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这是三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对隐孢子虫病与阿米巴痢疾、霍乱、急性血吸虫病以及伤寒的粪便特性的鉴别诊断。预测错误率不高。常见错误:①第47题选答"D",隐孢子虫病粪便是水样或黏液样,无脓血;②第48题选答"C",急性血吸虫病有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伴黏液便;③第49题选答"A",阿米巴痢疾大便呈果酱样,腥臭,粪质多,含血及黏液。
对大便的观察及排便异常的护理
对大便的观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量:正常粪便的多少与食物有关,素食者量较多,食肉及蛋白质者量较少。当胰
腺疾病造成脂肪下痢的情况时,粪便中脂肪很多,致使粪量增加。
(二)形状与坚度
粪便的坚度有硬、软、稀及水样四种:形状有成形与不成形等区别。正常者,粪便
柔软、成形;便秘时如栗子样;直肠、肛门狭窄或部分肠梗阻时、粪便常呈扁条或带
状。
(三)颜色。
正常粪便因含胆色素,呈黄褐色,或因摄入食物及药物不同而发生变化。**粪便
与摄入牛奶、谷物或药物大黄有关;绿色粪便与摄人蔬菜有关。灰白色或陶土色常在钡
剂检查后或患阻塞性黄疽时出现;酱色或柏油色常见于摄入咖啡、血、铁剂、及中药地
榆。藕节炭等药物后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后;鲜红色的血便常见于肠下段出血,如痔疮、
肛裂、肠息肉或肠癌等。
(四)气味
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分解发酵面产生,并与食物种类和肠道疾病有关。
特殊腐臭味便常见于坏死性肠炎、直肠溃疡、肠癌等。
(五)粘液和脓
正常粪便含有极少量混匀的粘液。大量的粘液则常见于肠道炎症,兼有血液者常见
于痢疾,肠套叠等,脓则常见于痢疾、肛门周围脓疡,及直肠癌等。
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及粪便内有寄生虫时,应立即留标本送检,并报告医生。
二、肠活动异常的护理
(一)腹泻病人的护理:腹泻是由于肠蠕动增强,致使大便增多、稀薄呈粘液水
样,或带脓血等,严重腹泻可造成大量胃肠分泌液损失,产生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
衡的紊乱,护士应观察、记录大便性质、颜色及次数并报告医生。保留标本送常规检查
或培养。
一般腹泻,应卧床休息,鼓励饮水,宜用流质或半流质等少渣食物,重者禁食。肛
门周围皮肤常因粪便刺激发生炎症,故每次使后应用软纸揩拭,温水洗净,或涂以四因
素软膏或紫草油,采用针刺足三里、天枢、气海或作穴位封闭。出现脱水症状时按医嘱
补液。疑为传染性疾病时,按隔离病人护理。
(二)大便失禁病人的护理
大便失禁,即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排便不受病人意志支配。可使病人卧
于有孔的病床,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随时擦洗臀部并涂油保护,防止发生褥疮。
(三)便秘病人的护理:
便秘是由于病人缺少活动,肠蠕动减弱,食物中缺少水份及粗纤维、生活无规律等
而引起的大便干燥、坚硬和排便不畅。故预防便秘的方法是使生活有规律,按时排便,
及时授予便器。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者,应在病情许可下协助下床排便,准备舒适的坐
位。并给予足够水份,选食纤维丰富的蔬菜与水果等食物。也可采用针刺,药物,灌肠
及简易通便法治疗。
(四)肠麻痹病人的护理。
肠麻痹是由于肠壁肌肉完全丧失运动功能而处于瘫痪状态,以至完全不能排便与排
气。此类病人应禁食,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用高渗盐水灌肠(腹膜炎病人思行灌
肠)。
(一) 病因 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样便和隐血便,现将常见病因分述如下。 1 鲜血便:一般来自回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大便颜色鲜红或暗红,可混有粘液和脓血。常见疾病是:痔、肛裂出血。痔疮便血在排便时喷射状流出或便后滴血;肛裂便血量少,但肛门疼痛较剧。直肠息肉出血,便血量不大,血液附在大便表面,有时粪便变细呈条状或有压迹。痢疾便血呈脓血便,便次多,伴左下腹痛。 2 柏油样便:即黑便。上消化道出血未呕出,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已经达到60毫升以上。但要注意某些食物、药物可以使大便发黑,用大便隐血试验可以鉴别。 3 隐血便:凡小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颜色改变,仅在化验时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胃溃疡、胃癌。 (二) 救护措施 救护措施与呕血基本相同。安静卧床,减少活动,观察出血量,适当使用止血药,发生晕厥、休克及时送医院急救。 如何挂号就诊 1.肛肠外科:便后有鲜红色血,或排鲜红色血便,一般不伴剧烈腹痛的病人,应挂肛肠外科。 2.普通外科:便鲜血,伴剧烈腹痛甚至休克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 3.肠道门诊:急性起病,排脓血样便的病人,应挂肠道门诊。 4.消化内科:排黑便、暗红色血便,或有慢性结肠炎史,经常排鲜红色血便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5.血液科: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倾向者,应挂血液科进一步检查。 6.肾内科:原有肾炎史,又出现血便者,应挂肾内科。 7.传染科:便血出现在发热之后,并有疫区生活史的病人,应挂传染科。 血液从肛门排出称为便血,主要包括大便时滴血、喷血或大便带血。一般来说,肉眼可见的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特别是结肠与直肠)出血。出血部位离肛门越接近颜色越鲜红。 人们一般认为,便血都是痔疮所致,这是不正确的。痔,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痔的诊断比较容易,但必须指出,临床上常将具有便血症状的肛管直肠疾病,如直肠腺瘤、直肠癌误诊为内痔。因此确定痔的诊断时,必须排除其他疾病。对便血病人进行指检是必要的,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是一种方便、经济、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肛瘘常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较少为血性。因疾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较为可靠。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 1便血。 2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3大便习惯改变,包括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排便不尽等。 4大便形状改变。 5腹痛、腹部不适、腹部肿块等。 对便血病人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进行常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直肠及低位乙状结肠癌,必要时行全大肠镜检查。对大肠癌必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癌前病变: 1腺瘤:腺瘤属癌前病变已得到公认,常见症状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瘤体脱出肛门外、腹痛等。应使用一次性乙状结肠检查镜早期诊断,尽早手术切除。 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是便血、排便次数增多、腹痛。 其他: 1全身病变:如血液系统疾病。 2肛门损伤等。 总之,出现便血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其他疾患,以免耽误病情。( 便血:血从肛门而出,或随大便挟杂而下,或下纯血。 《灵枢。百病始生》称谓:“后血”;《伤寒论》称“圊血”;《金匮要略》称:“下血”,并依下血与排便之先后,提出“远血”和“近血”的名称。张景岳指出:“血在便后来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肾。……血在便前来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后世医家又以下血色之清浊,立肠风,脏毒之名。《证治要诀》云:“血清色鲜红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医学入门》有便血即出有力,如箭射之远者,称“血箭”。 本症应与下痢脓血相鉴别。下痢脓血者,多呈脓血杂下,并有明显的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而本症表现则为大便时血自下,而无脓样物,且无明显的腹痛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常见证候」 胃肠实热:大便下血,兼见唇干口燥,口渴喜冷饮,齿龈肿痛,口臭口苦,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症。 湿热交蒸:先血后便,下血鲜红,大便不爽,肢困脘胀,纳呆,口苦,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胃虚寒: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或下纯血,血色紫暗,或便如柏油,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脘腹隐痛,纳呆,便溏,形寒肢冷,口淡而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肝阴虚:大便下血,症兼头晕目眩,两颧红赤,五心烦热,夜寐不安,骨蒸盗汗,梦中失精,腰酸肢倦,形体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痔疮便血:便血鲜红,肛门疼痛难忍,或肿胀有痔核,或伴有肛裂,舌红苔黄,脉弦数。
参考资料:
应该是痔疮。一般大便带血有两种情况,一种带鲜血,就像你这种情况,这是痔疮的表现。另一种是大便和血的混合物,是暗红色的,这样说你能明白些,这种极有可能是胃肠内出血,或者是直肠癌。要到医院详细检查。 你的胃病应该和血便没太大关联。祝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