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是日军轻易得济南,占据了攻打徐州的有利态势。
李宗仁很生气,打电报责问韩复榘:为什么放弃泰安?
韩复榘看到李宗仁发来的电报,在上面批了8个字:“南京已失,何守泰安?”
韩复榘擅自决定放弃济南,率部撤向鲁西南。日军于12月27日占领济南后,直接威胁徐州。
在严重关头,蒋介石于1938年1月11日在河南省归德召开有80多名师长以上高级军官参加的“北方抗日将领会议”,会议期间,把韩复榘诱捕,押往武昌,经高等军法会审后,于1月24日晚将韩复榘枪毙。中央通讯社发布韩复榘的死讯后,全国一片唾骂声。
标题
何应钦向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军事时,说:“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素无战意,擅将要隘城镇自行放弃,各部队均撤至运河西岸,仅以一部沿河扼守,主力控制于曹县、城武、单县等处,图保实力,虽经迭令该集团军整饬反攻,乃韩复榘多方规避,违抗命令,比经拿办,明正典刑。”
济南失守,日军占领山东的一座重要城市,对中国军队防守徐州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韩复渠最初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入伍,投入到冯玉祥门下,并成为冯玉祥的一员得力干将。随着冯玉祥势力的不断强大,韩复渠的职位也不断上升,到一九二○年,韩复渠已当上了旅长。且当时冯玉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量培养军事人才,还保送韩复渠到北京陆军大学旁听。到了一九二八年时,韩复渠已成为冯玉祥辖下的第三方面军总指挥了,与此同时他还被任命为冯玉祥势力范围中的河南省省主席,可见冯玉祥对韩复渠的看重了。
一九二九年,冯玉祥与蒋介石因为国民革命军“编遣”问题矛盾激发,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战争一触即发。在当时的蒋桂战争一结束,蒋冯战争就开始酝酿,冯玉祥集中兵力,令部下通电讨蒋。此时,蒋介石获悉冯玉祥靡下的韩复渠、石友三两人对冯玉祥心存不满。原来,冯玉祥一向治军很严,对于犯了错误的部下毫不留情,都要严厉处罚,象韩复渠这样的高级将领也不能例外,有时犯了小错,也要受到“罚立正、战门岗”的处分,使韩复渠感到面子上很难看,于是对冯玉祥日渐不满。蒋介石得知这个消息后,便乘机派人收买韩复渠、石友三二人,当即送给他们二人军费各一百万元,并许诺韩复渠的河南省主席职务不变,同时在以后的每个月将给他们二人军费六十万元。韩复渠接受了蒋介石的条件,立即投向了蒋介石,一瞬间,讨蒋的主力便变成了蒋介石的生力军,冯玉祥逼迫无奈,只好通电下野,末战先败。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里出了两个震惊全国的“飞腿将军”,一个是刘峙,另一个就是韩复渠。
其实,自从韩复渠投靠蒋介石后,两人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韩复渠投蒋后不到几个月,韩就有了反蒋的预谋。韩任山东省主席时,他又一再打击蒋介石在山东的亲信,试图将蒋的势力排出齐鲁大地,这就招致了蒋的痛恨,蒋也就进一步想杀韩以后快,在韩复渠为保存实力坐视国土沦陷事情发生后,蒋介石终于找到了杀韩的借口。
刘峙握着韩的手走到院内,来到一辆早预备好的小车边,刘峙说:“坐上吧,这是我的车子!”韩那里知道这个汽车就是逮捕他的工具。他上了车,刘峙却说:“我还要参加会议去。”说时就车门关上了,在这个时候,汽车前坐上有两个人爬到后车箱里来,分左右坐在韩的两旁,并出示预先写好的逮捕令,对韩说道:“你已经被捕了。”韩起先还以为前坐上两个人是刘峙的随从副官,看见了逮捕令,至此才知道这两个人是军统特务,又向外边一看,沿途布满了宪兵岗哨。汽车飞快地开驶到了火车站月台上,由两个特务拉着韩的双手,并肩登上了预先备好的一列升火待发的专车,并有大批荷枪实弹的宪兵、特务等分布在车箱内,直达汉口车站。然后用专车将他押送到武昌,即把韩交“军法执行总监部”管理押在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一座二层楼上。这时已到了一月十二日夜晚,
一直到一月十九日,国民党才组织高等军法会审,何应钦任审判长,鹿钟麟、何成任审判长官,贾焕臣任军法官。然而,在审讯中,韩只昂着头微笑,一句也不答复,也不请求宽恕。法官再问,还是一言不发。这个审问,其实就等于宣判,因为在逮捕令上,已注明了韩罪状和革除韩的二级上将及本兼一切军政职务。因此,韩已拿定主意见,一句话也不回答,到了二十四日晚上七时左右,有一个特务走到韩的面前说:“何审判长请你谈话,跟我就去!”韩当时还以为真的是何应钦找他谈话,就随着下楼。到楼梯半腰中一看,院子里满布了持枪待放的哨兵,他方知道自己死将临头,当时便说:“我脚上的鞋小骨些挤脚,我回去换双鞋再去。”他边说边回头,就在他回头上楼的脚刚迈了一步,站在楼梯边的特务已开枪向韩头上打去,韩一回头,说了一句:“打我……”此时连续的枪已打倒了他,歪在楼梯血泊中。他头部中两弹,身上中五弹,计打七枪而死。一代枭雄就此完结。
抗日将领韩复渠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后,日本人想在胶济铁路边上开采矿产,日本驻济领事馆的花谷便给韩复渠来了一道请柬,请韩复渠赴“共商大事”,韩复渠一怔,眼珠转了几转,想:“姥姥的,这不是出卖主权吗?老子什么都能干,卖国的事不能干。”政府官员们都劝他不要去,干脆推辞掉算了。韩复渠小眼一瞪:“不行,那不叫小日本看扁了?”这样,宴照赴,酒照喝,到时候你们就这样这样。面授完了机宜,老韩大大咧咧去了领事馆,宴会上几个花枝招展的日本娘们左一杯右一杯的劝酒,老韩来者不拒,左拥右抱喝酒调笑荤的素的毫不在乎,一会儿就醉眼朦胧了。花谷见时机成熟,赶忙拿出采矿合同要他签字,韩复渠拿着合同假意敷衍,这时韩的副官猛跑了进来:“报告主席,南京急电,让您赶快回去。”说完架着韩复渠跑回了主席府。花谷气得迭足大骂,主席府里韩复渠笑嘻嘻的喝着茶,说:“姥姥的,对小日本不能软!”
日本吞并山东的念头并未就此消除,过了几天又给韩复渠来了一道请柬。所谓宴无好宴会无好会,政府官员们仍是齐声劝阻,韩复渠大嘴一咧:“没事,这回照旧吃他XXXX的,到时候你们就这样这样。”韩复渠全副武装带着上百名荷枪实弹的卫队就去了领事馆。花谷见老韩这个阵势而来,不由大怒,又不能不强压火气曲意奉承,好酒好菜连同那几个日本女人一起伺候,老韩一会儿又是酩酊大醉。这时花谷才附着韩复渠耳朵说:“韩主席文韬武略当世豪杰,又何必依附在蒋介石的手下呢?我看不如搞个山东自治,我们华北自治政府就要成立了,到时候请您担任政府首脑,您看如何?”韩复渠腾地站起来,把酒杯“砰”地一摔,勃然大怒:“什么自治?这是强奸!姥姥的,让老子当汉奸?没门!”花谷一声冷笑:“韩主席,这回恐怕由不得你了,哼哼!”花谷一挥手,领事馆警卫队立即持枪挡住韩复渠的去路,与韩府卫队相互对峙一触即发。韩复渠哈哈大笑:“这是老子的地盘,不是华北,不是满洲,更不是你们小日本,姥姥的,谁惹老子上火,别怪我不客气!”花谷脸色铁青,正要发作,门卫忽然跑进来:“报报告,不不好了,中国炮队包围了领事馆”花谷大吃一惊,跑到楼上向外一看,我的天,领事馆外马路上整齐齐一溜大炮,黑洞洞的炮口正对着花谷,尖啸的哨子声装炮弹声让花谷心颤腿软,赶忙跌跌撞撞的跑下楼:“不要,韩韩主席不要,我小人喝多了,求您千万不要让人开炮”韩复渠大手一挥:“告诉你,我姓韩的不吃你那一套,姥姥的!”韩复渠拂袖而去,花谷站那儿一个劲儿发懵。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蒋介石委任韩复渠为山东省主席兼第五战区副司令,司令为蒋介石。后来蒋介石忙于上海战事,宣布不再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韩复渠大喜,心想:“姥姥的,第五战区司令一职非我老韩莫属了,哈哈哈。”岂料时世陡转,蒋介石突然宣布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韩复渠仍是副司令。这一下把他气得够呛,心想:“我老韩跟着你拼死拼活忠心不贰,到头来还不如他一个小小的李宗仁?好,很好,我算明白你老蒋了,从今儿起咱哥俩就对着来,看谁斗的过谁!”1938年1月,日军突破黄河直奔济南,韩复渠率十余万大军不战而逃,山东沦于敌手。1938年1月24日,韩复渠因“不抵抗罪”被枪毙。
韩复榘训新兵,怎么也走不到点子上,教官气的歪鼻子,韩气的骂教官说:你他妈的笨,谁他妈的知道121啊!命令:一只脚穿草鞋,一只脚穿皮鞋,你他妈给我喊:草皮草(操屁操)
咏闪电
忽然天空一火燫
可能神仙要抽烟
如果不是要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燫
咏泰山
远看泰山黑乎乎
上头细来下头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达
民国年间,军阀韩复渠出任山东省主席,此人不学无术,大字认识不了一罗筐,闹出数不清的笑话,可是他却浑然不觉,喜欢百姓称他为“韩青天”,并以此而自鸣得意。
但是,韩复渠能够在乱世之中做出一番事业来,统帅千军万马,管理山东重地,是因为他确有一些独到之处。据说,在韩复渠统治期间,每当军械库要发装备或是军饷的时候,必须要有韩复渠本人盖了章的单据。韩复渠的副官见韩不识字,而且每天军械库的出入单据众多,认为有机可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捞一票。于是,副官就自己悄悄的写了张单据,再伪造了一个与韩复渠的印章一样的大印,盖在单据上面然后将假印销毁,再拿这张单据去军械库领出一批装备,偷偷卖得的钱中饱了私囊。
过后不久,韩复渠来到军械库检查,他将所有的单据全部拿过来,一张一张的装模做样看过,突然,他举起一张单据来:“这张不对,有问题,有人竟敢伪造我的印章!”
副官一瞧,吓得魂差一点没飞掉,韩复渠手里拿的,正是他伪造的那一张:就遮掩道:“韩主席,这明明是你盖了章的吗,是不是时间久了,你自己也想不起来了?”
“不对,”韩复渠摇头道:“这一张是假的,我知道。”
“可是韩主席,你怎么能够肯定这一张是假的呢?”副官不明白:“这一张上的印章,跟其它上面的印章没有任何区别啊。”
“是没有区别,”韩复渠道:“可是我的印章有记号,我认得,这张上没有记号,所以肯定是假的。”
副官心想,我刻的印和你的一模一样啊,怎么就没有看到你说的记号呢?再问韩复渠这个问题,韩复渠把单据举起来,指着上面的印章说道:“你看清楚了,在我的印章上,有一根针,所以凡是我盖的章,纸上都有一个小洞,这张纸上的印没有小洞,所以我就知道是假的。”
竟有这种事?副官一下子傻了眼。
这就是韩复渠的管理办法了,一个不识字的人想出来的办法,十个读书人也猜不到。韩复渠让人猜不到的不止这一件事,还有山东粮食案,韩复渠的做法就更是让人无法理解了。
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战乱之中,各方军阀不断的搜刮百姓,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饥荒,处在“韩青天”管辖下的山东省更是民不聊生,各地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将粮食价格抬得高高的,让百姓更是叫苦连天。
针对这种情况,各地军阀为了休养生息,都严令粮商不得肆意涨价,违者,以军法从事。但是利之所在,人之所趋,粮商们为了发财,仍然是偷偷的涨价,结果有许多倒霉的粮商被查到,枉送了一条性命。
在山东省,也抓到了几个偷偷涨价的粮商,并立即押到城郊执行枪决。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韩复渠正在他的主席府和姨太太们打麻将,听到来人报说,竟然一下子跳了起来,连鞋也顾不穿,光着两只大脚丫子,拉过来一匹没有配鞍的马,上马之后打马狂奔,直奔城郊法场。
当韩复渠赶到的时候,行刑队正对几个瑟瑟颤抖的粮商举起了枪,韩复渠急忙高声喝止,然后跳下马来,亲自给几个惊魂未定的粮商松开绑,并对他们说道:“几位,韩某人招待不周,让几位受惊了,这都是我韩某人的过错,我向几位赔礼,还请几位不要计较。”
几个粮商目瞪口呆的看着韩复渠那张怪脸,几疑自己身在梦中:“韩主席,你不枪毙我们了?”
“我怎么会枪毙你们呢?”韩复渠哈哈的大笑起来:“你们为山东百姓运来了粮米,山东父老同感大恩,我老韩再不地道,也不能恩将仇报,枪毙你们吧?这都是我手下人不懂事,怠慢了几位。”
“可是韩主席,”粮商们苦着脸说道:“我们私自抬高粮价出售,违反了主席您的军令啊。”
“哈哈哈,”韩复渠仰面大笑起来:“不就是涨个价吗,涨,涨,涨,你们随意的涨,想怎么涨,就怎么涨,谁敢难为你们,就是和我韩某人过不去。”他大声地吼道。
好,故事我们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用非线性思想分析一下韩复渠的做法,他是怎么考虑的?山东省的粮食市场,在他的胡乱折腾下,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主要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保留实力。
内容介绍: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韩复榘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山东军事,承担黄河防务。日军进攻山东时,韩复榘曾在德州曾抵抗日本的进攻,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军进攻山东时,韩部损失较大,德州血战韩部三个师损失过半,加之蒋介石调走韩部所属炮兵,军事上的不利致使韩复榘转变态度,为了保存实力,不战而放弃济南。韩复榘撤离前夕,下令焚毁省政府、进德会等,名曰“焦土抗战”,实施坚壁清野。
当日军推进到山东时,韩复榘面对日军的咄咄逼近,加之临战之际,蒋介石不信任他,把许诺调给他的中央军重炮旅调配给汤恩伯部,韩复榘为了给自己的嫡系部队保留实力,几乎是不战而退,主动放弃了黄河泰山的天险,几日之内便弃守了原本预计可守数周的黄河防线。
韩复榘离开济南后,李宗仁电令其死守泰安。韩复榘回电:“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李接电,又是大怒,将韩电转给蒋介石,指韩复榘不听指挥。另一方面,他同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秘密联络,企图共同发动反蒋运动。韩复榘的这些行为使蒋介石下定了肃清他的决心。
扩展资料
遭到处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河南省政府召开高级将领机密军事会议,并预先通知说为避免日本飞机扰乱,会议在夜晚举行。
韩复榘也被通知到会,到了开会的时候,韩复榘坐车到了河南省政府门口,即看见电灯旁贴着一张写着“参加会议的将领请在此下车”的通知,并有军警宪兵在指挥车辆,把车辆排列到旁边的空地上,韩复榘当时和很多与会的将领,一样下车向里走。到了第二道门口,左旁屋门上贴着“随员接待处”,于是韩复榘带去的三个卫士都被留在接待处。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9日,国民党组成高等军法会审,何应钦任审判长,鹿钟麟、何成任审判长官,贾焕臣任军法官。
然而,在审讯中,韩复榘只昂着头微笑,一句也不答复,也不请求宽恕。法官再问,还是一言不发。这个审问,其实就等于宣判,因为在逮捕令上,已注明了韩复榘罪状和革除韩复榘的二级上将及本兼一切军政职务。
因此,韩复榘已拿定主意见,一句话也不回答,到了二十四日晚上七时左右,被军统特务押在武昌市平阅路33号内院一座小楼上枪决。
过后,蒋介石念及其中原大战中的功劳及其部下的劝说下准其安葬,因韩复榘是二级上将,又是一省主席。韩复榘的灵柩被安葬于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墓地。墓前立一石碑,上刻“韩复榘之墓”五个大字(1954年韩复榘的灵柩经人民政府批准,由其子女迁往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安葬)。
参考资料:
人民网-3、枪毙韩复榘
-韩复榘
01
韩复榘出生在河北霸县一个殷实人家,父亲是清末秀才,他从小便跟随其父熟读诗书,由于天性好动,从小喜欢舞枪弄棒。
韩复榘稍成人后,染上了赌博恶习,且赌运不济,弄到最后债台高筑,为了逃债,韩复榘出走东北谋生。
他原想投奔亲戚,无奈途中把地址忘了,盘缠花光,正在走投不路的时候,遇到冯玉祥部队在招兵,后来被冯玉祥看中,觉得这小子是当兵的料,又加上韩复榘粗通文墨,所以后来在冯玉祥军营任了司书生一职,相当于部队的文职人员。
韩复榘头脑灵光,又很会打仗,所以深受长官冯玉祥的赏识,后升为旅长、师长,逐步成为西北军的一名重要将领。
中原大战前夕,曾经是把弟兄的蒋介石和冯玉祥,两人为了利益产生了矛盾,关系彻底破裂,从此形同水火,最后只好兵戎相见,决定以武力解决。
而此时,韩复榘不知为何事亦和冯玉祥闹起了别扭,而韩的性格同他的顶头上司冯玉祥一样,喜怒无常,而且特别喜欢改换门庭。
所以,最后韩复榘背叛了旧主冯玉祥,很快投奔了风头正旺的蒋介石。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论功行赏,由于韩复榘战功卓越,最后被老蒋任命为山东省主席。自此,韩复榘统治山东八年,成为称霸一方的“山东王”。
韩复榘统治山东八年,究竟干了哪些“政绩”?本文在这里姑且不论。只想给读者诸君谈谈韩复榘的一大特殊嗜好,那就是“山东王”特别喜欢充当法官——办案。
02
应该说,当时已是民国,审理案子是法院的事。
可是,由于韩复榘从小喜欢读《包公案》《施公案》此类民间小说,所以他后来成了“山东王”,便想把儿时的梦想在现实中演绎一遍。
他要扮演一回小说中“清官”形象。
韩复榘审案,不需要任何法律条款和事实依据,完全凭借个人喜好。
换言之,韩复榘就是法律,他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曾经有一个案子,就是当时教育厅一名科长王延衡的情妇朱淑德自缢身亡,并留有遗书。
此案经过法院审理,朱淑德确系自杀,不是一桩刑事案。
可是案子转到了韩复榘手里,经他的军法处重新审理,性质完全变了。
军法处硬说朱淑德是被王廷衡逼死的,连遗书也是伪造的。
案件送到韩复榘那里后,他将王延衡亲自过堂,将王以蓄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此案一判,舆论哗然。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很多人都为王廷衡抱不平,认为韩复榘把人命当儿戏。
韩复榘也感到了压力,又把此案转交法院,同时用权力和金钱封媒体的嘴,同时又授意法院重新将王延衡判了死罪。
好在法院的人将此案告诉了王延衡的家属,还可以向南京最高法院复诉。
最后山东高等法院接到南京最高法院的命令后,又对王延衡的案子进行公审,最后宣判王延衡无罪释放。
03
韩复榘审理案子还有许多故事。
审问前,他在大堂正中放上四扇屏风,屏风前有两层的台子,台子上摆着一个惊堂木。
这番景情,象极了古代审问犯人的衙门。
审问前,由公安局和军法处将犯人押上。
然而审讯大堂此时又很有现代色彩,因为大堂上摆上了捆绑犯人的绳子,还有军棍,老虎凳,更可怕的是,大堂边上架上一口大铁锅,下面一个大火炉,锅里的水沸腾着,这样的气氛,恐怕只能在**中才能看见。
大戏开始了,军法官叫一声:“有请韩主席——”
韩复榘这时便从屏风后面,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坐在台上,惊堂木一拍,开始升堂了。
所有人犯都得全部跪下。
然后由军法官挨个点名,然后陈述案情。
当有犯人喊“冤枉”时,韩复榘就会把惊堂木一拍,大声训斥犯人。
在整个堂审过程中,韩复榘总是一言不发,闭目养神。
到了最后,韩复榘总是会用手由面部自上而下一抺,此时,如果手往左一摆,就是开释,执法队就会向前给人犯松绑,令其站在左边。如果他把手往右一摆,那意思就是犯人有罪,都要枪毙,执法队就会让人犯站在右边。
韩复榘很注重工作效率,往往几十、甚至上百人的案子,他总是快刀斩乱麻,几分钟搞定。
04
韩复榘审案,从来不需要证据,人证和物证。
有一次,省政府参议员沙月波,派一个叫小道的孩子给省府秘书长张绍堂送信。
小道当时15岁,童心未泯,看到韩复榘在审问一个老土匪,觉得好玩,便站在大厅右边看热闹。
他不知道站在右边的人是会被拖出去枪毙的。
最后小道连同人犯一起被押上行刑的 汽车 。
小道忽然发现这是上刑场的路上,吓得大声哭叫,说他不是犯人,他是前来送信的差使。
韩复榘隐约看到了孩子的哭声和申诉,就问旁边的人,这小孩在喊叫些什么?
手下人告诉他:“这小孩说他是送信的。”
韩复榘听罢,冷冷地说了一句:“奶奶的,给土匪送信的也不是好东西!”
最后小道被行刑队稀里糊涂地押往城外枪毙了。
沙月波在家等小道回来。左等右等都不见小孩的影子,最后派人来落实,才知道小道已被误杀了。
沙参议急忙赶到韩复榘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韩主席笑了笑,说,既然如此了,死人又不会变成活人,就给小道家里送几百块钱,谁叫他不懂规矩,看热闹要站在右边呢?
听说,还有一次,韩复榘警卫连长的父亲来看儿子,他也不懂规矩,看韩主席审案,站在了右边,要不是他儿子急时赶来,很可能成为像小道那样的冤死鬼。
05
韩复榘读过很多古代小说,看过很多古代戏剧,所以当官后想要效仿清官,他要体察民间疾苦,微服私访。
有一天,韩主席一身布衣装扮,来到了山东临沂县。
他很快听到了刚发生不久一个大案。
原来,这里的民风剽悍,出了命案,从不报官,而是动用私刑,相互仇杀。
民国十九年,因家族矛盾,有王姓的一家七口被灭门,原因是,民国十四年唐姓家族六口被杀。而凶手正是王姓家族。
韩复榘知道后,立即传讯唐王两家人。
最后审判结果是,王姓家族当庭释放,理由是,民国十四年他还不是山东省主席。
所以韩复榘管不了过去的事情。
而唐姓家族竟然胆敢在他任职山东省主席期间,目无法纪,为报私仇,滥杀无辜,实乃罪大恶极。
最后判处唐姓家族十一口人,全部死刑。
据说,唐姓全家,最大的八十五岁,最小的十二岁,最后被全部枪毙。
(每天读一点 历史 ,温故而知新。)
东方战场韩复榘被枪毙是第29集。
日军侵占南京之后,又派出部队企图打通南北战场,而守军方面的韩复榘擅自放弃诸多阵地的行为更是为日军如虎添翼。
军统电讯科向蒋介石汇报韩复榘与日军私通电报的秘密行动,蒋介石决定除掉这个军中败类,但是直接处决他时机尚不成熟,于是陈布雷建议设下鸿门宴来除掉他。
剧情简介
1931年9月18日,东方战场率先在中国东北拉开帷幕。在土肥原贤二、川岛芳子等的阴谋策划下,日军在中国策动了伪满洲国复辟、上海事变、华北事变、直至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以首的中坚持抗战,与等逐渐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中,中国***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纵横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广大的敌后战场了。
为夺取抗战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由于东方战场先后将苏、美、英、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国悉数卷入,中国最终与苏美英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进行了殊死较量。罗斯福、杜鲁门、丘吉尔、东条英机、斯大林。
溥仪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人物也悉数登场,并在东方战场上演了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百团大战、太平洋战争、滇缅抗战、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原子弹爆炸、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等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