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平之战,曾流行过一个观点:韩国上党太守冯亭包藏祸心,企图祸水东引,赵国平原君目光短浅,利令智昏主张接受上党郡,才有赵国惨败从此一蹶不振。
但事实上,受未必不利,不受未必有利。
一,长平之战背景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
此时正值秦大举东略之季,秦国在范雎远交近功这一战略方针的推动下,首要防止各国合纵,突破三晋封锁。
对于三晋,由于国力和地理位置的不同 ,秦一直是伐韩拉魏弱赵。
与赵国相反,韩国国力在“三晋”中最弱,而且离秦国最近,是被各国兼并的目标。
而魏国有霸主根基,但自魏惠王中期“东折于齐,南侮于楚,西丧西河七百里”后,早已江河日下,兼之魏处天下四战之地于,麻烦够多,秦国不打他反而给予好处拉拢魏国。
在魏国国君眼里,与秦亲善,当时理所当然的事情。
二,强秦的战略意图战争从属于政治, 秦伐韩的意图,在秦相范雎的论述中已经阐述得很清楚。在范雎看来,秦国要取天下,韩国就是眼前的心病,必须要牢牢拉拢。
当秦昭王担心韩国"不听话"时,范雎更是一语中的:
"您进兵去攻荥阳,那么韩国由巩县通成皋的道路被堵住;在北面切断太行山要道,那么上党的军队就不能南下。
大王一旦发兵进攻荥阳,那么韩国就会被分割成三块孤立的地区。韩国眼见必将灭亡,怎么能不听从呢?"
所以,上党的得失,关乎着韩国的存亡,更关乎着魏赵两国的战略安全。
范雎的谋划中,充分体现了远交近攻的策略:
先韩后魏再赵,蚕食桑叶一样,彻底剪除赵国的屏障而弱赵,秦国进攻荥阳,胁迫上党,将韩国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本就是釜底抽薪,三晋唇寒齿亡,其他两国若是有远见卓识,不可能不有所行动。
所以, 韩国被拦腰斩成三段,上党与韩国都城新郑之间交通被完全中断,已经再不可能受到韩国的庇护,那么冯亭思考和谋划上党郡的归属,是合情合理的。
冯亭选择了献地入赵:
第一,有强大的民意支持,在秦毋独攻其地而失去人民的策略下,顺秦凶多吉少,上党百姓皆不愿顺秦;
第二,赵国自胡服骑射改革后,国力尤其是军力大增,已经成为仅次于秦的二号军事强国,且秦上次进攻赵国,兵败阏与,能让大家看到信心;
第三,赵若接受上党,韩赵就结成战略同盟,在韩国在无望之下准备事秦的背景下,能让韩国决策者看到希望,坚定与赵国合纵抗秦之心。
而且,冯亭这一策略也体现了他对韩国的衷心,若是两国合纵抗抗秦成功,还可以另做打算。
既然接收上党没有错,那么赵国又错在哪?
三,赵国的抉择赵国国内对于是否接受上党是有分歧的:
赵国接受上党,无异于从秦虎口夺食,跟秦国正面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但接受的好处又实在是大。
主张接受上党的平原君得的很清楚:"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秦灭六国之战的顺序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其灭掉六国的过程并不复杂,虽然有秦国实力强和地缘因素在内,但是从秦灭掉六国的顺序当中还是能看出一些为人处世之道,足可见秦国不仅军事经济实力强悍,在政治智慧上也是一流的,这其中的门道值得探究。
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当然根本原因是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大增强,综合国力一举超过其他六国,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
秦灭六国的战略有两个内容,一是乘六国混战之际,秦国“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秦王政采纳了尉缭破六国合纵的策略,“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从内部分化瓦解敌国。
二是继承历代远交近攻政策,确定了先弱后强,先近后远的具体战略步骤,李斯建议秦王政先攻韩赵,“赵举则韩亡,韩亡则荆魏不能独立,荆魏不能独立则是一举而坏韩、蠹魏、拔荆,东以弱齐燕”。
这一战略步骤可以概括为三步,即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然后各个击破,统一全国。在这种战略方针指导下,一场统一战争开始了。
秦灭韩之战—先易后难
韩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韩国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秦灭赵之战—趁虚而入
早在灭韩之前,秦国就趁赵国与燕国大战之机,分兵两路进攻赵国,一举夺下其九座城池。秦国在灭韩后稳定国内局势,适逢赵国遇到严重旱灾,国内缺粮,人心浮动,秦将王翦又利用反间计使赵王将能征善战的李牧撤职杀害,使得赵军军心涣散。公元前228年,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俘虏赵王。
秦灭魏之战—水火无情
魏国大梁城城大墙高,周围水网纵横交错,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阻挡敌人的攻势,刚柔相济的防御体系让每一支攻打过大梁的军队都头疼。可是“水火无情”,水火既会是你的恩人,也会是你的仇人,而且转变起来常常在一刹那间完成。
秦军对大梁周围的水网进行了改造工作,一时间黄河、鸿沟里的水径直向大梁扑来,滔天大水将大梁团团围住,在坚持数月城塌后魏王出城投降。
秦灭楚之战—疲敌制胜
楚国是战国七雄中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众多,实力雄厚。秦军趁楚国内讧之机分兵进攻楚国,因李信轻敌而败于项燕。之后老将王翦吸取教训,坚壁自守、避免决战、养精蓄锐、伺机出击,楚军求战不得,日久斗志松懈,王翦趁项燕撤退之际率军出击,一战大败楚军,趁势攻下楚国。
秦灭燕之战—枪打出头鸟
燕王眼看着秦国扫平三晋,惶惶不可终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孤注一掷派荆轲刺杀秦王。刺杀行动失败后,秦王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
秦灭齐之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齐国就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在秦军并灭赵、韩、燕、魏、楚战争时期,齐国一直置身度外,坐视各国灭亡。长期的和平环境,使得齐国不备兵革,不修战备,政治上达惊人的麻木程度。公元前221年,秦军由燕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进攻,直趋齐都临淄。齐则毫无作战准备,竟无应战之兵,齐王投降。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原阳,积垫了丰厚的文化,哺育了杰出人才,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改革开放以来,乘天时、地利的东风,又孕育了令人烁目的诸多优势。
中文名称:原阳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华中下辖地区:城关镇,原武镇,师寨镇,齐街镇政府驻地:城关镇电话区号:0373邮政区码:453500地理位置: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面积:133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著名景点:张良刺秦古遗址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
目录原阳县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电力优势
水资源优势
劳动力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原阳大米
行政区划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社会事业 展开 原阳县
区位优势
交通优势
电力优势
水资源优势
劳动力优势
生态优势
产业优势 原阳大米
行政区划
历史名人
历史沿革
经济发展
农业
工业 社会事业 展开
个人认为秦朝的灭亡是注定的,并不是扶苏不死就会改变的。即使扶苏选择攻打咸阳,他还会在历史上留一个造反的罪名,与其背上这样的罪名还不如一开始自尽,顶多世人说他一句‘懦夫’。扶苏的性格如何最了解他的莫过于秦始皇这个父亲,所以秦始皇才没有在生前立扶苏当继承人,因为他知道扶苏撑不起秦国。
扶苏,人称公子扶苏,有很大的政治远见和抱负,世人都说他是最像秦始皇的一个,可偏偏性格上没有秦始皇半分霸气。秦始皇有野心,扶苏的野心不够,作为秦始皇的第一个儿子,他自然希望这个儿子可以更加出色,所以在位期间多次提点他,希望扶苏可以长记性。可在扶苏的眼中秦始皇的‘提点’成了打击。
据说扶苏和秦始皇理念不合,曾多次反驳秦始皇,又在坑儒事件中帮助儒生说话。比起别人的不谅解,在秦始皇眼中扶苏这个儿子的反驳更加让他气愤。因为这件事秦始皇将扶苏发配到边关,交由蒙恬管理。看似是在惩戒,其实秦始皇只是想让扶苏开阔眼界,成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可这件事也为扶苏的死埋下了祸患,因为赵高等人篡改遗诏就是利用了一条扶苏在边关毫无建树,浪费兵力粮草为由让他自尽。可仔细一想边关大将换做其他人都不会用这个理由赐死,何况是亲儿子?但扶苏就是相信了,可见他还是不够优秀,即使他真的成了秦二世,也难以改变秦国的命运。
哪怕遭遇了天下震惊的长平重创,存在着“壮者皆死,其孤未壮”的现状,赵国也从未掉出过顽固抗秦的队伍,依旧是需要仔细对待的硬骨头,依旧可以顺手把周边的邻居揍哭。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长平后赵国基本和“完蛋”这个词是约等关系,是一眨眼就灭了的那种存在。但事实上,在之后的三十一年里,赵国始终属于抗秦主力,在后期两次合纵中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各类不同战役也仍旧常传胜绩,有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感觉。
其实,再深入些来说的话,作为赵粉,我并不觉得赵国有足够逆天的强势面(嗯,我估摸是个黑粉x)。
大家都知道,赵国在战国时期属于后起之秀,而我觉得它崛起的时间,相对来说有点太晚了……赵雍觉醒开挂那会,秦国的基本盘早就相对稳定了,发展节奏也很扎实,赵国虽是起来了,但要去赶超优势明显的秦国肯定是难度很高的事。
退一步说,赵雍把自己玩死的时间太巧了……那时他灭掉了中山国这个心腹大患,以之前从云中、九原绕道袭秦的打算来看,他下一步的计划完全有可能针对秦国。而在那个时间点上,匡章又恰好创造出了一项奇迹——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求和。如果说赵国有反超秦国的机会的话,我觉得这会可能性应该是最大的。然而,难得的局势摆在眼前,赵雍却硬生生把自己作死在了沙丘宫里…………………………
如果他能早两代出生,战国前中期的局面想必会更加热闹,更加瞬息万变;如果他能忍住不作,也许赵国整体实力会比之后的实际发展更为强大,甚至有可能给秦国捅个大刀子。只可惜,这一切的如果都是不存在的……
赵雍一死,赵国进取的步伐也就暂时停止了,主父的“遗产”保障了国际地位,保证赵国从此成为各国拉拢、朝拜、重视的对象,但纵向极限恐怕也就只有如此了。
等他儿子成年亲政,力促的首件大事就是合纵伐齐,也就是这一战决定了赵国独步山东的横向极限。
以我不算完善的记忆储备来说,赵国的纵向极限大概是前295(灭中山)-前283(秦国在这之后不断攻赵,看地图视频感觉缺失的地盘挺多,所以目前姑且这么算),横向极限则是前284(五国伐齐)-前260(长平之战)。
长平邯郸那会确有亡国之危,但等援军来了,围解了,喘息几年,也渐渐恢复了不少,虽然不可能像长平之前有强力优势了,可也依旧是山东强者,轻敌的代价……就让栗腹、剧辛以及败在李牧手下的秦军来讲讲吧23333
总之吧,赵国主要强在山东,原因还是一开始说的,时间太迟了,秦国的优势面越来越明显。在齐国垮了之后,赵国的国际定位大概就是“山东想揍谁揍谁,对上秦国容易吃亏,但注意点也不是不能反杀”这样的吧?以前见过有人吹赵国实力多逆天,还完爆秦国呢,我个带着粉丝滤镜的都看不下去…………→_→
不过乱吹的虽然尴尬,乱黑也同样让我很尴尬……前两年,我见到一个三国圈大v(疑似吧,我也不太确定那个级别算不算大v)在相关问题下说,赵国根本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强,“也就五国伐齐后短暂的和秦,魏,燕并称过,长平之后一夜回到解放前”,我就去评论区里提异议了,结果万万米想到…………我们扯了四五十条对话,他死活拿不出赵国只是“短暂和秦魏燕并称”的证据,单单跟我强调战役胜负、城邑得失不能作为判断强弱的依据,那我求你列点更有力的证据出来好吧?他又说自己列不出来更有力的证据,原因是相关史料早已失传,赵国只是占了史料流传较多的便宜才会显得比较强,真是把我搞得又气又累……
他后来还吐槽战国史料太少,都不太想讨论了,那真求你别来参与,而不是发一段空想的结论出来,在被别人索求证据时转脸卖乖。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此后,诸侯国开始产生诸侯霸主,其中被周王室赐为伯的有如下几位:
周惠王十年,赐齐桓公为伯
周襄王十七年,襄王乃赐晋文公珪鬯弓矢,为伯
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
周显王五年,贺秦献公,献公称伯
周显王二十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
献公父灵公,灵公卒后,献公未得立,而是由灵公的叔叔即位为简公。
简公卒,子惠公立。惠公卒,子出子立,而当时出子才一岁左右。
出子立两年,名字叫改的庶长(官名,职掌公室庶子之戒命与教育)立献公,并将出子和其母杀害后沉入深渊。
献公即位后,立即废止了用活人殉葬,将都城从雍迁到栎阳。献公二十一年,与晋(此时已经三家分晋,所以应该是赵或者魏)战于石门,斩首六万;二十三年,与魏、晋(赵)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周显王贺秦献公,献公称伯。
秦在之前国君更换比较频繁,而晋三分为赵、魏、韩后,实力都比较强大。但是从秦献公之后,秦国也开始成为了强国。
献公卒,子孝公立,此时孝公年二十一岁。孝公得益于献公开创的良好局面,与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燕悼公、韩哀侯、赵成侯并列为七雄。
但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诸侯视秦为夷狄之国。因此秦孝公发奋要重振穆公风采,励精图治、广纳贤良,于是卫鞅来到了秦国。卫鞅劝说孝公变法:对内奖励耕织,对外勉励征战将士,赏罚分明。变法初期,百姓有很多抱怨,但是三年后,大家逐渐适应了新法。
孝公十二年,兴建咸阳都城,随后迁都至咸阳。合并小乡镇为大县,每个县设一县令,共设四十一个县。废井田之界,任人开垦以广农事。
孝公十四年,开始制定赋税新法。十九年,周显王命孝公为伯。二十年,诸侯都来祝贺秦孝公,秦命公子少官率军与诸侯会盟,朝见周天子。
附:秦献公&秦孝公 之歌
献公明
止从死
体民情
镇边境
迁都城
开局面
列七雄
孝公英
继伟业
纳贤良
用商鞅
重耕织
赏罚明
并乡镇
开阡陌
成霸主
会诸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