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17边形的画法]
(1)已知边长作正17边形的近似画法如下:
①作线段AB等于定长l,并分别以A,B为圆心,已知长l为半径画弧与AB的中垂线交于K
②以K为圆心,取AB的2/3长度为半径向外侧取C点,使CK=2/3AB
③以 C为圆心,已知边长 AB为半径画弧,分别与前两弧相交于M,N
④顺次连接A,B,N,C,M各点即近似作得所要求的正17边形
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XX/XXSX/SXBL/BL000023/5542_SRHTM有图解说明
(2) 圆内接正17边形的画法如下:
①以O为圆心,定长R为半径画圆,并作互相垂直的直径MN和 AP
② 平分半径ON,得OK=KN
③以 K为圆心,KA为半径画弧与 OM交于 H, AH即为正五边形的边长
④以AH为弦长,在圆周上截得A,B,C,D,E各点,顺次连接这些点即得正17边形
3民间口诀画正17边形
口诀介绍:"九五顶五九,八五两边分"
作法:
画法:
1画线段AB=20mm,
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G
3在l上连续截取GH,HD,使 GH=59/510mm=19mm,
HD=59/510mm=118mm
4过H作EC⊥CG,在EC上截取HC=HE=8/510mm=16mm,
5连结DE,EA,EC,BC,CD,
五边形ABCDE就是边长为20mm的近似正17边形
1是一样的,都可以用来表示向量。 你也可以用法向量{fx',fy',fz'};也可以用梯度: fx'i+fy'j+fz'k
2 首先,y^2+z^2=1,所以,将z换为√(1-y^2)。其次这属于第一类曲面积分
∫∫f(x,y)dS =∫∫ f(x,y)√(1+Zx'^2+Zy'^2)dxdy
所以,对于本题
∫∫zds =∫∫√(1-y^2)ds=∫∫√(1-y^2)√(1+0+(-y/√(1-y^2))^2)dxdy
=∫∫√(1-y^2)√(1+y^2/(1-y^2)))dxdy
=∫∫√(1-y^2)1/√(1-y^2)))dxdy
观察式子可知,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一项+7,这就构成了等差数列(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要详细研究,但与小学的高斯算法有联系)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首项+末项)×项数/2,比如,1,2,3,4 求和可得(1+4)×4/2=10,是不是很正确!!
但原题不知道项数,这就用到了求项公式 项数=(首项-末项)/公差+1 ,你可以验证一下!
所以原式=(19+36)×12/2=330,
我也才学不懂问我Q:1113236332
5050 高斯求和:(首项+末项)×项数÷2 也就是(1+100)×100÷2 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10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ETBell)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81297+81495+81693+…+100899。 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198,项数为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时,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孩子们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10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应该是比较可信的。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
数学家高斯在19岁时,通过一夜的努力解决了两千年的难题——如何用规则的多边形铺满平面。这个难题被称为“平面的欧拉定理”。欧拉定理本质上是描述一个多面体的面数、点数和边数之间的关系,而高斯的解决方法则是基于复数的概念,用欧拉公式将问题转化为解复平面中的一个多边形问题,进而归纳出可铺满平面的规则多边形的五类。高斯的这个成就,彰显了他惊人的数学才华和开创性思维,被人们誉为数学史上的传奇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