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深层剖析

《百年孤独》的深层剖析,第1张

 《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的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拉丁美洲史。作品通过马贡多镇和布恩地亚家族一百年的兴衰史,象征性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社会的历史变迁:脱离殖民统治,却摆脱不了它的影响;接着是党派倾轧和内战,军事独裁统治;后又党派勾结,政权腐败,最后落入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魔掌,而政府却成为他们的帮凶,广大人民争取真正独立的斗争,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当门多萨问及马尔克斯:“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吗”时,作家回答的很干脆:“是的,我是这么看的”。作家正是通过百年间马贡多的历史演变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枯,让读者去思索造成拉美地区人民悲剧的原因,并寻求摆脱历史厄运的途径。

  马尔克斯的悲剧意识源于对拉美国家和民族的不幸历史和黑暗现实的悉心了解,也源于对拉美人民的满腔挚爱。《百年孤独》是一部描写孤独,与孤独抗争的心灵史,而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这种想摆脱孤独,最终却陷入孤独的悲剧命运,是拉美人民的真实写照。

  小说塑造的布恩地亚家族中成员都有一个共性:“孤独”。作者着力塑造这种存在于家庭成员的孤独,便是为了说明,孤独是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悲剧的原因。老布恩地亚晚年是绑在栗树下孤独地死去的;乌苏娜活了一百多岁,一生中都在为家人忙碌,但到了老年却很孤独,子孙没有人关心她;奥雷连诺上校二十年戎马生涯,战争使他越来越孤独,到后面甚至不让别人靠近他,保持3米的距离,战争结束后他才知道安度晚年的秘密是与孤独签订一份体面的合约……

  马尔克斯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演说时说到:“我们历史上遭受过的无休无止的暴力和悲剧是延续数百年的不公正和难以计数的痛苦的结果,而不是在离我们的家园三千里外策划的一种阴谋。”这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数百年间被排斥在世界文明之外的一种控诉,也是拉丁美洲孤独的外部原因。“尽管航海的成就大大缩短了我们美洲和欧洲的距离,但似乎扩大了彼此间的文化差异”,马尔克斯这样说道。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和望远镜,而老布恩地亚却幻想吸出金子和利用望远镜发明作战武器,把冰块说成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并幻想用冰块盖房子;而当火车开进马贡多时,马贡多人却认为这是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安了轮子的厨房,后面拖着一个城镇”,**被认为是欺骗人的东西,马贡多人为了发泄被骗的愤怒把**院的座椅砸的稀烂;电话机是原始的留声机……马贡多人的愚昧在这些先进的科学文明中暴露无遗,西方文明已经进步到这种地步了,马贡多人却连接受都是惊奇的,拉丁美洲和西方的差距被马尔克斯生动地叙述出来,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大。而这种封闭和落后更加刺激了西方殖民者和帝国主义的掠夺,这些外来因素给马贡多带来了虚假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弥补的灾难,尤其是香蕉公司进驻马贡多,虽然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却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陋习、病毒,马贡多沉浸在醉生梦死中,变得更加麻木。而当香蕉公司撤离马贡多后,大批殖民者逃离马贡多,一夜之间这繁华的大都市变成了一座废墟,马贡多人却无法从繁华中走出来,一蹶不振,马贡多又变得落后封闭了。这种种是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被掠夺命运的控诉,正是殖民者的伤害,使这个民族陷入孤独中。

  但深析拉美民族自身,我们也看到了这个民族的一些弊端,这是拉美民族孤独的内在原因,也是导致拉美民族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深植在这个民族内部的愚昧和不团结。马贡多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封闭而孤独,更因为性格和命运而孤独,布恩地亚家族每个人的孤独,其实象征的是渗透在拉美民族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使拉美人民不图变革,离群索居、容忍社会上的愚昧和落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使社会没有凝聚力。马尔克斯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孤独感时说到:“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于他们不懂爱情。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而且还意味深长的说道:“孤独的反义词就是团结。”那么孤独就是不团结了。小说中梅尔加德斯在到布恩地亚家族几个月后很快的衰老了,谁也不需要他,因为跟他接触越来越难,老布恩地亚便逐渐让他一个人生活了,拉美人民便是在这种接触越来越难却不尝试去沟通中疏离的。雷贝卡是个敢作敢为敢追求的女性,她的第一次爱情因为阿马兰塔的破坏要无法圆满,又陷入童年吃泥土来发泄孤独中,直到遇到第二代霍・阿卡蒂奥,才从这种孤独中解脱出来,可在丈夫死后,她就钉死了家中所有的门窗,斩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此后半个世纪没有跨出家门半步,当人们试图把她从厚厚实实的蜘蛛网、野草丛、蜥蜴堆中拯救出来时,她却用猎枪拒绝人们的帮助,至死固守孤独;第四代俏姑娘雷麦黛丝被认为是家族中最圣洁最美丽的天使,但她却是这个家族中最不在意别人的人,她生活懒散,不能自理,又随心所欲对一切都不敢兴趣。她的美貌引起许多男人疯狂甚至死亡,马贡多居民和外国人甚至认为她身上散发的不是爱情的气息而是死亡的气息,但其实想得到她而不受伤害只需要真正的爱情即可,可是即使随风而去她也没遇到,她也染上了“孤独绝症”,只能每天持续几个小时冲澡打发时间,消化食物,沉浸在自己的孤独中;奥雷连诺第二的妻子菲兰达亲手把自己的女儿梅梅送进修女院,葬送了她的青春,把外孙奥雷连诺・布恩地亚锁在家里,不让他接触社会,而对丈夫住在情妇家并不真的关心,只要求他死在她的身边,所以在她晚年谁也不在意她,她死了,儿子霍・阿卡蒂奥没有露出任何激动情绪,就像死了一个陌生人一样,事实上对霍・阿卡蒂奥来说母亲的死就是一个“陌生人”的死。在这个家族终于有一对真正因为爱情而结合的情侣时,却是**的关系,这种爱在他们的儿子――带猪尾巴的婴儿降生时终于导致了这个家族的灭亡,可是这两个**的情侣间并不知道他们是姑侄关系,没有人对他们说过,这便是这个家族缺少交流的结果。其次马贡多人的偏执愚昧也是他们悲剧命运的原因。乌苏娜与老布恩地亚时表兄妹的关系,连个家族几百年间都是杂配的,近亲结婚在生物学上时禁止的,这样生出的孩子很有可能畸形,就是乌苏娜所说的生下带猪尾巴的孩子,但这两个却因为一种共同的良心谴责结合在一起,这是这个家族悲剧的开始。马贡多在与外界的交流中,一批批外来者曾源源涌入,是这个昔日的僻静的村落变成了繁华的都市,然而马贡多人的思想观念却没有多大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告别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纵身投入到赚钱的洪流中,且一发不可收拾,没有人去注意和关心儿童们的成长和教育,没有人考虑如何提高民族素质和修养,没有人去学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造福马贡多,更没有人去过问马贡多的前途和命运,终日庸庸碌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醉生梦死。因此历史在不断循环,马贡多仍然停滞不前,所以乌苏娜在她生活的百年岁月中有几次忍不住惊呼时光好像在打圈子。马尔克斯更是通过阿玛兰塔・乌苏娜的死来揭露这种愚昧对生命的掠夺,及其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悲剧。阿马兰塔・乌苏娜生产时助产婆率领几个由于饥饿而出来干活的小女孩,把她抬到餐桌上,然后叉开双腿,骑在她的肚子上,不断用野蛮的动作折磨产妇,直到婴儿出生。而当阿马兰塔・乌苏娜由于生产而大出血时,“助产婆在产妇的出血口上撒了一些蜘蛛网和灰末,但这就像用手指按住喷泉口一样毫无用处。”阿马兰塔・乌苏娜死在了这种生产下,要不是助产婆的愚昧这种事情本可能不会发生的,马尔克斯说这本书描写的就是拉美的现实,那我们不禁要思考,到底有多少孕妇是死在这种助产上的?这就是拉美人民的现实。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布恩地亚家族与马贡多人的孤独,其实是一种人们缺乏正常、和谐的在一起生活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人们缺乏交流,犹如亲人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疏离,最终使人绝望,亲人之间如同陌生人一样没有信任和了解,没有共同的思想和相通感情。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可避免的抵触学习,固步自封,变得越来越愚昧落后,外界却利用这种愚昧对他们进行疯狂的掠夺,被隔绝的命运困扰着他们,这就是拉丁美洲国家和民族的孤独状态,也是造成拉丁美洲百年悲剧的最终原因。

在1492年之前的拉丁美洲,这里曾经的一切就像传说中的世外桃源,生活光明美好。但在1492年后,这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人的支持下,率领船队来到了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揭开了近代史上南美大路长达三百年的殖民地命运的序幕。殖民者在这里建起了教堂、竖起了十字架,将所有与天主教不符合的典籍文书通通毁掉,拉美文化付之一炬,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这些给南美大陆的土著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噩运。不仅如此,还将欧洲文明、政治体经济迷失和生活方式注入这块新大陆。长达300年的殖民统治,是拉美的文化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复杂的交融状态,大量的种族奴隶被贩运到拉美的非洲黑人构成了拉美社会的主要社会成分。拉美成了文化大杂炉——西方文化、美洲印第安土著文化、非洲黑人文化、阿拉伯的伊斯兰文化和犹太文化等东方文化的相互碰撞与融合。

马尔克斯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通过《百年孤独》折射出这些社会文化背景,即残酷的社会现实。近代西方殖民主义的经济入侵、独裁者频繁的军事政变,将这片古老的大陆投掷到动荡的水深火热之中。历史传说与文明故事相互碰撞,不断的创造出光怪陆离神秘莫测的奇迹。《百年孤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构筑了小说的孤独之墙,使人民绝望,感到迷惘困惑与孤独。

马尔克斯是在成群的妇女中长大的,这些妇女都是说故事的能手,富于非凡的记忆和想象力,也相信预言和迷信。此外,他自幼富于幻想,爱好文学,童年的记忆对他的文学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外祖母给他讲的家族史、传说和阿拉卡塔卡的神奇故事。马尔克斯跟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关系非常亲密,因为外祖父参加过自由党与保守党之间的内战,因此外祖父大量的战争故事都融入了他的小说中。这些故事交织着阿拉卡塔卡地区美国香蕉公司兴衰的回忆,以及外祖父母的家庭旧事。

谈到孤独的成因时,著作家帕斯说“:孤独,即所谓感知之孤单,对世界漠然以及同自我之离异。” 孤独的感觉既可能来自个体与世界的隔阂,也可能来自个体自我的离异。活在世间的每一个人,在生命里的许多时刻都应该会感到孤独,因为心灵或被社会或他人封闭起来,或者自我囚禁起来。根据对孤独的一般解释是指:一个人与他人或者社会的交际中主动切断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联系,或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收到外界排斥而形成的一种心灵自我封闭状态。孤独既是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更是现代人所无法回避的情感经验。

在《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因处在封闭愚昧和外来文明的撞击造成的精神断裂中而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拒绝人于千里之外、排斥事物的接触,对他人视若无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喜欢把自己埋葬在自己的心中,彼此之间不了解、不信任,没有共鸣,彼此冷漠、绝望,在心灵深处筑起一道无形的强,生怕别人惊扰更不与他人分享。同时也没有精诚协作的精神和团结集体的力量意识。这孤独的形成和延续使这个家族百年保持着愚昧、落后、保守,最终导致了家族的衰败、民族的消亡。爱的缺失是这个家族的共同特征,也成为了这个家族团结集体力量的无意识。

小说中人物孤独产生的因素

1、文明与经济的侵略

首先是神秘的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给马孔多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科学发明”(磁铁、望远镜),开始打破了马孔多的文明安静的生活。接着是欧洲文明的侵入,火车开进马孔多,带来了电灯、**、留声机、电话。他们修通铁路后,外国人大量的涌入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侵略。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把马孔多变成一个偌大的香蕉园,对农业工人进行无情 惨酷的剥削。一系列迅速的变动与侵略,马孔多没能来得及消化而失去了控制。外国经济的入侵给马孔多带来了短暂的繁荣后,变迅速衰竭走向了没落。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没人能记得,只有阿卡迪奥第

二。混乱和灾难让马孔多置身于孤独的艰难境地中,盲目、痛苦!

2、宗教殖民

小说中开始的马孔多就像是世外桃源一样,与世无争,人与自然融洽、怡然。但随着尼卡诺尔·雷依那神父到来,接替者“丘八”安东尼奥·伊萨贝尔对宗教的延续下,基督教的十字架渐渐深入到马孔多,重重的宗教压力压在马孔多的肩膀之上。

同样,宗教的压力也深深的植入在这个百年家族之中。菲南达·德·卡庇奥,就是一名标准的基督教徒。乌苏拉死后,整个家族在他的操控之下成了基督教习俗的城堡,宗教信仰的缺失很快使家族很快走下坡路便陷入没落的深渊。而阿马 兰塔·乌苏拉又是代表西方宗教力量的入侵者,家族在另一女主人的控制下转入另一个深渊。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没有错,但是上帝却不给予保佑,奥雷良诺上校的十七个私生儿子因额头抹不掉的“圣灰十字”而一夜之间几乎被全部杀掉。乌苏拉“毫不畏惧的向上帝发问,他是不是真的以为人是铁打的,忍受得了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她感到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愿望,真想向外乡人那样破口大骂一通,真想有一刻放纵自己去抗争一下”,“她恨不得把整整一个世界来忍气吞声地压抑在心中的数不尽的污言秽语一下子倾倒出来。‘过见鬼!’她叫了起来”。ix是的,宗教的殖民下,他们的心失去了方向,信仰给不了他们心灵的慰藉却给了

他们伤害,于是信仰缺失了。这些人在失去自我中,孤独着、迷茫着,他们“将一辈子烂在这里”。马尔克斯说“用他人的图表来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是我们愈来愈不为人所知,愈来愈不自由,愈来愈孤独。”

3、战争和权利

一个地方,当繁荣过于昭著,战争也来临了。自由党、保守党,党派之争把马孔多也卷入了其中。奥雷良诺发动的马孔多青年的武装起义,把马孔多带进了更深的混乱和孤独之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社会环境是形成人孤独的主要因素,大三代阿卡迪奥便是血淋淋的例子。在战争的影响下,形成了独裁暴虐的孤独品行,被他接收后的马孔多慌乱无序,一片黑暗。小说通过站长贯穿着篇章,也反映着奥雷良诺上校的心理变化,从而体现人物的堕落与腐朽,真实地反映了战争怎么样的加剧百年家族的孤独与愚昧无知。战胜来的权利更奥列良诺上校孤独,“任何人包括乌苏拉在内都不许靠近到他三米的范围内“。x所有的人都敬畏他、远离他、更不解他,好友马尔克斯上校对他说“个大活人已经在腐烂了”。是高处不胜寒,王者从来都是孤独的。以至于为了摆脱孤独而蜷缩进小金鱼的循环制作中,孤独中使他感觉到“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独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马尔克斯说“我们未曾有过片刻安宁”。xi战争带会安静安宁和幸福,战争只会毁灭一切。权利只会冲昏头脑,让人迷失自我。战争和权利“孕育”着的只有更深跟难以自拔的孤独感。

(三)孤独的谜底——爱的缺失

在《百年孤独》中,无论多么荒诞多么神奇的事情、事物都看的得到,但我们唯一看不到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谈,感觉不到真诚的情感和爱的温暖。有这么一种说法“人们需要友谊和爱情,需要‘知己’,其原因之一是需要可以倾吐自我内心积郁的对象,从而取得同情和支持。这几种需要,几乎所有人都不例外。”xii 百年家族里的人,无论是好与否,他们都以自己为“收藏”,深深的把好或坏都埋葬在心的坟墓里,见不到阳光而等待的是腐烂。他们的情感是空洞冷淡的,而爱是吝啬私有的。

弗兰克曾在《人与世界的割裂》里说:“爱是人类全部生命的基础和本质,如果说人在世界上感到自己是脱离了存在的自我封闭的一个片段,应当依靠其他生命才能确立自己,那么,包容整个世界的统一中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本质的人,就意识到没有爱就没有生命,他愈是克制自己的封闭性,愈是在他人中确立自己,他就愈能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真正本质。人的个性从外看似乎是自我封闭的,与他人分离的,而从内部看,在自己的内心深层,则是与他人相通的,是与他人在原初的统一中融为一体的。”爱是世间最原本的情感和实质,只有爱才能彻底的自我深化,才能拥有我们想要的真正的幸福。

《百年孤独》这部关于孤独问题的专著,作者从独孤的角度神奇地展现出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揭示了从表面现象到深层人类的灵魂,用来唤醒沉睡在孤独之中的拉美民众。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将孤独赋予了新的内涵,表现在把孤独的个体与家族的孤独、民族的孤独、国家的孤独甚至是整个拉美的孤独都连接了起来。

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百年家族里的每个人、小说中的每一个人淋漓的表达了孤独的情愫——无爱的孤独、不沟通不理解的孤独、不团结的孤独。同时也很明确的表现出了小说的题旨要义就是打破孤独,让爱重新点燃,建立沟通,让理解成为可能,最终走向团结。

杉田19岁时记录自杀经过的日记。

伊莎贝尔完成了木雕作品“心灵之屋”。

据美国《侨报》编译报道,美国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数预计达到5700万。如果按族裔进行研究,可能会发现亚裔群体中患有抑郁症的人很少,整体自杀率较低,同时他们寻求心理治疗的人也不像其他少数族裔一样多。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只是他们的文化导致了这一情况。

故事

相隔千里 她俩却有着相同的成长环境

伊萨贝尔(Isabelle Thuy Pelaud)和杉田(Danise Sugita)从血缘上来讲都是亚裔,不过她们的背景并不相同。伊萨贝尔是越南和法国混血,她在法国出生,19岁时移民至美国。杉田是第四代日本移民,在南加州的安大略市出生长大。

这两位女性的生长环境天壤地别,但在19岁的时候,她们做出了相同的选择——自杀。诱发杉田和伊萨贝尔自杀的原因具有相同点,包括生活环境和精神健康状态。

当初见杉田时,你可能会认为她漂亮并且乐观。她今年28岁,住在布鲁克林,为未能得到良好生长环境的青少年争取权益。杉田并非那类健谈的倡议者,她很安静,当谈到自己或家庭时,她不敢跟人直视。

“当我很小的时候,就是刚能记住事的时候,我记得每次听见父母大声吵架,爸爸到处摔东西时,我就自己躲在房间里抱着娃娃,或者试着安抚自己,”杉田回忆称。

每当说起这件事,她都无法与人眼神交流,她继续解释恐惧是她童年时最强烈的感情之一,这一点很可能延续至她的成人生活。杉田同样记得,校园生活是一段极其孤独的经历。

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伊萨贝尔在上高中时同样体验了相同的经历。亚裔血统,使伊萨贝尔被她的大家族驱离。“我妈妈从未被她丈夫在法国的大家庭所接受,他们经常将我们视为完全的陌生人,甚至是从其他星球来的外星人,”伊萨贝尔回忆称。

和杉田类似,伊萨贝尔回忆她父母总是打架。伊萨贝尔目前在旧金山州立大学教书。她美丽自信,是一个诗人和艺术家,这是她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在伊萨贝尔的回忆中,学校的孩子总是忽视她,只要有时间就捉弄她。杉田和伊萨贝尔在中学时挣扎度过,之后是高中。然后,在19岁,她们的忍耐到达极限。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杉田不经意地翻着她19岁时记录的日记,尽管只写了几个月,但却十分重要。她翻到2002年12月2日那天的日记,那时她还生活在安大略的家中。“‘我可以听见外婆和妈妈在说着什么,我觉得他们想打电话给中毒控制中心之类的事’,这是我最后一天日记所写的最后一句话。”杉田称。

当杉田大声读出日记内容时,听起来就像是在讲别人的事。但当问及那天的具体情况时,杉田下意识地挪动了椅子,然后解释称,那天她吞食了一瓶药片。杉田平静地说,“我在嘴里倒了很多药片,然后到水池边喝水,最后吞下整瓶药。”

之后的事情,杉田有些记不清了。她记得她姐姐发现她在浴室的地板上呕吐,她妈妈和外婆很害怕并且向对方大吼,然后是911电话,接下来她在医院醒来。杉田称,“我当时很难过很愤怒,我希望自己不要醒过来。”

在世界的另一边,伊莎贝尔也是在19岁的时候,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孤立感,以至于连话都不会说。

“在生命的前19年里,我完全沉默寡言,当我想说话时声音也非常小并且口吃,”伊莎贝尔称,“这并不是天生的,和我是亚裔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环境迫使我沉默,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说话的资格。当你不能说话,或者感觉没权利说话的时候,沉默将内化,并且吞噬这个人。”

这种孤立感太强,以至于伊萨贝尔选择了自杀。她不想说当天的什么事压垮了自己,不过她承认自己不止一次想自杀。伊萨贝尔说,“没有人愿听我说话。”

选择自杀,还是选择治疗

在19岁选择自杀之后,杉田和伊莎贝尔在治疗精神疾病的问题上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尽管家里不支持,但杉田终究选择了心理治疗。她尝试了入院治疗和门诊治疗、集体疗法和抗抑郁药物治疗。然而,杉田自称这些治疗尚未产生效果。她上一次自杀是在2010年,那时她26岁。

杉田叹息道,“我对生活的感觉依旧如故。我对未来没有信心,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好转或者更糟。这样的想法真的让人很沮丧。”

杉田称自己仍然很压抑,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帮助。不过至少她现在能将这一些说出来,这对其他需要早期治疗的人来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当伊莎贝尔像杉田这么大时,她仍在逃避曾自杀的事实。伊莎贝尔称,“我将很大精力用于向前走,试图忘掉过去的自己。我想要杀了她,想抹掉过去的自己。”

当伊莎贝尔移民到美国后,她的英语并不好,而且她没钱没保险。

直到40多岁时,伊莎贝尔才开始接受过去的自己。那时她认识了亚裔艺术家辛西娅唐(Cynthia Tom ),唐问了一个改变她精神状态的问题:“如果你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那里会是什么样?”

在经过数周的讨论、规划、塑造和建筑后,伊莎贝尔完成了木雕作品“心灵之屋”(A Place of Her Own),并以一根羽毛覆于屋顶。伊莎贝尔称,羽毛令她想起自杀行为,因为当她身处逆境,屋顶曾飘落下一根羽毛,当羽毛落在手中时,它改变了她的命运。

2010年,伊莎贝尔的“心灵之屋”在洛杉矶木雕沙龙(Driftwood Salon)上展出。她很喜欢“心灵之屋”的活动,并在2011年再次参加。

对于伊莎贝尔和杉田而言,治愈抑郁症和自杀心理并非一日之功。曾试图自杀的经历将会伴随她们一生。但这两位亚裔女性都逐渐找到勇气,将长久以来憋在心里的困扰释放出来。

■ 研究

亚裔女性患抑郁症比例偏高

据旧金山KALW广播电台报道,数周前KALW曾对亚裔群体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连续报道。一般情况下,在寻求心理健康治疗之前,亚裔群体倾向于长久等待,直到问题非常严重时才最终找专家诊断。

此类情况在亚裔女性身上尤为明显。

全美心理疾病联盟(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研究显示,15岁至24岁的亚裔女性患有抑郁症状的比例,高于其他任何种族或年龄群。

疾病防治中心(CDC)报告称,在相同年龄段群体中,年轻亚裔女性的自杀率高居第二,同样的情况出现在65岁以上的亚裔女性身上。

KALW系列报道“亚裔精神健康:源于内在”的第二部分,艾丽卡穆(Erica Mu)介绍了两个亚裔女性的故事,她们正承受着抑郁症的痛苦。

■ 分析

文化特质使亚裔倾向自救

没有任何单一指标能够判断一个人自杀的倾向有多少,有关自杀发生原因的研究仍然很少,更不用说关于亚裔女性自杀的动因了。然而,临床心理学家乔伊斯楚(Joyce Chu)称,专家认为如果杉田和伊莎贝尔能够及早接受专业人士的帮助,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楚解释称,“在接受他人帮助之前,亚裔倾向于自己通过文化实践解决苦恼和感情问题。但当亚裔最终寻求专业帮助时,他们精神健康问题已经相当严重,较其他族裔的情况要严峻的多。”

另外,就算你遇到正遭受抑郁症折磨或有自杀念头的人,你也可能意识不到。楚称,“很多资料证明,亚裔更愿意表现身体上的痛苦,而非感情困扰。因此,当你跟一个很抑郁的亚裔聊天时,他们可能不会说出‘嘿,我很伤心,我天天哭,我很郁闷’之类的能够表现出抑郁倾向的话。相反,他们会说‘我头疼,我胃疼’之类的答案。”

正是由于此种表现,精神病医生经常漏掉这些抑郁症讯息。当然,这也只是建立在患者向医生寻求帮助的情况下。

因《南京大屠杀》一书而闻名的华裔作家张纯如,在36岁的美好年华自杀离世,据称其死因就是源于抑郁症。资料照片

■ 链接

华裔自杀事件频发

4月6日硅谷一名年仅40岁的华裔工程师王庆根,被发现自杀于自宅车库内。斯坦福博士毕业的高才生王庆根因工作压力过大,长期受到忧郁症的困扰而自缢身亡的。

3月26日,一名郑姓华裔女子在蒙地贝罗“比华利塔”老人公寓跳楼自杀。去年11月一名华裔中年妇女从该公寓楼顶跳楼自杀,摔死在同一地方。

3月25日一名华裔男子在旧金山华埠格兰街(Grand Street)地铁站跳下铁轨,撞上迎面而来的D车,送表维医院抢救,所幸无生命危险,但男子清醒后依然求死。

1月初,一名刚刚移民美国2个月的15岁华裔少女,因不堪忍受同学欺侮而条巴士自杀。有研究称,超过半数的华裔学生在学校受到欺辱。

2011年12月20日,一名年逾80岁的华裔老妇,在旧金山华埠寓所内上吊身亡。在美生活的华裔老人确实面临很多困难,如语言交流能力低,收入微薄,文化差异引来的家庭矛盾,因年迈而丧失社会独立能力,子女平时上班,老人无人关爱等。

2011年10月3日,年仅19岁的华裔士兵陈宇晖在阿富汗一个美军哨所中遭枪击身亡,当时他到阿富汗战场还不满两个月。陈宇晖生前曾遭上级体罚虐待和种族羞辱。众议院为此通过反欺凌法案,旨在防止军队中欺凌军人事件的发生。(侨报编译马柯斯报道)

  世界第一位女总统伊萨贝尔·庇隆

  自共和制度兴起以来的近二百年间,总统职务一向为男人所独霸。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种局面才开始改观。1974年 7月,阿根廷总统胡安·多明戈·庇隆因病逝世,他的妻子、共和国副总统伊萨贝尔·马丁内斯·庇隆根据宪法继任总统。于是,庇隆夫人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统。伊萨贝尔年轻时并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她从未想过要去攀登国家的权力之巅。她的志愿是当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员。她出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北部的拉里奥哈省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乳名叫玛丽亚·马丁内斯。全家六个孩子中她是老大。当她长到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小玛丽亚只受过小学教育,但对钢琴和跳舞却有浓厚的兴趣。她体态轻盈,性情温柔,二十岁那年,被塞万提斯国家芭蕾舞剧团看中,选拔为舞蹈演员。从此,这位年轻美貌的姑娘便开始了舞蹈生涯。她专心致志地学舞、跳舞。除了跳舞以外,她几乎不想别的。

  1956年初,伊萨贝尔随团在中美洲巡回演出。她跳乔·亨德尔舞十分拿手。一天,她在巴拿马城

  “快乐的大地”夜总会跳这种舞,赢得了满堂喝彩。就是这天晚上,伊萨贝尔结识了一位名叫罗梅的巴拿马知名人士,从罗梅罗那里得悉几个月前被军人政变推翻的阿根廷总统胡安·庇隆正在这里流亡。当时,伊萨贝尔随便说了声“能不能见见他”,谁知这句随便说说的话,竟很快地传到了庇隆的耳朵里。同在异乡为异客的阿根廷前国家元首,不知是出于“亲不亲,故乡人”的考虑,还是别的原因,竟屈尊到夜总会看望来自故乡的舞蹈演员。庇隆虽然落难,但毕竟是国内妇孺皆知的人物。伊萨贝尔见他大驾光临,仍不免诚惶诚恐。说也奇怪,一个年近花甲,一个正值青春妙龄;一个是下台总统,一个是艺海中正在跃起的新星;一个是老谋深算、饱经沧桑的政治家,一个则是天真烂漫、白璧无瑕的弱女子。二人的地位、经历乃至志趣是那样迥然不同,邂逅相遇,却又一见如故。此后庇隆天天去夜总会与伊萨贝尔相会,庇隆的出现,尤其是他的魅力,使女演员很快便改变了生活航向。她打点行装,告别同伴,离开了剧团。

  伊萨贝尔自愿同庇隆一起在巴拿马流亡。她给庇隆当秘书,替这位前总统复信、打印稿件。不过

  ,他们在巴拿马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当时要在巴拿马举行一次美洲国家总统会议,这就迫使庇隆这位被推翻的阿根廷国家元首不得不离开那里。伊萨贝尔跟随庇隆从巴拿马到尼加拉瓜,后又从尼加拉瓜辗转到委内瑞拉和多米尼加共和国。这期间,伊萨贝尔受了不少苦。庇隆被驱出国门之后,在国内的影响仍然很大,当局把他看成是一块心病,必欲去之而后快。因此庇隆流亡到哪里,迫害也就跟踪到那里,伊萨贝尔始终伴随着他,保护着他。1960年 1月他们移居西班牙。第二年,伊萨贝尔同庇隆这一对在患难中结成的伴侣在马德里正式结婚。伊萨贝尔是庇隆的第三位夫人,结婚时刚好三十岁,而新郎则年近古稀了。从此,伊萨贝尔的正式称呼是玛丽亚·埃斯特拉·马丁内斯·庇隆。

  1973年 3月11日,阿根廷举行了至关重要的大选。庇隆的积极追随者埃克托尔·坎波拉当选为总统。5月25日,坎波拉政府宣誓就职。6月20日,坎波拉总统率文武百官乘坐波音 707专机专程到马德里迎接庇隆夫妇归国。这天,几百万阿根廷人聚集在首都国际机场及其周围地区迎候庇隆夫妇凯旋归来。下午 2点多钟,当专机出现在人们头顶时,18000 只鸽子凌空展翅,每一千只鸽子代表庇隆一年的流亡。在阔别18年以后,77岁的前总统在伊萨贝尔的搀扶下步出机舱,重新踏上故土。1973年10月12日,伊萨贝尔正式就任阿根廷副总统。女副总统踌躇满志,表示要突破妇女条件的限制充分地行使职责。她通过新闻界要求阿根廷妇女通力合作,以便使她和男人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阿根廷的政治体制中,只有总统才握有最大的权力,副总统历来都是陪衬的角色,不掌实权。但是,历史给伊萨贝尔提供了实现抱负的机会。78岁的老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执政党领袖。毕竟是年纪不饶人。繁重的公务很快就把八旬老人压趴下了。支气管炎复发威胁到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幸亏有三位心脏病专家(其中包括给已故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看过病的科西奥教授)的精心护理,好容易捱过了1973年。到了1974年 6月17日,三天两头不能上班视事的庇隆总统染上了流行性感冒,保健医生立即禁止他公开活动。然而,几天后总统的流感又发展到喉炎和呼呼道感染,接着便引起心脏病复发,病情十分危急,此刻,伊萨贝尔正在欧洲访问,得悉总统病危的密电后,立即中断访问连夜赶回国内。这时,一向被人视为"闲官"的副总统身价百倍,其地位和作用陡然上升。

  领导和治理国家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伊萨贝尔肩上。阿根廷宪法第76条规定,如果总统生病、出国、死亡、辞职和离职,行政大权将由国家副总统行使。6 月28日,伊萨贝尔回到首都。翌日,政府发表了庇隆的病情公报,说总统旧病复发,需要绝对休息。紧接着,各部部长、三军司令和最高法院院长被秘密地召到总统官邸开会。庇隆总统当着大家的面签署了移交总统权力的证书。随后,在最高法院院长的主持下,伊萨贝尔宣誓就任总统。会议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举行的。散会后两小时,议会里传出了伊萨贝尔掌权的消息,各政党均表示支持按宪法程序行事。其实,庇隆也早已着手安排他的后事了。他多次公开造舆论说:他的唯一继承人是“人民”。言下之意,他死后,总统职务要由人民选举的副总统接任。为了扩大伊萨贝尔在国内外的影响,庇隆常委托副总统在公众集会上谈重大政策问题,或代表他会见外宾,出国访问及参加签字仪式等等。7月1日,就在庇隆移交权力的第二天,这位有先见之明的老总统心脏停止了跳动。当晚,伊萨贝尔签署法令通知议会,她已按宪法规定担任国家总统。她表示将丝毫不改变国内外政策,凡是庇隆认为合适的,她也认为是合适的。

  为期一周的丧期过后,女总统在首都大教堂第一次公开露面。她身穿一套黑色衣服,佩带着蓝白两色总统绶带,手里拿着胡桃木权杖,数以千计的阿根廷群众热情地欢呼:“伊萨贝尔!”“伊萨贝尔!”

好人:哈利·詹姆·波特(又译哈利·詹姆斯·波特)Harry James Potter 詹姆·波特(哈利 波特之父) James Potter 莉莉·伊万丝(又译莉莉·埃文斯)婚后为莉莉·波特Lily Potter

比尔·韦斯莱(又译比尔·卫斯理) Bill Weasley 芙蓉·德拉库尔 (又称花儿·戴洛古)Fleur Delacour 婚后为芙蓉·韦斯莱Fleur Weasley 查理·韦斯莱 Charlie Weasley 弗雷德·韦斯莱 Fred Weasley 乔治·韦斯莱 George Weasley 珀西·韦斯莱 Percy Weasley 亚瑟·韦斯莱 Aurthor Weasley 莫丽·韦斯莱 Molly Weasley 赫敏·简·格兰杰(又译妙丽·简·格兰杰) Hermione Jane Granger 比尔·韦斯莱 Bill Weasley(婚礼时称 威廉姆·亚瑟) 芙蓉·德拉库尔 Fleur Delacour (婚礼时称 芙蓉·伊萨贝尔) 查理·韦斯莱 Charlie Weasley 弗雷德·韦斯莱 Fred Weasley 乔治·韦斯莱 george Weasley 罗恩·韦斯莱 Ron Billius Weasley 金妮·韦斯莱Ginny Weasley 鲁伯·海格 (又译鲁霸·海格)Rubeus Hagrid 小天狼星·布莱克(又译天狼星·布莱克、西里斯)Sirius Black 塞德里克·迪戈里 (又译西追·迪哥里)Cedric Diggory 卢娜·洛夫古德 Luna Lovegood 秋·张 (又称张秋)Cho Chang 奥利弗·伍德 Oliver Wood 李·乔丹 Lee Jordan 西莫·斐尼甘 Seamus Finnigan 迪安·托马斯 Dean Thomas 纳威·隆巴顿 Neville Longbottom 厄尼·麦克米兰 Ernie Mcmillan 尼法朵拉·唐克斯 Nymphadora Tonks 阿不思·邓布利多 (在学校是校长)Albus Percival Wulfric Brian Dumbledore(阿不思·珀西瓦尔·伍尔弗里克·布赖恩·邓布利多) 米勒娃·麦格(在学校是副校长和变形术老师) Minerva McGonagall 莱姆斯·卢平 Remus John Lupin 疯眼汉穆迪 Mad-Eye Moody(阿拉斯托穆迪)Alastor Moody) 西弗勒斯·斯内普 (又称姓氏为 石内卜 )(邓布利多死后升任为校长)Severus Snape 霍拉斯·斯拉格霍恩(Horace E F Slughorn) 斯普劳特 Sprout 菲利乌斯·弗利维 Filius Flitwick 霍琦夫人 Madam Hooch 西比尔·特里劳妮 Sibyll Trelawney 费伦泽(马人) Firenze 宾斯教授(霍格沃茨唯一的鬼魂教授) 威克多尔·克鲁姆 Victor Krum Binns 勒斯·布莱克 Regulus Arcturus Black 巴蒂·克劳奇 Barty Crouch等出场一两次的精灵或鬼魂

坏人:奇洛 Quirrel 伏地魔 (杀死哈利父母的人)Voldmort 小矮星·彼得 Peter Pettigrew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Bellatrix Lestrange 汤姆·马沃罗·里德尔 (童年时期的伏地魔)Tom Marvolo Riddle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Dolores Umbridge) 德拉科·马尔福(又译拽哥·马份) Draco Malfoy 卢修斯·马尔福 Lucius Malfoy 纳西莎·马尔福 Narcissa Malfoy 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 Astoria Greengrass (婚后为阿斯托利亚·马尔福 Astoria Malfoy) 斯科皮·马尔福 Scorpio Malfoy 辛尼斯塔 Sinistra 格拉普兰 Grubbly-Plank 维克多 Vector 阿莱克托·卡罗 等出场一两次的食死徒,书中有提及。

中间人:看自己理解~~吉德罗·洛哈特 Gilderoy Lockhart 康奈利·福吉 Cornelius Fudge 阿格斯·费尔奇 Argus Filch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41412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5
下一篇2024-04-15

随机推荐

  • 哪些精华值得一个干皮去无限回购和抛弃?

    作为混油皮,经常推荐的都是油皮爱用,感觉也得照顾一下干皮的感受,综合成分,干皮所需以及网评,总结了一些干皮宝宝们会爱用的精华,请尽情收藏。娇韵诗双萃精华林允推荐过这款精华主打保湿和抗老,保湿力度五颗星,按出来之后需要进行混合,一开始觉得对于

    2024-04-15
    59100
  • 精华露和精华液的区别是什么

    精华露属于浓缩型的护肤产品,基本上小小的一瓶就可以使自己的皮肤变得水润且有光泽。精华液属于护肤产品的一种,通常来说它的作用是保湿补水,而且还有一些是添加抗皱美白的成分。其实它们的质地有着本质的不同,精华露属于浓缩后的高级护肤品像sk神仙水就

    2024-04-15
    47100
  • 精油批发市场是真精油吗

    是。没有说精油的真伪之说,市场上卖的精油,主要区别的是精油的纯度,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要么说是所谓纯高度进口精油,要么说是原装进口,其实很多外国品牌进到中国市场,80%是进了纯精油到国内稀释后贴包装出售。帮你找了厦门做香料的一大堆公司的资料—

    2024-04-15
    36100
  • 大家都用的什么男士化妆品,麻烦推荐一下

    1 曼秀雷敦作为专业男士护肤的领导品牌,曼秀雷敦男士一直十分注重护肤成分的创新应用、护肤科技的研发升级,多年来在遵循GMP制药标准高品质要求的前提下不断突破传统,实现安全和高效的双保障。2 欧莱雅欧莱雅男士劲能深层净化洁面膏含维生素C衍生物

    2024-04-15
    44300
  • 说说母亲节快到了,你会买什么礼物给妈妈?

    我认为最好的礼物就是把自己放到妈妈面前,妈妈一定会很高兴。能看到你胖了还是瘦了,高了还是矮了。妈妈定会品论一番,从中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感。这样对妈妈来说,比给买什么礼物都高兴。这一天可以给母亲做母亲爱吃的饭菜,可以陪母亲去公园散散步,照几张母

    2024-04-15
    44700
  • 清莹露可以当乳液使用么?清莹露什么成分?清莹露用什么能代替?

    sk 2清莹露可以做乳液吗?Sk2清莹乳液不能作为乳液使用,因为它的主要作用是清洁面部,清理废角质层,打开毛孔,渗透到皮肤内部,使其他护肤品的营养成分更容易吸收。需要在精华水之前使用,而化妆水一般是在爽肤水之后使用,所以sk2清影化妆水是不

    2024-04-15
    38500
  • 希思黎全能乳液是精华以后用吗?之后再使用面霜吗?还是不需要再用面霜

    希思黎全能乳液是在精华液之后使用的,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涂或不涂面霜。希思黎的护肤品使用顺序如下:一、赋活水润保湿精华:1、一滴精华,对抗肌肤缺水源头;轻盈质地,作为日常美肤第一步,从造水、促进水分循环及储水三大关键步骤,帮助强化肌

    2024-04-15
    460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