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韩复榘被蒋介石封为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兼山东省政府主席,至“七·七事变”韩复梁在鲁七年,多次来济宁视察工作。现将其在济宁的轶闻趣事,辍选几则:
商民怒告官
韩复榘以一介武夫成为封疆大吏,掌握山东全省军政大权,可谓青云直上。在当时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亲信随从、至亲好友也随着他的高升而飞黄腾达。韩的马弁(随从警卫、侍从)李玉瓒被韩派来济宁县任警察局长。李走马上任后,本着“千里为官只为财”,应大捞一—把的信条,对商号、群众派夫派捐,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时济宁商民同业公会会长袁绍光带头,联合济宁知名人士、商民代表共13人签名,撰写呈文,历述李玉瓒在济宁的罪状,上告到济南韩复榘处,请求处理。不几日韩派他的政法处长到济宁,通知原、被告——齐去济南,说韩主席将亲自审理此案。原告整理好李玉瓒在济宁派夫派捐、贪污受贿的证据材料,并把他公开张贴的派捐布告拍成照片带上,一起去济南打官司。在省府大堂,韩亲自审案,省府大堂警卫森严,气氛紧张,韩复榘坐在大堂后面的太师椅上。文书递上状纸,韩看后说:“带袁绍先”,下面无回话,文书上去更正:“没有袁绍先,是袁绍光”。韩大为不悦:“不管什‘么袁绍光袁绍先的,将原告一齐带—亡来”。众人心中暗笑,堂堂省府主席竟把“光”字错读成“先”字。韩发问:“你们告李玉瓒,有什么凭据”大家把证据材料、照片等交上。韩看后陡然色变,大喊:“把李玉瓒带上来1”质问李:“这些材料是否属实”李看到人证物证俱在,实难抵赖,只得低头认罪。韩命
令:“拉下去枪毙!”军警错以为都拉下去,故一拥而上,两人架一人,将原告、被告等十数人拉了就走。这时韩方觉说得过于笼统,就指着李玉瓒说:“把他一人拉下去”。军警方撕掉李的胸章、警徽,将其拉了下去。这样原告等14人才得以无事放开。审理结束,大家感到这是一次死里逃生的告状,虽然胜诉,犹心有余悸。回到住处,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据事后闻知,韩虽然表面上做出“清官为民”、“大公无私”的样子,但李玉瓒终究是他的亲信,在李被拉下去之后,韩即暗中指使把李放走。
民女拦车告状
1933年韩复榘来济宁巡视,发现一青年女子拦车喊冤,状告其弟杀害其母。这位自称“韩青天”的大人物,责令县长林开泰立即调卷,他要亲自问案。
原来,被告叫程吉人,是南门外偏东莲亭附近的民众教育馆办事员。程家住在西门大街路南、济宁县政府对过。程父有一妻一妾,其妻生程寿人、程吉人兄弟二人,其妾生有一女即拦车告状人,是被告的同父异母姐。由于两房互相嫉妒,动辄恶语相加,终至矛盾激化,程吉人受其生母指使用磨快的菜刀连砍其庶母十三刀,将其活活杀死。因县长及山东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仅判处程有期徒刑,所以其姐不服而上告。
韩重审后,认为原判太轻,杀人理当偿命,遂命政警(俗称衙役)将程吉人五花大绑,枪决在土山城根,此事一时震动鲁西南。
逃亡济宁
抗日战争爆发后,当北路侵华日军进攻济南时,韩复柒却公开说:“我们有这些部队,到哪里都可以自立。带着民生银行,到哪里都有花的,也有吃的”。并认为:“只要有了枪有了钱到哪里都可以做土皇帝”。正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在日军进攻面前,韩复榘不是率兵积极抗日,而是保存实力,弃地逃跑。1937年12月22日,日军有1000多人从周林以北黄河渡口和济
阳河过了黄河。蒋介石得知韩复榘有撤退的迹象后,给韩复榘发了十万火急的电报,命令他不得放弃济南。但就在蒋介石发电报之时,韩复榘已经逃到了泰安。随即日军占领了济南。12月 28日,韩复榘得知济南失守和日军乘胜追往泰安的消息后,仍继续逃跑。蒋介石又发急电,要韩“死守泰安”,但韩已经逃到了济宁,龟藏在济宁潘家大楼。不仅如此,韩复榘还给从南京迁到武汉的国民党统帅部发了“南京已失,何守泰安”的电报。
这次事件以后,蒋介石与韩复榘的矛盾进一步公开化。1936年1月11日,蒋介石策划了一个诱捕韩复榘的骗局,就是所谓的河南开封“北方抗日将领会议”,将其骗至开封。会议以后,控制了韩复榘,将其直接押至汉口国民党“军法执行总监部”,并组织了审讯,判处死刑。 1月24日晚,在关押小楼的楼梯上,将其乱枪打死,时年48岁。显赫一时的军阀土皇帝韩复渠就此呜呼。尸体后来埋葬于豫南鸡公山。
群雄割据,指的是由一些拥有较高武装势力的豪杰人物通过一定手段获取地方政权,并以此同其他势力分庭抗礼的局面。
由于中国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这种局面在历史上也是并不少见,最为有名的,则是东汉末年所引发的乱世纷争了,由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刻画,也是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故事,并在近现代成为屡见不鲜的创作题材。
而倘若说到近现代,也同样有过一番群雄割据的景象,那就是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军阀派系各自为政的时期,尽管在这段时期军阀在名义上隶属于民国政府,但大部分的军阀都是各怀鬼胎,更是爆发了北伐战争、直奉战争等一系列争权夺势为目的的战乱。
在民国的群雄割据时期,中国的局势是一片混乱的,也是同样地催生了更多的乱世枭雄。
为谋生而选择从军
何谓军阀?军阀这一角色实际上与三国时期的都督是十分类似的,或者说军阀这一称谓就是近代对于都督这一类雄踞一方的人物的另一种叫法。
在民国时期,中国由于巨大的内忧外患,却是呈现了一番武德充沛的模样,参军人数前所未有的拔高,而脱离中央管制,拥兵自重、我行我素的军阀人数也是越来越多,而韩复榘也是这样的一名军阀。
韩复榘出生于1891年,是直隶省茶铺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他的父亲是教师,家中有三十亩良田及六间平房,各种牲畜、设备不计其数,但由于到了他这一代家中人口过于兴旺,不少人坐吃山空,这些家业亦难以维持生计。
所以幼年时也没有过上特别舒适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家族中长大成人以后,韩复榘也是不得不承受难以负担的巨大压力。
或许是这些家中事务让韩复榘感到喘不过气来,19岁那年,韩复榘毅然选择了脱离自己的家庭,外出另谋一条生路,而迫于当时社会上的一片乱象,韩复榘也是干脆地响应了军队的号召,去往参军去了。
于是,韩复榘来到了北洋军,成为了一名新兵蛋子,这时期他的顶头上司正是冯玉祥这名西北军阀首领,其大权在握,也是给了韩复榘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
由于韩复榘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加入军队之后,比起周边的那些大老粗,他的这一项能力得到了冯玉祥的赏识。
冯玉祥十分欣赏外表斯文的韩复榘,更是对他的一手好字赞誉有加,没过多久就让他在自己身边坐了司书生,有了这一层亲密的关系,韩复榘在事业上自然是节节高升,到后来,他也就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的一员。
守军不力,同室操戈
在这段时期,韩复榘也是为冯玉祥立了不少汗马功劳,比如说1925年,他帮助冯玉祥攻陷了天津,又在西北军中率众拔得数次头筹,很快地建立了自己的威信。
不过,与冯玉祥的关系却是到此为止了,由于某些矛盾,韩复榘与冯玉祥决裂了,决裂以后,韩复榘倒也没想着自立门户,反倒是投靠了蒋介石,又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
韩复榘被派去了山东地区,在这段时期,韩复榘大力发展了山东的文化教育,根据资料显示,从1929年到1933年间,山东的在校学生人数足足翻了一倍。
可以说韩复榘是确实有一定的政治成绩的,不过可惜的是,等到后来日本人大举进犯我们国家的疆土,他的这些成绩却是化作了乌有,更是因为他作出的一些选择而留下了遗臭万年的坏名声。
就在日本人大举进攻山东时,韩复榘竟然选择了主动撤退,他干脆地放弃了济南,于是山东地区整个地沦陷了,作为一名割据一方的军阀,韩复榘的这种行为实在是要不得,理应遭到后人的唾弃。
不过对于自己弃城而逃的行为,韩复榘本人却是不以为意,在后来国民军的一次会议上,蒋介石因此向他发难,却反而被韩复榘呛得说不出话来。
蒋介石拐弯抹角地质问韩复榘为何弃城而逃,可韩复榘却是不慌不忙地反咬了蒋介石一口,他说:“那么南京丢失是谁的责任呢?”
此话一出,全场的将士都是愣住了,众所周知坐镇南京的就是国民军总部,这一番发难明显就是冲着蒋介石本人的,经过这一次事件,蒋介石就将韩复榘给逮捕了起来,同年1月24日,韩复榘遭到了枪毙。
死后妻离子散,却各有成就
其实韩复榘此前就与蒋介石有些间隙,在西安事变时,他就暗中向张学良、杨虎城发去了密谋举义的电报,不过这封电报却是遭到了蒋介石的截获。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韩复榘也是不敢再向蒋介石示弱,而面对日本人的侵略,也是担心遭到蒋介石的借刀杀人,最终选择了弃城而逃吧。不过,这些都只是臆测,事情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韩复榘是值得遗臭万年的。
话说回到韩复榘死后,他的妻妾以及儿女就成了孤儿寡母,不过他的妻子高艺珍与小妾们并不对付,众人没多久就分道扬镳了。
小妾纪甘青拿着自己的钱财离开了这个家,而妻子高艺珍则是带着韩复榘的四个儿子亡命天涯,由于当时日本人的侵略行为越来越剧烈,高艺珍此后的行踪也是飘忽不定,先后去过西安、上海、武汉以及北平等等地区。
至于小妾李玉卿,在韩复榘死后就离开了这个家,没过多久就改嫁了他人,不过李玉卿与韩复榘之间育有一子,是韩复榘的小儿子,叫做韩嗣蟥,曾经出国留学去往了奥地利,并且在国外定居了。
如此看来,韩复榘倒是始终有传承父辈所留下的书香门第,将自己的后人都教育成了能够建设祖国、造福世界的栋梁之才。
韩复榘的长子叫做韩嗣燮,在父亲死后他却疯了,没多久就死在了北平的精神病院,但是韩嗣燮却也留下了后代,名字叫做韩念国,或许是同样传承了祖辈的书香门第,韩念国在学习上却是表现得十分优秀,后来的他计算出了阿波罗飞船的飞行轨迹,成为了我国早年研究宇宙飞船的第一手资料,也是奠定了新中国的航天基础。
韩复榘的二儿子叫做韩嗣燠,后来改名成了韩子华,一开始同样也是个文化人,毕业于中国大学,不过毕业以后,他却是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在后来参与了抗美援朝,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革命家,建立功名以后,他也是功成身退成了兰州某地电力局的普通员工。
韩复榘与正妻还有最后一个儿子叫做韩嗣烽,后来就业去了西安运输公司。
小结:
作为曾经名噪一时的大军阀,韩复榘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原本在山东执政时期,他的政绩也是同样可圈可点,然而遗憾的是,这名本该备受瞩目的政治新星却在面临外敌的侵略时选择了弃城而逃,不论如何都是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一失足铸成千古恨,正是由于这一项无法洗刷的污点,韩复榘才成为了后来的反面教材,为人民所不齿。
东方战场韩复榘被枪毙是第29集。
日军侵占南京之后,又派出部队企图打通南北战场,而守军方面的韩复榘擅自放弃诸多阵地的行为更是为日军如虎添翼。
军统电讯科向蒋介石汇报韩复榘与日军私通电报的秘密行动,蒋介石决定除掉这个军中败类,但是直接处决他时机尚不成熟,于是陈布雷建议设下鸿门宴来除掉他。
剧情简介
1931年9月18日,东方战场率先在中国东北拉开帷幕。在土肥原贤二、川岛芳子等的阴谋策划下,日军在中国策动了伪满洲国复辟、上海事变、华北事变、直至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以首的中坚持抗战,与等逐渐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中,中国***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纵横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广大的敌后战场了。
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由于东方战场先后将苏、美、英、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国悉数卷入,中国最终与苏美英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进行了殊死较量。罗斯福、杜鲁门、丘吉尔、东条英机、斯大林。
溥仪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人物也悉数登场,并在东方战场上演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滇缅抗战、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原子弹爆炸、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等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韩复榘逸闻三则
韩复榘,字向方,直隶省霸县东台山村人。他自幼好逸恶劳,嗜赌成性,后因债台高筑,逃往关东谋生。其间巧遇一常出入军营的算命先生,由算命先生引荐,20岁的韩复榘于1910年春天投到清兵营中,在冯玉祥手下当兵,从此他一直跟随冯玉祥将军,由司书、队官、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到师长。
一、韩复榘摆火羊阵
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单大摆火牛阵,打败燕军,收复七十余城。
1925年12月,韩复榘带一个师的兵力攻打天津的奉系军队。他想用田单的办法,但找不到那么多牛,便用三百头绵羊来代替。在他的指挥下,士兵们在羊头上绑刀、羊尾上拴麻、羊身上披彩条,乘夜间把羊赶到阵前,点燃羊尾上浸过油的麻,驱赶着羊群在阵前乱窜。奉军发射照明弹,看透了对方的意图,便用机枪扫退了韩军,把送上门来的火绕绵羊拖回营房,做了下酒菜。
二、韩复榘校庆演讲
1929年5 月,韩复榘叛冯投蒋后当上了山东省主席,成了独霸一方的军阀。
一次山东的一所大学搞校庆,请韩复榘作演讲。
韩复榘先干咳了几声,然后开始讲话:“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没来的举手!”他见没有人举手,连连点头,满脸堆笑:“很好,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这使我非常感冒!”
“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笔筒里钻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里爬出来的。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象,就象……就象对牛弹琴。”
这一番错漏百出的蠢话,让人听了哭笑不得,但是韩复榘却认为自己讲得相当精彩,话头一转又侃侃而谈:
“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手赞成。就是有一条不好,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边走,那左边留给谁呢?”听众哄堂大笑。
韩复榘以为听众是在对他的“精彩”演讲喝彩,他就又慷慨激昂地胡说起来:
“还有一件,兄弟我也很是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在那里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全场讶然,听众啼笑皆非。
三、韩复榘看篮球赛
韩复榘当国民党山东省主席时,篮球刚从西洋传过来。济南成立了一个正规篮球队,预定时间要进行一场篮球赛。
到了篮球赛那天,“韩大主席”也被请了去,坐在看台正中。韩复榘第一次看这种比赛,觉得既稀奇又滑稽,就高声大嗓地胡说开了。
他看到篮球场上,那么多人抢那一个球,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就问身边的人:“看他们抢球那不要命的劲儿,大概那个大皮球很贵吧?”
身边一个官员告诉他:“不贵,五十块就能买个顶好的。”
韩复榘哈哈大笑说:“咱们省库里钱有的是,买上它二十个,一人送他们一个,别叫他们那么拼死命地争抢了!”
01
韩复榘出生在河北霸县一个殷实人家,父亲是清末秀才,他从小便跟随其父熟读诗书,由于天性好动,从小喜欢舞枪弄棒。
韩复榘稍成人后,染上了赌博恶习,且赌运不济,弄到最后债台高筑,为了逃债,韩复榘出走东北谋生。
他原想投奔亲戚,无奈途中把地址忘了,盘缠花光,正在走投不路的时候,遇到冯玉祥部队在招兵,后来被冯玉祥看中,觉得这小子是当兵的料,又加上韩复榘粗通文墨,所以后来在冯玉祥军营任了司书生一职,相当于部队的文职人员。
韩复榘头脑灵光,又很会打仗,所以深受长官冯玉祥的赏识,后升为旅长、师长,逐步成为西北军的一名重要将领。
中原大战前夕,曾经是把弟兄的蒋介石和冯玉祥,两人为了利益产生了矛盾,关系彻底破裂,从此形同水火,最后只好兵戎相见,决定以武力解决。
而此时,韩复榘不知为何事亦和冯玉祥闹起了别扭,而韩的性格同他的顶头上司冯玉祥一样,喜怒无常,而且特别喜欢改换门庭。
所以,最后韩复榘背叛了旧主冯玉祥,很快投奔了风头正旺的蒋介石。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论功行赏,由于韩复榘战功卓越,最后被老蒋任命为山东省主席。自此,韩复榘统治山东八年,成为称霸一方的“山东王”。
韩复榘统治山东八年,究竟干了哪些“政绩”?本文在这里姑且不论。只想给读者诸君谈谈韩复榘的一大特殊嗜好,那就是“山东王”特别喜欢充当法官——办案。
02
应该说,当时已是民国,审理案子是法院的事。
可是,由于韩复榘从小喜欢读《包公案》《施公案》此类民间小说,所以他后来成了“山东王”,便想把儿时的梦想在现实中演绎一遍。
他要扮演一回小说中“清官”形象。
韩复榘审案,不需要任何法律条款和事实依据,完全凭借个人喜好。
换言之,韩复榘就是法律,他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曾经有一个案子,就是当时教育厅一名科长王延衡的情妇朱淑德自缢身亡,并留有遗书。
此案经过法院审理,朱淑德确系自杀,不是一桩刑事案。
可是案子转到了韩复榘手里,经他的军法处重新审理,性质完全变了。
军法处硬说朱淑德是被王廷衡逼死的,连遗书也是伪造的。
案件送到韩复榘那里后,他将王延衡亲自过堂,将王以蓄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此案一判,舆论哗然。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为王廷衡抱不平,认为韩复榘把人命当儿戏。
韩复榘也感到了压力,又把此案转交法院,同时用权力和金钱封媒体的嘴,同时又授意法院重新将王延衡判了死罪。
好在法院的人将此案告诉了王延衡的家属,还可以向南京最高法院复诉。
最后山东高等法院接到南京最高法院的命令后,又对王延衡的案子进行公审,最后宣判王延衡无罪释放。
03
韩复榘审理案子还有许多故事。
审问前,他在大堂正中放上四扇屏风,屏风前有两层的台子,台子上摆着一个惊堂木。
这番景情,象极了古代审问犯人的衙门。
审问前,由公安局和军法处将犯人押上。
然而审讯大堂此时又很有现代色彩,因为大堂上摆上了捆绑犯人的绳子,还有军棍,老虎凳,更可怕的是,大堂边上架上一口大铁锅,下面一个大火炉,锅里的水沸腾着,这样的气氛,恐怕只能在**中才能看见。
大戏开始了,军法官叫一声:“有请韩主席——”
韩复榘这时便从屏风后面,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坐在台上,惊堂木一拍,开始升堂了。
所有人犯都得全部跪下。
然后由军法官挨个点名,然后陈述案情。
当有犯人喊“冤枉”时,韩复榘就会把惊堂木一拍,大声训斥犯人。
在整个堂审过程中,韩复榘总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
到了最后,韩复榘总是会用手由面部自上而下一抺,此时,如果手往左一摆,就是开释,执法队就会向前给人犯松绑,令其站在左边。如果他把手往右一摆,那意思就是犯人有罪,都要枪毙,执法队就会让人犯站在右边。
韩复榘很注重工作效率,往往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案子,他总是快刀斩乱麻,几分钟搞定。
04
韩复榘审案,从来不需要证据,人证和物证。
有一次,省政府参议员沙月波,派一个叫小道的孩子给省府秘书长张绍堂送信。
小道当时15岁,童心未泯,看到韩复榘在审问一个老土匪,觉得好玩,便站在大厅右边看热闹。
他不知道站在右边的人是会被拖出去枪毙的。
最后小道连同人犯一起被押上行刑的 汽车 。
小道忽然发现这是上刑场的路上,吓得大声哭叫,说他不是犯人,他是前来送信的差使。
韩复榘隐约看到了孩子的哭声和申诉,就问旁边的人,这小孩在喊叫些什么?
手下人告诉他:“这小孩说他是送信的。”
韩复榘听罢,冷冷地说了一句:“奶奶的,给土匪送信的也不是好东西!”
最后小道被行刑队稀里糊涂地押往城外枪毙了。
沙月波在家等小道回来。左等右等都不见小孩的影子,最后派人来落实,才知道小道已被误杀了。
沙参议急忙赶到韩复榘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韩主席笑了笑,说,既然如此了,死人又不会变成活人,就给小道家里送几百块钱,谁叫他不懂规矩,看热闹要站在右边呢?
听说,还有一次,韩复榘警卫连长的父亲来看儿子,他也不懂规矩,看韩主席审案,站在了右边,要不是他儿子急时赶来,很可能成为像小道那样的冤死鬼。
05
韩复榘读过很多古代小说,看过很多古代戏剧,所以当官后想要效仿清官,他要体察民间疾苦,微服私访。
有一天,韩主席一身布衣装扮,来到了山东临沂县。
他很快听到了刚发生不久一个大案。
原来,这里的民风剽悍,出了命案,从不报官,而是动用私刑,相互仇杀。
民国十九年,因家族矛盾,有王姓的一家七口被灭门,原因是,民国十四年唐姓家族六口被杀。而凶手正是王姓家族。
韩复榘知道后,立即传讯唐王两家人。
最后审判结果是,王姓家族当庭释放,理由是,民国十四年他还不是山东省主席。
所以韩复榘管不了过去的事情。
而唐姓家族竟然胆敢在他任职山东省主席期间,目无法纪,为报私仇,滥杀无辜,实乃罪大恶极。
最后判处唐姓家族十一口人,全部死刑。
据说,唐姓全家,最大的八十五岁,最小的十二岁,最后被全部枪毙。
(每天读一点 历史 ,温故而知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