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她在家》这部**主要讲述的是三位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女性,在独自生活中所遭遇的情感问题,剧中的三位人物,他们的年龄跨越度还是比较大的,有90后的,有80后的,还有60后的**中记录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片段与思考,我觉得这种类型的**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而且我本人就是非常喜欢看纪录片系列的作品,因为里面所发生的故事都是非常的真实,而且有很多事情都是我们大家所经历过的,相信大家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也应该能够产生共鸣。
现在我国女性独居,生活还是比较多的,很多的人都不想结婚,宁愿一个人生活,这部作品是由新晋导演戴显婧执导完成的,我觉得这位导演的能力还是比较强大的,居然会选择这种题材来拍摄,在这部纪录片里面,她既是闯入者,也是一位观察者,戴显婧用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展现出了女性独居生活中所会面临的一些问题,现在独居成为了年轻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里面。
这三位女性,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相信我们大家能够从这部**中感受到女性独居者的现状,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部记录片,关注这一类群体,戴显婧为了能够拍摄好这一部纪录片,他还是下了很多功夫的,他已经持续创作了很多年,拍摄过40多位女性,她这次所拍摄的项目也得到了中国各大影响力媒体的深度报道,她也试图唤醒原子化交友的社会之下,人和人的温暖与沟通,我觉得这位人物还是非常了不起的,能够花这么多的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是值得我们去敬佩的。相信大家在看完这部纪录片还是会有所启发的。
01
曾有人说过,回首自己的半生,只剩下一地鸡毛。眺望自己的未来,只不过是鸡毛一地。
人活一世,为何总是如此“不堪”呢?
宋代的方岳曾有言:“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世间不如意的事儿,终究占了八九成那么多。而能够跟别人说的事儿,也许连一成都没有。因为人的痛苦是不相同的,人的一生也是不相似的。
人来到这个世上,本就为了“受苦受难”,而不为了别的什么。也就是说,痛苦才是人生的常态,而不痛苦,才是人生的非常态。
谈到“人生的无奈”,相信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60后和70后这两代人。尤其是60后,他们已然奔六了,走向了人生的晚年。
所谓“人到六十是花甲,人到七十古来稀。”
当人活到了一把年纪之后,相信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期望,那就是退休之后,能够拥有不错的晚年,能够拥有不错的往后余生。
可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所谓的“不错”,往往都难以成为现实。要知道,奔六的60后,将面临“一地鸡毛”的人生,这是现实的无奈。
02
奔六的60后,将面临严峻的养老问题。
人到晚年,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养老”的问题。到底谁能养老,到底谁为父母养老?
在中国 社会 ,人们都有这么一种观念,那就是“养儿防老”。父母养了儿女那么多年,就是期望儿女来养老的。否则,还不如不养。
不过,“养老防老”的观念,在以往还是行得通的,而在今时今日,却变得寸步难行。为何“养儿防老”的观念变得寸步难行呢?
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以往的 社会 ,不过是小农 社会 而已,生活空间封闭,人员流动较慢,人们的压力不大, 社会 环境较为单调。因此,养儿防老就容易实现。
而在今时今日呢? 社会 不断发展,老龄化的人口越来越多,物价越来越高,儿女所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养老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了。儿女养不起老年人,也会慢慢地成为了现实。所以说,养儿防老的理念,在现如今的 社会 ,其实已然失效了。
奔六的60后,如果他们还完全依靠“养儿防老”的观念,那他们的未来也不见得过好。生活的主动权,不在别人的手上,而在自己的手中。
03
奔六的60后,终究要面临“进退维艰”的人生。
最早一批的60后,他们已经退休了,过着平淡的养老生活。而还有一些60后,他们依旧在“奔老”的道路上。
老去的60后,他们的处境是尴尬的。因为有很多人,他们进退维艰,想要过好的生活,却做不到。但是,生活也不至于特别差,终究能够吃饱穿暖。
人生最无奈的事儿是什么?就是你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处境当中,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给人一种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在城市生活的60后,他们还算过得不错,至少有车有房,孩子也长大了,就算自己过得普通点,也没有遗憾了。
可是,在农村生活的60后,他们却过得不怎么好。因为城市人有的,他们没有。而城市人不烦恼的一切,他们统统都需要面对。
农村的60后,有些人没有养老金,有些人的孩子赚不到钱,有些人连像样的房子都没有。这个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
但是,如果你问他们,真的过得不好吗?相信他们也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们至少吃得饱,穿得暖,睡得好。可是,却还是停留在低层次的阶段。
04
奔六的60后,将面临一地鸡毛的人生。
曾见过一位67年出生的中年人,他虽然有车有房了,可他还是需要背负高额的房贷。为什么?因为他的孩子长大了,即将结婚了,自然需要有新的房子。
60后的无奈就在于,年老了之后,还需要为了儿女而担心。自己的未来还不知道怎么办,就需要为了儿女的未来而烦恼。
如今,并不是“养儿防老”了,而是“养老防儿”。有很多的孩子,他们连自己也养不活自己。那身为父母的60后,就只能伸出援助之手。哪怕自己不吃饭了,也要孩子过得好一点。
身为父母,60后对得起自己的孩子,也对得起自己的家庭。而身为自己的角色,他们却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往后余生。因为他们没有为了自己而活过。
如果你是60后,那你不妨问问自己,自己有为了自己而活过吗?
可以说,在如今这个 社会 ,大部分的60后都没有为了自己而活过。还有很多的60后,他们养不起老,可他们却需要把钱财拿出来为儿女铺路。这,就是甜了他人,而苦了自己。
不能说“甜”了他人不好,而是说如果不为自己打算,那自己就容易过上“一地鸡毛”的无奈人生。
文/舒山有鹿
现在的一些六零后的阿姨们已经退休了,而她们退休之后的生活也是很幸福的,在退休之后,一些六零后的阿姨也是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会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出去玩,还有种种花,跳跳舞,培养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身养性,这种退休生活也是非常的惬意,我想象中的退休生活就是种种花,没事的时候遛遛弯,和朋友一起聊聊天,晚上的时候跳一跳广场舞,这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退休生活。很多人现在都盼望着退休,因为退休后就不用工作,而且每个月都会有退休工资,现在的一些六零后阿姨退休后的生活也是很惬意,他们没有选择给自己的孩子去看孩子,而且坚持自己的生活,会在没事的时候和自己的朋友聚一聚,也会种种花,还有的阿姨们会画画,也有一些阿姨会相约一起跳广场舞,这种退休生活也非常的诗情画意,也是非常惬意的一种生活,这种退休之后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我想象退休后的生活就是要生活在一个有院子的房子里面,可以在院子里面种种花,还可以种种菜,在闲暇的时候可以看一看书,可以去学习一些兴趣爱好消磨时间,没有孩子的打扰,偶尔可以和朋友一起聚一聚,和朋友一起逛一逛,晚上的时候可以出去走一走,和朋友一起跳广场舞,这种生活就是我想象中退休之后的生活,这种生活也是非常轻松愉快的。理想中的退休生活就是比较诗情画意的,不想让现实中的柴米油盐给自己增添烦恼,也不想退休之后给自己的孩子带孩子,而是想有自己的生活,想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旅游就去旅游,这就是我想象中的退休生活。
60后,也就是我们父母的那一代,50岁左右的年纪,,本应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可是现实生活中他们还在努力,还在奋斗,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可以轻松一些,不在因为上的事情而犯愁。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或者“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我们的父母他们从60年代一路走来,深知生活的不易,从小,我妈就给我讲她们那个时候的生活,家里子女多,所以就是上学也是有代价的,每天要先去给牛割草,然后带着弟弟一起去上学,要知道,那时我舅舅才二三岁的样子,我妈八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可是有我舅舅在,妈妈又怎么能安安静静的上课,一般都是上一会,舅舅不愿意,妈妈就和舅舅出去玩一会儿,就连那个时候老师都说“你是过来上学的还是过来看孩子的,明天不能带过来了”,可是家里没人带啊,第二天我妈就有带着我弟弟去学校了。
后来妈妈长大了,结婚了,嫁给我爸爸,在第二年就有了我,可也是在这一年我们家分家了,分了两亩地,一口牲口,和七袋粮食,那才是年初,把种子扣除也就剩没几袋口粮了,就这样,我爸和我妈凭着自己的一双手,供应我和 弟弟上了大学,就这样一步一步走来,付出了多少艰辛。
所以,他们希望我们不再像他们那样的辛苦过日子,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家里面的日子好过了,我结婚后也没有体会到妈妈之前所说的那种日子,但是他们还是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所以,现在我爸妈还在工地上干活,一天他们两个二百多块钱,干的却是最脏最累的活,每次回家都劝着找一点轻松一点的,可他们永远再说,趁着现在还干的动,干一点是一点,等你们啥时候用得着钱的时候不着急。每次听到妈妈说这话,我都深深的感受到,妈妈是吃够了没钱的苦。
我婆婆在家给我们带孩子,公公和我妈的想法差不多,现在再给人家搞软装,都是为了我们这一代积攒财富,不仅是我爸爸妈妈,公公婆婆,就是周边的其他人,我没有一个人在家颐养天年的,好一些的自己做个生意,差一点的和我妈一样在工地上打工,这就是他们现在的生活,比我们这些本该撑起家庭的人过的还要辛苦。但是他们是高兴的,因为他们知足,觉得现在的生活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的,他们很有成就感,我也为他们骄傲。
我公公57年的,别的先不说,既然提到50后、60后,那么对这一批人,我们最先关心的就是养老问题。
先晒一下我公公的养老金,公公的养老金可以分成三部分:
1、就是社保,这一项,每个过了60岁的农村老人都有。在我们村,像我公公这样已经领了6年了,每月120元左右,一年1240元。
2、我老公是独生子女,公婆有一份独生子女的补助,这一项好像是没月80元,一年960元。公婆两个人加起来一年1920元。
3、公公以前是村里的民办教师,经过过年的协调,像公公这样做民办教师9年的,每个月补助20元,一年一共240元。
4、就是家里的土地收入,其实现在公婆都不是种地的主力了,他们的地都是我们在种。我们村人多地少,特别是我们家人均7分地,就算两亩,都种的黄桃。去年黄桃价格还不错,两亩地算10000元,不能再多了,再多了你们不相信,我也不相信。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农村老人的养老,像公公这样的在农村占不到1%,所有的进项加起来不到7000元,而村里同样是老师的五叔,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就7000-8000元。
而刨除公公独有的两项,独生子女补助,以及民办教师补助,基本就是一个农村老人一年能支配的收入,有多少,大家可以算一算。
公公在村里还是极 少数的存在,如果我们按平均算下来的话,一个老人每年所能支配的收入只有不足5000元,这还必 须要不能失去劳动力,如果不能种地了,每月只有可怜的120元,当然这是国家最 低补助,在农村如果你没有病,120元也可以勉强生活,但人年纪大了最 多的就是身体上的病。
结婚这么多年,我觉得我公公是一个真男人,在很多方面比我老公强多了,就是他身上那股劲,让人感到敬佩。
公公出生的那个年代我们有很多不能理解的事情,比如他能上学,但最后因为成分问题没能参加高考。高中上了一年半赶上运动,不能上学了,就在村里当民办教师,学生成绩在全管理区数的着,但还是因为上面的问题,最后没能转正。
但公公他是个要强的人,说白了,他就是不甘心一辈子当一个农民。教师做不成了,他成了第一批下海的人,同我姑父(公公的姐夫),在镇上办了第一家塑料凉鞋厂,姑父负责生产,公公因为有学问就负责跑业务。那时候,他是几乎是村里第一走出去的,在日照,沂水开门头,卖凉鞋。现在家里还有那些凉鞋,统统都是黑色的,特别结实,耐穿。
后来,鞋厂黄了,我不知道因为什么,也没问。公公又同一个亲戚合伙买了一辆半挂,跑长途,专门去大同拉煤。大概80年代中期,公公敢贷款,敢买挂车,敢走出去,我觉的着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魄力。
87年,公公就成了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第一台熊猫的黑白电视,第一辆摩托车,第一个红砖红瓦的大瓦房。别人家院墙还没拉起来的时候婆婆就住上大瓦房了,就因为这瓦房的存在,甚至还给我老公定了个娃娃亲。
但后来,三角债流行,大概89年的时候,公公就欠了人家9万多元,成天的出门要账,要账的人也堵在家里,公公甚至想到过自杀,那时候他才30多岁吧。当然,这些都是平时跟婆婆聊天知道的,公公从来不会主动说起来。
婆婆说,公公背着30斤煎饼在罗庄人家厂子里蹲了两个多月,钱也没全要回来,挂车直接卖了还账了,为此还和合伙人闹僵了。到92年的时候,三角债的麻团才被解开,但早已经无济于事了。
公公在村里属于风云人物,毕竟那么多光环加在他头上。还有上面说的拖拉机也是村里第一台,出过不少的力。但不管公公在外面如何,回到家里总是最听婆婆的话,可能是因为公公成分的原因,婆婆身高才150多一点,公公总是说要不是你婆婆我就是光棍了,所以,他们两个几乎就没吵架过。
再后来,渐渐的农村活了起来,公公买过打井的机器,去新疆打过井,还收过木头,去东北大山里的原始森林里买木头。
但无论怎么折腾,公公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成功过,也失败过,但从来没走出过农村。
现在公公年纪大了,也没有以前的“雄心壮志”,只是一味的对我们说,一定要让君浩和佳慧(我儿子和女儿)好好上学,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的日子太清苦了,我们有成功,你们就要更加努力,让孩子有个好的将来。
现在想来,公公做过的事情真是太多了,他这一生也可谓是波澜壮阔,比起现在的我们来说精彩好多倍,但他还是没有成功。
我觉得公公一辈子可以看到很多老一辈人的影子,他们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又赶上时代的大潮波澜壮阔。
他们这一代人,吃的苦,我们绝对吃不了,他们那种精神我们也学不来。虽然公公最后失败了,但很多的人却成功了,正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拼搏,才托起了 社会 进步的原动力。
当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目标。我们80后这一代人也渐渐的成为了生活的中流砥柱,我们托着 社会 前进的速度也并不慢。
50年代的人都已经老去了吧,公公今年66了,还没有失去劳动力,一直就在帮着我们。他没有走出农民,不是他的错,是时代没有给他机会。
看着公婆日渐衰老的身躯,我有时候就在想,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会是什么样子。
50后,60后者一代人正赶上 社会 变革最剧烈的年代,在他们身上不仅仅提现了老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提现着这50-60年国家最剧烈的变化。
像我公公一样的人肯定还有很多,年轻时候因为有点文化,他们都拼搏过,走南闯北,有的人成功了,现在不乏一些大佬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但大部分的人失败了,就像我公公一样,过成了一个普通人,不能说坏,因为与以前相比,现在好的太多了。也不能说好,因为与别人相比,他可能不是最好的,甚至还是比较差的。
公公今年66了,渐渐的失去了劳动力,虽然他每天还想干活,还想努力的干活,但我们却不希望他干的太多,经历了那么多,现在也该休息一下了。
50后,60后都已经老了,我们就不要再纠结于他们过的怎么样了,只希望他们过的好,过的愉快吧!
我就是那个年代的,现在过的还不错。不过大部分人没有离开农村,过的不算太好。这里的所谓好不好,主要指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
我算那个时代农村出生的幸运儿,那时候还讲成分,我家是贫农,亲戚也都是贫农出生,所谓“红五类”,干什么都受到照顾。
幸运的是从我们这一届开始上高中,以前我们村最高学历的是两个初中生。我们一个村有五个人坚持到高中毕业,在周边村不论总数和比例都是最高的。有的村子,竟然连一个都没有上高中的。一个高中生在当时农村就是最高学历了,这为以后工作带来好处,我的几个同学都还不错,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老师。
我走的最远,应征入伍到了首都机场。这也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成分最好、当时高中生是招兵的首选。
一个人过的怎么样,除了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外,还有许多。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已到了晚年,快乐和 健康 最重要。愿我们的同龄人好好享受生活, 健康 幸福的走到终点。
这个问题对于六三年出生的我,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要问过的怎样?我用事实告诉你,让您去评说。
生于闹大水,开口子的年代,被嫦娥提前抛弃到凡间的小白兔,早产降临到了一户半工半农的家庭。我有幸读完了高中,赶上责任田分包到户,怀揣梦想的人首先,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了两年,学会了一个农民生活的最基本的技能,在属于自家的田地里和不会交流的,牛马驴骡一起耕播希望。不安分的我下地拿着喜欢的文学小说,终于身背不孝之名,毅然选择了从军的人生。五年的军旅生涯,更加让我懂得了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诱人。立功入党满足了我的梦想。退伍回家,又到了美丽的海河岸边工作12年。
步入中年的我,为了圆父母心愿,抛弃了大都市的生活,回到农村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失去了工作,自己四处打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建筑工地的搬砖工,公司食堂的勤杂工,文化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为了晚来的儿女,所收入的钱都交给了教育,10多年把儿女供进了高等学校,欣慰的是,爸妈看到了我给他们带来传宗接代的孙男,不在说我不孝。虽然,生活不算宽裕,但是,我很知足。我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的身上。儿子在求学的路上需要我的助力。
我无怨无悔,每天继续坚持在打工的路上!
我的堂叔,1959年生的,今年62岁、年轻的时候找老婆太挑剔了,一直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 人到中年的时候想将就,却被女方骗了钱,本来想依靠自己的大哥家里,无奈却被人算计,最终只能领养老金。
堂叔在25岁是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光,那时候他做鸭鹅倒手生意,每天几乎日赚斗金,也可以说他是一个奸商 , 从水库养殖户抓来的鸭,再用一个自己制作的设备,把沙子和水,还有一点稻谷,用设备把它导到鸭子的肚子里面,在赶集的当天就抓到街上去卖,这样操作,一个鸭子可以赚一倍的成本。
只要是当天没有卖完的鸭和鹅,到晚上几乎都会死掉, 所以那段日子里天天都有鸭肉吃,因为有时赶集下雨的时候,几乎就卖不完了,回到家里必须要快速处理,把它杀掉,多的鸭子就便宜送到烤鸭店,少的就自己在家里处理。
做生意赚了一些钱,然后就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了,而且当时他正处于年轻力壮,人长得又挺帅的,十里八乡就有很多媒婆,天天当上门来想拉一条亲戚,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就是媒婆上门说媒。
每次别人带女孩子过来看的时候,不是嫌女孩子家里太穷配不上她,就是觉得女孩子长得太高或者太矮,又或者太胖太瘦,总是没有看上眼的,不过这也是他应该有的权利去选择,谁叫他是成功人士,有一些毛遂自荐的长得确实漂亮,但是又嫌弃人家胸部那个位置有一颗印记,最终到了27岁都还没娶到老婆。
那一年叔叔的妈妈出车祸去世了,对他的打击非常的大,而且也得了一笔赔偿,那笔赔偿他和他大哥两人平分了,在家里觉得已经没有家的感觉了,然后就想着出去外面广东闯一闯,一出去就是10多年。
因为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已经娶老婆,生了两个小孩,小孩都蛮大的,他哥哥得了癌症,熬了半年多也没见他回来。家里人都不知道堂叔在外面是死是活也没收到一封信,大家就当他不存在,正常的生活。
他的嫂子在家里带着两个小孩,过得确实很辛苦,没有任何的收入,只能靠家里种一亩三分地的田来维持生活,家里的房子都是土房子,下雨的时候经常漏水,他们是属于比较穷的一家了。
我现在来重新归类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要不可能你在读这篇文章的话有点懵,不懂我的角色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所指的堂叔就是和我爸爸的爷爷是同一个爷爷。
在他哥哥去世后,那一年堂叔就突然回来了,而且看样子在外面混的也不是很好,都差不多40多岁的人了,连老婆都没有。
听说在广东打工的时候,别人介绍了一个离异的妇女,听说那个**带了一个儿子,而且自己的丈夫已经死掉了,想找一个男人依靠,叔叔本来想着和别人建立一个新的家庭,但是后来还被别人骗了钱,把身上骗得精光,然后别人就离开了他。
叔叔这次回来很多人就开始纷纷的议论,说叫他跟嫂子将就着过算了。叔叔就经常跟别人说,自己愿意嫂子也不一定愿意啊!而且还有两个侄子。
他们住的房子是同一个院子里面的,至于他们在一起住的时候,有没有发生那种关系,别人就不清楚了,因为后面引发的事情让别人很是怀疑。
叔叔自从回来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去外面广东打工了,而是在家里开始耕地种田。嫂子家因为没有男人,所以他就经常帮嫂子干活,也常常引到一些人的议论,觉得他们的关系有问题。
那一年,家里发生了洪水,把家里面都泡了一天,很多那些泥房都被泡化了,叔叔她家的房子还有他嫂子的房子也是一样,房顶都掉出来了。
他嫂子准备再建新房的时候,向叔叔借了几万块钱,叔叔也毫不犹豫的掏了出来,嫂子还说等以后等他老了,她的儿子他们就会养他,而且这个钱只是暂时借的,等以后有了会还的,他把这笔账登记在一个本子上面 ,那一天我无意间被我看到了。上面记录着,拿小叔的6万块 ,还有小孩姑姑的,18,000。
可能是他的嫂子给了他的希望,或者给他许了什么承诺,那一年房子建好了,叔叔就到我们隔壁镇上的一个砖厂上去打工,工资收入也还可以,但是就是太辛苦了。
在那边有吃有住的,但是他每个月都会回来一两次,真的不得不让别人怀疑他和手机有另一层的关系,而且他每个月赚到的钱都拿给他嫂子来装修房子。
直到有一年,事情发生了很大的转折点,叔叔在工作的时候不小心被砖头砸到了脚,后来脚就瘸了,就不能继续来在那里工作,回到家里来养老了。
他的嫂子对他的态度好像是180度大转变,建的那个房子留了两间给他,而且两个人之间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吵架,最终还闹到了分开住和吃,因为他以前没有找到老婆,一直都是跟他嫂子一起住的。
现在他因为脚瘸了,他的嫂子就对他这种态度,让他活了大半辈子,现在才看明白,这么久来他的嫂子一直在利用他,把它当成了一个摇钱树,把它当成了一个赚钱的工具。
现在非常的后悔,自己把赌注给压错了,想着靠这两个机器来帮他养老,还为他们家付出了这么多,到头得来一场空。
现在叔叔在一起过得非常的苦,在我的眼里看来。但是我找他聊过几回天,从他的言论中,我可以得出,他已经把这一切都看开了。他现在每天早上到他的菜园里面去挖点坑种点菜,中午的时候就和村里的老人吹吹牛。
到下午的时候就到菜园里面去领点菜,摘点菜回去,维护一下他这个破菜园子,一个月领700多块钱的低保和养老金。
我问过他钱够不够用,他回答我说: 我一不抽烟,二不喝酒,每天早上煮一锅粥,一吃就可以吃到一晚上,半个月再到芭蕉园里面逛一圈,现在日子过得挺好的,无忧无虑等老等死,每天来菜园子这里就是在消耗时间。
我的二姐生于1952年,同样是50后的二姐夫已经离世19年了!19年来,守寡的二姐已经流干了眼泪,并煎熬出一身的病痛,所幸二姐有两个孝顺又能干的女儿,在二姐夫去世不久大女儿一家就搬回了村里,但因为女婿在城里做工程后买了房,前几年女儿和孩子又去城里定居了,他们想带着二姐一起去,没有文化又在农村生活惯了的二姐怎么也不愿意去城里住楼房,65岁的二姐又开始了一个人守着一幢大房子独自生活,除了种点蔬菜其他的农活也不干了。现在的农村无比冷清空旷,二姐一个人的日子真是寂寞难熬啊,无奈之下并不喜欢宠物的二姐养了一条狗壮胆兼作伴。心脏不好又有高血压的二姐年前得了一场重感冒几乎送了命,从那以后好几个月没有缓过来,人也变得精神恍惚几乎像换了一个人,我们都开始为二姐担忧,两个女儿都愿意接二姐去城里,二姐也跟着大女儿去城里住了一阵,可是无论如何都不习惯,精神稍好以后还是固执地回到村里一个人生活了,但是谁也不知道二姐一个人的日子还能撑多久!
农村像二姐这样的50后准老人如果没有失伴两个人的日子还能过得可以,一旦剩下一人儿女不在身边日子就很孤单凄凉了,因为现在50后、60后的农村人儿女基本都还在城里打拼。
再说说老家一对60后夫妻,男人年轻时因为穷困没上过几年学,快30了才好不容易成家!唯一的儿子学校毕业后却在城省落户了,因为学历和专业所限工作并没多好,只是勉强立足,结婚买房都靠父母支持,生了孩子更是必须去带,女的一去不知多久能回,留下男的一人在家还得设法拼命挣钱并源源不断地送去省城,不然儿子的房贷就面临断供!不到60岁的男人无奈过起了独居加劳苦的生活,一边种地养猪一边还不停地打短工,真是苦累无比!
可以说,农村的50后、60后多半都是非常辛劳煎熬的两代人,他们很多人还上有更老的父母要养,自己的儿孙更是离不了他们的帮衬支持,其中很多夫妻(主要是60后)为了儿孙还不得不无奈地过着城乡两地分居的日子,一个带孙无限操劳,一个挣钱什么都干,自己的晚年根本无暇考虑和安放!实际上即便是城市里的50后、60后境遇也多半如此,很多退休了也是在上下两代人的挤压下苦苦支撑! [捂脸][流泪]
五零六零这代人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人,首先说是幸运的一代。新中国刚刚成立,虽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结束了战乱之苦,人们不再流离失所,推翻了封建剥削阶级。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人们安居乐业。五零六零人又是有故事的一代人,有文化的人不多,十年浩刧,这一代人的少年没有学倒好多知识。上山下乡这一代人最多,计划生育基本上都是这代人,下岗工人又是这代人最多。别小看了五零六零这代人,新中国的建设,各项各业这代人是主力军,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的已基本上是这代人,好多能人都是这代人。享受太平盛世最多的也是五零六零这一批人,过了四五十年的好生活了。现在牌桌上打牌的大部分是这批人,跳广场舞的, 旅游 团的基本上这批人多。五零六零是新中国幸运的一代,是创造的一代,是太平盛世幸福的一代,大多数都过得很好。
我就是农村的50后,我最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了,因为这个问题与我息息相关,我用我的经历做个现身说法的回答。
我这个50后有点是赖上的,因为我是59年出生,从懂事那天起,我就进入了60年代了。我是生在城市里,长在农村中,因为我们家是60年从城市下放到农村的,也就是说,在我不满一周岁时,我就在妈妈的怀抱中,从城市人变成农村人了。这实在不能赖我呀,我那时真的是身不由己呀,因为我那时不跟妈妈走不行呀,一个是我离不开妈妈的乳头呀,一个是我还不知哪的事呢,父母也没和我商量,就武断地把我带到农业了。
其实在成长的几十年里,与农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没觉得农村有多么不好,入乡随俗吗,反而感到农村也挺自由的,风景好空气新鲜,生活艰苦点吧,那时都是一个样,富的也没强多少,穷的也没觉得太丢人。长大了结婚生子,人家怎么生活,咱也怎么生活,干自己的活,吃自己的饭,自己的老婆自己看,该生孩子,到时候瓜熟蒂落,当爸爸了就是人生的分水岭,才知道自己真的成了大人了。
春华秋实下力求财,娶妻生子责任在肩,在披星戴月中,孩子长大了而自己老了,以前孩子靠咱养,现在孩子成了咱的靠山。最大的遗憾就是,咱干了一辈子连个退休金也没有,不过现在国家富了,只盼着那每月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啥时候再涨一涨,说实话,有点太少了。
我与老伴现在在女儿家,给女儿带孩子做饭打扫卫生,儿子今年参加工作,就盼着儿子快找个对象,趁着我们老两口子,身体还感觉有点力气,如果儿媳妇不嫌弃,还能帮他们带带孩子,也算是天伦之乐吧。
女儿挺孝顺的,钱从来不管我们怎么花,就是随便我们花,可当老人的谁不疼孩子啊。孩子这么大方,咱也不能啥都买呀不是?这不女儿给我们买了房子,正在装修呢,看来这是想让我们常驻沙家浜了。可我老家还有一处老房子呢,那是一处还挺新的四今天院宅子,我真舍不得它呀,唉!往后怎么办,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了,反正老房子我也不打算卖,以后万一不想在城里住了,自己也有个退路。
一言难尽啊!5060后,经历了风风雨雨,好在晚年赶上了一段好时光,他们大都子孙满堂了,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的都可以说是衣食无忧,虽然有不小了差距,但是很可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熬过来,陆陆续续的付黄泉了
我表哥生于1955年,小时候是玩伴,曾寄宿在我家读书。
表哥有一儿一女,早已经成家,按照老一辈习俗,他与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虽然是年近古稀,身体还好,也没什么病。
前一段时间,我们见到他,问他生活怎么样,他笑呵呵的说:不缺吃喝,帮着儿子种种地,看看家…
从言谈中,我了解到儿子种有十几垧地,大部分活由他干,收入当然由儿子经管,原来的一点积蓄也都给了儿子,手里空空。
说到儿钱,表哥眼睛里流露出无奈,平常也不花什么钱,人情随份子就和儿子要呗…
表哥生活还好,只是失去了财富自由,再老些什么样,不能自理会什么样?表哥说:不想了,想那么多干嘛呀!
按照农村和城市里相比,大多数人赶不上城市里,城里人一般到了这年龄都有了自己的退休金,而农民还在苦熬。
主要是农民就只能领1oo多块钱的养老补助,没有能力享受 社会 生活,只能啃小,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个别老人们的工资卡儿子拿着,也不能随意花,只能是等闲度日,感觉不到幸福生活一说,这是农村人的普遍现象,在说儿子承上启下,顾老管小,心用在自己孩子上,也只能这样子了,坐享其成,等待着天上掉馅饼,只能是落空望想。
我生于1965年,是标准的60后,只不过居住在城市,但有许多小时候的玩伴、同学、朋友依然生活在农村,故对他们的生存状况比较了解。
我国有广袤的农村,由于 历史 原因,当时几乎不招工,故我们那一辈人,通过升学、当兵转业、接班而跳出农门、吃上“公家饭”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至今依然扎根农村;也有少数,通过各种途径进城打拼,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20啷当岁,初生牛犊不畏虎,正是敢想敢干的年纪,部分人走出黄土地,走南闯北,做生意、办企业,但资源有限、缺少领路人,几十年沉浮,大多折戟商海,一蹶不振;极个别闯出了路子,在行业有了一席之地。
而今,都已年过半百,到了知天命之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顶梁柱。有的儿女成家立业,家庭小有积蓄,可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有的后辈不器,生活不宽裕,还需继续奋斗;还有的疾病缠身,日子紧巴巴,时刻松懈不得。现在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阵痛不可避免,钱难挣,更不经花,60后处于一个尴尬了年龄段:立足土地吧,农产品不值钱,种植、养殖只能活口,发家致富出路渺茫;出去打工呢,又受限于年龄、身体、家庭情况,进退两难!好在经历过苦日子,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砥砺前行,终有柳暗花明之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如今已经五十多岁,人们常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在以前五十多岁的人已经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现在五十多岁的人身上的担子还很重很重。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标准的60后,爸爸是63年出生,今年虚岁56岁,妈妈是65年出生,今年虚岁是54岁。听奶奶说,爸爸刚出生那一年就赶上了灾害年,夏天小麦刚成熟便下了一个月的大雨,冒雨收到家的小麦没有地方晒干全部发芽,那一年全家人吃了一整年的发芽面。虽然以前上学不要学费,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安心心上学,大一点的孩子们要帮助父母挣公分,爸爸是家里的长子,所以并没有上几天学。妈妈家孩子比较少,虽然妈妈有幸上到了高中,但是还是因为姥爷说女孩子上大学没有用留在了家里。爸爸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作为老大的爸爸很早便去大队挣工分,在大队解散以后便跟着亲戚盖房子,因为年纪小觉得自己身体好,经常是一身臭汗就洗凉水澡,结果老了毛病全找上来,一到下雨变天关节就特别疼,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风湿。妈妈相比较爸爸就幸运了很多,高中毕业以后进了镇上的工厂上班,但是没过多久随着民营企业越来越发达,妈妈所在的工厂倒闭,到现在仍然还有好几个月的工资没发放。
后来爸爸妈妈结婚有了哥哥和我,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也不愁吃喝。好日子还没过多久,哥哥到了结婚年纪要结婚,爸妈将大半生的积蓄给哥哥盖了新房子,又东借西借将新娘子娶回家,因为哥哥结婚借了很多钱,所以在哥哥结婚以后爸妈便勒紧裤腰带开始还饥荒。现在爸妈已经五十岁出头,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白头发越来越明显。虽然是有了下一代可以歇一歇,但是还有八十多岁的上一代要照顾,为了减轻儿女负担,爸妈在本应该在养老的年纪仍然每天早出晚归去挣钱。
爸妈属于结婚比较早的人,哥哥结婚也很早,虽然那个时候彩礼已经涨了很多,相比较现在的天价彩礼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相信有很多60后的儿子还没结婚,为了给儿子凑齐彩礼要一直挣钱。相比较我的爸妈还是很幸运的。
那么60后的人在未来十年是什么样的呢?农村没有退休的说法,虽然现在农民也有养老金,但是一个月一两百块钱的退休金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所以在未来的十年里,60后的人还是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挣着为数不多的工资来维持一家人的吃喝。很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老人那么节俭,其实没有父辈的节俭,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农村60后的这一代人,未来10年将会是啥样的生存状况呢?
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而对于60后来说,正处于知天命的年纪。按理来说,应该经历过很多的事情了,这个年纪很多的事情也看开了,就像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这样的年纪是该知天命,享清福了。可是,广大农村的60后这一代人的日子并不轻松,从出生开始就比较的艰苦,应该算得上最苦命的一代人了。那他们未来十年将会是啥样的生存状况呢?
农夫的身边就有不少60后的亲朋好友,其中父亲是50后尾巴,而母亲则是标准的60后。说起过去的日子,父母也常对我们说,现在人的日子太幸福了,以前的日子想想真的是可怕啊。母亲常对我们说,在当时他读书的时候才一块多钱,可是家中的兄弟姐妹比较多,因为交不起学费,所以就退学在家帮忙干活了。而父亲也是在小学还没有毕业,也就退学在家里放牛、放羊了。老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那个年代农村很多的小孩子,都是小小年纪就要帮家中分担家务活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农活,天刚亮就要起来出去放牛了。吃完早饭了,就要跟着父母下地干活了,像扯猪草、砍柴、拔草、煮菜、烧火、担水这些家务活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干的。
等到稍微大了一些,就要出去挣工分了,不然家里人就没饭吃。当时父亲是家中的长子,十几岁就到生产队去挣工分了,修水库、挖河道、修筑桥梁等等。等到责任田承包到户之后,也就是开始单干了,又要开始交公粮了。在当时交公粮可是大事,一年中所种的粮食,最好的要当公粮上交,而余下的不好的则自己吃。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交完公粮,自家人基本没什么粮食可吃了。再过一些年,交公粮取消了,60后的农村人又要外出卫生级奔波了。由于当时大量的时间去挣工分了,再加上家中贫穷的原因,很多人都没有什么学历,所以在外面打拼,也只能是去一些工地上干一些力气活。可是现在很多的工地在招人时,不仅要学历,还要有技术,甚至有些人还嫌弃60后的人老了,所以挣钱也是越来越难了。
而到了现在60后的普遍都已经50岁以上的年纪了,家中上有老父母要养,下有正在上学的、即将结婚的孩子。正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可是他们自己的身体却也正在走下坡路。所以即便是快要退休的年纪,可是为了老人和小孩,即便是年纪一大把了,也还是要继续外出打工。而十年以后,这些60后也就60多岁了,这个时候如果子女发展得好,已经成家了的话,晚年的生活还会比较的幸福。可如果儿子也还没有成家,那这些老人还得继续外出打拼挣钱,争取多挣点钱从而能帮助孩子结婚。
我是一个六零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将进入不惑之年,不过一直游走于多个大中城市。曾经见证农村大集体,后来大包干,已至于中国改革开放在沿海城市打拼,一路经过酸甜苦辣,与时代也不合节奏。
对于我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人,下还要抚养儿子念大学,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还不能有半点的松懈可言。由于在年轻之时,好高骛远、做个多种行业,固事业不是很顺利,经济也不充裕。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若想在城市有立足之地,一要有资本,再者还要会技能,附则想赚大钱实在不宜。
虽然在当地有不少企业及个体经营者,也能谋到一份工作,可有工资较高在五千左右,不是对身体伤害大,就是累又脏。工作差的企业,拿到三千左右养家糊口都是困难。能有条件买一个三险一金还是不错,起码到老生活会有保障,农村买低保,只能老了有个最低生活保障而已。
目前自己在国道边有一栋三层两间楼房,城市规划几年拆迁是必然的,田地已经二十多年没有耕种了,我这半生生活就是城乡结合部。
我是63年的,我上学是九年制的,79年高中毕业,再复读一年都没考上什么学校,由于小学是农业学大寨,初中又修水库,改河,初中基本上没学到什么知识,基础太差,七六年打倒四人帮,七七年恢复高考,本来是大好机会,结果是我们本只有一个考上了县级师范中专,80年十月份进城打工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82年我来深圳打工,在流水线干了几年,流水线的苦只有我们这些打工妹才知道,后来遇上我先生我们做点小生意,生活也过得去,由于我当年没考上大家,我对孩子学习特别关心,管得严,还好儿女争气04年和06年两个都考上了大学,现在儿女都结婚了,97年在深圳买了房子,现在和儿子,儿媳妇住在一起,还好儿女生活都过得去,有生活费给我,我每天接送孙子上幼儿园,我觉得我的日子还可以,我好多同学跟我一样,常常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喝茶,吃饭,感恩党的好政策,改革开改,我是幸运的,我相信我会有幸福的晚年。
农村60后的这一代人,未来10年将会是啥样的生存状况呢?
农村60后这辈人,属于我的父辈人。他们这辈人前大半生的经历,大都心酸至极。六七年代那会儿,每天操心的却是每顿饭该怎么解决,是否可以吃上顿饱饭。
记得老爸常常给我讲,说他十三四岁就跟着生产大队搞建设修水库,修渠道。每天出门天还没亮,一路走个几十里路,体力劳动一天,有时候席地而睡,有时候得走回家,第二天继续这样的劳动。可能是老爸经历的多,对我的要求也比较多。作为一个八零后,基本没赖过床,渐渐的也没了那习惯。
其实,老爸他们那辈人虽然经历了计划生育,但是那会儿还是有很多家庭有子女两三个,且一般都是80后这批人了。说说如今80后的人,正直三十而立之年,成家立业,努力担当。
而在80后成家立业的时候,作为60后这辈人却是80后的强大后援力量。辛苦大半生,很多60不得不将自己所有积蓄拿出来,支援子女,或结婚,或买房,或创业。可能60真的是最操心的一辈人了,可能他们后面的十年一样过的劳累辛苦吧!
60后的父辈已经都奔着六十岁去了,我觉得无论条件好或坏,也该让他们歇歇了。能让他们别操心,就不要去打扰,能不让他们去承担,就多一点喜报。工作之余,多拿出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若条件允许多陪他们出去看看。
我觉得当他们老了,就该安享不多的余生!大家觉得呢?
农村60后的这一代人,未来10年将会是啥样的生存状况呢?都说五十知天命,60后的老人已经进入了人生的花甲阶段,应是享福的年纪了,但在农村还是有很多闲不住的老人还在奋斗
小唐的父母就是六零后的,未来十年父母一定是 健康 的,也是很幸福的。爸妈就我和弟弟俩个孩子,现在我们都各自成家,虽然说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吃穿也是不愁的,弟弟大学毕业在城里有稳定的生活,父母在农村种点田地,没事打打小牌,下下棋,想孙子的时候就去城里小住一段时间,日子过的也挺安逸的。未来十年,日子会越过越好,除了自己年纪大些,孙子外孙也都长大成人,也可以享享他们的福了。
像我父亲这一辈人是特别造孽的,那时农村闹饥荒,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父亲小的时候,因为家里人多,他每次吃饭都吃不饱,那时候生活在大集体,每家都是要出去做事挣工分的,每家的粮食都是按工分发的。
爸爸说,他很小就开始帮着家里挣工分,像什么捡牛屎啊,挖草皮啊,晒谷子等等,到了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清早去山上砍一担差不多两百斤的柴可以抵一天的工分,所以每次上课他都迟到
到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他们身上背负的担子就没松懈过,孩子结婚,买房,带孩子一系例事情又压在他们身上。孩子结婚要给钱,买房也要拿钱,生了小孩还得帮着带帮着养。他们很少为自己考虑,永远都在为孩子担心,总想着怎么才能减轻他们的负担,所以说六零后的老人真的很不容易
总结:六零后的老人真的很不容易,为了子女付出太多。未来十年,希望老人们都能安享晚年
本人69年生人,生于湖南益阳农村,幼年家庭环境真是困苦,兄弟姐妹七个,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家里面有这么多小孩农村家庭生活的困难有多大,唉…唤事不想多提,后来幸遇改革开放,84年远离家乡,到浙江打工至今,通过本人艰苦努力,终于在91年成家立业,女儿也比较懂事,学习比较刻苦,终于考上浙江大学,现也工作三年多了,妻子也是老家人,于去年退休,虽然工资不高,只有1700左右,但生活在加兴郊区 一个小镇上,再去打份苦工,勉强不能度生,本人因文化较低,现也只能从事物业保安工作,工资虽不高,但也能平淡度日 ,在镇上也买了130多平的房子,现如今远比当年生活好多了,我等60后命运真是艰辛,所以当不忘过去,珍惜当下,努力把下半生过好,最后祝所有60后,后半生,都幸福 ,安康,平安度过余生!
我1962年出生,上了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两年高中,79年参加高考,由于那个年代我们没有好好读书,只知道农业字大寨,天天都参加生产队劳动,所以高考也就名落孙山,从此以后也就很幸运的成了一名农民,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成长,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也加入了农民工序列,去过深圳,广州,浙江台州等沿海城市打工二十余年,五十二岁回家带孙子,顺便在附近找点零活做,现有俩儿子已长大成家,小儿子中科大博士毕业去了新加坡工作,每月给我们奇2000元生活费,也算老有所依吧,有个三病两灾的家里有大儿子照顾,现在的晚年生活也算过得比较温馨幸福吧,总之六零后的生活是苦多甜少,我们这代人不容易。
农村60后的这一代人,未来十年将会是啥样儿的生存状况呢?
我们出生的时候,国家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父母那一辈经受战乱,吃糠咽菜,忍饥挨饿的苦日子过去了,起码我们没有饿过肚子。
而我们的童年有着许许多多的小伙伴,我们的学习也没那么紧张,我们的天性得到了自然的绽放。我们是在玩儿中和劳动中长大的。
后来我们上了学,高考制度的恢复让我们这样的农村娃有了跳出农门的机会,而那种毕业分配制度让我们上了大学就等于找到工作,虽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自主权,但对于农村娃来说,就是一种变革和幸运,从此各行各业都有了农村娃的身影。
等到我们结婚生孩子,我们赶上了计划生育的大背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需要再作为生育工具了,生了一个孩子以后,就可以和男性一样投入到工作中了,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和目标。生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孩子和家庭了!相对于过去多子多孙的时代,我们少了许多生儿育女的义务。
现在,孩子上大学了,不少的同伴孩子结婚成家了,我们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工作和生活之余,我们可以走出去逛逛,游游,享受一下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各种礼物。
这样的生活,还担心没人给你养老吗?只要你赚够足够的养老钱,有了如此发达的 科技 手段,那比什么都幸福和方便!
所以我们60后应该是最幸福的一代人,赶上了 科技 改变生活,赶上了政策给我们的各利红利,我们就偷着笑吧。
你觉得呢?
史上最大的退休潮来袭,作为主力军的60后养老方式和50后的养老方式会有很大的区别。以往很多50后的人群在退休以后,一般都会选择回到老家农村去进行养老。而如今的一些60后越来越喜欢新奇的事物,有很多60后都会喜欢在养老院养老或者是旅行养老。因为作为主力军的60后而言,在经济方面有着很好的能力,完全可以实现在养老院养老和旅行养老。
按照60后的人群来进行计算,如今60后的人群最大的也都将近六七十岁了。面对这样的人群,有很多一部分的人都是从事在事业机关单位里面工作的人,由于每天的工作不是特别的辛苦,让这些人群都觉得自己即使在退了休以后,依旧可以继续从事在工作岗位中。为的就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可以一步步的实现自我养老价值。如今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是不服老的,觉得自己即使容貌老了,但是心态依旧像年轻人一样。
但是如果老年人不退休,那么年轻人在选择工作时往往都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这当中年轻人想要从事一份相对优越的工作,就必须要等到老人退休了以后才能够从事老人的工作。尤其是面对有一些老人手上会有相应的技术,年轻人也可以向老人多学习一些技术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够一步步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才会有升职加薪的可能,在选择工作时,尽量的要考虑以技术工为主。
提及到老人对养老的看法,大多数的老人依旧会有着很传统的思想,觉得在退休了以后,就应该尽量的去帮助年轻人分担压力。可以和年轻人生活在一起,把每个月的退休工资用于生活开销,这样就可以减少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因为年轻人在买了房买了车以后面临着家庭教育开支各项的支出,都会显得有些压力山大。
60后、70后、80后喜欢一个人独处,享受生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压力的减少。相对于年轻人,60后、70后、80后的生活压力可能相对较小,例如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等,这使得他们更加容易享受独处的生活。
2 个性的影响。60后、70后、80后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可能对他们的个性产生了影响,例如独立性强、自主性强、思想开放等,这使得他们更加喜欢独处,享受自己的时间。
3 生活经验的积累。60后、70后、80后的生活经验相对丰富,他们可能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波折,对于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也更加成熟和深刻,这使得他们更加懂得如何独处,享受生活。
4 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60后、70后、80后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更加喜欢享受独处的生活。
总之,60后、70后、80后喜欢一个人独处,享受生活的原因可能与生活压力的减少、个性的影响、生活经验的积累、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因素有关。这种独处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他们放松心情,调整自己的状态,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