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2] :
(1)低温冷害。指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实际气温比所要求的气温偏低(一般在0℃以上),引起作物生理机能破坏或生育期延迟,导致农业减产的现象。根据发生季节以及对不同作物的影响,分为3种:春季低温冷害,多发生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影响该地区早稻生产;秋季低温冷害,亦发生于上述地区,影响晚稻生产;夏季低温冷害,多发生于东北地区,影响该地区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生产。
(2)霜冻与冻害。指温度剧烈降低(一般<0℃),引起农作物或牲畜死亡的现象。发生于作物尚未成熟或开始越冬及作物刚开始生长发育的初霜日及终霜日前后的冻害,称为霜冻。当有霜出现时,称为白霜;无霜出现时,称为黑霜。有霜并非一定伴有霜冻。发生于冬季作物休眠期的冻害,称为寒冻害。
(3)干旱。指长时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流、水库干涸,工农业用水发生困难的现象。
(4)涝灾。指某时期降水量或融冰化雪量偏多,引起河流、湖泊、水库水位上涨,农田、工矿用地等受淹的现象。
(5)干热风。指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农作物影响很大。
(6)风害。指风力超过一定强度(一般大于7级)所引起的破坏现象。如台风,龙卷风,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空间范围小,时间尺度短,但风力强,破坏力大;雷暴大风(飑线),一种范围很窄、有强风并伴随雷暴大风的对流性天气带。风沙,大量尘土沙粒被大风卷入空中,随风在空中飘移,破坏地表层土壤,使空气混浊,能见度急剧变坏的现象。
(7)冰雹。指直径在5毫米以上的固体降水物。是一种以砸伤为主的气候灾害, 对工农业生产及生命财产都可造成重大损失。它局地性强, 季节性明显 (多发生于夏季强对流云中), 来势急, 持续时间短, 破坏力大。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
(1)干旱
干旱是我国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所造成经济总损失的50%左右。根据统计结果,全国各地均可发生干旱,全国每年平均旱灾面积约3亿亩左右,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6左右。我国有些地区经常出现年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偏少30%~50%的情况,个别季度甚至出现比常年平均少60%~80%的情况,致使发生严重干旱。华北地区在1965年以后,降水连年减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年平均降水量约比20世纪50年代减少了20%以上,造成了严重干旱,特别是1997—2002年夏季,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约减少了30%以上,发生了持续干旱现象,致使华北地区农作物大幅度减产、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沙尘暴加剧。
(2)雨涝
雨涝是我国仅次于干旱的气候灾害,雨涝每年造成的粮食和经济损失约占气象灾害所造成经济总损失的27.5%左右,个别严重雨涝年份损失更严重。全国年平均雨涝受灾耕地约1.o亿~1.5亿亩左右。1 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将近常年的2倍,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受灾耕地面积高达3.o亿亩左右,造成了工农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2003年7月,淮河流域降水比常年增加了一倍,引起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安徽、江苏两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
霜降以后可以种植的作物有大蒜、菠菜、香菜、白菜、红菜苔、生菜、香葱、荠菜、胡萝卜、冬葵。
1、大蒜
寒露前后正是大蒜种植的时机。大蒜是秋季种植作物,特别是南方地区即便到了霜降以后天气依然不算特别寒冷,因此是可以种大蒜的。
2、菠菜
菠菜是比较耐寒的一种蔬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菠菜种子在最低气温5度以上,均可正常发芽。
3、香菜
香菜又叫芫荽,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一般播种后40-60天就可以分批收获。
4、白菜
白菜在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多见,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因此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是非常广的,南北各地都有种植。
5、红菜苔
在冬天的蔬菜中,红菜苔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6、生菜
露地越冬生菜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播种育苗,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定植,淮河流域和流域可以推迟几天,霜降前后露地仍可播种育苗,而流域等北方地区只能在大棚种植。
7、香葱
香葱跟香菜差不多,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上旬播种育苗,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定植。
8、荠菜
已经进入了不少人家的菜园子里,而在菜市场也经常遇到它。
9、胡萝卜
是伞形科、胡萝卜属野胡萝卜的变种,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10、冬葵
这主要是在南方地区才有种植的蔬菜。
霜降介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
市境在构造单元上属于中朝准地台淮河台坳淮南陷褶断带(即华北地台豫淮褶皱带)东部的淮南复向斜。东界为郯庐断裂,西临周口坳陷,北接蚌埠隆起,南邻合肥坳陷,南北为洞山断裂和刘府断裂夹持。区内构造以北西西向构造占主导地位,受后期强烈改造,但总体形态变化不大,复式向斜内次一级褶皱及断裂发育。地质演化历史可分为前震旦纪、震旦纪—三叠纪、侏罗纪—第四纪3个阶段,前震旦纪,淮南地壳处于活动阶段;震旦纪—三叠纪属于剧烈运动时期,先后经历了蚌埠、凤阳、皖南、加里东、华西力、印支等运动。其间地壳几度隆起沉降,形成了海陆交互相地层。特别是晚石炭纪和二叠纪时期海陆交互相的沉积环境,为煤炭资源的生成提供了良好条件,从而形成了境内大量的煤炭资源。侏罗纪—第四纪,经过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逐渐塑造出了今天的地貌特征。
市境以淮河为界形成两种不同的地貌类型,淮河以南为丘陵,属于江淮丘陵的一部分;淮河以北为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淮河南岸由东至西隆起不连续的低山丘陵,环山为一斜坡地带,宽约500米~1500米,坡度10°左右,海拔40米~75米;斜坡地带以下交错衔接洪冲积二级阶地,宽500米~2500米,海拔30米~40米,坡度2°左右;舜耕山以北二级阶地以下是淮河冲积一级阶地,宽2500米~3000米,海拔25米以下,坡度平缓;一级阶地以下是淮河高位漫滩,宽2000米~3000米,海拔17米~20米,漫滩以下是淮河滨河浅滩。舜耕山以南斜坡以下,东为高塘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西为瓦埠湖一、二级洪冲积阶地;中为丘陵岗地。淮河以北平原地区为河间浅洼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向倾斜,海拔20米~24米,对高差4米~5米。 温度
淮南市是属于淮河以南地区,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偏高,平均气温166℃,较常年偏高10℃;全年只有2月、12月较常年分别偏低07℃、15℃,其余月份均较常年偏高,其中4月较常年偏高28℃。冬季平均气温35℃,较常年偏低01℃,为正常年份。年高温日数28天,较常年偏多11天。年极端最高气温389℃,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55℃,出现在1月23日。初霜出现在11月6日,终霜出现在3月13日,全年无霜期238天。
降水全年降水量8934毫米,与常年相比正常略偏少,季节性降水分布不均。6月22日入梅,7月21日出梅,均较常年偏晚,梅雨量1663毫米。12月22日,迎来第一场降雪。全年降水日数107天,暴雨日数5天。
日照
全年日照时数为19222小时,比常年偏少248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43%,日照充足天数(日日照率>60%)180天,日照不足天数(日日照率<20%)114天。 市境位于淮河流域,最大的地表水为淮河。市境支流有东淝河、窑河、西淝河、架河、泥黑河等。湖泊有瓦埠湖、高塘湖、石涧湖、焦岗湖、花家湖、城北湖等。人工河有茨淮新河。此外,还有蔡城塘、泉山、老龙眼、乳山、丁山、许桥等小型水库以及采煤塌陷区积水而成的众多湖泊、湿地,最大的为樱桃园(谢二矿塌陷区,亦称淮西湖)。淮南市水域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约16%。
市境地下水资源主要分布在第四系沉积层,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45亿立方米,与地表年平均径流量大致相等。淮河以北地下含水层平面分布可分为3个区域。极强富水区分布于市境泥河、祁集、平圩、高皇、段湾等地区,单井出水量每小时75立方米左右;中等富水区分布于武集、贺疃等地,单井出水量每小时52立方米左右;弱富水区分布于芦集、架河、田集、古沟、龚集、夹沟、苏嘴等地,单井出水量每小时25立方米左右。水质属于重碳酸钙、镁水,矿化度500~600毫克/升。
主要河流如下:
淮河 淮河由卢家沟口进入市境凤台县,流至永幸河闸口分流为二,北道北上转东环九里湾入市境潘集区,南道(又名超河)东流至皮家路入市境八公山区,南北河道至邓家岗汇流,由大通区洛河湾横坝孜出市境,东西流长51公里。
架河 原名夹河,别名驾河,因由黄家沟入淮,又称黄家沟。发源于凤台县邵集东北,后因开挖幸福沟于周庄截断源头来水,故今发源于周庄,现长27公里,流域面积188平方公里。
黑河,自源头至市境潘集区古路岗,长23公里左右,河行于高地,河宽4米左右,无流域面积,至古路岗东南流,始有流域面积。再行24公里,右纳伊河左纳黑河岔,河面宽达1公里,再东南行3公里,转西南3公里至苏家嘴与泥河汇合。
泥河 自源头东南过徐圩入市境潘集区至徐桥再至刘隆集,河面宽4~10米,两岸支流多,汇水面积253平方公里;自刘隆集河面宽300米,东南流8公里,转东流7公里,左汇黑河,河面宽11公里。
东淝河 东淝河由瓦埠湖入市境,出瓦埠湖分流南北,南为老河、北为新河,西北向平行流过东津渡,至李嘴孜转向西流,出市境经寿县城北门西北入淮。
窑河 又称洛河、洛涧、新河,发源于定远县狼窝山,沿途汇流,入市境河面宽达4公里左右,称窑河,又称高塘湖,经上窑镇过窑河闸,西北流入怀远县境于新城口入淮,市境长177公里,汇水面积148平方公里。
茨淮新河茨淮新河是人工开挖的大型河道,上自茨河铺与颍河通,下至怀远荆山入淮,流经市境段长75公里,是与怀远县之间的界河,市境建有古路岗电灌站,可提水灌溉。
每年3月中下旬栽种。10月收获,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山药栽植山药栽培沟填入土肥后,沟上做成1米左右宽的平畦。栽植时在平畦中间开深10厘米左右宽的栽种沟,然后浇水。
栽后管理1、搭架引蔓:山药的地上茎细嫩,出苗后应及时支架扶蔓。按山药茎右旋的特性,引蔓盘旋上升,架高1米左右。如主蔓基部侧枝过多,也可适当摘除,以利通气透光。在叶腋间有大量“山药豆”形成时,也可及早摘除一部分,以节省养分。
2、中耕培土:生长前期应勤中耕除草,一般每隔半月进行1次,直到茎蔓已上半架为止,以后拔除杂草。要将架外的行间土壤挖起一部分填到架内行间,使架内形成高畦,架外行间形成深2Ocm、宽3Ocm的畦沟,以便雨季排水。
3、适时化控:多效唑对山药地上部分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零余子发生,使山药增产10%以上。喷施多效唑的最佳时期为山药藤蔓满架,现蕾开花初期,每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70克,加水50公斤混合均匀进行喷雾。生长过旺的田块可间隔7-10天喷第二次。
4、合理追肥: 在茎蔓已上半架时追施l次,一般亩追施高浓度复合肥25~35千克。或距植株20~30厘米开沟施腐熟有机肥500~1000千克。施肥后浇水。以后在茎蔓满架时,如有黄瘦脱力现象,可再追施尿素10kg/亩。生长后期结合防病治虫,根外喷施O.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以保叶防老。
:适时收获
山药经初霜后,地上茎叶逐渐枯黄,地下块茎进入休眠状态,可收获出售或放在菜窖中贮存。也可在栽植畦上培土防冻,留存地里随用随收。
参考资料:
简介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地跨两省。两岸崇山峻岭,悬崖绝壁,风光奇绝,两岸陡峭连绵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狭处有100米左右;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三峡旅游区优美景区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宏伟的三峡工程,大宁河小三峡等。 游三峡有三条路线可选:1、从重庆顺江而下快节奏地观赏三峡的奇特风光;2、从上海、南京、武汉逆流而上游览长江沿途美景;3、从三峡的东口宜昌出发饱览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风光。长江三峡,无限风光。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这里的群峰,重岩叠嶂,峭壁对峙,烟笼雾锁;这里的江水,汹涌奔腾,惊涛裂岸,百折不回;这里的奇石,嶙峋峥嵘,千姿百态,似人若物;这里的溶洞,奇形怪状,空旷深邃,神秘莫测……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长江三峡,地灵人杰。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三峡是渝鄂两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着汉族和土家族,他们都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和习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赛,是楚乡人民为表达对屈原的崇敬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巴东的背娄世界、土家人的独特婚俗、还有那被称为鱼类之冠神态威武的国宝---中华鲟。 1982年,三峡以其举世闻名的秀丽风光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三峡的自然形成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袁道先领衔的“长江三峡河谷发育与环境演变研究”课题组经过4年研究,近日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峡地区长江阶地年代序列,并认定长江三峡形成于200万年前。
研究指出,长江东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三峡河段的贯通是长江演化历史中的一个重大地质事件。
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是三峡地区的地貌演化和特殊的堆积物“江北砾岩”的成因。在大量的野外考察的基础上,课题组对大批实验样品进行了孢粉、重矿组合、磁化率等测试,应用地质学、地理学、年代学等测试,并综合应用地质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对该地区的河谷地貌、各种堆积物进行研究,初步明确了三峡地区层状地貌面的分布、特征、年代和“江北砾岩”的成因及环境意义,也由此首次建立了完整的三峡地区长江阶地年代序列。
下一步,课题组将采用更高级别的实验工具进行研究,预计2009年对长江三峡形成年份进行精确定年。
文学中的三峡
《三峡》文言文
郦道元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毫无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至于夏天水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是白天从白帝城出发,晚上到了江陵。中间间隔了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船速度快。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又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在山峰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是趣味无穷。每到天刚晴或刚降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长叫,甚是凄凉。空荡的山谷里回声阵阵,悲哀的啸声久久不消。所以渔夫和船夫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水经注》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属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摘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
整体把握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二、问题研究 1.材料的安排。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语言的运用。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练习说明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设题意图:①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②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③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参考答案: 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重岩叠嶂 夏水襄陵 乘奔御风 素湍绿潭 绝巘 飞漱 清荣峻茂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襄(xiāng),上。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湍(tuān),急流的水。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漱(shù),冲刷。峻(jùn),高而陡峭。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教学建议一、注重朗读。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解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朗读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涵咏品味
这篇短文富有诗情画意,意味隽永。应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的意境,涵咏体会,获得美的享受。这一环节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把想像中的三峡风光用语言描述出来,可以在课文的基础上作扩展联想,而不要把重点放在文言词汇的讲解上。三、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没有用语言直接表述出来。但是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的欣赏之情,他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有关资料一、郦道元生平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表立黉序,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指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及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后为河南尹。明帝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驰驿与大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会诸镇叛,不果而还。孝昌初,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诏道元持节,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梁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后除御史中尉。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时雍州刺史萧宝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上,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道(阙)二子俱被害。道元目叱贼,厉声而死。宝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事平,丧还,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睦,又多嫌忌,时论薄之。(《北史》卷二十七)
模山范水抒情写意——谈《三峡》(徐应佩、吴功正等)
本文是《水经》中《江水》中的“(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的一条注。记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自三峡七百里中”,交代峡之长,接着指出两岸山的特点在于“连”。“略无阙处”,毫无残缺的地方,进一步写“连”。下面接着写山的“高”。山峰相重,群山复叠,山上垒山,说明山高。山隐匿于天空,遮蔽住太阳,从另一个角度写山的高。“重”和“叠”,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瞰而得;“隐”和“蔽”,以天和日来衬其高,乃仰视所见。下面两句,则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以上特点。只有正午和半夜的时候才能见到太阳和月亮。如果不是“两岸”连山,哪怕只有一岸连山,也不会形成这种状况;如果连山有缺,其他时间于缺处也能见到日月;如果连山不高,也不必待到这时才见日月;如果三峡不窄,其他时候也可见到日月。正午见日,夜半见月,由特定条件充分显示了三峡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夏季水涨,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了。这里所写的是水势大水流速情况下的通例。下举一特例,以进一步证明水速。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这一方面照应了平常情况下是“沿溯阻绝”的,同时借此可写出船行之快。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补笔交代“其间千二百里”,则时速约为百里,加上更用奔马和疾风作比较,给人的感受也就更为形象而深刻了。本节承上段而来。上段写三峡山的特点,为本节写水设置了条件。山高,则水的落差大,山高自然流急。山连,则水不得他泄,必然尽在漕中。峡窄,则断面小,单位面积里的水的流量也就大。水“涨”的因素和峡的特点及条件,构成了水流的湍急。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为写水势,先写山势,这既能揭示水速的原因,又能使急流和峻岭相互映衬,能形成一幅险峻壮奇的图画。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以“春冬之时”领起,很自然地转换了描写对象,时易则景异,镜头中摇出了另外一种景象。白色的急流回映着清光,绿色的水潭倒映着景物的影子。这里先写俯视江中所见。“湍” 是动态,“潭”为静境。以“素”饰“湍”,水如白练,明净轻快,上有清光回照,白中间青,水光变幻。深水为潭,以“绿”饰“潭”,益见深沉宁静。水中有影,则水平如镜,倒影入潭,更觉风光秀丽。急流上波光粼粼,深潭里景物重重,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堪称秀丽隽逸。下文即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以“绝”状山,以“怪”写柏,道出了当地的自然特征。山岩陡削,高耸入云,故为“绝”。山上的柏树,托足于岩石之间,正午之时方见日光,它要曲体向阳,加之峡窄风大,自然枝干扭曲,何况年代久远,当然要变成“怪”形。在这人迹罕至、鸟兽少见的境地,“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投进了一股生命的活流,使人顿觉生意盎然。作者写此,还只是给“悬泉瀑布”勾勒出一个背景。山静、泉飞、柏怪、水奇,静中有动,声色纷沓,山水相配,构成了一幅挺拔超脱的图画,这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大为异趣。最后作者总括说:水清、木荣、山峻、草茂,实在富有趣味。以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作者将冬春二季放在一道写,要兼及两季的特点。冬季水竭,才会出现“素湍绿潭”,春天物鲜,始有草木“荣茂”。本节所写与上节所述,意趣迥异。夏水急猛,春水潺;夏水多险,春水富趣。作者认为三峡风光“良多趣味”,和封建士大夫对三峡“悉以临惧相戒”的思想感情大相径庭。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旦”的“霜”暗指秋季,开笔多变。接着以实景补足前意,林涧之间,清冷肃穆。这时已无江水喧腾,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的气氛。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 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本文虽属节选,但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浑然一体,尤其作者在描山摹水上更见功力。由于作者曾“践跻此境”,有具体感受,所以能掌握三峡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风貌。首先,作者采取先大而小,先总后分的办法,按季节分层次,写得起迄分明,各具特色。其次,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再次,各个部分,各有侧重,互相映衬,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三峡特色,而下面的三个部分,又都围绕着首段关于山峡总的特点来写。最后,作者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有明言直写,有隐喻暗示,有全景鸟瞰,有特写镜头,有仰观远景,有俯察近物,有绘形写貌,有摹声录音,有自己立言,有由人代语,虽只几百字的短文,却概括千里,包容四季,收纳山水草木,罗入清猿怪柏,真可谓片言敌万语,尺素罗千里。
一、山东平阴
地理位置:有名的玫瑰镇地处泰山西部,济南市西南端,位于东经116°26′-117°,北纬36°16′-37°之间。
地形土壤:北、东、南三面环山,属纯山区,为低山丘陵台地,起伏不大,坡度多较缓和。海拔高度46-280m;彭庄46m,翠屏山229m,葛庄南山280m,地势高差234m。土壤类型为褐土类。pH值72-78,土质较为疏松,部分地块耕作层下较为坚硬,耕性及透性良好。
气候特征:平阴县玫瑰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雨,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爽,温差大。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4847小时,以5月份日照时数为最多,平均为26944小时,12月份最少,为1644小时。年平均气温 136℃,7月份最高274℃,1月份最冷,平均为零下 19℃。年平均积温4920℃。平均霜期1619天,最 多为181天,最少为127天。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 霜终于4月中旬,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偏少, 且集中在盛夏季节,年际变化大,年平均降雨量为 6586毫米,春季降雨量偏少,常年水量仅在84毫米,是年降雨量的128%。春季降雨量少,玫瑰花的病虫害发生轻,有利于花的生长发育及提高花的质量。
栽培历史:平阴县玫瑰镇栽培玫瑰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6万亩。
栽培品种:丰花玫瑰、紫枝玫瑰、平阴玫瑰(传统玫瑰)。丰花玫瑰第一次花期从4月底到6月上旬,之后嫩枝陆续开花到10月中旬,花重瓣,浅紫色,呈千叶型,结实能力强。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落光。紫枝玫瑰始花期4月下旬,5月上旬达到盛花期,6月中旬出现第二次开花盛期,之后陆续开花至10月中旬,结实能力强。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部落光。传统玫瑰花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较少结果实,9月上旬开始落叶,11月中下旬后叶基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嫁接、分株。
二、山东菏泽定陶黄店镇
山东菏泽定陶黄店镇是另一有名的玫瑰产区。
地理位置: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处淮河流域,系黄泛平原,为黄河冲积型平原,全境地势平坦。定陶位于纬34°57′-35°15′,东经150°20′-115°47′。
地形土壤:全境地势平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土层深厚,土质优良。土壤为沙质偏酸性土壤。
气候特点: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秋凉春燥,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38度,年平均降雨量6645毫米,日照25252小时,蒸发量18871毫米,无霜期209天。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定陶县黄店镇栽培玫瑰有30多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2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黄店大花红玫瑰。黄店大花红玫瑰一般4月底5月初开始开花。5月10号左右达到盛花期,具有二次花期。果实橘红色扁球状。霜降后开始落叶,11月底叶基部落光。
繁殖方式:嫁接、分株。 永登县苦水镇是甘肃省的玫瑰产区。盛产于甘肃兰州市永登县苦水镇的玫瑰,是兰州市市花,历经200多年的栽培,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苦水玫瑰”品牌,其特点是花繁汁多、清香纯正,苦水镇也因此享有“中国玫瑰第一乡”的美誉。
地理位置:永登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西北部郊区。苦水镇位于庄浪河下游,永登县东南部。位于东经102 °36′-103°45′,北纬36°12′一37°07′。
土壤地形: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000米,土壤为特殊的红黏土质。
气候特点:永登县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9℃,年均降水量为260-280毫米,年日照2659小时,平均无霜期121天。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苦水玫瑰有着近200年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26万亩。
栽培品种:苦水玫瑰,5月下旬始花,5月底、6月初盛花,6月下旬完花。不结果实;lO月中旬开始落叶,11月底叶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压条、分株为主;扦插较少。 地理位置:新疆玫瑰产区主要是和田地区,包括和田市、于田县、洛浦、和田县、皮山县、策勒县、民丰等。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隅。地处东经79°50′20″-79°56′40″,北纬36°59′50″-37°14′23″。
地形土壤:和田地区南依昆仑山脉,北临塔里木盆地,北低南高,并由西向东缓倾。和田地区南部雄伟的昆仑高山成弧形横贯东西,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北坡为浅丘低山区,峡谷遍布,南坡则山势转缓。山脉高峰一般海拔为6000米左右,最高达7000米以上。自山麓向北,戈壁横布,各河流冲积扇上分布着平原绿洲,扇缘连接塔克拉玛干沙漠直至塔里木盆地中心。麻札塔格古余山余脉残留于北部沙漠区西北,海拔430米。山区、山地、北部平坦区界限分明,从地貌上粗略划分,一半为盆地,一半为山区山地。人类活动区域大部分在海拔1500米以下,海拔在1300-145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为固定风沙土和轻盐化棕漠土,质地轻松,易于耕作,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或为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绿洲平原区最适于玫瑰生长。
气候特点:和田地区深居内陆,远距海洋,四周高山环绕,因而不受海洋气流影响,大陆性强。所处纬度较低、寒潮受阻于天山,因而气温较高,属于暖温带极端干旱荒漠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及年温差大,无霜期长,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气候带垂直分布也较明显。春长大风多,夏热且干旱,秋凉降温快,雪少冬不寒。年平均气温110-121℃,年降水量289-471毫米,年蒸发量2198-2790毫米。平原地区无霜期为182-226天,多数在200天以上,沙漠和山区初霜期比平原绿洲区早,终霜期晚。冬季降雪量少,平均降雪日数为63天,平均降雪量36毫米,最多21天,雪量232毫米,冬不严寒。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玫瑰花栽培在和田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现有栽培面积约55万亩。
栽培品种:沙漠小刺红玫瑰,花期长,5月中旬至6月中旬开花,结果实,果实扁球形,砖红色;落叶在10月初开始,11月初基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分株繁殖为主,嫁接为辅。 渭南市是陕西的玫瑰产区。地理位置:渭南市位于渭河平原东部,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于东经108°50′-110°38′,北纬34°13′-35°52′。
地形土壤: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属于华北地台的陕甘宁盆缘区,地质呈现南北隆起,中部断陷的阶梯状地堑构造。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海拔330-2645米。中部最低部分为渭河冲积平原。南部黄土台塬与洪积扇相间,南北边缘为石质山地。
气候特点:属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晴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115-1 37℃。年均降水量570毫米。无霜期189-226天。
栽培历史与种植面积:栽培大马士革玫瑰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种植面积约2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大马士革玫瑰,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开花,一直到7月上旬终花。重瓣,不结果实;一般在10月下旬开始落叶,正常年份至12月下旬叶片脱落70%左右,其余叶片直至翌年萌芽时脱落完毕。
繁殖方式:分株、压条、嫁接。 江苏铜山县汉王镇,位于徐州西南苏皖交界的群山之中。汉王镇地处北纬34°14′,东经117°10′。地形土壤:境内大都为低山丘陵,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海拔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土壤为以石灰岩为主,土壤为褐土pH值75-85。
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具有海洋与大陆过渡性气候特征,受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适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4℃,历史最高气温433℃。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6℃,最低温度-226℃;年平均降水量为8419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3个月份。全年行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属台风影响区。区内土层最大冻深29厘米。开始结冰一般在10月上旬,融冰在翌年4月下旬。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汉王镇种植玫瑰花有2000多年历史,栽培面积约400多亩。
栽培品种: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考察,定名为中国红玫瑰,其生长特点:4月中旬开花,5月初达到盛花期,持续到5月中旬后完成花期。不结果实;9月底开始落叶,11月初叶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分株、压条。 北京妙峰山涧沟村、上伟甸、禅房一带,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北部。处于北纬39°38′34″至40°10′37″,东经115°20′0″至116°10′7″。
地形土壤:妙峰山属太行山脉,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在妙峰山海拔800米以上的台地、缓谷中,尤其是主峰东南的涧沟村聚集了大量玫瑰。
气候特点:妙峰山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东部平原117℃。极端最高气温东部402℃,西部376℃。极端最低气温西部-229℃,东部-195℃。冬季漫长是境内气候的一大特征。春秋季节,境内风、霜频繁,年平均无霜期170天左右,江水河村一带无霜期仅100天。日照时数较多,年平均日照2470小时。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受中纬度大气环流的不稳定和季风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最多为9701毫米(1977年),最少为3774毫米(1997年),年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
栽培历史与栽培面积:妙峰山栽培玫瑰有500多年历史,栽培面积约5000亩左右。
栽培品种:金顶玫瑰,5月底开始开花,6月上中旬达到盛花;不结果实;9月下旬开始落叶,10月下旬全部落光。
繁殖方式:扦插、分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