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概念性的说明最好
解析:
注意:不是诗无达洁而是“诗无达诂”其中大学有科目叫《训诂学》也即这个字意也同!
以下供参考!
祝您好运
诗无达诂,古代诗论的一种释诗观念,发展为对诗歌及文艺的
一种鉴赏观念,实质指文学艺术鉴赏中审美的差异性。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春秋战国时代,赋
《诗经》断章取义成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蒲癸曰:……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这在当时典
籍的记载中多不胜数。既各取所需而属“断章”,借古
语以说“我”之情,因此,所引之诗,其义因人而异,所
谓“左氏引《诗》,皆非《诗》人之旨”(曾异《纺授堂
文集》卷五《复曾叔祈书》)。西 解《诗》,如《韩
诗外传》,亦用此法。所以说叫做“《诗》无达诂”,所
谓“《诗》无定形,读《诗》者亦无定解”(□文□《抱
经堂文集》卷三《校本〈韩诗外传〉序》)。
在艺术鉴赏中,又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甚至
于“兴发于此,而义归于彼”(白居易《与元九书》),加
上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的不同,对同一首诗,常常因
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诗无达诂”
在后世又被引申为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这一点在中国
古文论中也有很丰富的论述。例如宋人刘辰翁在《须溪
集》卷六《题刘玉田题杜诗》中所说的:“观诗各随所
得,或与此语本无交涉。”其子刘将孙所作王安石《唐
百家诗选序》说的“古人赋《诗》,独断章见志。固有
本语本意若不及此,而触景动怀,别有激发”(《永乐大
典》卷九○七《诗》)。“各随所得”,“别有激发”,
就是讲的艺术鉴赏中的因人而异。此外,象王夫之在《□
斋诗话》卷一所说的“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
而自得。……人情之游也无涯,而各以其情遇,斯所贵
于有诗。”以至常州词派论词所说的:“初学词求有寄
托,……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
仁,知者见知”(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谭献《复
堂词话》所说的“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及
《复堂词录序》所说:“侧出其言,傍通其情,触类以
感,充类以尽。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
何必不然。”……这些论述都在于说明艺术的鉴赏中存
在着审美差异性:同一部作品,鉴赏者可以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各以其情而自得,这在艺术鉴赏中,是常见的
事实。即西方所说的一千个读者,即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也就是法国诗人瓦勒利所说的“诗中章句并无正解真
旨。作者本人亦无权定夺”,“吾诗中之意,惟人所寓。
吾所寓意,□为己设;他人异解,并行不悖”(转引自
钱钟书《也是集》第 121页)。“其于当世西方显学所
谓‘接受美学’、‘读者与作者眼界溶化’、‘拆散结
构主义’,亦如椎轮之与大车焉”(《也是集》),实
质上是完全相通的。
当然,承认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是必须的,却不
能因此否认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不承认
前者是不符合审美鉴赏实际的;不承认后者则会导致审
美鉴赏中的绝对相对主义,同样是不符合艺术鉴赏的历
史实际的。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撰。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干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除此书外,尚有《董子文集》。此编为作者阐释儒家经典《春秋》之书,书名为“繁露”,《四库全书总目》云: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义不可解。
《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此书篇名与《汉书·艺文志》及《双书·董仲舒传》的记载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为所著书名,数十篇,十余万言;今存《玉杯》、《竹林》则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后人疑其不尽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书虽未必全出仲舒,但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仲舒在书中极力推崇《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
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社会人事神秘化,理论化,作出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如仲舒创造的“人副天数”说,将人身的骨节、五脏、四肢等等,比附为一年的日数、月数,以至五行、四时之数,人身五脏与五行符、外有四肢与四时符,从而得出“为人者,天也”的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给予。用天有阴阳来比附人性,谓“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备着阴阳两种作用,人身也兼备着贪仁两种本性等等。
概括而言,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并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三统”与“三正”实际上是仲舒的历史观。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在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新个王朝重新享有天命。从“三统”、“三正”论中不难看出,仲舒否认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却是绝对不变的。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传本很多,主要有清《四库全中》本,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附张驹贤《校正》十七卷,又有《四部备要》本及197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点校本收入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裏面 黄老之学是从老子学说发展来的。它滥觞于春秋晚期,形成于战国中期。它产生于齐,兴盛于齐。超凡脱俗,消极无为的老子之学,一到了齐国,与齐国特有的黄帝之学相结合,便成了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学。
老子的学生文子,学道早通,后游于齐。齐平公(前480——前456)问“治国何如”?文子纵论道德仁义礼法。其说在《文子》。齐之隐士彭蒙,从而师之。田骈、慎到,学于彭蒙,稷下先生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等,“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参见拙著《文子其人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
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是战国齐人,在公羊传的传受过程中,正是稷下黄老之学形成和发展之时。公羊春秋大一统思想,与齐国大一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齐威王、宣王时期,国力强大,“诸侯东面朝齐。”(《史记·孟荀列传》)当时游学齐国的孟子,就认为齐国有希望统一中国。他说:“诸侯之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齐国已据有二,“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民不改聚也。”只有在“政事”上“行仁者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因为当时“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孟荀列传》)齐国统治者励精图治,怀有统一天下的强烈愿望,广招学士,优厚待遇,使之讲习议论,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稷下学士,盛极一时,各家虽异说,但对全国统一,成为共识。孟子主仁政而王,认为“以齐王,由反手也。”(《公孙丑上》)《黄帝四经》说:“唯余一人,兼有天下。”(《十六经·成法》),“抱道执度,天下可一也。”(《道原》)《文子》说:“帝者天下之适也,王者天下之往也,不适不往,不可谓帝王。”王者以道莅天下,执一无为,“君必执一而后能群矣。”(《道德》)《管子》对统一大局,描绘了种种蓝图。如《霸言》中对霸业和王业的设想,《君臣》中提出“天子出令于天下……书同名,车同轨”的大一统思想。《荀子》“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构想(《儒效》),以及向齐闵王相田文献策,“以齐为归,是一天下也”(《强国》)。齐统治者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精神力量和理论武器,这就是以道为本,因循为用,仁义礼法为具的黄老之学。
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兼采儒墨名法阴阳,构成纲纪道德,经纬人事的理论,打着黄帝旗号,一方面把自己说成是黄帝之胄,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成为田氏代替姜氏(炎帝之胄)的理由;另一方面,黄帝又成为其称雄天下,继承黄帝统一天下伟业的旗帜。帝统和学统组合黄老之学,是齐国的特有思想。
公羊春秋大一统思想,是通过实行统一历法来标志的。《汉书·王吉传》载王阳上疏中说春秋大一统政治含义很明确,“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大一统在这里,成了天经地义的古今常道。它不仅表现在“改正朔”的历法一统天下,而且包括各个方面。颜师古对此作注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师古之注,本于董仲舒。
董仲舒说:“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汉书》本传)“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元者为万物之本也。”所以,“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春秋繁露·重政》,以下只具篇名)一是数之始,物之极,“谓一元者,大始也。”(《玉英》)春秋为什么贵乎元而言之呢?“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道》)这里的“一”,“元”和“天者万物之祖”的“天”,(《顺命》)实际上就是道家的“道”或“一”和“玄”。可见董仲舒大一统思想受黄老之学的影响,这是确实无疑的 。
董仲舒思想与黄老之学
董仲舒思想以儒家为主,融合名法阴阳道,对先秦儒学加工改造,重新创造一个新的儒学体系,奠定了长期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黄老之学由老子发展而来,然而它与老子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黄老学者把超凡的“道”引向社会人事,道,不仅是物之所道,也是人之所由。《文子》说:“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圣人所由曰道,所为曰事……故法制礼乐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董仲舒援道入儒,以阴阳五行为骨架,将天道与人事组合在一起,构成其天人理论体系。“察天人之分,观道命之异……人道者,人之所由。”(《天地阴阳》)在这个体系中,“天”是最高的主宰,它是万物之祖,“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效义》)
“天”是由天地人阴阳五行十因素构成,“凡十端而毕,天之数也。”(《官制象天》)十端组合成四时、五行的运动体系,“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制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天通过五行生克的次序,显示其运动的功能,这就是天道。而五行的次序与人间的伦常政治和社会制度相配合,四时有四政,木火土金水五行有仁义礼智信五行。“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四时之副》)天人相通、圣人法天而立道,故董仲舒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本传)
道是适于治的必由之路,故为人主者,法天之行。“天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位尊而施仁,藏神而见光者,天之行也。”(《离合根》)人主法天之行,是“其法取象于天,故贵爵而臣国,所以为仁。深居隐处,不见其体所以为神也。任贤使能,观听四方,所以为明也。量能授官,贤愚有差,所以相承也。”(《天地之行》)法天之行,也就是人主“以无为为道,以不私为宝,立无为之位,而乘备具之官,”实行无为之治道。人主“内深藏”,“外博观”,而不自劳于事,做到“足不自动”,“口不自言”,“心不自虑”而“群臣效当”,故“莫见其为之,而功成矣。”(《离合根》)这种主逸臣劳,就是黄老之学的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
黄老之学与老子另一个显著的不同,是对“无为”作了新的解释。《文子》说:“所谓无为者,非谓其引之不来,推之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挂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曲故不得容;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自然》)无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以主观成见和好恶而害道,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立功,推自然之势,“所谓无为者,不先物动也,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道原》)文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王道者,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任下,责成而不劳。”(《自然》)董仲舒的“为人君者,居无位之位,行不言之教,”即本于此。他认为,人君无为,不是不理朝政,放任臣下,而是人君执一处静,无需每事亲躬,是以君臣分职而治,各敬其事。不同的一点是“功出于臣,名归于君也”。(《保位权》)“行不言之教”,也不是不讲话,不号令,而是“以臣言为声,以臣事为形”,因为“有声必有响,有形必有影”,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这种声响相应,形影随合,“■名考质,以参其实,赏不空行,罚不虚出”的“自然致力之术”,(《保位权》)也就是黄老之学的“循名责实”的“王术”。《文子》说:“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不远也。夫人君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君不自劳,使臣下“各守其职,不得相干”,“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下德》)“循名责实,使自有司……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上仁》)此亦董仲舒所谓“建治之术”也 。 人们常认为,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是形而上学,是为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服务的。这种断章取义的评论,对董仲舒是很不公正的。董仲舒此话是在回答汉武帝册问:“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董仲舒认为,“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三代圣王,因循继统,从容中道,王道条贵,故不言其所损益,因此说“天不变,道也不变”。三代之后,情况不同,夏桀殷纣,逆天暴物,殷之继夏,周之继殷,是继乱世而治,天命改变了,王道也要变化。他对上述两种不同情况的结论:“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三代所守道一,故天不变道也不变,圣王继乱世,则“扫除其迹而悉去之”,今汉继秦后,“如朽木粪墙”,必解而更张之,必变而更化之。董仲舒认为,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并征引“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汉武帝“退而更化”,其更化方案是“宜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以上见本传)
“更化”是董仲舒独特的思想,不变之道只有通过更化“变”取得,这与黄老之学变中求不变是一致的。《黄帝四经》说:“夫天地之道,寒热燥湿,不能并立;刚柔阴阳,固不两行。两相养,时相成……若夫人事则无常,过极失当,变故易常,德则无有,措刑不当。”(《姓争》)人事是变化不定的,在处理其事务时,擅自改变一贯的制度和政策,德教就无收获,刑罚也会不当,因此要不变故易常。《文子》则从另一方面说:“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下德》)“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天下听令,如草从风。”(《精诚》)董仲舒引临渊羡鱼,退而织网时,称“古人有言”,这个古人,就是文子。可见董仲舒熟知黄老之学。他称引文子,要汉武帝更化,以求三代相受而守一道的不变之道,“复修教化而崇起之”,这也是他不同于黄老之学,而尊儒之所以 。
董仲舒的理论是集儒家、玄学和政治于一体。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应运而生。
主观上他是将理论和政治结合,目的是使儒家思想理念更容易被统治者接受,发挥儒家思想的作用,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但他的理论仍然摆脱不了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宿命,实际结果是更加方便了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禁锢人民群众的思想,使阶级固化,强化统治地位。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传》为基础,将自周以来的宗教天道观与阴阳,五行学说相互结合,并借鉴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儒家神学思想体系,并成为汉代的官方哲学,对当时社会的一系列哲学、改治、社会、历史问题,都给予了比较系统的回答,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的关节点。董仲舒的著作很多,至今留存下来的有《春秋繁露》及《全汉文》两卷。
所谓今文经学,是用秦汉以来流行的隶书写的解释《春秋》的文章,首先作这种文章的就是董仲舒。除了这类研究经学的文章,董仲舒还整理了各次上疏的文章和其他一些议论性的文章。史书上说他一共写了一百二十三篇,然而到现在大部分已经失传,流传下来的有十余万字左右。《春秋繁露》大致上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然而他在书中掺杂了不少神学内容,从头至尾都贯彻着他的神学观。重复了自己关于阴刑阳德的说法。
从儒家的思想出发,在《春秋繁露》中表达了“仁义”的改良主张。董仲舒还把“天人感应”的思想也融进了文章中。他说王者能起参天地的巨大作用,广大“民”“众”也能影响上天。更重要的是他把“四权”和“三纲五常”在书中归纳了出来,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上天的意志。
“时者,所以记岁也”出自两汉学者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共十七卷,包括《精华》、《诸侯》、《主治》、《义法》、《至德》、《义统》、《王道之三纲与七首》、《阴阳之义》、《十指》、《王道通三》、《阴阳出入上下》、《天容》、《官制象天》、《五行之义》、《阳阴五行之用》、《郊语》、《郊义》、《郊说》、《郊神》、《郊祠》、《郊祭》、《月令》等二十三篇文章。
一、诗句翻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诗歌和文章的意义是难以确切解释和完全阐述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这句话说明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解读的多样性,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这种理解和感受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因此,对于诗歌和文章,我们应该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应该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解读和感受。
二、诗句出处
1、出处
这句话出自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是董仲舒在解释《诗经》时提出的文学观点。《春秋繁露》是董仲舒创作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以《春秋》为纲,并参照鲁史《春秋》记载的十二诸侯国发生的大事,分类编排,以“推明孔子修《春秋》之意”为主要内容。全书共十八卷,每卷大旨列于题下,略述作者大旨,以归诸一义,明儒所谓“微言大义”(《四库全书总目》)。董仲舒在书中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其中“大一统”和“天人感应”理论,为作者政治上的主张。他认为孔子修《春秋》的目的是为了“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以立人道”。
2、原文节选
“诗无达诂,文无达诠,犹玉未理也。
或曰:谓玉未理,则美恶不生。答曰:理而未至,非也。
《诗》之至理,古今之极,吾子自未知之。”
3、节选译文
“诗歌的意义是无法完全解释的,文章的含义也无法完全阐述,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虽然本身具有美恶,但还未被揭示出来。《诗经》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是古今之道的极致,但有些人却不知道这些道理。”
4、节选赏析
这段话想表达的意思是,诗歌和文章的意义是难以确切解释和完全阐述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一样,虽然本身具有美恶,但还未被揭示出来。但同时,《诗经》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是古今之道的极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应该深入挖掘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从中获取启示和智慧。因此,读者应该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同时也应该允许读者有自己的解读和感受。
三、使用场景
这句话适用于强调多义性和解读的多样性,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有助于促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交流和文化氛围的场景下。例如以下几个的场景:
1 在文学评论中,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作品的多义性和解读的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
2 在教育领域,可以用这句话来强调对学生不同观点和看法的尊重和鼓励,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在文化交流中,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承认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的历史、价值观和表达方式。
4 在人际交流中,可以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他人观点的尊重和理解,承认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都可能不同,有助于建立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交流环境。
四、相关拓展
与“诗无达诂,文无达诠”这句话一样表达了诗歌或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解读的多样性,强调创作意图和作品本身的意义是有限定的,而读者的理解和感受是无限定的名言名句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汉代扬雄《法言·君子》
2 “诗无达诂,画无通神。”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
3 “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4 “艺术是无限的,无论如何解释都是有限。” 德国哲学家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5 “诗歌是流动的,解释是静止的。”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6 “音乐在乐谱上,感情在弦外。”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