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国,位于晋北与蒙古高原交汇处,立国之久远超周朝诸侯,战国初期便已称王,随后被赵国所灭,置代郡。从此,代郡开始进入赵国统治势力,因为特殊的地缘,逐步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如同一把锋利的宝剑,用得好便可以拓地四方,不好则会兵变内乱,所以让赵国又忌惮,又无法割舍。就这样,代郡陪着邯郸政权走完了数百年历程,直至最后被秦国兼并,成秦初三十七郡之一。
代国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根据现代地理划分,正好处于我国一条重要的分界线上,包括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和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分界线,更是自古我国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分界线。而代国在商朝便已建国,距今3000多年,虽然与现代气候有所差别,但与当时的中原诸侯有所差别应该是肯定的。
1、代国由商朝分封,与中原政权一脉相承
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汤建立夏朝后,开始分封同姓,其同族代子立国,这是有关代国最早的来源。公元前1046年前后,周武王灭商,也开始分封诸侯,仍然保留了代国诸侯的地位。历代代国君主仍然对周天子保持尊重,按照要求履行朝贡等职责,与其他中原诸侯保持交流,并未完全隔离,尤其是紧邻的燕、鲜虞、仇由等国。
2、代国被视为蛮夷,先于战国七雄称王
周朝时,中原诸侯遵守周朝礼制,一举一动都有礼可依,因此有种自然莫名的优越感,而四方边鄙之国无法受到礼乐教化,因此被贯以各种鄙视的称呼,西边称戎、南边称蛮、东边称夷、北边称戎氐,当时有骊戎、北戎、赤氐、白氐、长氐等部落存在,更靠北的代国则被成为代戎。
周朝在东迁之后势力日衰,春秋时已有个别诸侯自行称王,如吴国、越国和楚国,都是南方和东南的诸侯,而代国在战国初期势力增加,军力达到千乘之多,政治野心骤增,最终在其他中原诸侯之前率先称王,开了战国诸侯称王的先例。
代国
3、赵氏蓄谋灭掉代国
赵氏在还是晋国诸卿之一时,便谋划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智氏、韩氏、魏氏相抗衡,避免中行氏、范式灭亡的命运,也避免晋阳之围再次发生。当时的赵氏家主赵简子将目光看向了北方的代国,知道代王喜好美色、贪图财物,于是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代王,送给代国诸多礼物。因为时间还不成熟,只能留给后人去实现。
公元前475年,赵简子去世,赵襄子继承了赵简子的位置,也继承了他拿下代国的遗愿。同年,赵襄子前往夏屋山宴请代王,也就是他的姐夫,在双方酒酣畅饮时,按照预先计划,赵氏送餐的厨子用铜勺击杀代王,伏兵杀死跟随的宾客,赵军则迅速出击攻占代国,将其领土全部并入,但赵襄子的姐姐却在大哭一番后用发笄自杀。这样,赵国不仅迅速拓展了地盘,还占据了良好的养马之地,掌握了代国大批英勇善战的骑兵,为后续继续开疆拓土乃至胡服骑射提供了基础。
1、代郡骑兵启发和支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公元前403年,赵氏正式被周天子封为诸侯,标志着正式立国。但在近百年时间里,赵国都受到周边强国的压制,南有魏韩,西有秦,东有中山、齐,北有三胡“东胡、楼烦、林胡”,陷入四面为敌的局面。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在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下即位,随后审时度势,调整对外战略,南面与韩国联姻抗衡魏国,与宋国结盟抗衡齐国,重赂楼烦攻打燕国,以实力不足为由拒绝五国相王,并将进攻重点调整为中山国和三胡。
在对外作战中,赵武灵王发现代郡骑兵机动性快,对中原车兵有着极大的优势,于是说服宗族大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胡服骑射,即着装上放弃宽衣搏带,改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军事上放弃车兵及相应战术,推广单人骑兵及弓驽兵。
胡服骑射
变革初期,代郡是赵国唯一具备骑兵作战经验和大量生产战马的地区,赵武灵王一方面选派大量代郡兵士到内地教习原先的车兵学习骑术、战术,选用优秀兵士作为各级军官,而代郡的人见到待遇丰厚也纷纷南下就职;另一方面加大对代郡的生产支持,加快代郡经济发展,尤其是战马生产,为大规模普及骑兵提供直接支持。
2、代郡成为赵国对抗中山、三胡和燕国基地
在赵国所有邻国中,中山国的隐患最为致命,一是依托太行山脉,地势易守难攻,且将赵国国境南北隔断,严重影响赵国的国防安全;二是中山国为白氐之后,民风彪悍,战力很强,与赵国对峙不落下风;三是经常与齐国、魏国勾结,共同出兵攻打赵国,让赵国应接不暇。
因此,历代赵国君主无不把中山国作为重中之重,但都没有得逞,而代郡位居中山国之北,沿太行山南下可大大降低中山国的地理优势,因此赵国攻打中山国时会让代国一同出兵。如“ 二十年,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二十一年,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 最终,赵国凭借胡服骑射变革后的新部队、新战法,于公元前296年灭掉中山国,使赵国地盘拓展,国土环境好转,与代郡的联系更加密切。
“ 灭中山,迁其王於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中山国
三胡,是指赵国北部边境的游牧民族部落,从东到西分别是东胡、楼烦、林胡,因为生活方式特性,时常南下骚扰赵国边境,也让赵国不得不安排常备军防御,而且对方多骑兵,来去自如,传统车兵根本无法制止。最初赵襄子夺取代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都想通过地理和军事上来制衡三胡。
赵武灵王在取得对中山国的军事胜利后,数次乘势北上攻略胡地,如“ 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 ”“ 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赵惠文王) 二年,主父(赵武灵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於西河而致其兵。”
后来,东胡叛乱,驱使代郡人一起,赵惠文迅速出兵平定,确保对代郡的绝对控制,避免事态扩大, “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
长平之战后,赵国失去大量成年男丁和士兵,国力大损,燕王主动与赵国建立盟约,从赵国回去的燕相栗腹提出赵国势力很弱,可以趁机攻打,于是燕国派兵攻打赵国鄗、代两地。赵国对燕国这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的举动非常愤怒,于是派廉颇为将,出兵反击燕军,在鄗击杀栗腹,在代地俘虏卿秦、乐乘,当时代郡派部队跟随廉颇一同作战。
廉颇不仅把燕军打败,还一路攻打到燕国都城,几乎要把燕国灭掉,使燕国不得不割地求和。这大大补充了赵国在长平和邯郸之战中失去的人口,帮助赵国加快恢复的速度,而这次对燕作战的胜利,一方面是廉颇优秀的指挥,一方面要靠代郡本地的武装支持。
随后,赵国和燕国交换土地,燕国把葛城、武阳和平舒给赵国,赵国把另外三城给燕国,其中平舒是代郡的重要城池,说明赵国还是很重视代郡的完整,及对燕国的防范。
3、代郡在赵国后期提供巨大武装支持
赵国经过长平、邯郸两战,南部各地的战争潜力几乎被损耗一空,而当时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大幅度削减代郡、雁门等北郡的防御力量。随后,边军统帅李牧以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步兵五万人、弓兵十万人,一战斩杀匈奴十余万人,乘机又灭掉襜褴,打败东胡,收降林胡,使匈奴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大大缓解了北方边境的防御压力,也使得这些强悍的边军将士可以南下支援赵国。
赵悼襄王即位后,因处理不当,导致廉颇和乐乘出逃,只得调李牧入朝,一跃成为朝廷重臣,这不仅是因为他战功卓著,更是因为他身后的边军势力。李牧随后率军四处出击,屡屡获胜,一改邯郸之战后赵国颓势,公元前243年,李牧攻占燕国武城、方遂;公元前233年,李牧在宜安大破秦军十余万,迫使秦将桓龁奔燕;前232年再次击败来犯的秦军,但随后赵王中了秦国离间之计,自毁长城将李牧杀死,次年赵国灭亡。
赵国晚期一度在李牧的成功攻守下有了中兴势头,这些都仰仗代郡、雁门等北郡兵士,既确保邯郸政权的稳定,又帮助赵国在燕国等开疆拓土,防守反击秦国入侵。
1、代郡戎胡势力占据赵国大半朝堂
赵国自开始便有与戎狄通婚的传统做法,如赵襄子的母亲是赵简子的翟国婢女,姐姐又嫁给代王;此后代国加入赵国后,赵国君主为了笼络当地大族,势必继续联姻或通婚,所以历代赵国君主有很大的代郡血统的,会对代郡相关势力给予扶持。
胡服骑射以后,赵国政权逐渐胡化,代郡作为最早进入赵国的戎氐地区,得到优先照顾,除了军事实力,经济和民力也不弱,几乎与赵国老都城晋阳、新都城邯郸并列。赵国国风也受到影响,刚烈、勇猛、顽强,使赵国能与巅峰时期的秦国屡屡硬抗。
李牧
此外,因为胡服骑射的影响,赵国文臣武将中有很大比例的戎狄人或是胡化人,在朝堂上与坚守中原道统的人并列一堂,而且随着建功立业,对朝局的影响不可小觑,例如支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相国肥义便是白氐人;另一方面北地边军将领在后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廉颇被封信平君,代郡的尉文是其封地,李牧被封武安君。
2、代郡数次成为赵国兵变诱因
因为代郡重要性,赵国历来有封宗室执掌代郡的安排,而代郡本身在地理、习俗、军事等方面具有较高独立性,很容易形成独立小王国势力,让赵国屡次因代郡发生内乱。
赵襄子因为父亲赵简子废嫡立庶,对其长兄、原太子伯鲁非常愧疚,因此没有把嗣位传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伯鲁一脉,伯鲁的儿子成君死得早,就立成君的儿子赵浣为太子。当时赵襄子的弟弟赵桓子正在代郡,于是出兵赶走赵浣而自立,可惜没有那命,一年后就死了。国人都认为立赵桓子不是赵襄子的本意,于是杀死赵桓子的儿子,重新把赵浣迎接回来即位。
赵武灵王最早迎娶韩国公主为王后,生下儿子赵章立为太子,因韩后死得早,赵武灵王又立宠妃吴娃为王后,生下儿子赵何。赵武灵王见赵何非常贤能,加上又宠爱他母亲,于是又改立赵何为太子,之后禅位给他,让相国肥义辅佐,自己称主父。赵武灵王为了弥补赵章,封他在代郡为安阳君,有次见身材高大的赵章向还很年幼的赵何行礼时,心中很是愧疚,于是想把代郡分出去立国,由赵章任代王,但被相国肥义劝阻。
赵章原本就不服赵何,见父亲有意培养自己,于是乘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在沙丘宫宴游时出兵攻打,结果被赵惠文王及另一位公子赵成击败,赵章跑进赵武灵王宫中,赵成部将李兑于是把行宫围起来,因为担心最后自己会被以谋反名义灭族,干脆直接围了三个月,在确定赵武灵王和赵章死后才解围。赵惠文王知道后才发丧,不过没有作太大株连,避免赵国陷入新的内乱。
赵武灵王
3、代郡成为赵国最后的抵抗基地
赵悼襄王在国家面临巨大挑战时,仍然废长立幼,废贤立愚,他纳妓女为妃,并废除与正妻所生长子赵嘉,而立品行不端的赵王迁为太子。公元前228年,秦国王翦攻破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随后,赵国宗室及大臣退往代郡,拥立原长子赵嘉为王,史称代国。赵嘉在代郡与燕国形成攻守联盟,继续率领军民抵抗秦国达六年之久,但因与秦国实力过于悬殊,直到前222年燕国被灭后,代国被秦将王贲灭掉。
代国
结语代郡开赵国胡风之先例,又引发胡服骑射,对赵国军事直接和间接帮助不可忽视,但因为实力过强,有国中之国的迹象,有屡屡酿成内乱,但在救亡图存之时,又成为赵国最后拖延的据点。可见代郡对赵国确实如一把双刃剑,是护主,还是伤主,要看主人怎么使用。
那么就给你来点民歌的论文资料吧
民歌地方色彩辩析
一、何谓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的地方色彩,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在音乐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已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课题。
所谓色彩,乃借用绘画术语,以通感之法,表达对音乐美感特点的整体体验。民歌地方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地方色彩”。
地方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差异。
民歌色彩的形成由来已古,早在先秦汉魏时期中国民歌就有南音北音东音西音之别,以后更有楚声粤曲吴歌秦音之异。这种现象至今犹存,很象中国的方言文化,各地民歌也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方言”,以此展示出其地方色彩。
中国民歌地方色彩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稍稍懂得音乐的人都不难从听觉上模糊感受到各地民歌的色彩差异,但一般都只能停留于隔岸观花,雾中看月的状态。若欲作细致区分和准确辩认,并能说出一些依据和道理,达到理性的把握,即使身为专业研究的学者们也深感不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民歌色彩所由表现的具体形式表徵尚未作比较专门细致的探究,缺乏理性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本文拟围绕这个课题作些初步的理论分析,以期能对民歌的色彩特点既可意会,也可言传,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加深对民间音乐本质的理解。
民歌作为一种以乐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它的审美体验,首先经由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效应来具体把握。因而,若欲解开地方色彩的奥秘,势必先要条分缕析出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二、民歌色彩的形式表徵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的综合艺术,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歌词方面,主要涉及方言词汇、衬词和声韵调等要素的特点。以上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辩析民歌地方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方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辩析的基本方法。
1、山西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2、四川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我们完全有可能从词曲形式要素及其特点的细致分析中对之作出理性的分析和把握。
既论地方色彩,就离不开地理特点和地区范围这些参数。民歌地方色彩总是与特定地区范围相联系的,不同区域范围的民歌,其色彩表现的浓度有所不同,组成色彩的形式参数也有相应的复杂变化。以此而言,民歌色彩具体表现上具有多层性和多样性,需要因地而宜地作出具体分析,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参与中,也仍有一定规律可循。
三、民歌地方色彩的区域性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古话叫“乡音难改”,民谣有云:“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音”,“锣鼓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等说法。可见甚至在不同乡镇之间,其方言和民歌也有不同色彩,这固是很极端的例子,但也表明民歌色彩是与地区结合而体现的,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为了说明的方便,本文只拟从大范围方面作些理论分析和探讨。根据地理面积的不同,民歌色彩可相应划分为多个层次的色彩区来加以体认。一般规律是,区域面积越大,民歌的个性色彩越鲜明,差异也越彰显;反之,则个性色彩越模糊,差异越细微。故地区面积与色彩浓度成反比例关系。相应的,在辩析不同区域民歌色彩时,所运用的分析参数会有变化。基本原则是,色彩区面积与分析参数呈反比关系,即色彩区面积越大,民歌色彩越彰显,分析中所用的形式参素就越少,分析方法越粗略;反之,分析参数增多、细化。
比如,从宏观层次看中国南北民歌的色彩,就只须考虑音阶、结构、音调三因素特点即可清楚辩认。北歌多为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为较规范的上下句体,音调多用大、宽音韵(135、512)。而从中观层面看南北方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异,则由于都用同样的音阶、音调和结构,就需要添加更多更细的形式参数如旋法、润腔等来作更深一层次的划分,才能找出其间的色彩差异。如此等等。
下面结合民歌色彩区的具体实例来体认其具体的形式表现要素,提出一些初步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一) 南北中的色彩差异(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次看,中国民歌可划分为北方南方和中部三大色彩区域,各区色彩有很明显的差异,并具体体现于一些形式要素的综合作用上。
曲例3陕北信天游《三十里铺》是北音色彩的典型曲调,其形式特点为:对应性的三上一下四句体(二句体的变体),带FA偏音的六声音阶,宽宫声韵结构512,旋法多用五度跳进。歌词“我”的方言读音为E,曲情苍凉凄凉。
同样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信天游《红军哥哥回来了》一曲,其形态表徵与《三十里铺》雷同:上下句体,带FA、SI两个偏音的七声音阶,宽商声韵623,多跳进,旋法多用七度大跳。方言词汇有“鸡娃子,狗娃子”等;“了、来、咬”等字具有方言声韵的发音特点,如“咬”字读为“NIO”,“来”为“LE”。曲情开阔慷慨。等等。
再随手拈来一些南音民歌作品,其风格韵味和形式表徵就截然不同了。如江南小调《无锡景》为典型的南音色彩。其形式要素特点为:五声音阶,窄徵声韵561、653和小声韵123的综合运用。级进为主的旋法,连续发展、渐层下移的四句体结构,旋律修饰细腻华丽,曲风柔宛妩媚。
同样是江南小调的《码头调》,其色彩美感及形态特点略同上曲,兹不赘述。
到了南北中介地带的荆楚湖北,民歌色彩又另有一番意趣。湖北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地带,其文化和音乐均有不南不北,亦南亦北的中性色调,由此形成其独特的个性。千里江汉平原潜江县的打麦歌《崔冬崔》,即是典型的中音色彩曲例,全曲以大宫声韵135三音腔及其各种转位、换序形态行腔,曲风明朗活泼,刚柔兼容。湖北宜昌山歌〈上茶山〉,亦具中音色彩,旋律音调与上曲大同小异,更添一股清新的山野风韵。
(二) 南方不同省区的色彩差异(中观层面)
中国南北民歌色彩的差异是明显的,那么,南方内部或北方内部各省区间的民歌,还有无色彩差异呢?当然也有,作为民歌色彩的亚层次体现,各地民歌色彩差异虽稍趋淡弱一些,但其间仍有理脉清晰可辩。现以四川云南两省为例作一简析。
两省地理紧邻,音乐文化共性颇多,民歌都具南音的最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以羽小声韵613为核心音调,四句体的典型结构等等。但两省民歌因具体旋法的偏爱不同,又形成了色彩差异。四川民歌多用曲折跳进式旋法,故带有几分泼辣情调,如流行全国的四川宜宾农村小调《绣荷包》,采用小羽声韵的换序曲折旋法631,乐汇多随方言语调走势成腔,如“缎子”等。方言衬词“衣儿牙儿哟、猪儿嘎、金刚梭罗妹”的大量运用,更加强了四川的地方色彩。而云南民歌则偏爱下行音阶式级进旋法,更显旖旎柔宛的风采。再加上其它音乐形式和歌词方言的特点,其色彩差异仍清晰可辩。如《放马山歌》,采用典型的羽小声韵下行音阶式旋法,3216,其在乐句尾固定地不断出现,给人强烈的印象。
(三) 省区内部的色彩差异(微观层面)。
民歌地方色彩不仅体现于中国南北的不同省区,即使在同一省区内,也会因地理、方言声调及传统审美习惯的不同,而有微妙的色彩差异。兹以湖北省为例分析说明之。如果我们周游湖北各地,聆听当地的音乐,就可感到其色彩丰富,或具南方韵味,或带北方风味,或有西南巴蜀色彩,或染下江东吴音韵,境物变迁,音乐亦异其趣。真是五光十色,绚丽缤纷。据湖北民歌专家杨匡民教授研究,湖北民歌可划分为五个色彩区:
1.鄂东南色彩区今咸宁地区,以窄声韵音调[SOL LA DO]、[LA DO RE]分布最多,旋法常作小六度、纯四度的跳进。2.[鄂东北]:今黄岗与孝感两地区,多为低丘陵,有江南风景之致。受江南文化影响较多,音乐风格偏于婉转优美。音调以“宽徵”声韵的[SOL LA RE]为主。其与鄂东南只有一江之隔,但民歌的音调与旋法,却有明显的区别色彩。3.鄂中南:今荆州地区,号称千里江汉平原,富饶的鱼米之乡。地理上北近襄阳,南近洞庭湖。音调以“大宫声韵”为主。声腔华丽优美。4.鄂西南今宜昌与恩施两地区。全区山峦重叠,峡谷纵横,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语言很统一,属西南官话区,与川东方言无异。音调“窄羽”声韵[LA DO RE]的旋律为典型样式。5.鄂西北今襄阳和郧阳两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线略偏南,自然风貌兼有南北景色,当地人的生活与风习也兼有南北特点,音乐风格在兼容并包基础上略偏重于中原北方的风味,古人称当地人“多秦音、好楚歌”。民歌旋法强调四度跳进,曲风较活泼开朗,有北音风味。 湖北五个地区都流行一首《十绣荷包》小调,各地的唱词都一样,但因地方文化不同的影响,旋律形态如调式,旋法音调等都相应形成了不同样式
,体现了五区的地方色彩,真是五音杂处,色彩缤纷。
民歌地方色彩是很复杂的音乐现象和论域,更深入的研究将涉及到音乐和文化的多方面因素,本文的初步探讨,若能加深人们对民歌特质的理解,引发更精之研究,则幸甚。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