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尿蛋白过高怎么办?对于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
一、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二、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报告,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三、什么是尿蛋白?正常人尿液中有无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四、肾病患者的尿验常识
留尿化验应注意的问题:
1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2送检尿量:一般5~10ml,如要测尿比重则不能少于50ml。
3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弃去,以冲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4应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带入尿内: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带及月经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微量白蛋白尿是代表全身内皮细胞包括肾脏内皮细胞损害的生物学标志,是高血压糖尿病全身早期损害的开始,也同时是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指标,这个时期进行干预,微量白蛋白尿可以下降甚至转阴,高血压肾病或糖尿病肾病也可以延缓肾功能损害甚至逆转。所以微量白蛋白尿并不是用来判断是否有原发性肾炎的指标,当然原发性肾炎已经出现显性蛋白尿时,微量白蛋白尿也会明显超标。当然,患者没有继发性病因时,微量白蛋白超标是否指示有早期原发性肾炎的可能性,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出现微量白蛋白可以吃多菌粉,没有副作用,效果也好。
尿微量白蛋白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对尿蛋白的量进行定量检测。因为平时化验的尿常规仅提示尿蛋白是弱阳性,或者一个加号、两个加号,这只是定性检查,并不知道尿蛋白具体达到了数值,这时需要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小于20μg/min,如果超过这个数值提示肾脏存在早期损害。主要常见的疾病是糖尿病肾脏病变,或者高血压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当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时要及早就诊,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在此阶段尿蛋白有可能还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尿微量白蛋白偏高表明肾小球蛋白有过滤,这可能是肾病,可能是肾小球肾炎,要找到肾小球肾炎的原因。这种情况提示应该注意是否有其他症状,如尿液中是否有红细胞、是否有水肿、是否有发热等,同时,应该注意是否有结石引起。
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导致肾损害,会有尿白蛋白增加,大量激素补充或大量对肾脏有毒的药物,将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尿蛋白增加。
建议进行24小时尿白蛋白测定、肾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肾脏活检,来判断肾脏损伤,以确定是什么疾病,并且制定有效正确的治疗方案。
通常如果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偏高,需要使用降糖药物,以及保护肾脏的药物。
人体代谢正常情况下,尿中的白蛋白极少,具体到每升尿白蛋白不超过20mg(<20mg/L),所以叫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超过正常范围,说明肾脏功能有受损的可能。
疾病时,肾小球基膜受到损害致使通透性发生改变,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白蛋白的排出。这个时候白蛋白即可进入尿液中,尿白蛋白浓度即可出现持续升高。
测定尿白蛋白最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尿标本,由于尿白蛋白的排泄量存在较大程度的变异,所以未定时的尿液标本(随意尿)一次白蛋白排泄量增加,可能并无意义,连续2~3次增高方有诊断价值。测定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等。
扩展资料: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反映早期肾病、肾损伤情况。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妊娠子痫前期。在早期尿微量白蛋白阶段是肾病发生的早期信号和预兆,此时肾脏损害处在尚可逆转的时期,如能及时治疗,可以终止或逆转肾病的发展进程。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可作为全身性或局部炎症反应的肾功能指标,如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肾脏早期病变;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服用对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者也可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便于早期观察肾功能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参考资料:
网友娃娃不开心咨询:
前两天体检检查出尿蛋白超出正常值,有点高,其他方面都很正常,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我想了解下一般什么原因会导致尿蛋白数值偏高,是不是肾出现了什么毛病。
健康求助: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豆哥分析:肾炎,肾病等原因都可以导致尿蛋白高,另外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合并有肾损伤的时候,也可以有升高,运动后则可以有生理性的轻度升高,如果你升高很少,可以先观察,以后注意复查的。
二、
网友风吹屁屁凉丶咨询: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每次尿尿的时候,都会看到小便起很多的泡沫,而且还很浑浊,开始以为是由于喝水少的缘故,可是接下来,喝再多的水,还是同样的情况,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的尿蛋白偏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健康求助: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豆哥分析:
你好,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三、
网友粉红灬籹籹咨询:最近有时候小腹会隐隐疼痛,小便时候也会不舒服,双腿有一点肿,腰酸背疼,担心是妇科疾病,去医院检查尿常规,有蛋白,但是肾功能检查是正常的。
,做尿常规检查:尿蛋白1+,粘液丝+++,尿比重1035,鳞状上皮细胞升高,过两天又去查尿常规,尿蛋白+-,粘液丝+++,尿比重1028,鳞状上皮细胞升高,做肾功能,B超,自身抗
很多人的体检报告单写着尿蛋白高,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尿蛋白高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对水和电解质有良好的通透性,但分子量大于白蛋白的物质则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即使有少量白蛋白和低分子蛋白经过肾小球,绝大部分在肾小管回吸取,仅有微量蛋白在尿中排出,应用临床检验方法,不能检出。当尿蛋白含量超出上述水平,用陈规的临床检验方法检出尿中有蛋白时,就证实肾脏已经出现病变了。
尿蛋白高的'原因很多,分为病理性蛋白尿和生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强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一般说来,持续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肾脏有病变。尿蛋白的多少反应了病变程度,临床可据此作疗效观测。而病理性蛋白尿,一般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蛋白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到了严重的损害造成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肾小球病变到了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废损,使蛋白滤出减少,尿蛋白检查反而减少或消失,这并不代表肾脏病变的减轻。
体检单中尿蛋白高的表示方法衡量尿蛋白指标的高低需要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出现减号-表示呈阴性,是正常情况;出来加号+表示呈阳性,加号越多说明尿蛋白越高。具体表示如下:
尿蛋白<01g/L:-;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 尿蛋白>40g/L: ++++。
g/L表示每升(L)尿液里含有多少克(g)蛋白质。
尿蛋白高的危害1、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患者在进入肾衰竭后,将有大量的血浆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这些大分子物质在系膜区的沉积可引起系膜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殖和系膜基质生成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
2、尿蛋白可损害肾小管间质,正常肾小球滤过的少量小分子蛋白质被接近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溶酶体内进行分解。病理状态下,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浆蛋白漏出到肾小管腔内,而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过度重吸收白蛋白导致胞浆内溶酶体活性增高,可致细胞损伤。
3、大量蛋白尿使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增加,促进氨的生成增加,而肾组织中氨的生成在进行性间质病变中也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重吸收和消化大量蛋白质需额外能量,这可造成小管细胞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小管细胞损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