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册封的皇后有:
清朝的皇帝:
扩展资料: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史称清朝;亦称为大清国、清国。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州女真,后改为“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
宣统三年,隆裕太后迫于辛亥革命的压力颁布《清帝退位诏书》,宣布皇帝退位,清朝在全国范围内的统治宣告终结。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博尔济吉特
生于公元一六一三年
卒于公元一六八七年
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贝勒(部长)寨桑的女儿,孝端皇后的侄女,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有绝色,性机敏,
皇太极取了科尔沁贝勒莽古思的女儿为妻,封孝端皇后,婚后十一年未有生育,孝端皇后有一位侄女,生得柔媚俏丽,有天姿国色之誉,于公元1625年也嫁与皇太极为妆,姑侄同嫁一夫,成为清代宫闱的一段佳话,
博尔济吉特氏生了三个女儿,封为兴平公主、和硕公主、淑哲公主,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清,立博尔济吉特氏为庄妃,过了两年,庄妃生了皇子福临(后来的顺治帝),母以子贵,地位日尊。
公元1642年(清太宗崇德七年),清军攻陷松山,明朝蓟辽总督被洪承畴被俘,洪承畴被俘后,为表示忠于明室,宣布绝食,后来,皇太极知道洪承畴性好色,拟用美人计诱降,庄妃知道皇太极的计谋,便向皇上自荐,愿化装成侍女,诱降洪承畴,皇太极高兴地对庄妃说:“你为我物色到一位入关的引路人。”后来,洪承畴引清军入关,明亡。
公元1643年(清太宗崇德八年)。皇太极死,福临继位为顺治帝,迁进北京,尊庄妃为皇太后,以皇叔多尔衮为摄政王,顺治帝时年仅六岁,皇太后为了巩固儿子的帝位,纡尊降贵,下嫁多尔衮,以取得他的支持,这就是是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的故事。
公元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福临死,玄烨即位为康熙帝,尊博尔济吉特氏为太皇太后,时玄烨看仅八岁,由四位大臣辅理政条,而鳌拜掌实权,公元1667年(清康熙六年)康熙帝亲政,但鳌拜仍不肯交出政权,太皇太后献计,以弈棋为名,召索额图(康熙皇后叔父)入宫共谋对策,挑选一些小太监而强有力者,令他们练习“布库”戏(满语意为“相斗赌力”)鳌拜不知是计,以为皇帝贪玩,竟不介意。
公元1669年(清康熙八年)康熙帝如鳌拜入宫,以布库戏的圈套,把鳌拜逮捕杀死,从此始掌实权,康熙帝是在太皇太后的教育和抚养下长大的,很尊重太皇太后,史称“太后不干预朝政,但朝廷有重要决策,康熙帝都要禀千太后而后行”(《清史稿·后妃传》)公元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康熙帝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太皇太后从后宫拿出大量金帛,犒赏有功将士,将士对朝廷更卖力了。
皇太后很注意吸收汉族文化,她令顺治帝撰写《内则衍义》,康熙帝知道她喜欢汉文化,特组织懦臣把《大学衍义》译成满文,得到太皇太后的嘉奖,太皇太后对康熙帝说:“我们的祖先是以骑射开国的,武备不可废弛,用人行政,一切应秉公理,尤其要注意衽宽民政策,百姓安尔,民心倾向朝廷,国基自固,”康熙号称盛世,与太皇太后主张宽民政策不无关系。
公元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太皇太后死,享年七十五岁,谥“孝庄文皇后”。
在沈阳故宫诸多建筑群中,大清门东侧的一个「 ”一堂黄”屋顶的建筑群在黄琉璃绿剪边的建筑群中格外显眼,它就是清代首座皇家宗庙——盛京太庙。 盛京太庙始建时间大多文章写是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文章说是天聪十年。天聪十年和崇德元年均是1636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 ”大金”为「 ”大清”,改年号「 ”天聪”为「 ”崇德”。所以到底是天聪十年还是崇德元年,那就要看具体日期是在四月十一日之前,还是之后? 位于盛京城(今沈阳)抚近门(大东门)外五里许。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时下旨,将盛京太庙移到原明朝道教观宇「 ”三官殿”旧址,即今大清门东侧,重新修建。 但这座盛京太庙长期未对游客开放,今年5月11日,根据媒体报道,盛京太庙作为沈阳故宫的一部分,正式对外开展观摩体验活动,这也是辽宁省开展的首项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 盛京太庙是清朝皇帝祭祀和供奉爱新觉罗氏祖先的家庙,坐落在大清门东侧,自成一个独立的四合院落,占地1200平方米。正门面南,为三楹硬山式,屋顶满铺黄琉璃瓦。檐下正中悬挂着「 ”太庙门”立额。太庙两侧配有东西两个角门。 皇太极时期的太庙,前殿三间,供奉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太后叶赫那拉氏神位,开国功臣费英东与额亦都配享两侧;大殿五间,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祖及妣神位。凡国家重典,四孟时享、圣诞、忌辰、清明、中元、岁暮等俱至太庙致祭。 清入关后,太庙原设所有神位先后迁移北京,顺治五年时盛京太庙已是「 ”名存实亡,神去庙空”。 乾隆时期,清高宗弘历将盛京太庙迁建于盛京皇宫大清门东侧,由太庙门、正殿和东、西配殿等组成。 1781年建成后,主要用来贮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五位皇帝及皇后的谥宝、谥册,与北京太庙并存。 盛京太庙院内北侧正中为正殿三楹,硬山式屋顶。正殿内神案上,供奉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神位,其两侧配享开国勋臣费英东和额亦都神位。正殿前,有焚帛楼一座。 正殿南面东西两侧,有东西配殿各三间,耳房各两间。东配殿内,放置着册宝柜、香案、拜褥等。 西配殿供奉着努尔哈赤四代祖先考妣神位:正中为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清追尊为肇祖原皇帝)及其妻神位;左为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清追尊为景祖翼皇帝)及其妻神位;右为努尔哈赤曾祖父福满(清追尊为兴祖直皇帝)及其妻神位;次左为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清追尊为显祖宣皇帝)及其妻神位。 上述太庙正殿与东西配殿内的陈设,为移建前的陈设。重建后的盛京太庙,不再供奉祖先神位,而于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移送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五朝帝后玉宝、玉册至此珍藏,以后历朝遵循定制移送。 玉宝、玉册也称作谥宝、谥册,是清代记载皇帝和皇后死后所立的庙号谥号所用。清代从顺治初年开始有玉宝、玉册制度,后来每位皇帝和皇后去世,都要按制制作玉宝、玉册一份,供奉在北京太庙之中。玉宝、玉册制作都相当精致,其原料都选用整块的青玉、苍玉、碧玉。印面以满汉文合璧,镌刻帝(后)庙号和谥号。 清太祖高皇帝谥宝,白玉质,为清宫祭祀太祖努尔哈赤之谥宝。谥宝上部为单体蹲龙纽,四爪撑地,昂首前视,龙身粗壮,龙尾向上翘起。拱起的肚下系明黄丝绳,须眉鳞目雕刻很深,凹处戗金。宝文为满、汉朱文合璧,左侧满文楷书朱文6行,右侧汉文篆书朱文4行31字:「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之宝”。该宝以明黄四则团花暗云纹织锦包裹,盛装于双层木质金漆龙凤纹套盒内。现为沈阳故宫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 一朝两份宝册、两地尊藏 清代有谥宝之制,始于顺治年间: 「 ”顺治元年,进太祖、孝慈后、太宗玉册、玉宝,奉安太庙。”按照规制,乾隆四十五年之前,清代列朝帝后谥宝、谥册各一份,奉安于京师太庙之内。而盛京作为陪都,地位十分特殊,皇帝东巡、谒陵祭祖,必至盛京太庙。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月,清高宗下旨用新疆和阗玉重制玉册玉宝奉于京师太庙,同时,将原京师太庙尊藏的列朝宝册,「 ”敬诹吉日,简派皇子恭送盛京太庙尊藏,以昭祖宗功德之成于万代。嗣后凡有举行宝册事,皆以是为例,必为二分,一奉太庙,一送盛京。”开启了一朝两份宝册、两地尊藏的局面。 盛京太庙位于盛京皇宫建筑群的南部,是一处独立于宫殿主体布局之外的封闭院落,原为明代的三官庙,清代改称景佑宫。乾隆四十三年(1778),清高宗传旨,遵循「 ”左宗庙、右社稷”的规制,「 ”重修盛京天坛、地坛,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乾隆四十七年(1782),盛京太庙移修后,新镌册宝亦告成,十月奉入北京太庙尊藏。翌年八月,乾隆四次东巡前,皇子怡亲王永琅等先期出京师,恭送册宝十六份至盛京太庙,包括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五朝的皇帝和十一个皇后的册宝。其后,当清高宗驾临盛京之际,曾亲临盛京太庙,于正殿依制举行拜谒和祭祀活动,由此开创了清朝帝后谥宝、谥册恭贮盛京太庙的历史。 从嘉庆至光绪朝,仍遵循乾隆朝定制,在每次新制或改制册宝时,另造一份送至盛京太庙尊藏。至光绪十四年(1888),最后一次由京师送至册宝,盛京太庙共收贮太祖至穆宗诸帝及列后谥册、谥宝各32份,均置于太庙正殿之内,贮于朱漆金龙大柜中。大殿正面为太祖朝册宝柜,左右依昭穆之序(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分别排列着太宗至穆宗各朝册宝大柜。堂中陈放有香案供器等,以备各朝皇帝东巡时入庙祭奠。 自乾隆皇帝第四次东巡开始,历朝皇帝东巡盛京时,都要到盛京太庙正殿的玉宝、玉册前上香行礼。 太庙是见证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 清初,三官庙原为处于皇宫区域内的一座特殊的明代道家建筑。皇太极建盛京皇宫时,将它改为政治场所。于是,在三官庙发生了招抚张春、劝降洪承畴、争夺储位等重大历史事件。 清崇德六年(1641年)八月至次年二月间,明清两军在锦州、松山、杏山一带展开了「 ”松锦大战”。当时,明军的统帅是洪承畴。松山城被清军攻破之后,已对双方胜负有了把握的皇太极于崇德六年九月,先行回到盛京。当他接到松锦的捷报之后,下令将洪承畴解送到盛京。据《清史稿·洪承畴传》中记载:皇太极亲自来到三官庙看望洪承畴时,脱下身上的貂裘披在他的身上,亲切地说:「 ”先生不会感到冷吧?”洪承畴望着皇太极许久,终于长叹了一口气,说:「 ”你是真命天子啊!”于是归降了清朝。 乾隆帝第三次东巡时,下令将三官庙改建为清皇家太庙。 太庙修缮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 专家介绍说,此次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今年2月20日开工,计划10月30日竣工。工程主要解决墙体歪闪及裂缝、屋面渗漏、结构歪闪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同时保证建筑群益寿延年。 当时的媒体人应邀在现场观摩了「 ”披麻”「 ”做口线”「 ”挑脊”等专业的古建筑修缮工作。为了加深记者体验感,沈阳故宫特别批准媒体人登上了太庙的庙顶,近距离观看「 ”挑脊”的过程。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介绍说,在文物保护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开展公共观摩体验活动,是在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原来施工现场传统的「 ”封闭式”「 ”隔绝式”,改为「 ”开放式”「 ”通透式”,让公众看得见,甚至摸得着、能参与,了解文物工程的施工工艺、构件名称、制作方法等,充分发掘和利用在工程施工阶段文物的独特价值。 作为辽宁省首项文物保护工程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将会有效地弘扬古建筑文化、宣传文物保护理念、展示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的原工艺、原做法,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认识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同时,不断提升沈阳故宫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富察春兵 满族文化网原创文章。
人物名字:爱新觉罗·皇太极孝端皇后
拼音:AIXINJUELUO HUANGTAIJI HUANGHOU
字号:博尔济吉特氏
所属朝代:清代
生卒年代:1590—1649
籍贯:
人物简介:清代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明万历四十二年与皇太极成婚。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后亦正位称皇后。无子,生三公主。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卒,后谥孝端文皇后。爱新觉罗·皇太极孝端皇后朝服像清宫廷画师绘,故宫博物院藏。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谢谢,望采纳!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
1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2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3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4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三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哲哲逝世,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哲哲皇后没有孩子?无子,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哲哲当时还没有子嗣,又不是发妻,为什么却被皇太极立为皇后?首先皇后是后宫之主,皇后一般的人选都是要和政治挂钩的。当时的统治者皇太极觉得和蒙古的联盟很重要,蒙古的军队强大战士勇猛,有助于他统一天下,他需要得到蒙古科尔沁的支持,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所以立了出身于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哲哲为皇后,只是为了表示他对蒙古的尊重。当然更多的是希望蒙古能在政治上对大金一统天下有所帮助。
然后就是哲哲得到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的看重。当时的皇太极想得到努尔哈赤的看重就必须听话。哲哲是努尔哈赤认可的女子,觉得她是草原上不可多得的女子,于是就将她许配给了儿子皇太极。虽然皇太极不怎么喜欢她,但是也不讨厌她,两人在生活中互相尊敬,互相理解。哲哲在皇太极忧虑的时候总能以自己的方式方式为他排忧解难,所以让皇太极很是欣慰。
作为后宫之主一定要有能够统领好后宫的气度。哲哲又是一位非常大度的人,从不耍脾气,也不计较皇太极不宠她这些事情,就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宫中哲哲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努尔哈赤可是非常喜欢这个儿媳妇的,多次在宴会上夸奖她,觉得她是众多媳妇儿中最好的。
哲哲的管理能力高。哲哲一直以来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后宫的妃子都很尊敬哲哲,对于哲哲的一些处理方式也很赞同。后宫之间争宠较少,还有就是哲哲当皇后得到当时的很多大臣的支持。
哲哲当时还没有子嗣,又不是发妻,为何却被皇太极立为皇后?按道理来讲,在封建王朝中,皇后一般都是皇帝的正房。假如在当皇帝之前,就已经娶了老婆,做皇帝以后,是可以直接将正房纳入后宫并封为皇后的。
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历史上有15个老婆
地位最大的就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其实,《清史稿》中也是有记载的,皇太极在娶哲哲之前,还娶过2个老婆,她们分别是嫡福晋钮祜禄氏和继福晋乌拉那拉氏。
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并换“汗”为皇帝,随后他被称为清太宗。
在之后的封后宫时,皇太极将哲哲册封为皇后,哲哲因此成为清王朝建立后第一位被册封的皇后。钮祜禄氏是皇太极年轻时的老婆,满洲镶黄旗人。她出生于名将之后,是开国元勋额亦都的女儿。额亦都可是努尔哈赤的一员猛将,他不但骁勇善战,还特别忠心,因此努尔哈赤对他非常器重。
努尔哈赤做主让正值婚娶之年的皇太极,娶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为嫡福晋,以示对额亦都的恩宠。
此前,努尔哈赤为政治目的,曾将第4女穆库什嫁给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但后来布占泰背信弃义,努尔哈赤出兵灭掉乌拉部,又把穆库什叫了回来。由于额亦都征战有功,努尔哈赤便以赐婚的形式,将女儿穆库什嫁给他。这对新人年纪可相差30多岁呢。不过,正是凭着这样的联姻,努尔哈赤在驾驭这些猛将时,他们才更加卖命。
自古后妃善妒,可是哲哲皇后为何愿意和侄女大玉儿共侍一夫?首先,在清朝共侍一夫应该不算什么大事,其次,哲哲能让大玉儿嫁给皇太极,是因为她要稳固自己的地位,更要长期维持科尔沁和后金的关系!
哲哲的娘家是科尔沁部,那时候,皇太极的后金和科尔沁部关系较好,哲哲是皇太极的大福晋,可是,如果皇太极称帝,那哲哲自然就是皇后了,这本来是件高兴的事情,可是哲哲却被一件事情所困扰!
哲哲是个非常通情达理的女子,很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她和皇太极结婚有好几年了,两人关系非常之好,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可就是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无所出,也就是没有孩子,要知道,皇太极真的当了皇帝,她就是正统的皇后!
古代无子属于大不孝,而皇后没有孩子,不利于国家根基的稳固,并且,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她的地位就有可能会被撼动,连带着,科尔沁部的地位也会有所动摇!
所以此时,不仅哲哲着急,科尔沁部娘家人也非常着急,为了各自的利益,科尔沁部和哲哲决定共同为皇太极再次选妻,当然,这个人一定要是科尔沁部的女子才行!
哲哲是博尔济吉特家族的人,那么,如果在这个家族再选一位女子,因为是同一家族的,可能矛盾就会少一些,而且要选年龄较小的,比较好 !
能满足这些要求的,是一个叫布木布泰的女子,她当时10岁,是哲哲的侄女,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影视剧中叫大玉儿!接下来的3年,科尔沁部的人精心 她,在她13的时候,将她顺利地嫁给了皇太极!
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位知友,"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是因为清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都是因为政治联盟。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妾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妾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皇太极在22岁时,,太极也受命于努尔哈赤,在1614年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远地迎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那么后来自己的两侄女嫁给皇太极,这姑侄三人共侍一夫,背后又有什么真相呢?
要说起这三个姑侄必须要从她们的家族说起,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那博尔济吉特是满语的音译。他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熟悉的音译便是孛儿只斤,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个博尔济吉特家族在十三世纪的曾经称霸整个亚欧大陆,但到了明朝末期已经衰弱了,但却时时不忘祖宗的荣光,为了保住黄金家族的荣华富贵,他们开始广结善缘,几乎跟周围的所有强大部落都通婚。
光有政治基础是不行的,关键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后,与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之后,原来她换上一种不会生育的病,和皇太极在一起七八年都无一子,七八年无子的时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被爱情滋润的哲哲皇后,有时欢喜有时忧,喜的是有个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忧的是始终不能为他生下一子。那时候婚姻并不是光靠爱情来维系的,在后金时代,是以封建领主承袭制的,倘若哲哲再不能生子,她女主子的位置是很难维持的,那么自然她的婚姻也会受到波连。更重要的是,在皇太极以后,旗主以及大贝勒,还有汗位,恐怕会由侧室所生的豪格继承。到那时,自己和背后的家族在被侧室地排挤下,最终会落得个撒手大权,名落孙山。
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哲哲没有儿子,她自己的地位是很难保证的,最重要的是,科尔沁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和汗位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就很难保证科尔沁家族的利益。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又送自己的妹妹与皇太极为妃,此女即庄妃。而这庄妃也是皇太极宫中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亲侄女。
这位庄妃可了不得,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一生辅佐了三个男人,培育了两个皇帝,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顺治,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孙子康熙,她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太极(166)几个(83)
本文将对关于皇太极和多尔衮的纠葛,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母亲,皇太极与海兰珠的爱情,皇太极的兄弟以及皇太极陵墓等进行详细介绍。
清太宗皇太极人物生平
清太宗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明万历二十年(壬辰,公元1592年)农历十月廿五日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皇太极于后金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在四大贝勒中按年龄排行第四。天命十一年(1626年)农历九月初一日,在沈阳受其它三位贝勒推举袭承汗位,纪元天聪。
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后金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农历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皇太极简介,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他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后金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农历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卒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北陵)。
太宗皇太极后妃
孝端文皇后
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因皇太极继承大汗,她封为大福晋。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任大清国皇帝,她晋升为中宫皇后,居清宁宫。顺治帝即皇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入关居紫禁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病逝,享年五十一岁,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
孝庄文皇后
本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年仅十三岁。崇德元年封她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公元1639年)她为皇太极生下皇子福临,即日后继承大清皇位的顺治皇帝。布木布泰长得秀美,聪明又知礼数,是皇太极妻妾中最著名的,也是关系到清朝早年存亡的关键人物。她在皇太极死后的政争中发挥调和安定局势的作用,她的历史地位是受到后人肯定的。布木布泰死于康熙二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
东宫宸妃
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海兰珠,她是孝庄后布木布泰的亲姊姊,嫁到后金国时已经二十六岁皇太极简介,在当时的满蒙社会中是“高龄新娘”了。崇德元年以她居住的宫殿名为“关雎宫”,取《诗经》中“关关雎鸠”名。她曾为皇太极生过一男,不幸早夭。不久宸妃也因悲伤过度病重。皇太极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闻宸妃病重后,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可惜为时已晚,宸妃已亡,皇太极悲痛得几次落泪,甚至昏厥。宸妃死时,年仅三十三岁,她与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七年。
懿靖大贵妃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崇德元年,封麟趾宫贵妃。崇德四年,额齐格诺颜及其妻福晋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上赐宴清宁宫,福晋入见,称上外姑。顺治九年,世祖加尊封。康熙十三年,薨,圣祖侍太后临奠。子一,博穆博果尔。女一,下嫁噶尔玛索诺木。又抚蒙古女,嫁噶尔玛德参,济旺子也。
康惠淑妃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女。崇德元年,封衍庆宫淑妃。抚蒙古女,上命睿亲王多尔衮娶焉。顺治九年,加尊封,前懿靖大贵妃薨。[4]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太宗皇太极的儿子
皇长子爱新觉罗·豪格(公元1609年-公元1647年)。生母为继妃乌拉那拉氏。万历三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子时生。顺治五年三月卒。肃武亲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洛格(公元1611年-公元1621年),幼殇。生母同皇长子。万历三十九年生;四十九年殇。
皇三子爱新觉罗·洛博会(公元1611年-公元1617年),幼殇。生母为元妃钮祜禄氏。万历三十九年生;四十五年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叶布舒(公元1627年-公元1690年)。生母为庶妃颜扎氏。天聪元年十月十八日子时生。康熙二十九年卒。辅国公。
皇五子爱新觉罗·硕塞(公元1629年-公元1654年)。生母为侧妃叶赫那拉氏。天聪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亥时生。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卒。承泽裕亲王。
皇六子爱新觉罗·高塞(公元1637年-公元1670年)。生母为庶妃那拉氏。崇德二年二月十六日子时生。康熙九年卒。镇国悫厚公。
皇七子爱新觉罗·常舒(公元1637年-公元1699年)。生母为庶妃伊尔根觉罗氏。崇德二年四月十九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八年卒。辅国公。
皇八子(公元1637年-公元1638年),未命名,幼殇。生母为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亥时生。崇德三年正月殇。
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公元1638年-公元1661年)。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生于盛京盛京皇宫的永福宫。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崩。顺治帝。
皇十子爱新觉罗·韬塞(公元1639年-公元1695年)。生母为庶妃克伊克勒氏。崇德四年二月初八日戌时生。康熙三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卯刻卒。辅国公。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公元1642年-公元1656年)。生母懿靖大贵妃,生于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封襄亲王。顺治十三年薨逝,谥号昭。
太宗皇太极的女儿
皇长女(公元1621年-公元1654年)。固伦公主。生母继妃乌拉那拉氏。天命八年生。顺治十一年卒,年33.
皇二女,名马喀塔(公元1625年-公元1663年),封固伦温庄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天命十年生。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卒。年三十八。
皇三女,封固伦靖端长公主(公元1628年-公元1686年)。生母为孝端文皇后。天聪二年七月初三日生。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五月卒。年五十八。
皇四女,名雅图(公元1629年-公元1678年),封固伦雍穆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天聪三年正月初八日生。康熙十七年闰二月卒。年四十九。
皇五女,名阿图(公元1632年-公元1700年),封固伦淑慧公主。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天聪六年二月十二日生。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年六十八。
皇六女(公元1633-公元1649),封固伦公主。生母为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天聪七年十一月十五日生。顺治六年三月卒。年十六。
皇七女,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公主(公元1633年-公元1648年)。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天聪七年十一月十六日生。顺治五年卒。年十五。
皇八女,封固伦永安公主(公元1634年-公元1692年),谥固伦端贞公主。生母为孝端文皇后。天聪八年闰八月十六日生。康熙二十一年(1692年)正月公主卒。年五十八。
皇十女(公元1635年-公元1661年),封县君品级。生母为庶妃那拉氏。天聪九年生。封县君,即固山格格。顺治十八年(1661年)公主卒。二十六。
皇十一女(公元1636年-公元1650年),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顺公主。生母为懿靖大贵妃。崇德元年三月二十五日生。顺治七年卒。年十四。
皇十二女(公元1637年-公元1678年),封乡君品级。生母为庶妃赛音诺颜氏。崇德二年三月十五日生。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卒。年四十一。
皇十三女(公元1638年-公元1657年),未受封。生母为庶妃那拉氏。崇德三年七月初七日生。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卒。年十九。
皇十四女,封和硕恪纯公主(公元1641年-公元1703年)。生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崇德五年六年生。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公主卒。年五十二。
养女(公元1615年-公元1637年),封和硕公主。皇太极的从兄克勤郡王岳托之长女,生母为嫡福晋哈达那拉氏。皇太极抚为己女。祟德二年(1637年)七月十九日卒。年二十二。
皇太极的妃子分别是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 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 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人物详细介绍: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 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年仅19岁。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皇太极即位后不知何故,未予追封为皇后。 继妃,生卒年不详,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罪被休弃。子二女一,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初为侧福晋,继妃乌拉那拉氏被休弃后成为第三任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崇德元年册为皇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嫁皇太极为侧室。崇德元年册为庄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最末。顺治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孝庄文皇后。子一女三,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嫁皇太极为侧室,宠冠后宫。崇德元年册为宸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懿靖大贵妃(?-1674),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后封郡王阿霸垓额齐克诺颜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大福晋,后率部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大贵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次于皇后和宸妃,位居第三。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女一,皇十一女,封固伦端顺公主。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妾,后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淑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第四。康熙六年卒。抚养一蒙古女(疑为林丹汗之女)。 侧妃: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乌努春。生皇五子硕塞。其后,被赐归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日期不详。占土谢图行围时被虎伤身亡。再嫁达尔琥,达尔琥为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叶赫纳喇氏后薨于达尔琥家,薨年不详。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来归,为侧福晋,称侧妃,为东宫福晋(当时已有西宫福晋布木布泰。九年十月初七日(皇九女生下第十天),以不遂汗意,将其改嫁给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 褚,卒年不详。女二,皇六女,封固伦公主,嫁夸扎;皇九女,嫁哈尚。 庶妃(庶福晋) 庶妃,包括小福晋、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没有名分的妾,庶福晋仅是对她们的尊称而已。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 小福晋5人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子一,皇四子叶布舒。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天聪八年来归。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崇德元年来归。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子一,皇十子韬塞。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崇德元年来归。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顺治二年卒。 清太宗皇太极有几个妃子有名没名的总共有15个。
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继妃,乌拉纳喇氏。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侧妃,叶赫那拉氏。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皇太极的妃子,海兰珠简介海兰珠简介: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名字叫Harjol,哈日珠拉,汉译海兰珠,生于约万历37年(1609年),她是孝庄的亲姐姐,比孝庄大4岁。海兰珠嫁给皇太极的时候已经26岁,比孝庄晚嫁皇太极9年。 她在历史上极其受宠,可是关于她26岁之前的叙述,翻遍所有史料,却是无可查证。也就是说,她26岁前是空白的,没人知道这个极受皇太极宠爱的女人在过去26年都干了些什么事。 《清入关前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尔沁部乌克善洪台吉率诸臣送妹至。汗偕诸福晋迎至,设大宴纳之为福晋。” 这就是Harjol最早出现的相关记录了,民国时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以贤淑文静著称。 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 1641年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立即兼程赶回盛京。 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 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 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 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 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轶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美人无泪,皇太极的所有妃子你好,皇太极最主要的妃子是正宫五妃,电视剧里演了四个:
孝端文皇后(哲哲) 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因皇太极继承大汗,她封为大福晋。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任大清国皇帝,她晋升为中宫皇后,居清宁宫。顺治帝即皇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入关居紫禁城。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病逝,享年五十一岁,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 孝庄文皇后(大玉儿) 本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女儿,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与皇太极成婚,年仅十三岁。崇德元年封她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公元1639年)她为皇太极生下皇子福临,即日后继承大清皇位的顺治皇帝。布木布泰长得秀美,聪明又知礼数,是皇太极妻妾中最著名的,也是关系到清朝早年存亡的关键人物。她在皇太极死后的政争中发挥调和安定局势的作用,她的历史地位是受到后人肯定的。布木布泰死于康熙二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 东宫宸妃(海兰珠) 博尔济吉特氏本名海兰珠,她是孝庄后布木布泰的亲姊姊,嫁到后金国时已经二十六岁,在当时的满蒙社会中是“高龄新娘”了。崇德元年以她居住的宫殿名为“关雎宫”,取《诗经》中“关关雎鸠”名。她曾为皇太极生过一男,不幸早夭。不久宸妃也因悲伤过度病重。皇太极在明清生死交关的松山大战前线,闻宸妃死讯后,从战场赶回沈阳宫中,可惜为时已晚,宸妃已亡,皇太极悲痛得几次落泪,甚至昏厥。宸妃死时,年仅三十三岁,她与皇太极的婚姻生活只有七年。 懿靖大贵妃(娜木钟)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崇德元年,封麟趾宫贵妃。崇德四年,额齐格诺颜及其妻福晋来朝,妃率诸王、贝勒迎宴。上赐宴清宁宫,福晋入见,称上外姑。顺治九年,世祖加尊封。康熙十三年,薨,圣祖侍太后临奠。子一,博穆博果尔。女一,下嫁噶尔玛索诺木。又抚蒙古女,嫁噶尔玛德参,济旺子也。 康惠淑妃(电视剧里没演) 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女。崇德元年,封衍庆宫淑妃。抚蒙古女,上命睿亲王多尔衮娶焉。顺治九年,加尊封,前懿靖大贵妃薨。 至于先后顺序,在皇太极驾崩前应该是这样的:皇太极时的沈阳故宫中,有所谓“崇德五宫”后妃,这五宫为中官清宁宫,东宫关雎宫,西宫麟趾宫,次东宫衍庆宫,次西宫永福宫。妃子的地位就按照上述宫殿排序,即哲哲为首,海兰珠次之,娜木钟第三,电视剧里没有演的淑妃第四,大玉儿是排在第五的。另外关于海兰珠的家世背景电视剧里和历史记载不太一样,电视剧里演的是海兰珠是科尔沁部落不被承认的公主,历史上其实海兰珠也是吴克善亲自送亲嫁给皇太极的。希望解决了你的疑问,望采纳哦:) 皇太极有几个妃子据《清史》记载皇太极 皇后2人、妃5人、侧妃2人、庶妃6人等等 希望我的答案令你满意。
皇太极最喜欢的是哪个妃子?应该是宸妃海兰珠
正史中海兰珠的一生 宸妃海兰珠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侄女,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半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半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清朝皇太极的妃子和儿子都有谁皇太极的一生,在马上夺得了天下,皇太极,可是中国古代的风流 英雄人物,这样的豪杰,引得多少儿女钦佩与爱慕!要说皇太极努尔哈赤,大家可能以为他是二个二世祖,然后依据父业招兵买马夺得天下的。真的这样吗实则不然,努尔哈赤可以被继母泛出家门的! 皇太极从十九岁时起,即被继母赶出家,往来女真、蒙古、汉地之间谋生,一度还曾投到明朝总兵李成梁麾下做事,阅历极丰,且通晓汉、蒙、女真三种语言,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皇太极是个生殖能力比较强的父亲,因而,有很多妻子。 皇太极的妃子列表: 元妃: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 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 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 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 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 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 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历史上的皇太极 皇太极有这么多妃子皇后福晋和庶妃,自然更是有很多的子女。其中共有十六个儿子活到成年,这十六个儿子由长到幼分别是: 长子:褚英,生母正妃佟佳氏,嫡子 次子:代善,生母正妃佟佳氏,嫡子 三子:阿拜,生母庶妃兆佳氏,庶子 四子:汤古岱,生母庶妃钮祜禄氏,庶子 五子:莽古尔泰,生母继正妃富察氏,嫡子 六子:塔拜,生母庶妃钮祜禄氏,庶子 七子:阿巴泰,生母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庶子 八子:皇太极,生母侧妃叶赫纳拉氏,庶子 九子:巴布泰,生母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庶子 十子:德格类,生母继正妃富察氏,嫡子 十一子:巴布海,生母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庶子 十二子:阿济格,生母继正妃纳拉氏,嫡子 十三子:赖慕布,生母庶妃西林觉罗氏,庶子 十四子:多尔衮,生母继正妃纳拉氏,嫡子 十五子:多铎,生母继正妃纳拉氏,嫡子 十六子:费扬果,生母不详,可能系继正妃富察氏所生,嫡子(),也可能并非十六子刘德凯扮演的清朝皇太极 这篇有关于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
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15位左右 从取得顺序和地位来说吧 首先是元妃钮祜禄氏 ,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女儿,这实际是皇太极的原配,早死 然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它是元妃死后的续泫,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而退居二线,将大福晋之位相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分别是 大福晋和日后的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皇后,这是皇太极生前唯一册立的皇后 关睢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 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他和娜木钟都是林丹汗的遗孀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民间所谓大玉儿 五宫后妃以下还有 侧妃叶赫纳喇氏(皇太极的表妹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和庄妃分别为东宫侧福晋和西宫侧福晋,位份在庄妃之上)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生母)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另外还有1-2位生了子女但是不知姓氏的庶妃,所以大概是15位
太极(166)妃子(53)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