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回族老人去世脸上的皱纹全开了不会去天堂。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世界上没有天堂,那不科学,也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实天堂的存在。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回族人口为11377914人。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在回族先民东迁初期,是阿拉伯语、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回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唐代,学术界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民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宁夏是中国的回族之乡。以勤劳、智慧、洁净著称的回族遍布宁夏山川。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称穆斯林,保持着严格的宗教习俗,尤以山区农村为甚。回族通用汉语,只有极少数学识渊博的阿訇通晓阿拉伯语,一般群众的日常用语中也保留着少量的阿拉伯语汇或波斯语汇,如"多斯第"(兄弟)、"色俩目"(吉祥如意)、"虎夫奈提"(满意)、"依玛尼"(信仰)、"哈俩利"(贞洁善美)、"都士曼"(仇人)、"伊不利斯"(魔鬼)等。
在宁夏,凡大一点的回族居住点,都有礼拜堂--清真寺,寺之大小不一,但都必须有礼拜堂、经堂、水房(沐浴房)。穆斯林的五大功课是:念功(念清真言)、礼功(礼拜)、斋功(每年封斋一个月)、课功(拿出1/40的余财施散给贫穷者或清真寺,以调剂贫富)、朝功(凡经济和身体条件允许者,每人一生要到麦加朝觐一次)。每天分时辰作五次礼拜,每礼拜五为主麻日,要聚礼。
回族的节日是伊斯兰教的三个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开斋节:
回族穆斯林的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莱麦丹月)据《古兰经》载,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40岁那年(伊斯兰教历九月),安拉开始把《古兰经》的启示给他。因此,回族视斋月为最尊贵、最吉庆、最快乐的月份。为了表示纪念,就在每年伊斯兰教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斋月里,回族穆斯林的生活安排得比平时要丰盛得多。一般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通过封斋,回族穆斯林逐步养成坚忍、刚强、廉洁的美德。
古尔邦节:
“古尔邦”,阿拉伯语音译“尔德·古尔邦”,意为“牺牲”、“献身”,故亦称“宰牲节”、“忠孝节”。大部地区的回族称为“小尔德”,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
古尔邦节,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这就是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一般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宰牲时还有许多讲究,不允许宰不满两岁的小羊羔和不满三岁的小牛犊、骆驼,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选体壮健美的宰。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
圣纪节,是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由于穆罕默德的诞辰与逝世恰巧都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因此,回民一般合称“圣纪”。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回族群众自愿来干的。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