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著名的官员和将军总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明朝的韩雍,长期担任两广军务提督,平定了无数叛乱,喜欢用法术控制下属,在下属面前总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明朝韩雍镇守两广,法令严明。除了一两个密友,其他人不得进入内室,其他人不得接近自己。
有一天,韩勇在后堂宴请当地有名的士绅,饭后为戏踢足球。赛后,韩勇派人在后堂放了一个石球,并指示如果有人看到石球,就说“这是韩平昌踢的球”。所以看到石球的人都对韩勇的无穷力量感到惊讶和钦佩。
另外,韩勇还在伞盖下藏了一块磁铁,头发里藏了铁屑,所以每当韩勇出门,一定会心痛。再加上韩勇是个大人物,所有见到他的人都奉为神明,崇敬他,遵守他的法律。
而且韩勇不仅在下属面前保持了自己的形象,在皇帝面前也表现出了威武的精神。天顺七年,韩雍来京,见到明英宗,皇帝立刻被韩雍的异彩所感动,留下他,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
广西的瑶人、童人逃到广东劫掠。沿途郡县几乎都被灭了,兵部尚书王雄说:“韩勇人才无双,定要放倒贼的是韩勇。”于是被任命为韩勇左都御史,协助管理军务。
韩勇等人日夜兼程,一路追到泉州,打垮了劫掠兴安的阳东苗人,到达桂林,斩首李英等四人,已错过战机指挥权。韩勇依图与众将商议曰:‘贼以修仁、荔浦为翼,应先取此二郡,以孤立贼之势力。于是率领十六万兵,兵分五路,先攻破修仁郡贼,追到历山,俘虏一千二百余人,斩首七千三百,平定荔浦。
成化元年十月,我去了周迅。当地人说,此地是天险,不能强攻,只能围困。韩勇说:“峡谷绵延600多英里。怎么会被围攻?分兵弱,久战缺财。小偷什么时候能被放倒?我的计划已经制定好了,”直接开进峡谷。看到路上躺着几十个打扮成儒生、村长的人,说愿意当向导,韩勇马上骂:“贼敢欺我!”下令将这些人逮捕并斩首。结果绑起来的时候发现这些人都藏了有利刀。果然,他们是来卧底的小偷。砍头后,都被肢解,挖出胃和肠子,挂在竹林里,串起来。山贼大惊失色,气势先弱。
韩勇先后击毁寨子三百二十四座,活捉盗贼及其同党七百八十人,斩首三千二百余人,溺死于水者不计其数。从此,西南被平定。
在极其简略的古文记载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韩庸处处塑造个人形象,使对手心服口服,软弱无力,从而克敌制胜。看来在职场中,形象还是很重要的。
译文
韩雍总督两广的时候,律令森严。除了一两个心腹亲信外,其余人都不允许靠近内室,并且他喜欢用权术统御部下。
一天他在后堂宴请百姓,吃完饭就踢球娱乐。
散场以后,他秘密派人在后堂放置了一个石炮(隔离墩)。有看见这个石炮的,就会有人告诉他:“我们家大人平时踢的就是这玩意。”大家都吃惊的吐舌头了,都认为韩雍天生神力。
韩雍还在伞里面暗藏磁铁,然后在把铁屑暗藏在头发和胡子里面。韩雍每次出门都坐在伞盖之下,须发贲张,再加上韩雍体型魁梧,见到韩雍的异样,都无不认为他是一个神明。
[冯评译文]
蛮族乡民四肢发达而头脑简单,韩雍利用其无知来控制他们。
原文
公镇两广,防患甚严,心腹一二人外,绝不许登阶,亦多以权术威镇之。
一日与乡人宴于堂后,鞠蹴为戏。既散,潜使人置石炮,有观者,因指示曰:“此公适所蹴戏也。”众吐舌,咸以公为绝力。
所张盖内暗藏磁石,以铁屑涂毛发间,每出坐盖下,须鬓翕张不已,貌既魁岸,复睹兹异,惊为神明焉。
[评]
夷悍而愚,因以愚之。
补
公,即韩雍,明宪宗朱见深时期的重臣。二十岁就中进士,成功镇压江西的农民起义。因得罪宁王朱宸濠被迫辞职,后来起复,朱见深时期平定广西的农民起义,后总督两广。果然,厉害的人都是文武全才。
张盖,张开的伞盖。
感
还是那句话,这一套东西如果照搬的话,应该没有人会信了。
还是内核。
不过磁铁和铁屑,这个确实非常有创意了。新世纪的话,用静电就可以做到了,不用再在头发胡子里面藏铁屑了。
果然,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1 文言文阅读 张佳胤自传 出自什么卷
文言文阅读 张佳胤自传 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佳胤令滑。
巨盗任敬、高章伪称锦衣使来谒,直入堂阶,北向立。公心怪之,判案如故。
敬厉声曰:“此何时,大尹犹倨见使臣乎?”公稍动容,避席迓之。敬曰:“身奉旨,不得揖也。”
公曰:“旨逮我乎?”命设香案。敬附耳曰:“非逮公,欲没耿主事家耳。”
时有滑人耿随朝任户曹,坐草场火系狱。 公意颇疑,遂延入后堂。
敬扣公左手,章拥背,同入室坐炕上。敬掀髯笑曰:“公不知我耶?我坝上来,闻公帑①有万金,愿以相借。”
遂与章共出匕首,置公颈。公不为动,从容语曰:“尔所图非报仇也,我即愚,奈何以财故轻吾生?即不匕首,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且尔既称朝使,奈何自露本相?使人窥之,非尔利也。”
贼以为然,遂袖匕首。 公曰:“滑小邑,安得多金?”敬出札记如数,公不复辩,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后覆开谕久之,曰:“吾党五人,当予五千金。”公谢曰:“幸甚,但尔两人橐中能装此耶?抑何策出此官舍也?”贼曰:“公虑良是。
当为我具大车一乘,载金其上。”仍械公如诏逮故事,不许一人从,从即先刺公。
曰:“俟吾党跃马去,乃释公身。”公曰:“逮我昼行,邑人必困尔,即刺我何益?不若夜行便。”
二贼相顾称善。公又曰:“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邑中多富民,愿如数贷之。
既不累吾官,尔亦安枕。”二贼益善公计。
公属章传语召吏刘相来。相者,心计人也。
相至,公谬语曰:“吾不幸遭意外事,若逮去,死无日矣。今锦衣公有大气力,能免我,心甚德之,吾欲具五千金为寿。”
相吐舌曰:“安得办此?”公蹑相足曰:“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吾令汝为贷。”遂取纸笔书某上户若干、某中户若干,共九人,符五千金数。
九人,素善捕盗者。 公又语相曰:“天使在,九人者宜盛服谒见,勿以贷故作窭人状。”
相会意而出,公取酒食酬酢,而先饮啖以示不疑。且戒二贼勿多饮,贼益信之。
酒半,曩所招九人各鲜衣为富客,以纸裹铁器,手捧之,陆续门外,谬云:“贷金已至,但贫不能如数。”作哀祈状。
二贼闻金至,且睹来者豪状,不复致疑。 公呼天平来,又嫌几小,索库中长几,横之后堂,二僚亦至。
公与敬隔几为宾主,而章不离公左右,公乃持砝码语章曰:“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章稍稍就几,而九人者捧其所裹铁器竞前,公乘间脱走,大呼擒贼。敬起扑公不及,自刭厨下;生缚章,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亟捕之,已亡命入京矣。
为上状,缇帅陆炳尽捕诛之。(选自明代冯梦龙《智囊全集》) 注①帑:tǎng ,古时收藏钱财的府库。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尹犹倨见使臣乎 倨:傲慢 B坐草场火系狱 系:牵累 C当为我具大车一乘 具:准备 D九人,素善捕盗者 素:向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但请勿多取以累吾官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B①每见此邑人富而好义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①公乃持砝码语章曰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D①吾令汝为贷 ②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佳胤智谋的一组是( )①公心怪之,判案如故。②吾书生孱夫能奈尔何? ③帑金易辨识,亦非尔利。
④相吐舌曰:“安得办此?” ⑤汝不肯代官长校视轻重耶?⑥考讯又得王保等三贼主名。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2 《明史许文岐传》的文言文阅读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②,置巡卒。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遥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大著。
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3 明史缪昌期传阅读答案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
作诸生时有盛名,万历四十一年考中进士,后改任庶吉士,这时年龄已五十二岁了。张差梃击东宫事件,刘廷元首先说是疯癫,刘光复附和他,上疏攻击揭发的人,说不应当惊诧地把它当作奇货,以此取得首功。
缪昌期愤怒,对朝士说:“奸徒攻击东宫太子,这是何等大事,却用‘疯癫’二字庇护天下的乱臣贼子,用‘奇货元功’四字辱没天下的忠臣义士!”刘廷元之流听到他的话,深深地忌恨他。给事中刘文炳弹劾大学士吴道南,于是暗中诋毁缪昌期。
当时他刚任检讨,刘文炳第二次上疏公开攻击,缪昌期就称病离职了。天启昌期回到朝廷。
刘一燝以次辅当权。这年冬天,首辅叶向高到任。
小人向叶向高离间刘一燝,说一燝想阻止他来京,叶向高不高兴。恰逢给事中孙杰秉承魏忠贤旨意,弹劾刘一燝和周嘉谟,魏忠贤立刻传旨准许流放。
缪昌期急忙拜见叶向高,极力申说二人是受先帝遗诏的重臣,不可轻易流放,内宫传旨不可遵奉。叶向高生气地说:“皇上所传,怎敢不遵奉?”缪昌期说:“你是三朝老臣。
刚到朝廷那天,拿自身去就力争,一定能成功。如果一传旨就流放两位大臣,以后天子行事不加节制,便再也不能阻止了。”
叶向高沉默不语。缪昌期于是详细陈说刘一燝质朴正直没有他企图,叶向高怒意稍微缓解。
恰逢顾大章也为此事向叶向高进言,刘一燝才得以平安离去。杨涟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呈上,缪昌期正好拜见叶向高。
叶向高说:“杨先生这奏疏太轻率。魏在皇上面前时有扶正,这道疏果真施行,怎能得到这种小心谨慎的人在皇上的身边?”缪昌期惊愕地说:“谁说这样的话来误导你?可以处斩。”
于是叶向高秘密呈上揭帖,请求皇帝允许魏忠贤辞去,魏忠贤大怒。恰逢有人说杨涟的奏疏是缪昌期代为起草的,魏忠贤于是对他深恨不可解。
到叶向高离去,韩爌执政,魏忠贤赶走赵南星、高攀龙、魏大中及杨涟、左光斗,韩爌都写揭帖恳留魏忠贤和他的同党认为实际上是缪昌期在左右他们。而缪昌期在众人离开京城时,全都送到郊外,拉着手叹息,因此魏忠贤更加仇恨他。
天启五年春天,缪昌期因汪文言案件讼词牵连,被削去官职传讯审问。魏忠贤怨恨不能解除。
第二年二月,又在其他奏疏中谴责缪昌期已经削去官籍仍然穿官服乘官车延请宾客,命令缇骑逮捕审问。过了一个月,又把他列入李实疏中,投入钦犯牢狱。
四月底,死在狱中(河南省中原名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_百度文库)。
4 明史章正宸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章正宸,字羽侯,会稽人。从学同里刘宗周,有学行。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劝帝法周、孔,黜管、商,崇仁义,贱富强。
礼部侍郎王应熊者,温体仁私人也,廷推阁臣,望轻不得与。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正宸上言:“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事因多扰,变以刻成,综核伤察,宜存浑厚。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帝大怒,下狱拷讯,竟削籍归。
九年冬,召为户科给事中,迁吏科都给事中。周延儒再相,帝尊礼之特重。正宸出其门,与搘拄。岁旦朝会,帝隆师傅礼,进延儒等而揖之曰:“朕以天下听先生。”正宸曰:“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毋以宠利居成功,毋以爵禄私亲昵。”语皆风刺延儒。延儒欲用宣府巡抚江禹绪为宣大总督,正宸持不可,吏部希延儒指,用之。延儒欲起江陵知县史调元,正宸止之。延儒以罪辅冯铨力得再召,欲假守涿功复铨冠带,正宸争之,事遂寝。其不肯阿徇如此。未几,会推阁臣,救李日宣,谪戍均州。
福王立,召复正宸故官。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上疏曰:“比者河北、山左各结营寨,擒杀伪官,为朝廷效死力。忠义所激,四方响应。宜亟檄江北四镇,分渡河、淮,联络诸路,一心齐力,互为声援。两京血脉通,而后塞井陉,绝孟津,据武关以攻陇右。陛下缟素,亲率六师,驻跸淮上,声灵震动,人切同仇,勇气将自倍。简车徒,选将帅,缮城堑,进寸则寸,进尺则尺,据险处要,以规中原。天下大矣,渠无人应运而出哉?”魏国公徐弘基荐逆案张捷,部议并起用邹之麟、张孙振、刘光斗,安远侯柳祚昌等荐起阮大铖,正宸并疏谏,不纳。改大理丞,正宸请假归。鲁王监国,署旧官。事败,弃家为僧。
以下答案供参考:
4A望轻不得与 与:给予
B。迁吏科给事中 迁:升官
C。正宸争之,事遂寝 寝:止息
D。宜亟檄江北四镇 亟:紧急 答案:A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章正宸“有学行”的一组是:
①从学同里刘宗周②体仁引为助,为营入阁③应熊强愎自张,何缘特简④奈何使很傲之人,与赞平明之治哉⑤召复正宸故官⑥正宸痛举朝无讨贼心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章正宸上言阻止王应熊“入阁”,结果惹怒了皇上,被送入监狱拷打审讯。
B 周延儒再次任宰相,章正宸在周延儒门下做事,他们俩的关系不好,章正宸与周延儒意见常不合。
C 章正宸说“陛下隆礼阁臣,愿阁臣积诚以格君心。毋缘中官,毋修恩怨……”这些话,是在讽刺皇上。
D 章正宸向福王上疏时,陛下应亲率六军驻扎在淮上,人人齐心同仇敌忾,勇气自然会倍增。 答案:C
5 文言文阅读 明史·袁炜传原文
袁炜,字懋中,慈溪人。嘉靖十七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授编修。炜性行不羁,为御史包孝所劾,帝宥不罪。进侍读。久之,简直西苑。撰青词,最称旨。三十五年,阁臣推修撰全元立掌南京翰林院,帝特用炜。炜疏辞,愿以故官供奉。帝大喜,立擢炜侍讲学士。甫两月,手诏拜礼部右侍郎。明年,加太子宾客兼学士,赐一品服。三十九年,复以供奉恩加俸二等,俄进左侍郎。明年二月调吏部,兼官供奉如故。逾月迁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仍命入直。炜自供奉以后,六年中进宫保、尚书,前未有也。
先是先是二月朔,日食微阴,炜言不当救护。礼部尚书吴山不从,得谴去。帝闻炜言善之,遂以代山。及七月朔,又日食。历官言食止一分五杪,例免救护。炜乃阿帝意上疏言:“陛下以父事天,以兄事日,群阴退伏,万象辉华。是以太阳晶明,氛祲销烁,食止一分,与不食同。臣等不胜欣忭。”疏入,帝益喜。其冬,遂命以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典机务。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四十四年春,疾笃,请假归,道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谥文荣。
炜才炜才思敏捷。帝中夜出片纸,命撰青词,举笔立成。遇中外献瑞,辄极词颂美。帝畜一猫死,命儒臣撰词以醮。炜词有“化狮作龙”语,帝大喜悦。其诡词媚上多类此。以故帝急枋用之,恩赐稠叠,他人莫敢望。
自嘉自嘉靖中年,帝专事焚修,词臣率供奉青词。工者立超擢,卒至入阁。时谓李春芳、严讷、郭朴及炜为“青词宰相”。而炜贵倨鲜淟,故出徐阶门,直以气凌之。与阶同总裁《承天大志》,诸学士呈稿,炜窜改殆尽,不以让阶。诸学士不平,阶第曰任之而已。其后炜死,阶亦尽窜改之。炜自负能文,见他人所作,稍不当意,辄肆诋诮。馆阁士出其门者,斥辱尤不堪,以故人皆畏而恶之。(《明史·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袁炜传》)
译文
袁炜,字懋中,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1538)考中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初任编修。他为人不加检点,曾被御史包孝弹劾过,世宗宽恕了他,未予惩治。进为侍读很久以后,又被选择到西苑值勤,他写的宫体诗词最能令世宗满意。三十五年,阁臣推举修撰全元立出掌南京翰林院,世宗特意用袁炜担任这个职务。袁炜上书辞谢,表示愿意以原职侍候在皇上身边,世宗十分高兴,立刻提拔他为侍讲学士。才过两个月,又用手诏任用他当上了礼部右侍郎。第二年,加封他为太子宾客兼学士,赐给他一品官服。三十九年,又因为侍奉皇上给他加两级官俸,紧接着升任左侍郎。第二年二月改调吏部,仍兼旧职到西苑侍奉皇上。过一个月升为礼部尚书,加官为太子少保,仍奉命到西苑值勤。袁炜自从侍奉皇上以后,六年时间就做到宫保、尚书,这是以前不曾有过的事。
在此之前,二月初一发生日食,天色略微有些阴暗,袁炜说没必要加以救护。礼部尚书吴山不答应,被世宗调离职务。世宗听到袁炜的意见,认为很好,就让他接替了吴山。等到七月初一又发生了日食,历官说日食只有一分零五秒,理应免加救护。袁炜于是迎合世宗的心意上书说“:陛下把天当父亲,把太阳当哥哥供奉,各种阴气都躲一边去了,一切东西都在太阳之下熠熠生辉。所以太阳光明,邪气灭绝,日食一回只有一分,跟没发生日食一个样。我们真是不胜欢喜。”他的奏疏递上后,世宗更高兴了。这年冬天,就让他以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的身份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后经几次加官做到了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嘉靖四十四年(1565)春天,他病重了,请假回乡,死在路上,终年五十八岁。被追赠为少师,谥文荣。
袁炜才思敏捷,世宗半夜递出一张纸,让他撰写宫体诗词,他举笔马上就能写成。每次碰上中央、地方上献来吉祥物,他都极力赞美。世宗养的一只猫死了,让儒臣写篇祷告词为它祈福。袁炜的祷词中有句话说这个福星将会“变成雄狮,化作飞龙”,世宗非常喜欢。他花言巧语向世宗献媚,经常就是这副样子。因此世宗赶忙不迭地任用他,对他的赏赐十分频繁,别的人不能和他相比。
自嘉靖中期以后,世宗一心搞什么炼丹、祈祷,词臣都只是奉命撰写宫体诗词,写得好的立刻就加以提拔,直至进入内阁为止。当时人们都说李春芳、严讷、郭朴和袁炜是“青词宰相”。可是袁炜自高自大,寡廉鲜耻,本来出自徐阶门下,竟然盛气凌人地对待徐阶。他和徐阶一同总裁《承天大志》,学士们交上的稿件,袁炜窜改殆尽,也不推让给徐阶过目。学士们气忿不平,徐阶只是说由他改吧。后来袁炜死了,徐阶也把他改的稿子全窜改了一番。袁炜以会写文章自负,看到别人的作品稍不如意就大加讥笑,翰林院的学士们出自他门下的,更被他训斥得难以忍受,因此人们都怕他也讨厌他。
6 求文言文明史韩雍传的翻译《韩雍传》译文:
韩雍,字永熙,长洲人,以才能和谋略著称。在南畿审阅刑事案件卷宗,砀山教谕某人鞭打膳 夫,膳夫逃跑后躲起来,膳夫的父亲告发教谕杀了他的儿子,教谕已经无辜服罪,韩雍跟踪而得到膳夫,洗清教谕的冤屈。
正统十三年(1448)冬,处州贼叶宗留自福建转而危害江西,官军失利,皇帝下诏命韩雍与镇守 侍郎杨宁督促军民共同防守。恰巧福建巡按御史汪澄给邻境送来文书会同讨伐贼邓茂七 ,因为贼人 商量投降,官军停止军事行动,韩雍说: “贼真的投降了再退兵也不晚。 ”急速进军,贼已经叛变, 汪澄因此被判死刑。
天顺初年,宁王因为以前的怨恨,弹劾他擅自乘坐轿子等事,韩雍被捕入狱, 削去官职。不久又恢复右佥都御史职位,辅佐寇深治理都察院事。 宪宗继位,韩雍受学士钱溥牵连,贬为浙江左参政。广西的瑶人和僮人流窜到广东劫掠。沿途的郡县几乎全被捣毁坏。成化元年(1465)正月,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拜都督赵辅为总兵官,兵部尚书王雄说: “韩雍才气无双,平定贼非韩雍莫属。”于是改任韩雍左佥都御史,协助治理军务。
在此以前,编修丘浚写信给大学士李贤,说贼在广东适宜驱赶,贼在广西的应该采用围困的方法,请 求下令派游击将军和勇率领少数民族骑兵直奔广东,而大军一直赶到广西,分兵扑灭叛乱,李贤很 赞赏这项作战的计划。韩雍说: “应该全军直捣大藤峡,巢穴已经倾覆,其余则可迎刃而解。舍弃这 不去谋取,而分兵四出,这等于是救火时却鼓风一样。 ”众人说“对。”
韩雍等到达桂林,将错过战机的指挥李英等四人斩首示众,韩雍手按着地图同诸将商议说:“贼 以修仁、荔浦为羽翼,应该先攻取这二县来孤立贼的势力。”于是率领十六万兵士,分五路出兵, 先攻破修仁县的贼,穷追到力山,俘获一千二百余人。 十月到浔州,向当地父老询问,都说:“峡,是天险,不能强攻,应用计围困。”韩雍说“峡延 绵六百余里,怎能围困?兵分则力弱,长期用兵则财物缺乏,贼何时能够平定!我的计划已定。 ”就长 驱到峡口。 有儒生、里老数十人伏在道路左边, 愿意担任向导, 韩雍见了立刻骂道 “贼胆敢欺骗我!” 喝令左右绑起来斩首,左右都非常吃惊。捆绑时而发现袖中的利刀,一审问,果然是贼。
贼首侯大狗等大为恐惧,在南山竖立栅栏,准备很多滚木、标枪、涂毒的弓箭来抗拒官军,官军引诱贼发放 箭石,估计快用尽了,韩雍亲自率领诸军借着树攀藤而上,另外派遣壮士从小路先上,占据山顶用 火炮发石击贼。贼抵挡不住,被打得大败。 韩雍痛恨罪恶,因此虽然令行禁止,百姓安居,然而对他的毁谤、非议也容易产生。
两广的人 怀念韩雍的功绩,建立祠堂纪念他。
7 明史王邦瑞传文言文答案王邦瑞,字惟贤,宜阳人。早有器度见识。当学生,山东盗贼兴起,上围剿贼寇十四策略在知府。正德十二年成进士。改为庶吉士。与王府有牵连,出为广德州知州。嘉靖初年,祖父去世,离开。补滁州。多次升任南京吏部郎中,出任陕西提学愈事。因每年进贡不合格五名以上,贬滨州知州。再次升任固原兵备副使。泾、郇大盗李孟春,抢劫河东、西,剿平的。因为祖母服丧离去。服丧期满,再提学陕西,转任参政。母亲去世离职。起升为右愈都御史,巡抚宁夏。敌人乘冰入侵,设被打败的。改任南京大理卿。不上,召回任兵部右侍郎。知道
改任吏改任吏部,晋升为左。俺答侵犯都城,命令国瑞总督九门。国瑞在禁军城外,以巡捕军营东、西长安街,大开城门,纳四郊躲避贼寇的。兵部尚书丁汝夔入狱,命令国瑞提起这件事,兼提督团营。敌寇撤退,请各位将领中功劳罪研究,并且疏通九门壕沟,都答复许可。国瑞见营制时间放松,陈述其弊端。于是罢除十二团营,全部归三大营,以咸宁侯仇鸾统的。国瑞也改任兵部左侍郎,专门督京营事务。又陈述兴利除弊六件事。中说宦官主管军队,古往今来的大灾难,请全部撤除提督监枪的。皇帝回复依从的。又举前编修赵时春、工部主事日知道战争,并改任兵部,分管理京营事务。不久,皇帝召来兵部尚书翁万达还未到,迟的,于是命令国瑞代。条上怎么偷十二件事。主
仇鸾仇鸾陷害邦瑞在皇帝,上帝眷顾渐移。在萧鸾奏革除蓟州总兵官李凤鸣、大同总兵官徐甘珏任,而推荐京营副将成勋代凤凰鸣叫,密云副将徐仁代替毂。主要从中、下。国瑞说:“朝廷调换将帅,必须采取的公卿,由陛下决定,因此谨慎防杜渐,给我看下不敢决定的。而且京营大将与列镇将互不统辖,为什么京营,于是升降各镇。现在曲徇鸾请,我恐怕九边将帅全都逃走依附,这不是国家的福分啊。“皇帝不高兴,下旨谴责。萧鸾又想节制边将,停止修筑蓟镇边墙。国瑞都认为不可。萧鸾大遗憾,更加肆意谗言。在国瑞又陈述怎么偷大计,于是严令解职,以文明办事。过了几天,大计划陈述。最终被除名,以赵锦代。国瑞离开,萧鸾更加骄横。第二年被处死,锦绣也因党比派遣戍守,于是皇帝渐渐想到的。过了十年,京营缺人,皇帝说:“非邦瑞不可。”于是起来所以官。知道
到达之后已经到达,疏便宜几件事,全部允行。遇了一年去世。赠太子少保,谧号襄毅,派使者护送回乡安葬。斋
国瑞国瑞严厉刚毅而有见识度量。历官四十年,以廉洁闻名。
8 文言文明史陈登云传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授职鄢陵知县。政绩最好,升为御史。出按辽东,上疏陈明安定边境的十条对策,又请求加速建立首功的赏赐制度。后改为山西巡抚。
回到京城,恰好朝廷大臣正在争论立储君的事。陈登云认为朝议迟迟不能决定,是贵妃家人暗中捣鬼。万历十六年(1588)六月因发生灾害上疏弹劾贵妃父亲郑承宪,说:“郑承宪包藏祸心,觊觎储君。天天与宦官往来,商量对策,而且广泛交结山人、术士、道士、和尚之流。当初陛下重惩科场冒名顶替之人,郑承宪的妻子每每扬言事情是自己揭发的,用来恐吓勋贵,以巧言惑动朝廷人士。不但惠安遭到他们算计,即使中宫与太后家也谨慎避开他们的锋芒。陛下统治国家已很久了,这是惠政的结果,而郑承宪每次对人说,认为是不立太子的结果。干扰盛典,蓄谋已久,以后有什么事他干不出来呢?如果不振奋朝纲,以大义决断,否则即使日日不上朝不奏乐,穿白衣,停止刑罚,恐怕皇天也不答应,天变是不可抗拒的。”疏上,贵妃、郑承宪都发了脾气,同仁也以为陈登云危险,但皇上把奏疏留下了。
很久以后,他又上疏弹劾吏部尚书陆光祖、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廷的大官都很怕他。当时,正好考选科道,陈登云因而上疏说:“近来御史官,壬午以前害怕 ,刚正的变温柔了;壬午以后拘于情面,正直的变为谄媚。其间难道没有刚正的人吗,但不胜被攻击倾轧,没有安身的地方。二十年来,以正直提升为京官的只有一、二个人。背着皇上,培植党羽,摇尾乞怜,像所谓‘七豺’、‘八狗’,御史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而使人践踏到这种地步,怎能希望他不顾情面,正直地处理事情,为国除掉奸人、消灭败类呢!与其因误用而贬退,不如谨慎地考察人选。”因而条陈数件事献给皇上。
出任河南巡按。那年发生大饥荒,人相互吞食。副使崔应麟看见百姓吃湖中的雁屎,便包来给陈登云看,陈登云便送到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钟化民分发库银赈恤百姓。陈登云三次巡视地方,执政严厉,按规定应当提升为京官,屡次被宫中扣住不下发,于是他称病归家。不久之后就死了。
9 求文言文明史蒋德璟传原文及翻译蒋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柳,明泉州晋江福全人,其父蒋彦,进士出身,官至江西副使,广东布政司参议,有武功政绩,因忤当事,弃职宦场,返乡归养。
蒋德璟从小受到书香教育,受到父亲耿直性格的陶染,这对其以后成为明朝一代著名的政治家,无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蒋光彦进士出身,官至江西副使。
蒋德璟为万历己酉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不附魏忠贤,遭排斥。
崇祯时,迁少詹事。崇祯十一年(1639年)杨嗣昌任兵部尚书,增饷银二百八十万两,后来杨嗣昌卒于军,德璟上奏:“嗣昌倡聚敛之议,加剿饷、练饷,致天下民穷财尽,胥为盗。
又匿失事,饰首功,宜按仇鸾事,追正其罪。”。
崇祯十五年(1642年),首辅周延儒荐拔“德璟可大用”,与黄景昉、吴甡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之前崇祯帝问:“天变何由弭?”对曰:“拯百姓,即弭天变。近加辽饷千余万、练饷七百万,民何以堪!祖制:三协止一督、一抚、一总兵。
今增二督、三抚、六总兵,又设副将以下数十人;权不统一,何由制胜”。崇祯十六年(1643年),改任户部尚书,晋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
德璟博闻强识,“九边厄塞、河漕屯牧、盐策水利、历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
性鲠直,能用人,陈子壮、倪元璐、顾锡畴皆由他推荐,谓“贤才不可不惜”。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二日引罪去位,不久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
翌年(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立于福州,改元隆武,蒋德璟与林欲楫、黄景昉、陈洪谧同时被召用,隆武二年(1646年)九月朱聿键败走,德璟绝食,是月卒于家中。
凯歌十首(时韩雍破大藤峡贼 )
其一
红日中天万国明,戴盆魑魅尚偷生(2)。
神机睿略如天运(3),一怒能教岭峤平(4)。
其二
三军奋勇气横秋,石裂烟消水不流二。
一夜山灵惊失险(5),回头不见九层楼。
其三
万山矗矗石层层(6),千仞穹崖百尺藤(7)。
朝野传闻总惊讶,将军直是解飞腾(8)。
其四
捷音晓日奏龙墀(9),圣主当轩亦解颐(10)。
借问古人谁得似,汉家充国宋家琦(11)。
其五
山韩未足谓奇勋,此日都输马服君(12)。
怪得成功如反掌,元戎能武又能文(13)。
其六
今日军中又一韩(14),功成只在笑谈间。
由来名下无虚士(15),从此威声振百蛮。
其七
水陆舟车处处通,三军饱食不妨农(16)。
相逢尽道兵威壮,谁识萧何转运功(17)。
其八
十年坐待虺成蛇(18),骨满空山草满家。
一阵凯风吹地动,荆榛转眼即桑麻(19)。
其九
千载崭巖一旦平(20),山无瘴疠鬼无灵。
记功片石那能尽,两广苍生口似铭(21)。
其十
此捷今无古未闻,两阶舞羽待回军。
尚方旧铸封侯印(22),史馆新书靖远勋(23)。
诗词类别:边塞征战
来源:《粤西诗载》
相关作品:送进士蒋正昪得告还全州
(1)明韩雍于成化元年到三年,曾领兵十六万分五路围攻桂平大藤峡晨民起义军,掳掠起义农民数万人。
(2)戴盆:喻事之柑反,愿望决不能达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魑魅:古代传说中山泽之鬼怪。
(3)睿:明智;智慧。
(4)崤:尖而高的山。
(5)山灵:山神。
(6)矗矗:高耸貌。
(7)穹:中间隆起的样子。
(8)解:懂得,能够。
(9)龙墀:雕龙的台阶,指朝廷。
(10)解颐(yì宜):开颜而笑。颐,面颊。
(11)充国:趟充国,西汉大将。武帝、昭帝时,击匈奴有功。琦:韩琦,北宋大臣,防御西夏有功。
(12)马服君:秦伐韩,赵王使赵奢将兵救之,大破秦军,赐号马服君。
(13)元戎:主将。
(14)一韩:指韩雍。
(15)虚士:徒拥虚名之士。
(16)妨:妨害,损害。
(17)萧何:汉沛人,高祖与项羽战,何常守关中转馈军饷。天下既定,论功第一。
(18)虺(huì卉):毒蛇,小蛇。
(19)琍榛:荆棘杂木。桑麻:指庄稼,农作物。
(20)崭巖:山峰险峻不齐貌。
(21)苍生:老百姓。铭:刻在石碑上记功的文字。
(22)尚方:官名,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器物。也作“上方”。
(23)靖:平定。
丘浚
丘濬(生卒年不详),字仲深,明代琼山(今广东琼山县)人。景泰进士。孝宗时累官文渊阁大士,参预机务。弘治七年(公元一四九四)为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庄。有《大学衍义补》、《丘文庄公集》、《丘文庄公奏疏》等书。
朝代:明代
籍贯:广东琼山
中国四大名塔分别是嵩岳寺塔、千寻塔、释迦塔、飞虹塔。
1、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2、千寻塔
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滨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3、释迦塔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
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
4、飞虹塔
飞虹塔位于山西洪洞县城北17公里的广胜上寺,塔身琉璃镶嵌,俗称琉璃塔。琉璃,是一种矿物质材料。半透明体,把它涂在陶质(坩子土)制成的筒瓦、板瓦、脊鲁等构件表面,然后放至陶窑内用火烧成一层细密的彩色釉,使之成为一体的彩陶器物。釉在陶表面,有耐磨、结实、坚硬、美观的优点,是中国富有民族色彩的建筑构件材料。
扩展资料
“嵩岳寺塔也是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
上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在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
-四大名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