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发表于7月24日《诸暨日报》
677年以前,即1342年,元至正二年。这一年的七月一日,中国南方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杭州与绍兴有明显震感。但是,杭州、绍兴的志书竟却均未提及这次地震。志书固然没有记录,但地震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当时有两位诸暨籍名人,王冕和杨维桢,在他们的诗歌中无心插柳,不约而同地记录了这件事。今天看来,诸暨两贤也算是弥补了志书的阙如,填补了杭绍地震史的一个空白。
王冕有一首诗叫《答贾太初》。诗曰: “知己相逢贫亦好,去家未久梦来多。读书万卷今何有?美酒数杯颜已酡。越上山移新得信,江南秋老漫奔波。故人割俸情何厚,白粲赤松从我过。” 这一年的夏秋,王冕离开他的山阴草堂,正在江南某地游历。途中他又去见好朋友贾太初,贾太初情深谊厚,拿出自己的俸禄招待朋友。于是在告别之际,王冕写了这首答谢诗。邵武本“越土山移新得信”下有王冕的小注: “壬午年六月二十七日会稽有山移三五里。” 是什么力量可以将一座山在一天内移动三五里?答案一定是地震。
但王冕没有提到“地震”两个字。因为他当时不在绍兴,他说“会稽有山移三五里”,仅仅是“新得信”。或是刚收到了家中的书信,或是刚听说了家乡的消息。“越土有山新得信,江南秋老漫奔波”的意思就是:刚得到一个消息,家乡有座山移动了三五里,而我却在这个深秋时节为生计奔波。那么也就是说,王冕写这首诗在“江南秋老”的深秋时节,而“会稽有山移三五里”却发生于六月二十七日,中间已经间隔了数月。
因为王冕远走他乡,因为王冕不是亲历,所以他的记录是间接转述与记录,所以难免有与事实不相符的地方。事实上,至正壬午年绍兴并没有“山移三五里”的地质灾害发生。故一直来笔者对王冕的这首诗存有大大的疑问。及至读到杨维桢的《地震谣》,才算弄清楚事情的一些真相。
原来,绍兴在1342年确实有地震,即使没有地震也一定有震感。只不过是,王冕把地震的时间给搞错了,而他把人家传闻的“有山移三五里”这个不实消息以假当真了。
杨维桢《地震谣》小序说: “至正壬午七月朔,地震如雷。民屋杌陧,土出毛如白丝。纪诗一章,章十三句。” 全诗如下:
这一年杨维桢47岁,举家移居杭城的第二年,他正倡导《西湖竹枝词》,一直住在杭州伺机复官,所以他的记载一定是自己的亲历,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但《地震谣》这首诗的重点不是写地震,而是以地震为由,写天子、贤相的职责是保国驭民,而赤子也当如杞人那样忧国忧民。(阅读此诗请参阅《列子》中的一段话:杞国有忧天崩坠者,晓之曰:“天积气尔,奈何忧?”又:共工氏与颛顼争帝,怒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
杨诗中所谓的“四月一日南省火,七月一日南地震”,说的就是1342年发生于杭州的两件大事。一件是火灾。“四月一日南省火”,即发生于杭州的一场大火。杨维桢弟子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火灾”记载:“至正二年四月一日,杭州火灾,昔所未有,且尤盛于去年。数百年浩繁之地日就凋弊。”对于这场火灾,杨维桢在至正三年(1343)十月的《武林弭灾之记》中也有再次记录:“至正二年四月一日,杭城大灾,毁民庐舍四万有畸。”另一件是地震,时间在七月一日,即“七月朔”,灾情描述有三句话:听到的是“地震如雷”;感觉到的是“民屋杌陧(不安定)”;看到的是“土出毛如白丝”。诗中没有提到毁民庐,也没有提到死伤,故估计这次地震的危害并不是很大,震中位置应该不是在杭州,但杭州有明显的震感,否则杨维桢不可能有如此真切的描写。
《元朝大事编年》记载1342年国内共发生三次地震,其中属于“南地”且又发生于七月的一次,在惠州路,记载其灾情是“罗浮山崩”。由此说明:杨维桢说“七月一日南地震”,是跟中国南方地区的地质运动密切相关的,杭州也确实在七月一日被地震波及,且有明显的震感。而王冕提到的“越上”,就是指杭绍平原一带,只不过在时间上跟杨维桢的记录有三天的误差,而“会稽有山移三五里”,确实与“罗浮山崩”有扑朔迷离的相似处,与杨维桢所谓的“泰山动摇海水泄”也可比拟,或许是口口相传导致了张冠李戴也说不定,这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也是情理中事。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杨维桢的《地震谣》除了表达诗人的赤子之情,还向我们普及了地震的两个知识:
一是地震“土出毛”。 这种现象很怪,事例也很惊人。据统计,从公元345—1856年发生的约80次大地震,就有200个地点有地生毛现象的记载。如公元231年河北蔚县65级地震前“视之地生白毛一片”;535年12月“都下(南京)地震生白毛,长二尺”;公元788年3月“京师(长安)地震生毛,或黄或白,有长尺余者”;1505年10月9日“夜半海盐地震栋鸣,先是有黑气从东来,地出白毛,长有一二尺如马尾者”;1313年6月24日“京师地震,土出毛如白丝”;而1342年杨维桢的记载,又一次丰富了地震“土出毛”的见证。1600年9月29日,广东南澳7级地震有“地生白毛”记载;1668年郯城8级大地震,皖、苏、鲁、浙和上海等广大区域39个府县都在震后有此现象的记录,时人有诗云“鼓妖中夜西北起,须臾恶砜扬尘沙,迩来白毛生一地”;1691年4月,“福州地震,泥土生毛”;1794年5月江苏常州地震,“生白毛,细如发有长尺余者”。前人对史料的分析显示,地生白毛的时间通常在地震后的次日或数日后出现,一般都是弱小的有感地震或大地震的有感区。从这大量的记载来看,震后白毛异常的现象并非无因,那么这种白毛究竟是什么呢?又和地震有怎样的关系呢?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有一种认识比较典型:静电作用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所引起的现象。
二是地震“声如雷”。 这是地震发生时所产生的电磁异常现象,这样的记载也很多,如:1303年8月17日洪洞8级大地震,“忽然间大风骤起,声如重雷,须臾地震”;1313年6月24日京师(长安)地震,“七月朔,地震声如雷”;而1342年杨维桢的记载,又一次丰富了地震“声如雷”的见证。1668年7月25日郯城大震,“震前天色阴惨,天鼓鸣,空中如奔万马,地下声若巨雷”;1695年5月18日临汾8级地震,“黑暗乾坤声如雷,夫役闻变怒风起,烈火烧天地脉动,祝融烈焰火烛天”;1720年西藏地震,“那仓一度未见刮风处灰尘飞扬,咫尺不见人面,冬季闻雷,地震”;1830年6月12日河北磁县75级地震,“有声自西北来,甚厉,惊为雷,俄而霹雳,声震耳,地上白气如雾,接着地震来临”;清光绪《沪滨怪怪奇奇》中对一次强烈地震前的电磁现象,作了如下生动具体的记述:“公元1846年新秋后数日,夜将半,忽有大风骤起,势如山崩地裂,开窗即见红光一团其大如盆,赤气四射,疾如飞星,自北而南,后有流星万点,随之以落,其声如雷,地即大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