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水漾情情不尽的翻译巴水漾情情不尽的翻译是什么

巴水漾情情不尽的翻译巴水漾情情不尽的翻译是什么,第1张

这门手艺里,

隐藏着一千年的时光。

他们不会忘,不敢忘

也不希望她被世人遗忘。

一纸虽薄,却重千钧,传千年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这是古人对「纸中之王」宣纸的美誉。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皆对宣纸情有独钟。

不敢想象,若没有宣纸,齐白石如何泼墨群虾?徐悲鸿又如何驰骋骏马?作为铺就中国书画最美底色的宣纸,到底是如何传承千年?

泾水流白云,青檀捧宣纸。

说的就是皖南山水中的一座小城——安徽泾县,从古至今,它都被视为宣纸之乡,成为全国唯一生产宣纸的地方。

皮草择时而取,水源择地而用。幸得天赐良材,这里独有的青檀皮、沙田稻草和山泉,使泾县成为孕育宣纸的摇篮,而宣纸也为泾县造就别具一格的光景。

晒滩是泾县独有的景观。数个山头,皆是铺满草料的「白山」。 不管三九寒天,抑或酷暑三伏,晒滩工人总是拄着手杖,挑着近200斤重的草料上山。

工人正挑担上山晾晒

看似与宣纸毫无联系的晾晒,却是宣纸能千年不朽的奥秘之一。 长时间的晾晒,使原料中的杂质被去除,制成的纸张才不被虫蛀,避免了「图书自毁」的现象,名书丹青才得以永垂千年。

造纸的草料需要运送至山坡,

历经三年以上的日晒雨淋

一纸虽薄,却重千钧,传千年。

然而一张宣纸的诞生,不仅仅需要历经长久的晾晒,必不可少的更是造纸匠人锲而不舍的淬炼。

历经清洗、蒸煮、晾晒等108道工序,上千个日夜,才能从原料造就一张张千年不朽的宣纸。

这份工作,会砸断手筋,会致聋

「工作11年了,就在这个地方。」

当曹康宝停下作业的手,说出这句话时,世界忽然变清净了。

他所说的「这个地方」,并非是一间简单地摆放着作业机器、堆放着草料的房子。

只要他开始作业,伴随着碓皮机器所产生的捶打声,立马就震入耳膜。

十多年前,当他第一次踏入这个车间,每一次落锤的声响,犹如千军万马踏过,仿佛大厦崩塌,穿透心脏。

他的双手还来不及捂住耳朵,心头早就掠过一丝恐惧:看着师傅的双手在机器起落的瞬间,迅速将燎皮(即用于制作宣纸的精选檀皮)来回移动和翻转。若是稍不留神,机器便会毫不迟疑地砸在手上。

他知道,曾有人被机器砸断了手筋。他想问师傅,不怕吗?

但师傅从来没有说过害怕。不仅如此,后来师傅还因长年累月的作业,巨大的捶打声导致他丧失了听力。

曹康宝是知道答案的。

但与此同时,他在师傅身上看到一种安之若素的坚持,似乎从事着的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本职工作—— 即使被剧烈的捶打声环绕,但师傅的心始终是沉静的。

这时,他终于明白,唯一能打败内心深处的恐惧,就是坚定的信念。

成千上万次的碓皮,换来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选宣纸原料,使其更加柔软。 这是宣纸皮料纤维最初分离的工序,是千万张宣纸诞生的开始。

每每想到此,曹康宝和师傅一样,只想一心一意地做好碓皮。

尽管震耳欲聋的声响从耳朵传入,直至心脏,但他还是心无旁骛地观察眼前的作业情况,谨慎又敏捷地移动着燎皮。

此时此地,即刻变得像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他,还有眼前的作业。

一声声的巨响,渐渐成为他最熟悉的节奏,是甘之如饴的乐章,也是坚持一生的信念。

  天生一双捞纸手

每日捞纸17小时

却连女儿都不让抱

「我的手,天生就是捞纸的。」

掐指一算,如今周东红捞纸也有三十个年头了。

他那一双手,因长期浸泡在纸浆中,布满褶皱,手指也染成了蜡**,手心满是厚厚的老茧,手腕上还有腐烂后刚刚长出的一点新肉。

就是这样一双手,每年捞出超过30万张宣纸。 在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拥有1000多人的造纸企业中,唯独周东红能够捞出最薄的纸,也能捞出最厚的纸。

捞纸的周东红

然而捞纸这项工序,看似简单,却是所有工序中最艰难的一道。 匠人将帘子捞起来的整个过程,不过数秒。但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路就全在这一「捞」上。

如果说把制作宣纸的108道工序的匠人,比作梁山上的108条好汉,那技艺高超的捞纸匠人绝对是统领80万兵力的林冲。

捞纸通常由两人完成,

一个掌帘,一个抬帘,分站纸槽两头。

捞纸讲究「一深二浅」,

即是一帘水深,二帘水浅,

借水力冲匀纸张。

在宣纸厂,周东红更是付出了令人咂舌的心力,每天凌晨1点半便起床,一天工作时长超过17小时,成为当时厂里产量最高的捞纸工。

这种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不是为了显风头,而是作为一名父亲满满的担当。

彼时的周东红刚成为一名父亲,整个家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因为捞纸是按计件算的, 为了生计,他每天只睡5-6个小时,而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20年。

海清听到如此疯狂的工作状态,

吓得瞠目结舌,

不禁佩服一个父亲的担当。

数十年如一日,他捞的纸不仅产量高、而且几乎每张纸都如此工整。他的徒弟曾好奇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带着几分玩笑,又意味深长地说:「老天爷赏饭,我的手,天生就是捞纸的。」

说出这句话时,他忽然回想起,是往日每一次的起早贪黑,每一回的经验累积,才造就了他这一双巧手,才捞得出这一张张堪称完美的纸张。

看着依附在这双巧手上的老茧,犹如雕刻时光的年轮,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而这印记,却「意外地剥夺」了他作为一名父亲的权利。

那会儿,周东红的女儿刚出生不久,也不挑人抱。偏偏身为父亲的他,一抱就哭,不爱让他抱。 妻子后来才发现,是他手上的老茧,戳得女儿的皮肤发红。

作为父亲,这是对女儿的亏欠;作为匠人,却是对工作操守的最高造诣。

「疼,钻心的疼!一天最少2管华佗膏。」 华佗膏可谓是周东红的救手药,他调侃,每年6月份到9月份,只要不捞纸,五个手指都得始终保持着张开的姿势,让双手通风透气。

每到冬天,周冬红手上的冻疮

就长到手腕

捞了30年的纸,周东红压根没时间看自己的巧手。

可这一回,他看了。

但他看见的,不止是一层层的老茧,也不止是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还有他捞纸的一生。

海清体验一番捞纸工序后,

几乎被虐到腰要断了。

  50℃晒纸车间里的铁人

「头刷 」 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宣纸我们对它是真的有感情,我自己真的有一种自豪感。」

很难想象毛胜利对宣纸的热爱程度,以至于他被同事称为「晒纸车间的铁人。」

如果把捞纸比作水深,那么晒纸便是火热。 车间里常年50℃高温,在寒冬腊月还好说,若是到了炎夏,暴雨般的汗水不知道浸湿了多少件工服,分分钟热晕在工作岗位上。

晒纸车间的第一道工序是点拐,

将捞纸工序中堆叠的纸张进行分离,

用大拇指搓起纸张的一角,

使它跟下面的纸分开。

第二道工序是吊拐,将纸张定位,

将润湿后的纸用刷子上下一挥,

左右一抹放在「火墙」之上。

宣纸迅速烘干的同时,

也将捞纸中的猕猴桃藤汁蒸发,

以免纸张日后发黄。

尽管需要反复练习,连手腕都累肿了,他也从不偷懒,用加倍付出的努力来对待这份坚守一生的工作。

晒纸的这31年来,他的出勤率总是最高,完成工作任务达到180%,产品对路率高达95%以上,被同事们称为「铁人」 ,不少名家订制的特种宣纸都少不了他汗水。

宣纸于他是有生命的,他尤其喜欢点拐时,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完美地分离出一张成型的宣纸。 每一次从冒着热气的「火墙」,小心翼翼地捻开纸张,就像亲手迎接一个新的生灵来到世上。

靠着这份汩汩热爱,毛胜利从一个学徒蜕变成一名晒纸大师。

两三年前,他还参加「三丈三超级宣纸」抄制, 49岁的他成为这款长11米,宽36米巨型宣纸的「头刷」,刷新世界吉尼斯纪录。

然而不论晒多年的纸,掌握了多少经验,他从不马虎对待。当一张张宣纸点拐、吊拐后,完美地落定到纸架上,毛胜利心里终于安定了。

因为每一张宣纸在毛胜利的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张宣纸都有生命。

她代表着尺度,代表着真正的大国工匠

一张宣纸,若要修成正果,难度堪比西天取经。而检纸,就是取经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每张宣纸「定生死」的时刻。

作为检纸员,张晓霞向来铁面无私,就算是丈夫周东红的纸,她也绝不手下留情。

然而说起他俩的「情」,也恰巧因宣纸而结。

当年同村的张晓霞听闻周东红要拜师学捞纸,她便开完笑地对他说,待他学成而归,自己也要拜他为师。

可这一等,让张晓霞爱慕的心,也随周东红而去。她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既然小周有敢拼的劲,自己也不能原地踏步。

于是在送别周东红后,她找了另一家宣纸厂学习检纸工艺。

学检纸的第一天就要站8个小时,每天给500张宣纸「找茬」。因业务不熟练,她只能加夜班赶进度。

但勤能补拙,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让质量参差不齐的宣纸难逃一劫。

张晓霞犀利独到的眼力,

一眼就认出不合格宣纸的瑕疵

两人的爱情在最后也喜结连理,随后,她便跟随丈夫来到了宣纸厂,负责检纸。

作为宣纸品质的把关人,她不得不细心和严格。即使是身为捞纸大师的周东红,也被她当着30多位工人的面挑毛病,甚至拿着有瑕疵的宣纸满工厂追着周东红跑,周东红觉得特没面子,两人差点为此闹到离婚,连厂里的领导都去劝他们。

面对不合格的纸,绝不心软

把海清给「撕哭了」

张晓霞就是这样,对于微小的水皱、水泡和水洞,她毫不犹豫立马撕毁。而这些不合格的宣纸,就会被打回纸浆原形,回炉重造,再度经历108道磨难。

撕纸虽无情,但容忍瑕疵的滥情,她无法做到。

眼观千张纸,她代表着尺度,代表着真正的大国工匠。

而那些从她手中顺利通关的宣纸,才能被称得上是大国宣纸。

对抗时间的手

小小的一张宣纸,穿越在坚守于这108道造纸工序的匠人手里。

在流传千年的光影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曹康宝、周东红、毛胜利、张晓霞,还有数之不尽的工匠,付出平凡的一生,只为了让一张宣纸能在时光里流光溢彩。

在碓皮中拣择,在捞纸中沉淀,在晒纸中成型,在检纸中获得认可……对于世世代代造纸的匠人们来说,每一张宣纸历经的工序,都是他们对抗时间的方式。

即使风过无痕、水漾无迹,但只要他们在时光中留下了一张张宣纸,那便是岁月的意义。

诗词名称:《锦城曲》。本名:温庭筠。别称:温岐、温庭云、温廷筠、温八叉、温八吟。字号:字飞卿。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出生时间:约812(或说824)年。去世时间:约866(或说882)年。主要作品:《过陈琳墓》《归国谣》《河渎神》《归国谣》《蕃女怨》等。主要成就:诗词创作。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巴水漾情情不尽”的详细介绍:

一、《锦城曲》的全文点此查看《锦城曲》的详细内容

蜀山攒黛留晴雪,_笋蕨芽萦九折。

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

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

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二、注解

荒城:一作“城荒”。

三、赏析

以四句为一绝,这一首诗分为三绝。

第一绝一开头就交代了丝织女工所处的地理环境:“蜀山攒黛留晴雪,_笋蕨芽萦九折。”

山是密聚的,这些阴森得形成青黑色的大山,不仅像竹笋那样攒簇在一起,而且都高得出奇,以至在这些群峰的顶尖上,闪耀着长年积雪的寒光。若站在这山巅上,还可以看到浮在云端的峨嵋、青城,都不过是和一簇簇的青黛色的蕨芽相似,它们聚在四周,多得如九曲萦回,迤逦得不着边际。诗人一开头就把在这样一个又高又险又无边际的蜀山的形势,以慑人心魄的面貌,推到了读者的眼前。山高险峻,对于游人来说,也许是美的,然而对于远离家乡而又在此受苦受难的弱女子们来说,这就无异是无法逾越的重重封锁。而这也就正是为了拘禁她们而特地选此环境的。以如此险恶的巨大环境,来专门对付这一群弱女子,则她们之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弱女子,她们禁锢在这里,是绝对不可能再回到她们的耕地上去了。所以,她们所从事这种织丝之手工职业,就不能称之为“副业”,这也就决定她们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基本条件。其实,中国工业的发展,在一开始就带有封建制甚至奴隶制的色彩的。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工人阶级的这种状况也没有多少改变。中国工人阶级就是这样走了一千多年的历程。所以直到在中国推翻了帝制,夏衍在写《包身工》时,和温庭筠的这首诗,还是有惊人的相象。

温庭筠不愧是杰出的诗人,他一重山色,几多深情。诗人并没有把自己的思想直白地说出来,如“满街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样,虽然明白,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他采用的是现实主义地再现生活的艺术手法,他只是努力地如实写出锦城这个丝织工所生活的典型环境,让读者也一同顺从丝织女工忧伤的眼光去看禁锢她们的大山。这样,他虽什么也没有说,也不因主观感情而去改变客观的真实,他只如实地当然不是自然主义地画出自然。这是因为他相信只要读者理解了丝织女工的感情,也就会读懂他的诗的。因此,要读懂像温庭筠这样的作家的诗词,就一定要设法进入到他为读者设置的特定的感情世界中去,如同诗中的主人公那样设身处地地去读,切不可采取无关疼痒的旁观态度,一看到作品中自然景物的色彩斑斓,就大呼他是唯美主义;一看到他用了“文君”、“相思”之类的字眼,就大惊是什么靡靡之音。他实在是一个最不爱空喊政治口号的作家,读读他的作品,倒不失是对于某些作品的一种纠正。

诗人在让读者对此地环境有了一个轮廓上的概念之后,就把读者的眼光引向有名的锦江,目的是让诗很快进入主题,让读者看到另一批在江边濯锦的工人的劳动。他含着泪,但却是以赞美劳动的声调唱道:“江风吹巧剪霞绡,花上千枝杜鹃血。”

“巧”,当然指的就是所濯之锦了,说明了锦的色泽、花纹,巧夺天工,出奇的美。这是赞美锦,但更是对织锦工人慧心巧手的赞美。江风吹动着这精美的锦,恰似飘动着刚从天上剪下来的彩霞;那上面的花纹,又好像是满山绽开的杜鹃花。从字面上看,写濯锦的劳动和所织出的锦之精美,是非常生动流丽的,诚如苕溪渔隐说的:温庭筠是“工于造语,极为绮靡”的。但绝不能只看到他用词艳丽,就斥之为“无异陈梁宫体”,而要看一看他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例如他的这一联,却是深情地把对工人劳动的高度赞美和对工人命运的深切同情结合在一起来写的。工人的技巧是高超的,成品是精致的,然而命运却是悲惨的。所以他把“花”和“血”有意地联系了起来。锦上的花纹,也许正是蜀地的映山红。而映山红又名杜鹃花,传说此花是由杜鹃鸟的血泪染成的。而杜鹃又是传说中的怨鸟。传说它思乡悲啼,常常泪尽继之以血。这一形象很像集中到这里终身都回不去的女工。这就告诉了人们,这些皇室、豪门、富户们穿的用的艳如霞、美如花的锦缎,正是织女们用年轻的生命和毕生的血泪织成的。这是深刻的揭露。温庭筠当年当然不懂得什么叫阶级,什么叫剥削,然而由于他忠于现实,而且具有同情女工的进步立场,这就使得他能这样深刻地写出了这样鲜明的阶级对立的本质。他这是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要深刻的,因为杜甫仅说出了阶级的对立和不平的悲愤,而“花上千枝杜鹃血”则更道出了剥削与被剥削的阶级关系,无异于直接告诉了工人:豪门衣上的鲜花,正是用女工们的血泪织成的。这里有巨大的惊心动魄的煽动力量。他是更为深刻地道出了阶级的实质的。这虽不是醒觉者的呼号,但也已是尸林里怨毒之蛇的蜿蜒了。

第二绝承这一思想进一步写女工的悲惨命运:“杜鹃飞入岩下丛,夜叫思归山月中。巴水漾情情不尽,文君织得春机红。”

“杜鹃”两句,是花与鸟两种杜鹃的合写,诗人巧妙地从锦上映山红的花纹,过渡到林中啼血的杜鹃。然后借用杜鹃的传说,来暗喻女工们背井离乡,至死也不能回家的愁苦。从花之红,到鸟之血;从怨鸟的啼血哀鸣,自然地引入女工难眠的思绪。则这“夜叫思归”就包蕴了多种含义。

这时如果窗外再传来了杜鹃的那一声声“不如归去”的哀鸣,她们将会十分伤心。可见诗人是非常善于着景设色的。

长夜过去了,尽管一夜不能入睡,可白天还是要照常劳动。濯锦的女工们由于思乡愁苦,神情呆滞,濯锦时只是机械地动着,眼前的流水渐渐地变成了思绪,它波动着,变幻着,于是出现了她的“他”,出现了爸爸妈妈,出现了虽然破落,却满是温馨的家。这“情不尽”是有一千个女子就会有一千种思念的。温庭筠可以说是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懂得运用蒙太奇手法的艺术大师。

濯锦的女工如此,而织锦的女工坐在机子上,思想是不能开岔的。她们只有拚着生命的热力,把青春和心血都织进了锦里,直到她最后倒毙。她们没有作为女人的一切权利,只是老板厂房中的一架机器。元稹《织妇词》说:“东家头白双儿女,为解挑纹嫁不得。”他自己解释说:“予掾荆州,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自由民之贡户尚且如此,因卖身而失去了自由的女工就更甚了。这就是诗人说的“文君织得春机红”。这里他用了卓文君的典故,还有另一层意思,因为卓文君最后终于被遗弃,则司马相如当年的那一曲动听的《凤求凰》,也实在是等于欺骗。这和女工招雇的骗局也十分相像。

“文君织得春机红”,“红”,是锦的代指,正如前面已提到的,是杜鹃花之红,也是杜鹃鸟之血。这个“红”,紧紧地把二者联系在一起了。它是这样形象地说明了这些被骗来的如“文君”的女子,是怎样把自己青春的颜色和毕生的鲜血换成了锦匹。这里“文君织得春机红”是美的,甚至不妨说它是香艳的。因为文君可以使人想到私奔,而“春”和“红”也可以归于色情一类的字眼。殊不知诗人正是要人们懂得社会是复杂的:它是一个多方面的矛盾总体。他要人们懂得透过封建社会的表面那装饰的美去看到它丑恶的内里的本质,于它那上层的锦团花簇之中去嗅到压榨底层的人民的血腥味。他愿意用这艳丽的蔷薇墨去描绘社会,使它恰如社会之五光十色、复杂多变一样,让人多一些认识和回味到其中的苦乐辛酸,得意和失意的悲伤。文君虽有听琴私奔的罗曼史,但也有受骗、遗弃的伤心史。而诗人在这里,正是把“血”与“红”交替使用的,是把“攒黛”与“荒城”,“春机”和“怨魄”比照着写的。这些女工面临着瘐死穷荒的命运,却织出了一机又一机的如花锦缎,她们在上面用心血编织成了那样些吉祥喜庆的图案,然而她们只是落得别人的快乐逍遥,而自己则精疲力竭地倒毙,最后抛骨荒郊,甚至连个掉泪的人都没有。这些工人比之李绅笔下的那虽“粒粒皆辛苦”,但还是一家团聚的农民,命运更为悲惨。当然,中国工人的前身,就是农民,但他们是无法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农民。所以写女工的悲惨命运,也就是深刻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的破落。这是比一般泛泛地写农民的辛苦更具有史的意义与认识的价值的。

最后一绝,声调复从平韵转入了仄韵,而且用的是齿音,使人读来,仿佛听到切齿的恨恨之声:怨魄未归芳草死,江头学种相思子。树成寄与望乡人,白帝荒城五千里。

“怨魄”与“芳草”在这里可以说写的是两代丝织女工,也可说是死生交替的世世代代的丝织女工。诗人为了突出女工们无可逃脱的悲惨命运,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写法:杜鹃已是死者的冤魂,而且又复化为怨鸟,但还是不能自由地飞得回去,仍然只能是在这里日夜不停地向北哀啼,以至泪尽继之以血;血渍红了草,甚至连草也承受不了它这般的伤心而为之憔悴而死了。这就如“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然而这仍然不能感动那些工厂主,杜鹃还是只能在这里没日没夜地哀啼。死者徒然为怨鸟,怨鸟徒然泣血,血也徒然使得芳草憔悴。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都不能改变这悲惨的命运于万一。写工人之愁苦以及对于造成这愁苦者的怨恨,可以说是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诗人还不肯休止,他又借古时怨女思念丈夫,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的故事,一方面借此突出女工思念亲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另一面,又由此而生发开去,写怨魄的醒觉。意思是说,先前来的工人死了,死后化成的相思树也都已长大了,结子了,经过了如此残酷的现实教训,她们终于懂得了无论是自己怎样的哀号、泣血、变鸟、化树,都不能打动这些公私业主们贪婪的心,因而也就无法摆脱得了自己的这种悲惨的命运。于是她这才对后来的这些像她过去一样,仍在苦苦思归的新工人说:“你们再怎么想也是没有指望的。‘白帝荒城五千里’到了这里,你是一辈子也休想出得去的啊!更何况《唐六典·工部》中早已明文规定了‘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到头来,你们也只能是和我们一样,忧伤地死于他乡,只不过使荒冢延长,去增加此地的荒凉罢了!”

“白帝城”当然不一定专指夔州,只不过是泛指四川而已。而“五千里”也不过是从弱女子眼中看到的逾越之难。从“蜀山攒黛留晴雪”到“白帝荒城五千里”,首尾照应,从青到白,从生到死,可以说是概括了丝织工人一生的心理变化:刚来时看到的是“蜀山攒黛”,犹不失新奇动人;临到死时的感觉,则是“白帝荒城”,寒心于抛骨荒郊,完成了由幻想经现实到破灭、由生经苦难而死的心理全过程,这其中是浸透了悲哀的。因而它俨然是丝织工的一部小史。而且如此深刻动人,以致在一千多年后的《包身工》中,读者还能处处找得到印证。

这里诗人是在揭起这个封建制社会的风花雪月的表面,指给读者以血淋淋的吃人的生活本质。他明确地告诉人们,他写的这样一座攒黛萦青的锦都,其实就是建立在织锦工人的白骨之上的荒城。

诗的结尾看起来是消极的,然而它表现的却是对于统治阶级的绝望。对于统治阶级的绝望,那就应当是被统治阶级觉醒的先声了。由于他深刻地写出了女工们时代的悲哀,也就是深刻地写出了农村破落的悲哀,这也就写出了革命的即将到来。温庭筠所处的时代,正是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唐朝已接近灭亡的时代,这就足以说明他的这种无路可走的感觉,却是深刻的时代的烙印。是以他的这首诗,是可以说“是他时代一定的思想的代表”了。当大家都感到无路可走时,一场新的革命就要爆发了。温庭筠在诗中虽不能这样明确地提了出来,这是因为他不是一位思想家,然而他凭着一个有着良知的进步的艺术家的敏感,已使他在他的诗中拉满了弓,这种引而未发的架势,也已够咄咄逼人的了。

四、温庭筠其他诗词

《商山早行》、《洛阳》、《莲花》、《更漏子》、《送人东归》。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锦城曲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5551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05
下一篇2024-03-05

随机推荐

  • 袋鼠妈妈豆乳补水凝鲜致润精华液和精华露能一起用吗

    袋鼠妈妈豆乳补水凝鲜致润精华液和精华露能一起用。可以搭配使用,但不提议调在一起用,因为分子大小不一样,混着用容易影响精华或乳液的吸收效果,最好是分开来用,且一定要注意使用的顺序,而不要为了省时间将各种护肤品调到一起往脸上抹。需要先用精华后用

    2024-04-15
    64700
  •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  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了解护肤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在护肤的时候是不能缺少精华液的,护肤品当中精华液是很重要的,面膜中有精华液,面霜有精华液,以下分享精华液对皮肤的作用。精华液对皮肤的

    2024-04-15
    62200
  • 玫瑰纯露哪个牌子好?在淘宝上买是真货吗?

    听你这么一问,我就不得不推荐一款我自己也非常喜欢的玫瑰纯露品牌——鲜水生花玫瑰精华水!这款纯露不仅口碑极佳,更是经过了多次消费者的验证和评价,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很多人都会担心在淘宝上购买会不会买到假货,确实这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但是,

    2024-04-15
    57000
  • 最好用的平价美白精华 美白淡斑精华推荐

    在改善皮肤色调上,美白精华是不能缺席的。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美白精华,而且这多年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我整理出了五款价格亲民,效果很好的美白精华淡斑产品,款款都是实力派,效果不比大牌差!1、自然堂凝时小紫瓶精华液参考价格:115元这款精华

    2024-04-15
    37400
  • 最近对苏秘家比较感兴趣,它的护肤品哪些不错用啊?

    说到苏秘,不得不说它的自然发酵护肤品,是没有人工色素、香料之类的添加物滴,成分安全,孕妇和敏感肌也能用。还有奇迹精华露,相当于SK2的神仙水哦,我用了几年了,感觉比神仙水要温和保湿一些。它的升级版是鎏金瓶系列的奇迹精华,也叫女神水,看到欢乐

    2024-04-15
    46700
  • 什么是化妆品oem?有什么好处?

    OEM就是品牌生产者因某些原因而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控制销售销售“渠道”,而生产能力有限,甚至连生产线、厂房都没有,为了增加产量及销量,为了降低上新生产线风险,甚至是为了赢得市场时间,通

    2024-04-15
    51600
  • 乳液和精华露先擦哪个

    先擦精华露。先用精华露再用乳液,因为精华露的质地更轻盈,吸收更快针对性功能更适合前期使用,它需要在洁面以及化妆水后用,而乳液的质地比前者要稍黏和油一点,且功能通常为保水,所以它在护发的靠后的时候用,通常的护肤品使用的顺序是洗面奶、化妆水、精

    2024-04-15
    472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