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是一个组合键ctrl+z是用来发送数据的结束符0x1A(必须以十六进制发送过去,不能以字符方式发过去),就像/r是指令的结束符一样。
在处于 > 状态的时候你输入完想发送的数据后必须在后面加上一个结束符发送过去模块才判定为输入结束返回命令状态。要是不发结束符即使加上回车换行也不行,你要是把数据发过去,还是会处于 > 状态。这个结束符是一个向右的小箭头ASCII码是0x1A你在键盘上是找不到的,只有按ctrl+z(部分串口软件不支持)或者以16进制发送0x1A。
4 m/s 12 J 054 T m sinθ |
(1)金属棒受力平衡,所以 Mg=mg sin θ+ (1) (2分) 所求速度为:v= =4 m/s (2) (2分) (2)对系统由能量守恒有: Mgs="mgs" sin θ+2Q+ (M+m)v 2 (3) (3分) 所求热量为: Q=(Mgs-mgs sin θ)/2-(M+m)v 2 /4=12 J (4) (2分) (3)由上(2)式变换成速度与质量的函数关系为: v= = M- (5) (2分) 再由图象可得: = ,B 1 =054 T (2分) (4) 由上(5)式的函数关系可知,当B 2 =2B 1 时,图线的斜率减小为原来的1/4。(画出图线3分) 与M轴的交点不变,与M轴的交点为M="m" sinθ。 (2分) |
(1)加稀硫酸于废渣中,MgCO3、CaCO3溶解,根据溶解度-温度图,知道MgSO4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增大,“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同时不断搅拌,增加浸出时间.
故答案为: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同时不断搅拌,增加浸出时间.
(2)由工艺流程可知,废渣加入硫酸过滤,滤液中含有CaSO4、MgSO4,根据溶解度-温度图可知,CaSO4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下降,MgSO4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增大,滤液加热析出CaSO4,故操作Ⅰ在加热的情况下过滤,滤渣B是CaSO4.
故答案为:CaSO4.
(3)CaSO4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下降,加热的情况下,可以降低CaSO4溶解度,操作Ⅰ在加热的情况下将固体与溶液分离,应是趁热过滤;操作Ⅱ是由溶液中析出晶体,应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故答案为:趁热过滤;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操作Ⅰ是过滤,玻璃棒为引流作用;操作Ⅱ是结晶,玻璃棒为搅拌作用.
故答案为:引流;搅拌.
(5)MgS04水解生成氢氧化镁与硫酸,硫酸是难挥发性酸,最后生成的硫酸与氢氧化镁又生成硫酸镁.操作Ⅱ后过滤、洗涤可以得到MgS047H20晶体.
故答案为:否;硫酸是难挥发性酸.
注意解题技巧:
NaHSO4,Na和H相对分子质量和为24,相当于一个镁原子,所以NaHSO4也可以看成是MgSO4
那么题目的含义就是:在MgSO4、MgS、MgSO4中了。
因为三种物质中Mg与S的原子个数比都是1:1,所以它们的质量比=24:32
即:m(Mg):m(S) = 24:32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则:镁元素的质量分数 = (48%/32 ) 24 = 36%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 1 - 48% -36% = 16%
我觉得你AT+CMGS=长度有点问题
你看下下面的数据,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试一试。。。
输入数据0011000D91685138628455F20008010C77ED4FE15DF265365230FF01
其中长度27不包括PDU数据的第一个字节00。
以下是对整个数据的分析:
00: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的长度,00代表模块将使用SIM卡中已经存入的服务中心号码,因为在这里不需要重新设置
11:文件的头字节,可默认为11
00:信息类型,可默认为00
0D:被叫号码的长度(实际号码为8615832648552)
91:被叫号码的类型,常用为91,是TON/NPI遵守International/E164标准
685138628455F2:经过了位移处理,实际号码为“8615832648552”,位移处理,也就是将相邻的两位数字颠倒,如68换成86,15换成51,83换成38等,可将号码还原。字母F是指字串长度要减1
00:协议标志,一般为00
08:表示使用Unicode编码,本系统因为发送中文所以使用这种编码方案
01:指示短信息的有效期,在这里有效期为5分钟
0C:代表短信内容编码长度是12
77ED4FE15DF265365230FF01:代表发送信息内容“短信已收到!”
强化人这个细节没说过 在2代自由之子之后 sunny是snake在二代后从爱国者手中把sunny救出来的
这个MGS4里提到一次 说是为了履行对sunny的妈妈OLGA的承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