。基于这样的考量,秦王嬴政决定将韩王安给处死。于是本就遭到软禁的韩王安终是于公元前226年被处死。
汉朝之前,有两个韩国,一个是春秋的,被晋国所灭,一个是战国时,由晋分裂成的韩国,后被秦国所灭,后来,秦朝末期,韩国后裔驹复国,被灭,后来韩王信(他也是韩国后裔)归顺刘邦,被封为韩王,汉朝统一后,不久,韩王信依靠匈奴,叛乱,在与汉军作战时被杀。
韩王信(?—前196年,名韩信,为免与同时期另一名将韩信混淆,故称韩王信),秦末汉初将领,西汉初年被刘邦封为韩王,后来投降匈奴,前196年与汉军作战时被杀。
韩王信是战国时韩襄王之孙。秦朝末年,沛公刘邦在河南作战时,韩王信加入沛公军中成为韩将,跟随沛公进入关中。秦亡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韩王信跟随他进入汉中。后来刘邦出兵打败三秦并占领关中,承诺将来会封韩王信为韩王,先拜他为韩太尉,派他带兵攻取韩地。 汉二年,韩王信攻取了韩十余城,当汉王来到河南后,韩王信猛攻西楚霸王项羽所立的韩王郑昌,迫使郑昌投降,汉王便立韩王信为韩王。汉三年时,韩王信在荥阳失守时向楚投降,不久成功逃回汉营,汉又立他为韩王,韩王信跟随汉军击败项羽,平定天下。汉五年春,韩王信获封国于颍川一带,定都阳翟。 汉高祖六年春,刘邦认为韩王信封地乃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担心韩王信日后或会构成威胁,便以防御北方胡人为名,把韩王信封地迁至太原郡,以晋阳为都。韩王信上书请求把都城改至马邑,得到刘邦批准。后来匈奴攻马邑,朝廷怀疑韩王信暗通匈奴,刘邦更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担心会被诛,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以马邑之地请降,进军太原。 高祖七年冬,刘邦亲自带兵击败韩王信,信逃到匈奴那里。刘邦追击时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刘邦在脱险后便退兵了,此后韩王信有时率匈奴军侵扰边境。高祖十年,韩王信派人游说驻守代地的陈豨起兵反汉。高祖十一年,韩王信又与匈奴侵汉,占领参合,汉将柴武致书韩王信,劝他归降,韩王信婉拒,两军随即接战,韩王信战死。
子孙
韩王信逃入匈奴后,在颓当城生下一子,因此取韩颓当。同时,他的太子也有了一个儿子,取名韩婴。汉孝文帝时,韩颓当与韩婴率其所部降汉,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 襄城侯韩婴传国至孙,其孙因不敬被夺取侯爵。弓高侯韩颓当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功冠诸将。其爵位传至其孙时,因为他的孙子没有后代,因此失去爵位。不过韩颓当有两个庶孙非常有名:韩嫣和韩说。 韩嫣:弓高侯韩颓当之孙,汉初韩王韩信的曾孙。韩嫣是汉武帝时的宠臣,当汉武帝为胶东王,他就与汉武帝共同学习。汉武帝即位后,仍然与他经常“同卧起”,而他也恃宠自骄,不把大臣甚至诸侯王放在眼里。最后由于得罪江都王,被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所杀。史书说韩嫣“善骑射,聪慧”。可见他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花花公子。 韩说:韩嫣之弟,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他进入官场与其兄韩嫣一样,也是汉武帝的佞臣之一。韩说从军击匈奴,因军功被封为龙额侯,但不久因酹金失去爵位。东越国反叛,韩说被任命为横海将军,灭掉了东越。汉武帝太初年间,任游击将军,屯五原外列城。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中,他掘蛊太子宫中,被太子刘据所杀。死后,其子韩兴嗣爵,但韩兴也死于巫蛊之乱。巫蛊之乱平息后,汉武帝下令“游击将军死事,无论坐者。”,封韩兴之弟韩增绪封为龙额侯。 韩增少时为郎,后为诸曹、侍中、光禄大夫,汉昭帝时官至前将军。汉昭帝本始二年,五将军征匈奴,韩增率所部3万人出征,其他人都没有收获,只有他斩百余人回师。汉宣帝神爵元年,大司大将军张安世(汉武帝时酷吏张汤的次子)去逝,韩增继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总的来说,韩增为人比较平庸,个人能力比他的父亲和伯父可谓是远远不如。史书说他“宽和自守,以温颜逊辞承上接下,无所失意,保身固宠,不能有所建明”。韩增死后谥为安侯,其子韩宝嗣爵。韩宝没有儿子,韩家失去爵位。成帝时,封韩增的兄长之子韩岑为龙额侯,以续韩增之嗣。韩岑死,其子韩持弓嗣爵。 韩王信世系如下: 韩襄王(战国时韩国国君)→公子虮虱→韩信(韩王,汉初异姓王之一)→韩太子 →韩婴(襄城侯)→O→O(坐不敬免爵) 韩颓当(弓高侯)→O →O(无子,国除) O →韩嫣 韩说→韩兴 →韩岑→韩持弓 韩增 →韩宝
一、春秋诸侯国
公元前11世纪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周成王的弟弟。疆域在今山西河津东北,一说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周、春秋时期被晋国所灭。
[编辑本段]二、战国诸侯国
简史
国姓:姬姓韩氏 爵位:侯爵,前315年称王 国都: 1 阳翟 (河南禹州) 2 新郑 (河南新郑) 始封此国者:周威烈王 兴亡年代:前403年 至 前230年 灭亡原因:被秦国所灭 史书记载:史记(卷45:韩世家) 韩是古国名,东周战国七雄之一,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中国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唐,号唐叔,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因在晋水,后改成晋,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韩国是战国七雄之一,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三国与秦、楚、燕、齐合称战国七雄。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省郑州)。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诸侯国,于前230年灭亡。 韩国最著名的人物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是韩国贵族,其思想却为秦国所用。
世系列表
次序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数 备注
1 韩武子 韩万
曲沃桓叔的庶子,被封于韩
2 韩赇伯 ?
3 韩定伯 韩简
4 ? 韩舆
5 韩献子 韩厥
6 韩宣子 韩起 ?—前514年
7 韩贞子 韩须 前514年—?
8 韩简子 韩不信
9 韩庄子 韩庚
10 韩康子 ? ?—前425年
前453年,与赵、魏灭智伯瑶,三分智地
11 韩武子 韩启章 前424年—前409年 16
12 韩景侯 韩虔 前408年—前400年 9 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侯
13 韩烈侯 韩取 前399年—前387年 13 又作韩武侯
14 韩文侯 韩猷 前386年—前377年 10
15 韩哀侯 韩屯蒙 前376年—前374年 3
16 韩共侯 韩若山 前374年—前363年 12 又作韩懿侯、韩庄侯
17 韩厘侯 韩武 前362年—前333年 30 又作韩昭侯、韩昭僖侯、韩昭厘侯
18 韩威侯 韩康 前332年—前312年 21 前323年称王,又作韩宣王、韩宣惠王
19 韩襄王 韩仓 前311年—前296年 16 又作韩襄哀王、韩悼襄王
20 韩厘王 韩咎 前295年—前273年 23
21 韩桓惠王 韩然 前272年—前239年 34 又作韩惠王
22 (韩废王) 韩安 前238年—前230年 9 前230年,秦灭韩
历史沿革
起源 韩国起源于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大夫赵襄子、魏献子和韩宣子于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杀智伯,然后再将晋的领地瓜分,成为三个诸侯国。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合称为三晋。 强盛 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幸而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为各国所畏惧。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国的弩能射800米之外,“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除此以外,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皆“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当敌则斩坚甲铁幕”。前375年,韩便曾以其厉兵灭了中原传统古国郑国。而韩国国势最强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 衰微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在七国之中最小,屡遭列强欺凌。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验到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前230年,韩国军队在屡战屡败下,成为第一个被秦所灭的战国七雄之一。
大事记
前403年:周命晋大夫韩虔、魏斯、赵籍为诸侯。 前400年:韩联同魏赵伐楚,至桑丘。郑围韩阳翟。 前394年:韩救鲁于齐。 前391年:秦伐韩宜阳,取六邑。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前380年:齐伐燕,取桑丘。韩联同魏、赵伐齐,至桑丘。 前378年:韩联同魏、赵伐齐,至灵丘。 前376年:韩联同魏、赵三家废晋静公,分其地。 前375年:韩灭郑,徒都新郑。 前366年:秦败韩师、魏师于洛阳。 前362年:魏败韩师、赵师于浍。 前358年:秦败韩师于西山。 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廪丘。 前351年:韩昭侯以申不害为相。 前341年:韩被魏伐。齐救韩,马陵之战。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韩,拔宜阳。 前333年:合从。 前323年:韩、燕皆称王。 前318年:楚、赵、魏、韩、燕同伐秦,攻函谷关。秦人出兵逆之,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317年:秦败韩师于修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麿、申差于观泽。 前316年:侵秦,败北。 前314年:被秦败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前312年:秦、韩、魏南袭楚,至邓。 前308年-307年:秦将甘茂破韩国宜阳,斩首六万。 前306年:秦以武遂复归之韩。楚王与齐、韩合从。 前303年:秦复取韩武遂。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兵去。 前301年:秦会韩、魏、齐兵伐楚,败楚。 前296年: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 前293年:韩、魏伐秦。秦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韩,拔宛。 前290年:韩入武遂地二百里于秦。 前286年:秦败韩师于夏山。 前284年:乐毅领燕、秦、魏、韩、赵联合伐齐。 前275年:秦相国穰侯伐魏。韩暴鸢救魏,穰侯大破之,斩首四万。 前273年:魏赵联合伐韩华阳。秦救韩,杀魏赵兵十四万。秦王欲令韩、魏与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齐赵联合伐韩,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韩,拔九城,斩首五万。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韩,取南阳;攻太行道,绝之。 前262年:秦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韩献上党与赵。 前256年:秦伐韩,取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前254年:韩王入朝于秦。 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成为秦国的三川郡。 前246年:韩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 前244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从以伐秦,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取寿陵。至函谷,秦师出,五国之师皆败走。 前233年:韩王向秦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使韩非聘秦。 前231年:韩向秦献南阳地。 前230年:秦灭韩,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颖川郡。韩亡。 楚汉争霸时期,韩国曾复国,后被灭。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开始了合并了6个国家的战争。先后攻打了韩国、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500多年的战乱局面。唐诗盛说:“秦王扫荡六合,老虎看什么雄哉!”这样称赞。被秦国灭亡的六国君主的末路也各不相同。有被处死的,有被俘虏的,也有被流放的。
韩王韩安
他是战国七雄中韩国末代的国君,因为是末代的君主,后代的人没有给他起名字,只叫他韩王安。公元前239年,韩桓惠王去世,将位传给了公子安。当韩王安即位的时候,韩国的国力早就下降了。虽然对秦国被称为臣下,但是亡国的命运还没有改变。公元前230年,秦将内史攻陷韩国,将韩王安俘虏在咸阳。秦始皇原本不打算杀他,但后来在韩国的故乡发生了暴动。秦始皇为了永世绝后,已经处死了楼下的囚犯韩王安。韩国本来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国家太弱了,连君主都被处理了。
赵王赵迁
赵王在位时,赵国已日暮,面临着秦国的大举进攻。幸运的是,当时的名将李牧等人拼命抵抗,终于缓解了危险。《史记》记载秦人不能胜李牧。于是收买了赵王迁身边的宠臣郭开,让他诬告了李牧。昏迷赵王迁革除了李牧的军权,秘密杀害他。李牧死后,赵国没落,赵军溃败千里。公元前228年,秦国灭了赵,使赵王流进不动陵而死(不动陵原本是楚国的古土,秦昭王时代被白起占领)
魏王的谎言
公元前225年,秦国名将王渡河攻击魏国,包围了大梁城。当时三晋中的韩和赵被秦国消灭,只剩下魏国勉强支撑着。魏王拼命抵抗,却无法击退秦军。他走投无路投降了秦国。秦军俘虏了他之后,带他回了咸阳。那之后就失踪了。也有被秦始皇杀害的记录。魏文侯开国以来,到魏王休假为止的8代君主。
(战国初期形势图)
楚王熊启
纪元前223年,秦之名将王:2960把;统兵陷在寿春60万,俘虏楚王,负二次之。昌平君独立成为皇帝,是末代楚王熊启。王贼乘势继续南下,攻击楚国的残余。两人实力相差很大,楚王熊启一败涂地,终于自决了。
燕王姬喜
燕国末代君主,他的执政是愚昧的,并且没有远见。公元前228年,秦军灭了赵,秦军追着赵国的残余力,到达了燕国的边境。根据《史记》记载,秦军用弓箭射杀了赵国太子嘉和乳母而死亡。燕国人非常害怕。燕太子丹派的刺客暗杀秦王失败了。秦军为此将士兵临城。燕王喜为了安逸,杀死了太子丹,秦军一时撤退。公元222年,秦军在燕国东北的辽东俘虏燕王,燕国灭亡。
齐王田建
五国斩齐后的田齐国已成为弱国,直到齐王即位,国家更是沦落。公元前222年,秦军歼灭燕子后,从辽东南下,攻打齐国中部。此前齐军的主力都部署在西部边境,面对秦军的突然攻击,齐国国内陷入混乱。懦弱齐王于公元前221年献上首都临西城投降,齐国就此灭亡。齐国是六国中唯一不抵抗就被秦国消灭的国家。秦始皇瞧不起齐王建。于是他流进荒野,活活饿死了。
从古到今,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大多没有好下场,除了极少数能得到优待,大多数都是死路一条。例如,秦朝的亡国之君子婴被项羽所杀,晋朝的亡国之君恭帝司马德文被宋武帝所杀,北齐的亡国之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父子被周武帝所杀,等等。
亡国之君被杀死的原因不完全相同,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杜绝亡国之君东山再起的可能性。当年吴王夫差留下了越国亡国之君勾践的性命,最终勾践东山再起,反灭吴国,这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秦王政统治下的秦国顺利灭掉六国,对于六国的亡国之君,秦王政同样没有手软,全部都是死路一条。六国的亡国之君,有的活活饿死,有的被斩首示众。
韩国亡国之君是韩王安,姬姓韩氏名安,他继承韩国王位时,韩国国力已经相当衰弱,濒临灭亡边缘。公元前230年,韩王安在位第十年,秦军进攻韩国,一路势如破竹,同年攻占韩国都城新郑,生擒了韩王安,韩国灭亡。
本来秦王政打算善待韩王安,但是在公元前226年,韩国的王公贵族趁秦军攻打魏国时,在新郑起兵叛乱,企图光复韩国。秦王政派兵平定了叛乱,杀死了参与起兵叛乱的韩国王公贵族,并把韩王安斩首示众,目的是起震慑作用。
赵国亡国之君是赵王迁,嬴姓赵氏名迁。公元前229年,秦军进攻赵国,赵国依靠战神李牧阻挡了秦军,双方对峙了一年有余。公元前228年,赵王迁在位第八年,秦军统帅王翦利用反间计除掉李牧,赵军兵败如山倒。同年,秦军攻占赵国都城邯郸,生擒了赵王迁,灭掉赵国。随后,秦王政把赵王迁流放到深山,赵王迁很快就活活饿死。
魏国亡国之君是魏王假,姬姓魏氏名假。公元前225年,魏王假在位第三年,秦军水淹魏国都城大梁,随即攻占,生擒了魏王假,灭掉了魏国。因为秦王政担心再次出现类似韩国的叛乱,于是把魏王假斩首示众。
楚国亡国之君是楚王负刍,芈姓熊氏名负刍。公元前233年,楚王负刍在位第六年,秦军攻占楚国都城寿春,生擒了楚王负刍,灭掉了楚国。关于楚王负刍的结局,史书没有记载,推测也是被秦王政杀害。
燕国亡国之君是燕王喜,姬姓燕氏名喜。公元前222年,燕王喜在位第三十三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生擒了燕王喜,灭掉了燕国。因为此前发生了荆轲刺秦王事件,秦王政对燕国恨之入骨,所以下令把燕王喜五马分尸,是六国亡国之君当中死得最惨的一个。
齐国亡国之君是齐王建,妫姓田氏名建。公元前221年,齐王建在位第四十四年,秦军进攻齐国,齐王建见到五国已灭,早已是惊弓之鸟,基本没有任何抵抗就向秦军投降,秦军进入齐国都城临淄,齐国覆灭。秦王政对待齐王建,用了跟对待赵王迁一样的办法,就是流放到深山,齐王建很快就活生生饿死了。
以上就是六国亡国之君的结局,韩王安被斩首示众,赵王迁活活饿死,魏王假被斩首示众,楚王负刍被不知何种方式杀害,燕王喜被五马分尸,齐王建活活饿死。
秦始皇嬴政灭掉六国后,燕国燕王喜被俘虏,太子丹被燕王喜杀死;楚王负刍被俘虏;韩国的韩王韩安被俘虏;齐国齐王田建被俘虏;赵国的赵王和魏国的魏王投降,赵王赵迁投降之后被秦王送到了深山老林中生活,而魏王魏假投降之后下落不明。
田建是齐国的最后一个国王,这个人他是没有什么主见的。田建登基的时候,齐国大权都是在他母亲手里掌控着,齐王的母亲过世后,齐国的大权由他的舅舅后胜来掌控。后来后胜投靠了秦,秦国灭掉了其他诸侯国之后,齐王田建就向秦国投降了,但是秦国囚禁了他并把他活活饿死。
负刍是楚国的最后一个君王,他的王位时从他的哥哥楚哀王熊犹中抢来的,他上位的时候楚国已经在危在旦夕了,后来负刍被秦兵俘虏被秦王废为庶人。姬喜是燕国的最后一个君王,他资质平庸,但是他的儿子太子丹却在六国特别的有名,太子丹曾经指使荆轲去刺杀秦王,然而最后失败了。燕王知道太子丹命人去刺杀燕王之后就把太子丹给杀死了,并把太子丹的头级送去了秦国给嬴政,后来燕国被灭了之后,燕王喜被俘虏。
韩安是韩国的最后一个帝王,韩国也是在六国当中军事力量最小的一个,所以他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韩国被灭的时候,韩安被俘虏。之后韩国的士族发动了叛变要复国,但是被秦军给镇压了下来,为了消除隐患,秦王把韩王个杀了。赵国原本是非常强大的国家,最后也被灭了,赵王赵迁被俘虏,之后赵迁被送到深山中,日子过得十分的悲惨。魏国的魏王魏假,在秦军攻打的时候主动投降,魏王被俘虏。
秦始皇赢政奋六世之余烈,弱冠继承秦王位,励精图治,铲除了吕不韦和__集团开始亲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帮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目标,对外远交近攻,分围合击,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前221年统一华夏大地。统一战中,挡住秦国进入中原大路而又弱小的韩国首当其冲。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韩国俘虏韩王安,建置颍川郡,国家既灭,国君自然迁移,韩王安被迁到陈县软禁,四年后韩国发生叛乱,秦军平乱后把韩王安也处死。
韩国是三晋之一,秦秋时晋国六卿权重,公族力弱,智氏先兴骄傲自大遭到围攻,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在晋阳之战中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灭亡后轮到赵国,赵国是进入战国以来秦国最强劲的对手,你来我往互有胜负,秦国变法后势压三晋,在连场恶战和消耗后,前229年,赵王迁中反间计害死李牧,赵国已无良将抵抗秦军,王翦率军突破井陉口,攻陷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前222年秦军灭代,俘虏赵嘉。赵代王嘉兵败被俘后最终结果如何,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他的弟弟赵王迁投降后被流放到房陵深山中,可能也被流放同一地方。
魏国是战国前期强国,最先变法兴起,有百年霸业之誉,后期四面树敌,受到夹攻,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韩国灭亡后旧贵族发起叛乱,秦兵平乱后顺势攻魏,前225年,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城内死伤无数,魏王假投降。关于魏王假下落,史记等无载,而烈女传说,秦王杀死了魏王假。魏之后是楚国,楚乃蛮夷,从春秋到战国时代都是中原诸国大患,战国中后期几经内乱和秦国打击,渐渐衰败迁都寿春,秦王先遣李信为将攻楚失败,再遣老将王翦带六十万人马攻打,秦楚相持一年,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君熊负刍。秦王政亲往樊口接受俘虏,责负刍弑君之罪,废为庶人。
在赵国国都沦陷时,赵王迁的兄长赵嘉逃往代地自方为王,联结燕国抗秦,秦军大兵压境,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事败,秦王政大怒,前222年,命王翦发兵攻燕,燕王喜逃往辽东,被王贲所追俘。之后正史无载,传说被押回咸阳时饿死。最后灭亡的是齐国,齐国原是姜太公封地,三家分晋后田齐取代姜齐,宣王泯王时一度耀武天下,与秦国分称东帝西帝,乐毅率五国军队伐齐,齐国遭到极大挫败,从此灰心消极,闭门自守不问六国事。前221年,五国已亡,齐也无法独存,秦王命王贲率军伐齐,突袭国都,齐王建出城投降,被安置在共地,不供给他食物,活活饿死。
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的十年时间里,采取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的局面,一统天下。那么,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国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呢?
一、在六国中韩国最先灭亡,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内史腾率军攻韩,秦军势如破竹,兵临韩国都城新郑,韩王安出城投降。韩国灭亡后,韩王安被迁离韩国旧地,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韩国旧贵族在故都新郑发动叛乱,秦国出兵平定叛乱。叛乱平定之后,为了根除祸患,将软禁中的韩王安处死。
二、赵幽缪王自毁长城,自作自受。赵国的最后一位国君是赵幽缪王赵王迁,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攻打赵国。赵王迁派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国收买赵王迁的宠臣郭开,让他向赵王迁诋毁李牧、司马尚,说他们图谋反叛。赵王迁听信谗言,于是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可真的是自毁长城。公元前228年,秦军大败赵军,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遭俘后,被流放到房陵深山中,自生自灭,卒年不详。
三、魏王假是战国时期魏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5年三月,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在魏王假投降后成为秦国的俘虏,烈女传曰:秦杀假。但是史记并没有记载魏王假是否被秦王杀害。
四、楚王负刍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楚王负刍被俘,楚国灭亡。楚王负刍被俘后,其结局不见于史书,多半被秦王杀害。
五、燕王喜是战国时期燕国最后一任君主,公元前226年,秦王派王翦率军伐燕,同年十月破燕都蓟城,燕王徙辽东,燕王喜为了自己活命,竟然狠心地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太子丹献秦以求和。但事与愿违,公元前222年,王贲破辽东活捉燕王喜,燕国灭亡。
六、齐王建是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投降秦国,齐国灭亡。秦王政将齐王建安置在共地,不给他供给食物,齐王建最终活活饿死。
总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王败寇,作为亡国之君,他们的下场不是死,就是受尽屈辱,不得善终。谁也不怨,只能怨他们自己无能。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存法则。
公元前230年,秦国正式向山东六国发起战争,历经10年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天下。
1、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30前,秦始皇派内史司马腾攻灭韩国,韩王被秦军处死。
2、公元前228年灭赵。王翦率军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消亡。赵王下场最惨,被秦军活活饿死。
3、公元前225年灭魏。大将王贲率领10万大军水淹大梁城,大梁城墙活活被泡塌,大梁随之沦亡,秦军俘虏魏王假,魏王率众屈服,秦军也不含糊,屈服者照杀不误,管你是不是魏王。
4、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4年,秦国派大军60万攻击楚国,王翦重创楚军,并干掉楚军长城——项燕。公元前223年,秦军俘虏楚王,后被嬴政废为庶人。
5、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6年,秦兵攻取燕地,燕王喜迁到辽东的持续反抗,公元前222年,燕王喜被秦军俘虏,燕亡,燕王喜上吊自杀。
6、公元前221年灭齐。公元前221年,秦军打进临淄,齐国消亡,齐王建被俘虏,后被流放,死在流放之地,估计不是善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